七年級數學教案數軸5篇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通過教案準備可以更好地根據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的必要的調整。那要怎么寫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七年級數學教案數軸,歡迎大家分享。
七年級數學教案數軸1
一、素質教育目標
(一)知識教學點
1.掌握數軸的三要素,能正確畫出數軸.
2.能將已知數在數軸上表示出來,能說出數軸上已知點所表示的數.
(二)能力訓練點
1.使學生受到把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問題的訓練,逐步形成應用數學的意識.
2.對學生滲透數形結合的思想方法.
(三)德育滲透點
使學生初步了解數學來源于實踐,反過來又服務于實踐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
(四)美育滲透點
通過畫數軸,給學生以圖形美的教育,同時由于數形的結合,學生會得到和諧美的享受.
二、學法引導
1.教學方法:根據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原則,始終貫穿“激發情趣手腦并用啟發誘導反饋矯正”的教學方法.
2.學生學法:動手畫數軸,動腦概括數軸的三要素,動手、動腦做練習.
三、重點、難點、疑點及解決辦法
1.重點:正確掌握數軸畫法和用數軸上的點表示有理數.
2.難點:有理數和數軸上的點的對應關系。
四、課時安排
1課時
五、教具學具準備
電腦、投影儀、自制膠片.
六、師生互動活動設計
師生同步畫數軸,學生概括數軸三要素,師出示投影,生動手動腦練習
七、教學步驟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師:大家知識溫度計的用途是什么?
生:溫度計可以測量溫度
(出示投影1)
三個溫度計.其中一個溫度計的液面在0上20個刻度,一個溫度計的液面在0下5個刻度,一個溫度計的液面在0刻度.
師:三個溫度計所表示的溫度是多少?
生:2℃,-5℃,0℃.
我們能否用類似溫度計的圖形表示有理數呢?
這種表示數的圖形就是今天我們要學的內容數軸(板書課題).
【教法說明】從溫度計用標有讀數的刻度來表示溫度的高低這個事實出發,引出本節課所要學的內容數軸.再從溫度計這個實物形象抽象出數軸來研究.既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使學生受到把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問題的訓練,培養了用數學的意識.
(二)探索新知,講授新課
1.數軸的畫法
與溫度計類似,可以在一條直線上畫出刻度,標上讀數,用直線上的點表示正數、負數和零,具體做法如下:
第一步:畫直線定原點原點表示0(相當于溫度計上的0℃).
第二步:規定從原點向右的為正方向那么相反的方向(從原點向左)則為負方向.(相當于溫度計上℃以上為正,0℃以下為負).
第三步:選擇適當的長度為單位長度(相當于溫度計上每1℃占1小格的長度).
【教法說明】教師邊講解邊示范,學生跟著一起畫圖.培養學生動手、動腦和實際操作能力,同時,把類比作為一種重要方法貫穿于概念形成過程的始終,讓學生在認知過程中領悟這種思想方法.
讓學生觀察畫好的直線,思考以下問題:
(出示投影1)
(1)原點表示什么數?
(2)原點右方表示什么數?原點左方表示什么數?
(3)表示+2的點在什么位置?表示-1的點在什么位置?
(4)原點向右0.5個單位長度的A點表示什么數?原點向左個單位長度的B點表示什么數?
根據老師畫圖的步驟,學生思考在一條水平的直線上都畫出什么?然后歸納出數軸的.定義.
學生活動:同學們思考,并要求同桌相互敘述,互相糾正補充,語句通順后舉手回答.大家思考準備更正或補充.
【教法說明】通過“觀察類比思考概括表達”展現知識的形成是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的過程,讓學生在獲取知識的過程中,領會數學思想和思維方法,并有意識地訓練學生歸納概括和口頭表達能力.
教師根據學生回答給予肯定或否定,糾正后板書.
2.數軸的定義:規定了原點、正方向和單位長度的直線叫做數軸.
向學生提出問題:數軸上為什么要規定原點、正方向和單位長度呢?它們各起什么作用?引導學生結合溫度訂正確回答這個問題,從而知道數軸三要素的重要性,了解三者缺一不可,認識和掌握判斷一條直線是不是數軸的依據.
學生活動:同桌之間、前后桌之間討論.使學生從直觀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
3.嘗試反饋,鞏固練習
請大家回答下列問題:
(出示投影2)
(1)有人說一條直線是一條數軸,對不對?為什么?
(2)下列所畫數軸對不對?如果不對,指出錯在哪里?
學生活動:學生思考,不準討論,想好后舉手回答.
讓其他學生對其回答進行評判,對確有疑問的題目,教師給予講解.
【教法說明】此組練習的目的是鞏固數軸的概念.
答案:(2)①缺原點,②缺正方向,③數軸不是射線而是直線,④缺單位長度,⑥提醒學生注意在同一數輪上必須用同一單位長度進行度量.⑤⑦是數軸,同時⑦為學習平面直角坐標系打基礎.
4.有理數與數軸上點的關系
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知道所有的有理數都可以用數軸上的點來表示.
例1畫一條數軸,并畫出表示下列各數的點:
1,5,0,-2.5,.
學生練習:同學們在練習本
七年級數學教案數軸2
一、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掌握數軸三要素,會畫數軸。
2、能力目標:能將已知數在數軸上表示,能說出數軸上的點表示的數,知道有理數都可以用數軸上的點表示;
3、情感目標:向學生滲透數形結合的思想。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數軸的三要素和用數軸上的點表示有理數。
教學難點:有理數與數軸上點的對應關系。
三、教法
主要采用啟發式教學,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去觀察、比較、交流。
四、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活思維
1.學生觀看鐘祥二中相關背景視頻
意圖:吸引學生注意力,激發學生自豪感。
2.聯系實際,提出問題。
問題1:鐘祥二中學校大門南75米是鐘祥市統計局,100米是中國建設銀行,在她北75米是海韻藝術學校,200米處是中百倉儲,請同學們畫圖表示這一情景。
師生活動:學生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學生代表畫圖演示。
學生畫圖后提問:
1.馬路用什么幾何圖形代表?(直線)
2.文中相關地點用什么代表?(直線上的點)
3.學校大門起什么作用?(基準點、參照物)
4.你是如何確定問題中各地點的位置的?(方向和距離)
設計意圖:“三要素”為定向,用直線、點、方向、距離等幾何符號表示實際問題,這是實際問題的第一次數學抽象。
問題2:上面的問題中,“南”和“北”具有相反意義。我們知道,正數和負數可以表示兩種具有相反意義的量,我們能不能直接用數來表示這些地理位置和學校大門的相對位置關系呢?
師生活動:
學生思考后回答解決方法,學生代表畫圖。
學生畫圖后提問:
1.0代表什么?
2.數的符號的實際意義是什么?
3.-75表示什么?100表示什么?
設計意圖:繼續以三要素為定向,將點用數表示,實現第二次抽象,為定義數軸概念提供直觀基礎。
問題3:生活中常見的溫度計,你能描述一下它的結構嗎?
設計意圖:借助生活中的常用工具,說明正數和負數的作用,引導學生用三要素表達,為定義數軸的概念提供直觀基礎。
問題4:你能說說上述2個實例的共同點嗎?
設計意圖:進一步明確“三要素”的意義,體會“用點表示數”和“用數表示點的思想方法,為定義數軸概念提供又一個直觀基礎。
(二)自主學習探究新知
學生活動:帶著以下問題自學課本第8頁:
1.什么樣的直線叫數軸?它具備什么條件。
2.如何畫數軸?
3.根據上述實例的經驗,“原點”起什么作用?
4.你是怎么理解“選取適當的長度為單位長度”的?
師生活動:
學生自學完后,請代表上黑板畫一條數軸,講解畫數軸的一般步驟。
設計意圖:明確畫數軸的步驟,使數軸的三要素在同學們的頭腦中留下更深刻的印象,同時得到數軸的定義。
至此,學生已會畫數軸,師生共同歸納總結(板書)
①數軸的定義。
②數軸三要素。
練習:(媒體展示)
1.判斷下列圖形是否是數軸。
2.口答:數軸上各點表示的數。
3.在數軸上描出下列各點:1.5,-2,-2.5,2,2.5,0,-1.5。
(三)小組合作交流展示
問題:觀察數軸上的點,你有什么發現?
數軸上表示3的點在原點的哪一側?與原點的距離是多少個單位長度?表示-2的點在原點的哪一側?與原點的距離是多少個單位長度?設a是一個正數,對表示a的點和-a的點進行同樣的討論。
設計意圖:通過從特殊到一般的方法歸納出數軸上不同位置點的特點,培養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四)歸納總結反思提高
師生共同回顧本節課所學主要內容,回答以下問題:
1.什么是數軸?
2.數軸的“三要素”各指什么?
3.數軸的畫法。
設計意圖:梳理本節課內容,掌握本節課的核心――數軸“三要素”。
(五)目標檢測設計
1.下列命題正確的是()
A.數軸上的點都表示整數。
B.數軸上表示4與-4的點分別在原點的兩側,并且到原點的距離都等于4個單位長度。
C.數軸包括原點與正方向兩個要素。
D.數軸上的點只能表示正數和零。
2.畫數軸,在數軸上標出-5和+5之間的所有整數,列舉到原點的距離小于3的所有整數。
3.畫數軸,表示下列有理數數的點中,觀察數軸,在原點左邊的點有_______個。4.在數軸上點A表示-4,如果把原點O向負方向移動1.5個單位,那么在新數軸上點A表示的數是_______。
五、板書
1.數軸的定義。
2.數軸的三要素(圖)。
3.數軸的'畫法。
4.性質。
六、課后反思
附:活動單
活動一:畫一畫
鐘祥二中學校大門南75米是鐘祥市統計局,100米是中國建設銀行,在她北75米是海韻藝術學校,200米處是中百倉儲,請同學們畫圖表示這一情景。
思考:如何簡明地用數表示這些地理位置與學校大門的相對位置關系?
活動二:讀一讀
帶著以下問題閱讀教科書P8頁:
1.什么樣的直線叫數軸?
定義:規定了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直線叫數軸。
數軸的三要素:_______、_______、_______。
2.畫數軸的步驟是什么?
3.“原點”起什么作用?_______
4.你是怎么理解“選取適當的長度為單位長度”的?
練習:
1.畫一條數軸
2.在你畫好的數軸上表示下列有理數:1.5,-2,-2.5,2,2.5,0,-1.5
活動三:議一議
小組討論:觀察你所畫的數軸上的點,你有什么發現?
歸納:一般地,設a是一個正數,則數軸上表示數a在原點的_______邊,與原點的距離是_______個單位長度;表示數-a的點在原點的_______邊,與原點的距離是_______個單位長度.
練習:
1.數軸上表示-3的點在原點的_______側,距原點的距離是_______;表示6的點在原點的_______側,距原點的距離是_______;兩點之間的距離為_______個單位長度。
2.距離原點距離為5個單位的點表示的數是_______。
3.在數軸上,把表示3的點沿著數軸負方向移動5個單位長度,到達點B,則點B表示的數是_______。
附:目標檢測
1.下列命題正確的是( )
A.數軸上的點都表示整數。
B.數軸上表示4與-4的點分別在原點的兩側,并且到原點的距離都等于4個單位長度。
C.數軸包括原點與正方向兩個要素。
D.數軸上的點只能表示正數和零。
2.畫數軸,在數軸上標出-5和+5之間的所有整數.列舉到原點的距離小于3的所有整數。
3.畫數軸,觀察數軸,在原點左邊的點有_______個。
4.在數軸上點A表示-4,如果把原點O向負方向移動1.5個單位,那么在新數軸上點A表示的數是_______。
七年級數學教案數軸3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了解數軸的概念,能用數軸上的點準確地表示有理數。
【過程與方法】
通過觀察與實際操作,理解有理數與數軸上的點的對應關系,體會數形結合的思想。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在數與形結合的過程中,體會數學學習的樂趣。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數軸的三要素,用數軸上的點表示有理數。
【教學難點】
數形結合的思想方法。
三、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提出問題:通過實例溫度計上數字的意義,引出數學中也有像溫度計一樣可以用來表示數的'軸,它就是我們今天學習的數軸。
(二)探索新知
學生活動:小組討論,用畫圖的形式表示東西向馬路上楊樹,柳樹,汽車站牌三者之間的關系:
提問1:上面的問題中,“東”與“西”、“左”與“右”都具有相反意義。我們知道,正數和負數可以表示具有相反意義的量,那么,如何用數表示這些樹、電線桿與汽車站牌的相對位置呢?
學生活動:畫圖表示后提問。
提問2:“0”代表什么?數的符號的實際意義是什么?對照體溫計進行解答。
教師給出定義:在數學中,可以用一條直線上的點表示數,這條直線叫做數軸,它滿足:任取一個點表示數0,代表原點;通常規定直線上向右(或上)為正方向,從原點向左(或下)為負方向;選取合適的長度為單位長度。
提問3:你是如何理解數軸三要素的?
師生共同總結:“原點”是數軸的“基準”,表示0,是表示正數和負數的分界點,正方向是人為規定的,要依據實際問題選取合適的單位長度。
(三)課堂練習
如圖,寫出數軸上點A,B,C,D,E表示的數。
(四)小結作業
提問:今天有什么收獲?
引導學生回顧:數軸的三要素,用數軸表示數。
課后作業:
課后練習題第二題;思考:到原點距離相等的兩個點有什么特點?
七年級數學教案數軸4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正確理解數軸的意義,掌握數軸的三要素;
2.使學生學會由數軸上的已知點說出它所表示的數,能將有理數用數軸上的點表示出來;
3.使學生初步理解數形結合的思想方法.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初步理解數形結合的思想方法,正確掌握數軸畫法和用數軸上的點表示有理數.
難點:正確理解有理數與數軸上點的對應關系.
課堂教學過程設計
一、從學生原有認知結構提出問題
1.小學里曾用“射線”上的點來表示數,你能在射線上表示出1和2嗎?
2.用“射線”能不能表示有理數?為什么?
3.你認為把“射線”做怎樣的改動,才能用來表示有理數呢?
待學生回答后,教師指出,這就是我們本節課所要學習的內容數軸.
二、講授新課
讓學生觀察掛圖放大的溫度計,同時教師給予語言指導:利用溫度計可以測量溫度,在溫度計上有刻度,刻度上標有讀數,根據溫度計的液面的不同位置就可以讀出不同的數,從而得到所測的溫度.在0上10個刻度,表示10℃;在0下5個刻度,表示-5℃.
與溫度計類似,我們也可以在一條直線上畫出刻度,標上讀數,用直線上的點表示正數、負數和零.具體方法如下(邊說邊畫):
1.畫一條水平的直線,在這條直線上任取一點作為原點(通常取適中的位置,如果所需的都是正數,也可偏向左邊)用這點表示0(相當于溫度計上的0℃);
2.規定直線上從原點向右為正方向(箭頭所指的方向),那么從原點向左為負方向(相當于溫度計上0℃以上為正,0℃以下為負);
3.選取適當的長度作為單位長度,在直線上,從原點向右,每隔一個長度單位取一點,依次表示為1,2,3,…從原點向左,每隔一個長度單位取一點,依次表示為-1,-2,-3,…
提問:我們能不能用這條直線表示任何有理數?(可列舉幾個數)
在此基礎上,給出數軸的定義,即規定了原點、正方向和單位長度的`直線叫做數軸.
進而提問學生:在數軸上,已知一點P表示數-5,如果數軸上的原點不選在原來位置,而改選在另一位置,那么P對應的數是否還是-5?如果單位長度改變呢?如果直線的正方向改變呢?
通過上述提問,向學生指出:數軸的三要素原點、正方向和單位長度,缺一不可.
三、運用舉例 變式練習
例1畫一個數軸,并在數軸上畫出表示下列各數的點:
例2指出數軸上A,B,C,D,E各點分別表示什么數.
課堂練習
示出來.
2.說出下面數軸上A,B,C,D,O,M各點表示什么數?
最后引導學生得出結論:正有理數可用原點右邊的點表示,負有理數可用原點左邊的點表示,零用原點表示.
四、小結
指導學生閱讀教材后指出:數軸是非常重要的數學工具,它使數和直線上的點建立了對應關系,它揭示了數和形之間的內在聯系,為我們研究問題提供了新的方法.
本節課要求同學們能掌握數軸的三要素,正確地畫出數軸,在此還要提醒同學們,所有的有理數都可用數軸上的點來表示,但是反過來不成立,即數軸上的點并不是都表示有理數,至于數軸上的哪些點不能表示有理數,這個問題以后再研究.
五、作業
1.在下面數軸上:
(1)分別指出表示-2,3,-4,0,1各數的點.
(2)A,H,D,E,O各點分別表示什么數?
2.在下面數軸上,A,B,C,D各點分別表示什么數?
3.下列各小題先分別畫出數軸,然后在數軸上畫出表示大括號內的一組數的點:
(1){-5,2,-1,-3,0};(2){-4,2.5,-1.5,3.5};
課堂教學設計說明
從學生已有知識、經驗出發研究新問題,是我們組織教學的一個重要原則.小學里曾學過利用射線上的點來表示數,為此我們可引導學生思考:把射線怎樣做些改進就可以用來表示有理數?伴以溫度計為模型,引出數軸的概念.教學中,數軸的三要素中的每一要素都要認真分析它的作用,使學生從直觀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直線、數軸都是非常抽象的數學概念,當然對初學者不宜講的過多,但適當引導學生進行抽象的思維活動還是可行的.例如,向學生提問:在數軸上對應一億萬分之一的點,你能畫出來嗎?它是不是存在等.
七年級數學教案數軸5
教學目標
1,掌握數軸的概念,理解數軸上的點和有理數的對應關系;
2,會正確地畫出數軸,會用數軸上的點表示給定的有理數,會根據數軸上的點讀出所表示的有理數;
3,感受在特定的條件下數與形是可以相互轉化的,體驗生活中的數學。
教學難點 數軸的概念和用數軸上的點表示有理數
知識重點
教學過程(師生活動) 設計理念
設置情境
引入課題 教師通過實例、課件演示得到溫度計讀數.
問題1:溫度計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用來測量溫度的重要工具,你會讀溫度計嗎?請你嘗試讀出圖中三個溫度計所表示的溫度?
(多媒體出示3幅圖,三個溫度分別為零上、零度和零下)
問題2:在一條東西向的馬路上,有一個汽車站,汽車站東3 m和7.5m處分別有一棵柳樹和一棵楊樹,汽車站西3 m和4.8m處分別有一棵槐樹和一根電線桿,試畫圖表示這一情境.
(小組討論,交流合作,動手操作) 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發現生活中的數學
點表示數的感性認識。
點表示數的理性認識。
合作交流
探究新知 教師:由上述兩問題我們得到什么啟發?你能用一條直線上的點表示有理數嗎?
讓學生在討論的基礎上動手操作,在操作的基礎上歸納出:可以表示有理數的直線必須滿足什么條件?
從而得出數軸的三要素:原點、正方向、單位長度 體驗數形結合思想;只描述數軸特征即可,不用特別強調數軸三要求。
從游戲中學數學 做游戲:教師準備一根繩子,請8個同學走上來,把位置調整為等距離,規定第4個同學為原點,由西向東為正方向,每個同學都有一個整數編號,請大家記住,現在請第一排的同學依次發出口令,口令為數字時,該數對應的同學要回答“到”;口令為該同學的名字時,該同學要報出他對應的“數字”,如果規定第3個同學為原點,游戲還能進行嗎? 學生游戲體驗,對數軸概念的理解
尋找規律
歸納結論 問題3:
1, 你能舉出一些在現實生活中用直線表示數的實際例子嗎?
2, 如果給你一些數,你能相應地在數軸上找出它們的準確位置嗎?如果給你數軸上的點,你能讀出它所表示的數嗎?
3, 哪些數在原點的左邊,哪些數在原點的右邊,由此你會發現什么規律?
4, 每個數到原點的距離是多少?由此你會發現了什么規律?
(小組討論,交流歸納)
歸納出一般結論,教科書第12的歸納。 這些問題是本節課要求學會的技能,教學中要以學生探究學習為主來完成,教師可結合教科書給學生適當指導。
鞏固練習
教科書第12頁練習
小結與作業
課堂小結 請學生總結:
1, 數軸的三個要素;
2, 數軸的作以及數與點的轉化方法。
本課作業 1, 必做題:教科書第18頁習題1.2第2題
2,選做題:教師自行安排
本課教育評注(課堂設計理念,實際教學效果及改進設想)
1, 數軸是數形轉化、結合的重要媒介,情境設計的`原型來源于生活實際,學生易于體驗和接受,讓學生通過觀察、思考和自己動手操作、經歷和體驗數軸的形成過程,加深對數軸概念的理解,同時培養學生的抽象和概括能力,也體出了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到抽象概括的認識規律。
2, 教學過程突出了情竟到抽象到概括的主線,教學方法體了特殊到一般,數形結合的數學思想方法。
3, 注意從學生的知識經驗出發,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意識,讓學生主動參與學習活,并引導學生在課堂上感悟知識的生成,發展與變化,培養學生自主探索的學習方法。
【七年級數學教案數軸】相關文章:
數學教案數軸03-26
七年級數學教案數軸12-29
《數軸》七年級數學教案03-19
數軸說課稿08-06
七年級數學《數軸》教案03-19
七年級上冊數學數軸教案08-30
七年級數學說課稿《數軸》11-25
七年級數學數軸教學反思04-22
初中數學《數軸》說課稿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