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教案大全>信息技術教案>初中信息技術教案>初中信息技術教學教案

    初中信息技術教學教案

    時間:2022-11-09 18:05:59 初中信息技術教案 我要投稿

    初中信息技術教學教案(7篇)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有必要進行細致的教案準備工作,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弄通教材內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的教學方法。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初中信息技術教學教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初中信息技術教學教案(7篇)

    初中信息技術教學教案1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初步學會對簡單的任務進行分析和畫流程圖,掌握“移動”“延時”和“停止”模塊的功能;

      學會用“執行器模塊庫”中的“啟動電機”模塊編寫程序,驅動左右電機,并掌握模塊參數的設置方法以及左右電機的驅動方法;

      嘗試機器人的搭建及程序設計。

      2.過程與方法

      學會使用“移動”“延時”和“停止”模塊來使機器人前進、后退和轉向;

      理解機器人行走的方向、左右電機轉速差異與機器人轉彎的關系。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培養學生學習機器人知識的思維模式和動手能力;

      培養學生編寫程序的興趣;

      在調試過程中培養學生間的交流與合作精神。

      【教法選擇】

      以任務驅動、自主探究、分組協作為主,教師指導為輔的教學方法。

      【教學重點】

      1.“移動”“延時”和“停止”模塊的使用;

      2.機器人編程軟件中的順序程序結構;

      3.機器人的搭建及左右電機的設置。

      【教學難點】

      1.“移動”模塊的使用,在設置不同參數時,可表現為“前進…后退”“向左轉”“向右轉”“延時”模塊的作用;

      2.左右電機的設置與機器人轉向的.關系。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教師活動

      1.設置情景、引入課題:展示A城與B城的位置圖片。假設小明同學住在A城,小華同學住在B城,A城和B城之間有一條筆直的馬路。現設計一個機器人郵遞員要從A城出發,直線前進,準確到達目的地B城,完成送信任務。你該怎么設計這個機器人呢?

      學生活動

      欣賞圖片,思考問題,制定學習目標。

      二、展現目標,引入任務

      教師活動

      1.通過生活中郵遞員在城市間的行走作為導人,輕松自然地引人了學習目標,給學生提出問題,布置小組討論,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和思考能力;

      2.最基本的機器人的搭建,為學生展示搭建好的機器人,演示一個發電機及輪胎的安裝,給學生布置任務,完成其他發電機的安裝。

      學生活動

      通過觀察教師的演示以及搭建好的機器人,小組討論合作,完成安裝發電機的任務。

      三、自主學習,任務探究

      教師活動

      1.機器人行走軟件部分——程序的設計,此內容對于初學者來說是一個全新的知識領域,從基本的打開軟件運行平臺到簡單流程圖的組成,教師要一步步詳細演示講解;

      2.布置任務一(完成機器人走直線)。

      學生活動

      基本機器人知識的學習,小組合作探究完成機器人走直線的任務。

      教師活動

      1.引導學生深入探索,思考機器人轉彎行走的可能性及可操作性,重點講解左、右發電機的設置以及“移動”“延時”等模塊的參數更改;

      2.演示下載程序到機器人中的步驟。

      學生活動

      機器人轉彎的工作原理及程序下載的方法,分析機器人行走的程序設計。動手實踐,遇到問題,小組內解決;

      四、學習評價、歸納總結

      教師活動

      1.利用教學平臺展示學生的作品,學生進行自評和他評;通過歸納總結,讓學生進一步強化本節課所學的知識內容;

      2.啟發引導學生完成教材“博弈舞臺”中的任務;

      3.提示學生將本節課的學習成果及學習感受記錄到“成長基石”中,讓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學生活動

      1.欣賞作品,自評、他評;

      2.完成“博弈舞臺”中的任務;

      3.記錄學習成果及學習感受。

      【教學反思】

      略

    初中信息技術教學教案2

      教材分析:

      教材選自x教育出版社信息技術活動七《走進可視化程序設計》VB。本節從現實生活中的實例說起,與程序世界的實例作類比,讓學生通過舉例和上機實踐,理解可視化編程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可視化編程包含的許多概念是面向對象程序設計基本思想和方法的雛形,要在以后的章節中學會利用面向對象的思想和方法進行編程,必須從理解和掌握可視化編程的基本概念入手,而學習的方法是從VB提供的可視化編程環境和可視化編程組件開始,因為可視化編程的方法和步驟簡單、易于上手。

      學情分析:

      隨著年齡的增長,中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生活閱歷,能夠對各種生活現象加以分析和說明,已接觸了許多應用軟件,具備了應用軟件的一些使用技能,對程序世界的很多現象也有了一定的感觸。而可視化編程的方法涉及較少,所以,本節將以“VB”可視化編程基礎開始學習,對一些概念將在學習過程中適時明確。

      教學準備:

      1、精選貼近學生學習、生活中的.任務,創設適合學生學習的環境——布置制作“電子鐘”應用程序任務。

      2、硬件、軟件符合學生學習需要,學習資源主要以教材為主。

      3、策略準備:以VB編程的基本步驟為線索,通過對各階段性問題的解決,形成循序漸進的梯度,讓學生在“做中學”“學中做”的過程中體驗成功之喜悅,通過適當地為學生提供拓展性的內容,充分挖掘學生潛力,讓有余力的學生可以有更大空間。

      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了解Visual Basic開發環境的使用。

      2、了解可視化程序設計的一般過程。

      3、了解對象、屬性、事件是面向對象程序設計的概念。

      (二)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1、經歷可視化編程的基本過程,體驗成功的快樂。

      2、在老師的指導下,與同學共同探究問題,體驗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的樂趣。

      (三)能力目標

      培養和提升學生利用VB編程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一)教學重點

      1、VB可視化編程的方法。

      2、VB可視化編程的幾個基本概念。

      3、理解事件與編寫的程序代碼。

      (二)教學難點

      理解事件與編寫的程序代碼。

      教法、學法:

      (一)教法

      任務驅動、問題解決式的教學方法。

      (二)學法

      教師引導下的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式學習。

      教學過程:

      本節課我將從情境導入、新課學習、拓展提高、交流評價、課堂小結作業這五個部分進行。

      情境導入

      我們經常見到 “電子鐘”程序,今天我們來學習用VB制作“電子鐘”程序應用程序。

      學生活動:快速進入課堂學習狀態,認真聽課并思考。

      設計意圖:集中學生注意力,提高學習興趣。

      請同學們回顧:

      1.計算機編程解決問題的基本過程。

      2.“電子鐘”程序需要對什么進行判斷?涉及到程序設計的哪種軟件?

      學生活動:思考、回答。

      設計意圖:鞏固知識,聯結新舊知識。

      新課學習

      布置制作“電子鐘”程序任務,引導學生掌握利用VB可視化編程方法解決實際問題的基本過程。

      可自主學習,參照教材第75-84頁部分完成該任務。

      (1)建立工程

      (2)創建圖形用戶界面

      (3)設置對象屬性

      (4)編寫程序

      (5)調試運行程序

      (6)保存和編譯程序

      學生活動:聽課、思考,探究、合作。

      設計意圖:通過任務驅動的形式,讓學生在完成任務的同時,掌握可視化編程的過程,也為學生將來自覺利用可視化編程工具解決實際問題做好鋪墊。

      拓展提高

      (1)學習較吃力的學生繼續完成上面基本任務,可尋求同伴指導。

      (2)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針對“電子鐘”程序界面進行修飾完善,自主學習,添加相應控件。鼓勵這些學生指導學習能力較差的學生完成任務,達到共同進步。

      (3)思考:制作真正的“電子鐘”程序還需要學習哪些知識?

      學生活動:合作、自主學習,探究、實踐。

      設計意圖:關注全體學生、體現分層教學思想。

      交流評價

      組織學生展示交流部分作品。

      學生活動:展示、表達、交流、評價。

      設計意圖:激勵、診斷、促進學習。

      課堂小結作業

      (1)涉及哪些可視化編程的基本概念?

      (2)事件過程的一般格式是怎樣的?

      (3)如何設置和讀取對象的屬性值?如何調用對象的方法?

      (4)簡述VB可視化編程的基本步驟。

      學生活動:思考、回顧、回答。

      設計意圖:提升認識

      全面閱讀教材本節內容,并預習下節。

      學生活動:自主學習。

      設計意圖:鞏固、準備。

      板書設計:

      走進可視化程序設計

      一、 認識可視化界面

      VB界面、事件、對象、屬性。

    初中信息技術教學教案3

      教學任務:

      1.了解鍵盤的分布,掌握八個基本間的功能。

      2.培養學生正確的姿勢和擊鍵的方法與技巧 。

      3.學會啟動和關閉計算機的操作,培養學生的良好的操作習慣。

      4.學會利用打字軟件訓練指法。

      教學重點:

      正確的擊鍵姿勢、方法和技巧

      教學難點 :

      正確的運用指法

      教學準備:

      組織學生在微機室上實習課

      教學過程 :

      組織學生進入微機室等待上課:(每人一機)

      一、引入新課

      同學們你想親自動手操作計算機嗎?那么如何進行操作呢?那么下面我們首先學習計算機的基本操作,我們先來認識一下計算機的輸入設備─鍵盤。

      二、教學新課

      請同學們看大屏幕:(提出任務1)

      1.計算機鍵盤的分布為四個區

      2.介紹主鍵盤區各鍵的功能、介紹編輯鍵區、功能鍵區、數字小鍵盤區

      (請同學們觀察自己的鍵盤在自己的鍵盤上找到四個不同的區,分別說出他們的名稱。)

      3.八個基本鍵:A、S、D、F、J、K、L、 ;(請同學們在自己的鍵盤上找到)

      要操作計算機就要有正確的操作姿勢,并養成良好的操作習慣,否則就會身體疲勞同時也會影響操作的速度,介紹操作姿勢。

      4.操作姿勢(介紹)(提出任務2)

      (知道了鍵盤的結構和正確的坐姿后,同學們會迫不及待了)(介紹開關機的方法,并強調要養成正確開關機的好習慣)(任務3)

      試一試:同學們你可以試著開機了(教師巡視同學們的操作方法,發現問題要及時糾正,檢查學生的坐姿是否正確。)

      5.提問回答有關功能鍵的名稱與用途:ALT CTRL BACKSPACE CAPSLOCK END SHIFT

      試一試:請同學們使用鼠標的左鍵進行下列操作:開始→程序→附件→寫字板(任務4)

      這樣我們就可以進行打字練習了:

      三、練習鞏固

      練一練:請同學們打開課本P22按照課本上的格式練習,看誰做的又快又正確。

      (教師巡視學生的坐姿、手在鍵盤上的位置是否正確,要及時的糾正學生的不良習慣)

      提示同學們注意:操作鍵盤時手要做到

      ①要點:輕、準、快

      ②手指要到位,各手指要做到“和平共處”不要“互相侵犯”。

      ③以基本鍵A、S、D、F、G、H、J、K、L、;、作為手指的“根據地”

      每擊一鍵,手指要立即回到基本鍵上。

      讀一讀:結合以上的要點和技巧,學習下面的練習歌:(打開軟盤上

      的`歌謠,在大屏幕上播放,全體同學齊聲朗讀)姿勢端正且自然,雙手輕放在鍵盤。

      拇指輕觸空格鍵,其余輕放基本鍵。手指個個有任務,分工擊鍵要記住。輕準快,有節奏,按照指法來擊鍵。

      記鍵位,憑感覺,不看鍵盤看稿件。樹信心,加恒心,熟練來自勤苦練。

      四、課堂總結

      本節課我們學習了計算機的基本操作:鍵盤的操作和指法練習,這是最基本的計算機的操作,希望同學們把有關的注意事項一定要記住,養成操作計算機的良好的習慣,同時才能提高計算機的操作速度和你的工作效率。

      五、作 業:

      1. 記住八個基本鍵

      2. 熟記練習歌

      (指導同學們關閉剛才的寫字板窗口,按正確步驟關機)

    初中信息技術教學教案4

      教材分析

      本活動是安徽義務教育新課程實驗教科書(非零起點)七年級《信息技術》下冊“第四單元歡樂家庭總動員”的“活動3精彩文稿動起來”。

      本活動是在上次活動的基礎上,為多媒體作品設置超鏈接和添加動畫效果。本次活動主要分為以下2個階段:1)設置超鏈接;2)添加動畫效果。

      學情分析

      設置超鏈接和添加動畫效果在七年級上冊學生已經學習過,所以操作起來比較容易,此節課添加了一個“動作路徑”動畫效果的設置,操作起來也不難,教師只有稍加引導即可,對于本節課內容學生比較感興趣,教師要充分利用這一點,發揮學生的操作積極性,最后不能忘記培養學生正確合理評價多媒體作品的習慣。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掌握添加超鏈接的方法。

      2、掌握自定義動畫及幻燈片的切換效果的設置。

      3、了解評價多媒體作品的方法。

      過程與方法

      1、通過設置超鏈接、自定義動畫及幻燈片的切換效果,掌握增強幻燈片條理性、靈活性和觀賞性的方法。

      2、通過對多媒體作品的評價,了解多媒體作品的評價過程及方法。

      情感、態度及價值觀

      1、通過作品制作,培養學生的設計和審美能力,培養自我評價意識。

      2、維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欲望,培養學生的創作激情。

      教學重、難點

      重點:

      1、設置母版上按鈕的超鏈接

      2、添加自定義動畫效果和幻燈片的切換效果。

      3、培養學生對作品進行評價的意識。

      難點:對超鏈接的理解和制作。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流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活動

      屏幕展示:展示方輕舟同學的作品“歡樂家庭總動員、ppt”,讓學生比較此作品與同學上節課完成的作品有什么不同。

      學生活動:學生觀看作品,思考,討論,回答問題。

      教師總結:按鈕上添加了超級鏈接、設置了自定義動畫及幻燈片的切換效果。今天我們的任務就是完成上述設置,并對最終作品進行評價。(結合課本P129“剖析室”)

      二、任務驅動、展開活動

      說明:為了保證學生順利完成此節任務,把教師課前準備的“歡樂家庭總動員、ppt”文件通過電子教室軟件發送給學生,讓學生在此基礎上完成今天的操作。不要讓學生在自己上節課編輯的文件基礎上來完成本節任務。考慮到有些學生上節課的.任務可能沒有完成,所以導致沒有辦法完成今天任務。

      1、設置超鏈接

      任務驅動:參考課本P130圖4、3、1完成母版上按鈕超鏈接的設置。此時教師巡視指導。完成上述任務的同學,完成課本P130“創新園”部分的操作。(此時教師巡視指導,并不斷提示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項。)

      教師評價、總結:教師總體評價學生完成任務情況,并簡單演示操作步驟(多種方法設置超鏈接,強調讓學生至少掌握一種)。結合課本P130“知識庫”,讓學生進一步了解超鏈接的設置方法及作用。

      2、添加動畫效果

      (1)添加自定義動畫

      任務驅動:參考課本P131步驟,完成圖4、3、2中橢圓的自定義動畫的設置。

      教師評價、總結:教師總體評價學生完成任務情況,并簡單演示操作步驟,結合課本P132上方小螞蟻部分提示介紹設置動畫時的注意事項,然后演示路徑動畫的操作步驟。

      任務驅動:參考教師操作方法及課本步驟完成課本P132圖4、3、4中對象的自定義動畫設置。教師評價、總結:教師簡單演示操作方法,結合課本P133上方小螞蟻部分提示及課本P134“知識庫”第1點,介紹自定義動畫的設置、修改及刪除的方法。

      (2)設置切換效果

      任務驅動:參考課本P133步驟,為第1、2張幻燈片設置切換效果。完成上述任務的同學,完成課本P133“創新園”第1題。

      課堂小結

      教師總體評價學生完成任務情況,并簡單演示操作方法,結合課本P134“知識庫”第2點,讓學生理解幻燈片切換效果的設置及作用,另外區分“自定義動畫”與“幻燈片的切換效果”。

      教學反思

      本活動的難點是對超鏈接的理解和制作。同學們通過超鏈接的制作對幻燈有了更強的學習興趣和欲望,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

    初中信息技術教學教案5

      教學內容:

      計算機的分類及計算機的文化

      教學目的:

      了解計算機的分類,了解計算機文化的'主要特點。

      教學過程:

      一、學生看書:

      二、精講及板書:

      1、計算機的分類:

      按工作用途可以分為通用計算機和專用計算機

      按工作原理可以分為數字計算機和模擬計算機

      2、計算機文化

      所謂計算機文化就是因為計算機的產生與使用使人類社會的生存方式發生了根本變化從而產生的一種新的文化形態。

      三、小結:

      計算機分類和計算機文化

      四、練習:

      1、計算機是怎樣分類的?

      2、什么是計算機文化?

    初中信息技術教學教案6

      《機器人唱歌》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了解機器人的發聲原理;

      ◆學習音樂模塊的使用;

      ◆設計機器人唱歌程序;

      ◆了解多次循環結構的使用方法。

      2.過程與方法

      ◆認識機器人發聲裝置:

      ◆了解音樂模塊的使用方法;

      ◆編寫多次循環結構的程序。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認真思考調試中出現的現象,根據現象確定其成因:

      ◆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讓學生將所學知識與生活實際相結合;

      ◆培養學生積極探索、敢于實踐、大膽創新的精神和意識。

      【教法選擇】

      任務驅動、自主探究、分組協作為主,教師指導為輔的教學方法。

      【教學重點】

      1.發聲裝置的安裝與使用;

      2.條件結構在機器人編程中的應用;

      3.音樂模塊的使用。

      【教學難點】

      機器人唱歌程序的編輯與調試。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二、展現目標,引入任務

      教師活動

      機器人的發音是通過安裝在機器人主板上的喇叭發聲來實現的.。機器人編程軟件中的音樂模塊,可以讓機器人實現演奏音樂等功能,也可以實現“人機對話”。本節課將學習機器人的輸出表現形式——聲音;學習機器人“演奏音樂”和“多次循環”模塊的使用。你想讓機器人為你唱什么歌曲?通過老師下面的操作,可以輕松地讓機器人演奏一段美妙的音樂。

      學生活動

      認真聽講,跟隨教師的講解演示,提出問題。

      三、自主學習,任務探究

      教師活動

      1.機器人發聲裝置的講解及安裝,引入音樂模塊(你喜歡唱什么歌曲?想不想讓機器人給你唱一唱呢?要想聽機器人給你唱歌很簡單,學習音樂模塊,然后設計程序就能實現了);

      2.指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探究式協作學習。利用網絡資源及平時積累,理解音樂模塊中的各種定義(音高、音長、休止符等概念);

      3.布置學習任務:唱歌機器人的程序設計,以“雪絨花”為例。

      學生活動

      1.結合教材完成任務。在練習過程中,完成快的同學輔導制作有困難的同學;

      2.試著去完成“各顯神通”中的兩個問題。

      教師活動

      1.引導和激勵各組的探索學習,讓學生通過觀察、比較、探究、合作等一系列學習活動,歸納出制作唱歌機器人時遇到的各類問題,記錄到“成長基石”中;

      2.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資源視窗”中的內容。

      學生活動

      自主學習,互相交流,共同探討。

      四、學習評價、歸納總結

      教師活動

      1.利用教學平臺展示學生的作品,學生進行自評和他評;通過歸納總結,讓學生進一步強化本節課所學的知識內容;

      2.啟發引導學生完成教材“博弈舞臺”中的任務;

      3.提示學生將本節課的學習成果及學習感受記錄到“成長基石”中。

      學生活動

      1.欣賞作品,自評、他評;

      2.完成“博弈舞臺”中的任務;

      3.記錄學習成果及學習感受。

      【教學反思】略

      初中信息技術教學教案及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初中信息技術教學教案7

      教學內容:

      學會正確開、關機

      教學目的和要求

      學會開、關機

      教學難點:

      1、了解計算機外設的開、關順序

      2、正確學會開、關機

      教學準備:

      計算機、網絡

      教學過程:

      一、教學導入

      同學們,在你們面前看到的是什么呀?

      對了,是電腦。

      老師告訴你們電腦現在正在睡覺,這個大懶蟲,到現在還在睡覺,我們讓小朋友把它喊醒,讓他和小朋友們一起學習好不好?

      二、教學新課

      (一)教師示范講解

      在把電腦喊醒之前老師先考考小朋友們一個最最簡單的.問題,小朋友們早上醒來第一件事是干嗎?老師再重復一遍,是第一件事。

      剛才小朋友們說了很多,有的說穿衣服,有的小朋友說是洗臉,還有的小朋友說疊被子,但老師卻不同意小朋友的意見,再好好想想,我們早上醒來的第一件事是做什么?

      對了,首先是睜開眼睛,我們小朋友只有先睜開眼睛然后才能去穿衣服、洗臉、刷牙等等。電腦同樣如此,它也要先睜開眼睛,然后才能和小朋友一起學習。所以 第一步我們要讓電腦睜開眼睛。怎么做?

      1、教師示范開顯示器,同時提醒電源指示燈的顏色變化

      光睜開眼睛怎么行呢?,我們的目的是讓他和小朋友們一起做游戲,我們要讓他動起來,那第二步我們應該怎么做?其實很簡單,就是接通電源。

      2、教師出示電源開關“POWER”標志,同時逐臺電腦巡視開機情況

      按下它之后,我們請小朋友們說一說你發現了什么?

      左邊的三個燈會同時閃一下,同時第一個燈變綠了,其它兩個燈熄滅了。

      現在電腦就會和小朋友一起來學習了。比如說畫畫了

      3、教師先展示幾幅電腦作品,然后用“金山畫王筆”給學生做示范。

      剛才我們讓電腦給我們小朋友畫了幾幅畫,它說他累了,我們還是讓他休息吧,下面我們就先來學習如何關機。

      4、教師一步一步示范,手把手教學生關機,并重復幾次。

      小朋友早上起來的第一件事是睜開眼睛,那上床后我們會把眼睛閉上。然后開始休息。電腦同樣如此。我們最后也要讓電腦把眼睛閉上,要不然電腦就休息不好,他會生氣的。再次提醒小朋友,我們最后千萬不要讓電腦的睜著眼睛睡覺。記住了要把電腦的顯示器關掉。

      5、教師示范關顯示器。

      (二)、學生練習開、關電腦

      在教師的組織下,有步驟的打開電腦和關閉電腦。

      教師巡視指導。

    【初中信息技術教學教案】相關文章:

    初中信息技術教學教案11-08

    初中信息技術教學教案(4篇)11-12

    初中信息技術教學教案4篇11-12

    初中信息技術教學教案精選5篇11-11

    初中信息技術教學教案7篇11-09

    初中信息技術教學教案5篇11-10

    初中信息技術教學教案(5篇)11-11

    初中《信息技術》教案11-04

    初中信息技術教學教案匯編7篇11-10

    国产福利萌白酱精品tv一区_日韩亚洲中字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欧洲高清无码在线_全黄无码免费一级毛片
    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亚洲综合不卡一区 | 亚洲精品动漫卡通在线观看 | 中文字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精品免费AV一区二区 | 在线观看领导玩丰满美女 | 午夜久久第一场电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