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教案大全>信息技術教案>信息技術六年級下冊教案

    信息技術六年級下冊教案

    時間:2024-06-27 18:47:18 賽賽 信息技術教案 我要投稿

    信息技術六年級下冊教案(通用16篇)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那要怎么寫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信息技術六年級下冊教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信息技術六年級下冊教案(通用16篇)

      信息技術六年級下冊教案 1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認識“視頻F/X”菜單及條幅文本。

      技能目標:學會使用“視頻F/X”菜單;能夠添加條幅文本套用動態效果。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提高自身審美及評價能力。

      重難點及突破方法:學會使用“視頻F/X”菜單;能夠添加條幅文本套用動態效果。課堂教師授課方式、學生自學方式和動手操作方式交互使用。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前幾課,我們學習了有關動畫的制作。課下很多同學問:能不能像word文字效果一樣套用預先設定的效果呢?答案是肯定的,今節課我們就來學習這方面的內容。

      新授課:

      1、復習舊知,做好鋪墊

      師:下面,同學們先新建一個:200X150的畫布,并建立兩幀,在不同的幀上添加不同的圖像。

      學生操作,教師巡視指導。

      2、套用“視頻F/X”菜單效果

      教師邊講解學生邊操作。

     、僦械谝粠偷诙䦷;

     、趩螕簟耙曨lF/X”菜單“peel”子菜單中的`“turnpage-peel”命令;

     、墼O定效果。

      學生獨立練習。

      3、套用文本效果

      教師邊講解學生邊操作。

      第一步:添加條幅文本。

      方法一:在幀上右擊,選擇“添加條幅文本”命令。

      方法二:單擊標準工具欄中的“幀”選擇“添加條幅文本”命令。

      第二步:設置條幅文本。

      4、保存并退出。

      課堂總結:談收獲。

      信息技術六年級下冊教案 2

      課題

      第三單元:感測技術初步第一課:生活中的感測技術

      教學目標知識目標了解感測技術的概念,熟悉生活中常見的感測器;理解感測技術對社會生活的影響。

      能力目標能夠舉例感測技術在生活中的應用;能夠使用常見的感測器。

      情感目標感受無處不在的`感測技術,理解感測技術對現代生活的重要影響。

      教學重點

      教學難點感測技術的概念與感測器的使用

      教學準備測電筆、測試計等實物,調試凌波電子教室

      教學過程

      情境創設 激發興趣

      談話導課,在賓館或飯店經常見到自動門、自動干手機你知道它們的原理嗎,你想揭開它們的神秘面紗嗎?

      自主探究 交流分享

      自學課本P40-43

      探究

      1、人的感官與感測技術

      眼、耳、口、鼻、舌、身分別是感知什么的?

      感測技術的概念

      2、電的檢測——測電筆

      3、溫度的檢測——溫度計

      4、聲音的檢測——噪聲檢測器

      5、氣體的檢測——燃氣報警器

      合作學習 釋疑解難

      1、科學研究中運用感測技術獲得的數據有什么特點?

      2、除了對燃氣和酒精氣體的檢測外,在哪些地方還應安裝氣體感測器?

      實踐創作 展示

      1、在確保安全的情況下,用測電筆測量下家里或(教室)里的插座或電路的帶電情況?

      2、調查你周圍生活中還有哪些感測器,它們應用于哪些領域?它們能實現哪些功能?

      梳理 拓展延伸

      這節課你學會了哪些本領?

      信息技術六年級下冊教案 3

      學習目標:

      1、了解生活中常見的各種問題以及解決它們的算法。

      2、學會分析生活中的問題,能夠給出常見問題的解決方法和步驟。

      3、體會生活中算法運用的普遍性,理解生活中算法的重要作用。

      學習重點:

      了解生活中常見的各種問題和解決的算法。

      學習難點:

      分析生活中問題的解決方法和步驟。

      學習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連連看”的游戲是在有限的時間內,把所有能連接的相同圖案,兩個一對地找出來,它們就會自動消失,所有的圖案全部消完即可獲得勝利。

      想一想:我們應該怎么玩“連連看”游戲,才能快速取勝呢?

      二、學一學

      有時候,解決問題的方法有很多,我們要盡可能地找到最好的解決方案。請大家玩一玩教材第98頁類似“連連看”的.小游戲。

      動動腦:

      為了連接所有的房子,且要使用最少的石磚,哪些道路是必須鋪上石磚的?房子之間的每個腳印表示需要在此鋪上一塊石磚。

      我們解決這個問題的步驟可以這樣規劃:

      第一步:連接所有房子,有如下兩種連法。

      想:除了圖上的兩種連法,還有哪些連接的方法,你能畫出來嗎?

      第二步:計算每一種連接方法所需要的石磚。

      例如,圖1所需石磚:2+2+3=7;圖2所需石磚:2+2=4;圖3…

      第三步:比較幾種連接方法,選擇用石磚最少的方法。

      完成連接A、B、C三所房子,最少只需鋪設()條路,()塊石磚。

      通過對問題的分析,我們規劃,設計出解決問題的3個步驟,經過比較各種解決問題的方法后,找到最佳的解決方案。

      我們把這個游戲難度升級,現在這個村莊有5棟房子,要連接所有的房子,并且用最少的石磚,哪些路是必須要鋪設的?

      我們成功地把生活中的問題抽象建模轉換成了計算機可以計算的問題。今后解決這類問題時,我們可以設計一些規則告訴計算機,讓它重復有效地自動計算,找出我們需要的答案。

      三、做一做

      讓我們在教材100頁的上圖中畫出連接5棟房子且使用最少石磚的鋪路方法。

      四、練一練

      媽媽忘記了手機設置的密碼圖案,只記得是7個或者8個連接點,連成后的形狀是個“Z”,我們能幫她解開嗎?

      信息技術六年級下冊教案 4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了解教育機器人的主要特點。

      2.熟悉機器人的基本工作流程。

      3.熟悉VJC仿真軟件的工作環境。

      過程與方法

      1.掌握測試機器人運動的方法。

      2.感受仿真機器人的運動效果。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培養學生對科學的好奇心與探索精神。

      教學重、難點

      重點:

      熟悉VJC仿真軟件的工作環境。

      難點:

      熟悉機器人的基本工作流程。

      教學準備

      1.VJC仿真軟件。

      2.多媒體計算機教室。

      教學過程

      一、引入

      教育機器人主要應用于教育領域,通過多樣的形式發揮教育功能。那么,它們究竟是怎樣工作的呢?下面,我們就一起來認識它們及其編程平臺——VJC仿真軟件。

      二、課堂學習

     。ㄒ唬C器人的基本工作流程

      根據不同的工作要求,我們首先為機器人設計相應的'動作過程,并在計算機上編寫相應的程序,再通過數據線將程序寫入機器人,由機器人執行命令,完成相應的動作。

      (二)初識VJC仿真軟件

      軟件主程序窗口組成:菜單欄、工具欄、四個模塊庫、流程圖生成區、JC代碼生成區以及垃圾箱。

      仿真系統的窗口界面:信息顯示區、功能區和機器人運行顯示區。

      教師演示流程圖的初步編寫過程以及測試仿真機器人的方法。

      三、課堂活動

      1.全班隨機分為兩大組,每組推選一名組長,由組長對任務進行具體分工。

      2.打開VJC仿真軟件中自帶的示范程序,并進入仿真環境中測試,在規定的時間內,看哪一組能打開并順利地測試的程序最多。(若在活動過程中遇到困難可借助“學樂園”中的“課堂講解”釋疑。)

      3.各組長收集并綜合本組成員的探究成果,上臺演示示范程序。教師作相關點評和總結。

     。ň唧w活動計劃可參考“活動室”中的內容。)

      四、課外探究

      觀察了機器人的各種運動后,你理解了流程圖中各個模塊的作用了嗎?與同學進行交流與討論。

      信息技術六年級下冊教案 5

      教材分析:

      無論是城市還是鄉村,我們的生活都充滿了信息。本課要求學生們先搜集一些信息,了解社區生活的豐富多彩;再對收集的信息進行簡單的分類、匯總。

      教學目標:

      1、到社區進行廣泛收集信息的實踐活動。

      2、對收集的信息進行簡單的分類、匯總。

      3、總結歸納3種以上在實踐中收集信息的方法。

      4、做出自己的社區綜合信息介紹。

      教學重點:

      對收集的信息進行簡單的分類、匯總。

      教學難點:

      做出自己的社區綜合信息介紹。

      課時安排:

      1課時

      學生情況分析:

      六年級學生具有一定的認知和參與活動的能力,因此課前布置他們進到社區進行信息的搜集(可以去到爸爸媽媽的工作單位、可以去到居委會,也可以去到爺爺奶奶的農村等等),將收集到的資料帶入課堂,相信會對本課的教學起到很大的幫助作用。

      教學過程:

      一、小問題

      無論是城市還是鄉村,我們生活的.社區都充滿了信息,我們分組去收集一下。

      1、你的家住在哪?

      2、我們的生產生活情況豐富多彩,你了解多少呢?

      二、小實踐

      你準備去哪些地方收集呢?

      你和組內同學收集的信息應該匯總一下,然后填寫下面表格,如果還有些欄目不清楚,就應再去調查或找其他組的同學了解。

      社區單位、

      設施生產單位生活設施娛樂設施

      社區人們

      的活動生產活動生活活動娛樂活動其他

      備注:

      三、小活動

      為了收集社區綜合信息,你都用了哪些方法?

     。ㄉ涣,教師反饋。)

      除了上圖書館查資料,上網收集等,你還用過哪些辦法?請寫在下面。

      你在收集社區綜合信息的活動中,一定遇到過不少有趣的事,連同社區綜合信息,一同在班上(或組內)進行一下交流。

      1、班上或組內交流后,同學們有什么反應?

      2、同學們是如何評價你的?

      3、把情況說給爸爸、媽媽聽,他們都有什么反應?

      4、爸爸、媽媽又是怎樣評價你的?

      四、小結

      相信通過今天這次活動,大家對于如何動手收集信息、整理信息有了更清楚的認識,希望大家能將自己所學到的知識更好的運用到我們的生活實踐中去!

      課后實踐:與同學們合作,寫一份社區綜合信息介紹

      教學后記:

      本課的學習,要求學生實踐的地方比較多,因此在短時間內學生獲取的信息不多,致使表格的填寫不到位。須要求學生課后加強信息的收集,以便更好的領會本課所要達到的目的。

      信息技術六年級下冊教案 6

      學習目標:

      1、學生了解虛擬現實技術的基本概念、特點及應用。

      2、通過網絡資源體驗案例,讓學生體會、感受虛擬現實技術。

      3、讓學生初步了解及體會網絡虛擬現實技術在跨時空、跨文化交流中的優勢。

      學習重點:

      虛擬現實技術的概念、特點。

      學習難點:

      1、學生體會虛擬現實技術在跨時空、跨文化交流中的優勢

      2、培養學生對新興技術的創新意識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在互聯網上買衣服,很有可能出現衣服不合身、樣式不合適等問題,而虛擬現實技術幫我們解決了這個問題。虛擬現實技術可以完全還原購物現場,直接讓我們伸手去“摸”那件衣服,感知衣服的質地,也可以虛擬出一個和我們身材一樣的模特,讓模特穿著那件衣服,走近、轉圈、彎腰等,展現衣服的穿著效果。

      虛擬現實技術是如何輔助我們網絡購物的?

      二、教師提示學生打開教學資源網站進行下面的體驗探究:

      體驗一:利用網絡瀏覽虛擬現實技術的例子

      體驗二:虛擬現實技術的概念、特點及應用

      體驗三:全景環視技術

      體驗四:VRML虛擬現實建模語言

      教師提示:各小組任選一問題進行研究討論,最后由小組長匯總

     。▽W生以3-4人為小組共用兩臺電腦,利用網絡資源進行搜索、整理,并在小組內討論、交流)

      各小組任選一問題進行討論交流,最后由小組長匯總并以小組名為文件名將答案上交到FTP(選擇適當的工具軟件,如Word、PowerPoint、記事本等)。

      1、網絡虛擬現實技術對網絡教育帶來什么好處?

      提示:彌補遠程教學條件的不足。

      避免真實實驗或操作所帶來的各種危險。

      (3)徹底打破空間、時間的限制。

      2、網絡虛擬現實技術與三維(3D)或4D動畫有什么區別?

      讓學生針對教育方面再體會網絡虛擬現實技術的.應用。

      通過比較、分析,區分

      虛擬現實技術、三維動畫技術。

      教師:虛擬現實技術其實已經應用于很多領域,通過本課程的學習,我們要理解虛擬現實技術的概念,認識虛擬現實技術的特點,在今后更多地關注這些熱點技術。

      三、拓展延伸

      課后圍繞下面三個主題進一步探究和交流。

      1、虛擬現實技術在手機中的應用前景

      2、Network

      VR&Web3D新技術

      3、網絡虛擬現實技術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板書設計

      31

      走進虛擬現實

      ——生活中的虛擬現實技術

      虛擬現實的概念及組成

      虛擬現實技術在生活中的應用

      信息技術六年級下冊教案 7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了解多媒體計算機及其應用;

      了解多媒體的基本概念——學會使用關鍵字搜索相關信息內容的網頁及網站;

      認識ACDSee軟件——學會使用ACDSee軟件游覽圖片;

      2.能力目標

      讓學生了解多媒體和多媒體計算機、掌握使用“Media Player Classic”軟件播放音樂和視頻文件,增強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讓學生在自主探究的過程中體驗成功,感受到合作學習的快樂。增強學生的組織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

      3.情感目標

      讓學生體會多媒體電腦給我們生活方式帶來的巨大改變,激發學生熱愛信息技術的情感。

      教學重點:

      了解多媒體的基本概念,了解多媒體計算機及其應用;認識ACDSee軟件,認識Media Player Classic軟件。

      教學難點:

      認識ACDSee軟件;認識Media Player Classic軟件。

      教學方法:

      情景導入法、任務驅動法、引導講解法。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過程:

      1.創設教學情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師:同學們,如果把現在的計算機跟20年前的計算機相比,除了性能上的差異外,的區別可能就在于,以前的計算機只是一個埋頭苦干的計算工具,而現在的計算機更像一個“多面手”。除了計算外,我們還可以用計算機畫畫、打字、聽音樂、看電影和玩游戲等。這里我們有了一個新的名詞“多媒體計算機”。從今天開始,我們一起走進多姿多彩的多媒體世界,去感受多媒體計算機給我們帶來的歡樂。(板書:認識多媒體)

      2.講授新課

      (1)多媒體和多媒體計算機

      師:首先請同學們觀看投影。我們來認識一下什么是媒體。

      投影廣播:文字、圖片、聲音、動畫、視頻等。

      師:請問同學們看到了什么?

      生:文字、圖片、聲音、動畫、視頻。

      師:剛才同學們看到的就是媒體,媒體是指表達和傳播信息的載體,如我們平時所見的文字、圖片、聲音等就是媒體,它們向人們傳遞各種信息。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我們能夠把文字、圖片、聲音、動畫、視頻等多種媒體信息集合到一個計算機應用程序中,形成一個數字化、集成化的交互系統。一臺配備了音響、光驅、聲卡等硬件和相應的多媒體軟件的計算機我們稱之為多媒體計算機,我們可以利用多媒體計算機對多種形式的媒體信息進行加工和處理,廣泛運用到教學、宣傳、娛樂等各個方面。

      投影廣播任務:多媒體電腦圖片。

      (2)體驗計算機的多媒體功能

      瀏覽圖片:師:有很多同學繪制了漂亮的圖畫作品,也保存了許多精美的圖片,但圖片的瀏覽和查找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現在我們可以借助看圖軟件方便地欣賞存儲在計算機中的圖片,目前用得最多的`看圖軟件是ACDSee。下面請同學們跟老師一起使用看圖軟件“ACDSee”瀏覽計算機中的圖片。

      教師演示操作過程:

     、賳覣CDSee5.0,②選擇你需要查看的圖片,③單擊“上一張”或“下一張”工具按鈕可以顯示不同的圖片;單擊“縮小”或“放大”按鈕,可以將圖片放大或縮小;單擊“瀏覽”按鈕則可回到瀏覽窗口。

      (3)提供機會,學生實踐探究

      學生重復老師的操作,教師隨堂檢查,并指導學生,了解學習情況。

      學生完成,請學生上臺操作,鼓勵完成自己新發現的功能,演示給同學看,教師講解,并評價。

     、诓シ怕曇襞c視頻。

      師:剛才我們學習了如何瀏覽圖片,接下來我們再來看看如何使用多媒體電腦播放音樂和視頻文件。

      教師演示操作過程:

      1:啟動“Media Player Classic”,2:單擊“文件”菜單,選擇“打開文件”來打開音樂文件。

      3:在“打開”對話框中選擇需要播放的音樂文件,單擊“確定”,開始播放音樂。

      4:調整音量到合適的大小。

      5:播放視頻文件。常見的視頻文件格式類型有:mpeg、avi、rm和dat等。

      (4)提供機會,學生實踐探究,教師發送文件。教師隨堂檢查,并指導學生。

      3.授課完畢,課程總結

      本節課主要講了以下知識點:

      (1)了解多媒體計算機及其應用;

      (2)了解多媒體的基本概念——學會使用關鍵字搜索相關信息內容的網頁及網站;

      (3)認識ACDSee軟件——學會使用ACDSee軟件游覽圖片;

      (4)認識Media Player Classic軟件——學會使用Media Player Classic播放音頻視頻文件。

      4.課堂作業

      嘗試剛才所學習到的知識,向老師提出新的問題。共同解決!

      信息技術六年級下冊教案 8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認識機器人,了解機器人的特點和功能。

      2.熟悉三代不同的機器人。

      過程與方法

      1.體驗信息的獲取、加工及表達過程。

      2.學會對機器人進行分類的方法。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提高學生對機器人的認識以及培養學生的協作學習能力。

      教學重、難點

      掌握機器人的功能特點和應用領域。

      教學準備

      各種機器人的相關文字、圖片資料。

      教學過程

      一、引入

      機器人是人類偉大的發明,它是一種具有高度靈活性的自動化機器,并且具備一些與人或生物相似的能力。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認識這位神奇的新朋友吧!

      二、課堂學習

      (一)機器人的誕生

      “機器人”的概念起源于卡雷爾卡佩克的科幻劇本《羅薩姆的萬能機器人》中。 1959年,美國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臺工業機器人“尤尼梅特”。

      20xx年,我國研制出了我國第一臺仿人型機器人——“先行者”。

     。ǘC器人的發展

      教師通過圖片或相關影像資料展示三代不同的`機器人,向學生介紹其特點及其應用領域。

     。ㄈC器人的分類

      簡要介紹我國對機器人的分類方法。

      工業機器人和特種機器人。

      三、課堂活動

      1.將全班隨機分為幾個小組。

      2.從網絡上下載有關機器人的圖片,按照工業機器人和特種機器人對其進行分類,并保存在相應的文件夾中。

      3.每組選一名代表上臺展示各自的活動成果。其他同學和教師進行補充與評價。 (具體活動計劃可參考“活動室”中的內容。)

      四、課外探究

      機器人還有很多其他的功能,你對它們的哪些功能最感興趣呢?在課后通過其他方式作進一步了解吧。

      信息技術六年級下冊教案 9

      學習目標:

      1、知道信息加工的作用。

      2、了解信息加工的基本流程。

      3、能根據實際需要,策劃、加工信息。

      學習重難點

      信息加工。

      學習過程:

      一、導言揭題

      1、導入:

      報紙、雜志、電視臺、網站等都配有編輯部門,編輯部的叔叔阿姨們每天都為我們提供很多新的信息。其實我們自己也是一個信息編輯部,每天都要對各種各樣的信息進行加工,并獲取一些能夠指導我們生活、學習的有用信息。今天,我們就來體驗一下自己的信息編輯部吧。

      2、揭題:(出示課題)第一課:信息加工

      二、輕松學

      1、感受信息加工

     、趴床鍒D,說一說信息的加工。

     、茪w納:

     、傥谋拘畔⒓庸

     、趫D像信息加工

     、勐曇粜畔⒓庸

     、芤曨l信息加工

      ⑤動畫信息加工

     、亲x一讀。

      文本信息通過改變字體、字號、顏色和版式增加可讀性;圖像信息通過裁剪、修飾增加觀賞性;音視頻通過剪輯、修飾增加視聽效果;動畫能夠更加直觀、動態地表達信息。

      2、策劃信息加工

     、胚^渡:諸葛亮的“草船借箭”一計中,他是如何圍繞“借箭”進行信息加工的?

      ⑵在信息加工之前,要明確如下加工流程。(出示加工流程)

      三、快樂做

      1、過渡:家是成長的搖籃,家是溫馨的港灣,家是幸福的源泉??請以“我愛我家”為主題,策劃一個展示活動。

      2、策劃加工信息。

      ⑴明確信息內容。

      要表達的信息:

     、屏私庑畔⒔邮照。

      信息接收者的特點:

      ⑶選擇信息的表達形式。

      信息的主要表達形式:

     、冗x擇信息加工工具。

      它們的.主要功能:

     、纱_定信息加工方法。

      加工方法:

      四、互動評

      通過本課的學習,我們認識了信息加工。

      請大家對照下表進行評價,將得到的花涂成紅色。

      五、課堂小結

      1、說說這節課,你有哪些收獲?

      2、教師小結。

      板書設計:

      21信息編輯部——信息加工

      信息加工的意義:篩選

      信息加工的價值:發現新的信息

      信息技術六年級下冊教案 10

      教學目的:

      1、知道常見的展示故事方式;

      2、初步了解電子演示文稿的優點;

      3、了解簡單電子演示文稿的基本組成;

      4、能夠圍繞主題確定作品內容及其表達方式、選擇合適的圖片素材。

      重點難點:

      1、確定作品內容及其表達形式;

      2、簡單電子演示文稿的組成。

      教學過程:

      一、分析演示文稿,了解組成

      1、師組織學生分析電子演示文稿示例,了解它們的基本組成。

      生根據教材內容,補充討論電子文稿的組成,填寫學習單。

      2、師組織學生分組討論,確定本組作品需多少張幻燈片,以及每張幻燈片的內容、需要的素材及其作用,填寫教材的.學習單。巡視指導、提示學生:幻燈片要有封面和結束頁,要圖文并茂、背景統— —,少敘述,反映對話及寓意等故事要素。

      二、制定小組的制作計劃

      1、師組織學生小組討論具體任務及分工,填寫學習單。引導學生合理分工、齊心協力。

      生討論具體分工,明確任務,填寫學習單。

      2、師組織學生根據故事演示文稿的需要,分析故事段落,寫出段落故事和人物對白,填寫教材學習單。

      提示學生,演示文稿上的故事分段要合理,文字簡明,對話語氣因人而異。

      生合理分段,確定對白和文字,確認完成者,填學習單。

      師組織學生確定幻燈片張數,并搜集、整理素材,填學習單。

      引導學生:封面必須有標題、演講人等組成要素,以及所有素材應合理存放。

      生確定幻燈片張數、內容,填學習單,確定素材存放位置及命名。

      三、評價學習結果。

      四、總結、下課。

      信息技術六年級下冊教案 11

      學習目標

      1、新增筆刷。

      2、程序設計。

      3、測試與調整并保存。

      4、保存作品。

      1、從簡單的新增筆刷知識點入手,在隨機點名程序設計的過程中,學會測試與調整程序的方法。

      2、通過隨機點名程序設計,激發學生學習Scratch程序的'興趣。

      學習重點:

      1、新增筆刷。

      2、程序設計。

      學習難點:

      測試與調整。

      學習過程:

      一、任務導航:

      為激發大家發言的積極性,Scratch興趣小組制作了一個隨機點名程序——“點名貓”。本節課,我們也來嘗試制作一下吧!

      二、試一試:

      觀察教材第81頁程序運行界面截圖,思考如何使用變量和鏈表來完成“中獎者”的存儲、“學生名單”的讀取和存儲。

      三、試一試

      功能實現分析

      1、使用鏈表存儲學生名單。

      2、隨機讀取鏈表中的數據項。

      3、使用變量存儲最終隨機選中的學生的姓名。

      4、使用“等待”與“指定重復次數”指令構成模擬抽選的效果。

      四、做一做

      以上程序運行自動地以1秒為限,但實際要求我們可以自定義點名時間,我們可以利用18課中已學過的“計時器”進行軟件功能的升級。

      五、練一練

      同學們都對范例程序——pong“情有獨鐘”,但這個游戲作品中,小球與旦接觸底邊,游戲立即結束。我們來嘗試運用變量,對程序進行升級,使用戶能夠獲得多次游戲機會吧!

      功能實現分析:

      1、首先判斷是否接觸到“底邊”,如果“是”,計數變量加1,將小球移動到屏幕中心重新開始,并提示用戶已獲得一次重新開始的機會。

      2、判斷計數變量是否等于5,如果“是”,游戲結束。

      六、探一探

      探討在Scratch中,雖然變量和鏈表屬于同一個類別——數據,但它們在運用情景上有什么區別或聯系呢?

      信息技術六年級下冊教案 12

      一、教學目的:

      1、了解計算機的發展狀況

      2、培養學生對電腦技巧的探索

      3、提高學生對電腦的興趣

      二、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了解計算機的發展歷史。

      2、教學難點:暢想、設計未來的計算機。

      3、教學課時:1課時

      三、教學過程:

      (一)第一臺電子計算機的.誕生

      1946年世界上第一臺電子計算機“ENIAC”(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rator And Computer,即電子數字積分計算機)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研制成功。這臺計算機總共使用了18000多只電子管,1500多個繼電器,重量達30多噸,占地180平方米,耗電150千瓦,其運算速度為每秒鐘5000次。

      雖然世界上第一臺電子計算機十分龐大,性能也不是很高,但是它卻奠定了計算機的發展基礎,在科學技術發展,開辟了一個新的紀元。

      (二)計算機的發展

      自世界上第一臺電子計算機問世以來,在隨后的幾十年中,電子計算機以異常迅猛的速度發展。電子計算機從誕生到現在大致上經歷了四代:

      第一代是電子管計算機,開始于1946年,結構上以中央處理機為中心,使用機器語言,存儲量小,主要用于數值計算。

      第二代是晶體管計算機,開始于1958年,結構上以存儲器為中心,使用高級程序設計語言,應用領域擴大到數據處理和工業控制等方面。

      第三代是中小規模集成電路計算機,開始于xx年,這一代計算機仍然以存儲器為中心,機種多樣化、系列化,外部設備不斷增加、功能不斷擴大,軟件的功能進一步完善,除了用于數值計算和數據處理外,已經可以處理圖像、文字等資料。

      第四代是大規模和超大規模集成電路計算機,開始于1971年,應用范圍非常廣泛,已經深入到社會生活和生產的眾多方面。因為有了大規模和超大規模集成電路,計算機的核心部件可以集成在一塊或幾塊芯片上,從而出現了微型計算機。

      我國計算機事業的發展

      雖然我國計算機事業起步較晚,但發展很快。1956年我國開始規劃電子計算機研制工作;1957年由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研究所和北京有線電廠著手進行;1958年8月1日成功地研制出了第一臺電子管計算機,即DJS-1型計算機。這臺計算機共計用了4200個電子管、4000個晶體二極管,運算速度為1萬次每秒。此后,在我國計算機科學工作者的努力下,計算機事業發展迅速,xx年運算速度為5萬次每秒的晶體管計算機正式投入運行;1973年以集成電路為主要元器件的150型和665型計算機相繼研制成功;1983年2月,運算速度為1億次每秒的銀河-I巨型計算機由中國國防科學大學在長沙研制成功;1992年11月,運算速度為10億次每秒的銀河-II巨型計算機研制成功;1997年11月,運算速度為100億次每秒的銀河-III巨型計算機研制成功,標志著我國計算機技術已經快入了國際先進行列。

      (三)未來的電腦

      未來的電腦將向多功能、微型化、網絡化方向發展

      甚至可以穿在身上、戴在手腕上,還可以隨時與外界聯絡、通信……

      電腦將成為人們日常工作、學習、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工具。

      討論:你想像中的未來電腦是什么樣的?

      (四)課外要求:

      通過網絡或去圖書館查閱有關計算機發展史方面的資料

      信息技術六年級下冊教案 13

      學習目標

      1.了解物聯網的概念。

      2.了解物聯網應用的相關知識。

      學習重點

      了解物聯網的概念。

      學習難點

      了解物聯網應用的相關知識。

      課時安排

      1課時

      學習過程:

      一、情境導入

      劉云發現每天早餐面包上的圖案都不一樣,于是好奇地問媽媽:“這么有趣的面包是怎么烤制的呀?”媽媽笑著說:“我用的.是隨機圖片自動面包片烤爐,當烤爐工作的時候,就會自動連接到互聯網的圖片搜索上,并從眾多圖片中隨機選擇一個,然后把圖片烤到面包上。所以我烤的面包片上的圖案是不一樣的,很奇妙吧!”

      二、新授

      1.介紹物聯網概念

     、俳處熖岢鋈蝿眨荷宰x概念。

     、诮榻B物聯網的三大特征:感知物體、信息傳輸、智能應用。

     、劭磮D,提出問題:通過圖畫你看懂了什么?

      想想現實中物聯網有怎樣的應用?

      經驗交流:把自己獲得的物聯網知識與大家分享。

      2.了解物聯網應用。

     、僮宰x課本125——126頁,初步了解物聯網在各方面的實際運用。

      ②播放相關的光盤內容。

     、凵钊虢榻B,加深學生印象,使學生對物聯網的應用有更加深入的了解。

      教師適當講解物聯網在智能家電、智能交通、智能物流、智能電網、智能環保、智能醫療、智能工業、智能農業、智能安防方面的應用。

      3.討論:物聯網技術在社會生產和生活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舉例說明物聯網技術給你的生活帶來了怎樣的體驗和變化?

      三、課堂小結

      教師:這節課同學們學習了物聯網技術,了解了物聯網技術的概念以及其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課后希望大家通過自己的觀察、調查等相關的途徑,更加客觀清楚的認識物聯網,了解物聯網的技術應用,在生活實踐中體驗到物聯網帶給我們的方便和巨大作用。

      四、布置作業

      1、我們知道了哪些物聯網技術?

      2、課后選一個感興趣的物聯網應用親身體驗一下。

      3、物聯網技術給我們描繪了一個十分美好的生活藍圖,我們可以通過物物相連的龐大網絡來實現生活的智能化。

      信息技術六年級下冊教案 14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學會根據需要,對聲音、圖像和視頻素材進行簡單處理。

      2.能力目標

      讓學生學會聲音素材的加工、圖片素材的加工、視頻素材的加工等方法,通過學生的操作和協作探討,培養學生的獲取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通過知識的再現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創新意識。

      3.情感目標

      通過作品展示和評價,讓學生體驗成功的喜悅,激發學生的創造熱情;通過小組的協作,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和集體主義精神。

      教學重點:

      聲音素材的加工;圖片素材的加工;視頻素材的加工。

      教學難點:

      聲音素材的加工;圖片素材的加工;視頻素材的加工。

      教學方法:

      情景導入法、任務驅動法。

      教學過程:

      一、創設教學情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在上節課,我們已經學習了如何建立了多媒體寶庫,但是在很多情況下,我們采集到的多媒體素材就像一個未經加工的原材料,需要根據實際的需要進行加工。下面我們學習一些簡單的多媒體素材加工方法。首先請大家聽聽上節課我們用“錄音機”制作的“靜夜思”聲音素材。

      廣播聲音:播放自己錄制的“靜夜思”。

      師:細心的同學可能會發現,在我們錄制的聲音素材中,前后都有一段不必要的雜音,我們首先來看看如何去掉這些雜音。

      投影廣播任務:運用我們上節課所學的知識,四人為一小組摸索去掉“靜夜思”前后的雜音。看哪一組最先找到聲音素材加工的辦法。

      學生練習,教師巡視時加以指導。

      大部分同學完成后,教師總結操作方法并演示操作過程:

      步驟1:運行“錄音機”程序,打開我們已經錄制好的聲音文件,播放該文件,找到需要刪除的多余部分的位置(第23秒)。

      步驟2:將定位游標移到第23秒要刪除的位置上,單擊“編輯”→“刪除當前位置以后的內容”菜單命令。

      步驟3:然后將定位游標移到第3秒要刪除的位置上,單擊“編輯”→“刪除當前位置以前的內容”菜單命令。這樣我們就把“靜夜思”前后的雜音去掉,完成了對“靜夜思”聲音素材的加工。我們再來聽聽。

      師:同學們對處理后的聲音還滿意吧。我們有沒有辦法把它加工得更好?

      學生:還可以在“靜夜思”中加入古箏音樂!

      師:對,我們還可利用“錄音機”中的“插入文件”功能將錄入好的兩段聲音文件合并為一個文件。

      教師演示操作:

      步驟1:打開第一個聲音文件,移動游標到要插入位置。

      步驟2:單擊“編輯”→“插入文件”菜單命令,將會彈出“插入文件”對話框,在該對話框中,選中要插入的聲音文件,并按“確定”按鈕,該聲音文件就被放入到指定的位置。

      小結課堂,學生操作,老師個別指導,播放學生的作品,展示成果。

      二、圖片素材的'加工

      對圖片素材的加工,常常涉及亮度色彩調整、裁剪、復制、翻轉等基本操作。在以前學習使用計算機畫圖的過程中,我們已經基本掌握了圖片的裁剪和復制,F在請同學們啟動“畫圖”軟件,將素材庫中圖片進行裁剪。

      投影廣播任務:使用畫圖軟件,對圖片進行裁剪。

      教師巡視課堂并對學生進行指導。

      除了裁剪和復制外,我們還需要對圖片本身的效果(亮度、色彩等)進行調整,下面我們來看看如何利用ACDSee對圖片的亮度、色彩等進行調整。

      教師演示操作:利用ACDsee完成對圖片的大小、旋轉、色彩、飽和、濾鏡等操作。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學生利用老師下發的樣本,進行實踐操作。

      教師隨堂檢查并指導學生,幫助學生解決問題。大多數學生完成后教師進行總結,展示學生修改后的作品,讓學生體會成就感。

      三、視頻素材的加工

      在前面,我們已經學習了一些簡單的圖像處理方法。接下來我們再來學習視頻素材的加工。

      不同格式的視頻圖像文件往往大小不同,有不同的用途。通過對視頻影像文件格式的轉換,可以壓縮文件大小。轉換影像文件的格式一般是將非壓縮的AVI格式轉換成壓縮的MPEG格式,以減小文件的存儲容量。這些格式的轉換,我們也可以通過“超級解霸”來實現。

      教師演示操作;

      步驟1:單擊“開始”→“程序”→“豪杰超級解霸”→“實用工具集”→“常用工具”→“AVI轉MPEG”,啟動該程序。

      步驟2:單擊“文件”→“打開”菜單命令,找到目標影像文件,然后單擊“開始轉換”按鈕即可。

      四、授課完畢,課程總結

      本節課主要講了以下兩個知識點:

      1.圖片素材的加工;

      2.視頻素材的加工。

      信息技術六年級下冊教案 15

      學習目標:

      1、了解編制程序解決問題的大致過程。

      2、了解算法概念,了解流程圖。

      3、會用流程圖設計和描述算法。

      學習重點:

      會用流程圖設計和描述算法。

      學習難點:

      會用流程圖設計和描述算法。

      學習方法:

      任務驅動法、小組學習法、評價交流法

      課前準備:

      多媒體教學軟件、多媒體教學課件

      學習過程:

      一、問題驅動

      同學們,《曹沖稱象》是大家耳熟能詳的故事。士兵們按部就班地執行曹沖的指令,很快就稱出了大象的重量。一件事情,若事先做好規劃和設計,然后按照規劃和設計的步驟,按順序執行,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怎樣用簡潔的方式來描述曹沖稱象的步驟呢?

      二、生活中的順序結構算法

      算法的順序結構是指在一個算法中,運算是按照步驟依次執行的一種最簡單的結構。

      如曹沖稱象采用的是“等效替代法”,一般有以下步驟:

      第一步:把大象牽到船上,在水面處的船身上作一個記號。

      第二步:牽走大象,再往船上裝石塊,使船身下沉到原記號處為止。

      第三步:稱出這些石塊的總重量,就可以知道大象的.重量。

      三、計算機解決問題的一般過程

      我們在Scratch編程單元中已經學過使用計算機解決各種問題,經歷了對問題進行分析、建立模型、確定算法、編寫程序以及讓計算機按指定步驟有序地工作的過程。如:曹沖稱象的問題用計算機解決,大致需經過一下過程:

      1、問題分析,建立數學模型

      用變量A、B分別表示大象的重量和石頭的總重量,用一個數值表示重量。問題轉化為:要把變量B中的數值傳遞給變量A。

      2、確定算法

      用自然語言描述如下:

     、俣x兩個變量A、B;

      ②把石頭總重量數值賦給B;

     、郯训臄抵祩鬟f給A;

     、芙Y束

      3、編寫程序

      選擇一種計算機語言,將算法轉換成程序。

      4、運行并調試程序

      四、練一練

      同學們已會根據實際情況繪制流程圖,我們比一比看哪位同學又快又好地完成課本P105的“練一練”。(設計一個算法并編寫程序,進行程序調試)

      五、師生總結

      信息技術六年級下冊教案 16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能夠根據實際需要調整圖像的大小和亮度,了解批量調整圖像的技巧。

      過程和方法目標:通過預設情景化的學習場景,引導學生發現圖片上傳的問題并探索解決的方法,交流圖像調整的經驗。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引導學生有意識地關心、了解家人,體味濃濃的親情。

      教學重點:

      能夠根據實際需要調整圖像的大小和亮度,了解批量調整圖像的技巧。

      教學難點:

      能夠根據實際需要調整圖像的大小和亮度,了解批量調整圖像的技巧。

      教學準備:

      多媒體網絡教室。

      教學過程:

      班級組織“家有一寶”網上攝影展,同學們都在踴躍參加,大強想在網上為奶奶建立一個相冊空間,能能也想讓姥姥上網來“秀一秀”。

     。ㄒ唬┱{整圖像的大小

      1.了解網站要求

      上傳圖片到網上時應了解網上圖像大小的限制,做到心中有數。

      2.了解上傳圖片的大小。

      在ACDSee瀏覽窗口中可以查看圖像的尺寸和大小,大致判斷是否符合上傳的要求。

      3.調整圖像的大小

      用ACDSee瀏覽照片,右擊圖片,執行“編輯”項,單擊“主菜單”面板的“調整大小”命令,輸入新的`寬度和高度,單擊“完成”保存。

      (二)調整照片的亮度

      引導學生根據預覽的效果在“編輯模式”中靈活調整曝光、對比等選項的設置,盡量使畫面接近自然,這樣才能達到較好的效果。

     。ㄈ┮稽c通:照片大小我知道——文件大小

      可以單擊“估計新文件的大小”按鈕,查看照片占用空間的大小。

      (四)去探索

      在自己的QQ空間或博客上建立一個親情相冊,“曬曬”你的家人吧。在教學中,鼓勵學生動手實踐,學以致用,體驗學習的快樂。

      (五)加油站:批量加工有秘笈——批量調整

      ACDSee 有批量調整圖像大小的功能,可以提高調整圖像的效率。

     。┙虒W總結

      結合最后的漫畫式討論交流,讓學生自己總結,共同分享溫暖的親情,還可以結合知識卡倡導學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從而愛自己的長輩開始,關注周圍社區的老人,共創和諧社會。

    【信息技術六年級下冊教案】相關文章:

    六年級下冊信息技術教案01-01

    六年級下冊信息技術教案05-15

    (經典)六年級下冊信息技術教案07-04

    小學信息技術下冊教案08-26

    (優秀)六年級下冊信息技術教案05-15

    六年級下冊信息技術教案【精華】05-15

    六年級下冊信息技術教案【合集】06-23

    六年級下冊信息技術教案(精選20篇)02-21

    六年級下冊信息技術教案(14篇)02-17

    六年級下冊信息技術教案精選15篇02-19

    国产福利萌白酱精品tv一区_日韩亚洲中字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欧洲高清无码在线_全黄无码免费一级毛片
    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久久秋霞精品中文字幕 | 日韩欧美亚洲精品少妇 | 日本欧美成综合视频 | 亚洲天堂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Av电影在线观看不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