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小學一年級體育教案3篇
作為一名教職工,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案,教案有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系統的知識。我們該怎么去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小學一年級體育教案3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學一年級體育教案 篇1
學習目標
學生能調動自己在幼兒園所學的滾動和游戲經驗,做出3種姿勢以上的前后滾動,學會變向接力跑的游戲,提高身體協調動作和平穩奔跑的能力,感受到體育活動的樂趣。
教學內容
1.滾動與滾翻:前后、左右滾動 重點:多種團身姿勢協調的前后滾動方法
2.游戲:趣味繞墊賽跑 重點:平穩跑步和變向
教師活動
原地左右轉
自編操1~6節
小游戲
1.檢查學生服裝。
2.宣布本課內容,發信號帶領學生練習。
3.提要求并帶領學生練習模
仿操。
1.聽教師宣布課的內容。并認真練習隊列隊形。
2.聽口令,進行模仿體會動作方法。
3.自己評價。
讓學生明確本課的學習目標和學習要求,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引起學習興趣,調動起學習的積極性。
合作探究掌握技能
滾翻與滾動:
1.各種左右側滾動
2.各種前后團身滾動
重點:多種團身姿勢的前后滾動
1.帶領學生做好頭、脖等部位的游戲類準備活動。
2.引導學生回憶和表演在幼兒園所玩過的`滾動方法。
3.指導并參與學生進行嘗試性練習側滾動和前后團身滾動的方法,提示學生觀察教師滾動時身體的姿態。
4.組織學生分組練習與互評,巡回指導,并及時提示滾動技巧。
調節內容拓展能力
游戲:趣味繞墊賽
重點:跑步和變換方向保持平穩的姿態
1.講解、示范游戲的方法和規則,提示安全注意事項。
2.組織學生分組先曲線繞物慢跑一次,明確路線后,再進行快速跑的練習。
3. 組織和參與學生比賽,激發學生的競爭欲望。
1.聽講解、看示范,知道游戲方法、規則和注意事項。
2.認真練習,體會變向時如何保持身體平穩,掌握變向繞物跑的動作方法。
3.能與本組小朋友團結合作,互相鼓勵,爭取比賽的勝利。
通過趣味繞墊賽游戲,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參與體育學習的興趣,發展奔跑和變向能力。
穩定情緒恢復身心
1.自編放松舞
要求:輕松自然、動作舒展。
2.師生共同小結。
3.師生道別。
4.放音伴,帶領學生自編放松動作進行放松。
5.引導學生小結本課學習收獲,安排回收器材。
6.師生互評。
7.伴著音樂節奏,既可跟隨老師的動作,也可自編自己喜歡的動作與老師共同邊唱邊舞。
8.與老師共同小結,互評學習表現,并回收器材,與老師再見。
通過學生互評的方式對學習情況小結。引導學生將學會的一些滾動方法應用到生活中,留給學生進一步思考問題的空間。
器材:錄音機一臺,磁帶、光盤;海綿墊40床、紙簍四個;小黑板4個(根據加、減法計算的得數繞過相對應的墊子)
小學一年級體育教案 篇2
一、主題設計
根據一年級小學生的心理和生理特點,結合一年級投擲輕物的教材內容,針對學生的學習實情,把以人為本的思想融入到教學活動中;從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入手,以創設導游帶小游客參加“三月三”民歌節為一個活動主題,以投繡球為貫穿教學的主線,創設一個充滿歡樂律動的情境,圍繞“激趣──展趣──持趣”的主題環節進行教學活動,讓學生在自由寬松的環境中體驗學的樂處;融“樂”“學”“練”于一體,使學生掌握一些淺易和簡單的投擲技能,從而進一步提高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積極性,并從中體驗民俗風情,了解民族文化,達到“育人、育體又育心”的目的。
二、主題目標
①培養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興趣。
②培養學生相互合作學習的意識。
③發展學生空間感覺,體驗自然揮臂投擲的方法。
④培養學生觀察能力,挖掘學生想象力,提高學生的模仿能力。
三、主題要點
①體驗身體用力的順序和感覺。
②自然揮臂動作協調。
四、器材準備
自制小繡球、錄音機、標桿、圖片、橡皮筋等。
五、活動程序
(一)“激趣”
①集合、互相問候。
②導入本課主題,預告本課游戲。
③創設情境:參加廣西“三月三”民歌節盛會。
設想:教師是一名導游,迎接外來的小朋友參加少數民族地區的“三月三民歌節”活動。
導游:“廣西是一個少數民族地區,每逢三月三舉行慶祝盛會,今天歡迎小朋友參加……”
④導游帶領小游客們來到了大龍潭公園。
⑤欣賞自然風景(模仿穿小樹林,過小溪,在草地上慢跑,小鳥飛等系列動作)。
(二)“展趣”
①參觀民歌節里的表演。
導游:你看到的是什么民族傳統體育項目呢?
a.相互說說,討論;b.向導游說出所看到了體育項目或認識的民族傳統體育運動;c.發揮想象,模仿畫圖中的動作。
②導游手持繡球簡單說出投繡球的典故。
引導:在民歌節里我們拿了這么漂亮的繡球,小朋友們用什么樣的方式來表達你最愉快的心情呢?
③小朋友相互探索,并相互學習、體驗不同姿勢的投擲動作。(引導站立、蹲立、向上、向前、向后、向側等各種方向)
④導游出示掛圖,示范站立姿勢、向前上方用力投擲繡球的動作,并說出自然揮臂動作連貫、協調的要點。
引導:投擲時你能體會自然揮臂用力的感覺及用力
⑤觀察掛圖,模仿導游動作練習。
a.自由學習;b.分小組合作學習;c.表演、評價。
⑥導游巡視,參與模仿,即時點評。
⑦游戲:送繡球。
導游:在今天的歡慶會里,來了許多尊敬的客人和好朋友,為表示友好,讓我們獻上美麗的繡球,好嗎?
分小組自設游戲方式:運、送、夾、頂等。
(三)“持趣”
①師生齊跳歡慶舞。
②交流學習心得。
③主題小結、評課。
④師生同收器材。
場地設計(略)
反思分析:
一堂好課,通常是在學生學習興趣處于良好狀態下完成的。因此,教學的直觀性、趣味性、鮮明性就顯得尤其重要。一般說來,能引起兒童濃厚興趣的感情刺激,是必要的,但我們需要的不是兒童的感情沖動,而是激發他們的興趣和求知欲。兒童感興趣的刺激不是眼前認知的事物,而是未知的、通過努力可以認知的事物;不是低于自己生理發展的知識,而是高于自己生理發展的、能夠掌握的.知識。教師正是抓住了這一特點,精心設計教學的。
本案例的特點是從兒童認識特點出發,從激發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入手,將思想教育、活動能力、民族文化寓于教學之中。創設情境,以導游帶小游客參加“三月三民歌節”為活動主題,把投繡球作為貫穿教學的主線,盡量給學生創設體驗民族風情和充滿律動的情境;力圖讓學生在游戲活動中感受少數民族傳統文化的風情,感受游戲的樂趣,在體驗生活經驗的基礎上構建知識,掌握淺顯和簡單的基本活動方法與能力,提高學生對體育活動的興趣和參與體育活動的積極性。
本課力求給學生開設一個親切和藹、靈活寬松的課堂氛圍,圍繞“激趣──展趣──持趣”的主題進行教學,融“教、學、練”于一體,并在課堂中運用結伴形式,培養學生合作學習的意識,并強調學生個體自由發揮的練習形式,給學生提供一個發展及創造的空間。教師在正式講授教學內容之前,提出與活動有關的一些問題,就是通常所說的創設問題情境,如:“讓學生觀看民歌節的節目表演,說說是什么民族傳統體育項目?”“能模仿你所看到或認識的民族傳統項目的動作嗎?”通過質疑引起學生的好奇與思考,這是激發學生求知欲的有效方法和手段。有意識、巧妙地把本次課需要解決的教學要點,寓于各種各樣符合學生實際的生活體驗之中。
實踐活動是讓學生體驗生活及掌握知識的有效途徑,而創設機會讓學生合作學習更是達到以人為本及 “育人、育體、育心”的教學目標。在課中讓學生相互探索,相互學習,從個人體驗學習到小組合作學習,為小組成員提供互相幫助的機會去體驗不同姿勢的投擲動作,使那些能力差的學生也能體會到成功的樂趣。
小學一年級體育教案 篇3
教 材:
1.考核:立定跳遠;
2.游戲:投沙包。
任 務:
1.測驗男生立定跳遠,檢查學生掌握立定跳遠的情況。
2.提高靈敏、協調等素質和投擲能力,培養團結協作和集體主義精神。
教學過程:
(一)開始部分
一、宣布上課,師生問好
二、宣布本課內容:
1.男生考核立定跳遠;
2.游戲:投沙包。
三、提出要求及注意事項 組織:如 圖 教法:
1.體育委員整隊;
2.按教師口令報數、檢查人數。 要求:認真聽講、精神飽滿。
(二)準備部分
一、隊列練習:轉法、齊步走、立定。
二、徒手操:伸展運動;頭部運動;擴胸運動;體轉運動;踢腿運動;活動手腕、腳腕。 組織:體操隊形 教法:師生同做,教師邊示范邊提示重要環節。 要求:動作有力、活動充分。
(三)基本部分
一、男生考核:立定跳遠;女生游戲:切西瓜。 組織:分組不輪換,男女生分組 教法:
1.教師宣布男生考核標準及注意事項。
2、女生由小組長帶隊到指定位臵,分兩組傲游戲,情況由小組長掌握。
3、男生分兩組進行考核,一組考核,另一組在規定區域內練習,練習可三四人一組比賽。
4.每人跳3次,取其中最好一次成績登記下來。
二、游戲:投沙包 方法:乙組用小沙包投擊甲組隊員,甲組在場內機智躲閃,如被擊中,退出界外。 規則:
1.接住沙包后可救回一個被擊中的同伴。
2.場內隊員不得跑出界外。
組織:圓形
教法:
l。講解游戲方法及規則。
2.組織游戲。
3、講評游戲。 要求:遵守規則、緊張激烈
(四)結束部分
一、放松:《劃船》
二、講評本課情況
三、宣布下課。
【小學一年級體育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一年級體育教案11-08
一年級小學體育教案12-03
游戲小學一年級體育教案04-02
【薦】小學一年級體育教案01-01
【精】小學一年級體育教案01-01
小學一年級體育教案【推薦】01-01
小學一年級體育教案【熱門】01-01
小學一年級體育教案【精】01-01
【推薦】小學一年級體育教案01-01
【熱門】小學一年級體育教案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