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數學教案《8的組成》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有必要進行細致的教案準備工作,教案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那么優秀的教案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大班數學教案《8的組成》,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大班數學教案《8的組成》1
活動目標
1、主動參加探索8的組成的操作活動
2、運用互補、互換規則知道8分成兩份有7種不同的方法。
3、初步學習運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4、引發幼兒學習數學的興趣。
5、促進幼兒的創新思維的發展。
活動準備
1、數學王國圖一副。
2、大操作材料一套。
3、幼兒每人胸前一個數字掛牌,提供涂色、劃短線、蓋點子、看圖分合等不同操作材料。
活動過程
1、復習7以內的組成
師:今天老師要請你們去數學王國去玩,,但有要求,請你們先要回答出門票上的問題后才能進入到數學王國中去。
幼兒逐個回答卡片的題目。
2、幼兒在主動操作游戲中探索8的7種分合方法。
(1)瞧,數學王國的大門已經為我們打開了,在數學王國里,有許多的智力題正等著我們小朋友去動腦筋呢,你們有信心嗎?看哪個小朋友闖關最多。
(2)老師簡單介紹游戲材料及操作要求。
(3)幼兒進行操作活動,老師巡回指導,觀察了解幼兒操作情況進行個別指導,鼓勵幼兒互相介紹操作情況。
(4)幼兒介紹自己的操作過程。
(5)引導幼兒通過分析,比較探索8的最佳分合方法。
3、運用“找朋友”游戲,鞏固8以內數的組成規則。
(1)交代游戲規則。
剛才小朋友在數學王國里表現的很聰明,游戲玩得很好,接下來我們來玩個找朋友的游戲,老師為你們準備了每人一張數字卡片,請你們把它貼在身上,看看自己是幾號數字,到音樂后就邊唱邊跳去找朋友,找到的朋友要和你身上的數字合起來是8的數字娃娃。
(2)交換數字再次游戲。
4、活動延伸
在角色游戲中開設銀行、菜場、超市,把所學的.組成經驗運用到實際的生活中。
活動反思:
活動按事先預定的有條不紊地進行著。孩子們興致濃厚,能大膽嘗試各種操作材料進行操作,也能用他們喜歡的方式記錄下結果。活動結束后,我對這次活動進行了反思。認為有幾個比較成功的地方:1、提供的操作材料豐富且易于操作。2、提供很大的操作平臺及思維空間,也不急于告訴他們答案,而是讓他們在操作中通過對比、討論,來發現問題,解決問題。3、給幼兒與同伴足夠交流、解決問題的機會。每當孩子遇到困難,我都會讓他們先自己想辦法,大膽去嘗試。4、重視區域活動。活動結束后,重視活動延伸的指導,在區域活動中,讓幼兒自由操作并做好記錄。整個活動,盡力體現以孩子為主,教師為主導的和諧師生關系。大多數孩子能主動去學、愿學、樂學,達到預期的目的。
小百科:8的筆劃是1畫,8是7與9之間的自然數。8有著諸多的意思:“8”是“發”的諧音,因此被譯作發財的意思。
大班數學教案《8的組成》2
活動目標:
1.激發幼兒自主學習的意識,培養同伴間團結協作的精神。
2.發展幼兒觀察、推理能力,能運用知識遷移學習。
3.在理解、運用規律的基礎上,引導幼兒學習8的組成。
活動重難點:
重點:通過觀察發現事物間的數量關系。
難點:通過翻圓點卡片,自己探索找出8的組成。
活動準備:
教具:小圓卡片(每人十個)、數字卡片(1——9、分合號每人兩套)、教師操作數字卡片一套、課件、找朋友音樂。
活動過程:
(一)導入:游戲“我問你答”,復習鞏固7的組成。
“小朋友,我問你,7可以分成1和幾。”“高老師,我告訴你,7可以分成1和6,1和6合起來是7。”“7有6種分合法。”
個別集體分別進行。
幼兒集體完整讀7的組成式。
(二)展開:
1.觀察圖片,發現數量關系,列出組成式。
引導語:春天來了,蝴蝶在花叢中飛來飛去,請仔細觀察圖片,看看蝴蝶有什么不同?
(1)幼兒觀察、討論發現圖中蝴蝶的大小、顏色、方位、翅膀折合所隱含的數量關系。
(2)誰能根據蝴蝶的一種不同,列出組成式。
888817263544根據互換規律列出另外四組組成式。
2.引導幼兒第二次探索操作圓點卡片,按照互補規律列出8的組成式。
請小朋友操作圓點卡片,將8的組成式有序的進行排列,相互說一說。
提問:你是怎么擺放的?這是按照什么規律擺放的?
教師小結:一個部分數逐一增加,另一部分數就逐一減少,這是按互不規律擺放的。兩個部分數交換位置,總數不變,這是按互換規律擺放的。
一名幼兒上前在集體面前,擺出8的組成式。
3.幼兒完整認讀”8”的組成式。
8可以分成1和7,1和7合起來是8;8可以分成2和6,2和6合起來是8;8可以分成3和5,3和5合起來是8;8可以分成4和4,4和4合起來是8;8可以分成5和3,5和3合起來是8;8可以分成6和2,6和2合起來是8;8可以分成7和1,7和1合起來是8;8一共有7種分合法。
4.內化遷移——-幼兒游戲
湊數游戲:
老師說一個數,幼兒說一個數,兩個數合起來是8。
兩名幼兒分別說一個數,兩個數合起來是8。
(三)結束:
找朋友游戲:幼兒每人身上貼著一個數字,聽到找朋友的音樂自己去找,和自己身上的數合起來是8,音樂一停,馬上找到好朋友拉手站在一起。
反思:
優點:本次活動選自山大版教材《學習8、9的組成》,我根據我班幼兒學習情況以及學習特點,只進行8的組成。從一開始的問答游戲:復習7的組成到接下來的看圖片發現蝴蝶的不同,再到后來操作圓點卡片自由探索8的組成,到最后的內化遷移的游戲鞏固,整個活動環節流暢,《綱要》中明確指出數學是有用、有趣的`。因此在此活動中貫穿了很多游戲,以便與幼兒在游戲中學習感到數學的樂趣。幼兒對這些游戲也非常感興趣。
不足:在剛開始幼兒自己觀察發現數量關系是一個很好的幼兒自主探索學習的方法,老師將這一環節直接給出幼兒答案:藍蝴蝶有幾只,黃蝴蝶有幾只,天空中飛的有幾只,落在花上的有幾只。在幼兒操作圓點卡片的時候,部分幼兒直接將8的組成式擺出來了,并沒有按照操作圓點卡片的步驟進行擺出。
大班數學教案《8的組成》3
活動目標:
1、進一步學習7、8的組成,體驗兩個部分數之間的互換關系。
2、能仔細觀察圖片,能獨立地找出不同的特征嘗試進行分合。
3、樂于接受和嘗試新的方法進行操作。
活動準備:經驗準備:
幼兒已學習過7、8的組成。
物質準備:
教具:烏龜一家的圖片(圖上有7只烏龜,1只大烏龜,六只小烏龜,三只在岸上,四只在水里)學具:《幼兒用書》(P7頁)幼兒人手一支筆。
活動過程:
※烏龜一家出來玩——教師(出示一張“烏龜一家”的.圖片),今天天氣真好啊,烏龜一家出來玩啦,看,這兒有幾只烏龜?他們都一樣嗎?哪兒不一樣啊?
——提醒幼兒先記錄總數,再引導幼兒觀察圖上有的烏龜有什么相同與不同的地方。
——教師:我們發現了許多不一樣的地方,誰按這些不同把烏龜分成兩組?
——幼兒思考并嘗試將烏龜分成兩組,說一說:大烏龜有幾只,小烏龜有幾只,根據大小特征,用分合式記錄烏龜的數量。然后再找出一個不同點分一分并記錄,如:按烏龜所在的位置不同,分為三只在岸上和四只在水里等。
※小組操作活動——彩色的動物。鼓勵幼兒觀察畫面,將圖中的小動物按顏色、大小、方位的不同特征列出分合式,引導幼兒找出一個不同點列出兩道分合式。
——看圖列分合式。請幼兒觀察點子圖,用短線將一排點子分成兩份或用兩種顏色將點子涂色,鼓勵幼兒用兩道分合式進行記錄,如8可以分成1和7、7和1。
※活動評價:
請幼兒展示自己的操作材料,師幼共同檢查,引導幼兒觀察按互換關系記錄的結果,發現這種記錄方式,即:它們的數字相同,但位置不同。
活動反思:
數學來源與現實,存在于現實,并且應用與現實,數學過程應該是幫助幼兒把現實問題轉化為數學問題的過程。教育活動的內容選擇應既貼近幼兒的生活來選擇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和問題,有助于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充分利用幼兒現實生活中的資源,通過作用于幼兒的活動對幼兒發生實質性的影響,讓幼兒在生活和游戲中感受事物的數量關系,體驗數學的重要和有趣。
大班數學教案《8的組成》4
教案設計:
數的組成是數概念教育內容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本學期大班的孩子們已經學過了7以下的個數的組成,對于數的組成他們已經有了一定的經驗。在日常教學中發現,平時執教這樣的活動所運用的教育過程與手段都注重記憶與訓練,對于在選材后思考:如何增強活動的趣味性,運用操作和游戲覆蓋傳統的記憶和訓練。新《綱要》中關于數學領域的目標定義為“能從生活和游戲中感受實物的數量關系并體驗到數學的重要和有趣。”找了在數學教學中有豐富經驗的老教師討教,他們給我的建議是:不要花哨要使用;不要枯燥要趣味。細細研讀他們給我的建議,回憶著以前聽過的優秀數學活動,覺得很有道理,對于我在設計教案時也時刻遵循著這個原則。
活動目標:
1、學習8的組成,知道8的組成有7種不同的分法,學習按序分合。
2、引導幼兒觀察兩個部分數之間的互補關系。
3、啟發幼兒運用呼喚的方式省略相關的幾組分合式。
4、培養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5、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活動重點難點:
重點:學習8的組成
難點:引導幼兒觀察兩個部分數之間的互補關系
活動過程:
一、集體活動
復習7的組成---碰球
今天我們來碰球,我的球和你們的球合起來是7。
二、小組活動,學習8的組成
A、第一、二組,給圓點涂色。
數一數,每個格子里的圓點有幾個?(8個)
將8個圓點分成兩份,請你分一分8個圓點有幾種分法,用油畫棒給圓點涂色。
B、第三、四組,分雪花片記錄。
C、印點子做記錄。
三、活動評價
1、復習8的組成
我們一起來看一看這些活動完成的對不對。先看看兩組數合起來是不是8?每一組的分合有沒有重復?8分成兩分有幾種分法?你們看哪一種分合式是有序的?
2、引導幼兒觀察兩個部分數之間的互補關系。
請小朋友看看左邊的數,下面一個總比上面一個數怎么樣?左邊的變成2多了1個,多的這個1是從哪里來的呢?(右邊的6比7少1,左邊多的那個數是右邊少的那個數)
請大家把分合式讀一遍,以后我們都要有序的分合和記錄。
課后反思
一、本節課的成功之處
1、充分體現數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這一理念。
本節課我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出發,結合本校學生的'生活實際和年齡特點,以談話形式進入情境教學,引導幼兒開展看一看、說一說、擺一擺、填一填、猜一猜等生動有趣的活動,培養學前兒童主動參與教學的能力,同時把“你的火車幾點開”的活動展示在學生面前,小朋友們喜形于色,躍躍欲試,迫不及待地要參加,從而提高了學習效率,培養了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組織紀律性。
2、創設情境,激發學習興趣。
要激發幼兒對數學的興趣,就要讓數學教學充滿魅力,就要求教師組織富有成效的教學活動,為學幼兒創設積極思維的情景,這樣能使教學過程對學生始終有一種吸引力,這樣的課堂也才生動又味。從小朋友們在課堂上興趣盎然、積極投入的表現看出,他們是這么喜歡這樣的課堂。為此我在課一開始就設計了“學校種植園的水果蔬菜成熟了,小兔子請我們去幫它把這些水果蔬菜送到兩個飯店,你如何分”這樣一個有趣、又具有挑戰性的情景,調動了他們強烈的學習興趣。
3、以活動為動力,引導幼兒動手操作、自主探究。
動手操作、自主探究是幼兒直接獲取經驗知識的最好的途徑,它可以啟發幼兒積極參與思考,激發對數學的興趣與探索欲望。在教學這一節課時,我讓學生上黑板把8個圖貼分成兩份,學生逐個上黑板分,找一找一共有幾種分法。通過自主操作,使學生親身經歷知識形成的過程,體驗學習的快樂,同時能力也得到提高。
二、不足之處。
1、在“說一說”這一環節上,教師要重視關注全體學生,不要把自己的想法強加給學生,要讓學生自己發揮。對于學前兒童來說,他們的還沒有足夠的自控能力,這就需要要教師的引導,從而開展有效的教學活動。
2、再做課本練習時,應范例一題做一題,因為學生年齡小,領悟能力還比較弱。
3、在今后的教學中,多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大班數學教案《8的組成》】相關文章:
大班《8的組成》數學教案03-29
大班數學教案8的組成03-17
大班數學教案學習8的組成01-06
大班數學教案《8的組成與分解》01-29
大班數學教案《學習8的組成》03-28
大班數學教案8的組成10篇03-17
大班數學教案8的組成(10篇)03-17
大班數學教案《8的組成》10篇01-19
大班數學教案《8的組成》(10篇)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