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教案大全>語文教案>六年級語文青山不老教案

    六年級語文青山不老教案

    時間:2022-06-15 18:00:34 語文教案 我要投稿

    人教版六年級語文青山不老教案5篇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人教版六年級語文青山不老教案,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人教版六年級語文青山不老教案5篇

    人教版六年級語文青山不老教案1

      一、教學目標:

      1.正確讀寫“治理、歸宿、蕩漾、領悟、風雨同舟”等詞語。

      2.通過深入閱讀,學生能比較準確、全面地概括課文主要內容。

      3.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引導學生寫出讀文后的感受,聯系他們認識課文的實際,體會作者的感受。

      二、教學重難點 :

      使學生能比較準確、全面地概括課文主要內容,理解語言背后的深刻含義。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

      三、時間安排:1課時。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展示:我國晉西北地區的圖片與青蔥臨海的畫面,引導學生暢談感受: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二)讓學生暢所欲言。

      師:今天我們就去了解一個和他有關的奇跡。

      (三)預習探究

      1 檢查預習

      (1)檢查課前學生主動積累詞句等情況.

      (2)指名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指名說一說課文主要寫了什么內容?

      2 合作交流

      (1)請同學們瀏覽課文,回憶你在預習時自學到了哪些字詞,選擇一個你最想讓大家積累的介紹給我們。

      (要講清楚、講正確;還要講清自己積累的方法和為什么要積累。)

      (2)師:對于這篇文章來說,僅說出老人 創造綠洲,就完整了嗎?還缺點兒什么嗎?看來把主要內容概括清楚、全面,還需要我們深入閱讀啊。”

      (3)默讀課文,邊讀邊思考:這位老人創造了怎樣的奇跡,這奇跡是在什么樣的情況下創造的?做一做簡要批注。

      (4)交流批注。

      老師根據學生回答的.內容,總結出什么情況?什么奇跡?概括出板書:自然環境惡劣 生活條件艱苦 造福于人。

      (5)看,我們深入閱讀后,對于課文的主要內容是不是又有了更全面的認識。同桌兩個人再相互說說主要內容。指名說。

      (6)閱讀記敘文時盡管我們都要抓住主要人物、主要事件去概括主要內容,但我們還要注重事件存在的特殊性。

      3 品讀感悟:引導學生寫出讀文后的感受,聯系他們認識課文的實際,體會作者的感受:

      (1)作者說青山是不會老的,讀過課文后,你又有什么感受呢?我們也來寫一寫自己的感受吧。學生寫感受 。

      (2)學生交流自己的感受。教師總結出學生可以從課文的主要內容上、老人的精神品格方面,以及老人的精神是永存的三個角度去寫感受。

      (3)是呀,連綿的青山代代常綠;老人無私奉獻、造福后代的精神也必將永存![板書紅字:精神永存] 讓我們回到課文中,找出作者的感受,畫下來,再讀一讀吧。指名朗讀。

      (4)師小結:“作者的感受寫得含蓄,富有哲理,讓我們學到了雖然表達同樣的意思,還可以用這樣的語言、這樣的句式來表達,特別是他在結尾用了一句更加含蓄凝練的話,概括出了他結識老人后的感受,那就是——“青山是不會老的。”

      四 拓展延伸

      1. 簡介課文中的真實人物,以情感人,引起師生共鳴。

      五 課后小練筆

      請以“我的拯救行動”為題,寫一篇小作文,寫一寫自己做過的或想做的在環保方面的有意義的事情。

      《青山不老》教學反思

      這是一篇略讀課文, 閱讀提示 要求學生“默讀課文,想一想這位老人創造了怎樣的奇跡,這一奇跡是在什么樣的情況創造的;聯系課文內容,想一想作者為什么說‘青山是不會老的’。”

      根據提示, 在教學中首先讓學生 初讀 課文。 熟悉課文內容,然后默讀自悟 。我請學生根據提示充分默讀,在讀中思考,在讀中解決問題。 接著請學生先來交流“這位老人創造了怎樣的奇跡”,學生都找到 有關的自然段:“ ……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跡。” “為什么說這是個奇跡呢?”把學生引入“這一奇跡是在什么樣的情況創造的”的交流。通過一個個的數字的列舉,學生不難理解這是個奇跡。 最后理解“青山是不會老的”,這是本文的中心, 先請學生說說老漢改造山林的作用 ,理解“另一種東西”,通過“與山川共存”“與日月同輝”的表層意思和內在含義,體會到這“另一種東西”是——老人與環境斗爭的不屈精神,綠化家園、保護環境的精神,造福人類的精神;最后自然便理解“青山是不會老去”的含義了。

      本課教學再結尾又加入了故事中的真人真事,讓學生不禁能夠增長知識,加深對課文更深入的理解,更能使本課的中心思想更加明確。

    人教版六年級語文青山不老教案2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認識本課的4個生字。

      2.能力目標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

      3.情感目標

      讀懂含義深刻的句子,體會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增強保護生態環境的意識。

      教學重難點

      讀懂含義深刻的句子,體會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增強保護生態環境的意識。

      教學媒體

      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沙塵暴時風沙肆虐,如果我們不能及時治理就會導致更大的災難。《青山不老》這篇課文就向我們講述了一位老人將荒山變成青山的故事。

      二、初步感知,朗讀課文

      1.認識本課的4個生字。

      2.通讀課文,讀準字音,不理解的詞語可以查字典。

      3.思考下列問題:

      (1)這片土地上都有些什么景色?

      (2)這片土地在美改造之前是什么樣子?改造之后又是什么樣子?

      (3)老人為什么綠化這片山地,如果不綠化行不行?

      (4)如果我們放棄這片土地后果會怎樣?

      4.提出不懂的.問題。

      5.全班匯報,檢查學習情況

      三、進一步理解課文內容,思考下列問題

      1.老人既然這么辛苦為什么不去城里的女兒家享福?

      2.為什么老人說“保住了這黃土,我們才有這綠樹;有了這綠樹,我們才守住了這片土”?

      3.“青山是不會老的。”你是如何看待這句話的?

      四、寫一寫

      抄寫自己喜歡的語句。

      五、作業

      1.會寫本課的4個生字

      2.寫一寫你對青山的感受。

    人教版六年級語文青山不老教案3

      一、教材解讀

      課文用清新的筆觸向我們描繪了一位山野老農,面對自然條件的惡劣和生活條件的艱辛,義無反顧地投身到植樹造林工作中,用15年的時間在晉西北奇跡般地創造了一片綠洲,實現了自己的人生價值,造福于后代。

      課文先描寫了院子外面綠意濃濃的山林景觀,展示了一幅改造山林、美化家園的喜人畫卷,喻示老人綠化山林、改造山溝所取得的成績;接著作者從兩方面補充介紹了山林改造的背景狀況:通過山溝的大環境(即自然條件)的惡劣險峻,來襯托改造山林的艱難困苦;通過老農生活條件的簡陋艱辛,突出老農植樹造林的難度之大、態度之堅決;通過村干部的補充介紹、老農的陪同參觀,展現了老人植樹造林、綠化家園、造福后代的成績;最后以作者自身的心靈感觸提升全文,點出文章的中心意旨。

      課文語言簡練、生動,借助比喻、擬人等表現方式,將山溝里綠樹成蔭、枝繁葉茂、錯落有致的形態表現得淋漓盡致,同時展示的還有老農為創造這片綠洲所付出的千辛萬苦,也從一個側面表明了老農的勇敢和所創造的巨大生態價值。

      教學重難點:

      理解文章的'內容,理解語言背后所蘊藏的深刻含義,體會人物的思想情感。

      二、教學目標

      1.讀讀記記“治理、歸宿、蕩漾、領悟、風雨同舟”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

      3.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感受老農改造山林、綠化家園的艱辛和決心。

      三、教學準備:

      了解我國晉西北地區沙化現象以及植樹造林的狀況。

      四、課時安排:

      1課時

      教 學 過 程

      一、初探課文,認識老人

      1、猜字激趣。

      出示“老”字。這個字的意思大家都知道吧,誰來說說看。

      《說文解字》中也是這樣解釋的:“七十曰老,言須發變白”,告訴了我們“老”的本義。今天,讓我們一起去認識一位81歲的老人,他從65歲開始創造了一個青山不老的奇跡。

      揭題讀題。

      2、自學課文。

      認真地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正確、流利。

      3、檢查自學情況。

      (1)認讀生字詞語。

      (2)選讀自己喜歡的段落。

      默讀課文,你從哪些詞句中感受到老人確實年歲大了、老了?

      預設交流點:

      (1)65歲那年,他組織了七位老人開始治理這條溝,現在已有五人離世。(板書:離世)

      (2)他可敬的老伴,與他風雨同舟一生;一天他栽樹回來時,發現她已靜靜地躺在炕上過世了。(板書:過世)

      (3)他已經81歲,知道終有一天自己也會爬不起來。(板書:81歲)

      (4)老人拄著拐杖,慢慢邁進他那個綠風蕩漾的小院。我不禁鼻子一酸──也許老人進去后就再也出不來了。(板書:再也出不來了)

      二、再讀課文,感受青山之美,環境之惡

      1、正是這樣的一位古稀老人,在年邁之時卻創造了一個奇跡,再讀課文,找找老人創造了什么奇跡。

      預設交流點:

      (1)窗外是參天的楊柳。院子在山溝里,山上全是樹。我們盤腿坐在土炕上,就像坐在船上,四周全是是綠色的波浪,風一吹,樹梢卷過濤聲,葉間閃著粼粼的波光。

      課件展示林海,這段話中有兩個“全”,讓你感受到了什么?指導讀這段話。

      (2)15年啊,綠化了8條溝,造了7條防風林帶,3700畝林,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跡。

      點撥:一畝約667平方米,普通教室一般50平方米,你能想象老人種了多大面積的樹林嗎?

      (3)楊樹、柳樹如臂如股,勁挺在山洼山腰。看不見它們的根,山洪涌下的泥埋住了樹的下半截,樹卻勇敢地頂住了它的兇猛。這山已失去了原來的坡形,依著一層層的樹形成一層層的梯。

      點撥:你覺得這是一些怎樣的樹?它們的作用是什么?你能用課文中的話來說嗎?

      2、體驗綠洲所處環境的險惡。

      (1)這樣的一片綠洲在祖國大地上隨處可處見,能稱之為是“了不起的奇跡”嗎?

      (2)輕聲讀課文第二自然段,說說你從哪兒感受到了這個地方的險惡。

      ①根據學生交流情況,隨機用課件介紹晉西北的地理、經濟,西伯利亞大風、干旱、霜冰、沙塵暴。

      ②結合注釋理解“風大作時,能逆吹牛馬使倒行,或擎之高二三丈而墜”的意思。

      (3)在一片荒無人煙,窮山惡水之地,老人15年如一日地上山植樹造林,創造出這座青山,這確實是“了不起的奇跡”啊!

      三、深究課文,領悟“青山不老”

      1、默讀課文思考并討論,一位平凡的山野老農,放棄與女兒歡聚、頤養天年的幸福,每日耕耘在荒山野嶺中,是什么在支撐著他選擇青山作為生命的歸宿呢?

      2、集體交流。

      出示“作為一個山野老農,他就這樣來實現自己的價值。他已經將自己的生命轉化為另一種東西。他是真正與山川共存、與日月同輝了。”

      老農怎樣實現自己的價值?“另一種東西”是什么呢?

      小結:是老人執著地植樹造林,防止水土流失的精神啊!這種東西不會隨歲月的流逝,年齡的增長,老人的年邁、離開而消失。它將永遠根植在我們心中,與山川共存,與日月同輝。

      只要老人的精神不老,這青山會老嗎?

      (1)以“青山是不會老的”寫一段自己的感想。

      (2)交流練筆內容。

      (3)總結課文:有了老人精神熏陶下的人們對青山的呵護,我們的青山怎么會老呢?它將越來越茂盛,越來越廣闊的遍布祖國大地,萬古長青。

      四、積累拓展

      1、賞讀課文,摘抄自己欣賞的詞語、句子、段落。

      2、閱讀相關文章。

    人教版六年級語文青山不老教案4

      教材分析

      《青山不老》是新課標人教版第十一冊第四組的第四篇課文。本課是一篇略讀課文,要求一課時完成教學任務。這篇文章語言生動優美,現實和過去相互對照,敘述與描寫互相輝映,用清新的筆觸向我們描繪了一位山野老農面對自然條件的惡劣和生活條件的艱辛,義無反顧地投身到植樹造林工作中,奇跡般地創造了一片綠洲,實現了自己的人生價值,造福于子孫后代的可貴精神。

      學情分析

      本班學生均來自偏僻的山區農村,整體看語文基礎比較差,參差不齊,學習主動性不強,大部分膽子較小,不敢勇于回答問題。

      1、學習興趣與基礎。只有少部分人喜歡語文學習,大部分學生不太喜歡語文學習。整體上學生基礎不夠扎實,兩極分化較大。

      2、課堂發言情況。課堂上絕大部分學生回答問題不夠主動、積極,還有少部分從不發言。

      3、朗讀感悟的基礎。大部分學生對課文感悟不深少數基礎較好的學生朗讀水平還可以,但有很多學生的朗讀能力差到令人不敢相信。,朗讀水平一般而且積極性不高。

      4、主動學習情況。絕大部分學生主動學習意識不足,預習課文的任務不完成;課堂自主學習效率不是很高。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認識生字詞,理解詞語意;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課文主要內容;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說說青山不老的意思,領悟老人植樹造林、防止水土流失的精神。

      2、過程與方法

      通過認讀、理解詞語的意思達到掌握本課的生字新詞;通過有感情的朗讀達到理解課文的目的;圍繞學習目標通過閱讀引發思考,敢于質疑。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感受老農改造山林、綠化家園的艱辛和決心,激發學生熱愛地球、保護環境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理解課文內容、文中重點語句的深刻含義,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體會青山不老的真正含義。

      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預設學生行為

      設計意圖

      一、對比圖片,導入新課

      1、播放土地沙漠化的課件,提問: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2、出示青山圖,提問:這幅畫面又讓你有什么樣的感覺?

      3、談話導入(板書課題)

      1、觀看圖片、暢談感受。

      2、觀看圖片,暢談感受。

      3、朗讀課題,激發興趣,進入新課學習。

      通過圖片的對比,感受奇跡,激發學習興趣。

      二、自讀課文,整體感知。

      1、讓學生讀閱讀提示,找出本課要解決的問題,帶著問題自學課文:

      (1)這位老人創造了咋樣的奇跡?

      (2)這一奇跡是在

      什么樣的情況下創造的?

      (3)作者為什么說青山是不會老的。

      2、檢查自學情況,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什么內容。

      1、在閱讀提示的啟發下輕聲讀課文,把課文讀通順。根據思考問題,勾畫答案,批注感受。

      2、交流字詞,概括課文內容。

      讓學生自讀閱讀提示,明確學習要求,教給了學生自主學習的方法。

      三、指導閱讀,感受奇跡。

      1、老人創造了咋樣的奇跡?重點引導:

      (1)窗外是參天的楊樹。葉間閃著粼粼的波光。

      提問:這段描寫有什么作用?用了什么修辭手法?

      (2)15年啊,綠化了。一臺電視機。

      引導學生感知老人所做的事有多么了不起。

      (3)楊樹、柳樹。我們才守住了這片土。

      引導學生切實感受老人所種的樹在防風沙及水土流失方面所起的作用。

      2、組織討論:老人是在什么樣的情況下創造這些奇跡的?

      3、組織討論:作者為什么說青山是不會老的?

      引導學生從老人身上所體現出的精神上去思考作者這樣說的含義。

    人教版六年級語文青山不老教案5

      教學目標

      1.讀讀記記“治理、歸宿、蕩漾、領悟、風雨同舟”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

      3.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感受老農改造山林、綠化家園的艱辛和決心。

      教學重難點:

      理解文章的內容,理解語言背后所蘊藏的深刻含義,體會人物的思想情感。

      教學準備:

      1、教學課件。

      2.了解我國晉西北地區沙化現象以及植樹造林的狀況。

      教學時間: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播放課件,導入新課

      1.播放我國晉西北地區土地沙化的課件資料(或出示相關圖片資料)以及現在綠風蕩漾的青山圖片,引導學生暢談感受: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2.談話:上一課中,印第安人對土地的眷戀與珍惜之情深深地打動了我們,這節課,我們將一起去認識一位81歲的老人,他從65歲開始在晉西北這塊土地上創造了一個青山不老的奇跡。

      3、 學生齊讀課題

      二、自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讀“閱讀提示”,明確要求:

      ⑴默讀課文,思考:這位老人創造了怎樣的奇跡?這一奇跡是在什么樣的情況下創造的?

      ⑵聯系課文,想一想作者為什么說“青山是不會老的”。

      2.小聲讀課文,把課文讀通順、讀流暢、讀正確,了解課文大意。

      3.檢查學生自學情況,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什么內容?

      三、指導閱讀,感受“奇跡”

      1.自由讀課文,根據提示思考問題,勾畫答案,批注感受。

      2.學生交流:老人創造了怎樣的奇跡?

      ①“我們盤腿坐在土炕上,就像坐在船上,四周全是綠色的波浪,風一吹,樹梢卷過濤聲,葉間閃著粼粼的波光。”(作者用比喻的方法,描寫了漫山遍野綠意盎然,林間松濤陣陣、葉間微泛綠波的畫面,喻示老人投身山林、為改造山溝所作出的巨大貢獻。)

      ②“15年啊,綠化了的8條溝,造了7條防風林帶,3700畝林網,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跡。去年冬天,他用林業收入資助每戶村民買了一臺電視機。”

      引導學生想象,這是怎樣的一個奇跡?

      ③課文的哪些部分還具體些到了這一奇跡?學生自讀課文一至五自然段。

      3.討論:老人是在什么樣的情況下創造奇跡的?

      ①“大環境”──險惡。

      你從哪里感受到了這個地方的險惡?

      學生用文中語句回答,或者用自己的話。

      (如有條件可用課件補充介紹晉西北的地理、經濟、西伯利亞大風、沙塵暴等資料。)

      ②“小環境”──艱苦

      你從哪些地方看出艱苦?

      指導朗讀相關語句。

      3.交流:作者為什么說“青山是不會老的”?

      ①引導:從貧瘠的山溝到如今蔥郁的青山,老人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獻了出來,這就是他生命的價值。因此,當告別老人的時候,我不由得想到了──引讀“作為一個山野老農……與日月同輝了”,這位普通老人讓我領悟到──引讀并出示“青山是不會老的”。

      ②指導:“與山川共存,與日月同輝”是什么意思?

      老農能和山水共存,像日月一樣永放光輝嗎?聯系上下文想想,作者為什么這樣說。

      小結:是啊,老農不僅留下了這片青山,還留下了更為寶貴的東西──與環境作斗爭的不屈精神,綠化家園、保護環境的`奉獻精神,造福人類的精神,這一切將與山川共存、與日月同輝。帶著這份感動,讓我們一起再讀一讀描寫作者感受的話。

      ③總結:老人用自己的勤勞善良創造了這片綠洲,有限的生命創造了無限的價值,生命的意義在茫茫青山中得到無限擴張,而且將隨著青山永垂不朽,這是不會因為年齡的增長而變老的。這位普通的老人讓我領悟到──(生齊讀)青山是不會老的!

      四、再讀全文,積累拓展

      1.讀課文,積累自己喜歡的語段。

      ① 閱讀,勾畫。

      ② 同桌交流。

      ③ 大聲誦讀。

      2.交流讀后感受。

      引導:你想對老農說什么?還想對別的什么人說點什么嗎?

      板書設計:

      青山不老

      大環境──險惡

      創造奇跡

      小環境──艱苦

    【六年級語文青山不老教案】相關文章:

    青山不老語文教案02-21

    人教版六年級語文青山不老教案06-15

    《青山不老》語文教案(精選13篇)05-13

    小學語文《青山不老》教學反思04-13

    《青山不老》說課稿11-05

    小學語文六年級語文上冊教案07-30

    小學語文六年級語文上冊教案01-21

    六年級語文《語文樂園五》教案03-01

    語文六年級教案11-11

    国产福利萌白酱精品tv一区_日韩亚洲中字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欧洲高清无码在线_全黄无码免费一级毛片
    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在线观看精品国产午夜福利片 | 久久精品79国产精品 | 人摸人摸在线视频 | 午夜国语精品自产拍在线观看 | 一区二三区日韩精品 | 一级国产片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