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小學語文教案

    時間:2022-07-24 12:31:41 小學語文教案 我要投稿

    【實用】小學語文教案模板集錦7篇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總歸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快來參考教案是怎么寫的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學語文教案7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實用】小學語文教案模板集錦7篇

    小學語文教案 篇1

      一、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練習背誦課文。

      2、認讀9個生字,指導書寫兩個生字;重點理解“最喜歡”和“滿地”兩個生詞。

      3、初步感受兒童生活的樂趣和大自然的美好。

      二、教學重點: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認讀9個生字,正確書寫部分生字。

      三、教學難點:初步感受兒童生活的樂趣和大自然的美好。

      四、教學準備:課件、生字卡片

      五、教學課時:第一課時

      六、教學過程:

      (一)謎語導入,揭示課題。

      (設計意圖:孩子們都喜歡猜謎語,本環節將出示兩則謎語,謎底分別是“鮮花”和“星星”,從而揭示課題;并讀好“鮮花”和“星星”。)

      (二)初讀感知,自學生字。

      1、自由讀全詩,圈出8個生字重點拼讀。

      (設計意圖:借助拼音,在閱讀中識字,培養學生獨立識字能力。)

      2、引導學生發現該文本是一首詩歌,共分兩節;概括兩節詩分別寫了什么。

      (設計意圖:初步整體感知文本,對詩歌體裁及其分節的知識有初步了解。)

      (三)學習第一節詩。

      1、練習正確讀第一節詩。

      2、檢查6個生字的讀音,并放回詩句里讀,訓練讀好輕聲。

      3、聯系生活經驗、借助圖片理解生詞“最喜歡”和“滿地”的意思,指好詩句,初步感知鮮花的世界多么美好。

      4、有感情地讀第一節詩。

      (設計意圖:體現在閱讀中分散識字的特點;通過部分生詞的理解實切入對詩歌內容的初步理解和意境的初步感悟。)

      (四)學習第二節詩。

      1、讀第二節詩,學習本節中的3個生字,重點指導多音字“數”。

      2、圍繞“你見過滿天的繁星嗎?怎么樣?”勾起學生的生活經驗。

      3、出示“滿天繁星”畫面,問:你發現了什么?想說點什么?

      4、指好此節詩。

      (設計意圖:由于有第一節詩學習的基礎和生字較少的.原因,本節將弱處理。)

      (五)齊讀并練習背誦全詩。

      1、創設情境齊讀全詩:白天有滿地的鮮花,晚上有滿天的星星,這個夏天多么讓人期待。連起來讀一讀。

      2、練習背誦全詩。

      (六)拓展延伸。學習用本詩句式練習說話,進一步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七)再次復現本課生字,進行復習。

      (設計意圖:根據低年級學生識字特點和人的遺忘規律,生字再次復現,以達到鞏固識字的效果。)

      (八)指導書寫兩個生字。

      1、根據學生的建議確定要指導書寫的兩個生字。

      (設計意圖:由學生確定要指導書寫的生字,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的意識。)

      2、指導寫好生字,加強寫字姿勢的指導。

      3、師生共同參與。

    小學語文教案 篇2

      一、教材分析:

      這是一篇科學童話,通過對課文的學習,學生可討論交流得知花生的果實長在地里這一特點,從而引導學生觀察大自然中其他植物的特點,初步培養觀察的興趣。此文圖文并茂,利于老師創設情境;小松鼠找花生中,心情由高興變焦急再變奇怪,利于學生朗讀練習;課文最后留下疑問:是誰把花生摘走了呢?利于學生續編故事,從而培養學生的想象和口語表達能力。

      二、教學目標:

      1、認識12個生字,學會“生、里、果”三個生字,理解“鮮艷”、“奇怪”、“自言自語”等三個詞語意思,積累詞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知道花生的果實長在地里這一特點,初步培養觀察植物的興趣。

      三、教學準備:一盆花。

      四、教學設計:

      〈一〉自主探索與合作,解決字音和課文大意

      1、學生通過自己讀文,爭取讀準字音;同桌互讀,幫助對方糾正錯音;學生找出難讀字音,老師正音。

      2、學生邊看圖,邊講故事,初步了解課文大意。

      〈二〉創設情境,理解重點詞

      老師用生動的語言再講《小松鼠找花生》的故事,邊講邊操作。如講到“小花在陽光下格外鮮艷”,可出示一盆鮮花,讓學生感受花的鮮艷,再可將花放在太陽底下或強光下,讓學生體驗“格外鮮艷”,并用“鮮艷”或“格外鮮艷”說說話。還可讓學生說說自己的`感受,從而指引學生用恰當的語氣讀出。

      當講到“小松鼠感到很奇怪”時,可提問:小松鼠怎么會感到奇怪?從而更好的理解課文。當說到“自言自語地說”時,可問:哪位小朋友知道自言自語的意思,你是怎么知道的?自己學著小松鼠自言自語地說一說。

      故事講完后,老師以“花生真的被偷走了嗎?”引導學生討論、交流,從而明確花生的果實是長在地里的。可讓學生說說你還知道哪些可以吃的東西也長在地里。

      〈三〉續編故事,展開想象

      老師引導:小松鼠感到很奇怪,自言自語地說:“是誰把花生摘走了呢?”后來,小松鼠又會怎么做呢?請小朋友想一想,和別人說一說。

      〈四〉鞏固生字,練習書寫

      1、讀詞語。

      2、書寫生字,注意“里、果”的不同筆順。

    小學語文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進一步學會回答幾個問題把答案連起來歸納課文的主要內容。

      2.學會14個生字:理解14個詞語的意思,“幽靜、清幽、純熟、霎時”等詞語能夠運用。

      3.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9自然段。

      4.感受《月光曲》美的意境,感受音樂家貝多芬同情勞動人民的思想感情。

      教學時間:

      3課時

      教學重點:

      回答幾個問題把答案連起來歸納課文的主要內容。

      教學難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9自然段。

      教學過程(第一課時):

      一、談話揭題,簡介作者。

      1.同學們,你們知道著名的鋼琴曲《月光曲》嗎?它是德國著名音樂家貝多芬譜寫的。《月光曲》是怎樣譜寫成的?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第1 7課《月光曲》。

      板書課題:17 月光曲德貝多芬

      2.學習后就知道了貝多芬譜寫《月光曲》的故事,還可以從中初步認識貝多芬是一位怎樣的音樂家。

      簡介貝多芬的生平。

      二、聽課文錄音,整體感受。

      思考;1.注意生字、多音字的讀音,劃出不理解的詞語。

      2.課文主要寫什么?

      三、初學課文,理清脈絡

      1.默讀課文,按思考題思考。

      ①查字典或聯系上下文理解新詞意思。

      ②給課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

      ③提出不懂的問題。

      2.檢查自學生字詞的情況。

      ①認讀生字新詞。

      給多音字選擇正確讀音。

      傳說(zhuàn chuán )彈琴(dán tàn)朝著(chán zhào)

      3.指名接讀課文,讀后評議。

      4.課文主要寫什么?

      (課文主要記敘了德國著名音樂家貝多芬譜寫《月光曲》的傳說。)

      傳說是在民間流傳的故事,不一定確有其事,但從這傳說故事中我們能感受到音樂家貝多芬同情勞動人民美好的思想感情。

      5.討論分段,概括段意。

      全文共分兩大段。每段(第1自然段),簡單介紹著名鋼琴曲一一《月光曲》是德國著名音樂家貝多芬譜寫的。

      第二段(第2一第10自然段),詳細介紹了貝多芬譜寫《月光曲》的整個過程。

      第二段可以分成三個層次。

      6.提出自學中不懂的問題。

      四、學習第一段。

      1.輕聲讀第一段,想想這段與第二段是什么關系?

      (先總提,再具體介紹《月光曲》的譜寫過程。)

      2.“傳說是這樣譜成的”這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這是一個過渡句,起到引出下文的作用。)

      五、課堂作業。

      1.語文作業本第1、2題。

      2.比一比,再組詞。

      券( ) 括( ) 育( ) 鍵( )

      卷( ) 恬( ) 盲( ) 健( )

      教學過程(第二課時):

      一、復習舊知,提出目標。

      1.我們已學過哪幾種歸納課文主要內容的方法?

      (兩種歸納課文主要內容的方法:一種是把每個段落的大意連起來:另一種是回答課后習題中的幾個問題,再把答案連起來。)

      2.交代學習目標。

      (學習貝多芬譜寫《月光曲》的傳說,還要繼續學習用回答問題,再把答案連起來,歸納課文主要內容的方法。)

      二、初學第二段,歸納主要內容。

      1.帶著課后第1題3個問題默讀第二段,找出回答各題的自然段,并自己試說課文的主要內容。

      2.檢查自學情況,初步歸納主要內容。

      三、細學第二段,歸納主要內容。

      1.學習第2一第5自然段。

      (1)指名朗讀2—5自然段。

      思考:a.每個自然段的主要寫什么?b.劃出貝多芬為盲姑娘彈鋼琴曲的原因的句子。

      (2)討論思考題,邊讀邊理解句子意思。

      a. 一天夜晚,他在幽靜的小路上散步,聽到斷斷續續的鋼琴聲從一間茅屋里傳出來,彈的正是他的曲子。

      “斷斷續續”的鋼琴聲,說明了什么?理解“幽靜”的`意思。

      板書;聽琴聲

      (“斷斷續續”的鋼琴聲,說明盲姑娘喜歡貝多芬的曲子,但彈的不熟練。)

      b.姑娘說:“哥哥,你別難過,我不過隨便說說罷了。”盲姑娘真是“隨便說說”的嗎?他為什么要對哥哥這樣說?

      板書:談話

      (不是的。“隨便說說罷了”是盲姑娘對哥哥的勸慰。他怕哥哥因為家窮買不起音樂會的入場券而心里難過,所以這樣說。其實她很想聽一聽貝多芬自己是怎樣彈的。這表明盲姑娘非常體諒哥哥的難處。)

      (3)貝多芬為什么要給盲姑娘彈鋼琴曲?

      (貝多芬了解到盲姑娘熱愛音樂,渴望聽到自己的演奏,而盲姑娘家庭貧困,她又那么懂事。體諒哥哥的難處。所以親自給盲姑娘彈鋼琴曲。)

      板書:彈

      (4)有感情地朗讀2—5自然段。

      2.學習第6一第8自然段。

      (1)默讀6—8自然段。

      思考:每個自然段的意思,劃出貝多芬彈完一曲,為什么又彈一曲的句子。

      (2)邊交流,邊理解句子意思,

      a.他激動地說:“彈得多純熟啊!感情多深哪!您,您就是貝多芬先生吧?”“純熟”是什么意思?盲姑娘能聽出貝多芬鋼琴彈得純熟,感情深,說明什么? “您,您……表達了盲姑娘怎樣的感情?”

      (盲姑娘聽出貝多芬鋼琴彈得純熱,感情深,說明盲姑娘不僅愛音樂,而且懂音樂。她從“純熟”的演奏技巧中猜到演奏者就是貝多芬。)

      板書:第一首曲子

      b.貝多芬聽了盲姑娘的話以后的心情怎樣?會怎樣想?

      板書:激動

      (3)貝多芬彈完一首,為什么又彈一曲?

      (貝多芬彈完一首,聽了盲姑娘的話心里很激動,盲姑娘不僅愛音樂而且懂音樂,于是決定即興再為盲姑娘又彈一曲。)

      板書:第二首曲子

      (4)感情朗讀5—7自然段。

      (5)第8自然段寫出貝多芬是在怎樣的環境里彈奏第二首曲子,即(月光曲》的?

      理解“清幽”的意思。這一自然段先寫了一個美麗清靜的月夜,然后點出窮兄妹給了他創作的激情,貝多芬借助“清幽的月光”彈出了優美的樂曲。

      (6)有感情地朗讀6—8自然段。

      3.學習第9、10自然段。

      (1)課文的哪一部分描寫了(月光曲》所表現的內容?

      (2)輕聲朗讀第9、10自然段,劃出兄妹倆被美妙琴聲“陶醉”的詞句,兄妹倆好像看到什么景象的句子。

      (3)討論交流,理解“陶醉”、“恬靜”意思。

      (兄妹倆被美妙琴聲所“陶醉”的詞句:“皮鞋匠靜靜的聽著,”“月光照在她那恬靜的臉上。”“等他們蘇醒過來,貝多芬早己離開了茅屋。”)

      (兄妹倆好像看到景象的句子:好像“面對大海……朝著岸邊涌過來……”這也是寫的《月光曲》的內容。仿佛“在月光照耀‘下的波浪洶涌的大海。”)這些句子都是兄妹倆的聯想,從哪個詞語來表明的? (好像、仿佛)

      這些聯想是由什么引起的?

      (由“優美的琴聲,清幽的月光”引起的聯想。)

      (4)有感情朗讀第9自然段。個別讀同桌互讀,集體:讀等形式,讀后評議。

      (5)貝多芬是怎樣把第二首曲子記下來的?

      (貝多芬即興彈完第二首曲子心情十分激動,飛奔回客店連夜記錄下(月光曲》。)

      四、運用方法,總結課文。

      1.輕聲自由地朗讀課文。

      2;運用回答課后1題中的幾個問題,歸納課文主要內容。

      3.提出不懂的問題。

      小結:這節課,我們了解了貝多芬譜寫《月光曲》的傳說。以及《月光曲》所表現的內容,還再一次運用回答課后問題歸納課文主要內容的方法。至于有感情朗讀全文,背誦第9自然段,我們下節課學習。

      五、課堂作業。

      1. 作業本第3、6題。

      2.有感情地朗讀第9自然段。

      教學過程(第三課時):

      一、復習檢查。

      1.聽寫生字新詞。

      2.選詞填空

      幽靜恬靜

      ①這個地方環境十分( ),所以星期天我常常喜歡一個人來這兒靜靜地看書。

      ②華姐性格( ),平時說話不多,就是笑,也是輕輕地。

      清幽清秀

      ①杏梅同學中等身材,梳著兩根短辮,人長得十分( )。

      ②淡淡的月光柔柔地灑下來,這江邊的小樹林里,似乎比白天更( )了。

      3.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并說說歸納主要內容的方法。

      二、指導有感情地朗讀。

      1.指名接讀全文,讀后評議。

      2.指導朗讀貝多芬為盲姑娘彈曲子的內容。

      (1)。第2—5自然段應怎樣讀?

      (要讀出兄妹倆個愛音樂,想聽貝多芬的演奏,但又因為家庭貧困買不起入場券,哥哥心里難過,妹妹體諒哥,安慰哥哥這復雜的感情。)

      (2)第6—8自然段,重點讀好盲姑娘,貝多芬的話,體會應怎樣讀?

      (自姑娘的話要讀出愉快、贊美的語氣。貝多芬的話充滿激情,要讀得熱情、誠懇。)

      (3)第9自然段,重點描寫《月光曲》的內容。應怎樣讀呢? (結合插圖體會感情)

      (月亮初升,讀得輕而舒緩,當讀到“刮起大風,卷起巨浪”時,要加快速度和力度。讀到“皮鞋匠看看他妹妹……”時,語氣又轉為平靜。)

      聽錄音、自由讀、指名讀、齊讀。

      3、有感情地朗讀全文、評議。

      三、指導背誦第9自然段

      1.談談怎樣才能背得快? (談談背誦方法)

      2.運用理清寫作思路背誦。

      (先寫:皮鞋匠靜靜地聽著”音樂;接著寫皮鞋匠的還想象《月光曲》的內容:最后寫“皮鞋匠看看他妹妹”,通過盲姑娘的神情想象《月光曲》的意思。)

      3.練習背誦,自我試背,同桌互背,指名背,齊背。

      四、總結全文。

      1.輕聲有感情朗讀。

      2.學習課文后,你覺得貝多芬是—位怎樣的音樂家?

      板書:同情勞動人民

      五、課堂作業。

      1、作業本第l 5題。

      2、復述譜寫《月光曲》傳說的故事。(機動)

    小學語文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知道一個優秀的少先隊員在家里和在學校里有個一樣愛勞動,一樣樂于助人。

      2、回正確地拼讀注音的字,能聯系上下文理解“心事、委屈、一本正經”等詞語的意思。

      3、能正確、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習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思想與看法。

      教學重點:

      聯系上下文理解“心事”大呢感詞語,說說平平的對與錯

      教學難點:

      客觀、公正地評說平平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談話導入

      同學們,咱們班的`52名同學都是少先隊員,上學期,XX和XX還被評為了優秀少先隊員,那你們為什么要評他們呢?你覺得作為一名優秀的少先隊員應該是怎樣的?

      今天,咱們要來認識一個朋友,學習一個和少先隊員有關的小故事。

      一、初讀課文,了解大意

      1、自己讀課文,可以同桌為單位。要求:讀準字音,想一想,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

      2、分小組朗讀課文,注意帶讀字的認。

      3、想一想,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呢?填空幫助理解:

      (時間),平平在家里一心想著(什么事),而不肯(干什么)

      引:那平平為什么要一心想著向誰學習呢?讓我們一起再來仔細地讀讀課文。

      二、細讀課文

      1、自由朗讀課文,你能說說平平的心事是什么嗎?

      “心事”是什么意思?那你有過心事嗎?平平因為有沒有評上優秀少先隊員,而難過,有了心事,說明他是一個怎樣的孩子。

      2、是啊,平平其實是個挺想上進的孩子,他想向優秀的少先隊員學習可是他想的和做的一樣嗎?哪兒不一樣,請你讀讀填填

      平平想象()一樣(),但卻不肯幫奶奶();平平想學()的(),但卻不肯幫表妹()。

      “奮不顧身”是什么意思?你能用它造個句子嗎?說一說:平平在家里的表現對嗎?你覺得平平是個怎樣的孩子?

      3、學習第5段

      媽媽聽了平平的話,是怎樣教育平平的?(出示句子、齊讀)。

      如果你是平平的奶奶或媽媽,你還會怎樣對平平說呢?(自由思考)

      三、擴展寫法

      是啊、平平有優點,他求上進,知道要向優秀的同學學習,但他沒有把想的和做的一致起來,他不知道其實很多事都要從我們的身邊做起。聽了媽媽的話,你想象一下,平平會怎么說,他以后又會怎么做呢?

      請你自己擬一個話題寫一篇短文

      參考題目:平平變了

      平平落選后…

    小學語文教案 篇5

      教材分析

      長城是中華民族的象征,是華夏兒女的驕傲。這篇課文作為引領學生開始中國的“世界遺產”之旅的第一扇窗口,不但表現了長城的高大堅固與雄偉壯觀,還贊美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勤勞、智慧和力量,抒發了作者的民族自豪感和對祖國的熱愛之情。學習由遠及近、由整體到部分、從不同的觀察點觀察事物的方法,學習在觀察中展開聯想。這是根據長城氣勢雄偉的遠景和高大堅固的`近景來確定的,是第一課時的教學重點。作者用自己的“心”和“情”去觀察長城之后自然產生的對古代勞動人民的由衷的贊嘆,是學生體會作者情感的關鍵。本課要突破的難點是引導學生理解為什么說長城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結晶,是世界歷史上的偉大奇跡?這是第二課時的教學重點也是本課的難點。引導學生理解,不能僅僅停留在對課本的分析上,還要通過閱讀豐富的拓展資源,通過學生的情感升華——打寫來實現。

      學情分析

      作為四年級的學生,對長城的了解也只限于課外書的簡單介紹,為了讓學生與文本有所聯系,課前我布置學生搜集有關長城的文字資料和圖片資料,教師精心準備了有關長城圖片的課件。這樣,就可以讓學生更全面地了解長城了。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認識8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正確讀寫“盤旋 、 城磚、屯兵”等詞語。了解長城高大堅固、氣勢雄偉等特點。結合課文,學習作者觀察和表達的方法。

      2、能力目標: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通過朗讀表達出長城的雄偉氣勢和自豪感。

      3、情感目標:激發民族自豪感,感受作者對祖國的熱愛之情及對古代勞動人民的贊嘆之情。培養他們保護文物古跡和風景名勝的意識與習慣。

      教學重點和難點

      在閱讀中理解長城的高大堅固,感受長城雄偉的氣勢,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小學語文教案 篇6

      教學設想

      課堂教學是一個個鮮活的生命在特定情境中的交流和對話,動態生成是它的重要特點。葉瀾教授指出:課堂應是向未知方向挺進的旅程,隨時都有可能發現意外的通道和美麗的圖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須遵循固定線路而沒有激情的行程。《猴子種果樹》是一寓言故事,寫一只猴子因為沒有耐心,聽了烏鴉、喜鵲、杜鵑的話,不斷改種果樹,最終一事無成。教育學生做事要有耐心,有主見,不能急于求成。情景導入,寬松和諧。通過學生對課文第一節內容的精彩表演,既鍛煉學生的表演能力,幫助他們自主探求知識、理解課文內容,又活躍了課堂氣氛,并為下文的朗讀和表演作好了鋪墊。先扶后放,動態、生成。在教學過程中,充分利用朗讀使學生加深對課文的.理解,指導學生分角色朗讀課文、表演,學生積極性很高,思維也很活躍。“閱讀是一種被引導的創造。”學生在閱讀中是可以主動發現問題進行解決問題的。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13個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的4個生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的意思。

      3.讀懂課文中的反問句。懂得沒有足夠的耐心,急于求成是什么事也辦不成的。

      教學重難點

      1.圖文結合,理解課文內容。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悟寓意。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準備

      教學掛圖或投影片。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1.今天,我們要來學,《猴子種果樹》的故事。

      2.板書課題,齊讀課題。學習“猴”。

      3.讀了課題,你有什么問題?老師在題目旁打上小問號。

      二、初讀。

      1.帶著問題借助拼音自讀課文。把字音讀準,把句子讀通順。

      2.再讀課文,畫出生字詞和小節號。

      3.kejiaoshigenaiba

      (出示)一棵澆水施肥哥哥耐心拔掉

      gaiduanyanquejuanying

      改變短諺語喜鵲杜鵑櫻桃

      1.自讀生字詞。

      2說說你在這些生字的音、形、義上有什么收獲?

      3學生匯報、交流。

      字音:

      “施”:讀翹舌音。“耐”:讀鼻音。

      “櫻”:讀后鼻音。“梨”:讀邊音。

      “鵲”:韻母是ue,碰到q,u上兩點抹去。

      “鵑”也是跟“鵲”的情況相似。

      字形:

      “澆”:右上沒有點。

      “拔”:右邊是“友”上加一點,不是“發”。

      字義:

      “顆”:指的是比較圓潤、小的東西。

      “棵”:專指修飾從地里長出植物。

      4帶讀,指讀,開火車讀。

      5去掉拼音指讀,齊讀詞語。

      4.把生字帶到課文認真讀,把課文讀通順、流利。

      5.(出示)你能把這些問句讀好嗎?

      “你有這個耐心嗎?”

      “你能等得及嗎?”

      “你不著急嗎?”

      1自讀。

      2指讀,齊讀。

      6.指名分段朗讀課文,師生共同糾正。

      7.再指名分段朗讀課文。

      三、初步了解課文大意。

      1.通過讀,你有沒有不懂得詞語?(學生能自己解決的,就叫他反復讀,自己解決)

      2.有些詞語我們放到第二節課去解決。

      3.你覺得哪一自然段寫得有意思,能讀聽聽嗎?

      4.生讀、交流。

      5.這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

      6.齊讀全文

      四.教學生字。

      1.分析字形。

      “猴”:中間沒有一豎。

      “歌”:上面的“可”沒有勾,而且要寫得小點。

      2.指導寫字。

      “澆”:最后一筆要舒展放縱。

      “梨”:下面“木”的一橫要寫長,托住“利”。

      “哥”:第六筆橫要寫長點。

      “功”左邊的“工”略微往上寫一點。

      3.生描紅,師巡視指導。

      作業設計

      一.畫去不正確的讀音。

      梨(lini)樹耐(lainai)心

      施(sishi)肥櫻(yingyin桃

      二.看拼音寫詞。

      houzijiaoshuishifeigaizheng

      ()()()()

      badiaogegelishuchenggong

      ()()()()

      三、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復習。

      1.抽讀生字卡片。

      2.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二.新授。

      1.指明分段朗讀課文。

      2.聽了課文,自己再讀讀課文,看看有哪些地方不太懂?

      3.學生互相交流、討論。

      4.你讀懂了什么?(一邊說一邊看掛圖)

      5.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三、指導表演。

      1.自由組合來表演課本劇。

      2.學生上臺表演。(可邊看書邊演,也可以背臺詞表演。)

      四、。

      1.讀了,演了這個小故事,你想對小猴說什么?

      2.你從小猴身上知道了什么?

      作業設計

      一、比一比,組詞。

      撥()哥()猴()棵()

      拔()歌()侯()顆()

      二、用直線將可以搭配的詞語連起來。

      烏鴉咕咕梨樹四年結果

      喜鵲哇哇杏樹三年結果

      杜鵑喳喳桃樹五年結果

      三、照樣子,寫句子。

      例:你有這個耐心嗎?

      你沒有這個耐心。

      1.你不著急嗎?

      2.你能等得及嗎?

      四、請你把想對小猴說的話寫下來。

      板書設計:

      22.猴子種果樹

      烏鴉 梨五杏四 拔

      喜鵲 杏四桃三 拔

      杜鵑 桃三櫻二 拔

      “櫻桃好吃樹難栽”

      沒有耐心,不能成功

      教學感悟與反思

    小學語文教案 篇7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以故事引入:一座小小的荒島上住著一只小熊。小熊感到孤零零的,假如你是小熊,你這時最想做什么?............正所謂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小熊每天睡覺都夢見和許多朋友在一起玩。

      二、1、(課前準備好頭飾:白云、小樹5-6棵、小鳥、小鹿、小猴)老師邊復述課文內容學生邊帶著頭飾出場演繹小熊夢中的意境,這樣就把學生引入了課文的'意境中。

      2、組來模仿剛才的表演來扮演課本劇。這樣寓學于樂,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就熟悉了課文的內容了。

      3、組表演,由學生來評一評哪一組表演得最好。

      4、老師范讀課文、學生表演讀。

      5、討論:為什么小鳥、小鹿、小猴它們都說,這兒真好!

      三、教學生字詞

      四、抄寫生字詞

      五、背書

      教學后記: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了本課生字,理解了由生字組成的詞語;認識兩個偏旁部首。

      3、課文較長,學生較難在堂上讀熟,課后需鞏固。理解小熊是怎樣找到朋友的,知道“這兒”好在哪里,學生學會了從小要懂得保護環境。

    【小學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小學教案01-03

    小學語文經典教案01-08

    小學語文的教案01-10

    《小學語文》教案01-26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教案11-19

    小學語文《語文天地一》教案01-13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六》教案01-11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三》教案02-03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七》教案02-04

    小學語文漢字教案03-03

    国产福利萌白酱精品tv一区_日韩亚洲中字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欧洲高清无码在线_全黄无码免费一级毛片
    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亚洲一区二区中文字幕无 | 午夜精品少妇免费视频 | 尤物tv国产精品看片在线 | 欧美中文字高清在线播放 | 三级网站在线网站 | 日韩精品亚洲国产另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