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教案大全>數學教案>小學數學教案

    小學數學教案

    時間:2022-07-14 15:07:01 數學教案 我要投稿

    【精選】小學數學教案7篇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學數學教案7篇,歡迎大家分享。

    【精選】小學數學教案7篇

    小學數學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乘加、乘減兩步計算應用題的結構特點,理解并掌握解題思路。

      2、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提高思維能力。

      3、使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初步感受數學的應用價值,增強應用數學的意識。

      4、通過鼓勵性的情感評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聯系生活經驗初步學會分析數量關系,并形成解決問題的基本思路。

      教學難點:

      懂得要解決最后問題必須先找出隱藏的中間條件。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今天老師帶大家去桃園參觀,你們想去嗎?(課件演示)

      今年的`桃子大豐收啊!這里有4筐桃子,每筐有6個,一共有多少個桃子?

      誰會算一算?(學生口答,說一說怎樣想的?)

      如果第一棵樹上有80個桃子,第二棵樹上有60個桃子,兩棵樹上一共有多少個?

      誰會列式解答?學生口答并說一說怎樣想的?

      二、探索新知

      (1)你們真了不起,遇到的兩個問題都解決了。我們一起去看看猴媽媽和猴寶寶在桃園遇到了什么問題想請你們幫忙。

      媒體演示例題

      (2)從圖上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學生回答,教師板書:大猴:3筐,每筐12個。

      小猴:6個

      你能根據兩只猴子的采桃情況提出問題嗎?

      把學生提出的問題板書出來,再引導學生先解決兩只猴一共采了多少個?

      (3)怎樣求出兩只猴一共采了多少個?

      你會列式解答嗎?

      學生獨立思考,列出算式

      根據學生的匯報板書:123=36(個)

      36+6=42(個)

      你先算的什么?你是怎樣想到先算大猴采了多少個的?

      教師歸納:有的同學這樣想:要求兩只猴一共采了多少個?就要把大猴采的個數和小猴采的個數合起來,可題目上沒有直接告訴我們大猴采了多少個,所以必須要先求出大猴采了多少個,然后把大猴采的個數加上小猴采的個數。這是從問題想起。還有同學是從條件想起,根據大猴采3筐,每筐12個,就能先算出大猴采了多少個,再把大猴采的個數和小猴采的個數合并起來,就是兩只猴一共采的個數。這兩種想法都很好。

      我們在解決問題后要寫出完整的答語。教師板書答語。

      回顧:剛才我們解決這個問題時用了幾步計算?(板書課題:用兩步計算解決實際問題)。為什么這道題要用兩步呢?

      (4)教學試一試

      剛才有同學還提了一個問題,你會解答嗎?

      先在本子上獨立解答再同桌互相說說先算什么?

      指明匯報,板書算式。提問:要求大猴比小猴多采多少個?要先算什么?

      比較:在解決例題和試一試這兩個問題時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學生討論教師歸納:相同的是兩題都用兩步計算,而且第一步都是要先算出大猴采了多少個?這一步都是用乘法算的。不同的是,第1題求兩只猴一個采了多少個?所以第二步用加法計算,而第2題求大猴比小猴多采多少個?所以第二步用減法計算。

      三、拓展練習

      (1)參觀了桃園后我們再去森林公園看看,進公園先買票。我們來算算一共要多少元?(媒體出示條件和問題)

      誰說說這題告訴了我們哪些條件?要求什么問題?

      要求一共有多少元先要算出什么?

      學生列式解答。指名匯報,說一說152表示什么意思?提醒做完后別忘了寫答語。

      (2)我們進公園去。這里有2個小朋友在澆樹呢!這里又有什么問題需要我們解決呢?你會做嗎?在自己的本子上做一做。

      學生獨立解答后說一說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3)我們繼續參觀森林公園,看,眼前又出現了什么?根據這些條件你會提哪些問題?

      根據學生的回答,出示問題,再讓學生分別解答。

      解決這兩個問題分別是怎樣想的?都要先算什么?

      四、全課總結

      在參觀的過程中同學們解決了好多問題,真是了不起啊!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呢?解決兩步計算的實際問題關鍵是什么呢?

    小學數學教案 篇2

      教學安排:

      下面談談第一課時的教學設計:

      一、設疑導入,激發興趣

      導入新課:在晴朗的夜空,天空中的星星一閃一閃的特別美麗。大約在1800年以前,有一個像我們這么大的孩子特別愛數星星,你們想知道他的故事嗎?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學生借助拼音把課文讀準讀通,初步了解每個自然段的內容,從而整體感知課文,是對二年級閱讀的基本要求。這一環節我是這樣設計的:

      1.要求學生自由讀課文,把課文讀準讀通順。

      2.檢查生字讀音,對容易讀錯的字詞,包括多音字,要重點強調。、

      3.標自然段。

      4.指名逐段讀課文,并思考:這個數星星的孩于是誰?

      三、細讀課文,感悟、理解,熟讀成誦

      1.學習第一自然段

      這一段主賽講了滿天的星星像無數珍珠撒在碧玉盤里,張衡坐在院子里,指著天空數星星。幽美的天空,可愛的孩子,這是一幅多么靜美的圖畫。這是學生朗讀訓練的最好著眼點。

      首先我請學生自由讀這一段,想一想從這一段中你知道了什么?這樣設問,目的是讓學生自己讀書發現問題,培養主動探究的品質。

      接著出示一幅星空夜景的圖,引導朗讀:藍藍的天空像碧玉盤,無數的星星像撤落在碧玉盤里的珍珠,這是多么美的景色,誰來讀一讀?靜美的畫面,抒情的話語,激起學生的情感,學生會自覺地讀起來。

      此時此刻,雖然激起了學生的欲望,但學生不可能一下于就讀得聲情并茂,因此教師必須進一步引導。所以我再次渲染情景,配上音樂進行范讀。把學生帶到如詩如畫的境界:

      一個孩子坐在院子里,靠著奶奶,仰起頭,指著天空數星星,一顆、二顆,無數的星星像撤落在碧玉里的珍珠,多么幽靜的畫面,老師先給大家讀一讀好嗎?伴著輕柔的音樂,我拿起書:“晚上,滿天的星星像無數珍珠,撤在碧玉盤里。一個孩子坐在院子里靠著奶奶,仰起頭,指著天空數星星,一顆,兩顆,一直數到了幾百顆。”幽美的畫面,抒情的語言,輕柔的音樂,把課文內容一下子推到了學生的眼前。引起了他們的共鳴。

      2.學習第二、三自然段。

      這兩段主要是奶奶和小張衡的對話,奶奶的慈愛,小張衡的專注執著溢于言表,教學時我采用以讀代講的方式,通過自由讀、指名讀、評價讀、分角色讀等多種形式達到深入理解,內化語言之目的。

      首先指名學生讀奶奶的話,指導學生讀得緩慢一些,讀出疼愛小孫孫的語氣。接著問:小張衡是怎樣說的?自己讀一讀,不懂的地方多讀幾遍,讓學生通過多讀書,自己去領悟內容,然后通過扮演角色引導學生有感情地讀小張衡的話。此處我這樣設計:小張衡的話你們讀懂了嗎?我當奶奶,你們當小張衡給奶奶講講道理好嗎?引導學生領悟小張衡觀察的仔細、準確,能看得清星星不是亂動,這是多么了不起呀!自己再讀小張衡的話,引導學生讀出天真、肯定的語氣,最后分角色朗讀。以上教學環節通過創設情境,渲染點撥,充分發揮了兒童的豐富想象力和善于表現自己的.特點,加深了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內化了語言。

      3.學習第四、五自然段

      課文的第四、五自然段主要講了爺爺向張衡講述北斗星和北極星的知識以及小張衡用了一夜的時間觀察星星的事,這兩段是學生認識上的難點,我利用多媒體化抽象的語言描述為直觀的形象畫面來化解難點。我是這樣設計的:

      (1)自由讀第一段,想想爺爺說了什么?

      (2)指名讀爺爺說的話。通過這兩步讓學生從總體上知道爺爺在向小張衡講天文知識。

      (3)爺爺講了哪些天文知識,讓學生邊讀邊標出有關講北斗星知識的句子。

      (4)出示多媒體課件,讓學生在滿是星斗的夜空圖上找出哪是北斗七星,哪是北極星,并詢問學生是怎樣找到的,這樣把學生的理解寓于讀書中,把學生的理解體現于看圖說圖中,引導學生動腦想,動眼看,動手畫。調動多種感官體現感悟語言文字的精妙。化解了難點。

      (5)出示這樣一個練習:你看,那北斗星連起來像( ),叫( ),離他們不遠的地方,有顆星叫( ),總是繞著北斗星( )。

      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學習第五自然段,首先問:爺爺說的是真的嗎?你從哪兒看出來的?讓學生讀書找出“果然”一詞,簡單的加以理解,接著問:小張衡是怎祥看的?讓學生標出張衡看星星的一句話。

      然后用課件演示:北斗星繞著北極星慢慢地轉動的情景,并渲染:這個結果,可是小張衡花了一夜的功夫看到的,多么有心的孩子呀!該怎樣讀,通過演示、渲染、讀書,引導學生深刻地體會小張衡探索科學奧秘的精神,達到感張衡之所感,愛張衡之所愛,人文化一的效果。

      四、學習最后一個自然段

      拓展認識,升華感情最后一個自然段,簡介張衡是漢朗著名的天文學家,學習這一段時,我用多媒體出示張衡的畫像,并出示了他發明的渾天儀、地動儀圖,進行簡單介紹,激發學生對張衡的敬佩之情,對學生進行熱愛科學的思想教育。

      五、回歸整體,課外延伸

      教師最后總結:同學們,小張衡從小善于觀察,善于發現,長大后成了一位著名的天文學家,你們還想知道張衡的故事嗎?課后多讀書,就會知道的更多。這樣就把課內學習延伸到課外。

      《數星星的孩子)是九年義務教育教材第四冊第五組的一篇講讀課文。本冊一共安排了14篇講讀課文,它是閱讀教學的主要憑借,在低年級要通過講讀課文反復不斷地指導學生朗讀,初步掌握閱讀的方法,培養閱讀習慣,以便形成一定的閱讀能力。低年級的講讀課文區別于中高年級。應主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重視字詞教學,字詞教學是低年級教學的重點,要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識字基礎和識字能力引導學生自己讀準字音、分析字形、聯系上下文或生活實際理解詞義。

      2、重視朗讀的訓練,強調朗讀是最重要的閱讀手段。課堂上要拿出充足的時間指導學生朗讀,做到正確、流利,有感情,甚至要熟讀成誦。

      3、重視教學上的直觀形象,因為低年級的課文圖文并茂。小學生的形象思維占優勢。

      4、指導思想上遵循以學為主,重感情悟理解,重引導廢注入的教學原則。

      《數星星的孩于》這篇課文,主要講了張衡小時候坐在院子里數星星的事情,是一篇向學生滲透愛科學思想的好教材。

      根據以上我對教材及學生年齡特點的認識,認為本篇課文的教學要求是:

      (1)學會12個,生字和用生字組成的新詞。

      (2)理解課文內容,了解張衡是古代著名的天文學家,他從小愛觀察、善于觀察。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張衡是怎樣數星星的是本課的教學重點。

      教學難點是理解爺爺講的有關天文知識。

    小學數學教案 篇3

      教學內容:九年義務教育課本小學數學一年級(上海版)第一學期P30

      認知目標:1、通過補充,會求缺少的加數。

      2、會根據提供的情景,敘述有關補充情節,并解答。

      能力目標:1、還缺幾個可以繼續往前數,也可以對和進行分拆。

      2、培養學生看圖表述的能力和探究的精神。

      情感目標:經歷數學知識的應用過程,感受自己身邊的數學知識,體會學數學、用數學的樂趣。

      教學重點:知道通過補充求缺少的加數。

      教學難點:根據提供的情景,敘述有關補充的情節,并解答。

      教學準備:課件、學具等

      教學設計思想:

      新教材十分注重讓學生體驗學習數學的過程,讓學生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不同的認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新數學課程給學生越來越充分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積極思考和時間操作的機會。現實的、有趣的和探索性的數學學習活動將成為數學課程內容的有機組成部分。為此在本課設計中,我盡量遵循二期課改理念,體現我校小班化教育的特點,從一下幾方面考慮:

      1、基于學生經驗的基礎上進行數學教學。

      學生學習新知,首先必須具備接納新知的原有知識基礎和認知水平。在學習新知前,要幫助學生整理原有的認知結構和已有經驗,為學新知作準備。因此課伊始,我設計了上超市的情景,讓學生在模擬的購物活動中做好學習的準備,并一次來激發學生學習和解決問題的興趣。

      2、在生動有趣的情景中進行教學。

    小學數學教案 篇4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一年級實驗教科書(江蘇教育版)第16頁的例題,

      第1617頁想想做做的習題。

      [教材簡析]

      幾和第幾實際上是基數和序數的淺顯說法,幾表示事物有多少,第幾是凡事物排列的順序號。例題先通過排隊買票的場景,讓學生直接觀察、數數,看到一共5人在買票,戴帽子的小孩和不戴帽子的男孩務排在第幾個,讓學生認識幾個和第幾個的區別。

      想想做做讓學生在涂色、觀察、數數、交流等活動中,進一步識幾和第幾的區別,培養學生用數表示個數或順序并現同伴交流的能力。

      [教學目標]

      1、經歷觀察、活動、交流的過程,初步理解幾和第幾的不同含義。能區分幾個和第幾個,并在實際中加以運用。

      2、發展合作交流的意識和語言表達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 創設情境,感知新知

      1、出示排隊買票圖。

      過渡:動物園一大早就有人來排隊買票了,你們看。

      出示課件。

      2、談話。

      (1)這時有幾個人在排隊?

      (2)請小朋友數一數小明排在第幾?小剛排在第幾?

      (3)排在第1的是誰?原來老爺爺排第幾?老爺爺怎么又排到第一了呢?

      (進行禮貌教育。)

      (4)黃頭發的小姑娘前面有幾個人?后面有幾個人?

      說明:排隊的時候我們都從前面數起,在生活中有很多這樣要數第幾的時候。

      [評:緊密結合排隊買票的情境,引導學生初步感受到幾和第幾的不同,使學生初步體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二.進一步感悟新知

      1.想想做做第2題(左圖)。

      過渡:小明買好票來找小麗

      (1)問:小麗住在第幾層呢,你是怎么數的?(同桌討論后交流)

      指出:一般樓房的第幾層,是從下往上數的。

      (2)問:如果小麗住在3樓應該出現在哪個陽臺?

      (3)問:老師想了解哪些同學住的是樓房?你家住幾樓?

      2.想想做做第1題。

      過渡:小明、小麗要進動物園要做對點燈籠的游戲才行?你想試一試嗎?

      (1) 老師點燈籠學生回答。

      ○●○○○問:點的是第幾個燈籠?你是怎么數的?

      注意數的時候要說清楚是從左邊數起還是從右邊數起。

      ○○○●○問:現在點的是第幾個燈籠?

      ○○○●●問:從右邊看點了幾個燈籠?

      (2) 老師提要求學生涂色。

      左邊第3個,左邊3個。

      右邊第2個,右邊2個。

      問:這里的第2個和2個意思一樣嗎?

      (3) 書上練習。

      過渡:大家都想來點燈籠,下面我們打開書一起來涂一涂。

      從左邊起點4個燈籠?(●●●●○)指名上黑板涂色

      從左邊起點第4個燈籠?(○○○●○)

      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內容:幾和第幾。(板書:幾和第幾)

      [評:老師在這一環節的設計是不僅檢驗前面對新知感悟,還著重對幾和第幾的內容通過學生動手畫一畫幫助理解能力稍差的學生。]

      3.想想做做第2題。

      過渡:來到動物園,小紅和小明首先看到了猴子撈月亮的表演。

      問:同學們看哪只猴子比較特別?它是第幾只猴子,你是怎么數的?(說:老師將這個問題交給小組討論,每組選個同學匯報你們討論出的答案)

      得出:可以從上面數起,戴帽子的是第2只,也可以從下面數起,戴帽子的是第4只。

      問:猴子能撈起月亮來嗎?為什么?讓我們來看一看。

      4.想想做做第3題。

      過渡:動物園里的小動物們聽說山那邊有場精彩的比賽,正興高采烈地去看比賽呢!

      (1) 問:上山的動物有幾只?誰第一?誰第二?

      問:上山的動物有幾只?誰第一?誰第二?

      [評:每個畫面都引導、組織學生充分地說、自由地說,在說的過程中感悟幾和第幾的不同,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同時,把想想做做第3題和第4題整合成學生喜愛的連續的動畫情境,有效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課堂氣氛更顯得生動活潑。]

      5.想想做做第4題。

      問:4號車前面有幾輛車?是哪些車?

      問:5號車前面是幾號車?后面又是幾號車?

      問:4號車前面是幾號車?后面又是幾號車?

      問:除了這幾個問題外,你還想到什么考考大家?

      (小組討論)

      交流:1號車前面是5號車;5號車前面是2號車;1號車后面是4號車和3號車;前3名的是2號、5號、1號車;最后一名是3號車

      追問:剛才說的是前3名和第3名一樣嗎?為什么?

      小結:幾和第幾是不一樣的,幾表示一共有多少個,第幾只表示其中的某一個。

      [評:這一段采用學生交流合作的形式教學,使學生既學會了肯定自己,又學會了聽取別人的意見,并從中補充、完善了自己的認識。另外,這里除了有教師對學生的評價外,還注重學生之間的相互評價,讓學生互幫互助,真正做學習的主人.]

      三、應用拓展

      1.想想做做第5題。

      過渡:小動物們回家了,小動物們的家住在幾樓幾室呢?說說你們是怎么看的?

      交流:豎著看有幾層,就說是幾樓。橫著看有幾家,也就說是幾室。小兔家豎著看在5樓,橫著看在第1室,所以它家住5樓1室。

      A:出示小動物的位置說住在幾樓幾室。

      B:告訴小動物住在幾樓幾室學生在電腦上點位置。

      2.你能說一句帶有幾和第幾的話嗎?在我們身邊找一找!

      引導:自己的座位是幾排幾座,紅花榜的排名,自家住房是幾樓幾室等等。

      [評:把數學知識拓展、應用到生活中來,與實際生活相聯系,逐步培養學生用數學的眼光觀察生活,培養學生在生活中找數學、學數學、用數學的能力。]

      3.發散練習。

      告訴同學你喜歡吃的東西是第幾個,讓同學猜猜你喜歡吃的是什么?

      五、總結評價。

      通過今天這節課,你知道了什么?安排學生相互說一說,再交流。

      [總評]

      本堂課分三步走:從買票情境圖的初步感知,到連續動畫情境的感悟,最后是游戲的深化鞏固,由易到難,步步深入,層次很清晰。在拓展應用中注意與生活實際緊密聯系,豐富了學生的學習內容,也使學生感受到在生活中學習數學的魅力。練習中采用了同桌互說、小組討論的形式,讓學生人人參與、人人表現,提高了學習興趣。

    小學數學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通過創設生動的情境——“小數點搬家”這一童話故事,使學生探索出小數點向左、右移動引起小數大小的變化規律。

      2、能靈活運用探索出的規律。

      3、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培養合作意識和應用意識。

      教學重、難點:

      探索、概括出小數點的移動引起小數大小的變化規律。

      學具:

      數字卡片。

      一、導入課題:

      導語:我們已經了解了一些有關小數的知識。小數中一個最重要的符號是什么?(板書:.)今天,我把這位客人請進了課堂,看看它會給我們帶來什么?

      小數點可真是個調皮的小家伙,它告訴同學們,今天,小數點要搬家了,這是怎么回事了,同學們想知道嗎?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課件播放童話故事)

      二、童話激趣,發現變化。

      1、動畫:

      2、(flash動畫)小數點來到森林里玩,看見山羊開了一家快餐店,山羊愁眉苦臉地坐在窗前。小數點看見快餐店門前的價格牌(¥288),上面有它的好朋友數字,就跳了上去(¥288.)過了一會兒,小數點覺得很奇怪“沒有顧客?為什么會這樣呢?”小數點想了想,說:“我要搬家了!”于是小數點搬到了8和8的中間(¥28.8)。這時就有一些動物來快餐店了。

      師:為什么會這樣呢?(價格便宜了。)

      3、(flash動畫)小數點笑著地說:“看來我搬家很值得,那我再搬一次吧!”(¥2.88)。不多久,山羊的快餐店生意好極了。小數點開心極了,想著“我真是個天才!”

      師:山羊的快餐店,原來是一個客人都沒有,可是現在生意興隆。這又是為什么呢?你能再用一句話來說一說嗎?(生說)

      那么從原來的288到28。8再到現在的2.88又是怎樣變化的呢?你能用一個算式表示嗎?(生說)

      假如小數點再往左搬一次家成為0.288,與原來的288相比發生了什么變化?(生說)

      這些變化是不是有一定的規律呢?請同學們在組內探討。

      4、小組匯報:

      匯報交流,在得出大致的小數點向左移動引起小數大小的變化規律的基礎上,老師總結一下。

      5、是不是對所有的數都適用呢,我們能想法驗證嗎?小組交流

      來了這么多客人,山羊真開心呀,可月底一算,虧本了,熱心的小數點知道自己闖禍了,趕緊往右搬,根據剛才的故事,你能猜出小數點右移的變化規律嗎?你來驗證想法嚴整自己的猜測。

      小結:現在我們又知道了小數點右移,原來的數就會擴大。(板書:右移擴大)

      小數點這樣跳來跳去,嚴重的'影響了山羊的生意,我們把它放在一個合適的地方。(結合生活實際,數學與生活相結合)

      通過剛才小數點搬家,大家探索出了小數點移動引起數的大小的變化規律,小數點真是個神奇的小家伙,這個規律是什么樣的呢?請同學們回憶一下,以“神奇的小數點”或“小數點的自述”說一說。(通過學生構思數學作文,整理變化規律)

      三、初步應用。

      你想試試嗎?(游戲)

      拿出你的數字卡片,擺一個的三位小數(9。879)擴大10倍,100倍 1000倍。1000倍(引導學生在缺的數位上補0)

      擺一個最小的兩位小數(0。12)縮小10倍。20倍(學具袋里的0不夠用,引導學生幾人合作,共同完成)

      四、應用規律,解決問題:

      1、我做小法官

      (1)0.8的小數點向右移動3位,原數就縮小了1000倍( )

      (2)3.69擴大20倍,小數點向右移動兩位( )

      (3)把23。05的小數點向左移動5位后,再向右移動三位,這個數就變成了230。5

      (4)去掉1。04的小數點,這個數就擴大100倍( )

      2、下面的數與0。285比,擴大或縮小了多少倍。

      3、小花貓要去水果店買水果,可不會做題,過不了河,你能幫助它嗎?

      4、小花貓說謝謝,可到了水果店一看,水果店的標價有點奇怪?你都知道這是多少錢嗎?你能找出最貴的兩種水果嗎?

      五.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呢?

    小學數學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 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體會到小括號的作用,能正確計算帶有

      小括號的運算。

      2.能在現實情境中發現問題,發展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提高合作交流能力。

      3.養成先看運算順序,后進行計算的習慣。

      教學重點:正確理解并運用小括號,體會小括號在混合運算中的作用。

      一、 激情導入

      同學們,你們喜歡春游嗎?今天,老師就帶你們去一個美麗的地方春游!導游阿姨聽說我們班的同學們非常聰明,想考考大家數學學得怎么樣,你們愿意接受挑戰嗎?

      1.比一比,看誰的眼力好。

      30+8×4 5×2+3 80-60+8 5×9-5

      25-7×3 35÷7-5 64-24÷6 3+4-5

      2.把二個算式合并成一個算式。

      7×6=42 60-42=18 6÷2=3 18-3=15

      二、 新授

      (一)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不知不覺,我們就來到了河邊準備坐船過河去春游。齊讀課題,請大家仔細看圖,從圖中你可以獲得哪些數學信息?

      1、學生看圖回答

      說一說圖意、數學信息及問題,相互補充。

      2、師小結:剛才同學們都說得很好,“河岸上有男生29人,女生25人,他們想要過河,每條船限乘9人,至少需要幾條船?”現在請同學們動動腦,想一想,我們應該怎樣解決問題。會做嗎?

      (二)解決問題,探索新知

      1、學生試著做一做。

      試著獨立解決問題,將算式寫在練習本上。指名部分學生板書

      板書不同的算式,可能有:

      A.29+25=54(人)54÷9=6(只) B.29+25÷9 C.(29+25)÷9 D.29÷9+25÷9

      2、學生活動

      (1)小組合作交流,討論不同的算式,對每種方法的正誤交換意見,并進行解釋。

      (2)指名匯報討論結果,說一說想法與理由。其他小組可以贊成,可以反對,進行辯論。

      3、議一議。 29+25÷9這樣列式對嗎?

      4、誰來給大家介紹一下這個新朋友吧?叫什么名字?有了小括號的算式怎么讀呢?

      5、認識小括號的學生介紹小括號的名稱及讀法。并讀算式(29+25)÷9

      6、教師小結。

      小括號可以幫助我們改變運算順序,如果在一個算式中有小括號,就要先算

      小括號中的。

      7、同學們知道了帶小括號的`算式該怎么算,請快速準確的在書上寫出來。脫式計算(29+25)÷9。并練習講題。

      三、鞏固練習

      同學們,在你們的共同努力下,我們解決了“過河”問題,現在坐著6條船來到了河岸,這時,導游阿姨又向我們提出了更高的挑戰,你們愿意接受嗎?

      1、比一比,誰的眼力好。(說出運算順序)

      30+8×4 (30+8)×4 5×2+3 5×(2+3)

      80-64+8 80-(64+8) 5×9-5 (26-20)×8

      2、 比一比,誰判斷的最準確。

      (1)(10+3)×5與10+3×5都要先算乘法。

      (2)在一個算式里,如果有括號,要先算括號里面的。

      (3)8減去6的差。再乘以乘6? 列式為(81-6)×6。

      3、比一比,誰算的又對有又快。

      5×(36-29) (83-35)÷8 94-(25+19)

      4、實踐應用。

      完成練習三的第2題。

      四、歸納總結

      同學們,今天有什么收獲?

      其實數學來源于生活,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希望同學們做生活的有心人,把今天所學的數學知識應用到以后的生活中去!

    小學數學教案 篇7

      一、教學目標

      1.借助現實的情境和活動,樹立辨認方向的意識,發展空間觀念。

      2.能在具體情境下,根據給定的一個方向(東、南、西或北),辨認其余的七個方向,并能用這些詞語描述物體所在的方向。

      3.在實踐活動中體驗數學對生活的作用。

      4.能夠與他人合作、交流,大膽表達自己的意見,進行自我評價和評價他人。

      二、教材分析

      本節課是在學生學習了本單元后,由教師自行設計的一節綜合應用課。

      三、學校及學生狀況分析

      本單元學習用八個方向來描述物體所在的方向,會看簡單的路線圖。這個內容對只有七八歲的學生來說是比較困難的,特別是對于我們重慶的學生來說,離生活實際比較遠(重慶是座山城,人們在生活中不常用東、南、西、北來表述方向),學生對方向的意識不強,學起來就更困難了。我在教學中十分注重為學生創設每個人都能參與的活動情境。但當本單元教學結束時,我發現學生在地圖上辨認方向、描述方位比較好,但在現實中描述方位的能力并不強。學習數學的最終目的不是紙上談兵,更重要的是實際應用。于是,我充分應用教材中的現有資源,結合生活實際,設計了下面這節綜合應用練習課。在這節課中,我創設了動物園這一情境,把紙上的動物園真正搬到了教室里,把桌子拉開,擺上好看的動物園各館區的圖,讓學生去當道路詢問員,并看實景畫出地圖。這樣,就真正讓學生體驗到學習方向的現實意義。最后,我又讓學生自己設計學校,并在小組內交流自己的設計,進行自評與互評,讓學生在評價中增強自信心,正確認識自我。

      四、課堂實錄

      學具準備:課件、大景點圖、小景點圖、固體膠、漂亮的不干膠貼畫。

      (一)創設情境

      1. 你們能在這間教室里辨認東、南、西、北、東南、東北、西南、西北八個方向嗎?回憶一下,早晨太陽從哪方升起?太陽升起的方向就是東方,其余方向各是什么方向?

      2.小游戲:師說生轉

      面向東、面向西、面向北、面向南

      (這個環節既是對知識的'復習,也是下一環節的基礎。)

      (二)實踐活動(動物園)

      1. 課件出示情境

      星期天,明明去動物園。走到門口,看見好多小朋友圍在那兒看什么。明明上前一看,原來他們在看一則招聘啟示。我們一起看看要招聘什么。

      2. 招聘啟示

      隨著重慶市旅游事業的不斷發展,到重慶旅游的外地游客不斷增多。本動物園接待的外地游客也越來越多。為了方便外地游客的游覽,本動物園準備招聘一批各館區的道路詢問員。要求:能用普遍話為客人提供道路咨詢服務。年末將評選最優詢問員,發給本動物園的貴賓卡。

    【小學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數學教案08-29

    小學的數學教案03-24

    小學數學教案11-04

    小學數學教案(經典)08-03

    小學數學教案[經典]07-25

    小學數學教案07-08

    小學數學教案07-08

    小學數學教案07-08

    小學數學教案07-08

    小學數學教案07-08

    国产福利萌白酱精品tv一区_日韩亚洲中字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欧洲高清无码在线_全黄无码免费一级毛片
    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日韩欧美中文字幕在线地址一 | 中国一级特黄精品在线播放 | 日本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 亚洲AⅤ片综合久久网 | 日本中文字幕在线2020 | 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麻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