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奧爾夫音樂教案匯總10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著重要的地位。我們應該怎么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奧爾夫音樂教案10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奧爾夫音樂教案 篇1
活動構思:
我們還嘗試了多種歌曲演唱的形式。在小班下學期的時候,孩子們就能夠熟練的進行對唱。所以我們在中班上學期就進行了以往傳統音樂教育里只有大班和學前班才進行的輪唱活動也是根據幼兒的實際發展水平進行的因材施教。
活動目標:
1.初步理解卡農練習的含義。
2.學習輪唱歌曲的方法,初步感受輪唱歌曲獨特的美。
3.提高幼兒的節奏感,并能運用說、唱等形式表現。
活動準備:
1.各種顏色的珠子及相應的指示卡
2.每人三套白天、夜晚的圖片
3.系著橙色和綠色相間的.蝴蝶結的彩帶一條(蝴蝶結的數量同幼兒數量)
4.《D大調卡農》音樂片段、《保衛黃河》音樂片段
5.按圖卡指示穿珠子
藍色和紅色的珠子各5個,按照圖卡指示穿珠子,通過動作練習初步感受輪流的含義。
6.排圖片
每名幼兒白天和夜晚的圖片各三張,請幼兒嘗試排圖(排列圖片中出現白天、夜晚、白天、夜晚的排列比較多的時候),進一步感受自然現象輪流出現的情況。
奧爾夫音樂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利用圖像引導幼兒,找出語詞、聲音與圖畫的對應之處。
2、引導幼兒運用肢體動作,根據歌詞模仿小老鼠的身形特征。
3、能拍念出固定的語詞節奏,并以點、捶、搖的方式敲奏鈴鼓,體驗音樂活動的.快樂。
活動重難點:
1、能找出語詞、聲音與圖畫的對應之處,會運用肢體動作模仿小老鼠的身形特征。
2、會拍念出固定的語詞節奏,并以點、捶、搖的方式敲奏鈴鼓。
活動準備:
語詞節奏圖譜,鈴鼓。
活動過程:
1、出示音樂圖畫書,讓幼兒觀察。
1)這是誰?它要跑到哪里去?(引導幼兒說出:燈臺)
2)小老鼠是怎么下來的呢?(引導幼兒說出滾下來。)
今天老師帶來一首小老鼠的歌,我們來聽聽,小老鼠究竟發生了蟹什么事?
2、播放歌曲,讓幼兒聆聽。
1)你聽到了什么?
2)小老鼠滾下來發出什么聲音?
3)我們來數數小老鼠犯了幾個跟斗。
3、學唱歌曲。(點音樂圖畫書學唱、輪唱等)
4、引導幼兒運用肢體動作來模仿小老鼠
小老鼠你認為可以用什么動作?頭油吃呢?嘰里咕嚕嘰里咕嚕呢?
5、嘗試拍出語詞節奏,并用點、捶、搖的方式敲奏鈴鼓。
1)小老鼠跑呀跑,跑到哪里?(上燈臺)
2)小老鼠頭油吃后發生什么事?(下不來)
3)小老鼠叫媽媽,媽媽來了嗎?(媽媽不來)
4)最后小老鼠怎么樣了?(嘰里咕嚕嘰里咕嚕滾下來)
5)引導幼兒用點、捶、搖的動作拍出語詞節奏(出示圖譜)
6)學習用樂器鈴鼓來演奏。(先全體一起演奏,后分角色演奏。)
奧爾夫音樂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感應和聽辨“短短長”的律動節奏;
2、樂意用肢體表示短短長的節奏;
活動準備:飄帶若干、圖片、鈴鼓一個、白板
活動過程:
一、故事導入
師:三位小精靈送給國王的禮物國王可喜歡了,她吹起了大大小小的泡泡
二、感知“短短長”的律動節奏
1、徒手感知
師:我們一起來吹一個小小的泡泡,再來一個小小的,最后來個大大的。
(教師用泡泡的大小來表示“短短長”的.節奏,反復進行幾次)
2、配合音樂,肢體感知
(1)配合音樂再吹“小小大”的泡泡
(2)視覺感知“短短長”的節奏(教師隨音樂在白板上畫出“短長”線條,幼兒用手指指)
(3)肢體創編
教師激發幼兒利用肢體各部位表示短短長,叫根據具體情況重復數變
(4)全體幼兒在活動區域內隨意根據音樂表現“短短長”的節奏。
(5)合作表示肢體的“短短長”
幼兒兩兩合作,互相在肢體上畫出“短短長”
三、道具感知“短短長”的律動節奏
師:漂亮的彩帶也一起來慶祝國王的生日
每位幼兒持一根飄帶,隨音樂在空中畫出“短長長”的節奏,其余音樂處隨意旋轉飄帶。
(1)教師與一位幼兒示范一次
(2)全體幼兒一起操作
四、聽辨樂器演奏的“短長長”節奏
1、教師出示樂器,利用兩種演奏方式(敲奏、搖奏)表示短音和長音
2、請幼兒聽辨短音和長音,并且用肢體表示
3、教師利用樂器演奏各種長短節奏組合,幼兒用手指在空中描畫音值,并念出其長短節奏組合。
五、導出活動
播放音樂做肢體律動,走出教室。
奧爾夫音樂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一、培養幼兒對4|4拍強弱的規律和感受
二、利用說白節奏進行語詞的創作游戲
三、感受頑固節奏
活動準備:
教學CD、幼兒用書、節奏卡
活動過程:
一、律動感受
1、故事導入:“小朋友的家里有小狗嗎?......今天,老師也帶來一只小狗......”
2、根據故事內容做動作。
3、結合音樂律動。
4、教師引導幼兒創編動作。
5、教師整合幼兒創編的動作,結合音樂練習,并在說白的時候拍手。
6、教師引導幼兒進行身體樂器的.創編。
二、強弱規律的游戲
1、教師做出強弱的聲音。如跺腳與拍手。并讓幼兒分辨。
2、說說白并結合強弱。如:跺腳時說小、拍肩時說眼睛。
3、引導幼兒創編強弱的動作。
(1)身體樂器---如:拍手、拍腿等動作進行
(2)生活樂器---地板、桌子、等物體為節奏型伴奏。
4、結合音樂練習。
三、感受頑固伴奏
1、語詞創作:運用幼兒用書的提示引導幼兒進行語詞的創作。
如:小黃 狗, 眼睛 花 天天 都要 去看 花,
我愛 花 我看 花 就是 不要 去摘 花
2、語詞的呼應:
問:小黃 狗 怎樣 叫 ? 答:汪汪汪 汪汪汪汪 叫
3、出示節奏卡,結合節奏卡進行練習。
4、節奏練習
1)先一起練習頑固伴奏。
2)分組練習
一組:說白節奏型 一組:頑固伴奏
四、樂器合奏
1、出示樂器
2、樂器練習
1)一起練習說白節奏型
2)一起練習頑固伴奏
3、樂器合奏:說白節奏型與頑固伴奏。
幼兒用書使用說明:
1、教師引導幼兒將圖畫節奏型轉化為音符節奏型,畫在小狗的下面
2、教師與幼兒一起進行 的語詞創編。
3、請幼兒把小狗的節奏型演奏出來,并注意強弱拍的表現
4、請家長在右上角記錄小朋友的創作表現
奧爾夫音樂教案 篇5
設計意圖:
我通過參加奧爾夫音樂培訓活動,從中學到到了很多前言的理念和教學方法。奧爾夫先生曾說過:“我們進行奧爾夫教學注重的蚌埠市結果,而是注重幼兒參與活動的過程”。針對我班幼兒的發展水平我設計了本次活動《我們大家動起來》。
活動目標:
1、學習分辨音樂中比較明顯的'音節變化。
2、培養幼兒的反應能力、創造能力。
活動準備:
音樂《握手舞》《庫企企》
活動過程:
一、問好環節,音樂熱身律動
1、《握手舞》
2、師:寶寶、寶寶、早上好。寶寶好。
幼兒:老師、老師、早上好。老師好。
3、小音符游戲。
二、感知音樂《庫企企》
在一座大城堡里藏著許多金銀財寶,要想得到這些財寶必須說出一句咒語才能打開城門,而這句咒語就藏在音樂里,讓我們一起聽一聽。
1、初步欣賞音樂。
師:在音樂里你聽到了什么咒語。
2、引導幼兒逐漸展開活動。
3、創編聲勢動作.
在這首音樂里,我們可以用我們的身體動作來表現音樂。請小朋友想一想還可以做什么動作。
三、創編活動
教師根據幼兒的動作帶幼兒一起動起來。
四、結束活動
請幼兒邀請客人老師與幼兒一起動起來。表揚每位幼兒的表現。
奧爾夫音樂教案 篇6
奧爾夫音樂教學法教案
教學課題:拉丁美洲音樂之巴西音樂
教學班級:高一年級三班
教學課時:45分鐘
教學目標:1、通過拉美音樂中最具有拉丁節奏及風格的代表——“桑巴”的學習,了解拉美音樂對節奏的重視,同時豐富同學們對節奏的了解和把握。
2、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學生的合作,讓學生親身參與到音樂表演活動當中,在“玩”的過程中享受音樂表現的樂趣,陶冶情操。同時開發學生的創作能力,培養學生藝術想象力和創造力。 教材分析:拉丁音樂是一種以節奏為中心的流行音樂,它的節奏所具有的不僅僅是簡單的強弱規律,而是作為一種音樂的靈魂使其上升到主導地位。因此,在了解拉丁音樂的過程中,首先需要了解的就是它的節奏。今天我們著重介紹一種具有代表性的拉丁節奏及風格——桑巴。桑巴是拉丁美洲最具代表性的舞蹈之一。它源于巴西,是以黑人所具有的美洲節奏為基礎,大量的融進歐洲旋律二產生的舞蹈音樂形式。其音樂特征是2/4拍,音符短促地滾動節奏,節奏感很強。
教學重點:1、利用拉丁美洲最具代表性的舞蹈之一----桑巴,使學生把握拉美音樂的節奏特點,教案《奧爾夫音樂教學法教案》。
2、在教學過程中,切實體現“學生親身參與”的理念。
教學難點:1、通過對拉丁美洲最具代表性的舞蹈之一——桑巴的認識,分析它的音樂特點,把握拉美音樂的節奏特點。
2、注意學生的參與性,創造性。
教學媒體:多媒體,小鼓(或者其他可用于擊打的物品),身體樂器
教學過程:
1、導入:請同學們看一段視頻。(文根英《舞者的純情》)
2、這段視頻中的音樂是“桑巴”舞蹈中一段常常會聽到的音樂,是很著名的一段“桑巴”配樂。(桑巴源于巴西,它是以黑人所具有的美洲節奏為基礎,大量地溶進歐洲旋律而產生的舞蹈音樂形式。傳統桑巴可分為農村桑巴和城市桑巴兩種。現代歐美所流行的桑巴,于1920年左右形成于巴西的里約熱內盧。)其特征就是2/4拍,音符短促地滾動節奏,可以說是拉美音樂的代表之一。今天我們就來共同學習“桑巴”的典型節奏型。
2、帶領同學們一起做幾個簡單的節奏練習。(小鼓)
(1)(2)(3)
3、通過剛才的練習,使同學們發現有大量的切分音出現。
再通過另一段反應“桑巴”節奏的視頻(九拍小鼓手演奏的桑巴節奏),歸納出該視頻最突出的節奏型:切分。
從而了解到桑巴中最常見的節奏型就是切分節奏,它能很好的融入桑巴的舞步當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4、讓同學們四人一組進行節奏的創編,使它既能突出2/4的特點,有能讓每個人都用不同的`節奏型來敲擊,重點是突出切分的節奏感,體驗桑巴的節奏特點。
5、在經過了同學們的分組討論和練習,請幾組同學來表演一下他們的成果。并且請其他同學來說明一下他們的節奏特點。
6、除了切分音,同學們還能創作出什么樣的節奏型?
(進行分組練習)
7、請幾組同學來表演一下他們的創作成果。
課堂小結:通過今天這節課,我們對拉美音樂的節奏特點有了大致的了解,同時豐富了我們對其他不同節奏型的編組與創作,使我們對節奏的把握也更加準確。拓展了我們的創作能力。 課后作業:在掌握了巴西音樂的節奏特點以后,了解阿根廷音樂的有關知識,為下節課的學習做準備。
奧爾夫音樂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讓幼兒了解蚊子是害蟲。
2、鍛煉幼兒手眼協調的打蚊子。
3、剖析節奏ta ti-ti,并用樂器拍奏全曲。
活動準備:
錄音帶、 錄音機、鈴鼓、 蚊子圖片 、其他昆蟲圖片、手搖鈴若干個、捕蚊拍
活動過程:
一、感知體驗。
1、故事引導:今天森林里要舉行一場很大的音樂會,為了防止擾亂,所以青蛙兄弟負責守衛。就在大家都沉醉在美好的音樂中的時候,突然飛來了一群搗鬼的家伙,他們到底是誰呢?我們一起來聽聽!
2、小蚊子是害蟲還是益蟲“害蟲”“為什么”“它叮人、會傳染疾病”
3、你認識哪些益蟲呢?“青蛙、蜜蜂。。。。”
二、幼兒肢體表演
師:負責守衛的青蛙兄弟,也為了怕蚊子來搗鬼而傷透了頭腦
1、感受特定拍
我們來聽一下音樂會上的蚊子是怎么擾亂的,欣賞全曲。
2、分段欣賞感應蚊子飛行“飛”的次數。
3、“如果有蚊子叮你,你會……”“拍死它”
4、“拍死蚊子你高興嗎?”“高興”大聲的笑一下“哈哈”
5、“如果你是小蚊子,請你做一個死翹翹的動作和大家的肢體動作不同”
6、幼兒自學蚊子飛,可以根據兒謠做不同于他人的`動作,到“飛”時要拍手,最后做“死翹翹“的動作造型!和大家不同的動作就一起來學學!
三、游戲“打蚊子”
1、除了用手拍蚊子還可以用什么打死蚊子。“電蚊拍、蚊香”
2、今天老師給小朋友準備了一些蚊拍,來拍蚊子,可是在這些蚊子中間有一些益蟲,小朋友千萬要看清楚。不要打死益蟲噢。
3、幼兒聽到“啪”時候才能打蚊子,其它時候就學小蚊子飛和做死翹翹肢體造型
4、幼兒游戲,教師察看是否有幼兒拍錯蚊子。
5、師:蚊子的家族是很大的,我們把中國的蚊子消滅了,蚊子的外國親戚又來了。我們一起把它們都消滅光!
四、節奏練習ta ti-ti ,并用樂器演奏
1、幼兒練習徒手拍節奏(根據幼兒的情況是否再次練習)
2、音樂會要開始了,請我們去演奏,我們先練習一下,請小朋友叫醒你的小樂器。
3、一半幼兒拿領鼓,一半幼兒拿木魚,聽音樂練習演奏全曲。
4、交換樂器再次進行演奏。
5、教師組織幼兒收樂器。
結束語:好了,剛才小朋友們都很棒,都把小蚊子這些搗鬼的家伙打死了。
奧爾夫音樂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感知AB兩段不同的音樂,感應AB曲式。
2、嘗試樂器演奏,學會正確的演奏方式。
活動準備
1、道具準備:彩色沙巾若干、手搖鈴人手一個、配套音樂和掛圖。
2、情感經驗準備:有觀察云的經驗。
活動過程
一、故事導入。
教師播放音樂,同時講訴白云在天上一會一個樣,一會兒變成什么,一會兒變成什么和白云乘著風在天上飄動的故事,讓幼兒感知音樂。
二、音樂律動。
1、個別體驗:
A、教師帶著幼兒坐下或跳躍,空手抓白云的動作。
B、跟著音樂,前后、左右搖擺。
2、兩人一組牽手。
在聽到A段音樂是請幼兒到處逍遙的走動,當聽到B段音樂的`時候就請幼兒面對面或背靠背坐著,左右搖晃
三、造型游戲,感知音樂。
配合音樂,教師做大象云的造型,在A段音樂時伸出長長的鼻子或大大的耳朵到處走;B段音樂時用鼻子或耳朵左右搖擺。
四、利用樂器感知音樂。
1、教師介紹樂器,并激發多種演奏方式的創編。
2、A段敲奏手搖鈴,B段搖奏手搖鈴,原地搖晃。
奧爾夫音樂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聽辨聲音的長、短。
2、讓幼兒感受二分音符、四分音符時值的不同。
3、會用肢體語言或樂器,表現聲音的長短變化,體驗聲音游戲的樂趣。
活動準備:
1、音樂:《有趣的聲音》、《火車開啦》。
2、圖譜。
3、樂器。
活動過程:
一、聲音游戲。
1、在音樂《火車開啦》中,和幼兒玩"開火車"游戲,讓幼兒說說:到站時,聽到了什么聲音?火車開動時是什么聲音?說出哪個聲音長(短)?
有哪些小動物來了?讓幼兒說出動物的名稱,然后模仿叫聲及動作。如:。
(小小貓;喵 - 小狗:汪汪 汪汪)讓幼兒說出誰的聲音長(短)?
小羊:咩 -咩- 小雞:嘰嘰 嘰嘰
2、鼓勵幼兒大膽想象,說說自己在生活中都聽到過哪些聲音?并模仿,知道誰的聲音長(短)?
(啟發:動物園里、大街上、廚房里、天空中------4---5人)
二、肢體游戲。
1、聽音樂《有趣的聲音》,鼓勵幼兒模仿音效,讓幼兒說出聽到了哪些聲音,哪個聲音長?哪個聲音短?
2、小結:我們生活中的聲音,有長也有短,老師用一根長紙條表示長音,如:喵-;把這根長紙條剪成兩段,就變成兩個短音,如:汪汪;出示紙條,讓幼兒形象理解。
3、啟發幼兒用肢體表現長短不同的聲音,如:長音,伸長手臂;短音時,握拳手臂收回。
4、啟發幼兒用身體動作演奏聲音的.長短節奏。如:拍手、踏腳、搖頭-----
三、節奏游戲。
1、認識樂器:三角鐵、木魚,知道名稱和用法。
2、讓幼兒用自己手里的樂器敲出聲音,說出是長音還是短音。
3、出示節奏譜《不一樣的聲音》,a組幼兒用三角鐵演奏長音,b組幼兒用身體動作(拍手、踏腳----)演奏短音。然后b組幼兒用木魚演奏短音,a組幼兒用身體動作(踏腳、開槍、敲鼓---)演奏短音。
4、a、b組看圖譜分段演奏。
四、活動小結。
我們周圍有許多長短不同的聲音,音樂就是由很多長短不同聲音組成的。
開火車出教室,去尋找外面不一樣的聲音。
奧爾夫音樂教案 篇10
活動目標:
1. 感受進行曲雄壯行進的音樂特征,嘗試有節奏地進行表演。
2. 體驗音樂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剪輯過的音樂、動物圖片、動物節奏卡、PPT。
活動過程:
1. 復習韻律,導入活動
復習韻律活動《動物園》
2. 感受音樂特征。
(1) 今天我也給大家帶來了一首有關于小動物的音樂,請你們仔細聽一聽,猜猜這些小動物在干什么。
(2)第一遍傾聽音樂
(3)提問:這些小動物好像在干什么?
(4)這是一首軍隊進行曲,聽上去很神氣,小動物們呀正在進行閱兵儀式呢!
3. 聽故事,理解音樂。
(1)T:你們想看看森林里的閱兵儀式嗎?(PPT+音樂)
教師講故事,在間奏處加入XX︱XX︱XX︱X —︱
黑熊 黑熊 出發 啦(以此類推)
(2)T:有哪些小動物參加了閱兵儀式?
T:閱兵時黑熊(雄鷹、長頸鹿、小袋鼠)是怎么走路的?(請幼兒學各種動物的`走路)
T:閱兵時的小動物走的可整齊啦,那是因為小動物們走的時候都很有節奏。我們也聽著音樂有節奏地走走吧!
(3)單個動物練習后聽音樂完整進行。
4.以加油形式進行身體樂器的打擊。
(1)T:小動物們都特別神氣,許多前來觀看的人們都在給他們加油呢!
(2)出示圖片讓幼兒進行節奏訓練。
(3)完整聽音樂做加油節奏。
5.分角色完整表演。
(1)我們也像小動物們一樣開個閱兵儀式吧!
請一半幼兒分別做獅王、黑熊、雄鷹、長頸鹿、小袋鼠,另一半幼兒給他們加油!
(2)交換游戲后結束。
【奧爾夫音樂教案】相關文章:
《奧爾夫音樂》教案02-16
奧爾夫音樂教案04-20
奧爾夫音樂教案03-22
【精選】奧爾夫音樂教案06-17
【推薦】奧爾夫音樂教案02-17
奧爾夫音樂教案【精】02-19
【熱門】奧爾夫音樂教案02-19
【精】奧爾夫音樂教案02-16
小班奧爾夫音樂教案01-23
大班奧爾夫音樂教案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