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小學語文夜晚的實驗教案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教案有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系統的知識?靵韰⒖冀贪甘窃趺磳懙陌!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學語文夜晚的實驗教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學語文夜晚的實驗教案1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新詞。
2、能聯系課文語言環境,懂得課后作業中“瞎子”、“穿透”、“聽|”等詞的意思及其所帶引號的用法。
3、通過朗讀、復述等一系列語言訓,感受并學習科學家細心觀察、善于思考、大膽實驗、潛心研究、遭受失敗不氣餒、善于反思。不斷利用科學技術造福人類的科學精神。
4、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復述課文。
教學時間:
三課時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朗讀課文,學習生字。
一、導入:
魚兒在水中有自由來去的本領,人們就模仿魚類的形體造船,鳥兒在天空有自由飛翔的本領,人類就模仿鳥兒的結構制造飛機。這就是仿生學的例子。今天我們也來學習一個在仿生學過程中重要的實驗。
板書課題:夜晚的實驗(讀題)
看了課題,你想知道什么?有什么疑問嗎?
二、初讀指導
1、自由讀課文,要求:
(1)畫出生字,讀準字旨,讀順課文。
(2)借助字典并聯系下文自學生字詞。
2、檢查自學情況。
(1)指瀆生字詞,相機字音。
喉嚨 蒼蠅 (嚨、蠅是后鼻音,在詞中讀輕聲)
瞎子 薄膜 油漆 礦藏 領域
堵住 揭開: 判斷
(2)指名分自然段朗讀課文,檢查學生的掌握課文的能力。
3、通讀課文,回答揭題時提出的前兩個問題。
(板書: 蝙蝠 斯帕拉捷)
能不能根據這兩個詞把文章的內容概括出來。
4、指導分段
默讀課文,看看課文是由哪幾個部分組成的?
第—段(第1自然段)寫蝙蝠在夜空中飛行引起了斯帕拉捷的好奇。
第二段(第2—6自然段):寫經過多次實驗,終于揭開蝙蝠出行的秘密。
第三段(第7—9自然段):寫斯帕拉捷的實驗引起了科學對超聲波的研究,使我們享受到它帶來的恩惠。
5、三部分中哪個是我們學習的重點,為什么?
三、指導書寫
本課生字全是左右結構的字,注意安排好各部分的比例。
大部分左窄右寬或左小右大。
判:左右相等;
添:注意“點”和“捺”。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學習課文,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
一、談話導入。
1、同學們都很崇拜科學家,老師也是一樣?墒窃谖覀兊挠∠笾惺遣皇强偸怯X得科學實驗是一個特別懸乎的事?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的認識是不是有了一些改變呢?
2、我想我們這節課應該至少解決兩個問題:(出示)
斯帕拉捷是怎樣做這個實驗的?
斯帕拉捷是個怎樣的科學家?
通過解答第一個問題,我們才能對斯帕拉捷這個人有所了解,才能走進這位科學家;我們了解了斯帕拉捷,才能真正感受到他實驗的魅力。
一、學習課文第一自然段:
1、斯帕拉捷為什么想到做這個實驗?
2、指名讀。
3、為什么斯帕拉捷對蝙蝠感興趣?我想散步的人不會是他一個人吧?
4、可能我還有一個疑問希望大家幫助解答:我想街道上、樹上棲息的動物會不少,可是他為什么對蝙蝠這么感興趣呢?
二、學習課文二-六自然段:
(一)整體把握,梳理線索。
1、首先請同學們自己讀課文,根據表格的要求邊讀邊思考。做到不動筆墨不讀書,先在書上做上記號,再嘗試著填表。
實驗順序 實驗設想 實驗想象 實驗結果 實驗后反思
2、斯帕拉捷的實驗一共分為幾次完成的?
3、我們發現有的可以內容可以通過讀書直接填寫出來,有的不能光看就清楚的。先說第一次吧。這一次書上寫的.比較詳細。
4、指名回答。
5、我們是概括的回答,課文中寫得還是比較詳細的。誰來讀讀第三自然段?這個自然段解決了兩個問題——一個是實驗猜想,一個是實驗后反思。
6、請一個同學把實驗猜想部分再來讀一讀。他讀完了,我再來讀一讀,大家認真聽,發現有什么區別嗎?(教師在讀的時候故意漏了一個“總”字),發現什么?一個“總”說明什么?
這是人的常態思維,可能和斯帕拉捷同行的人也可能產生過疑問,但是大家也許就會根據常理認為蝙蝠就像貓一樣,有一雙敏銳的眼睛。而斯帕拉捷——(啟發學生說下去)
7、請同學把實驗的過程讀一讀(即讀第二自然段)看到這個詞了—— “輕盈敏捷” ?能不能用幾句話來形容一下它們是如何“輕盈敏捷”的?
8、斯帕拉捷不由得——驚叫起來。誰來讀一讀斯帕拉捷的反思。想一想,如果你是他,你會如何來表達?(只要學生說的有理則行)
9、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實驗過程,作者并沒有像第一次一樣面面俱到。認真地讀四到五自然段,把作者沒有寫出來的部分通過自己的想象填寫出來。大家可以先看看第一次作者是怎樣寫的,這樣對你寫有幫助。
10、指名說,只要說得有理就可以了。
11、通過這樣幾次實驗,斯帕拉捷終于發現蝙蝠是靠聽覺來辨別方向,確認目標的。一起讀第六自然段。
有沒有發現這個“啊”字呀!這可是一個內涵豐富的字。說說看,在這個字背后隱藏著斯帕拉捷的什么情感?
12、請同學們想一想:科學發現一般要經過哪幾個過程,才能有所發現,獲得結果。這幾個部分能不能調換次序?
13、斯帕拉捷的實驗完成了,說說看他在你的印象中是個怎樣的科學家?
14、科學家能夠與眾不同,就是在于他們能夠抓住細微之處,并且能夠打破砂鍋問到底。道爾頓有一次為孝敬老母買了一條長筒襪子送回家里,不想老母一見立即不悅道:“孩子,就算你有孝心吧,也不能讓我這樣的年紀穿這櫻桃紅的艷色襪子去教堂作禮拜吧!边@一句話把道爾頓說得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他說:“這明明是正合你老人家穿的深藍色嘛,怎么會是櫻桃紅呢?”在場的人見狀都哈哈大笑。后來道爾頓又拿各種顏色紙讓他的學生去認,終于他成了第一個發現和研究色盲的人。于是他專門就此寫了論文,并且留下遺囑,死后請將自己的眼球拿去解剖,好探清色盲的原因。
四、學習七-九自然段。
1、斯帕拉捷的實驗為后來的研究者打開了一扇門?纯慈藗兌加辛四男┦斋@?
2、能不能用圖形的方式向大家介紹一下蝙蝠的工作原理。
3、大家還知道哪些仿生學的事例?
第三課時
課時目標:復述課文,完成練習。
一、復述課文。
1、能不能按照上節課所填寫的圖表說一說斯帕拉捷實驗的過程。
2、小組合作,練說。
3、班級展示。
二、拓展資料:
1、這里也有一篇揭示蝙蝠飛行秘密的文章,讀一讀,看看跟《夜晚的實驗》有什么相同之處,有什么不同之處?
三、完成練習
1、課后有這樣一個習題,讓我們也來探究一下好嗎?(出示課后練第4題:讀一讀,說說下面句子中引號的用法。)
、拍菐字或鹧劬θ凰缮狭,都是“瞎子”呀。
、乞鸬亩溆衷趺茨堋按┩浮焙谝,“聽”到沒有聲音的物體呢?
小學語文夜晚的實驗教案2
一、導入
今天,我們一起學習第18課。齊讀課題,讀了課題,你有什么想法?(學生自由發言)
大家知道蝙蝠是一種會飛的哺乳動物,雷達是探測的儀器,前者是自然界里的動物,后者是人類的一種發明創造,看起來毫不相干,然而,人類的許多創造發明都從動物身上得到啟迪,那么蝙蝠它給人們什么啟示呢?你想知道嗎?答案就在課文里。
二、自讀課文,了解內容
。ㄒ唬┻呑x邊劃出生字詞和不懂的詞語。
。ǘ顺鲎匀欢,想想哪幾段說的是一個意思。
三、檢查自讀情況
(一)認讀生字詞。(卡片)
(二)找四五名同學讀課文
(查:生字讀音,文字正確流利。)
四、練習給課文分段,歸納段落大意
。ㄒ唬┗仡櫧o課文分段的方法。
一讀二想三并
。ǘ┱埰呙瑢W分別讀自然段,其他同學思考每自然段講的是什么?
。ㄈ┐蠹易h論說每段主要講了什么?哪幾段意思相近。
。ㄋ模⿲⑾嘟馑嫉亩魏喜橐淮蠖。獨立一個意思的為一段。按一定的順序給課文分段。
。ǚ侄谓Y果:第一段是第1、2自然段;第二段是第3~6自然段;第三段是最后一個自然段。即:提出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為線索。)
(五)歸納段落大意。
1.歸納段落大意要注意什么?
。1)要抓住主要內容。
。2)語言要簡練。
2.怎樣歸納段落大意呢?
教師給方法,出示小黑板。“獨立成段的抓重點句;合并成段的,舍棄次要,抓主要。”
3.學生根據方法,討論如何歸納段落大意。
。ㄓ懻撨^程:第一段中的第1自然段講了一架飛機在安全夜航。第2自然段就這個現象提出問題。段意可概括為,由飛機夜航的現象,提出飛機怎么能安全飛行的'問題,是從蝙蝠身上得到的啟示。第二段中講了先提出蝙蝠在夜里為什么會有高超的飛行本領,講了科學家做了三次試驗的情況和結果,最后揭示了蝙蝠夜間安全飛行的秘密。這么多內容,要用精練的語言概括一下;讓學生根據課后思考練習題2,選擇正確的第二段段意。第三段只有一個自然段。講了科學家摹仿蝙蝠探路的方法,給飛機安上雷達,保證飛機安全飛行,還著重講了雷達的工作原理。這兩點中最主要就是人們從蝙蝠身上得到啟示,發明了雷達。把這個作為段意就可以了。)
五、分段練習讀課文,找出不懂的詞語
六、個人利用工具書,和聯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詞意
七、全班交流
。ㄒ唬┨岢鲭y懂詞語。
。ǘ┐蠹疫M行解答。
八、練習正確、流利朗讀課文
九、作業
預習課后思考、練習題。
第二課時
一、導入
上節初步閱讀課文,進行分段,歸納段落大意,并理解了一些詞語的意思。這節課繼續深入學習課文內容。知道科學家是怎樣通過反復試驗和研究從蝙蝠身上得到啟示,發明雷達的。
二、找三名同學讀書。大家思考:文章開頭提出一個什么問題?課文哪段具體解答了這個問題
三、變序教學,先學首尾段
(一)默讀首尾段,了解寫作特點。
。ǘ┨釂枺
1.文章開頭提出了什么問題?(飛機為什么能在夜間安全飛行?)
理解詞語:漆黑
2.這樣寫有什么好處?(在文中有承上啟下的作用,引起人們的思考和閱讀的興趣。)
3.科學家研究的結果是什么?理解詞語:“摹仿、啟示、障礙”。
。ò鍟禾炀、熒光屏、電波、反射、障礙物)
4.先提出問題,最后解答這是一種什么寫作方法。(首尾呼應)
(三)請兩名同學分別讀首尾段。
過渡:科學家為什么會得出這個結果呢?人們從蝙蝠身上得到了什么啟示呢?
四、學習第二段
(一)個人小聲閱讀第二段。思考:蝙蝠夜間飛行的特點是什么?你是從哪個詞看出來的?邊讀邊劃。
(二)提問:
1.蝙蝠夜間飛行特點是什么?從哪個詞看出來的?(蝙蝠不但能夜間飛行,還能捕捉飛蛾和蚊子。無論怎么飛,也不會同任何東西相撞,即使一根極細的電線,也能靈巧的避開,通過“即使……也……”這個詞看出來的。)
2.從這些特點中反映出什么?(蝙蝠夜間飛行,就如同在白天飛行一樣動作靈巧,反映敏銳。)
3.蝙蝠為什么能在夜間飛行?科學家為了揭示這個秘密,做了幾次試驗,都是怎么做的?試驗證明了什么?
。ㄈ⿲W生帶著問題讀書。
1.個人默讀4、5自然段。
2.找單人讀4、5自然段。
大家思考:
(1)課文對哪次試驗作了比較詳細介紹?
。2)對試驗做了哪些介紹?
。ㄋ模⿲W生議論發言,理解詞語“橫七豎八”。
。ù鸢福赫n文把第一次試驗敘述得比較具體,講了試驗的時間、場所、條件、情況和結果。)
。ㄎ澹┱埻瑢W當一回“科學家”,將三次試驗填寫在表格中進行匯報。
(六)教師小結:
科學家針對蝙蝠高超的飛行本領,做了三次試驗,第一次排除了視覺在夜間飛行中的作用。第二、三次試驗證明蝙蝠夜間飛行是靠嘴和耳朵配合起來探路的,寫試驗時作者在寫作方法上有詳有略,同時使我們知道寫試驗情況時應介紹交代什么。望同學們學習這些寫作方法。
過渡:蝙蝠到底是怎樣用嘴和耳朵配合起來探路的?
。ㄆ撸﹩稳俗x第6自然段,大家邊聽邊劃、劃出與問題有關的重點詞語。
1.提問。
2.理解詞語“反復研究”、“終于”。從這兩個詞中體會到什么?
。1)科學家對待科學的態度,認真、不辭辛苦、刻苦鉆研的精神。(2)結論是來之不易的。)
3.讓同學畫畫蝙蝠用嘴和耳朵配合飛行的草圖。
4.用自己的話說說蝙蝠是怎樣飛行的。
(板書:嘴、耳朵、超聲、反射)
過渡:科學家從蝙蝠身上得到啟示,發明了什么?
五、學生自由讀課文最后一段
(一)同座位的同學議論,蝙蝠和雷達之間有什么聯系?
1.學生試畫雷達工作的原理圖。
2.做填空練習。
3.對照投影或板書說說雷達和蝙蝠的對應關系。
(二)討論發言。從這一事例中你知道了什么?
(三)自由議論。你還知道哪些發明創造,也是人們從生物身上得到的啟示?
六、請三名同學讀全文
七、教師總結
這篇課文通過講敘科學家對蝙蝠飛行情況的研究,找到原因,從而得到啟迪。給飛機裝上雷達,保證安全飛行的事例,使我們知道,人類的許多發明創造,都是從動物身上得到的啟示。望同學們努力學習,多觀察事物,觀察生活,向科學家學習,為人類做出自己的貢獻。
第三課時
一、交代本節學習任務:掌握本課生字新詞
要求能夠掌握字音,記住字形,理解運用。
二、溫習課文內容
請同學們接力朗讀課文。
三、復習生字詞的讀音
(一)學生自己讀生字表和課后詞語。
。ǘ┯蒙衷~的卡片檢查字音掌握情況。
四、學生個人分析和記憶字形,懂得意思
。ㄒ唬┓治鲎中谓Y構,偏旁部首。
。ǘ├斫庠~語的意思。
。ㄈ┚毩晹U詞,豐富詞匯。
五、集體學習
(一)要強調字音的生字有:
“即”是第二聲“j0”,不要讀成第四聲“j@”。
“塞”是平舌音,要讀準。
“豎、鐘、超、障”是翹舌音,要讀清楚。
(二)要強調字形的生字有:
“即”字右半部是“卩”,不要寫成“阝”
“熒”字下邊是“火”,不要寫成“蟲”或“玉”。
“配”的左半部不要少寫一橫。
教學步驟:
(三)先讓學生自己說說哪些字音易讀錯,然后,說說要注意什么。再找一找哪些字形易寫錯,怎么記住它們。
(四)區別形近字,組詞練習。
堅()熒()配()摹()塞()豎()螢()醒()幕()賽()
。ㄎ澹⿲W生提出難理解的字義或詞義,大家通過,聯系上下文,進行議論解答。
如:敏銳——感覺靈敏,眼光尖銳。本課意思指眼光尖銳。
摹仿——照某種現成的樣子學著做。本課指科學家根據蝙蝠探路的原理發明了雷達。
障礙——阻擋、限制。本課指超聲波遇到影響、限制的東西就反射回來。
六、造句指導
。ㄒ唬┡胺磸、證明”的意思
“反復”在本課中是一遍又一遍、多次重復的意思。
“證明”在本課當作動詞用。是用可靠的材料來表明事物的真實性。
。ǘ┙處熢旆毒溥M行引導。
反復——經過反復練習,小紅終于把《小青蛙》這支曲子彈會了。
證明——看見燕子低飛,螞蟻搬家,小明說要下雨了。果然,不一會兒天上飄來一片烏云,豆大的雨點落了下來,證明小明說的是對的。
。ㄈ⿲W生練習造句。
注意用這兩個詞造句時,要把事講清楚,不能太籠統、太含糊。
七、練筆
。ㄒ唬⿴ьI學生做一個《吹球》的小實驗。
(二)說說實驗過程。
。ㄈ┌凑照n文中介紹試驗的方法,把這個實驗的經過、結果寫下來。
八、作業
。ㄒ唬⿲懮衷~。
(二)朗讀課文。
【小學語文夜晚的實驗教案】相關文章:
《夜晚的實驗》教學反思04-17
夜晚的實驗教學反思01-06
夜晚小學作文02-05
小學語文經典教案01-08
小學語文的教案01-10
《小學語文》教案01-26
語文小學教案01-03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教案11-19
生物實驗教案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