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小學信息技術教案范文匯總6篇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總歸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系統的知識。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學信息技術教案6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學信息技術教案 篇1
[教學目的與要求]
1.能夠編輯保存過的過程,會用EDIT命令定義新過程。
2.通過編輯過程進一步完善過程,通過用EDIT命令定義新過程的方法體會過程的作用。
3.計算機的程序設計要求科學而嚴密,通過本課的學習讓同學從小養成科學嚴謹的工作態度。
4.通過比較兩種過程定義方法的異同點,培養學生細心觀察和的能力。
[課時安排]
建議安排1課時。
[教學重點與難點]
1.重點:編輯過程和用EDIT命令定義新過程。
2.難點:引導學生找出兩種過程定義方法的異同點,提高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材分析與教法建議]
1.教材的地位與作用
對保存過的過程進行編輯和修改是我們在程序設計中經常面對的問題,所以本節課是學習和理解程序修改與優化的`基礎。引導學生對過程進行修改與重新定義是程序設計的重要內容,同時通過比較兩種不同的定義過程方法,從而提高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2.教學方法指導
通過任務驅動的方式引導學生主動探究修改過程的方法;利用嘗試教學的方法引導學生學習用EDIT命令定義新過程;用比較的方法引導學生找出兩種定義過程的異同點。
[教案]
。壅n題]第11課過程的編輯
[教學目的與要求]
1.知識與技能
能夠編輯保存過的過程,會用EDIT命令定義新過程。
2.過程與方法
通過編輯過程進一步完善過程,通過用EDIT命令定義新過程的方法體會過程的作用。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計算機的程序設計要求科學而嚴密,通過本課的學習讓同學從小養成科學嚴謹的工作態度。
4.行為與創新
通過比較兩種過程定義方法的異同點,培養學生細心觀察和的能力。
[教學重點與難點]
1.重點:編輯過程和用EDIT命令定義新過程。
2.難點:引導學生找出兩種過程定義方法的異同點,提高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準備]
讓學生將事先編輯好的過程保存在文件夾中備用。
[教學過程]
1.復習引入
前幾節課我們學習了定義過程、保存和調用過程,下面請同學們調用保存過的過程ZFX。
2.學習新知
(1)提出問題:如果要將正方形的邊長變為90,那該如何編輯(修改)ZFX這個過程呢?
。2)布置任務:請同學們在命令窗口中輸入:EDITZFX并按回車鍵,在打開的“ZFX”窗口中將邊長50修改為90。
。3)學生探索新知,有問題可以借助教材或與同學討論。
。4)小組討論:寫出編輯過程的命令和步驟。
、僬{用保存過的過程ZFX。
②用EDIT命令編輯過程ZFX。
、墼赯FX窗口中按要求進行修改。
④關閉ZFX窗口時要保存修改。
。5)提出問題:小明上節課因為生病沒來上學,所以沒學習和保存過程ZFX,但今天小明很聰明,他用EDIT命令同樣完成了一個正方形的過程ZFX,你知道他是怎么做的嗎?(請同學們仔細閱讀教材中“用EDIT定義新過程”一部分,目的是引導學生自主完成新知識的學習)
。6)你能說說如何用EDIT命令定義一個新過程嗎?
(7)小組討論:用TO命令和EDIT命令定義過程有什么異同點?
3.練習
。1)用EDIT命令定義一個長為80寬為50的長方形過程CFX,保存在自己的文件夾中,并且用EDIT命令將其修改為長為100寬為60的長方形。
(2)你能用定義好的過程CFX來創作出一些特別的圖形嗎?
小學信息技術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了解桌面背景,認識顯示屬性,會設置背景。
2、掌握窗口操作方法及其名稱,能設置“屏幕保護”“外觀”,利用“顯示屬性”的“設置”改變屏幕區域大小
3、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1、學習改變桌面背景的顏色并會設置桌的大。涣私獯翱诘慕M成,并會窗口操作
重點難點:會設置背景;掌握窗口操作方法及其名稱,能設置“屏幕保護”“外觀”,利用“顯示屬性”的“設置”改變屏幕區域大小
教學準備:多媒體教室、計算機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桌面背景一般可以設成深綠色或者是藍天白云的圖案,也可以將你喜愛的圖片設成桌面背景。今天我們就來學習。
二、交流學習
任務一:看書或小組討論后,嘗試改變桌面背景的顏色并設置桌的大小,并說明如何操作?
教師小結:
步驟1:在windows98桌面的空白處,單擊鼠標右鍵,選擇“屬性”彈出對話窗口,如書中6.1所示;
步驟2:在“墻紙”框中,選擇你喜歡的背景,關在“顯示”欄中選擇“拉伸”,單擊“應用”,“確定”按鈕,如書中6.2所示。
步驟3:利用“顯示屬性”的“設置”,改變屏幕區域大小。如書中6.3所示。
任務二:看書或小組討論后想:窗口都由哪些欄目和按鈕組成?
小結:
標題欄:位于窗口頂部,用來顯示應用程序的名稱;
菜單欄:位于標題欄的'下方,安一般包括許多菜單選項,單擊每個菜單項可以打開相應的菜單。
工具欄:位于菜單欄的下方,它為我們提供一些常用的操作工具按鈕
最小化:可以使應用程度窗口縮小成任務欄中的一個按鈕,此時單擊按鈕可以恢復窗口的顯示。
最大化/還原:單擊可使應用窗口充滿整個屏幕,最大化時也可使窗口還原到原始大小。
關閉按鈕:關閉當前窗口。
滾動條:可以將當前窗口中未顯示的內容顯示出來。
任務三:看書或小組討論后,怎樣移窗口并且改變其大。
小結:將鼠標移動到某一窗口的標題欄,拖動鼠標即可
點擊最大化、最小化、還原及關閉按鈕可以改變窗口大小。
三、鞏固練習
練習上述一個任務中的內容:
思考:改變窗口大小還有什么方法?
不熟練的可以小組講座或請教老師,教巡視指導。
四、學情反饋: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么,你掌握了哪些內容?
小學信息技術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了解頁面邊框、頁面設置、打印預覽等概念。
能力目標:掌握頁面邊框、頁面設置、打印預覽的方法。
情感目標:培養探究能力,加強勤儉節約意識。
重點難點
頁面邊框、頁面設置、打印預覽的方法
教學素材
學案、教學課件沒有進行頁面設置的文章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情境創設,激發興趣
屏幕播放某位同學的進行了頁面等的設置的小板報。漂亮嗎?接著展示該板報的打印品,問:這是什么?剛才在電腦中展示的小板報。利用Word軟件咱們不僅可以制作出漂亮的板報,而且咱們還可以通過一個小小的打印機將制作的板報打印在白紙上,神奇嗎?想掌握這項本領嗎?好今天咱們就一起來學習如何打印文章。
觀看板報作品,回答問題
通過展示進行了頁面設置的板報及其打印品,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引出本節課的學習任務。
啟發探究, 技巧點撥
為了避免浪費紙張,在對文章打印之前,我們首先要對它進行最后的美化,比如加上一個頁面的邊框,選擇好紙張的大小及排列等等。然后通過打印預覽觀察一下最終效果,感覺滿意了再去打印,如果不滿意可以接著修改,直到滿意了再去打印。那么打印之前如何去對我們板報的頁面進行美化設置呢?下面我們就去探究一下。
聽清要求,帶著老師的要求去完成任務。
給予一定的方法上的指引及行為習慣的培養
自主探究,交流分享
出示任務一:設置頁面邊框
任務二:頁面設置
任務三:打印預覽
任務四:打印
教師予以巡視指導。
組織匯報交流
學生參照課本提示根據大屏幕上出示的任務逐步進行探究,探究完成后進行匯報交流。再度練習實踐。
將繁瑣的知識分解成一個個小的知識點,便于學生的'學習探究。
合作學習,釋疑解難
學生回答探究過程中還有哪些未解決的問題,教師進行分類。將任務再度分發。
小組合作探究。
匯報交流。再度實踐。
解決學習中的難點。
實踐創作,展示
分發《校園的早晨》原始文章
同學們到現在為止,關于Word的知識我們已經學完了,咱們利用自己掌握的知識搞一個“我是小小設計師”的比賽怎么樣?
組織學生運用本單元所學知識進行綜合比賽。
組織優秀作品的評選及展評。
創作作品,評選優秀作品
進行交流
通過一個綜合的比賽,檢驗學生本單元知識的掌握及利用情況。同時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及自信心。原來自己可以做得這么好。
梳理,拓展延伸
學完單元你有什么收獲及感想
生談收獲感想
師生本單元的知識
通過一個整體的梳理回顧,一起梳理自己的所學及所感。
板書設計
打印文章
設置頁面邊框
頁面設置
打印預覽
打印
小學信息技術教案 篇4
一、教材分析
共享邊框是一個網站中具有共性的部分,它會出現在網站中所有允許共享邊框的網頁中。制作共享邊框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教學目標
1、知識性目標
(1)了解共享邊框的作用;
。2)會恰當地運用共享邊框。
2、技能性目標
。1)會插入和設置共享邊框;
。2)會在共享邊框中插入各種對象;
(3)會插入和設置滾動字幕;
(4)會設置網頁之間的超鏈接。
3、情感性目標
(1)會恰當地運用技巧,減小式作量;
。2)增強認識事物之間相互聯系的觀念。
三、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
。1)理解和制作共享邊框;
。2)制作字幕和超鏈接。
2、教學重點
理解和運用共享邊框。
四、教學準備
用為表格背景的圖片和反映網站主題的圖片。
五、教學過程
1、設置情境、導入新課。
展示本課的網站的每個頁面。
提出問題:我發現這個網站中,每個網頁的頂部和底部都一樣,這需要重復制作嗎?你有什么好點的辦法?
學生交流、匯報。
2、自主學習,插入共享邊框。
教師:請同學們打開“硬件大師”網站,參考教材“插入共享邊框”內容,進行學習。
學生操作。(教師提醒學生注意:如果“格式”菜單的`“共享邊框”命令為灰色,則需要選擇“工具”—“網頁屬性”命令,打開“網頁屬性”對話框,在“創作”選項中,選定“共享邊框”選項。)
學生示范,講解方法。
3、教師示范指導,插入表格。
教師演示、講解在共享邊框中插入表格,并在表格中插入圖片和文字,設置超鏈接,從而構成網頁的導航欄。,學生觀察學習。
學生練習。
4、插入字幕和超鏈接。
老師:在第三課學習時,我們已經學習過字幕的插入方法了,請同學們參照書P83——84頁的步驟完成學習內容。
學生看書練習。教師巡視幫助。
教師:當我們單擊“首頁”文字時,會轉接到“首頁”頁面上呢?
學生示范。
老師補充講解示范如何設置超鏈接的方法。
5、強化練習、鞏固知識。
請同學們完成書中“試一試”練習內容。
學生練習。
6、總結評價。
教師引導學生對本課知識進行小結,并結合自己的學習收獲,回答教材中的“評一評”內容。
小學信息技術教案 篇5
認知目標:
1、了解
將照片內容都下載到電腦中,將照片整理好放到一個文件夾中,在上課前將該文件夾發送到學生機桌面。
教學過程:
一、興趣導入
利用數張風景圖片制作ppt,在課前開始播放,力求學生進入電腦室后的注意力立刻被吸引到南極去。
二、圖片欣賞
老師這里只有少數的幾張圖片,你們想要看看更多的圖片嗎?
演示打開文件夾,讓學生在本地電腦上欣賞照片。
三、拼音輸入
1、出示南極探險。
你們看來這么美麗的風景,想不想去南極看看一看?
老師這里有一名南極探險家寫的日記,我們來一起看一看吧!
2、把注上拼音,使它成為一篇拼音讀物。
你們能在我們學過的`寫字板上把這段話用拼音的方式打出來,使它成為一篇拼音讀物嗎?
大家可以互相合作,互相討論怎樣把拼音打好。
3、學生作品展示。
四、故事續寫
同學看了這個探險的經歷,你們想想接下來會怎么樣?請同學們發揮自己的想象力把這個故事寫完整。同桌可以相互討論,互相合作,完成之后別忘了保存自己的故事。
教師演示保存過程
小學信息技術教案 篇6
教學目的:
1、學會利用因特網進行學習,能在網上獲取信息。
2、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3、培養學生團體協作能力及端正的學習態度。
教學重點:
1、學會利用因特網進行學習,能在網上獲取信息。
2、培養學生團體協作能力,共同完成教學任務。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導言:
網絡中藏著許多寶貝,我們這節課就來找一找。
二、教學新課
1、我們馬上就要學習“西門豹”這一課了,西門豹是個什么人物呢?
2、教師在網上搜索“西門豹”
3、將搜索到的內容展示出來。
4、學生練習
三、大顯身手
安排“大顯身手”內容,學生分組合作完成。
學生完成后進行評比。
四、課堂總結
【小學信息技術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信息技術教案08-26
小學的信息技術教案01-17
小學信息技術教案08-27
小學信息技術教案(精選)07-10
[精選]小學信息技術教案07-09
《小學信息技術》教案03-09
(精選)小學信息技術教案07-07
小學信息技術教案[精選]07-05
關于小學信息技術教案11-18
小學信息技術教案【熱門】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