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語文登上地球之巔教案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登上地球之巔》語文教案
作為一名教職工,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那么優秀的教案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登上地球之巔》語文教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登上地球之巔》語文教案1
教學目標
1.鍛煉概括課文的能力。
2.學習如何抓住景物特點生動描寫景物。
3.學習探險隊員表現出的強烈的團隊合作精神與崇高奉獻精神。
教學重點
1.有詳有略地復述課文。
2.探險隊員的崇高精神。
課時安排
一課時
課前準備
讓學生觀看有關雪域高原和珠穆朗瑪峰的圖片及中國登山隊40年前登上珠穆朗瑪峰的圖片。
教學設計
導入
在《偉大的悲劇》中,我們曾為斯科特等勇敢者的悲壯之舉感動不已,其實,在我們中國,也有這樣具有崇高獻身精神的探索者,今天,我們就來接觸這樣一批《登上地球之巔》的勇士們。(板書課題并出示目標)
整體感悟
1.個人速讀課文,把登山隊員突擊主峰的'經過劃分成幾個階段,在原文中標記出來。
2.全班交流。
3.四人小組討論:用自己的話概括這幾個階段。然后全班交流。
(以上三個環節旨在讓學生從整體上感知課文內容,并鍛煉學生快速閱讀、分析、篩選信息的能力和語言概括能力。至于幾個階段的劃分,答案不必苛求,能言之有理即可。)可以參考:
a.登山隊出發。
b.劉連滿甘作人梯,幫助其他隊員登上第二臺階。
c.黑夜中,由于缺氧,劉連滿留下,其余三人以最快的速度奔向頂峰。
d.處于半昏迷狀態的劉連滿冒著生命危險將氧氣留給他人,并寫下了感人的短信。
e.三位登山隊員果斷拋掉空氧氣筒,開創人類歷史上的無氧攀登。
f.登山隊完成由北路登上珠穆朗瑪峰的壯舉。
復述課文
1.找出文中感人的描寫語段。
a.全班討論。
登山隊員遇到了哪些困難?
他們是如何克服這些困難的?
根據以上兩個內容找出文中最感人的描寫語段。
b.全班齊讀感人的描寫語段。
2.找幾個學生有詳有略地復述課文,可以每人復述一個登山階段。
(這幾個環節的安排是為了訓練學生懂得記敘復雜事件應選擇典型事例、典型人物,有重點的記敘,其余情節可以簡略,或是一筆帶過,重點記敘部分則應加以生動的描寫,還可以加以議論、抒情。復述時,可以多找幾個學生,每個人按順序口述一個情節,詳略自己安排,復述后由其他學生評價。)
體驗與反思
討論:從這些感人的情節中,你看到了中國年輕的登山隊員表現出哪些令你感動的優秀品質?結合斯科特等人的壯舉,談談你的體會。
可以引導學生扣住課文情節,重點從團隊協作精神,個人犧牲精神,堅強的意志、毅力等方面談探險隊員的優秀品質,體會則要聯系現實生活談。
學習景物描寫
1.四人小組討論:找出課文中你認為精彩的景物描寫,體會一下這些語句好在哪里。
2.模仿這些語句的寫法,抓住自己生活周圍景物特色,也寫幾句話。
做這個練習,教師可以提示學生了解景物描寫在記敘文中的作用,讓學生明白景物描寫在文中不是可有可無的,應抓住特點來寫景,使之為表現事件和人物服務。
如果時間緊張,可以將這個練習放到作業中,課后完成。
作業
在由北路登上珠穆朗瑪峰的過程中,中國登山隊員表現出強烈的集體協作精神和崇高的奉獻精神。以《偉大的悲劇》中的奧茨和本課中的劉連滿為例,聯系現實生活,寫一篇心得體會。
《登上地球之巔》語文教案2
【教學目標】
1、速讀課文,概括文章內容。
2、理清文章思路,了解中國人第一次從北坡登上珠穆朗瑪峰的過程。
3、激發同學探索未知世界的興趣,培養開拓創新精神。
4、培養同學自主探究的學習能力。
【教學重點】
練習快速默讀課文,抓住課文主要信息,概括內容要點。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好授課內容和媒體課件。
同學:做好預習,了解一些有關攀登珠穆朗瑪峰的資料,也可以網上查詢有關攀登珠穆朗瑪峰的資料,為更好地理解課文做準備。
【教材分析】
這是一篇通訊,作者用生動的語言,真實地寫出了中國人在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從北坡登上珠穆朗瑪峰的壯舉。通過閱讀,讀者定能體會到那登山全過程的驚心動魄、勝利的自豪以和喜悅,從而可以感受到隊員的不畏艱險、勇往直前的氣概。
【課時布置】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播放雪域高原特別是喜馬拉雅山和珠穆朗瑪峰的光盤和圖片導入新課。
師:珠穆朗瑪峰的神奇、美麗是人類的向往,什么時候能登上這珠峰呢?如今中國人把這一幻想變成實際,把鮮艷的五星紅旗插上了地不熟之巔,那激動人心的'一幕,那勝利的喜悅,在今天的課堂上,我們依然可以領略,讓我們一起欣賞《登上地球之巔》這篇文章。
二、檢查預習
1、小組間互相交流有關珠穆朗瑪峰的資料。
2、組內聽寫,檢查生字預習情況。
三、朗讀課文,整體感知
要求同學速讀課文,抓主要信息,了解文章內容,教師指導同學閱讀并提出考慮題,掌握文章大意。
1、自主學習:
A、快速默讀課文,并找出登山過程的時間、海拔高度。
B、本文寫了一件什么事?請用簡潔的語言概括。
C、學習登山運動員的一種什么精神?
D、再次閱讀這就是說,復述課文內容。
2、合作探究:
以上問題可由小組討論完成,討論中教師可巡視指導,并參與討論,然后由同學各組選代表發言,并由其他組的同學補充。
3、教師小結:
本文寫了中國人在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從北坡登上珠穆朗瑪峰的壯舉,學習登山運動員不畏艱險,勇往直前的氣概,團結合作、不怕犧牲、視死如歸的精神。
復述過程注意抓住主要情節。
四、重點研讀賞析
1、教師導學:
記敘文的學習,可以從記敘的六要素,敘事的詳略布置上,語言的生動等方面去研讀,這樣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文章內容。
2、自主探究:
(投影)(出示問題組,同學考慮并體味)
A、找出文呂對環境的描寫,并體味這些語言在全文中的作用。
B、文中哪能些局部略寫,為什么這樣布置?
C、從哪些地方可以體現語言的生動性?
D、找出文章中人物的心理描寫和動作描寫,從中可以看出登山運動員的一種什么精神?
E、假如你是文中的劉連滿,你會怎么辦?從他身上體現了一種什么樣的精神?
以上內容在再次默讀后由四人小組討論,發言時可展開小組競賽,比比哪個小組回答得好。
教師指導:
A、“朝著云霧茫茫的珠穆朗瑪峰巔勇敢地邁進”,“冒著零下30攝氏度的嚴寒,在陡滑的巖壁上登攀”,……從這些都可以看出登山過程環境惡劣,非常危險,同時更好地體現了登山隊員們不畏艱險,勇于和環境作斗爭的精神。除盡力渲染惡劣的自然環境外還描寫了珠物流媽瑪峰的景色。如:“陽光絢爛,珠穆朗瑪峰尖錐形的頂峰聳立在藍天之上,朵朵白云在山嶺間繚繞不散”,“夜色濃重,珠穆朗瑪峰山嶺間朦朧一片,只有頂峰還露出隱約的輪廓。”“夜色更深沉,山上山下到處都是一片漆黑,只有點點星光在空中閃耀”等,這樣讀者有身臨其境之感,二者相結合,起到一張一弛的閱讀效果。
B、剛開始的攀登是略寫,最后攀登最頂峰是詳寫,還詳寫了劉連滿同志寧可自身犧牲也要把氧氣留給同志的事跡。因為攀登最頂峰最困難,也最危險,通過詳寫,更能體現隊員們的優秀品質。
C、提示從修辭手法、語氣等方面進行考慮。
D、同學暢所欲言,想像合理即可,培養同學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體會中國人民偉大的、堅強的品質,中國也有高水平的探險家。
E、引導同學展開聯想與想像,試想像把自身置身于劉連滿的角色,談心得體會。
五、課堂練習
文中有許多描寫景物的句子,試著仿寫幾句。
目的是引導同學關注課文中的文章精華──寫景的句子,積累下來并學會模仿、運用,老師要引導同學充沛發揮想像,盡量寫出當地景色的特色,寫出夜色的美。
1、夜色濃重,珠穆朗瑪峰山嶺間朦朧一片,只有頂峰還露出隱約的輪廓。
2、舉目四望,朦朧的夜色中,珠穆朗瑪峰山區群峰的座座黑影,都匍匐在他們的腳下。現在,他們三人頭上,只有閃閃發光的星斗……
3、夜色深沉,山上山下到處是一片漆黑,只有點點星光在空中閃耀。珠穆朗瑪峰的黑影在他們面前開始變得非常低矮了。
六、課堂延伸
可以啟發同學考慮,體會登山運動員所接受的痛苦。
1、想像一下,登上最高峰的運動咒的心情。
2、登山運動員為什么要登上最高峰?
3、想象一下,登山運動員在登山過程中有什么感覺?
4、學完本課后,你有哪些感想?
教師要引導同學暢所欲言,鼓勵同學有不同的見解與幻想,只要想象合理,能自圓其說。教師作調整性解答。培養同學的想象力,激發同學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教學小結】
中國登山運動員第一次登上珠穆朗瑪峰是中國人的又一大壯舉,又一次向世人證明了中國人民的偉大、堅強。隨著我國的改革開放,經濟發展,使世界對中國有了重新的認識,但是我國在航天事業方面還是比較落后的,美國在1969年7月21日就已經登上月球了,而中國在三十多年后的今天才首次實現了載人航天飛機飛行勝利。期望同學們努力學習,長大后也當航天英雄,為我國航天事業做貢獻,讓中國人飛得更高更遠。
【作業安排】
1、再讀課文,完成課后“研討與練習”第三題。
2、搜集有關探險資料,準備開展一次綜合性活動。
《登上地球之巔》語文教案3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當中國申奧成功,足球圓夢,加入世貿那一刻到來的時候,所有的華夏兒女無不熱淚盈眶,歡呼雀躍,為自己的祖國的強盛感到驕傲,更對那些默默無聞為祖國做了貢獻的人們產生由衷的敬意。今天,就讓我們繼續接觸這樣一批具有崇高獻身精神的探索者——登上地球之巔的勇士們。
(板書課題,并出示目標)(板書:《登上地球之巔》 郭超人)
教學目標
1、鍛煉概括課文的能力
2、學習抓住景物特點生動描寫景物
3、學習探險隊員表現的強烈的團隊合作精神與崇高的奉獻精神
二、感知全文內容
1、讓生速讀課文,解決字詞并把登山隊員突擊主峰的經過劃分成幾個階段,在原文中標記出來。(師出示課文中的'重點字詞注音)
2、全班交流
3、四人小組討論:用自己的話概括這幾個階段。然后全班交流(學生只要言之有理就予以肯定,然后師歸納)
a、登山隊出發
b、劉連滿甘作人梯,幫助其他隊員登上了第二臺階。
c、黑夜中,由于缺氧,劉連滿留下,其余三人以最快的速度奔向頂峰。
d、處于半昏迷狀態的劉連滿冒著生命危險將氧氣留給他人,并寫下了感人的短信
e、三位登山隊員果斷拋掉空氧氣筒,開創人類歷史的無氧攀登。
f、完成由北路登上珠穆朗瑪峰的壯舉。
三、復述課文
1、找出文中感人的描寫語段
a、全班討論
(師提示:(1)登山隊員遇到了哪些困難?(2)他們是如何克服這些困難的?根據以上兩個內容找出文中最感人的描寫語段。)
b、讓生進行歸納回答,對感人的描寫語段師起頭讓全班學生齊讀,以對學生進行思想熏陶。
2、找幾個學生有詳有略地復述課文,可以每人復述一個登山的階段。
(這幾個環節的安排是為了訓練學生懂得記敘復雜事件應選擇典型事例,典型人物,有重點的記敘,其余情節則可以簡略,或是一筆帶過,重點記敘部分則應加以生動的描寫,還可以加以議論、抒情。復述時,可以多找幾個學生,每個人按順序口述一個情節,詳略自己安排,復述后由其他學生評價。)
四、質疑問難:
學生將學習過程中遇到的疑難問題提出交流,讓學生分小組討論研究。
生1、文中有許多描寫自然環境的句子,它們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
生2、從課文內容來看,只是四個人登山故事,而文章體現了集體主義精神的勝利,這是作者選材的不妥嗎?
生3、登山過程是一件困難的事情,那登山將面臨哪些困難呢?
生4、作者敘述事件有詳有略,特別是把劉連滿同志寧可自己犧牲也要把氧氣留給同志的事跡寫得很詳細,這樣符合本文的中心體現嗎?
(對于所提出的問題,小組內不能解決的在班上交流,共同解決,由教師歸納。)
五、體驗與反思
討論:從這些感人的情節中,你看到了中國年輕的登山隊員表現出哪些令你感動的優秀品質?結合斯科特等人的壯舉,談談你的體會。
(可以引導學生扣住課文情節重點從團隊協作精神、個人犧牲精神、堅強的意志,毅力方面談探險隊員的優秀品質,體會則要聯系現實生活談)
六、學習景物描寫
1、四人小組討論:找出課文中你認為精彩的景物描寫,體會一下這些語句好在哪里。
2、模仿這些語句的寫法,抓住自己生活周圍景物特色,寫幾句話。
(如果時間緊張,可以將這個練習放到作業中,課后完成)
七、教師小結:
登山英雄依靠堅強的意志,毅力和團結合作、犧牲精神,克服了登頂過程中面臨的困難——寒冷、黑夜和缺氧。中國登山健兒成功征服珠峰,表明中國人民是偉大的、堅強的。希望同學們從本文學習探險隊員的團隊合作精神和崇高奉獻精神,從而去實現自己的人生夢想。
八、布置作業
探險,需要有強烈的集體合作精神和崇高的奉獻精神,以本文的劉連滿等隊員為例,聯系現實生活,寫一篇心得體會。
板書設計: 《登上地球之巔》
【《登上地球之巔》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登上地球之巔教案09-11
《登上地球之巔》讀后感07-25
登上地球之巔讀后感11-18
登上地球之巔讀后感5篇06-22
登上地球之巔讀后感(5篇)06-22
登上地球之巔讀后感(精選5篇)11-18
登上地球之巔讀后感匯編5篇11-18
矗立在雪峰之巔作文09-03
語文橋之美教案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