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教案大全>語文教案>琥珀語文教案

    琥珀語文教案

    時間:2022-05-18 21:53:09 語文教案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琥珀語文教案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用到教案,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那么什么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琥珀語文教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琥珀語文教案

    琥珀語文教案1

      第一課時

      教學目的:

     。、學會本課12個生字。正確讀寫“琥珀、颯颯、拂拭、熱辣辣、前俯后仰、淹沒、澎湃、粘稠、推測、松脂”等詞語;

     。、認真閱讀課文,理清文章的結構;

     。场⒊醪搅私忡晷纬傻倪^程,進一步激發學生對科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

      1、認真閱讀課文,理清文章的結構;

     。、初步了解琥珀形成的過程,進一步激發學生對科學的興趣。

      教學難點:

      理解琥珀形成的過程。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整體感知課文

      通過觀察和查找資料,誰說說什么是琥珀?(琥珀是古代松樹枝的化石,淡黃色,也有褐色或紅色的,可以作裝飾品。)

      快速讀讀課文,想想課文寫了一塊什么樣的琥珀?

      二、檢查預習

     。、讀一讀本課生字,組詞,說說易錯的字

      琥珀 蠅 脂 撣 拭 辣 滲 澎湃 黏 測

      注意:“脂”“滲”“湃”的讀音;“拭”“黏”的書寫。

     。、交流預習時弄懂的詞語

      三、默讀課文,從課文中找出描寫琥珀形成過程的部分,作上記號,再給文章分段,并批注每段的主要內容

     。、指名讀每部分,說說每部分的內容

      第一部分:(1~12自然段)先敘述了琥珀的形成過程。

      第二部分(13~17自然段)接著敘述了琥珀的發現。

      第三部分(18自然段)最后描寫了琥珀的.形態,即交代了想象琥珀形成過程的依據。

     。、默讀課文,思考畫批:這塊琥珀形成的過程有哪幾個階段?

      3、小組討論,并提出不懂的問題。

      四、小結

      記住我們同學提出的問題,下節課繼續討論,并回憶對比一下這篇課文在敘述順序上和《黃河象》有哪些不同?

      第二課時

      教學目的:

      1、理解琥珀形成的過程,進一步激發學生對科學的興趣和培養想象能力;

     。病⒂懈星榈乩首x課文;

     。、學習作者按一定順序寫的方法。

      教學重點:

      1、理解琥珀形成的過程,進一步激發學生對科學的興趣和培養想象能力;

     。病⒂懈星榈乩首x課文;

     。、學習作者按一定順序寫的方法。

      教學難點:

      啟發學生展開合理的想象。

      教學過程:

      一、導入

      誰還記得《黃河象》這篇文章講述了什么內容,按什么順序講的?我們是怎么學習的?

      出示板書:

      黃河象

      按一定順序寫: 看 ── 想 ── 發現

     。ü羌埽 (來歷) (化石)

      化石的形成: 200年前 炎夏 河邊 喝水陷入河 泥沙下變化石

      學法:先理清文章順序,然后細讀想象理解化石形成的過程和依據,最后有語氣地朗讀課文。

      二、那么《琥珀》這課是按怎樣的順序寫的呢?請你快速默讀課文

      學生回答,教師板書

      《琥珀》 想 ── 發現 ── 推理

      (形成) (化石) (價值)

      2、接著我們上節課的話題討論:這塊琥珀形成的過程有哪幾個階段?

     、 學生交流畫批的結果,教師幫著梳理點撥

      松脂把兩個小蟲一起包裹在里面;積成松脂球;松脂球變成化石。(有語氣地讀一讀相關的句段)

      ⑵ 出示學生的問題:在什么情況下“松脂球”才可能把兩個小蟲一起包裹在里頭?

      學生歸納出:炎熱的夏天;在松林里;非常巧合(三個條件缺一不可)

     、 這塊琥珀形成的必要條件是什么?

      時間長,上萬年;陸地下沉,海水上漫;松林被淹,松樹慢慢腐爛;松脂球埋在沙下面,形成化石。

     、 請你有語氣地讀一讀“發生在一萬年前的故事”邊讀邊想象琥珀形成的過程。(評讀)然后誰來復述這個過程?

     、 這樣想象的依據是什么?指名讀最后一段,注意各句之間的關系。

      三、總結對比

      《黃河象》和《琥珀》在寫法和內容上有何異同?(內容相似,但敘述順序有所不同)

      順序:

      《黃河象》 看 ── 想 ── 發現

     。ü羌埽 (來歷) (化石)

      《琥珀》 想 ── 發現 ── 推理

      (形成) (化石) (價值)

      化石形成:

      《黃河象》 200萬年前 炎夏 河邊 喝水陷入河 泥沙下變化石

      《琥珀》 一萬年 夏天 樹林 松脂裹小蟲 泥沙下成化石(松脂球)

      四、有語氣地讀一讀你喜歡的段落并評讀

      板書設計

      琥珀

      順序: 想 ── 發現 ── 推理

     。ㄐ纬桑 (化石) (價值)

      化石形成: 一萬年 夏天 樹林 松脂裹小蟲 泥沙下成化石(松脂球)

    琥珀語文教案2

      教學要求:

      1.理解課文內容,了解這塊琥珀的特點和價值,認識琥珀的形成過程。培養學生閱讀科普讀物的興趣和能力。

      2.體會科學家是怎樣進行合理想象的。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難點:

      1、理解琥珀的形成和必須具備的條件。

      2、體會科學家合理想象的依據。

      3、理清課文的敘述順序。

      教具準備:

      課文插圖,幻燈片。

      教學過程:

      一、檢查預習

      指名讀課文,讀后思考討論:

      l. 課文中講的這塊琥珀有什么特點?(透明的琥珀里有一只蒼蠅、一只蜘蛛躺在里面。)

      2.那么,這塊琥珀有什么價值呢?(人們可以知道,在遠古時代,世界上已經有蒼蠅和蜘蛛了,這為科學家進行科學研究提供了依據。)

      二、啟發談話

      這篇課文的作者通過仔細觀察這塊琥珀的樣子,運用了豐富合理的想象,告訴了我們這塊琥珀的形成經過及發現過程。

      三、閱讀課文

      1. 指名讀第一自然段。

      2.讀后討論:“約摸”是什么意思?為什么一萬年前要用上“約摸”這個詞?

      (“約摸”,大概估計。從課文中可以看出這個松脂球掛在一棵老松樹立過了幾千年,后來地殼發生變動,松樹腐爛,松脂球淹沒在泥沙下面又過了幾千年,這樣合起來肯定超過一萬年了。)

      3.老師小結:因此,科學家的推測和估算是有根據的。

      4.指名讀第2-11自然段。

      讀后思考:

      (1)我們知道,琥珀是古代松柏樹脂的化石,要形成琥珀,必須具備的第一個條件就是要有松柏樹,從課文中找出描寫松樹的句子。

     。2)課文中有幾處寫了太陽光的熱?找出有關的句子讀一讀。

      (3)為什么科學家想象這個故事發生在一個夏天的晌午,“太陽光熱辣辣地照射著整個森林?”(因為松樹、柏樹只有在天氣很熱的時候才能滲出樹脂,而夏天的晌午正是太陽光最熱的時候。)

      5.老師小結:因此,炎熱的夏天是科學家想象琥珀形成必須具備的第二個條件。

      6.課文中還有一句寫“海在很遠的地方翻騰怒吼”,科學家想象的根據是什么?(由松脂球變成化石,要經過很長時間,而且要淹沒在地層里面,所以科學家想象,離森林很遠的地方有海在翻騰怒吼,這就為下文琥珀出現在海灘上伏下了一筆。)

      7. 指名讀第3-4自然段。

      8.老師小結:作者對蒼蠅的出場,運用了擬人的手法,細致地描寫了小蒼蠅的`外貌、動作、心情,寫得活靈活現。

      9. 指名讀第8自然段。

      10. 老師小結:作者對蜘蛛的描寫,突出地刻畫出了它小心翼翼的動作,生怕驚飛了蒼蠅而挨餓的心理,寫得十分傳神。

      四、繼續學習課文

      1. 思考討論:科學家是根據什么想象就在“蜘蛛剛撲過去,一大滴松脂從樹上滴下來剛好落在樹干上,把蒼蠅和蜘蛛一齊包在里頭呢?

     。ㄋ蓸錆B出的一滴樹脂能同時包住一只蒼蠅和一只蜘蛛,這滴松脂一定是很大的。而蜘蛛要吃蒼蠅又必然要挨得非常近。這樣就出現了千載難逢的巧遇。這是完全可能的,因而想象是有根據的,十分的合理。)

      2.老師小結;松脂把兩只小蟲包在里頭,再加上松脂繼續地往下滴,又把原來的蓋住了,就積成了一個松脂球。

      3. 思考討論:松脂球是怎樣變成了化石的?

     。ê髞斫涍^很長的時間,地殼發生變化,陸地沉下去,海水漫上來,森林被海水淹沒,松脂球淹沒在泥沙下面,這就形成了兒石。)

      五、啟發談話

      對于這塊琥珀的形成,科學家的想象也很合理。

      思考討論:

      1. 這塊琥珀是怎樣被發現的?(風吹浪卷到岸邊,孩子踩著后挖了出來,孩子的爸爸認出這是一塊琥珀。)

      2. 漁民看到這塊琥珀,為什么說“這是很少見的?(一塊琥珀包裹兩只蟲子是很少的,再次表現出了這塊琥珀的不可多得,極有價值。)

      六、齊讀最后一段

      七、老師小結

      這塊琥珀給科學家們提供了研究的依據。既然在一萬年前形成的琥珀里已經有蒼蠅和蜘蛛,那么蒼蠅和蜘蛛的存在一定有一萬年以上了。這是這塊琥珀在科學研究上的價值。

      附:板書

      琥珀

      一萬年前(化石、琥珀)

      夏天,熱辣辣(大地的松脂)

      蜘蛛捕蒼蠅

      陸地下沉,海水上漲、淹沒

      遠古時代世界上就已經有了蒼蠅和蜘蛛——科學價值

      教學反思:

      《琥珀》是一篇閱讀課文。閱讀課的任務和講讀課的任務是不相同的。一般地說,講讀課的主要任務是“教會學生學習方法,讓學生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同時,感知本課語文基本功,進行語言文字訓練;而閱讀課的主要任務是“讓學生運用在講讀課中學到的語文基本功,半獨立地理解課文內容,進行語言文字訓練”。顯然,這兩類課文的任務是有差異的。因此,其教學結構、教學方法也不盡相同。

    琥珀語文教案3

      教學目標:

      1、能獨立認識本課生字;讀準“樹干、埋沒、重重”等帶有多音字的詞語。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并能根據提示正確復述松脂球形成的過程。

      3、通過學習,體會科學家推測的嚴密合理,語言的生動準確。

      重點難點:

      1、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并能根據提示正確復述松脂球形成的過程。

      2、通過學習,體會科學家推測的嚴密合理,語言的生動準確。

      教學工具:

      教學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出示課題

      1、(出示樹脂圖片)知道圖片上畫的是什么嗎?這種從樹枝上滲透出的黏性液體,我們稱為(板書:樹脂)古代松樹脂在地殼變化后,被長期掩埋在泥沙里,一萬年后就形成松脂化石,也叫作琥珀。(板書:琥珀)

      2、今天我們學的課文就與琥珀有關。不過文中介紹的可不是一般的琥珀,而是一塊奇異的琥珀。(補全課題)誰來讀課題?誰能讀好課題?

      二、感受奇異,大膽推測

      1、文中有一段這塊琥珀近距離的描寫,就請同學們輕聲讀一讀,邊讀邊思考這塊琥珀究竟奇異在哪?(板書:蒼蠅、蜘蛛)

      2、琥珀的種類很多,有蜜珀、花珀、血珀等。其中包裹昆蟲的琥珀稱為蟲珀,也叫靈珀。靈珀是琥珀中最珍貴的,像這種包裹兩個完好昆蟲的更是絕無僅有,珍貴之極。那這兩個小家伙是如何跑進琥珀里的呢?德國科學家柏吉爾就是根據這塊琥珀推測了發生在一萬多年前的故事。(板書:推測)誰能說說推測是什么意思?(推測就是根據已知的事物進行想象。)

      3、就請同學們也來根據這已知的事物想象一下發生在一萬多年前的故事。同桌可以互相討論一下。

      (學生想象發生在一萬年前的故事)

      預設生:這個故事發生在很久很久以前,約摸算來,總有一萬年了。一天,一只蒼蠅在樹林里飛累了,停在一棵松樹上。一只蜘蛛看見了,想把蒼蠅當作美餐,于是它慢慢爬過去。正當蜘蛛撲過去的'時候,一滴松脂落下來,把兩個小東西一齊包在了里頭。

      注:根據學生的交流板書

      4、 對于他的推測有什么不同意見?

      根據你們的推測,我知道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以及發生在蜘蛛、蒼蠅間的一件事。那么你們的推測與作者有何不同呢?就請同學們輕聲讀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邊讀邊思,文中哪幾節寫了這個故事。

      三、學習1-8節,正確復述故事

      1、文中有些詞在讀時要注意,一起借助拼音讀一讀,注意讀準字音。

      媒體出示:颯颯、撣撣、拂拭、黏稠

      2、這些詞在讀時要注意什么呢?(要注意讀準多音字)

      媒體出示:樹干、重重包裹、當作

      3、剛才同學們輕聲地讀了課文,誰能說說文中哪幾小節寫了發生在一萬多年前的故事。

      4、就請學號是1——8號的同學分節讀課文。其他同學邊聽,邊對照剛才你們推測的故事,在不同之處作上記號,等會兒進行交流,比一比誰聽得最仔細,找的不同之處最多。

      5、你們推測的和作者推測的一樣嗎?有什么不同?(交流不同之處)

      6、你覺得這些地方是不是一定要這樣寫呢?

      如:一萬年前和約摸算來總有一萬年 大松樹和松樹 一個夏天和一個夏天的晌午 一大滴松脂和一滴松脂

      師:看來作者用詞很準確,寫得也很生動。

      7、那么還有哪些內容是你們沒想到,作者卻寫到的呢?就請同學們再來輕聲讀讀課文找一找,找到后,也請作上記號。(交流沒有推測到的內容)

      8、你覺得這些內容是不是一定要寫?

      如:松脂繼續滴 太陽火辣辣 遠處有海等

      師:可見作者推測得合情合理而且十分嚴密,使得這個科學小故事引人入勝,讓我們讀來仿佛身臨其境。這也是科普文章的一個特點。

      9、就請同學們根據板書提示,再來說說這個故事,盡量做到推測嚴密合理,用詞準確,語言生動。小聲準備。

      課后小結

      四、小結復習

      1、齊讀全文

      2、按下列詞語的先后順序背誦課文最后一節。

      看見 想象 推測 知道

    琥珀語文教案4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詞,抄寫自己喜歡的句子。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讀懂課文,知道這塊流浪的形成過程以及想象的依據,激發學生熱愛自然科學的

      興趣,培養想象能力。

      4.了解本課的敘述順序與(黃河象)有哪些不同。

      教學重點、難點

      琥珀的形成過程以及形成的條件。

      教學準備

      1.曉拍賣物或仿制品以及掛圖。

      2.收集有關琉璃的資料。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實物激起,揭示課題。

      出示瑰油實物或者掛圖。(板書課題。)誰能結合課前收集的有關資料,說說什么是琥珀?

      二、初讀課文,檢查預習。

      1.指名讀課文,了解主要內容。

      課文主要講了這塊奇異的流浪形成和發現的過程。

      2.字詞檢查。

     。╨)讀準字音:脂(zhi) 滲(shen) 拭(Shi)澎湃(peng pai)

     。2)注意字形:辣 湃 拭 黏

     。3)多音字:黏(nian)黏稠(zhan)黏貼

     。4)理解:拂拭——撣掉或擦掉。

      松脂一一針葉樹的樹干上流出的膠狀液體,是制造松香和松節油的原料。

      三、結合預習,討論課文的敘述順序。

      1.敘述順序。

      故事發生的時間(第1自然段)。

      琥珀的形成過程(第2~12自然段)。

     、偎芍虻男纬桑虎诨男纬。

      琥珀的發現過程(第13~17自然段)。

      這塊琥珀的科學價值(第18自然段)。

      2.比較和《黃河象》一課的敘述順序有何不同。

     。1)回憶《黃河象》的'敘述順序。

      《黃河象》先講大象骨骼化石;再通過科學家的假想,講化石形成的過程;最后講化石的發現和挖掘。

      (2)《琥珀》先通過科學家的設想,講琥珀形成的過程,再講發現。

     。3)比較異同,從中感悟到寫文章的敘述順序可以是多種多樣的,但要清楚合理。

      四、指導理解課文內容。

      1. 默讀第2~9自然段,思考:這個松脂球的形成需要哪些條件?

      2.演示多媒體課件,進行討論。

      (1)松樹林。琉璃是松脂化石,要具有松脂這個條件,必須在松樹林里。

     。2)天氣炎熱。松樹要滲出厚厚的松脂,還要不斷地往下滴,沒有火辣辣的太陽是不行的。只有在炎熱的夏天才會有高溫照射,才能流出松脂。

     。3)趕巧蜘蛛準備吃掉蒼蠅,這個珍奇的瑰油就在于它里面恰恰有兩個小昆蟲在一起。

      (4)松脂不斷往下滴,才能積成球。

      3.練習有感情地讀這一部分。

      提示:

     。1)天氣環境,小蒼蠅出現的語段要讀得輕快些,心情是愉悅的。

      (2)蜘蛛爬過去一節讀的語調要輕,請速放慢。渲染出緊張氣氛。

     。3)蜘蛛撲上去一節速度加快。注意讀出重音。

      4.練習有感情地朗讀。

      第二課時

      一、回憶課文內容,說說這塊玻確的松脂球是怎樣形成的

      提示:注意講全四個條件。

      松脂球形成后,怎樣變成化石的呢?請學習下面的部分。

      二、理解“化石形成過程”這部分。

      1.默讀課文。

      2.思考:松脂球是怎樣變成化石的?

      總結出變成化石的條件:

      1)時間長。

      3)松樹腐爛

      2)陸沉水漫。

      4)泥沙掩埋。

      三、有感情地朗讀化石形成的部分,了解發現過程。

      提示:要讀出孩子的高興,父親的驚喜。

      為什么令人驚喜?可以讓學生講講原因。

      四、默讀第四部分。

      思考:這塊瑰油是什么樣的?它有什么科學價值?

      理解:推測——根據已經知道的事情想象不知道的事情。

      五、自由想象。

      作者根據這塊琉璃里面的兩只小動物的特征,運用有關知識想象出這樣一個有趣的故事。同學們也可以想,這塊瑯瑯還有可能是怎樣形成的呢?

    琥珀語文教案5

      教學目標:

      1.自學生字。

      2.背誦課文最后一節。

      3.學習在默讀中理解內容:默讀,了解課文主要內容。

      4.了解琥珀的形成過程,發展想像和推理能力。

      重點難點:

      1.學習在默讀中理解內容:默讀,了解課文主要內容。

      2.了解琥珀的形成過程,發展想像和推理能力。

      教學過程:

      一、補充化石知識。

     。ǔ鍪居嘘P資料)學生默讀,了解化石形成的基本過程。

      二、了解推測的內容。

      1.出示課題,朗讀。

      2.(出示琥珀圖片和課文結尾一節)觀察,默讀,說說這塊琥珀的特點(透明、完好:兩只蟲子、毫毛可辨、黑色圓環。第一句概括寫琥珀透明,里面蒼蠅、蜘蛛完好,第二句話具體說明怎樣透明,怎樣完好。)

      3.圈劃:推測,根據已經知道的事情來想像不知道的事情。人們推測出什么?

      4.討論:以下推測的依據是什么?

     。1)當時有過掙扎

     。2)遠古時代(一萬年前)已經有蜘蛛和蒼蠅(補充介紹檢測的方法)

      三、推敲故事的合理性。

      1.了解故事。默讀,根據時間分出境瑞形成的幾個階段,然后簡述其形成的過程。(形成松脂球一埋人泥沙一成為化石)

      2.推敲基本情節的合理性。討論,這樣的過程合理嗎?(可引導學生回顧化石形成的過程:交換作用形成的化石。)

      3.推敲細節的合理性。

     。1)找到"夏天的.故事"(形成松脂球部分),默讀,概括:主要講什么?(松脂裹住兩只蟲子)

     。2)默讀,找到故事的關鍵。

     。3)指名讓幾位學生說說"夏天的放事"。在每位同學簡述后,引導學生默讀、評議(適當啟發,比如:反復寫到的、與松脂下滴關系緊密的),逐步抓住關鍵條件(炎熱的天氣、松樹)。

     。4)默讀,推敲這兩個推測的合理性。

      (5)體會驚險一幕。

     、僦该蚍蹲x,想像松林里的情景。

     、谧约壕氉x,要求讀出小蒼蠅的悠閑自得,蜘蛛捕捉蒼蠅的緊張氣氛。

      ③朗讀指導,品味詞句。(你認為哪些詞句用得好?說說根據。)

      比如:"熱辣辣"用得好,寫清了老松樹滲出松脂的原因。

      ④推敲細節。蜘蛛捕蒼蠅這個細節,有必要寫嗎?(否則,兩只蟲子不會靠得這么近。)

      有沒有別的可能,使蟲子靠近?(學生設想,大家推敲。)

      (6)有感情地朗讀"松脂球形成"部分。

      四、思考合理推測的前提。

      1.體會為什么稱之為"奇異的琥珀"。

     。1)默讀課文,思考圈點:為什么說是一塊奇異的琥珀?然后交流。(比如:剛好松脂落下、時間漫長、地理變動、送上沙灘、偶然發現……)

      (2)抓住關鍵詞句,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思考合理推測的前提。

     。1)同桌討論:為什么作者的推測的故事,無懈可擊?

     。2)全班交流。(提示啟發:①出示結尾節:觀察仔細;②回顧化石知識:根據科學規律)

      五、推薦課外閱讀。(比如:〈蜷蟬的住宅〉)

    琥珀語文教案6

      【教學目標】

      理解課文內容,了解這塊琥珀的樣子及價值;

      理解琥珀形成的過程及必備條件;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難點】

      理解琥珀形成的過程及必備條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揭題,板題。看到這個題目你想知道什么?

      二、簡介琥珀

      1、PPT:琥珀之謎一:琥珀是什么?

      琥珀的'簡介以及圖片欣賞。

      2、過渡:那么課文是怎么描述琥珀的呢?

      三、學習課文首尾段

      1、PPT展示:琥珀之謎二:這一塊琥珀是什么樣子的?它的科學價值是什么?

      2、快速瀏覽課文,找一找課文中描寫琥珀樣子和價值的句子在哪一個段落。生答:20自然段。

      3、師讀20自然段,學生邊聽,邊用橫線和波浪線畫出琥珀樣子和價值的句子。指名讀所畫的句子。

      4、PPT展示20自然段的段意。

      5、要求學生找出本段中的“一萬年”還在哪里出現過。生答:第一自然段。

      6、指名讀第一自然段,問:“約摸算來”能不能刪除?為什么?

      生答,明確答案。

      7、師引導學生說出第一自然段段意:交代故事發生的時間。

      四、學習課文,了解琥珀形成的過程

      1、快速默讀2—19自然段,思考,填空:寫了哪兩層意思?生答。

      PPT展示:

     。1)琥珀 形成 的過程;(2—13)

      (2)琥珀 發現 的過程。(14---19)

    琥珀語文教案7

      教學目標:

      1.會認“琥、珀”等11個生字,會寫“怒、吼、脂”等15個生字。理解“颯颯、松脂、柔嫩、拂拭、熱辣辣、前俯后仰、斷絕、推測”等詞語的意思。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琥珀的形成、被發現過程及科學價值等有關知識。

      教學重難點:

      1. 使學生了解琥珀形成的過程和形成過程必須具備的條件。

      2. 并從這塊琥珀推想出這個故事的過程中發展學生的想象和推理的能力。

      教學時間: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引入,揭示課題。

      1.你們見過琥珀嗎?如果見過,誰能給大家介紹一下?

      2.我們先來欣賞幾件美麗珍貴的琥珀藝術品。出示圖片。

      3.最后一幅圖為書上的琥珀圖片:這是一塊怎樣的琥珀呢?誰想說一說?

      作者也向我們介紹了這塊琥珀的樣子。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他是怎樣描述的。讓我們來看課文吧。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提出要求:

      1.讀準字音,讀不準的借助工具書或詢問老師和同學。

      2.邊讀邊畫出帶生字的詞,結合語言環境加以理解。

      3.把課文讀得準確、流利。

      三、合作學習,交流評析。

      1. 小組交流朗讀成果,不認識的字詞借助小組學習的力量解決。

      2. 全班交流,小組派代表朗讀課文。并說一說小組內解決了什么,還有什么沒解決,全班討論解決。

      四、作業。

      熟讀這篇課文,試著把這個故事講給家人聽。

      第二課時

      一、談話引入。

      上節課我們一起讀了這篇文章,誰能用自己的話把這個故事講給大家聽?

      二、理解課文。

      1.假如你就是科學家,面對這樣一塊奇異的琥珀,你最感興趣的是什么問題?(生答)

      2.作者是根據什么推想出這塊琥珀的形成過程的?帶著問題再讀課文,看看課文中是怎樣說的?

      默讀課文思考上述問題。(出示問題)。

      (l)獨立思考后小組討論。(由一人執筆把小組意思記錄下來,以便全班交流。)

     。2)集體交流。(指導朗讀課文,深層次理解課文。)

      (3)師生共同歸納形成的條件和想象的依據。

     。ǖ谝,要有松樹、柏樹。依據是琥珀是松樹樹脂形成的`。第二,炎熱的夏天正晌午。因為只有在這一時間松柏才滲出大滴松脂形成松脂球。第三,蒼蠅和蜘蛛正巧在一起,而且挨得非常近,一大滴松脂正巧滴下來把它們包在里面。)

      3.通過以上問題的探討,你知道想象合理的依據是什么了嗎?(要想進行合理的想象,必須根據事物的特點創設情境。)

      4.科學家研究這塊琥珀有何價值呢?(最后一個自然段)

      小組討論后回答。

      三、擴展延伸。

      課文中描寫的琥珀還有可能是怎樣形成的?你一定也有自己的想法,和同學們交流交流。

      四、布置作業。

      把你對琥珀形成過程的推想寫一篇想象作文,想象要合理。

    琥珀語文教案8

      小學語文第十二冊第九課《琥珀》是一篇閱讀課文。課文根據一塊有蒼蠅和蜘蛛的琥珀想象其形成和發現的過程。并且判斷它在科學上的價值。教學這課時應注意指導學生體會科學家是怎樣進行合理想象的。因此,我在教學時,采用了激情·入境·自學·點撥的方法。教學過程安排如下:

      一、激情,引入新課

      揭示課題,提示學生注意課題中兩個字的“王”字旁與“琥珀”的價值有什么聯系,再讓學生,從理性上認識“琥珀”。以激起學生學習這課的熱情。

      二、入境,從感性正認識“琥珀”

      1、出示教學掛圖,指導學生觀察其顏色、形狀、包裹物等。

      2、根據所看到的圖象讓學生想象這塊琥珀是怎樣形成的'。

      三、自學,感知課文內容

      1、初讀課文,讀準字音,理解字詞,了解課文內容。

      2、再讀課文,結合預習要求,畫出文中有關寫琥珀形成、發現及其科學價值的句段。

      3、細讀課文,體會科學家想象的合理性。

      四、點撥,深入體會科學家想象的合理性

      課文中講的這塊琥珀與別的琥珀主要區別在于:它不僅有一個蒼蠅和一個蜘蛛,而且這兩個小東西的“腿的四周顯出好幾圈黑色的圓環”。這說明蒼蠅和蜘蛛曾經在里面進行過掙扎。這樣的一塊琥珀是怎樣形成的呢?科學家根據這塊琥珀的特點,想象了一個生動的故事。

      1、讓學生有感情地朗讀第三自然段,思考:①這一自然段寫的是實在的事物還是聯想?②“高大的松樹”、“太陽照得火熱”、“松脂的香味”與琥珀的形成有什么關系?

      2、有感情地朗讀第4—8自然段,思考:①這幾個自然段寫的是實在的事物還是聯想?②蒼蠅和蜘蛛被裹在松脂球里以及它們起初的掙扎是根據什么想象出來的?

      3、默讀第10—11自然段,思考:文中為什么要寫“幾十年”、“幾百年”、“幾千年”及松脂球被淹沒在泥沙下面?

      4、讀第13自然段,思考:“波濤把海里的泥沙卷到岸邊”,與琥珀的發現有什么關系?

      上述教學過程體現了情境教學法及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論,有利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

    琥珀語文教案9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了解這塊琥珀的特點和價值,認識琥珀的形成過程。培養學生閱讀科普讀物的興趣和能力。

      2.體會科學家是怎樣進行合理想象的。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難點:

      1理解課文內容,了解琥珀的形成及特有價值。

      2體會文章的敘述順序。

      教學課時: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預習探究

      1、檢查預習

      指名讀課文,讀后思考討論:

      l.課文中講的這塊琥珀有什么特點?(透明的琥珀里有一只蒼蠅、一只蜘蛛躺在里面。)

      2.那么,這塊琥珀有什么價值呢?(人們可以知道,在遠古時代,世界上已經有蒼蠅和蜘蛛了,這為科學家進行科學研究提供了依據。)

      二合作交流

      啟發談話:

      這篇課文的作者通過仔細觀察這塊琥珀的樣子,運用了豐富合理的想象,告訴了我們這塊琥珀的形成經過及發現過程。自由朗讀課文,畫出生字詞,不明白的同桌交流。

      三品讀體驗

      1.指名讀第一自然段。

      2.讀后討論:“約摸”是什么意思?為什么一萬年前要用上“約摸”這個詞?

      (“約摸”,大概估計。從課文中可以看出這個松脂球掛在一棵老松樹立過了幾千年,后來地殼發生變動,松樹腐爛,松脂球淹沒在泥沙下面又過了幾千年,這樣合起來肯定超過一萬年了。)

      3.老師小結:因此,科學家的推測和估算是有根據的。

      4.指名讀第2-11自然段。讀后思考:

     。1)我們知道,琥珀是古代松柏樹脂的`化石,要形成琥珀,必須具備的第一個條件就是要有松柏樹,從課文中找出描寫松樹的句子。

     。2)課文中有幾處寫了太陽光的熱?找出有關的句子讀一讀。

      (3)為什么科學家想象這個故事發生在一個夏天的晌午,“太陽光熱辣辣地照射著整個森林?”(因為松樹、柏樹只有在天氣很熱的時候才能滲出樹脂,而夏天的晌午正是太陽光最熱的時候。)

      5.老師小結:因此,炎熱的夏天是科學家想象琥珀形成必須具備的第二個條件。

      6.課文中還有一句寫“海在很遠的地方翻騰怒吼”,科學家想象的根據是什么?(由松脂球變成化石,要經過很長時間,而且要淹沒在地層里面,所以科學家想象,離森林很遠的地方有海在翻騰怒吼,這就為下文琥珀出現在海灘上伏下了一筆。)

      7.指名讀第3-4自然段。

      8.老師小結:作者對蒼蠅的出場,運用了擬人的手法,細致地描寫了小蒼蠅的外貌、動作、心情,寫得活靈活現。

      9.指名讀第8自然段。

      10.老師小結:作者對蜘蛛的描寫,突出地刻畫出了它小心翼翼的動作,生怕驚飛了蒼蠅而挨餓的心理,寫得十分傳神。

      繼續學習課文

      1.思考討論:科學家是根據什么想象就在“蜘蛛剛撲過去,一大滴松脂從樹上滴下來剛好落在樹干上,把蒼蠅和蜘蛛一齊包在里頭呢?

     。ㄋ蓸錆B出的一滴樹脂能同時包住一只蒼蠅和一只蜘蛛,這滴松脂一定是很大的。而蜘蛛要吃蒼蠅又必然要挨得非常近。這樣就出現了千載難逢的巧遇。這是完全可能的,因而想象是有根據的,十分的合理。)

      2.老師小結;松脂把兩只小蟲包在里頭,再加上松脂繼續地往下滴,又把原來的蓋住了,就積成了一個松脂球。

      3.思考討論:松脂球是怎樣變成了化石的?

      (后來經過很長的時間,地殼發生變化,陸地沉下去,海水漫上來,森林被海水淹沒,松脂球淹沒在泥沙下面,這就形成了兒石。)

      啟發談話

      對于這塊琥珀的形成,科學家的想象也很合理。

      思考討論:

      1.這塊琥珀是怎樣被發現的?(風吹浪卷到岸邊,孩子踩著后挖了出來,孩子的爸爸認出這是一塊琥珀。)

      2.漁民看到這塊琥珀,為什么說“這是很少見的?(一塊琥珀包裹兩只蟲子是很少的,再次表現出了這塊琥珀的不可多得,極有價值。)

      六、齊讀最后一段

      四、鞏固延伸

      學了這篇課文你有什么收獲?

      老師小結:

      這塊琥珀給科學家們提供了研究的依據。既然在一萬年前形成的琥珀里已經有蒼蠅和蜘蛛,那么蒼蠅和蜘蛛的存在一定有一萬年以上了。這是這塊琥珀在科學研究上的價值。

      板書設計:琥珀

      時間———形成松脂球(松樹、炎熱、巧合)

      形成化石(時間之長、地質變化、陸沉水浸、海沙淹沒)

      被人發現——科學價值

    琥珀語文教案10

      《琥珀》是一篇精讀課文。課文根據一塊有蒼蠅和蜘蛛的琥珀想像其形成和發現的過程,并且判斷它在科學上的價值。教學這課時應注意指導學生體會科學家是怎樣進行合理想象的。因此,我在教學時,采用了如下方法。教學過程安排如下:

      一、激情,引入新課

      揭示課題,課前,我讓學生觀看多種多樣的琥珀圖片及實物,介紹它們的價值,以激起學生學習這課的熱情。

      二、認識“琥珀”

      1、出示教學課件,指導學生觀察其顏色、形狀、包裹物等。

      2、根據所看到的圖象讓學生對自己產生的問題進行提問。

      三、自學,感知課文內容

      1、讀課文,結合預習要求,畫出文中有關寫琥珀形成、發現及其科學價值的句段。

      3、細讀課文,體會科學家想象的合理性。

      四、深入體會科學家想象的合理性

      課文中講的這塊琥珀與別的琥珀主要區別在于:它不僅有一個蒼蠅和一個蜘蛛,而且這兩個小東西的“腿的

      四周顯出好幾圈黑色的圓環”。這說明蒼蠅和蜘蛛曾經在里面進行過掙扎。這樣的一塊琥珀是怎樣形成的呢?科學家根據這塊琥珀的特點,想象了一個生動的故事。

      1、讓學生有感情地朗讀第三自然段,思考:①這一自然段寫的是實在的事物還是聯想?②“高大的松樹”、“太陽照得火熱”、“松脂的香味”與琥珀的'形成有什么關系?

      2、有感情地朗讀第4—8自然段,思考:①這幾個自然段寫的是實在的事物還是聯想?②蒼蠅和蜘蛛被裹在松脂球里以及它們起初的掙扎是根據什么想象出來的?

      3、默讀第10—11自然段,思考:文中為什么要寫幾十年、幾百年、幾千年及松脂球被淹沒在泥沙下面?

      4、讀第13自然段,思考:波濤把海里的泥沙卷到岸邊,與琥珀的發現有什么關系?

      上述教學過程體現了情境教學法及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論,有利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

    琥珀語文教案11

      一、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了解這塊琥珀的樣子及價值。

      2.體會科學家是怎樣進行合理想象的,以及這樣想象的依據。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教學重點、難點

      1.理解琥珀形成的過程及必須具備的條件。

      2.體會科學家是怎樣進行合理想象的。

      三、教者

      錢素珍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ǘ⿵土曎|疑。

      1.想一想上節課學習的內容,課文按先后順序都寫了哪些內容?

      2.哪一部分集中描寫了琥珀的樣子及價值?

      3.默讀第四段,用直線畫出描寫琥珀樣子的句子,用曲線畫出寫它價值的句子。

      4.老師分別指名讀描寫琥珀樣子及價值的句子。

      5.老師隨后出示這個琥珀的幻燈片,提問:看了圖片,你最感興趣的是什么問題?蜘蛛和蒼蠅為什么會被包在里面?它們是怎么被包在一起的?讓學生帶著這些問題讀課文,進行思考。

     。ㄈ⿲W習課文,了解松脂球的形成。

      1.這個故事是怎么來的呢?

      2.默讀第二段,想想蒼蠅和蜘蛛怎么會同時被包在一個松脂球里?

      老師在學生說的基礎上,追問:

      (1)這到底是一只什么樣的蒼蠅,什么樣的蜘蛛?

     。2)為什么科學家推測蒼蠅快樂,蜘蛛小心翼翼呢?這和后面的結果有什么關系呢?

      3、它們是怎樣被包在松脂球里的呢?

     。1)老師引導學生自己讀讀第7自然段。

     。2)然后讓學生一只手當蒼蠅,一只手當蜘蛛,另一個同學雙手在上當松脂,表演體會那一瞬間的情景。

     。3)隨后老師出示幻燈片,邊講解邊演示松脂包住這兩個小蟲的活動片

     。4)后來的情形又怎樣呢?

      4.默讀第1到第9自然段,思考:要形成這個奇特的松脂球必須具備什5.組織討論

      6.討論小結

      7.指導朗讀第二段。

     。1)明確要求:第一要處理好重音;第二要用平和、輕松、有趣的聲調,給人以有趣的感覺,不能使人有緊張的恐怖的感覺。

     。2)學生自己練讀,然后把自己喜歡的段落讀給大家聽,老師點評。

     。ㄋ模┝私馑芍蜃兂苫倪^程。

      1.一對敵對的小蟲包進了松脂球以后,小蟲的活動停止了,但自然環境還在繼續變化。松脂球是怎樣變成化石的'呢?

      2.默讀第三段,思考松脂球變成化石必須具備什么條件。

      在學生默讀思考后,老師指導他們討論,然后再指名說說。老師隨機板書松脂球變為化石的必備條件:

      地殼變動埋在海底時間漫長

      3.學生自由有感情地讀這部分內容。

     。ㄎ澹┛偨Y琥珀形成必須具備的條件。

      科學家根據這塊琥珀的樣子,推測出它形成必備的條件,同學們根據板書,說說琥珀的形成經過了哪兩個階段?需要具備哪些條件?

     。┝私饪茖W家合理想象的依據。

      1.科學家根據這塊奇異的琥珀推測出發生在一萬年前的故事的詳細情況,科學家這樣想象的依據是什么呢?

      2.出示思考、練習第2題,按照這題下面的提綱,說說科學家這樣想象的根據。

      3.小組討論,互相說說。

      4.老師小結

     。ㄆ撸┎贾米鳂I。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板書設計:

      松脂球

      形成

      化石

      琥珀

      發現

      樣子、價值

    琥珀語文教案12

      教學目標

      1.正確認識本課“琥、珀、嗡”等11個生字,會寫“怒、吼、脂”等15個生字,正確理解“拂拭、掙扎、怒吼、推測”等詞語的意思。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了解這塊琥珀的樣子及價值;理解琥珀形成的過程及必備條件。

      3.激發學生探索大自然奧秘的興趣。

      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內容,了解這塊琥珀的樣子及價值;理解琥珀形成的過程及必備條件。

      教學難點

      激發學生探索大自然奧秘的興趣。

      課前準備

      相關圖片、相關的課件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激趣導入,揭示課題。

      1.課件出示:

      這是在北京博物館的古生物大廳里陳列著的.兩具大象的骨架,那就是黃河象的骨骼化石。(學生們觀看,感受大自然的神奇)

      今天,我們再來欣賞一塊形成于一萬多年前的珍稀化石--琥珀(板書課題)看,這就是神奇美麗的琥珀化石。(課件展示)

      2.看到這些美麗的琥珀,你想了解些什么呢?

      3.《琥珀》這篇課文是一篇語言優美的科學小品,也就是說明文,現在就請同學們隨著作者的推測,走進這塊琥珀形成的傳奇故事吧!

      二、自讀課文,整體感知。

      1.請同學們打開書自由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并把生字詞勾畫出來多讀幾遍。

      2.出示生字詞,檢查自學情況。

      怒吼、松脂、灰塵、拂拭、美餐、劃動、晌午、熱辣辣、淹沒、掙扎、成千上萬、沖刷、斷絕、泥沙

      推測、詳細、情形

      3.指名再讀生字詞,教師正音。

      4.學生自由朗讀課文,想一想文章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情?(這篇課文生動、具體地記敘了這塊奇特的琥珀形成的過程,交代了想象琥珀形成的科學依據。)

      教師提示:按“形成--發現--樣子和價值”把文章分為三部分。

     、俚谝徊糠(1-12):寫這塊奇異的琥珀是怎樣形成的。

      ②第二部分(13-17):寫這塊琥珀被發現。

     、鄣谌糠(18):寫這塊琥珀的樣子和價值。

      三、教師小結。

      同學們,這就是文中的那塊琥珀,如今,它靜靜地躺在博物館里,這塊琥珀有什么價值?又是怎么樣形成的,我們下節課接著學習。

    琥珀語文教案13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12個生字,正確讀寫“琥珀、颯颯”等詞語。

      2、了解琥珀形成的過程。

      3、體會科學家是怎樣進行合理想象的,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

      4、繼續學習按一定的順序寫的表達方法。

      5、通過本課學習,激發學生對科學的興趣和愛好。

      教學重點

      啟發學生展開合理想象,領會理解琥珀的形成過程;學習作者按一定順序寫的表達方法。

      教具準備

      1、琥珀形成過程課件。

      2、搜集有關琥珀的資料。

      教學課時:2課時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質疑

      1、揭題,板書課題?吹竭@個題目你想知道什么?(學生可能提出:琥珀是什么?它是怎樣形成的?誰發現的?)

      2、認識琥珀。交流課前搜集的有關琥珀的資料。

      二、初讀課文,了解大意,學習生字新詞。

      1、檢查生字自學情況。

     。1)學生自學生字。

     。2)匯報自學情況。

      你可以介紹自己記生字的方法,也可以提醒同學們注意某個生字的讀音或字形。

      (3)同桌互相讀,并互相糾正。

      (4)全班齊讀。

      2、自由朗讀課文,要求把字、詞讀準,把句子讀通順,然后思考課文講了有關琥珀的哪些內容?

      3、小組內討論交流。

      4、集體交流。(推測琥珀的形成過程→敘述琥珀的發現→描寫了琥珀的形態)

      三、學習琥珀樣子部分。

      1、圖文對照,認識琥珀的樣子。

     。1)出示琥珀圖,學生仔細觀察并用自己的語言描繪這塊琥珀。

     。2)瀏覽課文找出文中描寫圖畫內容的語句。

      (3)請大家自由讀這個自然段,這個自然段除了寫琥珀的樣子,還寫了什么?(琥珀的形成過程是根據這塊琥珀的樣子推測出來的;這塊琥珀有很高的研究價值。)

      2、感情齊讀。

      3、課文中所寫的內容哪些是實實在在的事物?哪些是作者想象的部分?

      明確:課文寫這塊琥珀的樣子,“在那塊透明的琥珀里,有兩個小東西仍舊好好地躺著,我們可以看見它們身上的每一根毫毛。它們的腿的四周顯出好幾圈黑色的圓環。”這些內容是呈現在科學家眼前實實在在的事物,課文中的其他內容都是作者推測、想象的部分。

      四、作業。

      1、熟讀課文。

      2、聽寫生字。

      第二課時

      一、談話導入。

      上節課,我們初讀了課文,認識了一塊具有很高研究價值的琥珀,同學們提的問題還有一個沒有解決:琥珀的形成需要哪些條件?(出示)

      二、了解琥珀形成的過程。

      (一)快速閱讀課文,說說琥珀的形成經過了哪兩個階段?

      (二)了解形成松脂球所需要的條件。

      1、描寫松脂球形成的.過程是哪些自然段?

      2、認真閱讀這部分內容,分析一下松脂球的形成需要哪幾個條件,并說說理由。

      3、學生匯報、交流。

     。1)夏天,陽光強烈。

     。2)老松樹

      (3)蒼蠅、蜘蛛巧遇松脂

     。4)松脂繼續滴下來

      4、大家把形成松脂球的四個必需條件都找到了。作者對它們的交叉描述,使得故事情節不但合情合理,而且生動有趣。現在請大家再有感情地朗讀這部分,找找看,哪些地方寫得好,好在哪里。

      5、學生獨立賞析課文。

     、佟耙粋小蒼蠅展開柔嫩的綠翅膀,在太陽光里快樂地飛舞。后來,它嗡嗡地穿過草地,飛進樹林!保▽懗隽诵∩n蠅的快樂勁兒)

     、凇昂鋈挥袀蜘蛛慢慢地爬過來,想把那蒼蠅當做一頓美餐。它小心地劃動長長的腿,沿著樹干向下爬,離小蒼蠅越來越近了。”(小心翼翼)

      ③“蜘蛛剛撲過去,突然發生了一件可怕的事情。一大滴松脂從樹上滴下來,剛好落在樹干上,把蒼蠅和蜘蛛一齊包在里頭!保ㄊ虑榘l生得巧極了)

     、堋靶∩n蠅不能撣翅膀了,蜘蛛也不再想什么美餐了。兩只小蟲都淹沒在老松樹的黃色的淚珠里。”(語句幽默,讓人感覺兩只小動物很可憐;同時也寫出了老松樹的不忍心但又無可奈何。)

      ……

     。ㄈ┝私馑芍蜃優榛枰臈l件。

      講得真好?磥恚蠹覍λ芍虻男纬蛇^程了解清楚了,下面我們來看看松脂球變成化石又需要哪些條件。

      1、誰還記得古生物變成化石這一知識我們曾經在哪一課學到過?《黃河象》你還記得必需幾個條件嗎?

      2、現在請同學們默讀課文,看看松脂球變成化石是否也具備了這幾個條件,如果是,請畫出有關的句子。

      3、這說明任何古生物變成化石所需的條件基本相同。這部分講化石的形成,為什么又提到了蒼蠅、蜘蛛?(如果說不出)師出示有關句子。(請你讀有關的句子。)“成千上萬綠翅膀的蒼蠅和八只腳的蜘蛛來了又去了,誰也不會想到很久很久以前,有兩只小蟲被埋在一個松脂球里,掛在一棵老松樹上!保〞r間那么長,蒼蠅蜘蛛那么多,可唯有那兩只被包住了,這主要是為了強調事情發生得太巧了,這顆琥珀太少見了。)

      (四)課件展示琥珀形成的過程。

      三、了解想象的依據。

      1、引導學生閱讀13-18自然段,討論想象的依據。

      四、了解課文在敘述順序上和《黃河象》有哪些不同。

      1、(出示)動腦筋:《黃河象》這篇課文的敘述順序是:先講_________,再講_________,最后講_________!剁辍愤@篇課文,作者是先講_________,再講_________,最后講_________。

      五、當解說員。

      這一個罕見的琥珀現在就放在博物館里,老師昨天上網,看到一則招聘廣告,我想:假如我們班有同學被招聘上了,那該有多棒!同學們想試試嗎?

      1、(出示)招聘廣告:

      天宇博物館招聘優秀解說員,應聘內容:以“琥珀”為題材,運用優美語言,按一定順序向參觀者解說琥珀。

      學生練習。

      匯報。

      2、假如你是館長,你會招聘誰?(頒發聘書)

      六、拓展延伸:

      課文中描寫的琥珀還有可能是怎樣形成的?你是怎樣想象的,和同學交流

    国产福利萌白酱精品tv一区_日韩亚洲中字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欧洲高清无码在线_全黄无码免费一级毛片
    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日韩亚洲AV最新在线观看 | 亚洲欧美伊人久久综合一区二区 | 亚洲中文在线视频观看 | 日韩∧V精品在线 | 日本末成年aⅴ | 依人青青青在线观看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