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教案大全>數學教案>三年級數學教案>三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三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時間:2022-05-18 16:27:13 三年級數學教案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北師大版三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那么大家知道正規的教案是怎么寫的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北師大版三年級數學下冊教案,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北師大版三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北師大版三年級數學下冊教案1

      【教學目標】

      1.結合“電影院”的具體情境,進一步掌握兩位數乘兩位數(有進位)的計算方法。

      2.對兩位數乘兩位數(有進位)能進行估算和計算,并能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3.在學習及與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過程中,獲得積極的、豐富的情感體驗,感知數學的價值,增進學好數學的信心。

      【課堂實錄】

      同學們看過電影嗎?喜歡看嗎?今天,老師就帶大家去電影院看一看。

     。ㄒ唬﹦撛O情境

      師:認真觀察,說一說你從中發現了哪些數學信息?

      生:我知道要組織500人去看電影;還知道電影院共有21排座位,每排可坐26人。

      師:根據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

      生1:500人看電影,電影院的座位夠嗎?

      生2:這個電影院一共有多少個座位?

      師:同學們提出的問題真棒!請大家解決第一個問題,并把自己的想法說給組內的小伙伴聽。

     。ń處熝惨暡⑴c到小組討論中去。)

     。ǘ┮龑骄

      1.估一估

      師:電影院的座位夠嗎?你們是怎樣估算的?哪個小組的同學來匯報一下?

     。1)學生先獨立思考,再在小組內交流各自的估算方法。

     。2)學生組內討論時,教師參與到小組中,傾聽學生的不同見解,對學生的各種策略做到心中有數,再組織學生匯報,全班交流。

      生1:20×25=500。假如是20排,每排25個座位,能坐500人;那么有21排,每排26個座位,能坐的人數大于500,所以夠。

      生2:20×26=520。假如20排,每排26個座位,能坐520人,520大于500,所以夠。

      生3:21×25=525。因為20排,每排25個座位,就能坐500人,再加上一排25人是525人,525大于500,所以夠。

      師:通過交流,我們又學到了許多估算的方法,F在,我們再來解決第二個問題。

      2.算一算

      師:這個電影院一共有多少個座位?請同學們獨立列式,解決問題。

      (1)學生自主探索,獨立解決。

     。2)組內交流。把自己的算法說給組內的小伙伴聽。

      (3)小組長匯報,教師講評。

      師小結:請大家觀察以上幾種算法,掌握用豎式計算的方法,特別是用豎式計算時,同學們要注意進位的算法。

      3.趣味練習

      師:我為同學們準備了幾道題,想看一看大家的.計算水平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是不是又有新的提高。

      (1)試一試

      24×28 5×36 35×43

     。▽W生獨立完成,集體講評,教師重點指出:5×36除了用口算方法以外,還可以交換乘數的位置后用豎式計算。)

      (2)搶算(教師讀算式,學生搶答。)

      6×30 16×70 30×12 7×90

      60×7 25×60 35×20 50×12

      (3)師:我們國家的部分地區正面臨著嚴重的缺水問題,最近北京市用水管理部門明確指出規范市民的用水制度,目的就是為了節約用水。那么,大家想一想,要節約每一滴水,我們小學生應該怎樣做?

      生1:洗完手立即把水龍頭關掉。

      生2:看到有浪費水的現象及時勸阻,并講明原因。

     。4)算一算

      38×12 32×16 61×34 38×25

      56×24 37×18 42×28 18×23

      師:用你自己喜歡的方法進行計算。

      A.學生在練習本上獨立完成,然后小組長組織在組內核對,并作好記錄。

      B.小組長匯報組員的完成情況。

      C.教師巡視并指導個別學生,針對共性問題,組織集體講評。

    北師大版三年級數學下冊教案2

      教學目標:

      1. 通過動手,進一步感知物體的對稱、平移和旋轉現象。

      2. 使學生能更清楚的認識平移與旋轉的現象。

      教學重難點:

      學生能獨立設計出自己想要圖案。

      導學過程:

      一、課前準備案:

      課前動手收集一些圖案。

      二、學生自主合作制作:

      1.說一說

      學生把自己課前收集的圖案拿出來,同桌互相說說自己覺得它美麗的地方在哪里?然后說說這些圖案是如何設計出來的。

      2.找一找

      學生取出自己的水彩筆,把自己所拿的圖案是由哪個圖形平移或旋轉得到的圈出來。

      3.畫一畫

      老師可以取出一幅圖片,將其中一幅,對折撕掉,指名生畫出它的軸對稱圖形。

      三、檢測達標

      1.剪一剪

      學生取出自己的.剪刀,剪出自己最喜歡的圖形,通過平移或旋轉繪制出一幅圖案。

      四、評比結束本課:

      學生把自己設計圖案拿出來,先小組比,選出優秀的圖案,然后教師在評比出優秀的圖案三份。

      課后反思:

    北師大版三年級數學下冊教案3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和直觀操作,通過多個物體組成一個整體,

      進一步理解分數的意義。

      2、會用折紙、涂色等方式,表示簡單的分數,強調“平均分”在分數認識中的作用,感受分子、分母的含義。

      教學重難點

      1、進一步理解分數的意義

      2、強調“平均分”在分數認識中的作用,感受分子、分母的含義。

      教學 準備

      多媒體課時

      安排 1

      教學過程

      一、一、創設“分”的情境,把整體分開。

      1、把附頁2中的`圖7涂上不同的顏色,說一說每種顏色的小正方形占大正方形的幾分之幾。

      2、將小正方形剪開,說一說每種顏色的小正方形占整個的幾分之幾。

      二、把幾個物體看做整體。

      二、老師這有一盒乒乓球,里面有3個黃色的,2個白色的。

      1、黃色的球占這盒球的幾分之幾?

      2、白色的球占這盒球的幾分之幾?

      3、好象分數應該和平均分聯系起來的,這兒有嗎?你是怎么想的?

      三、三、情境中找整體。

      第59頁圖上一共有幾只蝴蝶?

      完成書上幾個問題。

      四、四、鞏固與提高

      1、1、練一練,第一題。

      2、2、有4個男同學,2個女同學。你能說一個分數嗎?

      3、你是怎樣想的?

      4、3、練一練第2題。

      5、按分數圈一圈。

      6、4、他們拿的鉛筆一樣多嗎?

      五、。

      你對分數又有了哪些新的了解?

      不但可以表示一個物體,還能表示多個物體。

      板書設計

      分一分(二)

    北師大版三年級數學下冊教案4

      第一單元(單元主題)除法

      1.觀察情境圖,你發現了哪些數學信息?

      分橘子(兩位數除以一位數)

      小組合作交流,全班展示匯報。

      判斷:被除數個位是0,商的個位一定是0。

      一、鞏固練習

      二、課堂小結

      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和大家分享一下吧!

      三、布置作業

      1.課堂作業: 教材練一練第1題、第2題。

      2.課后作業:練習冊

      四、板書設計

      猴子的煩惱(被除數中有0)

      0÷3=0 0÷10=0 0除以任何非0數都得0

      五、課后反思:

      節約(被除數中沒有0)(第1課時)

      學習目標

      1.探索用豎式計算三位數除以一位數的除法時,因不夠商1而在商中間或末尾商0的除法計算方法。

      2.能正確進行商中間或末尾商0的除法豎式計算。

      3.能用估算、重算或乘法對計算結果進行驗算,逐步培養驗算的習慣。

      教學重點

      因不夠商1而在商中間或末尾商0的除法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能正確進行商中間或末尾商0的除法豎式計算。

      教學方法

      談話法、討論法、講解法、練習法

      教具準備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要點:

      正確進行商中間或末尾商0的除法豎式計算。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用豎式算一算

      306÷3= 840÷6=

      二、導學新課

      1.出示課本的主題圖。

      鼓勵學生找到情景中的數學信息并完整表達

      3個班賣廢紙和礦泉水瓶,一共收入912元。

      數學問題:平均每個班賣了多少元?

      (1)說說你是怎么算的?

      912÷3=

      (2)口算:900÷3=300 12÷3=4 300+4=304

      (3)你能用豎式來計算嗎?

      學生獨立完成,小組交流,全班展示。

      討論:除到十位不夠商1時怎么辦?

      口算解釋:先分900元,余下12元,不夠30元每個班分不到10元,在十位上要商0。

      除法本身:用除數十位上的1除以3,不夠商1,需要十位與個位上的數合起來,用12再除以3,結果等于4,所以十位上要商0。

      (4)說一說豎式中每一步的.意思:

      2.學校用買廢品的錢買了522支筆,送給手拉手的鄉村小學4個班的小朋友,平均每個班多少支鉛筆,還剩幾只?

      522÷4=

      學生獨立列豎式計算。組織學生交流。

      522支筆分給4個班,平均每個班分到130支,還剩2支,不夠每個班再分1支,所以各位商0,余數是2。

      即:用被除數個位上的2除以4,不夠商1,要商0,余數是2.

      三、鞏固練習

      1、完成課本練一練第1題,圈一圈,算一算。

      學生理解題意后,獨立完成,集體訂正。

      2.完成課本練一練第3題。

      四、課堂小結

      這節課你學到了什么?

      五、布置作業

      1.課堂作業: 教材 “練一練”的2題。

      2.課后作業:練習冊

      六、板書設計

      節約(被除數中沒有0)

    北師大版三年級數學下冊教案5

      教學目標

      1、通過具體的活動,認識方向與距離對確定位置的作用。

      2、能根據任意方向和距離確定物體的位置。

      3、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教學重點

      用方向和距離描述物體的位置。

      教學難點

     對任意角度具體方向的`準確描述。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生成問題

      春季是運動的時節,我們同學們都很愛好運動,不久我校就會舉行一次越野比賽,現在老師將越野圖展現給大家。

      二、探索交流解決問題

      1、出示越野圖的起點和終點位置。

      2、如果你是一名運動員,你將從起點向什么方向行進?(方向標)加方向標有什么好處?為什么方向標畫在起點的位置?(以起點為觀測點)

      3、自主探究,小組討論,合作交流

      例1的學習是讓學生明確可以根據方向和距離兩個條件確定物體的位置。教學時,可以與主題圖的教學結合進行,通過情境使學生明確需要方向和距離兩個條件才能確定物體的位置。活動中確定方向的具體方法可以讓學生小組合作進行探索。

      知道在出發點的東北方向就可以出發嗎?如果這樣會發生什么情況?這樣確定方向準確嗎?怎么樣走會更加的準確?

      準確的可以說是東偏北30°,那可以用北偏東60°這樣表示嗎?在說具體位置時,一般先說與物體所在方向離得較近(夾角較小)的方向。——靠近哪個方向就把那個方向放在前面。

      (距離1千米)如果沒有距離又會怎樣?

      1號點在起點的東偏北30°的方向上,距離是1千米。你學會表示了嗎?

      三、鞏固練習內化提高

      做一做呈現了小明家附近幾處建筑物的位置示意圖,通過方向與距離的確定,使學生進一步明確確定方向的具體方法。

      練習三第1、2題是相應的在地圖上確定方向的練習。

      四、回顧整理反思提升

      我們可以根據題目提供的方向和距離這兩個條件來確定物體的位置。首先要確定方向標。

    北師大版三年級數學下冊教案6

      教學目標:

      1、理解面積的意義。

      2、認識常用的面積單位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初步形成這些單位實際大小的概念。

      3、學習運用觀察、重疊、數面積以及估測等方法比較面積的大小。

      教學重點:

      1、從物體表面的大小和平面封閉圖形的大小兩個方面理解面積概念。

      2、理解統一面積單位的必要性。

      教學難點:

      1、從物體表面的大小和平面封閉圖形的大小兩個方面理解面積概念。

      2、理解統一面積單位的必要性。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邊長1厘米的正方形、等邊三角形和直徑1厘米的'圓,兩個長方形。

      教學過程:

      一、學前準備

      1、引導學生看教材第60頁的圖。

      提問:從圖中看到了什么?

      2、引出新課,出示課題。

      同學們剛才觀察到的物體都有面,而且通過操作我們還發現面是有大小的,今天這節課,我們所學的內容就和面的大小有關。

      二、探究新知

      1、教學面積的意義。

      (1)認識物體的表面有大小。

      教師談話引入。說明:黑板面和國旗面的表面的大小相差比較大,靠觀察就能看出。

      (板書:觀察比較)

      (2)認識平面封閉圖形的大小。

      出示兩組圖形,這些是平面封閉圖形,怎樣比較它們的大小?

      由學生的操作活動,引出重疊比較與數方格比較的方法。

      (板書:重疊比較,數方格比較)

      (3)總結面積的意義。

      提問:物體的表面或封閉圖形的大小叫做什么呢?看看書上是怎么說的。(板書課題的前半部分:面積)

      2、認識面積單位。

      (1)出示教材第61頁例2。

      引導:請同學們用手中的學具來幫忙。

      比較三種方式,得出數正方形個數是最合理的方法。解決了設疑中提出的問題,通過數正方形個數得出大小之分。

      (2)認識統一比較的重要性。

      教師出示一個正方形,通過重疊確認它的面積比前面出示的。兩個長方形大,教師翻開正方形反面的格子只有9個格,激起學生的疑問。

      提問:這是什么原因呢?你有沒有辦法來證明呢?

      (3)帶著問題自學。

      提問:

      ①常用的面積單位有哪些?

      ②說說每個面積單位的大小是怎么規定的?

      ③各自比一比,哪個手指甲的面積最接近1平方厘米。

      ④同桌兩人互相比畫1平方分米的大小。

     、菰诤诎迳腺N出一張1平方米的紙,先估計能放下幾本練習本。翻出反面,數一數,實際能放下幾本練習本。

      三、課堂作業新設計

      1、如圖,每一個方格代表1平方厘米,用紅筆涂出8平方厘米的一個圖形,再用綠筆涂出面積為12平方厘米的另一個圖形。

      2、在括號里填上合適的單位。

      (1)電視屏幕的面積是25()。

      (2)一塊橡皮上面的面積是9()。

      (3)學校操場的面積大約是500()。

      (4)教室的面積大約是40()。

      四、思維訓練

      1、下圖中每一小格是1平方厘米,請你寫出每個圖形的面積是多少平方厘米。

      2、動腦筋:先估算哪個圖形的周長比較簡便?算一算。(單位:厘米)

    北師大版三年級數學下冊教案7

      教材分析:

      “旅游中的數學”實踐活動是由三部分組成的系列活動。在“租車”的活動中,通過解決40人如何安排車輛的問題,滲透列表解決問題的策略。在“用餐”活動中,通過搭配快餐,讓學生懂得合理選擇的重要性。同時,通過計算用餐的費用,復習、應用小數的加減法。在旅游計劃中,通過讓學生了解旅游的路線、景點、費用等活動,提高他們收集與處理數據的能力。

      學情分析:

      由于本課之前,教材已有類似內容分別編排在其他各冊中,學生已有初步的活動經歷、體驗。加之我班學生經濟條件有限,外出旅游的機會少,要體會旅游中的情境稍有困難。但學校處在旅游之地,離旅游景地較近,對旅游有所了解,因此,我在創設情境時,選擇了帶領同學們去模擬旅游。將租車、買門票、參觀、用餐有機結合起來。讓學生在活動中體會一些解決問題的策略,發展數學思維的能力

      教學目標:

      1、知識技能目標:讓學生在模擬旅游情境中運用所學的數學知識和方法解決旅游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2、過程方法目標:在解決如何合理“租車”的活動中,滲透列表解決問題的策略。經歷觀察、思考,運算等數學練習過程,發展實踐能力與創新能力。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在活動中感悟數學的價值,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系,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同時使學生受到愛國主義教育。

      教學重點:

      感受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提高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難點:

      滲透列表解決問題的策略。

      教學設計:

      一、激趣導入。

      1、師:同學們,你們喜歡旅游嗎?你們都去過那些美麗的地方?誰來告訴老師。(指名學生回答)

      2、師:同學們都知道我們臨潼也是一座旅游名城,著名的旅游景點有華清池、驪山、鴻門宴遺址、西安事變蠟像館、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等,你們最想去哪旅游呢?(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這節課老師將帶領同學們去兵馬俑博物館旅游,去探究旅游中的數學問題。(板書課題:旅游中的數學)

      【設計意圖:通過提問,喚起學生對以前旅游美好經歷的回憶,為后面旅游活動作鋪墊;接著利用臨潼豐富的旅游資源, ,創設去臨潼兵馬俑博物館參觀的情境,使學生自主參與到模擬旅游的活動中。創設這樣的旅游情境,有利于引發學生強烈地學習興趣,營造積極、活躍、向上的學習氛圍!

      二、合作探究。

      活動一:租車

      1、師:那么,我們要想去旅游,該怎么去呢?(乘車)讓我們一起去租車吧!請大家看,從屏幕中你發現了哪些信息呢?(課件出示情境信息)

      (1)共有40人去參觀。

     。2)有兩種型號的車可以租:大車限乘18人,每輛160元;小車限乘12人,每輛120元。

      2、提出問題:我們怎樣租車呢?

      (1)同桌討論租車方法,指名口答。

     、倏梢宰獯筌。大車坐的人多。②可以租小車,小車花的錢少。

     、畚矣X得兩種車都可以租……

      3、教師總結:同學們的想法很好,我們租車時不僅考慮怎樣租車比較省錢,還要考慮讓車的座位盡量坐滿,如果不可能坐滿,空位必須盡可能少。

    北師大版三年級數學下冊教案8

      教學目標:

      1、結合欣賞繪制圖案的過程,體會平移、旋轉和對稱在圖案中的應用。

      2、參與、設計圖案的活動,感受圖案的美,培養健康的審美情趣。

      3、發展動手操作能力、空間想象力和創造能力,培養良好的情感價值觀。

      教學重難點:體會平移、旋轉和對稱在圖案中的應用。

      教學方法:講授法、談話法

      教學設計思路:先讓學生充分說出自己的感受,體會平移、旋轉和對稱在圖案中的應用;再讓學生模仿畫圖案,進一步強化感知:美麗的復雜圖案可以由一個簡單圖形經過平移、旋轉或對稱得到;最后引導學生利用平移、對稱的現象,探究圖案和進行圖案設計,獲得一種以簡馭繁的思想。

      教學準備:各種圖案、實物圖片。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欣賞圖案

      1、欣賞美麗的圖案,感受圖案的美和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美無處不在,請同學們欣賞這幾幅圖案(出示書上的四幅圖案),你能說一說看到這些圖案的'感受或知道哪些圖案代表的意義嗎?

      2、運用平移、旋轉、對稱的現象觀察、探究美麗的復雜圖案。

      (1)每一幅圖的圖案是由哪個圖形平移或旋轉得到的?在書上把這個圖形涂上顏色。(和同桌同學互相交流自己的想法。)

      (2)哪幅圖案是對稱的?(先獨立思考后小組交流、匯報。)“紫荊花”是由一個花瓣繞中心旋轉四次得到的。“風箏”是由一只燕子平移后得到的。

      “花邊圖案”是由一組小圖案平移后得到的。“雪花圖案”是由一瓣雪花然中心旋轉五次得到的。

      3、生活中你還見過哪些圖案是由一個簡單圖形經過平移、旋轉或對稱得到的?生活中有這么多美麗的復雜圖案,它們都是怎樣得到的?

      二、解釋畫法,動手操作

      1、你想不想也來設計一幅美麗的復雜圖案呢?

     。1)畫出下面圖形的對稱圖形(教材第23頁畫一畫1)。(學生在書上獨立畫圖,教師巡視。展示學生的作品,請畫得又快又好的學生說說自己是怎樣畫的,在畫圖的過程中遇到哪些問題,對稱圖形有哪些特點。)(設計意圖將感知轉化為設計理念,親身體驗應用平移、對稱的現象進行圖案設計,并掌握必要的繪圖策略和技能。)

      (2)繼續畫下去(教材第23頁畫一畫2)。淘氣也畫了一幅圖案,我們一起來欣賞。他畫完了嗎?觀察圖案,它是由哪個簡單圖形運用什么現象,經過怎樣的變化過程得到的。(學生匯報。根據自己觀察的規律把圖畫完。)

      3、作品展覽、鑒賞全體同學一起欣賞大家的作品,尋找作品中的平移、對稱和旋轉現象,并評選出最佳創意獎、最佳作品獎、巧手獎、互助獎等,使學生得到美的啟示。(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學會利用平移、對稱的現象,觀察、探究圖案和進行圖案設計,理解并掌握復雜圖案是由簡單圖形經過平移、旋轉或對稱得到的,獲得一種以簡馭繁的思想。)

      三、課堂小結

      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利用簡單圖形經過平移、旋轉或對稱的方法設計的圖案,廣泛地應用于平面、立體的建筑藝術和幾何圖像上,而且還涉及到其他領域,希望同學們平時注意觀察,如果有興趣你也可以成為一個杰出的設計師。

      教學反思:結合欣賞繪制圖案的過程,體會平移、旋轉和對稱在圖案中的應用。

      參與、設計圖案的活動,感受圖案的美,培養健康的審美情趣。發展動手操作能力、空間想象力和創造能力,培養良好的情感價值觀。

    北師大版三年級數學下冊教案9

      教學 目標

      1、結合具體情景,讓學生發現并會解決體育中的數學問題,體會數學與體育的密切聯系。

      2、嘗試數學與體育等學科間的.整合,培養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

      教學 重難點

      培養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

      教學準備

      課時 安排 1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1、同學們喜歡體育活動嗎?喜歡哪些體育活動呢?

      其實體育中也有許多的數學知識,你們發現了嗎?發現那些數學知識?

      學校組織開展趣味體育比賽:體操表演和拔河。大家想參加嗎?

      二、設計體操表演的對形

      1、讓學生觀看體操表演片段后,提問:剛才的表演覺得怎么樣?怎樣能使對形更好看些?

      2、學生設計對形的變換方法,分小組合作完成。

      3、展示評比學生設計的,讓學生說一說想法。

      三、安排參加拔河比賽

      1、全班分四個組參加比賽,可以怎樣安排比賽呢?(循環賽和淘汰賽)

      2、每兩個組展開進行一場比賽,全班一共進行幾場比賽?說一說解決問題的辦法。

      3、讓學生分小組安排循環賽的場次

      4、淘汰賽需要賽幾場?又可以怎樣安排呢?抽簽進行比賽。

      四、。

      板書設計

      體育中的數學

    北師大版三年級數學下冊教案10

      教學目標:

      1、在具體情景中學會用“第幾排第幾座”、“第幾層第幾號”、“第幾組第幾個”等方式描述物體在平面中的相對位置,或根據平面位置確定物體。

      2、體會生活中處處有教學,產生對數學的親切感,朋友初步的空間觀念。

      教學重點:

      確定位置的方法。

      教學難點:

      描述物體的位置。

      教學準備:

      電腦課件,學生操作材料。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動物王國舉行運動會,許多小動物都高高興興地參加了,你們看,都有誰呢?你喜歡哪一個小動物,能說說它的位置嗎?(出示電腦圖片)

      二、學習新知。

      小朋友都有自己喜歡的.動物,可是它的位置卻沒有表達清楚。第幾排是怎樣確定的,第幾個又是怎樣的呢?讓我們來聽聽小猴是怎樣說的?

      播放電腦媒體課件:小猴(我在第一排第一個)小烏龜(我在第二排第三個)

      聽了它們的話,你能找一找哪兒是第一排嗎?哪兒是第二排嗎?哪兒是第二排嗎?哪兒是第三排?第四排呢?那么第幾個應該從哪邊開始數呢?指著圖看看。

      從上面的這幅圖上,我們知道了排數一般從前往后的,個數一般從左往右數,要講清楚一個小動物的位置,就要說明它在第幾排,第幾個?(同時出示媒體課件)

      三、試一試

      1、小動物的位置講清楚了,那你自己的位置呢?同學們,從右往左數,可以這樣確定,第一小組,第二小組,第三小組……第幾個一般從前往后數。

      誰來試試說說自己的位置?

      ()在第3組第2座?()做在第4組第4座?

      2、師里來了新同學,請同學們來幫他們找找位置?

      根據給出的信息確定自己的'位置,在相應的位置上打“√”。

      A同學:第3組第2座

      B同學:第2組第5座

      C同學:第4組第3個

      電腦課件展示,集體校對。

      四、闖關練習

      1、電腦出示題目一:根據題目給出的消息,要求正確說出小動物所在的位置。出示電腦課件,學生觀察圖片。

      2、怎樣才能很快找到座位,在小組交流。出示小朋友的電影票(第幾排幾號),學生回答正確后,進行表揚鼓勵。

      3、找圖書。(幫圖書管理員來找圖書)說出什么書在第幾層第幾個,正確說出它們的位置。

      4、找金幣。(出示翻板,回答正確后,給出尋寶提示。)

      在給出的藏寶信息后,自己貼金幣制作尋寶圖,然后在尋寶區展開尋寶活動。

    北師大版三年級數學下冊教案11

      課改年級成立了探究性學習方式的課題實驗小組,在新理念的指導下,實驗教師努力創設輕松和諧的課堂氛圍,采用生動有趣、多樣化的教學策略,使我們的學生的學習熱情日益高漲,自主學習的能力也在不斷地提高。學生學習本課內容前已經對小數的意義、特征有所了解,并會認、讀、寫簡單的小數。

      教學設計

     。ㄒ唬⿲

      同學們,你們去商店買過東西嗎?今天,老師和同學們一起到商店里逛一逛。

     。ǘ┬抡n

      1.活動一:判斷去哪個文具店買鉛筆盒便宜

      (1)引導學生觀察情境圖(教材第4頁)

      師:三個文具店各有什么商品,價錢怎么樣?(復習小數的意義與讀法)哪個文具店的鉛筆盒便宜呢?

     。2)先讓學生獨立思考,再組織他們小組交流

      師:把你想出的辦法告訴小組的同伴,看看你們小組一共想出了幾種辦法。

     。3)請小組代表匯報,全班交流

     、儆械膶W生可能說:4.9元=4元9角,5.1元=5元1角,所以4.9元5??1元。

      ②有的可能說:5.1元比5元多,4.9元比5元少,所以,4.9元5.1元。

     、塾械目赡苷f:整數4比5小,所以4??9元5.1元。

      在討論過程中,只要學生的說法是對的,教師就應給予充分的肯定。

      2.活動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

      (1)你還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呢?

      (2)同桌互相說一說所提的數學問題,并請對方說出解決的方法。

     。3)請個別學生匯報,全班交流。

      ①有的學生可能說:去哪家文具店買書包便宜?

      ②也有的學生說:奇奇文具店的鉛筆盒和尺子比,哪個便宜?

      ③當學生說出去哪家文具店買橡皮時,教師應著重解決這個問題。

      板書:

      2.63元 2.36元 2.65元

      先小組討論,然后全班交流,引導學生先進行兩個小數的大小比較,再進行三個小數的.大小比較,最后得出:

      2.36元2.63元2.65元

      3.活動三:試一試

     。1)學生獨立解決教材第4頁的第1題。

      (2)把問題引申,先要求學生根據圖意寫出小數,再進行小數大小比較。

     。3)試一試的第2題,教師巡視,找出學生易犯錯的題,說一說原因;或者讓學生每人自選一題說說比較的方法和過程,學會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思想。

      4.師小結:經過本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體會和收獲?

      教學反思

      在現實生活中,學生對買東西有著豐富的經驗,所以對商品價格的高低貴*也有所了解。本課一開始就帶領學生去商店逛一逛,創設學生熟悉、與學生生活密切相關且又感興趣的學習情境,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后面新課的學習做了很好的鋪墊。這節課中,教師的適時引導是成功的關鍵。所以,上課時我把自己當作學生的同伴,與學生一起討論交流,放手讓學生想辦法獨立解決問題,而沒有包辦代替,把策略歸納為知識點灌輸給學生。比如比較5.1元和4.9元的大小時,先通過小組合作的方法嘗試解決問題,最后通過比較、觀察、聯系生活實際,得到解決的方法,使學生體會數學知識的產生、形成與發展的過程,獲得情感體驗,感受數學的力量,同時掌握必要的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

      案例點評

      這一課時的教學設計是符合課改新理念的,教師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引入,讓學生在小組合作、自主探究中進行學習,進而發現并解決問題;教師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起著引導者和參與者的作用。但教師拘泥于教材的編排,在創造性使用教材方面略顯不足。

      教學目標

      1.結合貨比三家的具體情境,經歷比較小數大小以及與同伴交流的過程,感受小數與生活的緊密聯系。

      2.體驗小數比較大小策略的多樣性,會比較簡單小數的大小,發展數感。

      3.在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教材分析

      本教學內容是在學生初步理解小數的意義,認識小數的特征,并能認、讀、寫簡單的小數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本課時內容的教學要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讓學生在經歷兩個小數大小比較的基礎上,再經歷三個小數大小比較的過程,體驗小數大小與生活的緊密聯系,激發學習的興趣。教材中先安排兩個小數的大小比較,再讓學生試著提出數學問題,引出三個小數大小比較的問題,從簡單到復雜,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和心理特點。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給學生留有足夠的時間,以便學生交流各自比較的方法和過程,了解不同方法的特點和思路。教師要注重各種比較方法或策略的特點,讓學生選擇自己心目中最好的方法。

    北師大版三年級數學下冊教案12

      教學 目標

      1、經歷可能性的試驗過程,知道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2、能列出簡單試驗所有可能發生的結果。

      3、對一些簡單事件發生的可能性作出描述,并和同伴交換想法。

      教學 重難點

      不遺漏的列出試驗可能發生的結果。

      教學準備

      3個轉盤、若干個紙杯紙箱、4個紅色乒乓球、3個黃色乒乓球、3個黑色乒乓球。學生自制轉盤課時安排 1

      教學過程

      游戲引入:

      師:今天,我帶來了一位老朋友,他要和我們一起玩游戲。

      (錄音)同學們好,我是淘氣!我來玩個游戲,看誰猜的又對又快!

      師:(出示轉盤)如果轉動指針,指針可能停在什么顏色的地方?

      有生說指向紫色,有生說也可能指向黃色。

      師動手轉動指針,進行驗證。

     。ㄤ浺簦┬∨笥巡聦α藛?兩種顏色都有可能指到。那么誰的可能性大一些,誰的可能性小一些呢?

      生答。

      師:小朋友們說的有道理,在這個活動中,兩種顏色都可能指到,只是指向哪種顏色的可能性的大小不同。今天我們就通過猜一猜的活動,來研究可能性大小的問題。

      游戲的延續

      1、(錄音)淘氣:我還帶來了一個轉盤,這次還要請大家來猜猜指針會指向哪種顏色?指向哪種顏色的可能性大些?

      師:(出示轉盤)誰愿意來猜?

      生:可能轉向紫色。

      生:也可能轉向黃色。

      生:指向兩種顏色的可能性一樣。

      師:為什么說指向兩種顏色的可能性一樣?

      生:因為兩種顏色的面積一樣大。

      師:小朋友說的很好,兩種顏色的面積一樣時,轉動指針,指向兩種顏色的可能性是差不多的。請學生到黑板前動手撥一撥,進行驗證。

      2、師:昨天小朋友在家也制作了一個轉盤,拿出來讓大家猜一猜,然后動手轉一轉,看看你猜對了嗎?生出示自制的轉盤,在小組內活動。

      教師下到各組參與活動,對同學的錯誤判斷及時糾正。

      3、(錄音)淘氣:剛才你們活動的好熱鬧!我也很想參與。我準備了一個與眾不同的轉盤,你們幫我想想指針指向各種顏色的可能性的大小情況,好嗎?

      師出示轉盤。讓學生說一說看法,以及理由。

      生:轉向橙色的可能性最大,轉向黃色的可能性最小。因為面積大的指向的可能性最大,面積小的指向的可能性最小。

      師:在玩轉盤的過程中,你們發現了什么道理?

      生答。(多請幾位學生說一說。)

      游戲二(拋紙杯)

      1、宣布規則。

      師:接下來我們來做一個“拋紙杯”的試驗,

      每個同學拋5次紙杯,每次的結果都要記錄在試驗單上。4人都拋完5次,再與同伴交流自己的結果,組長并將出現各種結果的次數進行匯總,最后得出結論。

      2、小組活動。(師下到各組參與活動。)

      3、交流結果。盡量請每個小組都匯報他們的試驗結果及結論。

      師將各組的試驗結果進行匯總,這樣累計的次數多了,更容易得出正確的結論。

      4、形成結論。

      紙杯拋出,落地后側放的可能性最大,因為側面的'面積最大,正放的可能性最小,因為底部的面積最小。

      游戲三(摸球)

      1、師:剛才的游戲同學們都玩的不錯,我們再來玩一個“摸球”游戲。(出示紙箱,并放入2個黃球和1個白球)

      師:任意摸出一個球,有幾種結果?摸到哪種球的可能性大,摸到哪種球的可能性小。

      生答。

      師:你能說一說你是怎么判斷的嗎?

      師請一生到講臺前摸球驗證。

      2、師:(在箱內再放入3個紅球)現在任意摸出一個球,有幾種結果?摸到哪種球的可能性大,摸到哪種球的可能性小。

      生答。并請學生說一說是怎么判斷的。

      師:有可能摸到黑球嗎?

      生答。

      3、(在箱內放入2個白球和2個黃球)師:一次摸出2個球,可能出現幾種結果?

      生在小組內討論。

      匯報結論。

     。

      師:小朋友,這節課我們上得真愉快,你們都學會了什么?

      延伸作業

      拋出一枚圖釘,可能出現什么結果?用表格的形式列舉出來。

      板書設計

      猜一猜

    北師大版三年級數學下冊教案13

      第一單元 元角分與小數

      一、教材分析:

      “元、角、分與小數”單元是學生第一次學習小數。教材設計的意圖是讓學生在“元、角、分”的情境中,學習小數及其簡單加減運算的初步知識。選擇“元、角、分”這樣一個情境讓學生學習小數,首先是由于學生對于小數認識的最直接經驗來自價格;其次,結合購物情境學習小數,可以突出“元、角、分”與小數的密切聯系,有助于學生對小數的理解,并滲透了解決問題的要求。另外,教材這樣安排也為以后學習小數提供了一個直觀、具體的模型。所以在實際教學時,注意本單元小數的學習不要脫離這一背景。

      本單元安排了“買文具”“貨比三家”“買書”和“寄書”等具體情境,目的是讓學生從自己的生活經驗出發,理解小數的意義,體會小數及其加減計算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二、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內容,理解小數的`意義,體會小數的特征,能認、讀、寫簡單的小數。

      2、經歷比較商品單價的過程,學會比較簡單小數的大小。

      3、結合解決問題的過程,學會一位小數的加減計算。

      4、會運用小數表示日常生活的一些事物,解決相關的一些簡單問題,與同伴交流,感受小數與實際生活的密切聯系。

      三、教學中應注意的問題:

     。保 緊密結合購物的具體情境,讓學生理解小數的意義

      首先,讀懂商品標價牌是購物必需的知識技能。會用元、角、分說明用小數表示的商品價格,是理解小數意義的一個標志。認、讀、寫小數的學習過程,都是以學生已有的“元、角、分”的經驗為背景,并在具體情境中進行的。

      2. 給學生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機會,體驗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與合理性

      “貨比三家”,放手讓學生想辦法獨立去解決“去哪個文具店買鉛筆盒便宜”的問題,并進行交流,與同伴分享各自不同的策略。教師切忌包辦代替,把某一種策略歸納為知識點灌輸給學生,禁錮了學生的探索精神和創造性;要鼓勵學生敢于提出獨特的見解或質疑;對學生的各種策略的評價,要有助于他們提高對策略的選擇與合理優化的自我意識。

     。常 把解決問題的過程與學習加減法計算結合起來

      這不僅是因為計算是手段,解決問題是目的,把這兩者結合起來,更能使學生體會學習計算的必要性;而且也是培養學生數學的應用意識,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的有效途徑。學生第一次學習小數加法是結合“買書”的情境進行的,在討論小數加法的多種算法的過程中,揭示這些不同算法的共性,即相同單位(數位)的數才能相加。這也是理解小數相加時為什么小數點要對齊的根據。學生只要理解了這一點,就打通了把整數加減法的經驗向小數加減法遷移的大道。

      4. 逐步擴大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時間和空間

      “買書”一課,學生可以在教師的指導下,側重理解小數加法的算理和算法!凹臅币徽n則可以讓學生獨立探索,因為學生學過整數加減法,已經具有了處理進位退位問題的經驗,又初步理解了小數加減法的算理,所以“寄書”這一課可以提供給學生更大的獨立性與自主性。

      四、教學重難點、關鍵:

      重點:小數含義的理解;簡單的小數加減法。

      難點:小數含義的理解。

      關鍵:聯系現實背景,結合具體內容,幫助理解。

      課時安排:6課時

    北師大版三年級數學下冊教案14

      設計說明

      本節課是在學生已經學習了統計表的知識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目的是讓學生進一步體驗數據的整理和分析的過程,了解用畫圖的方法整理數據的優點。基于以上的安排,本節課作了如下設計:

      1.利用知識的遷移,充分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通過前面的學習,學生已經具有了統計意識,也形成了基本的統計數據的能力,利用知識的遷移,著眼于“引”,啟發學生去“探”,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學生通過獨立思考、小組討論等方式探究新知,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開放性思維。

      2.讓學生在學習中體驗知識的形成過程。

      在教學設計上,通過學生自主探究與合作交流完成用畫圖的方法整理數據的過程后,引導學生對數據進行分析,組織學生討論和交流。一方面讓學生從更高的角度認識用畫圖的方法整理數據和表示數據的優點,體會新知識與舊知識的`聯系和區別,進一步發展統計觀念;另一方面引導學生根據數據整理的結果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使學生在觀念和知識上都得到提升。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 PPT課件

      教學過程

      ⊙情境導入,激發興趣

      師:同學們,上課之前我們先來猜一個謎語,好嗎?它和本節課的學習有關喲!

      出示謎語:小小兩只船,沒槳又沒帆。白天帶它到處走,黑夜停在床跟前。

      學生自主猜謎。

      (如果沒有學生猜出,師公布答案:鞋)

      師:淘氣和同學們想開一家小小鞋店,應該怎樣進貨呢?我們一起來幫一幫他們吧!

      (板書課題)

      ⊙探究新知

      1.確定調查的內容。

      選兩名同學到前面模擬開鞋店的情境,請同學們幫忙進貨。

      師:請同學們在小組內討論一下,“進貨”需要調查哪些內容?

      (學生在小組內交流,師巡視傾聽)

      個體匯報:

      預設

      生1:應進一些款式新穎的鞋。

      生2:應主要考慮鞋號的問題,應調查一下同學們都穿多大號碼的鞋。

      生3:我也認為應根據同學們的鞋號去進貨。

      2.以本班學生為例,對學生們的鞋號進行調查。

      (1)小組討論調查方法。

      (2)指名匯報。

      (3)選兩名鞋店成員,一名調查女生鞋號,另一名調查男生鞋號。

      (4)用表格記錄調查結果。

      (5)學生匯報并展示調查結果。

      師:看統計表,你發現了什么?

      預設

      生1:男生鞋最大號碼是38號,最小號碼是33號;女生鞋最大號碼是37號,最小號碼是32號。

      生2:穿34號鞋和35號鞋的人比較多。

      生3:男生穿34號鞋的人最多,有7人;女生穿34號鞋的人最多,有8人。

      小結:通過統計表我們發現穿34號鞋、35號鞋的同學居多。

    北師大版三年級數學下冊教案15

      教學目標:

      1、基礎知識目標。

      結合學生日常生活和學習環境,使學生認識東、西、南、北四個方向,能用給定的一個方向辨認其余的三個方向,并能用這些詞語描述物體所在的方向。

      2、基本技能目標:使學生知道地圖上的方向。

      3、情感目標:培養學生辨認方向的意識,進一步發展空間觀念。

      教學重點:認識東西南北四個方向。

      教學難點:對東西南北等方位概念的形成。

      教學過程:

      室外部分

      一、導入

      師:今天有許多老師來聽課,其中不少老師還是第一次來到我們緯二路小學呢!對我們學校不是很了解,大家能不能先當個小導游領著老師們參觀一下我們的'學校?時間的關系我們只參觀前院四周的情況,介紹時注意使用正確的方位詞。能當好小導游嗎?(能)下面就分小組請老師們去參觀吧!

      (學生分小組進入操場向參觀的老師們介紹校園)

      二、認識東、西、南、北

      1、認識東、西、南、北。

      學生集合匯報。

      師:同學們是怎樣向老師們介紹的?

      (學生用以前學過的前后左右來介紹校園的情況)

      師:為什么幾位同學有的說他的前面是教學樓?有的說他的前面是幼兒園樓呢?

      (兩位同學站的方向不一樣,所以他所面對的事物就不一樣。)

      師:看來用我們以前學過的前后左右來描述,有局限性了。怎么辦呢?你還知道其他描述方向的方法嗎?

      (可以用東西南北來描述)

      師:你知道哪是東嗎?(太陽升起的方向就是東方)

      知道了東還能知道那個方向?(西方,東與西相對)

      剩下兩個方向是什么?(南和北)

      哪是南?哪是北?你是怎么知道的?

      2、鞏固東西南北。

      師:看大家是不是認清了東西南北,咱們來做幾個小游戲。

      教師說方向,學生轉向那個方向。(速度適當加快,增加娛樂性,使學生在游戲中熟練辨別東西南北。)

      一學生說方向,其余學生指出相應的方向。

      用方位詞再來介紹一下我們的學校。

      3、知識擴展。

      師:在學校同學們都已經熟練地辨別出東西南北了,出了學校還分得出來嗎?老師要考考大家,東圖書店在我們學校的哪個方向?聚豐德呢?泉城廣場呢?

      師:你的家大約在學校的哪個方向?

      室內部分

      4、方向的相對性。

      師:回到電教室,你調向了嗎?文化墻在操場的哪邊?辦公樓呢?教學樓呢?幼兒園樓呢?

      師:現在在多媒體教室里,我在同學們的哪邊?門呢?那幼兒園樓在我們的哪邊?哎?剛才有同學說幼兒園在操場的南邊,可現在幼兒園又在我們的北邊,這是怎么回事呢?

      (不是幼兒園在動,而是我們站的位置不一樣了。)

      師:看來我們再敘述方向時,要說明誰在誰的什么方向。

      三、認識地圖上的.方向

      師:老師這兒有一張我們學校的平面圖沒有完成,同學們能將“文化墻、教學樓、辦公樓、幼兒園樓”及它們的方向填在操場四周并把這張平面圖完成嗎?試試看!

      學生繪制,展臺前展示,介紹繪制情況。說說為什么這么畫。

      師:同樣的校園,有的同學把“東”畫在了上面,有的把“北”畫在了上面,如果不標出東西南北四個方位,別人還能清楚地看懂我們的示意圖嗎?怎么辦呢?

      (我們可以統一一個畫圖的標準)

      師:對了,根據地理知識,在地圖上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東來繪制的,(板書)為了使大家知道我們是按這個標準畫的就在圖的右上角畫一個向上的箭頭寫明“北”。

      師:請同學們修改一下你的示意圖。

      展示。

      四、看圖辨方向

      1、游樂園。

      師:春天就要到了,我們該去春游了,我們一起去兒童樂園玩好嗎?(出示)

      師:介紹一下公園的情況。(如果沒用上方位詞可引導學生“用上我們今天學到的知識來介紹”)

      師:你怎么知道花壇的北邊是噴泉的?

      我們先去哪兒玩?(學生自主選擇進入并介紹情況)

      2、北京。

      師:去過北京嗎?老師有幾張北京的照片想不想看看?

      出示,學生欣賞。

      師:這兒有一張廣場的照片,同學們能根據左下角的平面示意圖找到你想去的地方嗎?

      變換不同的位置讓學生說說四周的情況。

      五、小結

      今后我們再出去旅游就可以運用我們今天所學的知識順利地找到自己想去的地方。

    国产福利萌白酱精品tv一区_日韩亚洲中字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欧洲高清无码在线_全黄无码免费一级毛片
    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专区日韩中文字幕97色伦 | 未满十八免费在线中文字幕 | 中文字幕狠狠久久 | 亚洲人成激情在线播放 | 亚洲国产综合精品2021 | 亚洲国产聚色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