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教案大全>數學教案>三年級數學教案>三年級數學上冊第四單元教案《加法》

    三年級數學上冊第四單元教案《加法》

    時間:2025-01-15 15:24:55 賽賽 三年級數學教案 我要投稿

    人教版三年級數學上冊第四單元教案《加法》(精選14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通過教案準備可以更好地根據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的必要的調整。教案應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人教版三年級數學上冊第四單元教案《加法》,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人教版三年級數學上冊第四單元教案《加法》(精選14篇)

      三年級數學上冊第四單元教案《加法》 1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利用舊知,較好地掌握萬以內整數加法的計算法則。

      2.培養學生認真仔細的學習習慣,提高學生的計算水平。

      教學重點、難點:

      使學生較透徹地理解萬以內筆算加法的計算法則。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筆算下列各題

      54+33= 47+39= 220+630= 550+380=

      全班自主完成,教師巡視,做完后集體訂正。(重點讓學生說說是怎樣算的,出錯的孩子為什么出錯。)

      師:筆算進位加法要注意什么呢?

      生自主總結:相同數位對齊;從個位加起;個位上滿十,向十位上進1,十位上滿十,向百位上進1……

      師:那今天繼續來學習萬以內的加法,比較和以前學習的知識有什么關系?

      二、學習新課

      1.教學例1

      (1)出示課件36頁主題圖,你能從圖中得到哪些數學信息?

      生1:我知道了中國濕地動物主要可以分為三類,有鳥類、爬行類和哺乳類。

      生2:我知道了其中鳥類最多,有271種;哺乳類最少,只有31種。

      生3:我知道了爬行類有122種。

      (2)利用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數學加法方面的.問題呢?

      生1:中國濕地動物中鳥類和爬行動物一共有幾種?

      生2:中國濕地動物中鳥類和哺乳類動物一共有幾種?

      生3:中國濕地動物中鳥類、爬行動物和哺乳類一共有幾種?

      你們真會觀察,首先我們來解決第一個問題,該怎樣計算呢?

      生:就是把鳥類和爬行類動物的種數相加,算式是271+122。

      師:這兩個數有點大,且不是整十整百的數,不容易口算,那我們該怎么辦才能更準確地計算出結果呢?

      生:用豎式筆算。

      師:想一想,豎式應該怎樣寫呢?自己試一試。

      學生嘗試獨立列豎式筆算;教師巡視了解情況。

      組織學生展示交流豎式計算的方法及結果:

      師:你是從哪一位加起的?與之前我們學習過的筆算方法相同嗎?

      生:跟我們以前學習過的筆算方法一樣,都是相同數位對齊,從個位加起。

      2.教學例2。

      師:第二個問題怎么解決呢?

      學生嘗試獨立回答:是我國濕地鳥類和哺乳類總共多少種,列式為:271+31。

      師:怎么又對又快的列出豎式呢?請自己嘗試完成。

      教師巡視了解情況,指導個別學習有困難的學生。

      組織學生交流展示豎式計算方法,重點說清十位上3+7=10,只要在十位下面寫0,同時向百位進1。

      師:那271+903該怎樣計算呢?自己試一試。

      學生獨立用豎式計算;教師巡視了解情況,指導個別有困難的學生。

      師:你在計算的過程中遇到了什么問題,是怎么解決的?

      生:當百位上相加滿十時,我不知該怎么辦了。但是想起“個位上滿十,向十位上進1,十位上滿十,向百位上進1”,我覺得應該是百位上滿十,應該是向千位上進1。

      師:說得很對,那誰再來提醒其他同學,為什么都要滿十進一呢?

      生:因為十個一是十,十個十是百,十個百是千。

      你們學習能力真是太強了,老師都很佩服你們,很了不起!

      下面請同學們在小組里討論交流“計算萬以內的加法要注意什么”。

      學生進行小組討論交流;教師巡視了解情況。

      3、組織學生匯報交流:

      要相同數位對齊。

      要從個位加起。

      哪一位上的數相加滿十,就要向前一位進1。

      ……

      對于學生的回答,只要合理就要給予肯定并鼓勵。(第三條學生在總結方面可能能力會欠缺,在孩子們自己充分的嘗試總結基礎上老師應該給予引導和幫助。)

      三、鞏固練習

      教材第37頁“做一做”。

      通過練習學生反饋問題,不管是計算方面還是法則方面出現問題,對其他學生來說都是一次再學習。學生講解說明時候一邊對照法則一邊描述,這樣可以更好的做到知行合一。

      四、總結提升

      學生自主談收獲

      五、板書設計

      三位數加三位數(不連續進位加)

      相同數位對齊。

      從個位加起。

      哪一位上的數相加滿十,就要向前一位進1。

      三年級數學上冊第四單元教案《加法》 2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利用舊知,理解三位數加三位數的算理,掌握計算方法,能夠正確筆算三位數加三位數不連續進位的加法題。

      2、能根據實際,選取合理的方法正確、靈活地計算三位數加三位數,通過多種形式的練習,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

      3、結合所學知識對學生進行保護野生動物的'教育。

      教學重點:

      掌握三位數加三位數不連續進位的計算法則,會正確地進行筆算。

      教學難點:

      理解三位數加三位數的算理。

      教學過程:

      一、引入:

      熱身小游戲

      二、復習舊知:

      列豎式計算下面各題,并想一想計算時應該注意什么?

      35+34= 48+29=

      230+540= 360+240=

      三、新課導入:

      1、談話導入

      師:同學們你們去過濕地嗎?(學生自由回答)那么今天徐老師就帶領大家一起去領略一下濕地的美。(出示濕地圖片)

      濕地孕育了豐富多樣的濕地野生動物,我們一起來欣賞這些可愛的小動物吧!(課件出示四種野生動物)

      2、下面是關于中國濕地部分動物種類的統計表,說一說你從中知道了什么?你能提出有用的數學問題嗎?(課件出示:第36頁表格)學生自由回答。

      師:同學們觀察的很仔細,從表格中獲得了許多有價值的數學信息。今天我們研究的問題就和這些濕地野生動物的種類有關,大家有信心學好嗎?

      四、新課教學

      1、教學例1

      師:出示問題:我國濕地鳥類和爬行類動物一共有多少種?該怎樣計算呢?

      生:就是把鳥類和爬行類動物的種數相加:271+122=

      師:這兩個數有點大,而且不是整十整百數,不容易口算,那我們該怎么辦呢?

      生:用豎式計算

      師:想一想豎式應該怎樣寫呢?自己試一試。(學生獨立列豎式計算,教師巡視指導)

      組織學生展示交流豎式計算的方法和結果。

      師:你是從哪一位加起的?與之前我們學習的兩位數加兩位數的筆算方法相同嗎?

      生:都是相同數位對齊,從個位加起。

      2、教學例2

      出示問題:我國濕地鳥類和哺乳類動物一共有多少種?

      算式:271+31=

      學生嘗試獨立解答,教師巡視了解情況,指導個別學習困難的學生。

      指名學生展示豎式的計算方法,重點說清楚十位上3+7=10,只要在十位下面寫0,同時向百位進1.

      師:想一想,271+903=?該怎樣計算呢?

      學生嘗試獨立解決,并說一說你在計算過程中遇到了什么問題?是怎么解決的?

      有的同學可能會說:當百位上相加滿十,不知道怎么辦了?

      想:十位上相加滿十,向百位上進一;那么百位上相加滿十,就要向千位上進一。

      五、總結提升

      用自己的語言表述一下:計算萬以內的加法要注意什么?

      六、作業布置:

      完成數學書37頁的做一做

      三年級數學上冊第四單元教案《加法》 3

      學情分析:

      在學習“三位數和三位數的連續進位相加”之前,學生已經學習過兩位數和兩位數進位相加,對列豎式進位相加已經有一定的了解。本課是在學生掌握兩位數加兩位數和三位數加三位數進位加法,整百整十加整百整十的進位激發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

      教學內容:

      三位數加三位數(連續進位加法)。(教材第38頁)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加法的計算法則,會筆算三位數的連續進位加法。

      2、學會進行驗算,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

      3、學會合作學習,樂于與別人交流。

      教學重難點:

      重點:掌握進位加法的計算法則、驗算的方法。

      難點:理解哪一位上的數相加滿十,就向前一位進1。

      教學教具: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

      先估一估,再筆算下列各題。

      238+91= 659+306=

      筆算加法時應注意什么?

      相同數位對齊,從個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數相加滿十,向前一位進1。

      我們學習了不連續進位的加法。今天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這部分內容,接著完成有關濕地生物的問題。

      二、探究新知

      1、教學例3。

      例3、某濕地有野生植物445種,野生動物298種。該濕地的野生植物和野生動物共有多少種?

      請看題,說說你知道了什么。(課件出示:教材第38頁例3)

      我知道了某濕地有野生植物445種,野生動物298種。

      該濕地的野生植物和野生動物共有多少種呢?自己嘗試算一算。

      學生嘗試獨立解答問題;教師巡視了解情況。

      誰愿意把自己的想法與大家分享一下?

      求濕地的野生植物和野生動物共有多少種,就是把野生植物的種類數與野生動物的種類數相加,算式是445+298。我們可以用豎式來計算,注意相同數位對齊,從個位加起,哪一位上滿十就向前一位進1,結果是:

      我們可以用口算,把298看作300,這樣445+300=745;剛才多加了2,所以再減2,745—2=743。

      算得對不對呢?你會驗算嗎?

      可以交換445和298的.位置,再算一遍。

      好,同學們自己試一試,算一算298+445的結果與剛才的結果一樣嗎?

      三、知識運用

      1、我是小醫生,把錯誤的改正過來。

      2、找朋友:把和相等的算式連起來。

      277+769 423+576 766+657

      521+902 125+874 358+688

      可以根據和的個位進行判斷比較簡便。

      3、用豎式計算

      69+93= 167+78= 449+374=

      四、總結

      今后我們在做練習時,要養成驗算的好習慣呦!

      五、作業

      1、用豎式計算。

      749+284= 479+546= 857+396=

      627+385= 954+288=

      2、一個電飯煲295元,一個電餅鐺148元,買一個電飯煲和一個電餅鐺共需要多少錢?

      3、三年級同學植樹368棵,四年級同學植樹545棵。三、四年級同學一共植樹多少棵?

      三年級數學上冊第四單元教案《加法》 4

      教學目標:

      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加法計算法則,會筆算三位數的連續進位加法,學會結合具體情境進行估算。

      教學過程:

      一、檢查復習(全班做,請學生板演)

      364287

      +72+88+49

      結合板演情況進行評議。

      二、新課

      1.談話:同學們,昨天我們學習了連續進位的加法,今天我們繼續學習這部分內容。我們再來看“中國部分動物種數統計表”。

      用圖表或屏幕出示該表,接著框出或用顏色顯示下面的部分。

      爬行類376

      兩棲類284

      提問:誰能就這兩個數據提出一個用加法計算的問題?

      ──爬行類和兩棲類的已知種數一共有多少種?

      列出算式:376+284

      2.教師:在上學期我們已經學習過估算,現在請同學們先估計一下376+284的和大約是多少。

      分小組討論并在全班匯報。

      教師:讓我們看看這個同學是怎樣想的?和我們的'想法相同嗎?

      讓學生看教材或在屏幕上出現教材第18頁的男孩子和他的估算方法。(估算方法可使用畫外音)

      歸納:在進行三位數的加法估算時,一般可以把加數看作與它接近的整百數或幾百幾十,再用口算的方法估計出和的范圍。這種方法在我們生活中應用是非常廣泛的。

      3.教師:下面請同學們用豎式計算一下。

      學生獨立計算。

      請學生匯報計算結果,并說說計算的過程。同時教師板書或用屏幕顯示。

      歸納:從剛才的計算中我們看到,個位上6+4=10,寫0向十位進1,十位上7+8+1=16,寫6向百位進1。所以,在加法計算中,哪一位上的數相加滿十,就要向前一位進1。

      4.反饋練習。第18頁“做一做”。

      學生獨立完成,教師巡視。

      交流計算結果,教師就巡視中發現的問題組織學生討論。

      三、鞏固練習

      練習五第1、2題。

      三年級數學上冊第四單元教案《加法》 5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學會口算兩位數加兩位數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計算。

      2.培養學生解決簡單問題的能力及根據情況選擇恰當方法的意識,感受口算方法背后隱藏的數學思想與方法。

      3.讓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進一點體會加法的意義,感受加法計算與生活的聯系。

      教學問題診斷分析:

      本課是在學生已經掌握了兩位數加一位數和兩位數加整十數的相關知識的基礎之上,來進行兩位數加兩位數的口算學習的,由于學生剛接觸兩位數的口算,相比以往的口算,難度有所提高,特別是對于把一個兩位數分解成一個整十數和一個一位數,并要將這兩個數都記在頭腦中,對于學生難度不小,所以在教學時,教師盡量讓學生通過嘗試、討論、交流、匯報、比較、反思與小結等各個環節,讓學生了解兩位數加兩位數的不同口算方法與口算思路,并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擇優選用,并引導學生認識口算方法背后隱藏的數學思想與方法。

      教學重點:

      兩位數加兩位數的口算方法。

      教學難點:

      熟練掌握口算兩位數加兩位數方法。

      教學準備:

      課件、練習卡

      教學過程:

      一、情境創設,引入新課

      (一)情境創設:

      1.課件呈現:賞“上海世博會”的有關圖片讓學生欣賞。教師介紹:這是在我國上海舉行的第53屆世博會中的一些照片。

      2.師:有一所學校的學生也正要乘汽車去世博會參觀,大家請看大屏幕(呈現主題圖)。

      3.請大家仔細觀察,并說一說你從圖中發現了哪些數學信息?學生自由匯報,教師給予引導或肯定。

      (二)引入新課:

      1.師:同學們真了不起,從這個畫面中發現了這么多的數學信息,看來,數學在生活中真的是無處不在啊。

      2.師:今天啊,我們就來研究這個學校的同學在參觀世博會中遇到的數學問題之一──口算兩位數加兩位數。

      【設計意圖:由世博會的圖片引入,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同時通過讓學生尋找主題圖中的數學信息,又讓學生體會生活中處處都有數學。】

      二、引導發現,自主探究

      (一)引導發現:

      1.提出問題:課件演示:大客車慢慢開來了,小朋友們馬上就要出發了,但需要持票上車,請問:一年級一共要買多少張車票?

      2.引導分析:讓學生說說“一年級一共要買多少張車票”是什么意思?引是導學生得出:一年級一共要買多少張車票就是求一年級一共有多少人。

      3.列出算式:那如何列式?讓學生獨立列式。指名匯報,教師根據匯報板書出算式:35+34=。

      (二)初次探究:

      1.教師質疑:今天咱們用口算的方法來計算,請大家想一想:35+34應該怎樣口算呢?

      2.獨立思考,交流匯報:

      (1)讓學生獨立思考,有了自己的口算方法之后,再與同桌交流,教師巡視,進行個別指導。

      (2)匯報展示:教師有選擇性的請幾個代表說一說,完整的表述出每種算法,教師板書,可能有:

      方法一:先算35+30=65、再算65+4=69

      方法二:先算30+30=60、再算5+4=9、最后算60+9=69

      方法三:先算30+34=64、再算64+5=69

      (3)學生在匯報算法時,教師再將學生的口算方法的過程用思路圖形式板書出來,如例題中所示。如果有學生是用想筆算的方法來口算的,教師也要給予肯定。

      3.觀察比較:

      (1)你們看看這三種方法,哪兩種方法比較相似?引導學生發現:第一、三兩種方法比較相似:都是將一個兩位數分成一個整十數和一個一位數,再讓它們分別與另一個兩位數相加,不同之處在于:第一種方法是拆分第二個加數,而第三種方法是拆分第一個加數。(在歸納時,利用課件逐步演示)

      (2)那你們能看出第二種方法與其他兩種方法的不同之處嗎?引導學生發現:第二種方法是將兩個數現時拆分成一個整十數和一個一位數,分別相加之后再將兩個結果相加。

      4.反思小結:

      (1)反思:我們看這三種口算方法,說明我們在口算這道題時,都自覺地把這兩個數或其中的一個數進行拆分,這是為什么呢?難道不拆分我們就不能口算了嗎?讓學生發現:這樣拆分之后就把新的問題變成可以用已經學過的.知識來解決了,難度也就降低了,更便于口算。這樣的拆分、變化的一個過程,我們在數學上稱之為轉化。

      (2)小結:這三種方法都是先通過轉化,再利用我們以前學過的兩位數加一位數和兩位數加整十數的知識,進行口算。

      (3)學了這些方法之后,你再來評價一下自己的口算方法,你更喜歡哪種方法?

      【設計意圖:先讓學生獨立探究方法,再利用觀察比較與反思小結,讓學生明真正理解口算方法,初步感受轉化思想的運用及其重要性。】

      (三)再次探究:

      1.呈現情境圖:提出問題二:二年級一共要買多少張車票?

      (1)讓學生獨立列出算式,老師巡視指導。

      (2)獨立口算,小組內交流口算方法。

      (3)指名說出自己的口算方法。

      2.解析過程,深層感知:

      (1)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將自己的口算過程在草稿紙上表示出來。

      (2)展示過程:將學生列出的分步算式與過程的思路圖結合在一起展示。

      方法一:39+40=79、79+4=83

      方法二:30+40=70、9+4=13、70+13=83

      方法三:30+44=74、74+9=83

      如果有學生是利用想豎式來想口算的方法的,教師也要給予肯定。

      (3)完整呈現,觀察比較:

      ①這三種方法中,哪兩種方法可視為相同的方法?(第一、三兩種方法)

      ②誰來說一說,第二種方法與這兩種方法的不同之處?(第一、三兩種方法是拆分一個數,而第二種方法是拆分兩個數)

      ③你更喜歡哪種方法?為什么?讓學生自由發言。

      ④這道題與第一道題有不同之處嗎?讓學生發現:這題需要進位。

      3.小結反思:

      (1)今天我們學習的口算兩位數加兩位數,其實都是運用了我們以前學過的知識來解決的。

      (2)你覺得自己的口算方法如何?哪種方法更適合自己,你就選用哪種方法。

      【設計意圖:讓學生再次經歷獨立思考、交流匯報以及觀察比較與小結反思等學習活動,來鞏固兩位數加兩位數的口算方法。】

      三、實踐應用,鞏固提高

      (一)完成教材P10的“做一做”。

      1.課件分步呈現第(1)(2)兩上題,讓學生獨立完成,交流匯報時,著重讓學生說出口算的過程。

      2.學生根據主題圖,提出數學問題并解答。

      (1)讓學生分組合作,先提出問題,再列式計算,最后在組內交流匯報。

      (2)集中匯報,指名說出口算的過程。并反饋訂正。

      【設計意圖:通過本題的練習,鞏固學生對兩位數加兩位數口算方法的進一步掌握,在培養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的同時,掌握所學知識。】

      (二)口算比賽。

      1.看誰能算全對:練習二的第1題。

      (1)學生獨立完成,比一比,看誰能算全快,教師巡視,注意對速度慢的學生進行指導。

      (2)集體匯報:匯報時,要讓學生說出自己的口算方法。

      (3)反饋:請全做對的同學舉手,教師給予表揚,同時對有錯的學生給予鼓勵。

      2.看哪一小組全做對:練習二的第2題。

      (1)學生獨立完成,最后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評比,看看哪一個小組能做全對。

      (2)全部完成后,請同桌學生互相檢查正誤。對全對的小組給予表揚。

      3.錯例分析:教師選取幾道有代表性的錯題板書進行展示(不要說出出錯孩子的名字)。讓學生說一說,他們分別都是在哪些地方出錯了。

      4.我是小小營業員:課件演示練習二的第3題:

      (1)情境創設:課件呈現第3題的情境圖,先出現問題一:一位阿姨要買一個地球儀和一個小鬧鐘,一共需要多少元?讓學生獨立列式解答,并說出計算過程。

      (2)學生提出問題,并解決。

      5.我是勞動小能手:課件呈現練習二的第3題的主題圖。

      (1)同學們請仔細觀察圖,誰來說一說這幅圖畫的是一個什么場景?

      (2)你能根據圖上的內容,完整地提出一個數學問題嗎?

      (3)學生敘述問題,教師加以引導或表揚。

      (4)學生獨立解決問題,并說一說自己是如何計算的?

      【設計意圖:通過有趣的比賽形式的練習,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設計一個錯題展示與分析環節,給學生一個必要的提醒,讓學生減少或避免出現同樣的錯誤,最后再通過兩個情境練習,讓學生在具體的生活情境與問題情境中,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達到將所學知識鞏固提高的目的。】

      四、全課小結,促進內化

      (一)學生談體會:讓學生說說,這節課學習了什么知識?

      (二)師生共同回顧:本節我們學習了口算兩位數加兩位數,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如何把一道兩位數加兩位數的口算轉化成若干道連續的、已經掌握的、比較容易的口算。(同時點擊課件,進行演示)這種數學思想,我們以前也經常用,以后還要經常用。希望我們每一個人都能用好這把學習數學的金鑰匙!

      【設計意圖:多讓幾個學生說一說,教師加以引導,既能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歸納概括的能力,還能加深學生對本課所學知識的掌握,同時教師明確指出轉化的重要性。】

      三年級數學上冊第四單元教案《加法》 6

      教學目標:

      1、通過梳理知識點一級具體的題目練習,讓學生進一步掌握本單元所學的口算、筆算的方法,能夠正確、熟練地計算。

      2、通過創設具體情境,讓學生進一步體會估算的方法和意義,能根據具體的情況選擇合適的估算策略。

      3、培養學生總結、歸納及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

      教學重點:

      正確、熟練地計算兩位數加、減兩位數、幾百幾十加減幾百幾十。

      教學難點:

      能夠進行合理的估算并能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

      教學步驟:

      一、復習導入

      1、兩位數加、減兩位數的口算方法。

      (1)提問:怎么口算兩位數加兩位數?

      小結:兩位數加兩位數,可以把其中一個加數拆成整十數和一位數,然后與另一個加數依次相加,這樣口算更加快捷。

      (2)提問:怎么口算兩位數減兩位數?

      小結:兩位數減兩位數,可以把減數拆成整十數和一位數,然后從被減數中依次減去,這樣口算比較便捷。

      2、幾百幾十加、減幾百幾十的筆算。

      提問:計算幾百幾十加、減幾百幾十的筆算需要注意什么?

      小結:列豎式時,數位對齊,相同數位上的數才能相加減,從個位加(減)起,哪一位上滿十向前進一(哪一位上不夠減向前一位退一當十),主要不要漏加進來的一(不要漏減走的一)。

      3、它們之間有什么聯系?

      (1)幾百幾十加、減幾百幾十可以用兩位數的加減法進行口算。如650+340其實就是65個十減34個十,等于31個十。

      (2)方式雖然不同,一個口算,一個筆算,但是運算的算理一樣,都是滿十進一,退一當十。 ……

      (給學生自由發言,只要合理都給予肯定)

      二、基本練習

      1、口算。

      52+35= 86-34= 47+33= 36+20=

      23+69= 62-18= 70-26= 65-15=

      學生獨立思考后,指名回答,說說口算思路。

      提問:口算時要注意什么?哪些地方容易出錯?

      2、計算。

      650+340= 370+480= 390+250= 520+300=

      840-560= 750-540= 440-150= 600-240=

      分組活動,看哪一組最快最準做完?然后各組委派一人匯報結果。可以選擇口算的方法,也可以選擇列豎式的方法。

      3、估算。

      (1)出示教材第19頁第2題,組織學生讀題,從中獲取信息。思考:如何列式計算?

      (2)學生交流后板書:632-441.

      (3)提問:這個和我們例4中的估算有什么不一樣?如何進行估算呢?

      (4)學生討論估算的方法,然后交流算法。

      算法一:632大約是600,441大約是400,600-400=200,大約多200個座位。

      算法二:把632看成620,441看成440,620-440=180,大約多180個座位。 ……

      估算的方法不局限于一種,只要學生回答的合情合理,均給予肯定。并比較這些估算的`方法有什么不同,哪種更合理。

      三、鞏固練習

      1、完成“練習四”的第1題。

      兩人一組,輪流出題計算,比一比,看誰算得又快又準,互相之間評一評。

      2、完成“練習四”的第2題。

      比較每一題的大小。此題不能直接進行比較,需先進行加、減法的計算,得出結果后才能把左右兩邊進行比較。

      3、完成“練習四”的第3題。

      仔細觀察圖文,明確需要解決的問題,以及解決問題所需的條件,然后根據具體情況合理地進行估算。并想一想,提出其他的數學問題并解答。

      四、課堂小結

      本節課我們梳理了哪些知識?本單元的知識中你還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 學生發言,教師點評,解疑答惑。

      教學反思:通過梳理知識點以及具體的題目練習,讓學生進一步掌握本單元所學的口算、筆算的方法,能夠正確、熟練地計算。培養學生總結、歸納及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

      三年級數學上冊第四單元教案《加法》 7

      教學目的:

      1、使學生較透徹地理解萬以內筆算加法的計算法則,并能應用法則準確地計算兩位數連續進位的加法題。

      2、培養學生認真仔細的學習習慣,提高學生的計算水平。

      重點、難點:

      哪一位上的數相加滿十,要向前一位進1,而且在前一位上的數相加時,要記得加上進上來的1。

      教學過程:

      復習準備,導出新知。

      基礎訓練

      口算:9+6=5+5=6+8=

      8+6+1=8+2+1=6+5+1=

      求385與705的和。

      全班齊練,教師巡視,做完后集體訂正。

      你能不能自己寫出一道兩位數加兩位數的加法算式呢?

      筆算不進位加法要注意什么呢?

      相同數位對齊。

      從個位加起。

      教師強調:哪一位上的數相加滿十,要向前一位進1,而且在前一位上的數相加時,要記得加上進上來的1。

      學習新課

      導入新課出示課題

      師:剛才的復習,是前面剛剛學過的進位加法,同學們掌握得很好,今天我們繼續學習進位加,但和前面學的稍有不同,今天要學習的是連續進位加。

      板書課題:連續進位加。

      教學例1

      學生嘗試擺小棒求得98+25的結果(允許有各種方法。)

      小組合作討論喜歡哪種方法,引導研究課本中的'方法。

      提問:

      師:先加哪一部分,單根的8根和5根怎樣加?給8根小棒湊幾根就是10根?

      滿了10根可以捆成一捆,捆好舉起來讓大家看看,放在哪里呢?10個1根捆成1捆,也就是1個十,放在整捆小棒下面。再加整捆小棒,9捆加2捆再加這1捆,一共有12捆小棒零3根。指著圖問:這一捆小棒哪里來的?把單根小棒合起來,滿了10根就捆成一捆,放在整捆小棒下面。

      教師小結:單根合起來滿十就可以捆成一捆,放在整捆下面,表示1個十。

      列豎式計算。

      學生自由書寫豎式,再討論哪一種合理。這道題的豎式怎么寫?(個位和個位對齊,十位和十位對齊。)

      從哪一位加起呢?(從個位加起。)

      那么豎式中個位相加的得數怎樣寫呢?

      想一想:小棒應該怎樣擺?

      獨立完成計算。

      講評:同桌口述并檢查,在進位時“1”寫的位置對不對,做進位加法時,是否漏寫1或忘加1。

      做一做

      1、直接在書本上計算,指明學生板演,集體講評

      2、求出每一個胡蘿卜上的算式的得數。

      3、練習四,第一題,連一連。

      4、地球儀85元,書包48元,買一個地球儀和一個書包一共要多少錢?你還能提出什么問題?

      三年級數學上冊第四單元教案《加法》 8

      教學目標:

      進一步培養學生的估算能力和估算的方法。

      在掌握兩位數連續進位加法的基礎上進一步學習3位數的連續進位加法。

      提高學生計算的速度和準確性

      重點、難點:

      哪一位上的數相加滿十,要向前一位進1,而且在前一位上的`數相加時,要記得加上進上來的1。

      教學過程:

      一、復習準備,導出新知

      1、列豎式計算

      59+7785+6859+89

      問:誰還記得兩位數連續進位加法列豎式時要注意些什么?你注意到了嗎?

      2、口算

      600+800900+1001000+100

      3、估算

      問:不用筆算,你能很快地算出大概的答案嗎?你是怎么想的?

      二、學習新課

      估算

      師:剛才同學們通過把數字轉化成整百整千的數字進行計算,很快估計出了上面的3道算式的大概得數,這也是一種估算的方法。下面讓我們在估算一道算式的得數。

      爬行類376

      兩棲類284

      師:你能估計出中國已知的爬行類動物和兩棲類動物一共有多少種嗎?

      四人小組討論,要求每人都要發表自己的意見和方法。

      師:376最靠近哪個整百的數字?

      師:284最靠近哪個整百的數字?

      問:中國已知的爬行類動物和兩棲類動物大約一共有多少種?

      問:如果精確計算,你認為會比700多還是比700少呢?為什么?

      筆算

      師:請同學們列豎式做精確計算,看看中國已知的爬行類動物和兩棲類動物一共有多少種?

      指明學生板演,集體講評

      教師強調:哪一位上的數相加滿十,就要向前一位進1,在計算到前一位的時候不能忘記加進位1。

      鞏固發展

      師:通過兩節課的學習,我們不但掌握了連續進位加法,而且懂得了中國爬行類和鳥類、爬行類和兩棲類的種數,其實我國還有許多珍惜野生的動物,請同學們打開課本15頁,說一說呢在表中發現了什么數量關系?

      學生自由找出表中的數量關系,形成問題,并列豎式解決問題。

      做一做

      學生獨立完成。

      三年級數學上冊第四單元教案《加法》 9

      教學目標:

      通過復習,使學生進一步掌握萬以內筆算加法的計算法則,并能應用法則準確地計算。

      通過教學,學會用知識間的內在聯系整理知識的學習方法,訓練學生主動探究、大膽想象、合作交流。

      重點難點:

      訓練學生主動探究、大膽想象、合作交流。

      教學過程:

      一、設置情境、揭示內容

      師:海上有許多的帆船,每艘帆船上都裝有兩箱物品,要知道船上一共裝有多少物品應該怎么辦呢?

      師:今天我們來復習萬以內連續進位加法的復習,請打開課本19頁,在沒有準確計算船上的物品數目之前你能不能大概地說出哪艘船轉的東西最多?哪艘船裝的東西最少呢?你是怎么看出來的,能不能將你的想法告訴大家?

      師:請你動手列豎式算一算,這六艘船的排列順序是不是和你估計的'一樣?

      二、課本第19頁,直接在表格中寫出上下兩個加數的和。

      師:有什么辦法即不用在稿紙上列豎式有能夠將上下兩個加數的和算得準確呢?

      三、京廣中心大廈是北京目前最高的摩天大樓,樓高209米,它比中央電視塔矮196米,你知道中央電視塔有多高嗎?

      問:在這道題目中哪座建筑高?我們應該怎么考慮問題?

      四、算出玉米上算是的得數。

      五、開鎖游戲。

      鎖頭上有得數,鑰匙上有算式,請將算式和相應的得數連起來。

      六、判斷,課本20頁第7題,判斷各題有無錯誤,說說錯在哪里。

      七、536、915、351、85、464、208、649、873、792、127。

      上面哪兩個數加起來得1000?說說你是怎么想的?

      三年級數學上冊第四單元教案《加法》 10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學生學會加法的運算方法,培養學生認真計算和驗算的習慣,提高計算的正確率。

      2.過程與方法

      通過生活中常見的實際引用場景引入數學問題,使學生明白加法驗算的必要性。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實際問題引入驗算,使學生明白做事必須仔細謹慎。

      教學重點:

      加法的驗算。

      教學難點:

      加法的驗算運算方法的多樣化。

      教學準備:

      課件,直尺。

      教學過程:

      一、準備鋪墊

      看第一個算式填出下面三個算式的'得數:

      45+56=101

      56+45=

      101-56=

      101-45=

      你是怎樣填?怎樣想的?

      二、探究新知

      1、教學例題1。

      (1)出示教科書第27頁的主題圖。

      提問,請你用自己的話說一說畫面的內容。

      要求“一套運動服和一雙運動鞋一共要多少元?”怎樣列式?學生獨立列式,讓學生說清楚列式的根據。

      135十48=183(元)

      135

      +48

      教師:一套運動服和一雙運動鞋一共要183元。這一道題算得對不對呢?我們除了掌握計算法則認真計算外,還要掌握驗算的方法,養成驗算的好習慣。以便能及時地發現自己的錯誤,及時糾正。

      那這一道題該怎樣驗算呢?請各小組討論。

      (2)學生討論后,匯報討論的結果:

      a.可以把加數135和48交換一下位置,看得數是不是還是183。

      48十135=183

      b.可以把得數183減去其中一個加數。

      183-135=48或183-48=135

      (3)注意:在進行運算時,不要直接把被驗算的結果抄上,而要認真地加一遍,真正起到驗算的目的。

      (4)提醒學生注意驗算的格式。

      (5)練習

      完成教科書第27頁的做一做。

      學生完成后,教師講評,重點講一講“你是怎樣驗算的?”

      三、鞏固練習

      1.完成教科書第29頁的練習七的第1題的第一行。

      學生完成后,講評時要學生說一說“你是怎樣計算的?”

      2.完成教科書第29頁的練習七的第2題。

      講評時,要學生指出“問題出在哪里?應該怎樣訂正。

      四、課堂小結

      指名說說今天的收獲。

      板書設計:

      135十48=183(元)

      13548

      +48驗算:+135

      183183

      三年級數學上冊第四單元教案《加法》 11

      設計說明

      根據《數學課程標準》對數與代數內容的安排,小學階段筆算加、減法的最高要求就是三位數加、減法的筆算,而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這部分內容的重點是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估算能力和選擇合適策略解決問題的能力。本節復習課的重點是引導學生鞏固計算方法、提高計算能力,培養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1.注重復習方法,提高計算能力。

      在本節課的教學中,先讓學生通過計算回顧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的計算方法,再結合教材提供的資源,進一步加強計算方法的指導,使學生在進一步理解算理的同時,提高計算能力。

      2.重視從實際生活情境中提煉問題,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在教學中,把計算融入到具體的生活情境中去,讓學生在具體情境中提取信息,提出問題,并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使學生充分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體驗數學計算的實用價值,從而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課前準備

      PPT課件

      教學過程

      整理復習

      1.課件出示:計算下面各題。

      175+62=  985-423=  259+148=

      806-714= 325+464= 310-207=

      2.先讓學生獨立完成,然后集體交流。

      3.同桌之間互相說一說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的計算方法。

      (加法:相同數位對齊,從個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數相加滿十,就向前一位進1。減法:相同數位對齊,從個位減起,哪一位上的數不夠減,要從前一位退1當10,加上本位上的數再減)

      4.組內討論:計算萬以內的加、減法時,要注意什么?

      (計算加法時要注意哪一位滿十向前一位進1,每一位相加時不要忘記加上進位的.1。計算減法時要注意哪一位不夠減從前一位退1,被減數中間有0的減法,要連續退位,0被退位以后要當作9來計算)

      設計意圖:復習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的計算方法時,重點突出加、減法中容易出現錯誤的知識點,使學生在計算萬以內的加、減法時,注意容易出現錯誤的地方,從而有效地提高正確率,加深學生對算理的理解。

      鞏固運用

      課件出示教材109頁1題中的表格及問題:一架飛機先從北京飛到廣州,再飛行690千米到三亞,一共飛行了多少千米?比從北京直接飛到三亞多飛多少千米?

      三年級數學上冊第四單元教案《加法》 12

      【教學目標】

      1.通過復習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萬以內的加、減法”的計算方法,并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和估算能力。

      2.能用所學的數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3.培養學生的整理、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重點:萬以內加、減法的復習。

      難點:系統地整理出萬以內的加減法豎式計算該注意的地方;連續進位的加法和連續退位的減法。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1.回顧本學期的知識要點:

      時間過得真快,不知不覺我們就把一本厚厚的數學書快學完了。同學們還記得自己都學了些什么嗎?(可借助課本目錄)

      2.導入:學了那么多知識,今天我們一起來復習一下第二、四單元的知識,是什么呢?

      板書:萬以內的的加法和減法。

      二、系統整理知識點

      1.系統整理萬以內的加減法的計算方法。

      (1)試做。

      175+162=310-207=259+148=

      說一說:如果讓你來完成,你會怎么做?

      多種回答:

      ①口算。

      ②豎式計算。(引導豎式計算的注意點并及時板書。)

      (2)學生完成并反饋:評議并及時糾正可能出現的'錯誤。(數位沒對齊,沒有進位或退位,橫式沒有寫結果等。)

      2.整理加減法的驗算方法。

      (1)剛才有的同學做錯了,為什么沒有發現呢?(沒有驗算)

      (2)回憶:一道加法題的驗算方法有哪些?一道減法題的驗算方法又有哪些?

      加法:

      ①交換兩個加數的位置再加一次

      ②和-加數=加數

      減法:

      ①被減數-差=減數

      ②減數+差=被減數

      (3)說明:驗算時,我們只需要選擇一種自己喜歡的方法即可。

      3.練一練。

      985-423=325+464=806-774=

      其中最后一題要求驗算。

      4.運用知識解決問題。

      出示教材第109頁第1題(3)題。

      (1)理解題意:可畫圖幫助理解。

      (2)板演齊練。

      (3)反饋、評價。

      三、鞏固拓展

      1.教材第112頁第5題。

      (1)比一比,哪些同學最棒?

      分組練習。

      (2)反饋、評價:對表現優異的組予以鼓勵。

      2.教材第114頁第18題,填上合適的數字。

      (1)試填。

      (2)反饋:說說填寫每個數字的想法。

      (3)評價:適時予以鼓勵。

      四、課堂小結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么?

      在進行萬以內的加減法時要注意什么?

      【教學反思】

      對萬以內的加減法的復習,先立足于通過做題來回憶整理知識,對出現的三種情況的問題提示學生糾錯,抓住了難點。對于計算方法、驗算方法、運用知識解決問題這幾個重要知識點要復習到位,能收到良好的學習效果。

      三年級數學上冊第四單元教案《加法》 13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掌握口算兩位數加兩位數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地進行口算。

      2.能夠從生活中發現數學問題,整理、分析數據,解決實際問題。

      3.培養學生解決問題方法多樣化,提高思維的靈活性。

      教學重點:

      1.正確地進行兩位數加法的口算。

      2.能夠根據具體情況選擇適當的解決問題的方法。

      教學難點:

      培養學生的口算能力。

      教學方法

      自主探索法,討論交流法,講練法

      課前三分鐘:口算練習

      課前作業預設與處理:觀察教材第9頁的.主題圖,從圖中你獲得了哪些消息?想好了明天與大伙分享。

      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1、用兩位數加、減整十或一位數。課前三分鐘

      26+30 48+20 49-20 56+3 28-9

      24+9 35-20 46-7 98-90 78+9

      2、在( )里填上適當的數。

      23 28 35 63

      20 3 ( )( ) ( )( ) ( )( )

      72 31 75 29

      ( )( ) ( )( ) ( )( ) ( )( )

      二、探究新知

      1.兩位數加兩位數不進位口算方法。

      (1)觀察教材第9頁的主題圖,從圖中你獲得了哪些消息?

      學生匯報。(一至五年級參加“世博會”的各班人數)

      (2)出示問題:一年級一共要買多少張車票?

      (3)提問:如何解決這個問題?

      求一共多少張車票就是求一年級一共有多少人,一年級一班35人,二班34人,用加法計算,列式:35+34。

      (4)這個算是如何計算?互相交流算法。

      師:我們學習過兩位數加整十數、兩位數加一位數,通過觀察我們知道35+34中的兩個加數沒有一個是整十數或一位數,但是我們是否可以把它們轉化成我們學習過的加法然后進行計算呢?如果可以怎么計算?

      生:可以把其中的一個加數拆分成整十數加一位數。比如34可以看成30+4,先算35+30=65,再算65+4=69。

      師:除了這種方法以外,還有別的方法嗎?

      生1:還可以拆分另一個加數35,把35看成30+5,先算30+34=64,再算64+5=69.

      生2:除此之外,同時把這兩個加數拆成整十數加一位數,然后進行計算也很簡便,34看成30+4,35看成30+5,先算30+30=60,4+5=9,再算60+9=69。

      2.兩位數加兩位數的進位口算方法。

      (1)出示問題:二年級一共要買多少張車票?

      (2)列式計算:39+44

      (3)學生嘗試計算39+44,并說說算法。

      經學生自由討論,大致有以下幾種方法。

      A、39+40=79 79+4=83

      B、30+44=74 74+9=83

      C、30+40=70 9+4=13 70+13=83

      3.比較算式,發現規律。

      師:對比兩個算式,它們有什么相同和不相同的地方?

      相同點:都是兩位數加兩位數。

      不同點:前者個位數相加不進位,后者個位數相加進位。

      三、鞏固練習

      1.看誰算得又對又快。

      54+21= 15+55= 61+39= 35+66=

      23+28= 32+46= 53+36= 37+54=

      15+65= 18+26= 41+56= 13+29=

      2.春節小明用壓歲錢買一個玩具汽車39元,買一個天線寶寶75元,問他一共用去多少錢?

      組織學生分組練習,并在小組內互檢。

      四、課堂小結

      1.在這一節課中,我們學習了兩位數加兩位數,以及它們的計算方法,我們要利用這個計算方法,熟練地進行計算。

      2.你還有哪些疑問的地方?

      布置作業

      完成練習二第1、2題

      三年級數學上冊第四單元教案《加法》 14

      教學內容:

      例題3,練習八4、5、6

      教學目標:

      1、進一步掌握加法的計算法則,并能熟練地進行萬以內連續進位加法的計算。

      2、經歷自主探索三位數加三位數連續進位加法的過程,掌握計算方法。

      3、培養學生知識遷移的思想,幫助學生形成認真細心地進行計算的習慣。

      教學重點:

      能應用法則準確地計算三位數連續進位的加法題。

      教學難點:

      掌握三位數連續進位加法的計算法則。

      教學步驟:

      一、復習導入

      指名板演,其余學生在練習本上做。

      76+84

      指名說一說它的計算方法。在計算的時候要注意什么。

      二、探究新知

      教學例3.

      1、列算式。

      提問:該濕地的野生植物和野生動物共有多少種?怎么列算式?

      板書:445+298=

      比較:445+298與復習題76+84有什么不同?

      小結:前者是三位數加三位數的加法,后者是兩位數加兩位數的加法。 談話:前面一節課我們已經學過了三位數加三位數的進位和不進位加法,這節課也同樣學習的是三位數加三位數,那么,兩者之間又有什么不同呢?事實上,今天所學得內容是在前者的基礎上教學連續進位加法的豎式計算方法。(板書課題)你覺得它的豎式計算方法會是怎樣?

      (相同數位要對齊,從個位加起。)

      2、口算。

      提問:在用豎式進行計算之前,請同學們嘗試口算一下結果應該是多少? 同位討論并全班交流。

      匯報過程:298接近300,可以看作300來口算。先計算445+300=745,再計算745-2=743。

      追問:如果是445+243,你還能用剛剛的方法進行口算嗎?想一想,在什么情況下可以選擇這種方法進行口算?

      3、筆算。

      學生嘗試列豎式計算,教師巡視指導,然后板書:

      4 4 5

      + 2 9 8

      ( )

      提問:

      (1)個位上相加是幾?(5+8=13)個位上怎么寫?(寫3,向前一位進1,為了不遺漏進上的1,在十位上寫一個小一點的'“1”)

      (2)十位上相加是幾?(4+9+1=14)為什么要加上1?十位上的數相加后也滿十,該怎么辦?(繼續向百位進1,在百位上也寫一個小一點的1)十位上應該寫幾?(4)

      (3)百位上寫幾?(2+4+1=7)

      板書:

      4 4 5

      + 21 91 8

      7 4 3

      4、思考:三位數連續進位加法需要注意什么?和不進位、進位加法有什么聯系?

      5、驗算。

      師:你怎么知道自己是否算對了?我們用什么方法來進行驗證呢?(先讓學生探究交流)

      生:用驗算的方法。

      師:可以通過驗算來檢驗得數是否正確。不同的題目有不同的驗算方法。那么,加法該如何來驗算呢?

      生:可以交換加數的位置。

      老師在黑板上演示驗算的過程,提示學生注意數位對齊,從個位算起。

      2 9 8

      + 41 41 5

      7 4 3

      提問:你們這次計算的得數是多少?與剛才計算的得數相同嗎?這說明什么?如果兩次計算的得數不相同,又說明什么?應該怎么辦?

      三、鞏固練習

      1、完成“做一做”。

      學生獨立完成后,選最后一題講解計算過程。

      2、完成“練習八”第1題。

      學生獨立完成,指名板演,集體訂正。

      3、完成“練習八”第2題。

      先估計結果再列式計算。

      4、完成“練習八”第9題。

      教師先給予學生知道,然后讓他們獨立完成后,再全班交流并訂正。

      四、課堂總結

      今天我們一起學習了什么內容?三位數加三位數的連續進位加法要注意什么?

    【三年級數學上冊第四單元教案《加法》】相關文章:

    三年級數學上冊第四單元教案《加法》[經典]06-26

    三年級數學上冊第四單元教案《加法》06-24

    人教版三年級數學上冊第四單元教案《加法》(通用12篇)02-03

    數學第四單元除法的教案02-07

    數學第四單元除法的教案10篇02-07

    數學第四單元除法的教案(10篇)02-07

    四年級上冊數學第四單元教案02-09

    二年級上冊數學第四單元教案11-25

    五年級數學上冊第四單元教案03-13

    国产福利萌白酱精品tv一区_日韩亚洲中字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欧洲高清无码在线_全黄无码免费一级毛片
    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中文字幕乱码亚洲第一页 | 亚洲AV日韩AV在线第一区 | 天天躁日日躁永久一区 | 亚洲综合国产偷自区第一页 | 在线亚洲国产职场丝袜 | 人人视频久久精品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