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三年級語文教案(精選21篇)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那么什么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學三年級語文教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三年級語文教案 篇1
一、教學要求: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9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7個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憑借對課文內容的朗讀感悟,了解有關蜻蜓的科學知識,懂得蜻蜓是人類的好朋友,激發學生保護有益動物的情感。
4、培養學生善于發現問題,善于提出不同見解的科學態度,查找有關資料驗證蜻蜓餓極時會吃自己的尾巴。
二、教學時間:兩教時
三、教學準備:
1、認真朗讀課文,不理解的詞語圈圈劃劃,借助詞典理解。
2、了解陶行知的其人其事。
3、理解蜻蜓的有關知識(特點、習性等)
四、教學過程:
第一教時
一、展示畫面,激趣引出課題
1、展示蜻蜓飛舞的畫面,師導入
2、師:同學們,這些忙忙碌碌的小精靈是誰呢?(板書:蜻蜓)請你用一個詞形容一下這些小蜻蜓。(可愛的,美麗的)你們喜歡嗎?對呀,有個孩子叫翠貞,她就抓到了這樣一只小蜻蜓,喜愛極了,愛不釋手,但最后卻把小蜻蜓放了。(板書:放飛蜻蜓),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讓我們一起走入課文。
3、揭示課題
二、自讀課文,初步感知
1、自學思考:
。1)讀準字音,讀通句子,不理解的詞語劃劃圈圈。
。2)文中共有幾個自然段,講述了一件什么事?按怎樣的順序寫的?
2、檢查自學情況
。1)出示生字、詞語陶行知慈愛七嘴八舌搶著說蒼蠅蚊子饑餓結構復雜翠貞田埂孑孓掌握平衡撫摸保持入神成千上萬一撅一撅
(2)指名學生讀,正音前鼻音:貞蚊后鼻音:埂衡蠅搶翹舌音:舌多種形式練讀、鞏固
。3)質疑,有哪些詞你不理解,討論后交流孑孓---蚊子的幼蟲。一撅一撅---一翹一翹的(動作演示)。七嘴八舌---你一言,我一語,爭著發表自己意見。陶行知---一位了不起的人民教育家(請了解的`學生說說,教師小結)。
。4)工有11個自然段
。5)講述老一輩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看見一群孩子在(捉蜻蜓),就因勢利導和孩子們(談蜻蜓),使他們懂得蜻蜓是人類的朋友,并(放蜻蜓)的故事。
。6)按“捉蜻蜓----談蜻蜓----放蜻蜓”的順序寫(板書)
三、學習課文第一、三段
1、指名讀第一段思考:陶行知見到了怎樣的情景?(“一群”孩子在捉蜻蜓)區別“一個”和“一群”
2、齊讀第一段
3、指名讀第三段思考:這群孩子捉了幾只蜻蜓?這只蜻蜓當時在誰的手里?只有翠貞一個孩子同意放飛蜻蜓嗎?(“紛紛”一詞可以看出,是所有的孩子都同意放飛蜻蜓。)“放了它,放了它”,連喊了兩次,表現出了孩子怎樣的心情?(趕快放飛蜻蜓,迫不及待地心情)
4、指導有感情地朗讀四、激起懸念師:翠貞他們一群孩子好不容易才捉到一只蜻蜓,為什么最后大家都迫不及待地要把(迫不及待(指板書的課題)蜻蜓“放飛”掉(彩色粉筆加著重號)?陶行知究竟是怎樣和孩子們談蜻蜓的呢?我們將在下節課繼續討論。
四、復習生字,指導書寫
1、容易寫錯的字:(想一想,用哪些好辦法記住它)蚊蠅(“蟲”字旁,皆屬昆蟲)餓(因為缺食,用“饣”字旁)槍搶(比較后記憶,搶時要用手)夏復(比較后記憶)舌(中間一橫在橫中線)慈(字要寫得緊湊,兩個“幺”字靠攏)
2、完成習字冊
五、課后作業:繼續認真朗讀課文
第二教時
一、復習舊知,導入新知
1、出示詞語(多種形式朗讀,鞏固)陶行知慈愛七嘴八舌搶著說蒼蠅蚊子饑餓結構復雜翠貞田埂孑孓掌握平衡撫摸保持入神成千上萬一撅一撅2、講述課文的主要內容,理清脈絡(結合板書)捉蜻蜓----談蜻蜓----放蜻蜓
3、談話導入,學習新課陶行知究竟是怎樣和孩子們談蜻蜓的呢?我們繼續學習課文的第二段。
二、學習第二段自主研究性學習(以小組學習的形式開展)
。ㄒ唬┳杂衫首x第二段
。ǘ┯懻摚骸锖⒆觽優槭裁礃芬夥棚w蜻蜓?陶行知怎樣和孩子們談蜻蜓的?(怎么說,怎么做,找到句子讀一讀,理解)
1、他停下腳步,慈愛地撫摸著翠貞的小辮子問:“翠貞,你知道蜻蜓吃什么嗎?”(談話的態度和藹可親,做一做動作,指導朗讀并體會)
2、陶先生說拉著孩子們坐在田埂上,說:“還是翠貞說得對。蒼蠅、蚊子、水利的孑孓,它都吃。你們說蜻蜓是不是我們的好朋友?”(先生不拿架子,尊重孩子。“拉著孩子們坐在田埂上”,表揚翠貞說得對,征求意見。)
3、陶行知從翠貞手里取過蜻蜓,高高舉起,小心地翻過去,介紹蜻蜓的身體構造,用商量的口吻說:“把蜻蜓放了,好不好?”(先生富有耐心,講究民主,仔細講解)★孩子們聽了陶行知先生的談話,對蜻蜓了解了嗎?又是怎么說,怎么做的?知道蜻蜓是益蟲,會吃掉蒼蠅、蚊子、孑孓等害蟲。了解了蜻蜓的身體構造,尾巴能保持平衡、調整方向、饑餓的時候吃掉自己的尾巴,尾巴回再生。眼睛是復眼,可以看清四面八方的蟲子……(練讀孩子們說的話,學生交流,教師作適當補充)
。ㄈ┯懻摵蠼涣
(四)教師小結
(五)分角色朗讀第二段三、理解深入,再次朗讀第三段
1、師:陶行知先生的一番話,孩子們樂意把蜻蜓放飛嗎?
2、引讀第三段,孩子們入神地聽著……(自己加上動作)
3、想象說話:孩子們目送著蜻蜓展翅飛翔,回怎么說?小蜻蜓又會說什么呢?(自由交流)
三、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四、演一演這個故事
五、總結全文
六、課外作業
1、完成練習冊
2、把你了解帶的蜻蜓的知識講給爸爸媽媽聽。
3、蜻蜓餓極時會吃自己的尾巴,查閱相關資料驗證。
小學三年級語文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學習21個漢字,認讀其中的9個漢字;會寫其中的12個漢字。
結合課文內容理解詞語庫中的24個詞語,并能運用部分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復述課文;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為“龍”的傳人的喜悅和自豪心情。
3、通過課文的學習讓學生了解:“龍”雖然是傳說中的動物,卻至今仍然是我們中國人引以自豪的中華民族的象征。
教學重點、難點:
學習字詞,理解課文內容
在讀中體會作為“龍”的`傳人的喜悅和自豪
教學準備:
多媒體、字詞卡
教學時數:
三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初步了解“龍”,認讀生字詞
能力目標:根據課文內容正確朗讀和理解,準確認讀生字
情感目標:通過學習,了解中國與“龍”的淵源
教學重點:朗讀課文,認讀生字
教學難點:流利朗讀中解決生字讀音
教學關鍵:讀中理解,理解助讀
教具:多媒體、生字卡片、地圖
課前活動:談有關龍的話題
導入新課:
1、板書課題
2、導讀課文
3、指認生字,運用詞語
鞏固知識:觀看電影中有關龍的片段
布置作業:熟讀課文;語系詞語庫中的詞語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熟練、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進一步理解課文,學習會寫字,運用部分詞語,學習句子
能力目標:學會運用一條主線朗讀課文的學習方法
情感目標:通過學習,進一步了解中國與“龍”的淵源
教學重點:感情讀課文,會寫字
教學難點:根據段落內容感情讀
教學關鍵:讀中理解,理解助讀
教具:多媒體、田字格小黑板或卡片
教學過程:
課前活動:欣賞歌曲《龍的傳人》
講授新課:
1、檢查朗讀課文情況
2、引導感情讀課文,按照“象征的主線”導讀課文
3、學習句子
4、指導會寫字
鞏固知識:引導朗讀課文競賽
布置作業:
1、練習背一背課文,寫一寫寫字本中的漢字。
2、收集一些課外的“龍”的知識,包括成語
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復述課文,積累詞句
能力目標:培養學生綜合運用的能力
情感目標:培養學生的民族自豪感,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感
教學重點:積累詞句
教學難點:復述課文
教學關鍵:以趣導入,突破難點
教具: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課前活動:發表自己收集到的有關“龍”的知識或者成語
講授新課:
1、說明自己喜歡“龍”的原因:。
2、引導學生復述課文
3、組織學生分組討論,你會抓住壟的哪些特點來介紹
4、巡視參與復述
5、積累詞句
鞏固知識:組織成語擂臺賽
布置作業:
1、完成練習冊中的內容
2、完成自讀課本中相應的課文朗讀
小學三年級語文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⒈認識幾種常見的戲劇臉譜及代表意義,講講有關人物的故事;
、沧x背8個詞語;
、忱首x、背誦《古今賢文——勸學篇(下)》的片斷;
、凑J真寫好鋼筆字;
⒌口語交際:小小展銷會;
、秾W寫毛筆字。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朗讀、背誦詞語、篇章。
難點:說話訓練,把話說完整、合理,注意禮貌。
教、學具:投影、小黑板、各種圖書玩具。
預習要求:
、辈殚営嘘P戲劇臉譜資料及人物故事;
⒉查閱成語詞典;
、嘲炎约旱膱D書玩具整理一下并標好價格;
⒋通過多種途徑了解自己的圖書玩具。
教學時間:
三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
今天我們學習《練習7》。
板書:練習7
二、學習第一項
、奔と
、磐队俺鍪舅膹垜騽∧樧V。
、仆瑢W們知道這是什么嗎?仔細觀察,它們各有什么特點?
、菐熓觯何覈膽蚯幕催h流長,博大精深,其中僅臉譜藝術就為人們所津津樂道,不同的勝譜表示的人物質形象也各不相同,今天我們就去作一個小小的探索。
⒉審題
、胖该x題
、讫R讀
⒊指導
、抛x一讀人物的名稱,并和相關的臉譜相連。
、颇隳苷f說什么顏色的臉譜代表什么樣的人物質性格嗎?
⒋交流
關羽應和紅色臉譜相連,代表忠勇。
包公應和黑色臉譜相連,代表正直。
秦檜應和白色臉譜相連,代表奸詐。
孫悟空應和猴臉相連。
、捣答
你連對了嗎?
、赌阕钕矚g哪個人物?講講有關這個人物的故事。
、吩u出“小小歷史故事家”
。▽嵭±罴t梅)
第二課時
一、讀讀背背
、睂忣},明確要求
指名讀題
⒉要求生自讀這8個詞語,要讀準字音。
、持该首x詞語,注意正音。
、创笾吕斫膺@些詞語的意思。
、谍R讀這8個詞語。
⒍練習背誦。
⒎反饋。
二、練習
、睂忣},明確要求,指名讀題。
⒉要求學生各自朗讀這話,試著理解意思。
、痴垘酌麑W生朗讀這話。理解這話的意思。
⒋師小結:這話告訴我們要勤動腦、勤動手,做事專心,持之以恒。
⒌請同學們齊讀這話。
三、寫好鋼筆字
⒈審題,明確要求。指名讀題。
、仓该x這3個字并組詞。<BR
、痴埻瑢W們仔細觀察田字格中這3個字的間架結構,特別是捺的寫法。
說說捺為什么要寫成點?
、磶熜〗Y:在書寫漢字時,這種筆畫的變化叫“讓位”,目的是避免呆板,讓漢字顯得更美觀。
、嫡埻瑢W們描紅、臨貼。
師巡視指導。
、斗答。
。▽嵭俏姆迹
第三課時
一、談話激趣
同學們,今天非常高興。老師知道那是因為你們的桌上有許多自己喜歡的圖書、玩具。
二、練習讀
過渡:那么,你們愿意別人也喜歡你們的`東西嗎?怎樣才能令別人喜歡你們的東西呢?自己試著說一說。
⒈指名說。
、矌熜〗Y:要使自己的東西賣個好價,必須清楚、明白地說出自己東西的特點。
下面請同桌之間互相說說自己東西的特點,看誰能將自己的東西賣掉。
、硯熒餐偨Y賣的注意點。
三、練習買東西
過渡:要想從別人那兒買到喜愛的東西,又該怎么說呢?
怎樣才能了解別人的東西呢?買時應注意什么呢?
、毙〗Y買時注意點。
⒉師為買主,一生為賣主,示范練習。
四、舉辦班級小小展銷會
過渡:同學們既會買東西又會賣東西了,那么我們就來開個小小展銷會,展示一下自我,好嗎?
五、師小結
在展銷會中成交的請舉手?磥恚灰獡碛幸粡埬苷f會道的嘴巴,就一定能買到自己喜歡的東西,也一定能賣掉自己想要賣的東西。
小學三年級語文教案 篇4
教學要求
1.通過對課文學習的指導,使學生了解荷花、荷葉的樣子和顏色,從中
培養學生欣賞美、感受美的能力。訓練學生的觀察能力,發展學生的想象能
力,培養學生的美好情操。
2.學習生字新詞,能聯系上下文理解“挨挨擠擠”、“飽脹”、“翩翩起舞”等詞語的意思。
3.能用“有的……有的……有的”寫話。
4.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背誦課文。
教學重點、難點
課文描寫荷花的樣子的第2、3自然段是重點;課文描寫我幻想自己變成荷花的第4自然段是難點。
教學思路
這篇課文是根據《荷花》圖而寫的一篇短文,寫的是“我”去看荷花時
看到的荷花的樣子及看荷花時“我”的想象,寫出了荷花的美妙。教學時,教師要引導學生先弄清誰在什么時候什么地方看荷花,為什么看荷花;接著要搞清楚荷花開時是什么樣子的,作者是圍繞哪一句話來寫的。在學習第2段時,要引導學生注意作者是從荷葉、荷花的顏色、形狀,并通過“有的……有的……有的……”的句式形象地寫出了荷花形態各異的'花姿。學習第3段時,應注意通過反復朗讀,著重理解“我”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當作一大幅活的巨畫的表現手法,從中體會到一池荷花的美妙無比。在老師的指導下,學生能運用“有的……有的……有的……”的句式用自己的話說說荷花盛開的樣子。學習4、5自然段時應使學生了解“覺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是想象開始,“我才記起”是想象的終止。還應知道為什么作者會產生這樣的想象,由此引伸出這是因為荷花靜時美,動時更美。還可發散思維:如果你站在這樣的荷花池邊有什么樣的想法?也可結合看圖,文圖對照,認識荷花美。學生學習時教師應注意對學生進行學法指導。
教學時間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引題。
(一)板書課題,讀題。
。ǘ┪鲱}:誰見過荷花?它是什么樣的?你知道哪些贊美荷花的詩句?
(簡介有關荷花的知識。)
二、指導學生按順序觀察《荷花》圖。
。ㄒ唬┖苫ㄩ_得怎樣?長得怎樣?形狀和顏色怎樣?
。ǘ┌缀苫▌傞_、全開和沒開時各是什么樣子?
(三)滿地的白荷花開得怎樣?
。ㄋ模﹫D上除了荷花、荷葉還有什么?想想它們與荷花有什么關系。
三、初讀課文,讀通句子。
。ㄒ唬┬÷曌x課文,這篇課文主要寫什么?
。ǘ┩ㄟ^拼音認識蓮、脹、翩、蹈、夢等生字。
。ㄈ┎樽值洳⒙撓瞪舷挛模斫庀铝性~語意思:
1.挨挨擠擠:(一個接著一個)說明荷葉、枝葉多繁茂。
2.碧綠:青綠色,課文指荷葉的顏色。
3.蓮蓬:蓮花開過后的花托,倒圓錐形,里面有蓮的果實。
4.翩翩起舞:輕快地跳舞。
5.飽脹:飽滿,指花骨朵快要開了。
6.破裂:出現裂縫,課文里指荷花開時花骨朵的樣子。
四、再讀課文,理清脈絡。
。ㄒ唬┪铱春苫
討論:看提綱;給課文分段。
。ǘ┛偨Y:
第一段(1,2)寫“我”一進門就聞到花香。
第二段(3)寫荷花美麗、我愛荷花。
第三段(4,5)寫“我”看著滿地漂亮的荷花仿佛自己也變成了荷花。
3.分段指名朗讀課文:要求讀正確,特別是課文中的生字詞,讀后評議。
五、總結學法。
(一)回憶舊知:上一課我們學過《放風箏》,屬于什么課文。(看圖學文。)
(二)提示方法:我們該怎樣去學習?
1.結合看圖,初讀課文,讀通句子,了解詞意。
2.結合看圖,再讀課文,理解脈絡,了解大意。
3.結合看圖,細讀課文,深究文意,領會中心。)
小結:這節課我們初讀課文之后又再讀課文,對課文內容有了大致了解。
小學三年級語文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會認8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掌握“夜幕、降臨、懸掛、曾經、奧秘、努力、登上、任何、一旦、估計、年齡、神秘、探索”等詞語。
2、理解課文內容,了解月球的基本情況,以及課文提到的和月球相關的未解之謎。
3、培養學生就掌握的材料提出問題的能力。
4、積累一些與月亮有關的詩句。
知識點梳理
積累一些與月亮有關的詩句、說明方法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二、初讀課文,自主學習生字詞
1.自由輕聲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或詞語做個記號,可以向你的學習伙伴請教,也可以向字典求助。
2.課件出示帶生字的詞語,學生在小組內認讀。
3.鼓勵質疑,引導學生聯系課文理解詞語的意思。
三、整體感知,展示朗讀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說說課文中提到的.未解開的月球之謎和已解開的月球之謎。
2.找出你最想讀的段落讀給小組里的同學聽,讓你的學習伙伴也對它感興趣。
3.小組合作,展示朗讀。
四、理解詞語,書寫生字
1.讀課文過程中,相機指導理解詞語。
2.指導書寫詞語“懸掛”“奧秘”“努力”“估計”中所含生字:懸、奧、努、估。
第二課時
一、回顧課文內容:讀課文,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什么內容。
二、小組合作,探究感悟
1.小組選擇感興趣的“月球之謎”進行探究性學習。
。1)我們最感興趣的月球之謎是;
。2)我們要找到相關的段落讀一讀;
(3)讓我們合作劃出重點詞句;
。4)你所選擇的月球之謎是否已解開?
2.各小組匯報學習成果并相機指導學生聯系上下文理解詞句的意思,并鼓勵學生積累。
3.在小組匯報學習成果時,請學生找到相應的段落,教師指導朗讀。
三、拓展延伸,鼓勵質疑
1.課文中提到了許多有關月球的知識,還有令你費解的嗎?(鼓勵學生質疑)
2.你所提的問題人類是否已經解開?
如有學生知道可當堂解決,如不了解,鼓勵學生課余查閱資料。
四、指導寫字,引導學生比較“菌”“藻”,書寫“菌”“藻”“項”“遐”。
五、積累詞語鼓勵學生課余把詞語表里的詞語及課文中喜歡的詞語或句子抄寫在積累本上。
課后反思
在朗讀中,教師有針對性地進行指導,使學生的朗讀具有層次性。如月球上奇異景色的朗讀指導,幾個月球之謎的朗讀指導,使學生在具體的語境里感悟文本內容,拓展自如。
小學三年級語文教案 篇6
授課日期:
教學內容:理解課文內容。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課文,使學生了解列寧由于仔細觀察,善于聯想分析而找到了養蜂人;懂得要細心觀察周圍事物,培養自己分析、判斷事物的能力。
2、繼續練習一邊默讀一邊想。
3、背誦課文第三自然段。
教學重點:指導學生逐漸掌握一邊默讀一邊想的閱讀方法。。
教學難點:背誦課文第三自然段。
教學具:8號投影片。
教學過程:
一、復習字詞。
蜜蜂引路哪里談天驚訝觀察果然
二、揭示課題。
齊讀課題。提問:讀了課題,你想知道什么?
三、學習課文。
1、默讀全文,邊讀邊看這篇課文有幾個自然段?
2、整體感知。
。1)默讀全文。一邊默讀一邊想:
①列寧為什么要找養蜂的人?
②列寧找到養蜂的人了嗎?
、哿袑幨窃鯓诱业金B蜂的人?
、芨髟诘趲鬃匀欢螌懼兀
。2)默讀第二自然段,說說列寧為什么要找養蜂的人?
(3)默讀第三自然段,邊默讀邊想:
、倭袑幵诼飞习l現了什么?
②他為什么要仔細觀察?
再默讀課文。想一想:列寧為什么去敲那所小房子的門?
四人一組討論:列寧為什么去敲那所小房子的`門?
自讀這一段的最后一句,邊讀邊想:“開門的果然就是那個養蜂的人。”一句中“果然”表明了什么?
(4)朗讀第三自然段。
讀后說說:列寧是怎樣找到養蜂的人?
。5)小結:列寧利用蜜蜂作向導,找到了養蜂的人。
。6)默讀第四自然段。
讀后回答:養蜂人為什么驚訝地說?
“驚訝”是什么意思?
提問:①列寧為什么說:“是您的蜜蜂把我領到這兒來的”?
②課題為什么是“蜜蜂引路”?
3、通讀全文。
小結:今天我們學習的閱讀的方法就是:一邊默讀一邊想。
四、鞏固練習。
1、按課文內容填空,再讀一讀。
。1)列寧想找養蜂人()怎樣養蜂,可是別人都不知道他住在哪里,列寧就()去找。
。2)養蜂的人看見列寧,()地說:“您好,列寧同志。是誰把您領到這兒來的?”
。3)列寧笑著說:“我有(),是您的()把我領到這兒來的。”
2、用“觀察”寫一句話。
、僬f說觀察的意思。
觀察:仔細察看(事物或現象)。
、诰毩曈糜^察說一句話。
小學三年級語文教案 篇7
一、課題:
能干的鐘點工
二、教法與學情分析:
閱讀法、自主學習法、閱讀感悟、合作探究法。本課是一篇科學知識小品文,介紹了家政服務機器人的勞動本領及外形特點。文章趣味性強,生活化對話較多,很適合兒童閱讀,既能滿足兒童的好奇心理,又能開闊視野,擴大知識面。
三、課型:
閱讀課
四、教學目標:
1、認識“鐘、鈴、湯、禁”等18個生字,會寫“塊、掃、吸”等8個字及“兩塊,打掃”等詞語。
2、朗讀課文,了解機器人外形和能干的特點。
3、讓學生感受科學的神奇和科學與人們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激發學生學科學、愛科學、用科學的熱情。
五、教學重難點:
讓學生在讀通、讀順、理解課文,并從中培養學生學科學、愛科學、用科學的熱情。
六、教學準備:
收集機器人的圖片和資料、生字卡片。
七、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1、朗讀課文,了解機器人外形和能干的'特點。
2、讓學生感受科學的神奇和科學與人們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激發學生學科學、愛科學、用科學的熱情。
一、復習鞏固。
1、認讀生字詞語。
2、抽讀課文。
二、細讀課文,理解感悟。
1、分角色朗讀,感悟1—6自然段。
(1)學生自讀這一部分內容,想想該怎么讀,為什么這么讀?
。2)分角色朗讀,要互相評價,訂正中體會詞句的意思。(從中引導學生看圖,理解第5自然段內容,體會機器人外形特點)
2、讀說結合,感悟7—9自然段。
(1)重點討論:機器人的能干表現在哪里?指導比較機器人與人洗窗戶的不同,以及機器人怎樣打掃房間、疏通下水首、修剪草坪的。找出相關詞句想一想,讀一讀。
。2)讓自用自己的話概括地說說機器人是怎么能干。
3、自主理解、感悟最后一個自然段。(學生自主閱讀最后一個自然段,提出不懂的問題,同學幫助解決。
三、指導朗讀。
1、小組讀。
2、個別朗讀課文。
3、師生合作讀課文。
四、讀后拓展,課外延伸
。1)讀一讀“詞語花籃”里的詞語,照樣了摘抄幾個四個字的詞語定在空花朵上。
(2)你知道有哪些機器人,它們能干些什么?說給同學聽。
五、作業
1、朗讀課文。
2、收集有關機器人的資料。
板書設計
能干的鐘點工樣子;
怪模怪樣、能說話能干:
檫窗戶收拾房間打掃地毯
疏通下水道收拾草坪
小學三年級語文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激發學生學電腦,用電腦的興趣;培養學生仔細觀察、積極動腦的習慣。
2、學習默讀課文的方法,養成默讀的良好習慣。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學會本課生字、新詞。
教學重難點:
重點:通過朗讀和感悟,弄清楚“我”與電腦下棋反敗為勝的原因。
難點:理解文中出現的成語。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并正確書寫。
2、積累詞語。
3、初讀課文,了解內容。
教具準備: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文題目
1、大家一定都很喜歡電腦吧,你們平時都用電腦干什么呢?你們和電腦下過棋嗎?
2、今天學習一篇向我們介紹怎樣和電腦下棋的文章,同學們一定會興趣濃厚。下面就讓我們一起走進課文吧!
3、板書課題
學生交流電腦的用途,交流有關電腦下棋的知識。
【設計意圖:談話,拉進學生與教師、文本的距離,激發興趣。】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
1、出示學習提示:
、僮杂勺x課文。
②邊讀邊標出自然段,畫出生字、新詞。自學生字詞。
2、檢查學生的自學情況
、俪鍪旧挚ㄆ,集體認讀。
、趲熒餐斫庠~語的意思。
望塵莫及、規則、風度等詞。
、蹟U展詞語。
、苷J讀多音字。
3、指導書寫。重點指導:“技”、“矛”、“規”、“虛”。
4、積累詞語。從課文中找出你喜歡的詞語,抄在本子上。
學生自學生字,小組內交流記憶字形的方法,借助工具書和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練習組詞;認讀多音字,并練習組詞;觀察生字的間架結構,練習書寫,抄寫詞語。
【設計意圖:讓學生通過觀察比較,了解字形特點。寫字時對于字的筆畫、結構從整體入手,幫助學生感知感悟。同時,發揮教師的示范作用,培養學生良好的寫字習慣。】
三、默讀課文,了解內容
1、指導學生讀課后“指南針”,認識什么是默讀。
2、根據默讀課文的要求,指導學生練習默讀課文。思考: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
學生交流課文的主要內容。
【設計意圖:學習默讀的方法,感受默讀便于提高閱讀速度,便于思考的好處,培養學生默讀的習慣!
四、作業
抄寫生字、新詞。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閱讀課文,理解內容。
2、用自己的話說說“我”與電腦棋手下棋的.過程。
3、能夠結合課內外知識,把自己用電腦的樂趣跟同學進行交流。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聽寫詞語,同桌評改。
2、指名分段朗讀課文。
二、默讀課文,整體感知
1、默讀課文,將課文讀通讀順,想想:“我”與電腦下棋,感覺怎樣?劃出文中相關的語句。
2、根據下棋前和下棋中給課文分段。
學生匯報句子:與電腦下棋,別有一番情趣。1——8自然段為一部分,10、11、12自然段為一部分。
【設計意圖:學習默讀課文的方法,養成默讀的良好習慣。理清課文的敘述順序。】
三、細讀課文,加深理解
圍繞“為什么說與電腦下棋別有一番情趣”展開學習。
1、自由讀下棋前的1——8自然段。思考:下棋前,“我”和電腦棋手進行了什么?
2、指名回答思考題。
3、男女生分角色朗讀這部分內容,并評議。
4、分別指名讀10、11、12自然段。
下棋中,“我”違規了,它怎樣?“我”失敗了,它怎樣?“我”下“怪棋”及勝利時,它又怎樣?
5、指導感情朗讀10、11、12自然段,生練習。
【設計意圖:注重學生讀的訓練,讓學生讀中思考,讀中理解,讀中感悟,讀中收獲,讀中培養語感!
四、朗讀全文,交流體會
1、默讀全文。
2、組織討論。
(1)“我”與電腦下棋為什么能反敗為勝?
(2)從“我”反敗為勝中,你體會出了什么?
3、指名小組代表回報,師適時點撥引導。
4、學了課文,你有哪些收獲?
【設計意圖:以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突破難點,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
五、課外廷伸
1、交流用電腦的樂趣。
2、提出在使用電腦中的疑問,師生共同討論。
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交流,并質疑。
【設計意圖:聯系生活實際,實現語文學習的生活化!
六、作業
1、抄寫課文中喜歡的詞語。
2、把用電腦的樂趣寫下來。
板書設計:略
小學三年級語文教案 篇9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的
1.學會本課9個生字,能正確讀寫下列詞語:裹上、瀉下、紅潤、杰出、一截、燃燒
2.有感情朗讀課文
二、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生字字形易錯:裹、截、溢、燃、宛
2.理解文中重點句含義,感受夕照的迷人景象,培養熱愛自然的情感。
三、教學過程
。ㄒ唬┏踝x課文,檢查預習
1.范讀課文,解題釋意
當我們還沉醉在日出的偉大奇觀的時候,如詩如畫的夕照又顯現在我們面前,我們就來看看作者是如何把它描繪出來!
2.板書課題
提問:《海上日出》是什么類型課文?這篇課文呢?看到題目你能想到什么?
。ā逗I先粘觥肥菍懢罢n文,這篇也是。從題目可以知道是描寫夕陽的景象。)
3.范讀課文(配樂)
。ǘ┌搭A習要求預習
。ㄈz查預習情況
1.檢查生字掌握情況
請學生先講學會了哪些生字,哪些字易錯,應注意,哪些字音應注意。
字形:裹、橘、截、宛、溢、黎
字音:溜liū溢yì
2.輕聲讀課文,聯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詞語:
杰作:超過一般水平的好作品。
矯。簭妷讯辛。
絕紗:美好的。
宛然:仿佛,逼真地。
3.想一想作者寫了夕陽的哪些景色,引導學生再次讀書。
第一部分(1—2)寫觀察夕照的時間和地點
第二部分(3—7)具體描寫夕照的美麗景色
第三部分(8)寫夕照消失。
(四)默讀課文,從課文中找出描寫夕陽的句子,提問:為什么說是“迷人的夕照”“如詩的夕照”呢?
學習課文1、2自然段
。1)指名讀前2個自然段,其他同學思考這兩自然段寫了什么?與下文有什么樣關系?(寫了觀察夕照的時間和地點,引出下文“如詩”的景色)
。2)我們下節課繼續學習,看看夕照“迷人”在哪里“如詩”在哪里。
(五)聽寫詞語。
欣賞、杰作、紅潤、晶瑩、絕妙、宛然、波光粼粼、矯健
第二課時
一、教學目標
1.在有感情朗讀課文的基礎上,背誦課文。
2.理解句子含義
3.學習按照事物發展順序觀察的方法。
二、教學重點,難點
理解句子“柔柔的光瀉下來,給磚瓦房鍍上一層華麗的金黃;房頂頓時化作一汪晶瑩的湖水,每一片瓦變得波光粼粼一般了!
三、教學過程
(一)指名朗讀課文
。ǘ⿲W習課文
1.選取你喜歡的方式自讀課文,說說你讀懂了哪些地方,并把你喜歡的句子畫出來,并畫出不懂的句子。
2.再次滲透讀書方法的學習
想想,平時讀書時遇到不理解的句子你是怎樣做的?
。1)先理解重點詞語再理解難句。
(2)查閱資料理解難句
。3)結合時代背景理解難句
。4)通過多讀書展開想像理解難句
。5)我們上課書學的用聯系上下文或生活實際方法來理解句子
指名讀課后練習2(課文中把夕陽都比作了什么,找出有關的句子讀一讀,再抄下來)
小組討論合作學習,拿出自學中不懂的地方共同解決。
3.重點理解
。1)柔柔的光瀉下來,給磚瓦房鍍上一層華麗的金黃;房頂頓時化作一汪晶瑩的湖水,每一片瓦都跳躍著紅潤的光,變得波光粼粼了。
讓學生聯系生活實際想一想房頂是磚瓦時,陽光射在上面是什么景象,這樣不難理解這句話。(每一片瓦都是呈凹陷的拱形整齊地鋪在房頂上,陽光起起伏伏,就像光在跳躍。這句話描述的畫面是靜態的,但瓦上的光波起伏就有動感了。畫面生動活潑)
。2)這會兒,太陽的臉上開始泛出微紅;輕輕的,如紗一般。
讀出自己的體會(“輕輕的”和“如紗一般”都是寫太陽泛出的紅色很淡和“微紅”中的.“微”相對)讀出輕、柔語氣。
。3)光帶著收獲的喜悅從“石榴”里溢了出來,映著鉆天楊矯健的身影,在天際形成一幅絕妙的工筆畫。
你能不能想像一下這幅工筆畫什么樣的,然后畫出來。
。ㄊ斋@的喜悅是對“熟透”的石榴來說的,又圓又紅的太陽掛在楊樹杈上,柔和的光照在鉆天楊筆直的樹干和枝杈上,顯得清晰。色彩明暗搭配就像一幅“絕妙的工筆畫”。在天盡頭形成畫面,引起人無限的遐想,)引導學生想像,并試著畫出來。
。4)指名讀第7,8自然段,畫出給你印象很深的句子
①我呆呆地望著這如火的夕陽,油然而生出一種感慨,一種激動。
、谖抑来藭r它已經到地球的那一面,又為那里的人們帶來一個美麗的黎明。
提問:為什么給你印象深
引導學生:太陽即將落山,從“漸漸”“漫了過來”“幾乎”可以看出黑暗即將來臨,而從“宛然一團燃燒的烈火”又看出太陽不屈不撓的抗爭,從而作者激動和感慨。第②句寫出作者明白太陽此刻落山又為地球另一面的人們送去溫暖和黎明。因此盡管留戀,但還是贊美它給人們帶來光明、溫暖。指導朗讀:讀出作者激動的心情。
四、指導背誦
1.讀背交叉
2.抓重點詞語,把要背的內容串連起來
3.先部分后整體
選擇一種你喜歡的方式在熟讀課文基礎上進行背誦。
五、討論課后題3
讀了《海上日出》和《夕陽》,你有哪些不同感受(要學生領悟兩篇課文,比較課文)
附:板書設計
夕照
小學三年級語文教案 篇10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認讀9個字。
2.分角色朗讀課文,能讀出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3.能夠結合上下文說說老山羊住進醫院后情感的變化。
過程與方法
聯系上下文理解詞句,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
態度情感價值觀
使學生產生愛科學、學科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
朗讀課文。能夠結合上下文說說老山羊住進醫院后情感的變化。
教學難點:
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有哪位同學住過醫院,談談你住院時的感受。
2.師:住院確實不是一件好事。誰也不愿意住院。一只老山羊因為有病,很不情愿地住進了醫院,可是后來他卻贊不絕口了。大家想知道為什么嗎?讀了32課,你就會知道的。
3.齊讀課題。
二、初讀感知。
1.自己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
學生自由讀課文,試著讀準字音。
提示:看看誰來考你了?
2.看投影認讀生字并試著組詞
引導:把課文再讀一遍,看看誰能讀通順、流利。
3.試著把課文讀通順、流利。
4.你認為哪一段不好讀,請同學教教你。
自己指名請同學教難讀句子。
三、精讀課文,理解內容。
1.請你再讀課文,想一想:老山羊剛住進音樂醫院時是什么態度?后來又是什么態度?劃出有關句子。
2.匯報。
老師板書
很不情愿贊不絕口
3.請你再認真地默讀課文,結合上下文想一想:老山羊剛住進醫院時“很不情愿”,后來又為什么“贊不絕口”呢?
4.提示:自己想好后和你的.同桌說一說。
5.匯報交流:老山羊剛住進醫院時“很不情愿”,后來又為什么“贊不絕口”呢?
匯報交流。
(1)百靈鳥護士態度好;
(2)只聽音樂,沒有痛苦;
(3)療效好;
(4)百靈鳥讓老山羊明白了音樂在醫學上具有輔助療效的道理。
6.分角色朗讀全文。小組朗讀后班內展示。
四、作業。
摘抄或背誦課文中自己喜歡的詞語或句子。
小學三年級語文教案 篇11
一教學目標
抓住重點詞句,理解第2、3自然段的主要意思,并從中初步學會抓重點詞句讀懂一段話的方法。
二教學過程
。ㄒ唬⿵土暀z查。
1、聽寫詞語
2、說說第1自然段寫了什么
。ǘ⿲W習課文第2自然段。
默讀第2自然段。
1、想想:這一段共寫了幾句話?每句話講什么?這幾句話都是圍繞哪句話寫的?
2、討論上述問題。
這一段共5句話。第1-3句具體介紹趙州橋的設計特點:第4句寫這種設計的作用;第5句點明了為什么說這種設計在建橋史上是一個創舉。這一段是圍繞第5句話寫的。
3、重點理解句子(用投影儀展示)
這種設計,在建橋史上是一個創舉,既減輕了流水對橋身的沖擊力,使橋不容易被大水沖壞,又減輕了橋身的重量,節省了石料。
。1)學生研究這個句子,質疑。如:
①“這種設計“指怎樣的設計?
、凇斑@種設計”有什么作用?
③“創舉”是什么意思?
、転槭裁凑f“這種設計”在建橋史上是一個創舉?
(2)學生以小組合作的形式,通過認真讀課文解決所提出的問題。
4、這一段突出了趙州橋的什么特點?(雄偉、堅固)
5、總結學法:抓住重點詞句讀懂一段話。
。ㄈ⿲W習課文第3自然段。
齊讀第三自然段。
1、運用抓重點句讀懂一段話的方法,找一找:這一段主要是圍繞哪一句寫的?這是什么句,起什么作用?(從全文看,這是過渡句,起承上啟下的作用。從這一過渡句中,知道這一段是講趙州橋的美觀;從一段話來看,是概括句;從句子關系分析,是遞進關系的.句子。)
2、出示“不但...而且...“練習說話。
3、用“﹏﹏“劃出寫趙州橋美觀的句子。(重點理解”有的...有的...還有的...所有的...“描寫龍的不同姿態來說明圖案的精美。)
。1)比較下列句子,讀一讀,說說讀后的感受有什么不同。
①有的刻著兩條相互纏繞的龍,嘴里吐出美麗的水花;有的刻著兩條飛龍,前爪相互抵著,各自回首遙望;還有的刻著雙龍戲珠,所有的龍似乎都在游動,真像活的一樣。
、谠趯W生充分經歷情感體驗的基礎上,進行有感情地朗讀。
。ㄋ模┬〗Y
課文第2、3自然段分別介紹了趙州橋的雄偉、堅固和美觀,兩段之間是用過渡句連接起來的。
小學三年級語文教案 篇12
教學目標:
1、學會7個字,認識7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默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歐立希對自己的醫學研究工作的熱愛和執著,學習他堅持不懈的態度和忘我的精神,并走進這位醫學家的情感世界,分享他對父親的愛。
學習作者通過寫歐立希的事例來表現他的品質、性格的'方法。
教學時間: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把預習引入課堂,培養自學習慣。
1、按要求預習自學:
讀課文,讀準每個字的字音。
查字典,聯系上下文理解重點詞語的意思。
這篇課文主要寫了什么?你有什么不懂的做上記號。
2、指名分段讀課文:
仔細聽,同學是否讀正確了。的課文主要講了什么內容?有不懂的問題做上記號。
3、交流主要內容,質疑問難。
第二課時
一、自主學習,交流合作
1、默讀課文的3——5自然段,思考:讀后,你知道了什么?
2、小組交流:歐立希為什么要給自己寫信?
3、全班交流:你覺得他是一個怎樣的人?(引導學生通過重點詞句來體會)父親很愛歐立希,歐立希也很愛父親。
可是,歐立希太忙了,當時,他正和助手們不分晝夜的進行實驗。
歐立希和助手廢寢忘食的在實驗室里工作,疲倦了就用書當枕頭,在長椅上躺一會兒。
給父親過完生日,他又匆匆忙忙的趕回實驗室了。
歐立希和他的助手經過六百多次的實驗,終于試制出了那種新藥。
4、
教師小結:歐立希很愛自己的父親,但他更熱愛自己的醫學事業。在醫學研究中,他那堅持不懈的努力和忘我的工作精神,令我們由衷的敬佩。
5、指導朗讀。
6、你想對歐立希說些什么?
二、課堂書寫生字。
板書設計:
14、給自己寫信的人
對工作
熱愛(忘我工作)
執著(堅持不懈)
歐立希
對父親
熱愛尊敬(百忙中抽空祝壽)
小學三年級語文教案 篇13
教學要求
1.懂得只有認真、虛心、耐心,才能把本領學到手。
2.借助漢語拼音讀準字音,邊讀邊思考理解詞句;聯系上下文,回答課后的思考題;
朗讀課文;練習用“先……再……然后……”說話。
教學重點
了解這篇童話所要說明的道理。
教學難點
聯系上下文,理解課后思考題。
教學時間:2課時。
教學準備:課文錄音帶、頭飾。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指導預習
(一)你一定喜歡童話吧,說出你學習過的一篇童話的題目。
。ǘ度壶B學藝》就是一篇有趣的童話。讀讀課文,想想
“群鳥”是指哪些鳥?它們是怎樣學藝的`?你知道這些鳥的窩是什么樣嗎?
。ㄈ┰谧x的時候,遇到不懂的詞語查查字典。
二、指名認讀詞語卡片
fènghuángxuǎnchàlěi
鳳凰選好樹杈壘起
wěnyántuòshù
安穩房檐唾沫舒服
cāojìnqiě
粗糙不僅而且
小學三年級語文教案 篇14
教學目標:
1.能把洗手怕的過程用恰當的語句分幾步寫下來。
2.培養學生自我服務的勞動觀念。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把活動的重點觀察清楚,并能一步一步按順序寫清楚。
教學難點:能有順序地完整地記敘清楚洗手怕的全過程。
課時安排:2課時
第1課時
教學時間:20xx年月日
教學目標:
1.仔細觀察洗手怕的.過程。
2.有順序地說清楚洗手怕的過程。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把活動的重點觀察清楚,并能一步一步按順序寫清楚。
教學難點:能有順序地完整地記敘清楚洗手怕的全過程。
教學準備:
臟手怕、臉盆、肥皂、刷子、自來水。
教學過程:
(1)今天,我們要學習“習作訓練”《洗手怕》。
(2)你洗過手怕嗎?你還記得是怎樣洗手怕的?
2.示范“洗手怕”。
(1)讀課文第2、3兩個自然段,說說:“洗手怕”時要注意什么?記住什么?
(2)請一生或老師示范,大家觀察。
(3)討論。
、傧词峙碌倪^程一般分幾步?
②先做什么,接著做什么,再做什么,最后做什么?邊討論邊板書。
1.用臉盆打水;
2.將手怕浸濕;
3.在臟手怕擦上肥皂;
洗手怕(過程)4.用力搓洗;
5.用清水漂清、洗凈;
6.晾干。
3.分組操作。
同桌準備一只臉盆。
邊洗邊觀察手怕的變化,觀察水的變化,肥皂泡的形狀、顏色及手的感覺。
4.口頭說說洗手怕的過程。
(1)說說洗手怕的過程可分幾步。
(2)具體說說每一步的操作過程,用上以下詞語。(打出投影)
準備:手怕、準備洗、打水、浸濕
擦皂:濕透、撈起、擠干、擦皂
搓洗:用力搓洗、滑油油、肥皂泡、臟水
漂清:漂洗、擰干、繼續漂洗、直到
晾干:干凈、撈起、擰干、甩干、夾住、晾在竹竿上、心里感到
5.評講。
(1)各自按提綱練說。(說完整)
(2)連起來說。(說得連貫)
(3)抽生大聲說說。
6.小結:這節課我們學會了什么?
小學三年級語文教案 篇15
教學要求:
1、知識與技能:
進行口語交際;完成習作教學;學習多音字;積累古詩詞;學習新生字;展示作品
2、過程與方法:
。1)在口語交際中鍛煉流利語言,學會寫作。
。2)在發現、研究中學習多音字、新生字。
。3)在背誦中積累。
(4)在展示中擴大見識。
3、情感態度價值觀:在讀、寫、背中訓練語言能力。
重難點、關鍵:
1、進行口語交際。
2、完成習作。
3、背誦古詩。
課時安排:3課時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進行口語交際。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出示展示課余生活的照片
二、交流看相片的感受。
三、分小組講自己的課余生活
1、交流自己做了什么事
2、交流自己有什么收獲。
3、交流有什么感受。
4、講講今后的打算。
四、請講得好的同學上臺講述自己的.課余生活。
1、生講,師略記條理。
2、予以講解、梳理。
五、評比。
1、每組選出一個上臺。
2、評比誰講得好。
六、作業:回家講給媽媽聽。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完成習作。
教具準備:帶上各自與課余生活有關的器具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
1、出示幾個同學課余生活的用品:書、畫畫、樂器……
2、讓學生自由講自己的課余生活。
二、引導寫作
1、請幾個同學上臺講述。
2、老師點評。
三、寫作
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
1、掌握多音字。
2、背誦古詩。
3、從生字中學生字
教具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認讀生字、區別、組詞、掌握多音字
二、古詩
1、出示古詩,學習生字
2、師范讀,學生跟讀
3、議議詩意:一個小孩坐在河邊學釣魚,他傾斜著身子坐在草叢中,綠草半掩著他的身體。過路人向他問路,他一句話也不回答,只是擺手示意不讓問路人靠近,唯恐發出響聲把要上鉤的魚兒嚇跑了。
三、學習新生字。
四、作業:背誦古詩
小學三年級語文教案 篇16
【教學目標】
。薄⑦x擇一個課外讀到的名人故事講給同學聽,同時認真聽其他同學講名人故事,交流讀后感想。
2、寫一篇習作,介紹自己熟悉的人的一件事。
。场⒆灾靼l現引用人物的對話的三種不同形式。
。础⒆x讀背背,收集積累名人名言。
5、讀成語故事,了解故事內容。
【教學重點、難點】
。、口語交際。
。、習作練習。
【教學準備】
收集自己準備講的名人故事中涉及的名人圖片、名人像,準備講名人故事時用。
【教學課時】
。凑n時。
第一課時
口語交際講名人故事
【課時目標】
。、培養學生大膽、大方和他人進行交流的好品質;
。病⒆⒅亟浑H習慣的提示和引導:講的同學要講清楚,讓別人聽明白;聽的同學要認真聽,可以提問,可以補充。
3、學生體會到和同學交流的快樂。
【教學流程】
一、談話導入
最近在語文課上我們結識了列寧、高爾基、李四光、宋慶齡等許多名人,課外大家也在讀名人故事、尋找名人資料,今天我們以小組為單位舉行一個故事會。
二、讀讀要求
。薄⒅v的同學要講清楚,讓別人聽明白;聽的同學要認真聽,可以提問,可以補充。
2、聽了以后有什么想法,大家互相交流。
三、分組舉行,組內交流
。、各人先在組內展示自己所畫(或收集到)的名人像或圖片,簡要介紹自己要講的故事的主人公。
。、各小組內學生試講、教師巡視。
3、小組評價,評出本組“故事王”、“最好聽的故事”、“聽得最認真的同學”。
四、全班交流
。薄⒏鹘M匯報本組評選出的“故事王”、“最好聽的故事”、“聽得最認真的同學”名單,教師頒獎。
2、全班交流:
榮獲“故事王”稱號的同學非常榮幸,“故事王”們肯定愿意讓更多的同學聽到你的精彩故事。哪位“故事王”給全班同學講講?
3、挑選一、二名“故事大王”講故事:
共同評議講述情況。如儀態是否自然大方、語言是否流利、有聲有色等等。
五、暢談感想
。、聽了組內同學講的名人故事、“故事王”講的名人故事,大家有些什么想法?可以談談對名人行為、品格的評價,可以聯系自身和現實情況發表感想。
。病W生暢談感想。
。、教師小結:
一位位名人是一座座豐碑,他們的崇高思想與品格就像一座座燈塔,讓我們將他們的形象永遠銘記在心中,從他們身上獲得力量,學得智慧,向自己的理想邁進。
六、作業設計
課后繼續交流名人故事。
第二課時
習作指導
〖課時目標
1、要寫清楚熟悉的人的一件事。
。病⒁獙懼档脤懙氖,并能從這件事看出熟悉的人的品質。
3、培養學生習作的興趣。
〖教學流程
一、談話,激發學生習作的興趣
學了這組課文,我們結識了好幾位名人,他們或關愛自然,或平易近人,或善于思考,或誠實守信,一個個栩栩如生,躍然紙上。我們大家也有許多熟悉的人,在他們身上有許多值得寫的事,這次我們就來學著寫一寫。
二、幫助選材,讓學生有東西可寫
1、小組交流:
你最熟悉的人有哪些?哪一個留給你較好的印象?
2、小組交流:
該人怎么會留給你這樣的印象?他身上有什么值得寫的事?
引導學生圍繞給自己留下較好印象的人展開回憶,提示要介紹“值得寫的事”──值得宣傳介紹的、值得他人學習的.事。
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入手,學生有話可說,也使學生在自然而然中進入了寫作的狀態,降低了學習難度。
。场⒔處熤笇懞檬录何覀兙蛠戆堰@件事寫下來。這件事的來龍去脈是怎樣的?把以下幾個要點考慮一下,把事情想清楚。
、攀虑榘l生的時間。
⑵事情發生的地點。
、鞘虑橹械闹饕宋。
、仁虑榈钠鹨颉
⑸事情的經過。
⑹事情的結果
三、教師指導寫好人物形象
。、抓特征,一定要抓好肖像描寫:
千人千面,人的外表是很少有雷同的。但是僅有外表描寫是不夠的,因為人是立體生動的,不是呆板的模特,他有自己的思想,有不同于他人的行為和習慣,所以寫人物外貌時要體現出人物神采──“眼睛是心靈的窗戶”,因此,要學會畫眼睛,學會抓住描寫對象身上最能表現個性特征的東西進行刻畫,這樣,這個對象就能栩栩如在眼前。
。病⒆フZ言,一定要抓好對話描寫:
語言要個性化,語言是人物內心世界的流露,不要人云亦云,千人一腔。
3、抓事例,一定要抓好細節描寫。
四、學生動筆寫習作
小學三年級語文教案 篇17
一、激趣導入
1、師:(拿出放大的蟋蟀)認識這小東西嗎?叫什么?
生:蟋蟀。
師:這是它的大名,小名叫什么?
生:蛐蛐。
放大的小東西——蟋蟀不僅讓學生更清楚地認識蟋蟀,而且激起平時就喜歡小昆蟲的學生的學習興趣。
師:“蟋蟀”兩字怎么寫,老師忘了,誰幫老師一下?接下,學生說字形,老師板書“蟋蟀”,全班學生在手心上寫一遍。教師大智若愚,讓學生幫助老師說字形,調動學習積極性,全班學生在手心上寫一遍,讓學生牢記“蟋蟀”字形。
2、師:小家伙雖小,但人緣特好,早已是大名鼎鼎、家喻戶曉,你知道它有哪些本領?(好斗、唱歌、建住宅)
板書:“蟋蟀的住宅”。
把蟋蟀人性化為小東西、小家伙,為整節課的教學奠定基調。
二、初讀課丈,了解蟋蟀住宅的樣子
1、蟋蟀的住宅有多少平方米,有幾層樓?小東西的住宅是什么樣的?讀課文,用“——”畫出有關句子。
由“住宅”一詞的慣性思維,激起學生了解蟋蟀住宅的興趣,直奔文章中心。
2、討論后老師在黑板上畫出蟋蟀的住宅。
在課題的右邊畫出蟋蟀的住宅,直觀、形象。
三、變換角色,再讀課文
1、師:小家伙的住宅,不就是個小洞,有啥了不起的?
師:你認識王老師的住宅嗎?(多問幾個學生)
生:不認識。
師:(驚訝、不認識)王老師住的樓房100多平方米,二層樓,比它好多了?晌业姆孔泳箾]這小家伙的有名,我心里真不服氣。今天就聘請我們全班學生做“住宅評判委員會的委員”,來評一評,誰的住宅有名,好不好?
生:好。
通過與老師住宅的對比,很自然地就使全班同學轉換為評委這一角色。
2、要做好評委就要先了解各自的住宅。小家伙的住宅是什么樣的?有什么特點?請各評委了解一下。要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3、我想了解一下各評委的水平。
分段讀課文(讓學習困難的學生讀),每人找一個小老師幫助糾正讀音。
生生之間的互幫互助,營造出一種個性化的積極向上的課堂氛圍。
四、再讀課文,找出生詞,討論
1、再讀課文,畫出不理解的生詞,寫在黑板上。
2、討論詞義。聯系課文,學生理解哪個詞的詞義就請他講哪個詞,老師重點指導學習“隨遇而安”(1)隨遇而安,從字面看是什么意思?(隨便找個地方就安頓下來)
。2)課文中誰喜歡“隨遇而安”,從哪兒看出的?誰不喜歡“隨遇而安”,從哪兒看出的?
由學生自己找生詞,討論生詞,真正調動了學生主體的學習積極性,體現了教育以人為本的思想!半S遇而安”是本課中學生最難懂的成語,教師的指導體現了主導的'作用。
第二課時
一、了解蟋蟀住宅的特點
1、師:各位住宅評判委員會的委員們,你們辛苦了。經過上一節課的工作,你們大致了解了小家伙的住宅。它的住宅有什么特點?請各評委再讀課文用“——”畫下有關句子。王老師記性不太好,麻煩各位把每一特點用一個詞概括出來。
一句“工作辛苦”讓學生很快進入角色。
2、學生自由讀課文,找特點并概括。
住宅特點是本文重點,通過學生的自學找特點,畫句子,并用一個詞概括,從而突破文章重點。
3、請學生板書自己概括出來的蟋蟀住宅的特點。
突破常規,讓學生板書,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上的主人。
4、討論、比較住宅特點。
生:小蟋蟀住宅朝著陽光。(向陽)
師:我的住宅大門朝南,只要天上有太陽,家里就有陽光。
生:小蟋蟀的住宅隱藏在青草叢中。(隱蔽)
師:王老師的住宅不用隱蔽。
師:小家伙真不簡單,一個小洞也有這么多名堂,但是我的住宅里有電燈、電話、有線電視、太陽能熱水器……它有嗎?誰的住宅好?
生:老師的住宅好。
通過比較,使學生進一步了解蟋蟀住宅的特點。
二、了解蟋蟀是怎么建房的
1、師:我的住宅比它好,為什么沒它有名?
。ㄒ龑W生再讀課文)
2、讀后再比。
生:蟋蟀建房子是自己一點一點挖掘的。
師:我建住宅得請瓦工、木工、電工、水工等等,一個人干不了。
生:蟋蟀不斷修整住宅。
師:王老師的住宅不常修整,要向它學習。
通過比較,使學生認識到建筑專家——蟋蟀住宅的出名,是靠自己長年累月不斷整修,認真、辛勤的勞動換來的。
三、再換角色,指導說話
1、師:現在你不是住宅評判委員會的委員,而是建筑專家蟋蟀工程師,現在在“昆蟲聯合國總部召開”“國際建筑經驗交流大會”。下面請蟋蟀工程師介紹一下它是如何建筑住宅的,它建筑的住宅的特點等。
2、學生準備后,發言。
了解了蟋蟀及其住宅特點再換角色,學生感到新鮮而又不陌生,交流發言,讓學生把課本上的內容轉化為自己的東西。
四、深入了解,認識蟋蟀
1、看資料。(看課前發下去的有關蟋蟀的圖片,資料)
2、談體會。
看了圖片、資料,你懂得了哪些以前你不知道的知識?
將學習拓展到教材之外,擴大了學生視野。
五、看文章,做作業
1、讀《秋蟲音樂會》(有關蟋蟀的童話)。
2、作業(以下兩題選做一題)。
。1)以《我的住宅》為題介紹蟋蟀的住宅特點,以及如何建造的等。
(2)用以下小動物編個小故事(不要求全用上)。
螞蟻、蜜蜂、蟋蟀、蝗蟲、螢火蟲、蝴蝶、螳螂、蜈蚣。
作業設計新穎,能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能力。
附:板書說明:
打破常規,由師生共同完成,課題左邊貼上放大的蟋蟀,課題右邊畫上蟋蟀的住宅,下邊是由學生歸納的住宅特點,整個板書設計美觀、簡潔、重點突出。
生:老師的住宅好。
通過比較,使學生進一步了解蟋蟀住宅的特點。
六、了解蟋蟀是怎么建房的
1、師:我的住宅比它好,為什么沒它有名?
。ㄒ龑W生再讀課文)
2、讀后再比。
生:蟋蟀建房子是自己一點一點挖掘的。
師:我建住宅得請瓦工、木工、電工、水工等等,一個人干不了。
生:蟋蟀不斷修整住宅。
師:王老師的住宅不常修整,要向它學習。
通過比較,使學生認識到建筑專家——蟋蟀住宅的出名,是靠自己長年累月不斷整修,認真、辛勤的勞動換來的。
七、再換角色,指導說話
1、師:現在你不是住宅評判委員會的委員,而是建筑專家蟋蟀工程師,現在在“昆蟲聯合國總部召開”“國際建筑經驗交流大會”。下面請蟋蟀工程師介紹一下它是如何建筑住宅的,它建筑的住宅的特點等。
2、學生準備后,發言。
了解了蟋蟀及其住宅特點再換角色,學生感到新鮮而又不陌生,交流發言,讓學生把課本上的內容轉化為自己的東西。
八、深入了解,認識蟋蟀
1、看資料。(看課前發下去的有關蟋蟀的圖片,資料)
2、談體會。
看了圖片、資料,你懂得了哪些以前你不知道的知識?
將學習拓展到教材之外,擴大了學生視野。
九、看文章,做作業
1、讀《秋蟲音樂會》(有關蟋蟀的童話)。
2、作業(以下兩題選做一題)。
。1)以《我的住宅》為題介紹蟋蟀的住宅特點,以及如何建造的等。
。2)用以下小動物編個小故事(不要求全用上)。
螞蟻、蜜蜂、蟋蟀、蝗蟲、螢火蟲、蝴蝶、螳螂、蜈蚣。
作業設計新穎,能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能力。
附:板書說明:
打破常規,由師生共同完成,課題左邊貼上放大的蟋蟀,課題右邊畫上蟋蟀的住宅,下邊是由學生歸納的住宅特點,整個板書設計美觀、簡潔、重點突出。
小學三年級語文教案 篇18
教學目標:
1.會認4個字,會寫6個字,參照“我的詞語庫”自主積累詞語。
2.默讀課文,說說自己還知道哪些船,還希望有哪些船。
3.了解課文內容,知道生活中我們應不斷地探索。
教學重點:
1.了解船的發展演變過程,鼓勵學生在生活中不斷探索。
2.會認4個字,會寫6個字,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啟發學生發揮想象,了解船的發展演變過程,培養學生發憤學習、不斷探索的。
教學準備:
1.布置學生預習課文,師生收集各種船的圖片。
2.字詞卡片、課文朗讀錄音、教學投影片(或掛圖)。
教學時數: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激發興趣。
1.同學們,你們外出旅游或走親戚時,都坐過什么樣的船呢?介紹一下吧!
2.學生自由交流。
3.出示圖片,體會船的多樣與作用。
4.:船在我們的日常生活、國防、經濟等方面具有越來越重要的地位,那么,船最初是什么樣?它又是怎樣發展變化而來的呢?我們一起學習第17課:船。(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讀通讀順。
1.聽課文朗讀錄音(或教師范讀)。
2.說說你知道了什么。(簡單概括課文內容或說己的感受。)
3.輕聲地自由朗讀課文,想一想在字詞句和課文內容方面,你讀懂了什么,還有什么問題。
4.交流朗讀收獲,互相質疑解疑。
讀準字音:樹干(ɡàn)扁(biǎn)平潛(qián)水艇
理解意思:(出示相應的教學投影片)
蒸汽機:將蒸汽的能量轉換為機械功的往復式動力機械。
軍艦:列入海軍編制,用于完成戰斗任務和保障任務的戰斗艦艇和特種艦艇。現代軍艦一般裝有導彈,火炮,魚雷,水雷,反潛武器和其他兵器。有的還載有作戰飛機和直升機。
油輪:專門用來運送石油的輪船。
潛水艇:利用水容器裝水排水,隨著水的裝和排,潛水艇也隨之沉和浮。
龐大:巨大。
豪華:特別華麗堂皇。
同桌互讀課文,說說船的發展演變過程:
樹干——筏子——獨木舟——帆船——汽船——軍艦、油輪、潛水艇……
三、檢查生字的自學情況。
1.出示要求認寫的字:穩、歪、扁、棍、噴、艦。
2.讀一讀,給生字組詞或說話。
3.說說你是怎樣記住它們的。
穩:左右結構,左邊是“禾”字旁,右邊是“急”字。
歪:會意字,“不正”為“歪”。
扁:“遍”字去掉走之兒。
棍:形聲字,形旁為“木”,指“棍”是“木”做成的;聲旁為“昆”,與“棍”韻母相同。
艦:形聲字,形旁為“舟”,指船;聲旁為“見”,與“艦”同音。
噴:與“憤”比較,“有心真氣憤,有口能噴水”。
4.試在田字格中練寫兩個。指名板寫、、再寫。
5.出示詞語,讀一讀,記一記:漂流、平穩、扁平、借助、豪華、娛樂、龐大。
四、布置作業。
1.朗讀課文,用表格或者圖畫的形式把船的演變過程表現出來。
2.讀記生字。
第二課時
一、復習檢查。
1.分自然段朗讀課文,檢查隨文識字的`情況。
2.出示卡片,開火車認讀,大面積檢查生字詞語認讀情況。
生字:穩、歪、扁、棍、噴、艦。
詞語:漂流、平穩、扁平、借助、豪華、娛樂。
3.對照自己設計的表格或圖畫說說船的演變過程。
二、朗讀課文,感悟理解。
1.自由讀課文,思考:船在各個不同階段,分別有什么優點和缺點,人們為什么要改進它?
2.交流討論:
樹干:簡便易行,但不平穩。
筏子:不容易翻,但走得慢。
獨木舟:快、安全、還可以放東西。
裝上船槳:使船走得更快,但要用手劃,比較費力。
帆船:借助風力跑得更快。
輪船:把槳裝在船上的大輪子上,不需要風也能走。蒸汽機帶動輪槳,速度更快。
現代的輪船:豪華的客輪——龐大的貨輪——軍艦、油輪、潛水艇……
3.分角色表演:分別請幾個學生演不同階段的船。
4.如果你是一艘豪華客輪,見到最初作為船的那段樹干,你會說些什么呢?
三、拓展延伸。
1.你還知道哪些船?你還希望有什么樣的船?根據你的需要想一想,動手設計并畫下來,再向大家介紹它的特點和作用。
2.從船的發展演變中,你得到了什么啟示?(船的發展演變過程是人類不斷探索的過程,我們在平時的生活中也應該努力學習、不斷探索。)
四、鞏固練習。
1.你注意過身邊的事物嗎,它們也像船一樣在不斷地發展變化,請你舉例說明一下。如:書包、文具盒、自來水、電鈴等等。
2.選擇你喜歡并且熟悉的一種事物,想想它是怎樣發展變化的,然后寫下來。
五、實踐活動。
說說自己還知道哪些船,還希望有哪些船,為什么。
小學三年級語文教案 篇19
教學目標: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2~4自然段。
★品讀課文,了解彩塑、壁畫和藏經洞的特點。
★憑借課文具體的語言材料,體會“敦煌藝術寶庫”在世界文化的地位,增強民族自豪感。
教學重難點:
品讀課文,了解彩塑、壁畫和藏經洞的特點。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同學們,在古老的絲綢路上,在神秘的三危山下,在茫茫的沙漠中,蘊藏著一顆璀璨的明珠,它就是——莫高窟。對,它就是世界上保存最完全、規模最宏大、藝術價值的石窟藝術寶庫——莫高窟。
2、每一個去過莫高窟的人,都會發出這樣的贊嘆——(出示第五自然段)
3、莫高窟里究竟有些什么,使它能稱為“舉世聞名的藝術寶庫”呢?(相機板書)
4、今天,讓我們再次走進莫高窟,先跟隨作者的腳步去欣賞精妙絕倫的彩塑。
二、感受彩塑的個性鮮明,神態各異
1、請同學們打開課本,讀讀課文的第二自然段,一邊讀一邊想:你在莫高窟看到了哪些彩塑?
2、老師今天帶來了三幅圖片,請大家看一看,猜一猜:哪幅是慈眉善目的菩薩?哪幅是威風凜凜的天王?哪幅是強壯勇猛的力士?你的依據是什么?
3、師述:這就是慈眉善目的菩薩,她端莊溫情,含笑自如;這天王身著戎裝,身披鎧甲,真是威風凜凜;這就是強壯勇猛的力士,瞧他這模樣,一定是力大無比!
4、這些彩塑有的“慈眉善目”,有的“威風凜凜”,有的“強壯勇猛”,樣子各不相同,這就叫:個性鮮明,神態各異。
5、這兩千多尊彩塑中,有一尊長達16米的臥佛,(出示圖片)誰來讀讀描寫臥佛的句子?指讀。
(評價:①讀得不錯,如果你的朗讀能讓大家感到臥佛像活的一樣就更棒了。②是啊,我們似乎還聽到他的呼吸聲。③真是“惟妙惟肖”。)
7、這兩千多尊彩塑中,據說的有9層樓那么高,最小的只有巴掌那么大,但每一尊都精致巧妙,,這就叫“精妙絕倫”。
8、齊讀:這段話先總寫了彩塑的特點,再分別介紹三種彩塑,接著描寫一尊臥佛的特寫鏡頭,最后總寫游人的感受,寫很有條理。下面,我們一起來讀讀這段話。
三、感受壁畫的宏偉瑰麗
1、莫高窟之所以被稱為藝術寶庫,是因為—莫高窟不僅有精妙絕倫的彩塑,還有四萬五千多平方米宏偉瑰麗的壁畫。
(出示)
莫高窟不僅有精妙絕倫的彩塑,還有四萬五千多平方米宏偉瑰麗的壁畫。
(1)請同學們聯系上下文看看,這句話在上下文之間起什么樣的作用?
(2)這句話的前半句概括的第幾小節的內容?后半句呢?這樣的句子,我們稱它為過渡句,過渡句可以使文章前后連接自然、流暢。
由此我們可以想到,壁畫的特點是——宏偉瑰麗。
2、齊讀,這句話中哪里寫出了壁畫的宏偉?
“四萬五千多平方米”聽起來很大,但到底有多大,讓我們來算一算。
請同學們看看我們上課的教室,它大概是一百平方米,算一下,“四萬五千多平方米”相當于多少個這樣的教室?
有人說,如果把壁畫全部排列起來,有二十公里那么長,可見,敦煌壁畫是多么宏偉呀!
3、壁畫的宏偉瑰麗還表現在什么地方?請同學們默讀第三小節,用心讀,大膽想,要把文字讀成活動的畫面,讀完后說一說,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剛才,同學們靜靜地讀,默默地想,你仿佛看到了什么?誰先說給大家聽?
4、同學們很會讀書,真的把文字讀成了鮮活的畫面,敦煌壁畫內容豐富,形式多樣,歷史悠久,技藝精湛,被西方學者稱為“墻壁上的圖書館”。課文中這樣概括地寫了壁畫的內容——引讀“壁畫的內容豐富多彩”一句。
5、敦煌壁畫中,各種佛像畫、故事畫、山水畫、動物畫、神話題材畫、裝飾圖案畫等應有盡有,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那成百上千的飛天。
請同學們自由讀一讀寫飛天的句子,想想怎么才能把婀娜多姿、美麗迷人的飛天讀到我們的`眼前?
(1)學生自由讀。
(2)指名讀,教師指導。
(3)誰愿意再來讀一讀,我給你配上音樂。其他同學可以閉上眼睛,一邊聽,一邊用心去想象畫面,用心去欣賞畫面。
(4)評價:讀得怎么樣?掌聲送給她。謝謝你給了我們美的享受。
壁畫上的飛天和同學們想象中的飛天一樣嗎?讓我們來欣賞一下。(出示飛天視頻)
教師引說:在全部敦煌壁畫中,有四千多個姿態萬千、嫵媚動人的飛天。壁畫上的飛天,有的——有的——有的——有的——有的——
6、同學們,課文用一個排比句來描寫飛天,句中用五個有的寫出了飛天的不同姿態,句式非常整齊,而且描寫飛天形象用的都是四字詞語,讀起來朗朗上口、悅耳動聽。
(1)請同學們大膽想象,仿照課文的句式也寫一寫飛天。就寫在書上的空白處,寫一個正常,寫兩個超常,如果能寫出三種,那就太超長了!
(2)指名交流。
7、同學們筆下的飛天,和莫高窟飛天壁畫一樣,姿態萬千,優雅柔美。
師引讀——看著這些??
四、感受藏經洞,接受愛國主義教育
1、敦煌彩塑神態各異,敦煌壁畫宏偉瑰麗。游覽莫高窟,有一個洞窟是必須要去的,這就是面積不大的藏經洞。事實上,現在的藏經洞,只是一個普普通通、黑咕隆咚的小洞,里面一無所有,人們為什么一定要到這個小洞前看一看呢?
請同學們讀讀課文第4節,你能找到理由嗎?
2、指名交流。
藏經洞里曾經藏有豐富的藏品,封存著中國幾千年燦爛文化和藝術輝煌。(板書:藏品豐富)
請同學們再讀讀這段話,注意一個曾字,你讀出了什么?
3、是呀,這長寬僅2.7米左右,高僅2.5米左右的洞窟曾經封藏了六萬多件的文物,如果把這六萬多件文物一個挨一個排列起來,有25公里之長?扇缃癫亟浂搓惲叙^展出的只有19件文獻真品!請同學們再來看一段資料,讓我們靜靜地聽一聽歷史的控訴。(朗讀文字)
看了這段文字,你想說什么?
4、是呀,藏經洞見證了一個古老民族的屈辱和懦弱,也激發了中華兒女奮發向上的動力。讓我們帶著自己的感受,齊讀這小節。
五、總結全文
敦煌文物的散失,對中國文化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損失,但她也讓全世界看到了古老的中華民族幾千年燦爛文化和文明的偉大魅力。
作為中國人,我們理當為祖國的燦爛文化而感到自豪。讓我們自豪地讀————(出示第五自然段)
小學三年級語文教案 篇20
教學目標:
1、認識“激、殊、筒”等17個生字,會寫“且、束、敵、鋼、斷、實、集、造”8個字。認識“斤字旁”。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認識激光的特點和用途,感受激光帶給人們的生活樂趣。
3、讓學生感受激光的神奇,激發熱愛科學、探索科學的興趣和熱情。
教學重點、難點:
1、正確讀準17個會認字。按正確筆順書寫8個會寫字,并注意安排好字的間架結構。認識并正確書寫1個部首。
2、了解課文內容,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學情分析:
三年級孩子還小,加上都是些街道上做生意、船上挖沙、農村拆遷的孩子,知識面狹窄,不懂得什么是激光,對激光的用途知之甚少。這就要求教師在課前做大量的準備工作,尤其是收集資料,做直觀課件!
學習方式:
小組合作學習、討論法、表演法
學習準備:
教師收集資料、制作課件
學生制作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創設學習情境,激發學習興趣
1、師生做自我介紹。
2、引出課文的MP3朗讀。
3、由生猜測課文中這位做自我介紹的朋友,板書課題。明確課文的特點。
二、學習生字
1、生自由讀文,讀準字音。邊讀邊畫出不認識的字,不認識的字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解決。
2、同桌互相學習,大家互相讀,注意聽字音是否讀準確,互相評價。
3、請認為自己讀得好的同學站起來,展示自己。
4、集體交流,學習生字。
出示課件
。1)學生領讀生詞。
。2)開火車認讀:激、殊、筒、聚、削、劍、縫、武、炮、強、敵、途、且、棒、幻、晰、類。
。3)男女生賽讀。
。4)游戲:猜猜它是誰?師剖析部分字的特點,學生猜字。從而加深學生識字。
5、小游戲——找朋友。(將生字和拼音連起來)
6、我能讀詞。
。1)明確激光和人類之間的聯系。
。2)理解“特殊”,文中說誰特殊,為什么?順勢出示激光的圖片,以及其它光的圖片,明確激光是集中在一起的。最后練習用“特殊”說話。
。3)文中說誰“削鐵如泥”,理解詞語,練習說話。
。4)練習用“而且”“所以”說話。
(5)出示圖片,認識“激光炮”
7、出示課文,檢查學生朗讀。
三、簡要學習課文
1、師過度:激光想和我們交朋友,那它會干什么呢?
自由朗讀課文,在文中作記號。
2、出示課件:我是激光,我會—————(學生扮演激光來夸夸自己的.本領),師做適當的板書。
四、拓展延伸
1、生活中,你還知道激光有哪些好處?生交流搜集的資料。(師補充相關圖片)
2、你希望激光還能為人類做哪些事情?生展開想象,暢所欲言。
師總結:是呀,激光在我們的工作、生活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有了它的存在,使人類以前想做卻做不成的事,如今變得非常簡單,令我們的生活更加方便快捷、豐富多彩。大家更要努力學習,爭取將來讓激光發揮更大的作用。
五、作業
朗讀課文,辦一期激光知識的壁報。
六、板書設計
激光的話
激光刀在工廠里切割鋼板
在醫院里做手術
在戰場上激光槍、]激光炮
在日常生活中裝點節日的廣場
唱片、光盤
小學三年級語文教案 篇21
一、教案背景
面向學生:小學學科:語文
課時:兩課時
課前準備:
1、學生熟讀這兩首詩,能背誦更好。
2、通過讀注釋,能大體了解詩意。
3、教師準備春景電子圖片。
二、教學課題
這兩首詩描繪的都是春天的美景,有“詩畫交融”的特點,要引導學生在腦中想象出詩中描繪的景色。
1、會認4個生字,會寫7個生字。能正確讀寫“碧玉、妝成、裁出、剪刀、萬紫千紅”等詞。
2、背誦兩首詩,能用自己的話說出詩句的意思。
3、體會詩人熱愛春天、大自然的感情,感悟大自然的美好。
三、教材分析
這篇課文收錄《詠柳》《春日》兩首描寫贊美春光的古詩,《詠柳》作者賀知章,用生動的筆觸描繪了二月初春的嫩柳,充分利用了比喻修辭。《春日》作者朱熹,這是一首春游詩,描繪了一幅萬紫千紅的春景圖。
教學重點:
1、讓學生大體了解詩句內容,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記背詩句。
2、理解并能運用比喻修辭,體會比喻修辭的生動。
教學難點:以詩句中絢麗的色彩為媒介,在腦中想象出每句詩描繪的畫面,感受“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詩情畫意。
四、教學方法
誦讀法、討論法、講授法相結合,以誦讀法為主。
五、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春天是美麗的,許多詩人都在贊美春天,你們知道哪些描繪春天的詩?找學生回答,如“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
背誦中追問:春天是什么顏色?春天是五彩繽紛、萬紫千紅的,紅的花、綠的葉、藍的天、白的云,淺黃、嫩綠,鵝黃??
今天我們再來學兩首描寫春天的新詩,大家已經預習了,已經背下來的學生來背誦。感知詩人賀知章、朱熹筆下的春天呈現出的色彩。
(二)、初讀感知
1、背誦的同學注意停頓,糾正字音。
詠柳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春日
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2、多找學生反復讀,讀至抑揚頓挫。在誦讀中識字,自己畫出生字,在誦讀中識字。
就不認識的字和讀不準的字音,或查字典,或向老師、同學請教。講解:分析字形重點識記:“詠”,用口吟誦,與口有關,故口字旁,,意思是用詩詞的形式描述。在本課是歌頌、贊美的.意思。
“泗”、“濱”,與河水有關,左邊是三點水旁;
“絳”,與絲織有關,左邊是絞絲旁。
“裁”,與衣服有關,里面是衣字,比較“載”、“栽”;
“剪”,用刀來剪,下面是刀字;
“妝”,梳妝,女人愛梳妝,右邊是女字旁。
指導寫字時,注意讓學生先讀準字音,看清字形結構,再動筆寫。教師重點提醒:“裁”是半包圍結構,里面“衣”字的最后一筆是點,不是捺;“濱”字第七筆是一筆撇,不是兩筆;“紫”字的下面“糸”不要丟掉一點。
(三)、精讀分析《詠柳》
1、自由讀,指名一個一個讀,將詩的韻律讀到位。
2、請你再看看注釋,邊讀邊想象。
“碧玉妝成一樹高”:“碧玉”,綠色的玉,這里把柳樹的枝葉比作碧玉!皧y”,打扮。“一樹”,滿樹,“一”字這里不表示數量,表示滿、全、整個的意思。全句的意思是:高高的柳樹,長滿了翠綠的新葉,看上去好像用碧玉裝飾扮的一樣。這里運用了比喻修辭,想象碧玉一般的樹葉。參照百度圖片:“萬條垂下綠絲絳”:“萬條”,泛指柳樹枝條多。“絳”,一種絲織的帶子。全句的意思是:從樹上垂下來無數好像綠色絲帶一樣的柳條來。在頭腦中想象千萬條垂柳的情景。百度搜索圖片地址:
“不知細葉誰裁出”:“細葉”,柳樹新萌發滋生的又細又嫩的葉子!安谩,裁剪。“裁剪”原本指向衣服,詩中指的是:裁剪細葉。全句的意思是:這細細的嫩葉是誰的巧手剪裁出來的?
“二月春風似剪刀”:似,好像。全句的意思是:原來是二月春風這把剪刀裁出來的啊!把春風比作善于裁剪的剪刀,更加生動。
學生讀,心里想象著每一幅圖畫,有感情的自讀、同桌互讀、點名讀。至能有感情有節奏的背誦。
(四)、精讀分析《春日》
我們學習的《詠柳》顏色是是春天柳樹的碧綠,下面我們再讀一下另一手描繪春天的詩。
1、理解詩意,體會感情
(1)、“勝日尋芳泗水濱”:“勝日”,即晴日,天氣晴朗的好日子。“尋芳”,游覽、賞玩美好的風景。“泗水”,水名,在山東省中部,源于山東省泗水縣東蒙山南麓,因四源并發而得名。它是淮河的支流,流經曲阜,也是孔子講學的地方和死后安葬處的近旁。“濱”,水邊。
全句的意思是:在風和日麗的一天,詩人到孔子曾經呆過的地方
泗水流域去觀賞風景。
“無邊光景一時新”:“光景”,風光景色!耙粫r”,一個時辰,這里形容時間很短,一時之間。全句的意思是:那里風光無限,一時之間許多新鮮奇麗的景色映入眼簾。
(2)、讓學生把自己當作詩人,在風清日朗的日子里,到河邊去看春景,想一想,“無邊光景一時新”都會有哪些景物?
根據學生回答點評,如說花草,可問什么樣的花草,讓學生想諸如“姹紫嫣紅”之類的形容詞。再齊讀詩,心中想象著你看到的春天。
參考百度搜索圖片:
(3)、“等閑識得東風面”:“等閑”,平常、隨便。識得,認識到!皷|風面”,春風的面貌,因我國春夏季多為東南風,故稱春風為東風。全句的意思是:平常(人們)都知道有春風。
“萬紫千紅總是春”:“萬紫千紅”,形容百花爭奇斗艷的景色!翱偸恰,都是。全句的意思是:百花盛開、姹紫嫣紅的景象都是由春風點染而成的。
意思是:人們尋常中都知道有春風,但要是真正認識它,只有在見到萬紫千紅的景象以后。也就是說,春風徐來,各種景象煥然一新,有了春風,才有這無邊的美景。詩人看到的姹紫嫣紅都有什么呢?
(4)、《詠柳》中我們知道是誰把柳樹裁剪成碧玉一般?(生回答:春風)那《春日》這首詩中又是誰帶來了萬紫千紅的春天?(答:東風,即春風)
(五)、同樣是春風送來的春天,討論一下這兩首詩描繪的春天有什么不同?又有什么相同之處呢?
小組討論,教師總結。
不同之處:景物不同,顏色不同??
相同之處:都是春景,都很清新,都表達了作者對春天的喜愛之情,都像一幅畫??
(六)、小結:春天是五彩繽紛的,你們也拿起你們手中的筆,學著詩人,描繪一下你們眼中的春天吧!
【小學三年級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語文三年級語文上冊教案01-15
小學語文三年級教案01-02
小學語文三年級經典教案02-10
小學語文的教案01-10
語文小學教案01-03
小學語文經典教案01-08
《小學語文》教案01-26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教案11-19
小學三年級語文教案09-11
小學三年級語文《賬單》教案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