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實踐課教案(精選10篇)
作為一名教職工,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教案要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體育實踐課教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體育實踐課教案 1
一、指導思想
1、教學內容的開放
本節課依據新課標精神,結合三年級學生的身心特點,以“健康第一”為指導思想,以學生發展為本,在教學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培養學生自主學練,自主探究,團結協作,學會自我評價,尊重學生的個性發展,讓每位學生感受到運動樂趣和成功的喜悅,誘導學生自己去尋找,去體會,去享受快樂,從而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地發展。
2、設計意圖
本課以生活中最常見的“繩”為素材,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發揮學生的創造力,通過合作,探究,展示自我的學習形式,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實踐能力和合作精神。以“繩”為教材主要器具,充分利用“繩”進行練習,激發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興趣,培養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意識,發揮學生自主創新的精神,讓學生在歡樂的情景中,自主能動地學習成長和發展。
二、教學策略
1、挖掘學生潛能,發揮學生主體
本節課在教學過程中強調學生的個性發展和能力培養,發揮學生的主動性、自主性;整節課通過學生自學、自創、自練、自評,達到加強學生情感體驗和意志能力,使學生在教學活動中感受到運動樂趣,成功的快樂,從而養成學生終身體育的良好習慣。
2、學練結合,學玩相間
本節課圍繞“繩”展開教學活動,啟發、激勵學生利用手中的“繩”以及場地器材,創編一系列活動內容。利用“繩”做“繩操”;發揮“繩”的'多樣化功能,激發學生主動參與設計開動腦筋自主創練,在學中練,在練中玩,充分展示自我的身體潛能和素質。
3、合作探究,提高認識,反饋目標
通過開發研究,發揮了“繩”的使用功能,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意識。你從中學到了什么?獲得了什么?創編了什么?你幫助了誰?等一些問題進行啟發引導,開展評價,矯正,培養學生自主意識和評價能力。
四、教學過程
課堂常規 → 慢跑 → 繩操 → 持輕物擲遠 → 跳短繩 → 幸福拍手歌
五、場地器材
籃球場一塊,跳繩40根,錄音機一臺,磁帶2盒,墊子6塊。
全 課 設 計
教材
1、投擲:持輕物擲遠
2、跳繩:跳短繩
教學目標
1、 能體驗活動的樂趣,大膽展現自我。
2、 了解側向投擲的動作要領,做到蹬地轉體、快速用力的動作。
3、 能積極參與、相互合作,學會跳繩。
重點難點
側向投擲
動作協調
課的程序
學習內容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組織隊形
設計意圖
引趣3分鐘
1、集合整隊,檢查報告人數。
2、師生問好
3、宣布內容及要求
4、安排見習生
精神抖擻,語言親切。
教師與學生簡短交流
體育委員集合、整隊。精神飽滿集合快、靜、齊
明確教學內容和要求
聽從指揮,要求遵守紀律,注意安全
激趣8分鐘
慢跑
繩操
組織:圓隊形(自由圍在教師周圍)
教法:隨音樂帶領學生集體做繩操
目標:情緒活躍、樂于練習。
學練法:
看教師動作方法。
隨音樂跟老師做繩操。
自我評價:我的動作很協調!
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學習興趣,做好準備活動。
恒趣25分鐘
投擲:持輕物擲遠(側向投擲)
重點:上下肢協調配合
跳繩:跳短繩
重點:動作協調
組織:四列橫隊散開
教法:
1、組織做徒手側向后腳蹬地、轉體揮臂|、經肩上投出的模仿動作。
2、分組用繩結投擲空中球。
3、分組投擲練習。
預期目標:樂于學習不斷進步
教法:
1、講解示范單腳、并腳、加墊跳、不加墊跳繩的方法。
2、指導學生由并腳加墊腳跳過度到并腳邊續跳動作。
3、趣味跳繩練習
預期目標:
體驗互相合作
學練法:
1、分散自由徒手模仿投擲動作,體會動作蹬地、轉體、揮臂的協調動作。
2、分散自由聽信號對準目標側向投擲輕物。
3、分散自由組合“友伴”自選輕物進行練習,敢于自我表現。
自我評價:
我能擲得遠!
1通過觀察教師演示,知道上下肢動作協調配合的方法。
2分散練習,自我體驗各種短繩跳的方法。
3在教師的引導下進行趣味跳繩練習。
自我評價;
我的動作很協調!
讓學生通過自我體驗,不斷提高跳繩質量,培養學生不斷進取精神。
給學生自由練習的空間,發揮小組長的作用,養成服從命令聽從指揮的習慣。
延趣3分種
一、放松練習
二、課的小結
帶領學生隨音樂進行放松練習
組織學生一起小結互相交流
布置課外作業
隨音樂放松愉快地進行交流:把各自的收獲和體驗告訴大家。
自我評價:我今天的課堂表現很好!
通過自評、互評使學生認識自我。有成功的體驗和喜悅。
器材
錄音機1臺,磁帶2盒,跳繩40根,墊子6塊,標志物四副
體育實踐課教案 2
學習目標:
積極在參加體育活動,并能在活動中多種跳繩的模仿動作。
學習內容:
跳短繩
學習步驟:
一、 自主游戲,活躍情緒
教師活動:
1、組織學生集隊、隊列
2、提出要求,觀察學生分組游戲。
學生活動:
1、看老師手勢,聽老師口令快速集隊,并從集隊中體驗“快、靜、齊”的集隊要求。
2、聽口令進行行進練習,比一比小排頭帶得好還是大排頭帶得好。
3、兩人一組剪刀、石頭、布游戲,輸的小朋友要帶領贏的小朋友做一個動作。
4、學生自己進行柔韌練習(自叫節拍,自想動作)
組 織:五路縱隊、自由分散
二、 快樂玩繩,體驗跳繩的不同樂趣
教師活動:
1、快樂小繩變變變練習。
2、簡單的繩操調節身心,并把上肢充分活動。
3、組織學生練習跳短繩(并腳跳)和調節練習:畫樹葉、畫蘑菇
4、組織學生練習向后跳短繩和調節練習:畫小樹
5、組織學生練習單腳跳短繩等和調節練習:畫魚、小船
6、組織學生跳繩比快。
7、引導學生總結、評價。
學生活動:
1、按老師要求把繩變成長線,練習跳左跳右
把繩變成水滴,練習跳前跳后
把繩變成長方形,練習跳遠
把繩變成正方形,練習單腳跳進跳出
2、隨老師示范進行簡單繩操的模仿。
3、按要求快速跳短繩,會跳的跳得快些,不會跳的要跳起來,認真學,個人或和小伙伴一起完成畫樹葉、畫蘑菇。
4、嘗試向后跳,體驗不同的跳繩動作,完成畫小樹。
5、嘗試單腳跳短繩動作時的身體平衡動作,完成畫魚畫不船。
6、進行半分鐘快速跳短繩比賽,努力戰勝自我。
7、積極地參與評價,樂于接受別人的`長處。
組 織:分散練習
場地器材:體育館、短繩每生一根
課后小結:
本課一開始讓學生自主結合進行游戲活動時,大部分學生表現得非常好,一直能不斷想出新動作來帶著同學做,特別是一班的陶磊和邱怡妮一組,非常善于表現自己。在練習跳繩時我讓學生變變繩子的形狀來跳躍,雖是模仿練習,但我不規定跳躍的動作,只是要求學生把繩子怎樣擺,練習時只提要求,不作規定,學生練習得非常高興,而且因為沒有動作的規定學生的動作更顯活潑,但值得一提的是練習前必須告訴學生注意安全,不能在地上打滾,主要是讓學生養成常規,形成習慣。
體育實踐課教案 3
學習目標:
通過合作練習不時提高自身的達標水平,并且在練習中培養同學吃苦耐勞和堅忍不拔的精神。
學習內容:
短繩和仰臥起坐
學習步驟:
一、 自主活動、活躍情緒
教師活動:
1、集合隊伍,進行常規練習。
2、組織同學自由分組,進行老鷹捉小雞的游戲。
3、提示同學自主進行各種所學過的'看過的或想到的準備活動練習,老師監督提示。
同學活動:
1、快速恬靜集合隊伍,在老師的口令指揮下認真反復進行隊列隊型的練習。
2、與小伙伴密切合作,積極快樂進行游戲活動。
3、在準備活動中,能夠相互觀察學習和積極創編并充沛展示自身,表示出良好的自主性。
二、 合作探究、掌握技能
重 點:
激發同學練習的積極性和培養同學吃苦耐勞的精神。
難 點:
在活動中激發同學集體練習的活動氛圍。
教師活動:
1、講解達標的重要性,使同學知道達標是國家規定的同學必需達到的要求,給同學以清晰的目標。
2、組織同學進行短繩活動,進行一次記時練習。
3、組織同學進行仰臥起坐練習,并進行一次記時。
同學活動:
1、細心聆聽老師的講解,明確知道自身的任務,鼓足干勁。
2、積極進行短繩和仰臥起坐練習。
組 織:
短繩練習時四列橫隊,仰臥起坐。
三、創新延伸、展示技能
教師活動:
講解立定跳遠的要求和練習數量,組織同學進行練習。
同學活動:
積極刻苦完成練習,高質優數完成任務。
組 織:
無固定隊型,在老師規定的范圍內自由練習。
場地器材:短繩36根 田徑場一片 墊子若干
體育實踐課教案 4
一、教學內容:
1、跳荷塘:雙腳跳;
2、游戲:捉害蟲。
二、教學目標:
(一)基礎性目標:
1、會做出雙腳連續跳的動作。
2、能體驗到練習時的快樂感受,積極認真地進行練習。
(二)提高性目標:
通過學習,能連貫完成雙腳連續向前跳越的動作。
三、教學重、難點:
重點:雙腳連續向前跳越的方法。
難點:上下肢協調用力,能連貫完成動作
四、教學過程:
板塊一:準備部分
(一)教學內容:
1、游戲:跳荷葉;
2、徒手操:《小青蛙》
(二)完成目標:
1、通過慢跑,將身體活動到微微出汗的程度。
2、通過徒手操練習,進一步將身體的各個關節活動開,為后面的學習做好充分的身體預熱準備。
(三)教學過程:( 5—6分鐘)
1、課堂常規。
2、講解游戲:跳荷葉的規則和要求,并帶領學生說唱兒歌。
3、帶領學生進行游戲:跳荷葉。
4、學生面向教師成圓形站立,隨音樂節拍練習徒手操:《小青蛙》。
要求:按照要求,積極參與練習,安靜、有序
(四)教學意圖:
通過準備活動的學習,讓每位學生懂得:參加體育活動之前,應充分預熱身體,以避免或防止意外受傷的可能;為更好地學習雙腳連續向前跳越的動作,做好積極的身體準備。同時,也通過這一環節,讓學生了解和掌握一些基本的準備活動的方法。
板塊二:基本部分
(一)教學內容:
1、跳荷塘:雙腳跳;
2、游戲:捉害蟲。
(二)完成目標:
1、會做出雙腳連續跳的動作。
2、通過學習,能連貫完成雙腳連續向前跳越的動作。
3、 知道游戲———捉害蟲的規則和練習方法,積極參與游戲活動。
(三)教學過程:(25—30分鐘)
1、集體聽口令進行原地下蹲的練習。
2、集體聽口令進行原地輕輕跳起的`練習。要求:兩腳左右分開與肩同寬,屈膝半蹲,上體前傾,雙手放背后,落地要穩(保持上體前傾姿勢),屈膝緩沖,聲音要小。
3、集體聽口令進行原地擺臂的雙腳跳練習。
4、集體聽口令進行雙腳向前跳一次的動作練習。要求:手臂后擺,屈膝半蹲、同時提踵,向上擺臂迅速、有力,前腳掌蹬地起跳,落地屈膝緩沖(保持上體前傾,手臂后擺)、聲音小。
5、教師展示雙腳連續向上跳越二次的動作。
6、集體聽口令嘗試進行原地雙腳連續向上跳越二次的動作練習。
7、集體聽口令嘗試進行雙腳連續向前跳越二次的動作練習。
8、分組練習雙腳連續向前跳越二次的動作練習。
9、學生展示雙腳連續向前跳越二次、三次的動作。
10、分組練習雙腳連續向前跳越三次的動作練習。要求:落地要屈膝緩沖,膝踝關節迅速蹬直,雙腳連續向前跳越。
11、講解、示范游戲———捉害蟲的規則、練習方法和注意事項。
12、學生試做游戲。
13、分組進行游戲活動。要求:遵守規則,團結協作,積極認真參與游戲活動。
(四)教學意圖:
通過小青蛙在荷塘中跳荷葉過程中逐步習得本領為角色主線,將雙腳連續向前跳越的動作過程與小青蛙的成長身體變化特征巧妙結合,分層遞進的進行雙腳向前跳越一次、二次、三次的動作教學,緊緊圍繞雙腳跳的重、難點,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逐步學習和牢固掌握雙腳連續向前跳越的動作全過程;并鼓勵學生用剛剛學會的本領,積極參與捉害蟲的游戲活動,能連貫的完成動作,勇于展示自己,超越自我;同時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責任意識和遵守規則的自律與自控能力。
板塊三:結束部分
(一)教學內容:放松操
(二)完成目標:
1、通過放松操練習,將處于緊張、激烈和亢奮情緒中的身心狀態逐步平靜下來,使處于緊張狀態的肌肉,緩慢放松下來。
2、知道激烈或劇烈的運動過后,應該積極的恢復自己的身心狀態。
(三)教學過程:(3—5分鐘)
1、教師帶領學生集體練習放松操。
2、教師帶領學生回憶、本節課的學習情況。
3、師生再見。
(四)教學意圖:
通過放松練習這一環節,讓學生明白:在激烈的運動過后要積極恢復身心狀態,以達到更好的健身效果。
體育實踐課教案 5
學習階段:
水平三
學習目標:
在小組合作學習中掌握韻律舞蹈的基本動作。
提高學生表現美的.能力。
學習內容:
集體舞:我把祖愛在心上
學習步驟:
一、游戲活動,激發興趣
教師活動:
1、師生問好。
2、宣布本課學習內容。
3、組織學生看光碟練習手指操活躍情緒。
學生活動:
1、師生問好。
2、了解本課學習內容:集體舞
3、跟光碟聽音樂進行手指操練習。
組織:六列橫隊、小組分散
二、模仿練習、學習動作
教師活動:
1、播放光碟,讓學生了解整個動作過程。
2、組織學生分組,找到合作伙伴。
3、組織學生模仿練習,體驗基本動作。
4、組織學生分組表演,熟練動作,體驗音樂的節奏。
學生活動:
1、認真觀看光碟,了解全套動作。
2、在老師的安排下找到自己的合作伙伴,并了解合作要求。
3、聽音樂,跟光碟進行模仿練習,體驗各個動作,熟悉整套動作的過程。
4、分小組練習后再進行分組模仿表演。
組織:兩人一組
場地器材:教室、光碟等電教設備
課后小結:
體育實踐課教案 6
一、課程基本信息
課程名稱:籃球基礎技能教學
授課對象:初中/高中學生
授課時間:45分鐘
授課教師:
二、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使學生掌握籃球的基本傳球(雙手、胸前、頭上、勾手傳球等)和運球(高、低、體前、背后運球等)動作。
過程與方法:通過示范講解、分組練習和游戲競賽的方式,提高學生的籃球技能和動作協調性。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學生團結協作、勇于拼搏的精神,激發學生對體育運動的興趣和愛好。
三、教學內容
籃球傳球基本動作
雙手傳球
胸前傳球
頭上傳球
勾手傳球
籃球運球基本動作
高運球
低運球
體前運球
背后運球
四、教學重難點
重點:籃球傳球和運球的.基本動作及技巧。
難點:動作的協調性和準確性,以及在實際比賽中的應用。
五、教學準備
籃球場地
籃球若干
標志物(如圓錐筒)
音響設備(可選,用于播放背景音樂)
六、教學過程
1. 開始部分(5分鐘)
集合整隊:學生快速集合,整隊報數。
師生問好:教師宣布本節課內容,強調安全注意事項。
準備活動:繞籃球場慢跑一圈,進行簡單的拉伸運動。
2. 基本部分(35分鐘)
傳球基本動作的講解示范(10分鐘)
教師簡介籃球來歷及比賽的基本組成部分。
示范并講解傳球的基本動作,學生觀看并模仿。
學生分組練習,教師巡回指導。
運球基本動作的講解示范(10分鐘)
教師示范并講解運球的基本動作。
學生分組練習,教師巡回指導,糾正錯誤動作。
游戲競賽(10分鐘)
組織學生進行“傳球接力賽”或“運球過障礙”等游戲,提高學生的興趣和參與度。
強調游戲的規則和安全注意事項。
3. 結束部分(5分鐘)
放松活動:進行輕松的拉伸運動,幫助學生放松肌肉。
課堂小結:教師總結本節課的學習內容,表揚表現優秀的學生,指出存在的問題。
布置作業:鼓勵學生在課后繼續練習籃球技能,可以邀請家長參與監督或指導。
宣布下課:師生互道再見,整理器材,有序離開場地。
七、教學反思
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調整教學內容和難度,確保每位學生都能有所收獲。
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鼓勵學生多思考、多實踐。
游戲競賽環節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手段,但應注意控制比賽強度和時間,避免學生受傷。
體育實踐課教案 7
一、課程基本信息
課程名稱:籃球基礎動作實踐課
授課對象:中小學生
授課時間:40分鐘
授課教師:
二、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使學生掌握籃球的基本傳球(雙手、胸前、頭上、勾手等)和運球(高、低、體前、背后等)動作。
過程與方法:通過示范、講解、練習和游戲等方法,提高學生的籃球技能水平和團隊協作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學生熱愛體育、勇于拼搏、團結協作的精神,增強自信心和競爭意識。
三、教學內容
籃球傳球基本動作
雙手傳球
胸前傳球
頭上傳球
勾手傳球
籃球運球基本動作
高運球
低運球
體前運球
背后運球
四、教學步驟
1. 課堂常規(5分鐘)
集合整隊:學生快速集合,整理隊伍。
熱身活動:
運球繞球場3圈,活動身體各關節。
游戲“搶西瓜”,增加課堂趣味性,同時熱身。
2. 傳球基本動作的講解示范練習(14分鐘)
簡介籃球:簡要介紹籃球的來歷及比賽的基本組成部分。
動作示范:教師示范各種傳球動作,強調動作要領。
學生練習:學生分組練習,教師巡回指導,糾正錯誤動作。
3. 運球基本動作的講解示范練習(10分鐘)
動作示范:教師示范幾種基本運球動作,講解動作要點。
學生練習:學生分組進行運球練習,教師巡回指導,分析講解練習中出現的問題。
4. 游戲——趣味搶籃板球(8分鐘)
游戲目的:培養學生的反應能力和移動速度。
游戲方法:分組進行,模擬比賽中的搶籃板球場景,教師控制比賽節奏,確保安全。
5. 課堂小結(3分鐘)
總結回顧:教師總結本節課的學習內容,表揚表現優秀的'學生和團隊。
布置作業:鼓勵學生課后繼續練習籃球基本動作,提高技能水平。
五、教學方法
以學生為主,教師為輔:鼓勵學生自主探索學習,教師提供必要的指導和幫助。
運用觀察法、自創法:引導學生觀察示范動作,嘗試自創動作,提高學習積極性和創造力。
啟發式幫助:在練習過程中,教師及時發現問題并給予啟發式指導,幫助學生糾正錯誤動作。
六、教學器材
籃球場
籃球若干
標志物(用于劃分場地和指示練習路線)
七、課后反思
教學效果評估:觀察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評估教學目標的達成情況。
教學改進建議:根據教學效果評估結果,反思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提出改進建議,以便在后續教學中不斷優化教學方法和手段。
體育實踐課教案 8
教材分析
中班幼兒已經掌握單腳跳、雙腳跳、跨跳等基本動作。本次活動引導幼兒結合圖形板的不同形狀做出判斷,用不同的跳法進行游戲,鍛煉幼兒的快速反應能力和身體協調性,鼓勵幼兒在快樂的游戲中進行動作的練習,在合作游戲中體會體育活動帶來的快樂。
活動目標
1.鞏固單腳跳、雙腳跳、跨跳的基本動作。
2.能用圖形板組合成不同造型的`風箏,能根據圖形的變化做不同的動作,發展快速反應能力。
3.在合作游戲中體驗規則的重要性。
4.促進幼兒手腳和全身動作的協調性和靈活性。
5.讓幼兒初步具有不怕困難的意志品質,體驗健康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圖形板若干。
活動過程
一、請幼兒每人自選一塊圖形板,跟著音樂創造性地做動作,如開、自拋自接、跨跳等。
二、引導幼兒復習各種跳的動作,探索根據圖形變換不同的跳法。
1.請幼兒把圖形板隨意擺放在地上,自由探索各種跳的動作,如單腳跳、跨跳、雙腳跳等。
2.針對個別動作不規范的幼兒進行示范指導。
三、請幼兒分組玩“跳風箏”游戲,進一步鞏固跳的動作。
1.引導幼兒自主布置游戲場地,用圖形板合作拼擺出各種造型的風箏。
2.介紹游戲規則:正方形單腳跳,長方形雙腳跳,三角形跨跳。
3.幼兒魚貫進行練習,教師巡回指導,針對個別動作不規范的幼兒進行示范指導。
4.幼兒分組競賽,依次出發。每個幼兒完成動作后,跑回拍下一個幼兒的手。
四、請幼兒坐在圖形板上,跟著音樂進行腿部放松動作。
教學反思:
本次活動我從幼兒喜歡的活動——放風箏貫穿始終,環節清晰,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第一環節由幼兒感興趣的放風箏活動引入談話,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第二環節讓幼兒觀看小朋友放風箏時因為不注意安全或放風箏的地點不對而發生事故的情景,從而體會到放風箏時因為不注意安全或放風箏的地點不對所帶來的后果。第三環節是本次活動的重點,主要采用小組討論的方式讓幼兒總結出放風箏時應該要注意的事項及放風箏地點的選擇等,達到了本次活動預定的目標。因整個活動用故事貫穿,并伴隨著多媒體的演示,所以幼兒的興趣特別高。
所以我覺得本次活動有以下幾個方面值得肯定。
1、內容貼近生活。
2、形式靈活,為幼兒提供充分討論的機會,教學過程輕松有趣。因此活動效果很好,幼兒各方面能力也得到了發展。
體育實踐課教案 9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使學生掌握籃球傳球(雙手、胸前、頭上、勾手等)和運球(高、低、體前、背后等)的基本動作。
過程與方法:通過示范講解、分組練習和游戲競賽等方法,提高學生的技能水平和團隊協作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學生熱愛體育運動的情感,增強團隊合作意識,提升勇于拼搏的精神。
二、教學內容
籃球傳球基本動作:包括雙手傳球、胸前傳球、頭上傳球、勾手傳球等。
籃球運球基本動作:包括高運球、低運球、體前運球、背后運球等。
三、教學準備
場地器材:籃球場、籃球若干、標志物等。
學生準備:穿著適合運動的服裝和鞋子。
四、教學過程
1. 準備部分(5分鐘)
集合整隊:學生集合,教師檢查人數和服裝,宣布本課內容。
準備活動:沿操場慢跑一圈,進行簡單的拉伸和關節活動操,預防運動傷害。
2. 基本部分(35分鐘)
傳球基本動作的講解示范練習(14分鐘)
教師簡介籃球來歷及比賽的基本組成部分。
教師示范傳球基本動作,學生認真觀察。
學生分組練習,教師巡回指導,糾正錯誤動作。
運球基本動作的講解示范練習(10分鐘)
教師示范幾種基本運球動作,并講解動作要領。
學生分組練習,教師巡回指導,強調運球時的目視前方和控球穩定性。
游戲——傳球接力賽(10分鐘)
將學生分成若干組,每組站成一排,進行傳球接力比賽。
比賽規則:每組第一名學生持球,通過指定的傳球方式(如胸前傳球)將球傳給下一名學生,依次進行,最后一名學生接到球后迅速跑到隊伍前方成為新的第一名,繼續傳球。
通過游戲提高學生的`傳球速度和準確性,增強團隊協作能力。
3. 結束部分(5分鐘)
放松整理:學生圍成一個大圈,進行輕松的拉伸和放松練習,緩解肌肉緊張。
課堂小結:教師總結本課學習內容和學生的表現,肯定學生的進步,指出存在的問題和改進方向。
布置作業:要求學生課后繼續練習籃球傳球和運球的基本動作,提高技能水平。
五、教學反思
本節課通過示范講解、分組練習和游戲競賽等多種教學方法,使學生掌握了籃球傳球和運球的基本動作,提高了技能水平和團隊協作能力。但在教學過程中也發現了一些問題,如部分學生在傳球時目視對方而非前方,導致傳球失誤;部分學生在運球時控球不穩等。針對這些問題,教師需要在今后的教學中加強指導和糾正,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籃球基本技能。
體育實踐課教案 10
一、課程基本信息
課程名稱:籃球基本動作教學
授課對象:中學生
授課時長:45分鐘
授課教師:XX
二、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使學生掌握籃球傳球(雙手、胸前、頭上、勾手傳球等)和運球(高、低、體前、背后運球等)的基本動作。
過程與方法:通過示范、講解、練習和游戲,提高學生的籃球技能,培養學生的觀察、模仿和創新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學生團結協作、勇于拼搏的精神,激發學生對籃球運動的興趣和熱愛。
三、教學內容
籃球傳球基本動作
籃球運球基本動作
四、教學步驟
課堂常規(5分鐘)
集合隊伍,進行點名和考勤。
宣布本節課的教學內容和目標。
安排學生進行熱身運動,如慢跑、拉伸等。
傳球基本動作的講解示范練習(15分鐘)
簡介籃球來歷及比賽的基本組成部分:簡要介紹籃球運動的起源和發展,以及籃球比賽的基本規則。
傳球基本動作示范:教師示范雙手、胸前、頭上、勾手等傳球動作,并講解動作要領和注意事項。
學生練習:學生分組進行傳球練習,教師巡回指導,糾正錯誤動作。
運球基本動作的講解示范練習(15分鐘)
幾種基本運球動作的示范講解:教師示范高、低、體前、背后等運球動作,并講解動作要領和注意事項。
運球中出現各種動作與同學們分析講解練習:針對學生在運球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教師進行分析講解,并指導學生進行針對性練習。
學生練習:學生分組進行運球練習,教師巡回指導,鼓勵學生相互學習和交流。
游戲——趣味搶籃板球(10分鐘)
游戲目的':培養學生的反應能力和移動速度,同時增強學生對籃球運動的興趣。
游戲方法:將學生分成兩組,在籃球場內進行搶籃板球比賽。教師拋球后,學生爭搶籃板球并嘗試投籃得分。
游戲規則:注意安全,避免碰撞和受傷;遵守比賽規則,尊重對手和裁判。
課堂小結(5分鐘)
總結本節課的學習內容和重點難點。
表揚表現優秀的學生和小組,鼓勵大家繼續努力。
布置課后作業:要求學生回家后繼續練習籃球傳球和運球動作,并嘗試與家人或朋友進行籃球比賽。
五、教學方法
示范法:教師通過示范動作,讓學生直觀了解籃球基本動作的要領和技巧。
講解法:教師結合示范動作進行講解,幫助學生理解動作原理和注意事項。
練習法:學生分組進行練習,通過反復練習鞏固所學技能。
游戲法:通過趣味游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同時檢驗學生的學習成果。
六、教學器材
籃球若干
籃球場一片
標志物(可選)
七、教學反思
本節課通過示范、講解、練習和游戲等多種教學方法相結合的方式,使學生掌握了籃球傳球和運球的基本動作。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注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和學習需求,及時調整教學策略和方法,確保每位學生都能得到充分的指導和幫助。同時,教師還應關注學生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培養,通過籃球運動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精神和勇于拼搏的品質。
【體育實踐課教案】相關文章:
體育教案-體育與保健實踐課教案02-26
小學體育實踐課的優秀教案01-01
體育教案-體育室內課02-26
體育課安全課教案02-02
體育課的教案01-21
體育室內課教案01-02
體育課教案(精選)06-26
體育課教案[精選]05-15
體育課教案(經典)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