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小學主題班會教案六篇
作為一名教職工,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那么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學主題班會教案6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小學主題班會教案 篇1
一.班會目的:
1.通過主題班會,教育學生懂得“三愛三節”是一個小學生應具有的美德。
2.讓學生認識到每個人都可以為“三愛三節”做很多事,養成良好的習慣。
3.通過帶領學生許下節儉承諾,教育學生把“三愛三節”落實到平時的生活中。
二.班會過程:
1、請大家談談對“三愛三節”的認識
2、觀察生活中的浪費現象
3、節儉的事例
(1)毛澤東的節儉生活
電視紀錄片《毛澤東》有這樣一個鏡頭,毛澤東的保健醫生拿起一條毛澤東生前用的毛巾毯,上面滿是補釘。他說他曾多次勸主席換條新的,都被拒絕了。這是毛澤東真實生活的寫照。毛澤東在延安時穿的一套舊軍裝洗得發白,補釘就有16塊。他的一雙舊拖鞋,鞋底都出了洞,鞋幫綻了線,縫補好繼續穿。他曾說:“一條毛巾毯我換得起,但共產黨人艱苦奮斗精神丟不起。”
(2)徐特立的《粉筆詩》
徐特立,字師陶,湖南長沙人。無產階級革命家,教育家。有《徐特立教育文集》傳世。他注重品德修養,平生儉樸。他在湖南第一女子師范學校當校長時寫過一首《粉筆詩》抄在黑板上,公布在校園里:
半截粉筆猶愛惜,公家物件總宜珍。
諸生不解余衷曲,反為余是算細人。
他在每天巡視全校時總是把別人拋棄的`粉筆頭撿起裝在口袋里留給自己上課用。他在湖南第一女子師范(又稱稻田師范)的幾年里,差不多沒有用過一支新粉筆。有些學生不理解,反而覺得他太“小氣”。因此徐特立特寫詩教育學生。
4、討論:生活中,你是如何做到“三愛三節”的?
5、倡議書
勤 儉 節 約,從我 做 起
建議家長使用節水型馬桶,減少用水量
將過去沒用完的練習本打草稿,節約用紙
家用電器不使用時將插頭拔掉,節約用電
盡量少用塑料袋,提倡用菜籃子或紙袋購物
小學主題班會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知道糧食與人民生活、國家建設有密切關系,用處很大。
2.知道糧食來之不易。 3.懂得要愛惜糧食。
活動過程:
一、課件導入:
1.同學們,今天,我給大家帶來幾位好朋友,想不想見見他們?
2.歡迎他們和大家見面。我們請這幾位朋友給大家做一下自我介紹。
水稻:我的名字叫水稻。小朋友們吃的白米飯是由我做成的。 麥子:小朋友們,你們好!我是麥子,白白的饅頭是用我做成的。 玉米:我是胖胖的玉米,小朋友們一定都喜歡我吧!
3.同學們,你們喜歡這三位朋友嗎?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什么?糧食。
板書:糧食
二、糧食來之不易
1. 糧食今天有許多許多心里話想對同學們說,你們想聽嗎? 讓我們先請水稻來說一說吧!
(1)小朋友,這是一碗普通的白米飯(出示實物白米飯),而“我”是一顆普通的米粒。小朋友們,你們可知道我是怎樣誕生的嗎?
你們看,農民們在做什么?仔細觀察他們是怎樣插秧的。(農民阿姨雙腳整天泡在冷水中,彎著腰,時間長了,真是腰酸背痛。) 禾苗在農民伯伯的精心護養下,漸漸長高了,為了讓莊稼長得更加茁壯,農民伯伯要做什么?(鋤草、施肥、噴灑農藥、引水澆灌) 經過半年多時間的辛勤勞動,莊稼成熟了、農民還要做些什么?(農民們要把稻子割下來,捆成捆兒,運到地頭,再經過脫粒,碾去稻殼等許多的工序,才能加工成我們現在吃的大米。)
師:好,我們謝謝水稻先生的精彩表演,下面請小麥女士來說一下吧!
(2)同學們,你知道我能做成哪些食品嗎?(據學生所答出示饅頭、面包、包子、油條、面條、餃子等食品的圖片。)
小麥女士:好,大家說得太好了。下面我要帶大家去看一看面包是怎么來的?
小麥女士:這么多的好吃的都是糧食做成的,糧食與我們的`關系十分密切。大家一定要切記:“糧食來得不易,千萬不要浪費。” 師:讓我們感謝小麥女士的精彩演說。玉米小姐也想來說一說。
(3) 我還有許多別名叫棒子、苞米、苞谷。我過去一直被視為窮人的糧食,在糧食生產還不能滿足所有人的生存需要時,你浪費它,就等于你殘忍地把應該給予饑餓的糧食糟蹋掉,而眼睜睜地看著他們餓死!這么一想,你難道不感到震驚與慚愧嗎?你難道還忍心把咬了一口的饅頭當泥巴扔,把扒拉一口的飯當臟水潑嗎?
小結:為了種出一粒粒的糧食,農民們不怕風吹日曬雨淋,不怕勞累,灑下多少辛勤的汗水,正如我們所學的古詩《憫農》講的那樣,誰會背誦請舉手。
三、怎樣愛惜糧食
(1)請你對辛勤種田的農民伯伯、農民阿姨講一講你是怎樣對待糧食的。
(2)糧食聽到同學們說要愛惜他們,非常高興,還有話對同學們說,我們來聽一聽。
講解:我國人口很多,但耕地面積很少,糧食不充裕。我們國家一些地區有時會遭受自然界的災害。
比如說:水災、旱災、地震、蟲災等,如果遇到自然災害時,災
區人民最需要的是什么?如果缺少糧食,沒有糧食會怎樣?
(3) 師問:如果我們都來把糧食當成寶,節約每一粒米,會怎樣呢?跟老師一起算一算。
如果我們每位同學每天節約一粒米,一年節約多少粒米?(365粒米)
如果我們全班45位同學每人每天節約一粒米,一年節約多少粒米?(約16425粒米)
如果我們全國12億人口每人每天節約一粒米,一年節約多少粒米?
四、聯系實際,指導行為
1.討論: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應該怎樣愛惜糧食?
小結:愛惜糧食要從自己做起,要做到不撒、不剩、不扔。
2.我們一起來讀讀這首小兒歌。
粒粒糧食要愛惜,糧食與我最親密, 來得實在不容易,缺少糧食出問題, 積少成多了不起。
3.為了讓全世界的人民都來愛惜糧食,規定每年的10月16日為“世界糧食日”。同學們,讓我們每個小公民都應該從自己做起,從現在做起,愛惜每一粒糧食。
小學主題班會教案 篇3
活動目的:
1、學習《守則》、《規范》的內容,使同學們對“守則規范”有更加深刻的認識。更好地理解和運用守則規范。幫助學生樹立的理想信念,養成良好行為習慣。
2、提高學生的道德修養,牢固樹立規范意識,增強自覺性。培養學生從現在做起,從自我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做講文明守規范的好學生。
活動準備:
1、《守則》、《規范》
2、班主任制定活動,指定主持人
活動過程:
(一)班主任談話導入
同學們,俗話說“水入方杯則方、入圓杯則圓”,我們小學生年齡小,任何好的行為習慣只要堅持才能養成良好的習慣,《小學生守則》和《規范》,就是教育小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做一名合格小學生。對于《小學生守則》和《規范》有的同學已經會背了。今天,我們就繼續“學習守則、規范做合格小學生”的活動。請周思陽、金應魁兩位同學主持這次活動。
(二)熟記并理解《守則》、《規范》
晶:我們從一年級就學習《守則》和《規范》誰能背誦《中小學生守則》?
(生自愿舉手背誦后主持人作適當)
瑩:利用班會時間我們經常學習《守則》、《規范》,同學們對其中的內容已非常了解。下面我們進行一個有關《守則》、《規范》的知識競賽,看誰對它們知道得最多,比一比,哪些同學對它們最熟悉。
1、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的第1條內容是什么?
2、《小學生守則》的第6條內容是什么?
3、交通方面應該注意哪些事項?
(三)將平時的行為和《守則》、《規范》的要求對照找己的不足
晶:同學們真厲害,對規范的內容了如指掌,讓我佩服得五體投地,大家一定花了不少的時間去學、去背,然而,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下面請同學們說一說你在平時的學習的生活學習中是如何按照《守則》、《規范》做的。
生自由說。要說己不足并對照規范說說自己應該如何改正
瑩:看來,我們班的同學在日常生活中都能自覺地遵守《守則》、《規范》,可要做規范的學生很不容易,我們要在平時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從一點一滴做起。
(四)自由記憶《守則》、《規范》
晶:我們要想做一名合格的小學生必須熟記《守則》、《規范》中的具體內容。給同學們8分鐘的.時間看誰記得又快又好。
學生自由記憶
瑩指名背誦并作簡短。
(五)班主任
習慣和我們朝夕相處,順手撿起的是一片紙,純潔的是自己的,有意擦去的一塊污漬,凈化的是自己的靈魂,鳥兒因翅膀而自由翱翔,鮮花因芬芳而美麗,校園因文明而將更加進步。良好的習慣幫我們打開成功的大門,中華民族是禮儀這幫,傳統美德應該發揚,讓我們從點滴做起,學規范,用規范,爭做文明好少年。
小學主題班會教案 篇4
一、活動目的
通過這次班會,使學生認識真正的美不在于外表,而在于美的語言、美的行為,讓學生明確在學校學習生活中,如何落實禮儀規范,使自己的言行更美。
二、活動準備
1.準備小品。
2.以小隊為單位準備與學校生活相結合的比賽活動。
3.出板報,布置黑板。
三、班會布置
1.班會當天布置教室前的.黑板。
2.布置后面的黑板,以板報的形式進行文明禮儀的宣傳。
四、班會過程
(一)校訓:
勤學守紀、開拓進取。
(二)宣布開始:
六二班“美的真諦”主題班會現在開始。
(三)班長講話:
中國是一個有著幾千年文明史的古國,自古以來,“禮儀”就是中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人講禮,講究做人要禮貌謙讓,寬厚待人,因此,中國被形象地比喻為“文明禮儀之邦”。假如你手里有廢棄物,而身邊沒有垃圾桶,你會怎么做?假如是我,我會把廢棄物拿在手里,一直到我找到垃圾桶以后再把廢棄物扔掉;假如你走在大街上,突然想吐痰,你會怎樣做?假如是我,我會把痰吐在手紙里扔進垃圾桶,而不能隨地吐痰,那樣不文明,也不美。即使在校內,我們也應該講文明,講禮儀,這樣,我們的行為才會更美。
1.小品《變化》
2.師生小品《心理咨詢》
3.“傳唱童謠、落實行動”比賽
4.班主任講話:
同學們,首先祝賀班會取得成功!一個人的美,可以體現在她美麗的面容,美麗的裝束,但我認為,這些都不是真正的美,我認為,從今天的班會過程中,我們應該認識到,真正的美應該在于心靈的美,語言的美,行為的美,這樣的美才美得有氣質。希望大家能記住今天的班會,從一點一滴做起,使自己成為一個有氣質的人。
(四)宣布結束
“美的真諦”主題班會到此結束。
活動小記:
通過這次班會,學生通過小品的準備,禮儀知識的準備,通過表演或與表演的同學展開互動,真正了解了美的真諦,行為得到了規范,心靈得到了凈化。
小學主題班會教案 篇5
活動目的:
為了使每個隊員都能認識到少先隊的意義,自覺地遵守隊章,做個優秀的隊員,特舉辦這項活動。
活動準備:
國歌音樂、敬隊禮資料
活動過程:
一、規范敬隊禮
1、全體隊員學習敬規范隊禮;
①教師播放敬隊禮圖片和資料,規范學生行隊禮姿勢。
少先隊的敬禮是右手五指并緊,高舉過頭,表示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這是因為,人民最偉大,人民創造財富,人民創造文明,人民創造歷史。我們黨是為人民的利益而奮斗的。
行少先隊隊禮要立正站直,右手五指并攏,(左手也要五指并攏,自然下垂,貼褲縫),手腕自然挺直,前肘彎曲,掌心向里,經前胸高舉頭上,距前額上一拳。掌心向左前,眼睛注視受禮者,表情莊重嚴肅。
②教師對學生逐一進行糾正
③反復演練
2、“規范敬隊禮”比賽
①主持人宣布評委名單,記分員,朗讀比賽規則;
②各小隊推選代表參加比賽,全體隊員與評委評出優勝者;
③總結經驗教訓,以利于在下次的活動中有幫助。
二、學唱國歌
①播放國歌,學生靜聽
②學生試唱
③糾正發音,再唱
④播放伴奏,學生正式唱
⑤各小組比賽唱
三、主持人小結。
一個優秀的隊員,在個方面對自己的要求都是嚴格的',讓大家為做一個有理想、有知識、有健康的體魄、思想道德品質好的隊員而努力。
小學主題班會教案 篇6
【活動目的】
為了使全班同學進一步了解、理解新的《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要求,增強班級凝聚力,使學生能把規范的要求內化為自己自覺的行動,做一個遵規守紀、誠實守信、勤奮向上的小學生。
【活動簡介】
以學生學習行為規范為中心,通過奏唱班歌、生活實例窺探、行規討論交流、文明倡議書簽名等一系列程序活動對本班學生進行行為規范教育。
【活動要求】
注重人人參與,講究活動秩序,聯系實際。
【主持人】
班長 文藝委員
【活動地點】xx班
活動過程】
一.奏唱班歌
二.由生活中的點滴談起
三、《 是對還是錯》
(讓學生做幾道行為規范方面的判斷題)
四:《比劃猜猜猜》
為讓孩子們輕松一下玩一個小游戲【由2個人為一組,一個比劃一個猜,根據主持人手里的題卡內容,抽到幾號題就答兒號題。比劃者可以用動作或者語言
提示,但不能帶到所猜詞中的任何一字,場下同學請保持安靜,違規者倒扣50分。】
五.答題競賽:(全體同學參與,贏取小獎品)
以答題競賽的形式加深孩子們對日常行為規范的印象。
六.再談啟發
七、倡議書簽名
八【活動小結】 班主任總結:希望我們全體同學通過這次活動,牢記《 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的要求,并把“規范”變為自己自覺的行動,力爭在學校做一名遵規守紀的好學生,在家做一名好孩子,在社會上做一名好公民。
“爭做文明小學生”倡議書
同學們:
良好的行為影響你的`一生,如果播種行為,收獲的是習慣,播種習慣,收獲的是性格,那么播種性格,收獲的將是人生。為了克服不良習慣,養成良好習慣,我們班委會發出如下倡議:
①課堂有紀律,認真聽講,做好筆記,不頂撞老師
②課間有秩序,不喧嘩打鬧
③語言有禮貌,不講臟話,語氣和藹
④穿著得體,不盲目追求時尚
⑤心中有他人,不自私,多為他人著想
⑥后進生有進步,要不甘落后,奮起直追
⑦講究衛生,地上無痰跡、紙屑,墻上無污痕,桌上無刻劃,門窗無破損
⑧勤儉節約,不浪費水電資源,發揚刻苦耐勞的精神
爭做文明的小學生
一、班課課題:爭做文明的小學生
二、本課目的:培養學生從現在做起,從自我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努力提高自己的道德修養,做一個講文明守公德的好學生。
三、本課形式:唱歌、朗誦、背誦等
四、過程設計
1、一學生講《孔融讓梨》的故事。
2、班主任:中國自古以來就是禮儀之邦,文明禮貌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像《孔融讓梨》等許多歷史小故事至今深深教育著我們。我們作為小學生,更不能忘記傳統,應該力爭做一個講文明、懂禮貌的好學生,讓良好的行為規范伴我們每一天。
教師講《程門立雪》的故事。
3、中國古代的禮儀規范不斷發展形成了我們的現代文明禮儀,對于我們小學生,《小學生守則》、《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也提出了明確的要求。誰來說一說。
小組派代表進行交流。
4、講文明,有禮貌,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要樹立一個人的美好形象,首先要做到說話文明,那么,現代文明禮貌用語又有什么講究呢?
5、《日常文明用語介紹》 請、謝謝、對不起、不客氣、早上好……(指名說一說)。
6、友情
提示:
互相查一查:(1)班級里的小朋友有哪些不文明的舉止?
(2)宿舍里,哪些小朋友不講文明?
(3)家庭中會出現哪些不文明的現象?
(4)學校、家庭、社會最突出的不文明的行為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