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高中生物教案

    時間:2022-08-21 19:59:58 高中生物教案 我要投稿

    實用的高中生物教案四篇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案,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那么優秀的教案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高中生物教案4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實用的高中生物教案四篇

    高中生物教案 篇1

      第六章細胞的生命歷程

      第2節細胞的分化

      一、教學目標

      知識方面:

      1、說明細胞的分化。

      2、舉例說明細胞的全能性。

      能力方面:進行有關干細胞研究進展與人類健康的資料搜集和分析。

      二、教學重點、難點及解決方法

      1、教學重點:

      ⑴細胞分化的概念和意義。

      ⑵細胞全能性的概念。

      解決方法:聯系初中學過的有關組織、器官、系統的知識;聯系不同組織中的細胞形態、結構和功能的特點。從個體發育過程中各種組織、器官、系統的建成讓學生理解細胞分化的概念和意義。

      2、教學難點:細胞全能性的概念及實例。

      解決方法:從體細胞一般是受精卵通過有絲分裂繁殖而來的,已分化的細胞都有一套和受精卵相同的染色體,攜帶具有本物種特征的DNA分子的角度,得出細胞全能性。

      三、課時安排:1課時

      四、教學方法:講解法。

      五、教具準備:課件

      六、學生活動

      1、通過具體實例,啟發學生得到細胞全能性的概念。

      2、指導學生閱讀教材,找出細胞分化的相關知識點。

      七、教學程序

      [問題探討]1、為什么健康人的血細胞數量不會隨著血細胞的死亡而減少?2、骨髓與血細胞的形成有什么關系?

      一、細胞分化及其意義

      出示教材P117、118相關圖片講解。

      1、細胞分化的概念:略。

      2、引導學生探討以下問題:

      ⑴細胞分化在生物界普遍存在的實例。例如,在植物的胚根發育成根的過程中,分生區的細胞不斷分裂,形成的細胞近似正方體。隨著細胞的生長,變成伸長區的長方體細胞,后來分化成成熟區的輸導組織的導管細胞、根毛細胞、薄壁細胞等形態、結構、功能各異的細胞。又如動物的胚胎細胞形成多細胞生物體。干細胞再生出各種細胞等。⑵細胞分化的過程。

      在細胞外觀尚未出現明顯變化之前,細胞分化的前途就由遺傳信息的執行情況決定了。分化的細胞所呈現出的形態、結構和生理功能的變化,首先源于細胞內化學物質的變化,如結構蛋白和催化化學反應的酶,以后依次漸變,不能逆轉。因此,分化是一種持久的、穩定的漸變過程。⑶細胞分化的意義。一般多細胞生物體的發育起點是一個細胞(受精卵),細胞的分裂只能繁殖出許多相同的細胞,只有經過細胞分化才能形成胚胎、幼體,并發育成成體,細胞分化是生物個體發育的基礎。

      3、細胞分化的特點:持久性,不可逆轉。

      4、細胞分化的時間:整個生命進程中,胚胎時期達到最大限度。

      5、細胞分化的實質:基因選擇性表達的結果。

      6、細胞分化過程中遺傳物質發生改變嗎?

      二、細胞的全能性

      1、細胞的全能性概念

      教師出示教材P119胡蘿卜的`組織培養的圖片,介紹美國科學家斯圖爾德的實驗。

      由于體細胞一般是通過有絲分裂增殖而來的,一般已分化的細胞都有一整套和受精卵相同的染色體,攜帶有本物種相同的DNA分子。因此,分化的細胞具有發育成完整個體的潛能。在合適的條件下,有些分化的細胞具有恢復分裂、重新分化發育成完整新個體的能力。細胞的全能性就是指已經分化的細胞,仍然具有發育成完整個體的潛能。

      高度分化的植物細胞仍然具有全能性。(介紹植物細胞全能性的應用)高度分化的動物細胞,從整個細胞來說,全能性受到限制。但是細胞核仍然保持著全能性。例如,將綿羊乳腺細胞的細胞核移植到去核的卵細胞中,培育出克隆綿羊“多利”。

      2、干細胞

      動物和人體內仍保留著少數具有分裂和分化能力的細胞,這些細胞叫做干細胞。例如,人的骨髓中有許多造血干細胞。干細胞有多種類型,可分為成體干細胞和胚胎干細胞。也可以分為這樣三種類型:能夠分化產生生命活動所需要的各種類型細胞的干細胞稱為全能干細胞,它本身可以形成一個生命;不能單獨發育成完整個體,但能分化為多種類型細胞的干細胞稱為多能干細胞;能分化產生與特定器官和特定生理功能相關的細胞稱為專能干細胞。

      [資料搜集和分析]干細胞研究進展與人類健康,討論回答教材P120相關問題。

      三、總結

      細胞分化的概念,細胞分化的生物學意義和細胞的全能性等。

      四、作業布置

      P120練習

      五、板書設計

      第2節細胞的分化

      一、細胞的分化及其意義

      1、概念:

      2、特點:持久的,不可逆轉的

      3、時間:整個生命進程中,胚胎時期達到最大限度

      4、意義:

      5、實質:基因選擇性表達

      二、細胞的全能性

      1、概念

      2、基礎

      植物細胞的全能性

      3、類型動物細胞核的全能性

      三、干細胞

      1、概念

      成體干細胞全能干細胞

      2、類型或多能干細胞胚胎干細胞專能干細胞

    高中生物教案 篇2

      一、 教學目標

      1.描述內環境的組成和理化性質,理解組織液、血漿和淋巴三者之間的關系。

      2.說明內環境是細胞與外界環境進行物質交換的媒介。

      3.嘗試建構人體細胞與外界環境的物質交換模型。

      4.培養學生分析歸納能力、圖文轉換能力和組織合作學習能力。

      二、教學重點和難點

      1.教學重點

      (1)內環境的組成和理化性質。

      (2)內環境是細胞與外界環境進行物質交換的媒介。

      2.教學難點

      (1)內環境的理化性質。

      (2)內環境是細胞與外界環境進行物質交換的媒介。

      三.教具與教法

      利用多媒體教學,講述與學生練習、討論相結合。

      四.課時安排

      1課時

      五.教學過程

      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請大家打開課本的章首,上面一圖是雪山環境,如果把一杯水放在雪山的環境中,這杯水的溫度是低還是高,哪么在這個環境中的邊防士兵的體溫又是多少呢?下面一圖是煉鋼爐旁邊的工人,這個環境溫度如何?如果放一杯水在煉鋼爐旁邊,這杯水的溫度與放在雪山的那杯相比較那個高?煉鋼爐旁邊的工人的體溫又是多少?為什么放在雪上和煉鋼爐旁邊的水的溫度一高一低,然而在這兩個環境中的人體溫卻一直是37℃左右?

      從這節課開始我們來一起探討一下人體內的環境——人體內環境和穩態。

      結合問題,講述新課:

      一.體內細胞生活在細胞外液中

      (展示課本第二頁問題探討)

      【學生思考并討論】這兩幅圖中圖1是什么細胞? 圖2是什么細胞?他們分別生活在什么樣的環境中?

      【師生共答】圖1是血細胞,生活在血漿當中。圖2是草履蟲,是單細胞生物,直接生活在水環境當中,從水獲取營養物質并把代謝廢物排入水中。

      【教師講述】血漿大部分是水環境,也就是說血細胞也生活在水當中。從這兩個例子我們可以看出,無論是單細胞生物的細胞還是多細胞生物的細胞都是生活在水中的。

      【設問】那我們知道人體也是由細胞構成,人體內的細胞是否也生活在水環境中呢?

      【學生閱讀】大家看課本P2相關信息,成年男性含水60%。成年女性含水50%。教師講述:曹雪芹曾經說過女人是水做的。從這則資料看來男人更是水做的。也就是人體內含水量特別的多。因此我們把人體以水為基礎的液體成為體液。

      【設問】我們知道人體是由細胞構成的,組成人體的細胞(如血細胞)外有沒有液體呢?哪么細胞內呢?

      【師生共答】我們又根據體液分布的位置不同又把體液分為細胞內液和細胞外液。

      【教師提問】血液是不是體液呢?

      (展示血液組成成分)

      【教師講述】血液包括血細胞和血細胞生活的液體環境,我們稱為血漿,簡述細胞外液的概念。

      【設問】既然血液中有細胞,那么血液是不是體液?如果不是,那么血液中的什么成分是體液呢?什么成分是細胞外液?

      【學生討論回答】血液不是體液,血細胞內的液體和血漿是體液,血漿是細胞外液。

      【教師強調】血漿存在于血細胞外,所以血漿是屬于細胞外液。血漿就構成了血細胞生存的直接環境。

      【設問】我們知道血細胞和血漿存在于血管內,哪么我們人體除了血細胞外還有很多其他細胞,哪么這些細胞生活在什么樣的環境中呢?

      (展示課本P3 圖1—1)

      【教師提問】請大家看一下紅色的是什么?藍色的呢?綠色的管這些又是什么管呢?這些管內是什么呢?在這些管外還有一些細胞,這些細胞由叫什么細胞呢?這些細胞之間有間隙嗎?如果有,間隙中的液體叫什么呢?

      【教師講述】紅色和藍色管是血管,內有血液,其中紅色的是動脈毛細血管,藍色的是靜脈毛細血管。綠色的管為毛細淋巴管,管內有淋巴細胞和吞噬細胞以及淋巴液,淋巴就是他們的直接生活環境。管外的細胞為組織細胞,在細胞于細胞之間存在一些間隙,在這間隙中也充滿著液體成為組織間隙液又稱為組織液。組織液就構成組織細胞的直接生活環境。

      【教師提問】通過以上的講解,血漿、組織液、淋巴這些是不是細胞外液?

      【教師講述】血漿、組織液、淋巴這些都是細胞外液,構成了細胞生活的直接環境。這個環境與我們人體周圍的這個環境有很大的區別,細胞生活的直接環境是以水為基礎的液體,細胞生活的環境在體內,所以我們把細胞生存的環境稱為內環境。

      【教師提問】大家考慮一下細胞外液和內環境是否相同?

      【師生共答】是相同的,都是細胞生存的液體環境。

      【教師提問】血漿中水是怎樣進入細胞,細胞代謝產生的水又是怎樣進入血漿?通過課本P3 圖1—1簡述三種細胞外液的關系。

      【師生共同總結】血漿﹑組織液和淋巴(內環境)之間的關系

      二.細胞外液的成分

      【設問】細胞外液的成分有那些呢?

      (展示P4資料分析 血漿的化學組成)

      【思考討論】P4資料分析中的討論題

      【學生回答】

      【教師總結】通過研究表明,血漿﹑組織液和淋巴成分相近但不完全相同,最主要差別在于血漿含較多蛋白質。細胞外液成分類似海水,反映生命起源于海洋。

      三.細胞外液的滲透壓和酸堿度

      【設問】我們知道細胞外液是一種液體,在化學學習時,我們沒接觸到一種液體就要了解一種液體的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我們把這些統稱液體的理化性質。哪么細胞外液都有哪些理化性質?

      【學生閱讀】P5 細胞外液的滲透壓和酸堿度

      【師生共同總結】

      1、滲透壓:溶液中溶質的微粒對水的吸引力。微粒數越多,吸引力就越大也就是滲透壓越大。血漿滲透壓主要與無機鹽和蛋白質的含量有關。人的血漿滲透壓約為770kPa.

      2、酸堿度: 人的PH為7.35~7.45。PH的穩定與酸堿對物質有關。

      3、溫度:人的細胞外液的溫度一般維持在37℃左右。

      四.內環境是細胞與外界環境進行物質交換的媒介

      【教師提問】我們在前面講過了細胞的直接生活環境是細胞外液又稱內環境。細胞生活所需的氧氣和營養物質都來自于細胞外液,那么細胞外液的氧氣和營養物質又是從外界吸收的,氧氣和營養物質是怎樣進入細胞?細胞代謝產生的二氧化碳又是怎樣排出體外?

      (展示課本P5 思考與討論)

      【學生回答】

      【師生共同總結】

      (展示人體細胞與外界環境的物質交換模型)

      【教師強調】從中我們可以看出細胞的氧氣和營養物質的吸收和代謝廢物的排除都需要通過內環境,因此內環境是細胞與外界環境進行物質交換的媒介。

      綜合知識,本節小結: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我們要學習了體液、細胞內液、細胞外液、內環境的概念,內環境中三者之間的關系,細胞外液的成分,細胞外液的理化性質,以及外界物質如何與外界環境發生物質交換。著重要掌握體液、細胞內液、細胞外液、內環境的概念,內環境中三者之間的關系,外界物質如何與外界環境發生物質交換。

      五.課堂作業

      1、下列有關人體細胞外液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

      A 人體內的細胞外液構成人體的內環境

      B 人體內的細胞外液主要包括血漿、組織液、淋巴

      C 人體內的所有液體統稱細胞外液

      D 人體內細胞通過細胞外液與環境交換物質

      2、內環境中不含 ( )

      A 血紅蛋白 B 尿素

      C 葡萄糖 D 二氧化碳

      3、血漿中的`水來自 ( )

      A 組織液 B 血漿、消化道

      C 淋巴、組織液 D 消化道、組織液、淋巴

      4.人體占體液總量比例最多的是( )

      A.細胞內液 B.細胞外液

      C.血漿 D.組織液

      5.人體組織液中的氧氣要進入組織細胞中參與氧化分解有機物,需要

      通過的磷脂分子層( )

      A.2層 B.3層

      C.4層 D.6層

      6.血細胞﹑肌細胞和淋巴細胞所處的內環境分別是( )

      A.血漿﹑體液﹑體液 B.血液﹑體液﹑淋巴

      C.血漿﹑組織液﹑淋巴 D.血液﹑細胞外液﹑體液

      答案:C A D A D C

      六.板書設計

      第一章 人體的內環境與穩態

      第1節 細胞的生活環境

      一. 體內細胞生活在細胞外液中

      細胞內液

      (存在于細胞內,約占2/3)

      1.體液 血漿

      細胞外液 組織液

      (存在于細胞外,約占1/3) 淋巴等

      2.內環境中血漿﹑組織液﹑淋巴三者之間的關系

      二、細胞外液的成分(血漿中的主要成分)

      (1)水,占90%

      (2)氣體,以氧氣和二氧化碳最為重要

      (3)各種無機離子,鈉、氯、鉀、碳酸根、磷酸根的量最多

      (4)有機化合物,如蛋白質、脂質、葡萄糖、核苷酸、維生素等

      (5)各種激素

      (6)細胞代謝的廢物,氨、尿酸、尿素等

      三、細胞外液的滲透壓和酸堿度

      (1)溶液的滲透壓:約770kPa

      (2)正常人血漿的PH為7.35~7.45

      (3)細胞外液的溫度一般維持在37度

      四、內環境是細胞與外環境進行物質交換的媒介

      五.布置作業:

      P6 第一大題和第二大題

      六.教學反思

      1.本節內容較多,較抽象,較難理解,因此教學過程中要運用圖片、多媒體動畫。對每個知識點要提出幾個相關的問題,組織學生討論再進行總結。這樣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2.內環境的組成是本節課的重點,要利用直觀圖片引導學生識別圖中的各種結構和成分,為學生更好理解血漿﹑組織液﹑淋巴的內在聯系。

      3. 內環境是細胞與外環境進行物質交換要以課堂討論解決知識問題、課后建構模型鞏固知識的形式呈現,促進學生學習方法的轉變

    高中生物教案 篇3

      一、預習目標

      1、知道染色體的種類及特點,會區分染色質和染色體

      2、知道減數分裂的過程及特點

      3、會根據圖形分析染色體條數,DNA分子數

      二、復習舊知

      1、染色體與染色質的關系: 。

      2、染色體主組成成分 和 ,分布在 。

      3、有絲分裂

      (1)特點:染色體復制 次,細胞分裂 次,結果是形成 個子細胞,且染色體條數 (變?不變?)

      (2)圖形分析

      A B C

      染色體條數

      DNA分子數

      染色單體數

      (3)過程

      A 期 B 期 C 期

      染色體行為變化

      染色體條數

      DNA分子數

      三、預習新知

      (一)染色體種類

      1、分類依據:

      2、種類: 染色體、 染色體、 染色體

      3、特點:

      (1)每種生物的細胞核中的'染色體的 和 是相對恒定的。

      (2)大多數生物的體細胞中的染色體是 存在(用 表示),生殖細胞中則是 存在的(用 表示)

      (二)減數分裂

      1、概念:是 生殖生物的 細胞成為 細胞的分裂過程。

      2、特點:細胞經過 次連續的分裂,染色體只復制 次,結果是一個原始生殖細胞經過減數分裂形成 個生殖細胞,染色體數是體細胞的 。

      3、 過程:分為 期,減數 分裂(MI)減數 分裂(MII)

      (以細胞中有4條染色體為例)

      減I

      前期

      聯會形成

      中期

      排列在赤道板上

      后期

      分離, 自由組合

      減II

      前期

      染色體已減半、無同源染色體

      中期

      排列在赤道板上

      后期

      一分為二, 分別移向兩極

      末期

      染色體進入兩個核變成染色質

      結果 子細胞 含體細胞一半數目的染色體

      (三)減數分裂過程中染色體條數和DNA分子數的變化規律曲線

      染色體條數 DNA分子數

      間期 MI MII 間期 MI MII

      (四)同源染色體識別

      1、同源染色體:指一條來自 方,一條來自 方,,其形態、大小 的 條染色體。

      2、四分體:減數第 次分裂的 期,同源染色體相互 ,此時每對同源染色體含有 條 ,所以稱之為四分體。

      3、圖形識別

      (1) 對同源染色體 (2) 個四分體

      (3) 條染色體 (4) 個DNA分子

      (5) 條染色單體

      (6) 對姐妹染色單體,分別是 與 , 與 。

      (7) 對非姐妹染色單體,分別是 與 , 與

    高中生物教案 篇4

      教學目的

      1.知識方面

      (1)識記沼蝦、河蟹、園蛛、蜈蚣的形態結構特點。

      (2)知道沼蝦、河蟹的經濟意義以及園蛛、蜈蚣與人類的關系。

      (3)識記節肢動物的主要特征。

      2.能力方面

      通過比較沼蝦和蟹的形態結構,培養學生的分析比較能力。通過對四種動物的學習,使學生歸納出節肢動物的特征,培養的分析問題。綜合問題的能力。

      3.思想情感方面

      學習節肢動物與人類的關系,使樹立如何合理地利用動物資,保護環境的意識,認識自然界中節肢動物的多樣性,增強保護有益動物,防除有害動物的觀念。

      重點難點

      本的重點是四種節肢動物的形態結構及節肢動物的主要特征。難點是對代表動物的學習,最終歸納出節肢動物的主要特征。幾種代表動物在外部形態上有很大的差別,它們卻都屬于節肢動物,這是學生難以理解的,也缺少辦法找到它們之間的共同點。只有在明確它們各自的特點的同時,才能逐步找出它們共同的特點,進而歸納出節肢動物的主要特征。

      教具準備

      蝗蟲、沼蝦、河蟹(雌、雄)、園蛛、蜈蚣的活體和掛圖、實物投影。(除河蟹外,其他分別放在不同的培養皿中)。

      時安排

      1時。

      教學過程

      1.教學過程設計思路:

      實物導入設疑啟動引出題

      觀察沼蝦、河蟹、園蛛、蜈蚣識記其形態結構的特點,

      列表歸納比較

      展示蝗蟲、沼蝦、園蛛、蜈蚣的掛圖,歸納節肢動物的主要特征

      舉例說明節肢動物與人類的關系

      2.教學過程說明:

      (1)導言的設計。

      表揚上節學生制作的昆蟲標本,不但種類全、而且質量好。請學生觀察通過實物投影(投影儀)展示出的沼蝦、河蟹、園蛛、蜈蚣的活體標本(投影片)或掛圖。問:這些動物也是昆蟲嗎?不是,這些是其他節肢動物。這樣就把本開頭前幾幅圖移到此處講解,既節省了第一節的時間。又解決了本節的導言。

      (2)關于沼蝦、河蟹、園蛛、蜈蚣的形態結構特點,根據蝗蟲內容,讓學生自己設計一個表格。教師引導學生邊觀察,邊指導,邊歸納。每個動物的各部分的形態結構特點,然后教師再比較每個動物各部分的結構的不同點。最后再找出它們的共同點,出節肢動物的主要特征。這樣設計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由特性到共性,再由共性判斷特性。同時教會一種學習方法,教師做學法指導,教會學法比傳授知識更重要,“會學”比“學會”更有價值。

      關于沼蝦的教學,對于生活在城市的學生往往感到和自己平時吃到的蝦不一樣,因為平時吃到的是生活在海洋中的對蝦,而沼蝦(青蝦)是生活在淡水中的,這一點要向學生講清楚。教師在實物投影上出示沼蝦的活體或標本或者用沼蝦的掛圖,在大屏幕上出示觀察提綱:沼蝦的身體分幾部分?各部分有哪些結構特點?沼蝦生活在水中,一般它應該用什么呼吸?怎樣才能找到它的呼吸器官?雌沼蝦的卵直接產在水里嗎?學生觀察實驗桌上的沼蝦,回答以上問題,同時教師在實物投影上指導,師生共同完成板書上的表格。 關于蟹的教學,用河蟹、海蟹都可以,城市和農村的都有感性認識,只用一只蟹在實物投影上演示即可,但應說明是河蟹還是海蟹。

      關于園蛛的教學,可以指導學生在采集園蛛標本時,注意留心觀察園蛛吐絲、結網和捕食昆蟲的情況,并寫出觀察報告,在堂上匯報自己的觀察報告,不當之處,教師應給予糾正。通過匯報,教師問:蜘蛛都結網嗎?蜘蛛很像昆蟲,但它是昆蟲嗎?教師在實物投影上出示活的園蛛,弄清園蛛的形態結構,師生歸納完成板書表格,重點講解園蛛的紡績器的結構,園蛛是怎樣結網捕蟲的?對農業生產有什么益處?教師可以讓進行下列計算:有人統計每666.7平方米(即1畝)稻田內約有蜘蛛3萬至8萬只,如果按每個蜘蛛每天消滅5~8只農業害蟲計算,那么每666.7平方米稻田的蜘蛛每天大約能消滅多少只農業害蟲?由此可見蜘蛛可以防治農業害蟲,減少農藥對環境的污染,這就是防治的意義。上確有其人——威靈頓將軍,由于連打敗仗躺在茅草屋內很沮喪,看到蜘蛛一次又一次的結網,從失敗到成功,自己終于很受啟發振作起,打了一次大勝仗。也可以把這段小安排在講解園蛛時作為導言。這樣可以吸引的注意力,培養學習學的興趣。同時讓對蜘蛛比較感興趣,有很多關于蜘蛛的趣聞,可以后閱讀。

      關于蜈蚣的教學,教師出示蜈蚣的標本和觀察提綱,師生整合,完成板書表格。教師引導比較一下,每種動物的每一個部分有什么不同點,并用彩色粉筆畫出不同點。把蝗蟲、沼蝦、園蛛、蜈蚣的活體在實物投影儀上同時展示出(或者把四種代表動物的掛圖展示出),摸一摸標本,它們的身體表面有什么?看一看,它們的身體是否都分部?身體是否由體節構成的?足和觸角是不是分節的?想一想;節肢動物的主要特征是什么?完成板書。

      最后讓學生討論節肢動物與人類的關系,節肢動物與自然環境的關系,使認識到節肢動物是自然界中最大的動物類群,與人類的關系密切)在維持生態平衡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所以,了解節肢動物,合理地利用節肢動物為人類的生產和生活服務是我們學習本內容的最終目的。

    国产福利萌白酱精品tv一区_日韩亚洲中字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欧洲高清无码在线_全黄无码免费一级毛片
    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性刺激的欧美三级视频中文字幕 | 五月天综合网缴情五月中文 | 一本一道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开 | 丝袜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 伊久线香蕉观新在线视频 | 五月婷日韩中文字幕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