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教案大全>地理教案>初中地理教案

    初中地理教案

    時間:2022-08-21 17:45:15 地理教案 我要投稿

    精選初中地理教案五篇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常常需要準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那么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么寫?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初中地理教案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精選初中地理教案五篇

    初中地理教案 篇1

      一、教學目標

      1掌握熱帶氣候類型與分布地區。

      2掌握熱帶氣候類型的氣溫年變化曲線和逐月降水量分布圖的判讀方法,能根據這些資料對一個地區的氣候進行簡潔的描述。

      能力目標 培養學生讀圖,分析圖表的能力

      二、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 1.用世界氣候分布圖指出熱帶氣候類型特點及分布。

      2.利用氣溫曲線和降水量柱狀圖分析出氣候類型的特點。

      難點

      如何讓學生掌握利用氣溫曲線和降水量柱狀圖分析氣候類型的特點。

      三、教學用具

      地圖

      四、教學方法

      讀圖分析、數理比較、討論歸納等

      五、課時安排

      1課時

      六、教學過程

      新課導入

      播放一段景觀錄像,包括熱帶雨林、熱帶沙漠、溫帶海洋、苔原帶等景觀。學生觀察討論景觀差別,教師總結:世界各地氣候千差萬別,今天我們一起來領略世界各地的氣候差異。

      1、 出示熱帶的四種氣候對應景觀圖

      設問:

      ①這些圖分別代表什么景觀?景觀有什么差異?

      學生討論回答

      教師總結:熱帶雨林景觀:樹木高大茂密,樹林陰暗潮濕,葉尖經常滴雨,所以叫做”雨林”.其實這里也有善于攀援的猩猩.猿猴.在河湖附近還有河馬.大象.

      熱帶草原景觀:樹木高大稀疏,地面有高草,動物有斑馬.長頸鹿.獅子等肉食動物.

      熱帶荒漠景觀:地面以沙漠為主,動物.植被都很稀少.

      ②為什么熱帶各地的`景觀會有如此大的差異呢?

      學生活動:小組討論:

      教師總結:這種差異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各地的降水不同造成的,降水量多的地方植被就茂盛,葉子大,而降水量少的地方植被少,葉子就少,植被就稀少.

      教師活動:我們剛才考慮的都是這些氣候類型的不同點,那么它們還有那些相同的地方?比如從氣溫角度來分析。

      總結:這四種熱帶的氣候的共同特點為:終年高溫。

      不同點為:降水量不同,最多的熱帶雨林氣候,最少的為熱帶沙漠氣候。而熱帶季風氣候和熱帶草原氣候的降水都是一年分為旱雨兩季,而季風氣候是旱雨兩季明顯,降水總量大;草原氣候也有旱雨

      2、 出示新加坡等四地的氣溫、降水資料圖完成下表

      景觀名稱 熱帶雨林 熱帶草原 熱帶季雨林 熱帶荒漠

      對應地名

      全年降雨量

      氣候特征

      3、教師活動:

      那么這些氣候類型各分布在世界上哪些地方?那個地方氣候類型分布最廣

      學生讀圖回答:

      熱帶雨林氣候: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最廣的是南美洲的亞馬遜平原。

      熱帶草原氣候:主要分布在雨林兩側,最廣的是非洲。

      熱帶季風氣候:主要分布在亞洲的印度半島.中南半島,最廣的是亞洲。

      熱帶沙漠氣候:主要分布在南北回歸線的內陸及大陸兩岸地區,最廣的是非洲的北部。

      4、小結

      現在,請大家把書合上,我們來回憶一下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內容

      5、課堂練習

      板書設計:

      熱帶氣候類型:

      1. 熱帶雨林氣候: 2. 熱帶季風氣候:

      3. 熱帶草原氣候: 4. 熱帶沙漠氣候:

    初中地理教案 篇2

      教材分析

      人是社會的主體,人的生存離不開自然環境,關于世界的人口在迅速增長的這個結論,學生已經了解,但是如何準確、科學的表述從歷史發展的過程中,人口的增長速度的變化及其帶來的影響?人口分布的不平衡,分析為什么存在這么大的差異?學生對這些問題的認識和理解,還遠遠不夠,本章從人地關系的角度,闡述了有關人口地理方面最基本的一些知識,為今后學生參加生產實踐和進一步學習打下基礎。人口的增長、分布及人口問題是人口地理中最基本的知識,也是學習本章各部分知識的基礎。

      學情分析

      學生第一次接觸人文方面的知識,有可能激發學習興趣,也有可能根本不入門。人口問題是現在社會上出現頻率較高的話題,各國、社會各界對人口問題的關注有助于學生的理解,積極運用辯論的形式激發學生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理解人口增長、分布的特點、世界人口問題及其對社會、環境和經濟的影響。

      過程與方法:學會運用地圖、資料,說出世界人口增長和分布狀況,以及世界人種的'分布。通過地圖,能分析影響各地區人口密度的自然原因。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了解世界人口問題,初步形成正確的人口觀,意識到“控制人口數量、提高人口素質”的緊迫性,并從中學會用辯證的眼光去分析問題,樹立可持續發展的觀念。

      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

      1.世界人口增長和分布的特點。

      2.人口增長與社會、經濟的發展相適應,與環境、資源相協調。

      教學難點:

      1.人口自然增長率、人口密度的概念。

      2.人口增長的地區差異。

      3.人口問題及對策。

    初中地理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 了解海水運動的主要形式及其對 地理環境的影響。

      2. 了解洋流的類型及其成因,大洋表層環流的分布規律以及洋流的 地理環境的影響。

      教學建議

      關于表層洋流的分布的 教學建議

      在 教學中, 教師可引導學生讀《世界表層洋流的分布》,以太平洋和大西洋洋流為例,對比兩大洋洋流的分布,找出分布的規律。然后, 教師引導學生讀《世界洋流模式》,歸納出世界大洋中低緯度和中高緯度環流分布規律。

      關于海水運動形式的 教學建議

      在課堂 教學中, 教師可讓學生根據對海洋的了解說明海水運動形式。然后, 教師歸納出海水運動的主要形式:波浪、潮汐和洋流。在講解波浪和潮汐運動時,可從能量來源、形成過程、產生的影響和驅利避害的措施幾方面進行講述。

      關于洋流的形成的 教學建議

      教材的這部分內容,主要講的是洋流按形成原因分類,既風海流、密度流和補償流。在課堂 教學中, 教師可首先介紹風海流的形成,這是一個重點內容,然后介紹密度流和補償流。在 教學中,要講清三類洋流的概念、成因,補償流的分類等。在洋流形成原因的分析中,要聯系行星風系、海水的溫度和鹽度分布、海陸分布、地轉偏向力等諸多影響因素。

      關于洋流對 地理環境的影響的 教學建議

      洋流對 地理環境的影響,主要表現在沿岸氣候、海洋生物分布和漁業生產、海洋航運、海水凈化等方面。關于洋流對流經海區的沿岸氣候的影響,可以澳大利亞大陸東西兩岸的氣候類型進行對比,說明寒暖流對氣候的影響;關于洋流對海洋生物及漁業資源的影響,可從寒暖流的交匯和補償流的上升說明;關于洋流對海洋航運的影響,可以北印度洋的季風洋流為例,說明在冬夏不同季節,洋流的流向的變化對海洋航運的影響。最后,聯系海洋污染物的擴散和加速自凈,說明洋流的作用。

      教學設計方案

      〖引入新課〗

      1. 提問:在同學們中可能有不少人去過海濱,你知道海水運動有哪些形式嗎?

      2. 歸納:海水運動有多種表現形式,主要是波浪、潮汐和洋流三種。

      〖海水運動形式的 教學〗

      1. 讀:課本《波浪》景觀

      2. 講解:海水的波浪運動,就能量來源和產生原因來說,有其能量來自風能形成的風浪,有其能量來自地震和火山爆發釋放出的地球內能或熱帶風暴引發的海嘯,也有其能量來自天體引力使海水漲落形成的潮汐波。然而,最常見的一種波浪是風浪。在風力作用下,海面波狀起伏,隨著風速越大,波浪的規模越大,破壞力也越大,對沿海建筑、航運、漁業、海洋石油生產等有不利的影響。遇有巨大的風浪襲擊時,應采取加固海堤、封航、休漁、拋錨等措施。

      3. 讀:課本《大潮和小潮》、《錢塘潮與杭州灣地形》示意

      4. 演示:錄像《錢塘潮》

      5. 講解:潮汐的概念,大潮和小潮的形成與月相變化的關系,著名的錢塘潮的形成與杭州灣地形的關系,以及潮汐對航海和海岸工程建設的影響。

      6. 讀:課本《墨西哥灣暖流》示意

      7. 講解:以墨西哥灣暖流為例,說明洋流的概念;從墨西哥灣暖流的規模上引出洋流的形成。

      8.板書:海水運動形式:

      1、波浪:風浪、海嘯、風暴潮、潮汐波等

      2、潮汐:大潮(朔望月)小潮(上下弦月)

      3、洋流:海水常年大規模定向流動

      〖洋流的形成的 教學〗

      1. 復習:地球上的氣壓帶和風帶分布。

      2. 講解:風海流是在盛行風的作用下形成的規模很大的洋流,如在信風帶形成了赤道洋流,在西風帶形成西風漂流等。在風海流形成過程中,還受到了陸地形狀和地轉偏向力的影響。

      3. 讀:課本《直布羅陀海峽兩側海水鹽度剖面及海水流向》示意

      4. 講解:密度流是各個海域的海水因溫度、鹽度的不同,導致密度不同,在相同水深處出現液體壓強差異,引起海水的定向運動。例如,地中海的鹽度高于大西洋,在水深500米處,地中海的海水經直布羅陀海峽流向大西洋,而大西洋表層海水則流向地中海,補償地中海海水的缺失。

      5. 板:《南美大陸西岸的秘魯寒流及秘魯漁場的形成》示意

      6. 講解:補償流的形成、分類,秘魯漁場的.形成。

      7.板書:洋流的形成:

      ⑴風海流:主要受盛行風和地轉偏向力作用形成。

      ⑵密度流:海水溫度、鹽度不同導致密度不同形成。

      〖表層洋流的分布的 教學〗

      1. 讀:課本《世界表層洋流的分布》

      2. 提問:對比太平洋和大西洋中、低緯度的洋流分布,從洋流的流向和性質等方面找出共同點。

      3. 讀:《世界洋流模式》

      4. 講解:世界海洋表層洋流分布規律。

      5. 讀:課本《世界表層洋流的分布》

      6. 提問:北印度洋冬、夏季洋流的流向;形成該海域洋流流向隨季節變化的原因是什么?

      7. 講解:北印度洋冬、夏季洋流的形成。

      〖洋流對 地理環境的影響的 教學〗

      1. 讀:課本P51《世界氣候類型的分布》

      2. 提問:澳大利亞大陸東、西岸的氣候類型有什么不同,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3. 講解:澳大利亞大陸東岸為濕潤的氣候類型,西岸為干旱的氣候類型。這是因為澳大利亞大陸東部沿海有東澳大利亞暖流流經,西部沿海有西澳大利亞寒流流過。暖流對沿岸地區氣候起增溫、增濕的作用,寒流則對沿岸氣候起降溫、減濕的作用。寒暖流對澳大利亞大陸東、西岸氣候的形成以及氣候的差異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4. 讀:課本P51《世界氣候類型的分布》

      5. 提問:找出寒暖流交匯的海區,并說出寒暖流的名稱。

      6. 講解:寒暖流交匯的海區,形成世界著名的大漁場。另外,洋流還對航海和海洋污染物的擴散產生影響。

      7.板書:洋流對 地理環境的影響:

      氣候:暖流增溫、增濕,寒流降溫、減濕

      漁業:寒暖流交匯區形成大漁場

      航運:順風順水快,逆風逆水慢

      污染:范圍擴大,凈化加快

      探究活動

      探究活動:觀測海水運動

      1.觀測風浪運動:

      在沿海地區的學校,可組織學生觀測海洋風浪運動。可利用風速儀測出觀測時的風速,也可收聽當地氣象臺站的氣象預報,將風力大小的數據以及發生的時間記錄下來。同時,將目測的浪高數據以及發生的時間記錄下來。分析風力和浪高數據,找出海洋風浪運動的規律,為沿海的捕漁業和航海業提供服務。

      2.觀察潮汐現象:

      在沿海地區的學校,可組織學生觀測海洋的潮汐現象。觀測內容為每天海水的漲落時間、次數、潮差,結合月相變化觀察大潮和小潮的出現。

      >

    初中地理教案 篇4

      【學習目標】:

      1、了解不同類型國家的人口、面積、制度等方面的不同

      2、知道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的分布的特點

      3、理解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的經濟發展的差異

      【學習重點】:

      1、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的分布的特點

      2、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的經濟發展的差異

      【學習過程】

      一、自主學習

      學習任務一:閱讀課本P87文字,結合1999年資料,了解世界不同類型國家的情況

      1、目前,全世界______億人,分別居住在________多個國家和地區。

      2、俄羅斯的領土面積廣大__________萬平方千米,是世界上_________的國家,_________是世界上最小的國家,被稱為___________。

      3、中國是世界_________人口大國,澳大利亞是一個____________的國家。

      4、從政治體制看,中國是______________國家,美國是______________國家

      5、背誦課本P87的1999年資料中,面積前10位的國家,人口居世界前10位的國家

      學習任務二:閱讀課本P88文字,了解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的分布的特點

      1、根據經濟發展水平的高低,通常可把世界上的國家劃分為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發達國家大多分布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這些發達國家,除____________和_________外,都分布于____________。

      2、發展中國家以_______、非洲和_____________的國家為主,絕大部分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后新獨立的國家,主要分布于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目前中國也是____________。

      學習任務三:閱讀課本P88-P91,理解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的經濟發展的差異

      1、閱讀第一段,思考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有哪些不同?(課本上劃出)

      這些差異主要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的差異造成的。

      2、發達國家利用其掌握的__________和從發展中國家購買來的_______________,制造_______________的工業品,并銷往到世界各地,獲取__________,因而經濟發展水平比較高。

      3、大多數發展中國家,由于歷史上長期受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的侵略剝削,大量資源被掠奪,生產品種_______,建設資金_______,生產效率_______,導致社會經濟發展相對落后,有些國家還處于非常貧困的狀態。

      4、閱讀“南北關系“了解”南北差距“、”南北對話“、”南南合作“

      5、閱讀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人口與國內生產總值比較,填空:

      (1)圖5-3發達國家占世界總人口的________發展中國家占________。

      (2)圖5-4發展中國家占世界國內生產總值的________,發達國家占___________。

      6、閱讀圖5-5,了解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工農業生產發展差異

      7、完成活動題的填表

      8、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各國都應該遵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項原則,以求得共同發展與進步。

      二、合作共建

      1、讀”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人口與國內生產總值比較圖“,完成下列要求

      (1)在圖中填出發達國家、發展中國家所占的`比例

      (2)將下列國家同它們所屬的經濟發展水平和所在的大洲,用直線連接起來

      (3)根據以上連線并聯系”世界政治地圖“可以知道,發展中國家主要分布在_________洲、________洲和__________洲,發達國家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洲、________洲和_________洲,從北半球位置分析,發達國家主要位于_______半球北部,發展中國家主要分布在_______半球的南部和_____________半球。

      三、系統總結

      發與一、不同類型的國家(數量、面積、人口、政治體制)

      展發二、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的分布特點:發達國家:主要在______半球,

      中達發展中國家主要分布在_____半球的南部和南半

      國國人均國民生產總值差異

      家家三、發展中國家與人口與國內生產總值差異

      發達國家差異工農業生產發展差異、導致差異的主要原因

      四、診斷評價

      1、有關世界上面積居第二位的國家的敘述,正確的是()

      ①人口也居世界第二位②地廣人稀③屬于發達國家④發展中國家⑤資本主義國家

      A、①②③B、④⑤⑥C、②③④D、②③⑤

      2、下列不是我國五項原則內容的是()

      A、各國應該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B、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內政

      C、和平共處,平等互利D、求同存異

      3、發達國家大部分位于()

      A、南半球B、北半球C、亞洲D、非洲

      4、下列敘述中,不符合歐美發達國家狀況的是()

      A、交通擁擠,人口增長快B、工農業生產發達,生產水平高

      C、市場繁榮,環境幽雅D、受教育程度高,生活質量好

      五、課后反思

      發展中國家應采取哪些措施來促進本國經濟的發展,以縮小同發達國家的差距?

    初中地理教案 篇5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認識兩極地區的位置范圍、氣候條件、自然環境、自然資源等。

      2、會用地圖、景觀圖片和相關資料,總結歸納出兩極地區的環境特點。

      3、學會在以兩極為中心的地圖上辨別方向。

      4、培養從圖片中提取地理信息的能力。

      (二)能力目標

      1、掌握運用地圖和相關資料說明某一地區位置特點的方法。

      2、掌握使用兩極地形圖和景觀圖片,總結歸納兩極地區氣候特點的方法。

      3、使用兩極地區氣溫圖表區分兩極氣候的特點。

      4、掌握利用經緯網在以兩極地區為中心的地圖上判斷方向的方法。

      (三)情感目標

      通過學習,讓學生感受到科學家熱愛科學、不畏艱險、勇于探索的精神,并增強他們保護兩極地區環境的意識和熱愛祖國的情感。

      二、教學重點與難點

      (一)教學重點

      兩極地區的位置、氣候、自然環境、自然資源等。

      (二)教學難點

      1、判斷兩極地區的方向,辨別周圍環境。

      2、讀圖理解、區分兩極地區的自然環境的差異。

      3、讀圖分析能力與技巧的培養。

      三、教學突破

      1、分別用南極地區和北極地區的地圖,說明兩極地區的位置。

      2、在以兩極為中心的地圖上,用經緯網辨別方向和周圍的環境

      3、利用兩極地區氣溫圖,區分兩極地區自然環境的差異。

      4.利用圖片等相關資料,總結、歸納兩極地區的自然環境特點。

      四、教學準備

      北極地區圖、南極地區圖、兩極地區氣溫比較圖、有關閱讀資料、圖片、課件等。

      師

      生

      活

      動

      教學提示與建議

      (一)冰雪覆蓋的地區

      1、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請大家看一段錄像,猜一猜片中展現的是哪兒的景象?(播放極地區的景象錄像)

      總結:這就是神秘的北極地區和南極地區,今天我們進入到這兩個特殊地區,去解開它們神秘的面紗。

      板書:兩極地區。

      2、兩極地區都是被冰雪覆蓋的地區,為什么呢?我們來揭示這一問題。

      板書:冰雪覆蓋的地區。

      展示北極地區圖和南極地區圖。

      請同學們從圖中查出兩極地區的位置范圍和周圍的大洲或大洋。(北極地區:位于北緯66.5以北,中心位置是北冰洋,周圍被亞洲、歐洲、北美洲環繞。南極地區:位于南緯66.5以南,中心位置是南極大陸,周圍被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環繞。)

      3、引導:從緯度位置看,兩極地區接受的熱量多嗎?試從這個方面解釋兩極地區冰雪覆蓋的原因。(兩極地區緯度高,太陽斜射,所得的太陽光熱少,氣溫低,大部分地區冰雪終年不化,所以形成厚厚的冰雪,覆蓋著陸地和大洋。)

      總結:由于太陽斜射,兩極地區氣溫很低。都有極晝、極夜現象,這是由地球公轉引起的。

      4、南北極氣溫比較圖。

      讀圖對比一下兩極的氣溫值,結合課本102頁有關材料,探究:在兩極地區不同的氣溫影響下,氣候和自然景觀會有什么差異?(南極氣候:酷寒、干旱、大風。南極景觀:厚厚的冰層,附近海面有冰山,被稱為“白色沙漠”和“風庫”。北極氣候:氣溫高于南極,降水多于南極,風速小于南極。北極景象:終年冰封,冰雪天地。)

      板書:緯度高,氣溫低,冰天雪地,南極酷寒、干旱、大風。

      5、引導:盡管兩極自然條件惡劣,但也有生命存在,看圖10.3和圖10.4,說說最能代表兩極的動物各是什么?(南極:企鵝。北極:北極熊。)

      6、怎樣在以兩極為中心的地圖上辨別方向?(站在南極點上,前后左右都是北方。站在北極點上,前后左右都是南方。)

      7、過渡:南極遠離人類的居住地,自然條件又非常惡劣,但每年都有大批的科學家前去考察,出于什么目的?帶著這一問題,我們探究下一個問題。

      (二)科學考察的.寶地

      承接過渡語,板書:科學考察的寶地。

      1、閱讀自學104—106頁教材內容,歸納總結:南極地區有哪些自然資源?((1)有煤、鐵等豐富的礦產資源。(2)儲存著大量的固體淡水資源。(3)沿岸棲息著無數的海洋生物。(4)還有原始的自然環境,成為天然實驗室。)

      板書:豐富的自然資源。

      總結:科考環境也是一種寶貴資源。為什么把南極地區稱為“天然實驗室”?

      板書:天然實驗室。

      南極大陸地下的煤是怎樣形成的?

      原始的自然環境為科學家們進行氣象、冰川、地質、海洋、生物等學科的科學研究提供了便利。根據大陸漂移學說,南極大陸原來并不在南極位置,而是位于溫帶地區,生長著茂密的森林,經過地質變化形成煤層。

      2、展示我國科學家在南極地區考察的照片,看到這些圖片,我們感到很自豪。目前,已有18個國家在南極地區建立了140多個科學考察實驗站。

      從南極地圖上,找出中國的兩個科學考察站:長城站和中山站,描述它們所在的位置。(長城站在西經60,南緯60附近。中山站在東經70,南緯70附近。)

      長城站和中山站的建立時間為什么都選擇在2月?(2月是南極地區氣溫最高的季節。)

      小結:兩極地區的地理位置用經緯線來確定,南極的氣候與北極相反。

      3、自學105頁閱讀材料《穿越南極》,體會南極考察隊員勇于為科學獻身的精神。

      4、閱讀課本秦大河的描述,體會極地的科考價值。

      南極考察如火如荼,自讀課本106頁內容,說說北極科考為什么越來越頻繁?(北極與南極一樣,都有重要的科考價值。二戰之后,又在北極地區發現和開采了石油、天然氣、煤、鐵等資源。)

      5、總結: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不久的將來,兩極地區必將為人類提供寶貴的財富。

      (三)極地的保護與和平利用

      1、展示日本南極捕鯨的資料。兩極地區都有大量的生物資源,但都不同程度地遭到濫捕和濫殺,使兩極地區的鯨魚資源已陷于危機之中。該怎樣對待兩極地區的資源呢?我們以展示的資料為背景材料,分成日本方和國際社會方,兩方進行辯論,在辯論中達到探究的目的。(按照日方和國際方各分成幾個小組,然后以小組為單位,準備辯論材料。各組派代表發言、辯論,氣氛熱烈,精彩之處鼓掌歡迎。日本方的辯論中心:捕鯨是為了搞科研,鯨肉食品只是科研的副食品。國際社會方的辯論中心:進行科研并不需要每年大規模捕鯨,況且,現代科學技術并不需要殺死鯨魚來搞科研。)

      板書:極地的保護與和平利用,濫捕、濫殺。

      2、總結:人類再也不能失去最后這片凈土了,各國要引起重視,務必用條約的形式束縛各國。旨在保護南極環境的《南極條約》于1959年12月簽訂,我國于1983年正式加入。

      板書:南極條約。

      (四)本課小結

      通過本節學習,我們認識了兩極地區惡劣的自然環境和豐富的自然資源。我們了解極地地區,就是為了更合理地利用它,保護它,為人類做出應有的貢獻。

    【初中地理教案】相關文章:

    地理初中教案05-13

    初中地理教案06-07

    初中地理教案04-24

    初中地理的教案06-11

    初中地理教案11-07

    初中《西亞》地理教案08-23

    【精】初中地理教案12-26

    【熱】初中地理教案01-05

    【推薦】初中地理教案01-07

    初中地理教案【熱門】01-06

    国产福利萌白酱精品tv一区_日韩亚洲中字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欧洲高清无码在线_全黄无码免费一级毛片
    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精品中文字幕一区在线 | 欧美黑白配黑人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国产一区二区97 | 思思久久精品6一本打道 | 久久99情品久久久久久婷婷 | 在线视频国产亚洲欧美一区不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