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心理健康主題班會教案3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總歸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那要怎么寫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心理健康主題班會教案3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心理健康主題班會教案 篇1
一、活動目的:
1、引導學生了解一些排解煩惱的方法,使學生知道應該笑對生活中的不如意,做一個快樂的人。2、學會更好地調節自己,使自己擁有積極健康的心理狀態和情緒。
二、活動重點:
引導學生通過觀察體驗別人的快樂與煩惱,找到快樂的真諦。
三、活動難點:
引導學生用自己所掌握的尋找快樂的策略來更好地調整自己。
四、活動時間:
20xx年x月x日活動過程:一、創設情景體驗煩惱:1、揭題,教師激情導入:人人都想和快樂在一起,天天快樂,時時快樂。但是,在我們的生活、學習中,總會遇上這樣那樣不順心的事。這不,昨天早上,老師騎著自行車來上班,突然,在拐彎口橫沖出來一輛摩托車,躲避不及,老師摔倒了,腿摔破了皮。誰知騎摩托車的人絲毫沒有歉意,連車都沒停,揚長而去。這使老師非常生氣,這人既不遵守交通規則,又缺乏應有的社會公德,太不應該了。老師扶起摔倒的自行車,揉著摔疼的腿,心里很不愉快。是啊,生活中,讓人生氣、讓人煩惱、讓人痛苦的事情太多了,同學們,在你的生活中,遇到過令你不快的事情嗎?2、趁機引導,回憶煩惱:誰都難免會遇到不愉快的事,請大家拿出小紙片,寫出最近遇到的令你煩惱的事。二、學生互動,傾訴煩惱:1、教師導語:生活中人人有煩惱,有了煩惱怎么辦?請大家來聽一個故事:《國王長了一只兔耳朵》。2、教師故事。3、教師引導:有了煩惱,讓我們像故事中的理發師一樣來大聲地說出自己的煩惱!4、說出內心話:引導學生訴說感到不愉快的事。三、交流方法,心理疏導:1、觀看心理小品,評析是非:小品:(內容概要:小明在踢足球,不小心摔了一跤,李麗正想去扶他,老師走了過來,說是李麗把小明弄倒了,就批評李麗。李麗很生氣,在學校把氣壓在心里,放學了,在回家的路上,她邊走邊摘樹葉出氣。)2、教師導語:我們看了同學生氣時的各種表現,請大家討論,他們這樣做對嗎?為什么?看我們能不能自己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3、教師導語:大家遇到的問題中,有許多煩惱其實是可以排解的',可以感受快樂的。4、講故事:《豬八戒新傳》。思考:為什么同樣面對下崗,沙和尚滿臉笑容,而豬八戒卻悶悶不樂?教師小結:不同的想法,對人的影響多大!5、情境游戲:《猜一猜》情節設計:晶晶上前,做悶悶不樂狀,委曲地自言自語:作文課,我認真地寫,滿懷信心地給老師看,老師說不行;而同桌這么死板的作文,老師卻說好多了。教師引導(1):你能猜出此時晶晶在想些什么嗎?(老師處理事情不公正;同桌會拍馬屁;老師看不起我)情節設計:老師又湊到晶晶的耳旁低語幾句,晶晶眉頭舒展開來。教師引導(2):猜一猜老師剛才對晶晶說了什么?(請換一個角度想問題)情節設計:晶晶跳著,笑著回到了座位上。教師引導(3):請同學們猜一猜,晶晶為什么這么高興?她是怎么想的?(老師覺得我的作文水平比同桌高,應該寫得更好;老師對我嚴格是為我好。)6、心理體驗,出示:小藝買了一件新衣服,自己挺滿意。可是,鄰居芳芳說:“太難看了!”小藝這樣想:。她覺得特別傷心。小藝這樣想:。她覺得還可以。小藝這樣想:。她覺得很快樂了。7、師小結:要知道,一個人遇到不順心或不公正的對待時,他并不是世界上最倒霉、最不幸的人,世界上很多事,取決于我們的想法,有時候換個角度想問題,能讓我們擺脫煩惱,增強自信,找到快樂。四、分享經驗,體驗快樂:1、過渡:我們知道,生活中有快樂就有煩惱,有幸福就會有痛苦,請你說說你遇到不開心的事情時,是怎么調整自己的心態的?2、在小組交流會后全班交流:做自己喜歡的事;聽聽音樂,唱唱歌;看看漫畫……3、教師點撥:怎樣才能做一個快樂的人?大家的辦法真多!這些讓我們快樂的辦法就像是我們的心靈營養餐,讓我們擺脫煩惱,忘記不快,高興起來。4、享用“心理快餐”: 教師導語:現在,大家行動起來,一起來享用美味的心理佳肴吧!5、介紹另一些生活中常用的能創造快樂, 發泄不良情緒的辦法:教師過渡:這些能使自己經常開心的小竅門真好,生活中能給我們帶來快樂的辦法可多了!如:讀有趣的書;至少培養自己有一種興趣愛好;經常與家人、同學、朋友在一起,談心、玩耍; 照鏡子,與鏡中的人說說話;到沒有人的地方大聲喊叫;在勞動創造中體會快樂……6、教師贈言:面對復雜的生活,我們應該用積極的辦法去調整好自己的情緒,使自己永遠快樂。五、關注他人,共享快樂:1、小組合作,排解煩惱:開展“我來安慰他”活動:通過體驗活動,還沒有完全拋開活動之初回憶產生的煩惱的同學,同組的學生共同承擔義務,共同商議,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 和這次活動中了解的方法, 鼓勵同學嘗試排解煩惱。教師引導:被幫助的同學露出笑臉時, 我看到大家都笑得很甜, 幫助別人也是一種快樂。2、教師總結:今天的活動真有意思,也很成功,大家都找到了快樂的小竅門,學會了自己安慰自己。我真心希望看到我們的集體中,人人都是“快樂天使”,同時還要學做為別人排解煩惱的“快樂天使”。要在平時留心身邊的小伙伴和家人,發現誰在什么時候有不快樂的情緒的時候,設法找到原因,試著為他送去快樂。
心理健康主題班會教案 篇2
班會目的:通過這次主題班會,使學生能夠體諒父母,能縮短與父母的心理距離,學會 如何與父母溝通,真正走近父母。
班會準備:調查問卷、課件制作
開展方法: 討論法,說說、議議。
班會程序 :
一. 課前填寫調查問卷
發一紙條,調查學生與自己父母的關系,不需寫名字,請真實填寫。
A 親密 B 比較緊張 C 疏遠和一般
填完馬上收齊,統計。
二.根據課前統計情況,
導入:是誰,把我們帶到這美麗的世界?是誰,呵護我們、保護我們、照顧我們?是我們的父母!可是,現在你是否覺得父母和你們的距離已經慢慢地拉大。你和父母是否已經沒有了親密感?今天,就讓我們來學習如何走近父母。
三.出示一些圖片,內容是
1. 不顧父母勸阻,長時間上網,荒廢功課;
2. 放學遲遲不愿回家,貪玩。
3. 經常“煲電話粥”
除了以上情況?你是否還會不愿與父母外出,或長時間看電視,或與父母爭吵等情況? 請同學講講與父母還有哪些地方關系緊張?
如果你有以上情況,父母會如何懲罰自己?請同學們講講并說說被懲罰后的感受。
被父母懲罰,責罵,或者打,你會覺得父母很不近人情。那讓我們站在父母的`角度上看看
四.從父母角度看
投影畢淑敏的“孩子,我為什么打你”。
心理健康主題班會教案 篇3
一,教學目標:
通過看課件和錄像、講故事、討論等方式,使學生理解、掌握挫折的概念并能夠認識到"每個人在成長中都會經歷挫折、成功必然經受挫折、挫折對人們的影響具有‘雙重性‘的特點,從而激發學生增強自我抗挫的愿望"。
二,教學重點:
1.追求與挫折的辯證關系。
2.聯系實際、聯系自我,建立起正確的"挫折觀"。
三,教學過程
一、導人
1.播放"命運交響曲"簡介貝多芬的追求與挫折
二、講授新課
了解關于"追求與挫折"的基本知識
1.提問:用自己的語言說出"什么是追求,挫折"
2.電腦幻燈出示"追求"和"挫折"的概念
追求是指用積極的行動,爭取實現某個目標;挫折是指人們在造求某種目標的活動中,遇到干擾、障礙,遭受到損失或失敗時產生的一種心理狀態。
(二)追求與挫折的.關系
1.觀看錄像:"我們的桑蘭"(帶著問題觀看思考)
2.同學討論一一
1)"桑蘭的追求與挫折"
2)出示電腦幻燈片"桑蘭的追求與挫折"
3)討論歸納"追求與挫折"的關系
3.出示電腦幻燈片一-成長必須追求:挫折往往會伴隨著追求;不怕挫折,勇于追求。
(三)面對挫折
1.觀看錄像"同學的故事"
2.小記者談采訪感受
3.電腦幻燈出示:對我們的啟示"追求往往隨著挫折的戰勝而實現"
(四)挫折的影響
1.配樂幻燈"一封沒有發出的信"
2.討論寫信人遇到什么挫折?
帶給她什么影響?如何幫助她擺脫
消極的影響?
3.配樂幻燈一一
當今的愛因斯坦《斯蒂芬·霍金》
4.為"挫折"作新的詮釋
(五)總結升華
1.電腦幻燈:"首席科學家"一一嚴純華
2.小結全課
1)電腦幻燈一一勇于追求,不怕挫折!敢于追求,戰勝挫折!不斷追求,挑戰挫折!
2)mtv十電腦幻燈一一歌曲"未來的未來"
3)伴隨著歌聲,滾動播放
課后作業
作文:"心靈的撞擊"一一記自己追求中遇到的挫折
(重點:遇到挫折時的想法、采取的對策、產生的影響)
【心理健康主題班會教案】相關文章:
《心理健康主題班會》教案02-14
心理健康主題班會的教案02-27
心理健康主題班會教案06-16
心理健康的主題班會教案01-18
心理健康主題班會活動教案01-18
學生心理健康主題班會教案04-18
心理健康主題班會課的教案02-24
心理健康主題班會教案范文01-30
《心理健康主題班會》教案15篇02-14
《心理健康主題班會》教案(15篇)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