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教案大全>數學教案>六年級數學教案>蘇教版六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蘇教版六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時間:2022-08-20 08:40:06 六年級數學教案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蘇教版六年級數學下冊教案匯編6篇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那么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蘇教版六年級數學下冊教案6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蘇教版六年級數學下冊教案匯編6篇

    蘇教版六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篇1

      教學目的:

      1、讓學生學會運用轉化的策略,用簡便的方法解決有關分數的實際問題。

      2、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加深對轉化策略的認識,增強策略意識,培養的靈活性。

      教學重點:

      掌握用轉化的策略解決分數問題的方法,增強策略意識。

      教學難點:

      根據具體問題,確定轉化后要實現的目標和轉化的具體方法。

      教學過程:

      一、看誰的聯想最多?

      出示:男生人數是女生的2/3 看到含有分率的句子,你能想到些什么?

      學生可能說:

     。1)把女生人數看作“1” ——找單位“1”

      (2)男生人數有這樣的.2份,女生人數有這樣的3份。

      (3)一共有這樣的5份

     。4)女生比男生多1份 ——份數

     。5)男生人數占全班人數的2/5,女生人數占全班人數的3/5

     。6)女生是男生的3/2 ——分數

      小結:看到含有分率的信息,我們可以找單位“1”的量,也可從分數、份數等方面來考慮。

      二、新授

      1、完整例題2:在這個信息前加上條件“六3班一共有50人”和問題“六3班女生有多少人?”

      2、說明:這是一道分數問題,解決分數問題的常規思路是怎樣的?請你用常規思路來解決這個問題。

      3、學生獨立完成,教師巡視指導。

      4、指名交流解題思路。

      5、提問:除了常規思路,這題還可以怎樣解決?你是怎樣想的?

      6、學生獨立完成,小組交流。指名交流。

      學生可能想到:

      (一)將關鍵句轉化成份數來理解“女生有3份,男生有2份,一共是5份”

      50÷(3+2)=10(人) 10×3=30(人)

      (二)將關鍵句轉化成分數來理解“女生占全班人數的3/5”

      50×3/5=30(人)

      7、結合學生回答追問:為什么要將關鍵句轉化成“一共有5份”、“女生是總人數的3、5”?而不轉化成別的?體會不管轉化成份數理解還是分數來理解,都要轉化成和已知條件有關的信息。

      8、小結:我們原來解題時,是把女生人數看做單位“1”,所以只能用方程(或除法)解答。今天我們學習了轉化策略,就可以把單位“1”轉化成題目中的已知量,這樣就變成了一道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的應用題,可以用乘法計算。(美術組人數是已知的,要求的是女生人數,找到女生人數和總人數之間的關系,就可以直接用乘法計算了)

      三、鞏固練習

      1、練一練:學校美術組有35人,是合唱組人數的 5/8 。學校合唱組有多少人?

      (1)你打算怎樣轉化?(合唱組的人數是美術組的幾分之幾?可以怎樣列式解答?)

     。2)反思:為什么把美術組人數是合唱組的 5/8轉化為合唱組的人數是美術組的8/5。

     。3)小結:在解決有關分數的實際問題時,只要把題目中的問題轉化成已知條件的幾分之幾,就可以直接用乘法計算,使解題的方法變得簡單。

      板書:問題轉化成已知條件的幾分之幾。

      2、練習十四5:

      (1)看圖填空。

      綠彩帶

      紅彩帶

      綠彩帶比紅彩帶短 2/7 ,紅彩帶比綠彩帶長 ()/() 。

      (2)一杯果汁,已經喝了 2/5 ,

      喝掉的是剩下的 ()/() ,剩下的是喝掉的 ()/() 。

      3、練習十四6

     。1)白兔和黑兔共有40只,黑兔的只數是白兔的 3/5 。黑兔有多少只?

      黑兔只數占白兔、黑兔總只數的 ()/() 。

     。2) 小明看一本故事書,已經看了全書的 3/7 ,還有48頁沒有看。 小明已經看了多少頁?

      已經看的頁數是沒有看的頁數的 ()/() 。

      4、只列式,不計算。(說說你是怎樣轉化的)

     。1)修一條長30千米的路,已經修的占剩下的 2/3 ,已經修了多少千米?

      (2)山羊有120只,比綿羊少 1/6 ,綿羊有多少只?

     。3)甲數是乙數的2/3,乙數是丙數的3/4,甲、乙、丙三數的和是180,甲、乙、丙三個數各是多少?

      5、有3堆圍棋子,每堆60枚。第一堆的黑子和第二堆的白子同樣多,第三堆有 1/3是白子。這三堆棋子一共有白子多少枚?

      6、思考題:

      有兩枝蠟燭。當第一枝燃去4/5 ,第二枝燃去 2/3 時,他們剩下的部分一樣長。這兩枝蠟燭原來的長度比是( ):( )。

      全課小結:今天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么知識?你有哪些收獲?

      板書設計:

      用轉化思路解答分數除法應用題

      繁 簡

      用方程解答: 用乘法解答:

      解:設女生有x人。

      x+2/3 x=35

      5/3x=35 35×3/5=21(人)

      x=21

      答:女生有21人

    蘇教版六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篇2

      復習內容:第12冊P92—93“練習與實踐”7—9題。

      復習目標:

      1.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商品打折出售的含義,進一步掌握分析數量關系的方法,熟練掌握列方程解答稍復雜的百分數實際問題的方法,理解不同形式的打折問題之間的聯系,并能熟練解答。注重知識間的聯系與融會貫通。

      2.在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活動中,發展學生的數學思考能力,提高用方程表示數量關系的能力,進一步積累解決問題的經驗,增強數學應用意識。

      3.讓學生在學習和游戲中獲得成功體驗,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愛好。

      教學準備:課件

      課時安排:第二課時

      課前設計:

      1.出示習題。一種圖書打八折后售價是20元,這種圖書原價是多少元?

      2.學生練習、交流、檢驗。

      3.練習P93第7、8兩題。指導學生理解“降價10%”的含義。第8題提醒學生注意:兩種襯衫的`原價是相同的,但由于打的折扣不同所以現在售價是不同的;所花的108元是兩種襯衣現價的和。

      4.練習P93第9題。

      學生通過自主探索和合作探索發現規律,并運用規律求出所框的4個數。

    蘇教版六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篇3

      教學內容:教材55頁的例2和練一練,練習十二的第3--5題。

      教學目標:使學生經歷探究根據給出的方向和距離在平面上畫出相關物體的位置的方法,并能根據給出的方向和距離在平面圖上準確畫出相關物體的位置。

      重點難點:幫助學生進一步理解和掌握用方向和距離在平面圖上表示物體位置的方法。

      教學準備:教學光盤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出示以燈塔為中心的平面圖。

      (1)以燈塔為中心,燈塔的上、下、左、右分別表示什么方向?

      相機指出:東——E 西——W 南——S 北——N

      (2)在圖上指出北偏東、北偏西、南偏東、南偏西的方向。

      2、如果知道燈塔北偏東40°方向20千米處是清涼島,你能在圖上表示出清涼島的嗎?這節課我們就研究根據給出的方向和距離在平面圖上準確畫出相關物體的位置的方法。

      二、展開

      1、明確清涼島的位置。

     。1)題目中告訴我們清涼島在哪里?

     。2)你能在圖上指一指清涼島的大致位置嗎?

      自己在圖上指出來,并和同學交流一下。

      2、探究操作。

     。1)怎么在圖上畫出清涼島的位置呢?

      在小組中討論后全班交流。

      使學生認識到要先畫出表示方向的射線,再確定燈塔到清涼島的圖上距離。

      (2)怎么畫出北偏東40°的射線?

      各自用量角器在圖上畫一畫,邊畫邊思考:應該怎么擺放量角器,怎么看量角器上的度數?

      指名上黑板畫,注意引導學生正確擺放量角器。

      讓學生說說畫表示方向的射線時要注意什么?

     。3)怎么確定燈塔到清涼島的距離?

      圖中告訴我們這幅圖的`比例尺是多少?表示什么意思?

      清涼島在北偏東40°方向20千米處,圖中清涼島的位置在燈塔處沿北偏東40°方向的射線幾厘米的地方?怎么想?

      各自計算后指名匯報:20÷5=4(厘米)

      追問:為什么用20÷5就是圖上距離了?

      引導學生在圖上標出清涼島的位置,并與同學交流。

      3、試一試

     。1)出示題目要求:在燈塔南偏西30°方向15千米處是紅楓島,你能在圖中表示出它們的位置嗎?

     。2)各自獨立完成。

     。3)組織全班交流,重點交流畫南偏西30°方向的射線的方法和所確定的位置。

      三、練習

      1、討論“練一練”

     。1)看圖說一說:圖上熊貓館在猴山的什么方向,距離是猴山多少米?孔雀園呢?

      自己先算一算實際距離,然后與同座位的同學說一說。

      匯報交流:熊貓館在猴山的什么方向?距離猴山多少米?怎么算出來的?連起來怎么說?

      孔雀園呢?

      引導學生說出:熊貓館在猴山北偏西60°方向120米處。孔雀園在猴山南偏東35°方向90米處。

     。2)蛇館在猴山南偏西45°方向150米處。怎么在圖上表示出它的位置。

      各自在圖上畫出表示南偏西45°方向的射線,再算出圖上距離,最后標出蛇館的位置。

      練習后交流思考的方法和具體的畫法。

      2、討論練習十二第3題。

      (1)出示題目,理解題目所包含的信息。

     。2)飛機A在機場的什么位置?

      (3)飛機B、C、D、E分別在機場的什么位置?你能在途中表示出這四架飛機的位置嗎?

      各自在圖上表示出來,然后匯報交流。

      四、課堂作業:練習十二第4題和第5題以及補充習題相關練習。

    蘇教版六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篇4

      教學內容:教科書94頁“練習與實踐”的第7~10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進一步理解比的意義和基本性質以及比與分數、除法的關系的理解。

      2、能運用比和比例的知識解決一些簡單實際問題,積累解決問題的經驗。

      教學重點:

      使學生加深認識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

      教學難點:

      能判斷兩個比能能不能組成比例,能比較熟練地解比例。

      教學準備: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與反思

      今天我們一起來復習正比例和反比例相關知識。

      怎樣判斷兩種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關系?

      學生交流

      二、練習與實踐

      1.完成“練習與實踐”第7題

      讓學生先獨立完成,再點評。

      2.完成“練習與實踐”第8題

      引導學生列舉幾組對應的數值

      再分析每組中兩個數的關系,再判斷。

      3.完成“練習與實踐”第9題

      第1小題讓學生根據圖中標出的點的位置算出相應的耗油量與行駛路程的比值,再作判斷。(行駛75千米的耗油量是6升。)

      第2小題讓學生在教材的方格圖上描點、連線,

      引導學生聯系畫出的圖象判斷汽車在市區行駛時,行駛的`路程與耗油量成不成正比例。

      體會數形結合在解決問題方面的價值。

      4.完成“練習與實踐”第10題

      什么叫比例尺?比例尺有幾種類型?舉例說說它的意思?(重點是線段比例尺)

      怎樣求圖上距離?怎樣求實際距離

      學生量出的圖上距離。

      利用的線段比例尺,求出相應的實際距離

      三、

      通過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學生交流

      四、作業

      完成《練習與測試》相關作業。

      板書設計

      關于正比例和反比例的復習

    蘇教版六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篇5

      教學內容:

      比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具體情境中初步理解圖形的放大和縮小,學會利用方格紙把一個簡單圖形按指定的比放大或縮小。

      2、使學生在觀察、比較、思考和交流等活動中,感受圖形放大、縮小在生活中的應用。

      3、初步體會圖形的相似,進一步發展空間觀念。

      重點難點:

      1、理解圖形的放大和縮小,能利用方格紙把一個簡單圖形按指定的比放大或縮小

      2、學生在觀察、比較、思考和交流等活動中,感受圖形放大、縮小,初步體會圖形的相似,進一步發展空間觀念。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呈現例1圖片在黑板上。

      提問:把放大前后的兩幅畫相比,你能發現什么?

      根據學生回答的情況,談話導入:像剛才把一幅長方形畫放大后,長方形的長和寬與原來相比,其中變化有什么規律?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內容。

      板書課題:圖形的放大和縮小

      二、教學例1。

      1、認識圖形的放大

      出示例1中兩幅圖片長和寬的數據。

      提問:兩幅圖的長有什么關系?寬呢?

      組織學生先討論,啟發學生用不同的方法比較出兩幅圖的長和寬的關系:第二幅圖的長是第一幅的2倍,寬也是第一幅的2倍;第一幅圖和第二幅圖長的比是2:1,寬的比也是2:1,等等。

      指出:把圖形的每條邊放大到原來的2倍,就是把圖形按2:1的比放大。

      提問:剛才我們在電腦上操作時,把原來的一幅長方形按怎樣的比放大了?

      2、認識圖形的縮小。

      談話:我們可以把一個圖形按一定的比放大,也可以把一個圖形按一定的比縮小。 提問:如果要把第一幅圖按1:2的比縮小,縮小后的長與寬各應是原來的`幾分之幾?

      各是多少厘米?

      先在小組里說一說,再組織全班交流。

      三、教學例21、出示例2,讓學生讀題

     。1)提問:按3:1放大是什么意思?放大后的長、寬各是原來的幾倍?各應畫幾格?

      (2)學生畫圖,再展示、交流。

     。3)讓學生嘗試在方格紙上畫出縮小后的長方形,再展示各自畫的圖形,并交流思考的方法。

      重點指導學生說說縮小后的長方形的長和寬應是原來的幾分之幾,各應畫多少格。

      2、討論:把放大和縮小后的圖形與原來的圖形相比,你有什么發現?

      讓學生明確:放大和縮小后的圖形與原來的圖形相比,大小變了,但形狀沒變。(放大和縮小后的圖形長與寬的比與原來圖形的長和寬的比是完全一樣的。)

      3、教學試一試

      先獨立畫出按2:1的比放大后的三角形,再讓學生說一說自己是怎么畫的?

      提問:量一量,斜邊的長也是原來的2倍嗎?你發現什么?

      小結:把三角形按2:1的比放大后,各條邊的長都是原來的2倍。

      四、鞏固練習

      1、做練一練

      讓學生按要求在方格紙上畫出縮小后的圖形,再讓學生說一說是怎樣畫的,縮小后有關邊的長度是原來的幾分之幾,各應畫幾格?

      2、做練習六第1、2題。

      第1題要引導學生具體分析相關圖形邊的長度,并完成填空,再組織交流。

      五、全課小結。

      什么是圖形的放大和縮小。要遵循什么原則?放大和縮小后的圖形與原來的圖形有什么關系?

      六、課堂作業 補充習題28-29頁

    蘇教版六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篇6

      教材分析:

      本單元在學生認識了圓,掌握了長方體和正方體的形狀特征以及表面積與體積計算方法的基礎上編排,是小學數學最后教學的形體知識。與長方體、正方體一樣,圓柱和圓錐也是基本的幾何形體,在日常生活和生產勞動中經常能夠看到這些形狀的物體。教學圓柱和圓錐,能夠擴大學生認識幾何形體的范圍,豐富對形體的認識,有利于解決更多的實際問題。教學圓柱和圓錐,也能夠豐富學生認識幾何形體的活動經驗,深入理解體積的意義和常用的體積單位,有利于完善認知結構,發展空間觀念。教學圓柱和圓錐,還能夠給學生提供探索表面積和體積計算公式的機會,有利于轉化能力和推理能力的進一步提高。全單元編排五道例題,具體安排見下表:

      例1 圓柱、圓錐的形狀特點

      例2 圓柱的側面積

      例3 圓柱的表面積

      例4 圓柱的體積

      例5 圓錐的體積

      教學目標:

      1、 使學生認識圓柱和圓錐,掌握它們的特征,知道圓柱是由兩個完全一樣的圓和一個曲面圍成的,圓錐是由一個圓和一個曲面圍成的;認識圓柱的底面、側面和高;認識圓錐的底面和高。進一步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使學生能舉例說明。圓柱和圓錐,能判斷一個立體圖形或物體是不是圓柱或圓錐。

      2、使學生知道圓柱側面展開的圖形,理解求圓柱的側面積、表面積的計算方法,會計算圓柱體的側面積和表面積,能根據實際情況靈活應用計算方法,并認識取近似數的進一法。

      3、使學生理解求圓柱、圓錐體積的計算公式,能說明體積公式的推導過程,會運用公式計算體積、容積,解決有關的簡單實際問題。

      教學重點:圓柱體積計算公式的推導和應用。

      教學難點:靈活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課時安排: 10課時

      第一課時:認識圓柱和圓錐

      教學內容:教材第9~10頁的例1和第10頁的“練一練”,完成練習二第1~3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觀察、操作、交流等活動中感知和發現圓柱、圓錐的特征,知道圓柱和圓錐的底面、側面和高.

      2、使學生在活動中進一步積累認識立體圖形的學習經驗,增強空間觀念,發展數學思考。

      3、使學生進一步體驗立體圖形與生活的關系,感受立體圖形的學習價值,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和學好數學的信心。

      教學重點:掌握圓柱、圓錐的特征。

      教學難點:掌握圓柱、圓錐的特征及空間觀念的形成。

      教學準備:1、多媒體 2、學生每人準備一個圓柱或一個圓錐形實物。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初步感知。

      1、課件出示:圓柱、圓錐、正方體、長方體等立體圖形的示意圖

      2、教師:這么多物品,你知道它們各是什么形狀嗎?

      指名學生分別說。

      談話:回憶一下學過的圖形各有什么特征?學生回答。

      談話:不論長方體還是正方體,它們都是由一些平面圖形圍成的立體圖形,你知道圖(4)是什么形狀嗎?學生回答,教師板書:圓柱

      圖(5)是什么形狀?板書:圓錐

      你能說一說日常生活中你見過那些圓柱和圓錐?(指名學生說,如鉛筆、煙囪、套管、鉛錘等)

      這節課就讓我們一起進一步認識圓柱、圓錐。

      二、合作探究,認識特征

     。ㄒ唬┱J識圓柱的特征

      1、激發興趣、提出問題

      談話:對于圓柱和圓錐,你想知道有關它們的哪些問題?

      學生回答,教師把有關圓柱、圓錐的問題寫在黑板上。

      談話:同學們真聰明,提了這么多有價值的問題,今天這節課我們先來研究一下圓柱、圓錐的特點,其它問題我們以后再來研究,好嗎?

      2、認識圓柱的底面和側面

      教師出示圓柱實物并將直尺靠在圓柱實物邊上,告訴學生上下粗細相同的圓柱叫直圓柱。

      談話:請同學們拿出自己準備的圓柱實物,仔細看一看。

     、傧瓤匆豢,你認為它有幾個面?

     、谠倜幻總面有什么特征?

     、廴缓笮〗M內互相說一說自己手中的實物和同學的實物有什么特點?

      教師巡視解答疑惑。

      匯報觀察結果:

      談話:誰來說說自己的發現?

     。ㄏ戎该麑W生拿著實物到前面介紹自己的發現,再指名不拿實物說發現。師生及時共同進行評價)

      談話:你是怎么知道上下2個面大小相同的?

      指名說,鼓勵學生用不同的方法來解決問題。

      教師適時加以引導,讓學生明確:圓柱上、下兩個面是圓形,大小相等,叫圓柱的底面,中間有一個曲面,叫圓柱的側面。

      課件隨時演示,將茶筒的底面和側面抽象出的圓柱立體圖形

      板書:底面 2個完全相同的圓

      側面 1個曲面

      高 兩底之間的距離

      3、認識圓柱的高

      教師從學生拿來的圓柱中隨便找兩個高矮、粗細不同的圓柱,讓學生觀察比較。提問:你有什么發現?底面大小決定圓柱粗細,高決定圓柱的高矮

      談話:哪是圓柱的高,誰來指一指?

      談話:你知道你手中的圓柱形有多高嗎?想知道它的高有多少條嗎?

      小組合作動手量一量圓柱的高,記下測量數據,多量幾條,你能發現什么?

      教師巡視指導

      匯報測量結果。指名一組到講臺前演示,

      使學生明確:圓柱的高長度相等,有無數條。

      提問:什么是圓柱的高?

      學生回答,教師板書:板書:高 上下兩底面之間的距離(無數條)

      教師出示課件演示圓柱的高

      (二)認識圓錐

      1、談話:剛才我們認識了圓柱,現在請同學們拿出自己準備的圓錐形物體,觀察圓錐體,摸一摸、量一量,和圓柱比一比,它與圓柱有什么不同?你能發現什么?把你看到的、摸到的與小組內的同學交流交流。

      學生小組內交流。教師巡視指導。

      指名匯報觀察結果。

      使學生明確圓錐有一個底面是圓形,有一個側面是曲面。圓錐是尖的有一個頂點。

      教師出示圓錐實物課件

      思考:圓錐有幾條高?

      怎樣測量圓錐的高?

      學生討論,教師啟發學生用平移的方法將藏在圓錐中的高平移出來測量,學生合作動手測量圓錐模形的高并指名上臺演示。

      板書:底面 1個 圓形

      側面 1個 曲面

      高 1條

      2、交流對圓錐的認識

      3、小組討論比較圓柱與圓錐的有什么區別與聯系?

      4、生活中你還見過那些物體是圓錐形的?

      5、學生閱讀課本9、10頁的.內容。

      三、鞏固練習

      四、課堂小結 回顧新知

      今天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使學生進一步掌握圓柱和圓錐的特點,鞏固圓柱與圓錐的區別與聯系。

      五、課堂作業

      練習二第3題。

      板書設計:

      認識圓柱和圓錐

      觀察—比較—歸納

      第二課時:圓柱的側面積和表面積

      教學內容:教材第11頁的例2、第12頁的例3和第12頁的“練一練”,完成練習二第4~6題。

      教學目標:

      1、讓學生經歷操作、觀察、比較和推理,理解圓柱側面積和表面積的含義,探究并掌握圓柱側面積和表面積的計算方法能正確運用公式計算圓柱的側面積和表面積相關的一些簡單實際問題。

      2、讓學生在學習活動中進一步積累空間與圖形的學習經驗,培養創新意識及合作精神,以及抽象、概括能力,進一步形成和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3、讓學生進一步體會圖形與實際生活的聯系,感受立體圖形學習的價值,提高數學學習的興趣和學好數學的信心。

      教學重難點:

      1、理解圓柱側面積、表面積的意義,正確計算圓柱側面積和表面積。

      2、培養學生觀察、操作、概括的能力和利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準備:師生各備一易拉罐,并把上下面用彩紙包好,剪刀、膠水、圓規、白紙一張、計算器。

      教學過程:

      一、實驗導入,滲透思想

     、保ǔ鍪疽粡堥L方形紙)老師這兒有一張長方形紙,我想讓它站起來,你有什么辦法嗎?

      小結:原來在一定條件下平面可以“化直為曲”。

     、舶堰@個圓柱形的紙筒打開后是什么形狀?

      小結:同樣地,在一定條件下曲面可以“化曲為直”。

      ⒊揭題:這節課將運用這個知識來研究圓柱的側面積和表面積。(板:圓柱的側面積和表面積)

      二、引導探究,學習新知

      (一)圓柱的側面積的計算

      老師發現同學們特別愛喝飲料,今天我們共同帶來了一瓶椰子汁,看到它,你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來?

      師引導:我們就來先來解決這位同學提出的商標紙問題,其實就是求什么?(圓柱的側面積)

      1、引導探究圓柱側面積的計算方法

     、僭O疑:圓柱的側面是個曲面,怎樣計算商標紙的面積呢?

     、谌嘟涣鳎貉刂涌p把商標紙剪開,再展平。

      ③小組合作探究:

      那就讓我們一起來研究一下,聽清要求:先獨立剪開商標紙展開,再觀察展開后的圖形與原來的圓柱有什么關系?把你的發現在小組里交流一下。接頭處忽略不計。

     、軈R報交流:哪個小組愿意上來匯報一下你們的發現?指名上臺拿著學具匯報,生。(師再追問:通過剛才同學的匯報,我們知道了這個長方形的長和寬與圓柱有什么關系呀?學生回答,師適時板書)

      ⑤怎樣計算圓柱的側面積?再次追問:為什么?(補充板書)

     、扌〗Y:你們真不錯,巧妙地運用化曲為直,探討發現了圓柱側面積的計算方法。

      2、計算圓柱的側面積

      ①現在請你計算一下這罐椰子汁所用商標紙的面積(出示椰奶罐的底面周長約是 厘米,高約是 厘米)你是怎樣算的?

     、诮鉀Q例2:

      但在實際生活中有時不直接告訴你底面周長,例如怎么算?學生獨立做在書上,指名一生板演,集體反饋。

     、鬯伎迹阂笠粋圓柱的側面積,通常需要知道哪些條件?

     、苄〗Y:如果沒有直接告訴底面周長,應用已知直徑(或半徑)求周長的方法,然后求側面積。

      (二)探索圓柱表面積的計算方法

      1、理解圓柱表面積的含義

     、賱邮仲N出圓柱表面積:拿著實物,光這樣一個側面能裝飲料嗎?還需加上(兩個底面)我們把這個圓柱飲料罐各部分一一展開粘在紙上(學生動手操作,師巡視發現兩種常見粘法)交流展示,最好這樣放。

      看著圓柱展開圖,讓它在頭腦中動起來(長方形的長等于…寬等于…)這樣我們可以更清楚地想象出長方形與圓柱的關系。

      指著圖,由這些些部分組成了圓柱的表面積,什么是圓柱的表面積?(板書)

      ②動手畫出圓柱表面展開圖:下面我們要畫圓柱的展開圖,畫前先算一算,學生算好后回答,師板書。

      要求畫在書上的方格紙上,友情提醒:一要想要畫出圓柱的哪幾個面?二要注意每個方格紙邊長厘米,根據算的數據合理布局。(實物投影展示學生作品,作評價)

      3、怎樣計算圓柱的表面積?

     、倮3中的圓柱表面積會算嗎?

      獨立做在書上,交流反饋:每步求出的是什么?指出:解答時為清楚最好分步算出各部分面積。

     、诔鍪疽桌薜臄祿,圖例:半徑:2.5厘米,高:12厘米,求鐵皮用料。

      ③要求一個圓柱的表面積,通常需要知道哪些條件?

      三、應用練習,鞏固深化

      過渡:在實際生活中,有很多圓柱體實物,你會根據實際算出它們要求的面積嗎?

      1、教材第12頁“練一練”(理解題意要求的是圓柱的哪部分面積后獨立做)

      2、練習二第6題。(通過填表幫助學生進一步區分圓柱的側面積、底面積、表面積三個不同的概念和不同的算法;整理側面積、底面積與表面積之間的聯系,使計算圓柱表面積的思路更加清楚)

      四、全課總結,認識升華

      通過今天這節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還有什么問題嗎?

      五、課堂作業

      練習二第4、5題。

    【蘇教版六年級數學下冊教案】相關文章:

    蘇教版六年級語文下冊教案02-21

    四年級蘇教版數學下冊教案02-20

    蘇教版六年級數學下冊教學反思03-26

    蘇教版六年級下冊語文教案03-10

    蘇教版三年級數學下冊教案02-04

    三年級下冊蘇教版數學教案03-23

    蘇教版小學數學三年級下冊教案03-17

    蘇教版一年級數學下冊教案01-11

    2022蘇教版五年級數學下冊教案01-25

    蘇教版六年級數學下冊教學計劃  07-14

    国产福利萌白酱精品tv一区_日韩亚洲中字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欧洲高清无码在线_全黄无码免费一级毛片
    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中文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 香蕉久久99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 五月天AV电影在线播放 | 日本一区二区高清片片 | 一本色道久久88综合精品 | 伊人久久综在合线亚洲20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