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與媽媽共舞》幼兒園中班音樂活動教案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時常要開展教案準備工作,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與媽媽共舞》幼兒園中班音樂活動教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活動目標:
1、充分體驗與同伴共舞的快樂。
2、通過肢體律動、道具樂器游戲,感應柔美的樂句。
3、在感受歌曲的基礎上,理解歌曲意境。
4、借助圖譜記憶歌詞、學習歌曲。
活動準備:
1、故事掛圖,音樂
2、道具:飄帶、銅碰鐘
活動過程:
(一)暖身活動:音樂與律動
1、老師用鋼琴演奏:雄壯、輕快、優美的三種不同曲風。
師:聽,什么動物來了?請小朋友聽著音樂,模仿你最喜歡小動物的動作。
引導幼兒扮演以大象、兔子、蝴蝶的走、跳、飛、跑來律動。
(二)和幼兒一起回顧上一課時的故事內容,引導幼兒講述。
1、出示故事掛圖,與幼兒一起講故事
師:上回說到,寶寶在準備婦女節這天給媽媽送上一份禮物,可是她沒有錢買,于是她想到什么方法?如果你是寶寶,你打算怎么做?
2、師幼共同交流:愛的禮物
(三)肢體律動:感應柔美的樂句
1、手之舞
配合音樂,引導幼兒模仿老師用雙手在空中畫出線條、揮高、揮低、畫圈子、、拉弓狀、彈豎琴狀、指揮狀┅┅
2、飄帶之舞:(用飄帶舞出樂句,感應樂曲的柔美樂句)
單人:手執一條飄帶/隨著樂句在空中揮灑出各種線條。
雙人:互拉兩條飄帶/隨著樂句做各方位的肢體延伸。
(四)樂器律動:
1、銅碰鐘之舞
單人:隨樂句/敲銅碰鐘,并在空中畫出優美的線條。
雙人:在樂句的句首/互敲銅碰鐘,并于空中畫出優美的線條。
(五)樂之舞:
1、找個朋友來跳舞:
幼兒兩人一組,一人拿銅碰鐘,一人手拿飄帶,面對面站好。
樂器:演奏樂句
舞蹈:飄帶/舞動樂句
教學反思:
通過豐富多彩的教學手段,結合音樂本身的要素,讓幼兒感受到不同的音樂形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方式學習音樂、享受音樂,音樂是情感的藝術,只有通過音樂的情感體驗,才能達到音樂教育“以美感人、以美育人”的目的。幼兒的演唱效果很好。在實踐過程中,培養了幼兒的審美能力和創造能力。通過成功的音樂活動,會提升孩子們對音樂活動的興趣,也能提升一些能力較為弱的孩子對音樂活動的自信心。
【《與媽媽共舞》幼兒園中班音樂活動教案】相關文章:
中班音樂活動教案:好媽媽06-23
好媽媽幼兒園中班音樂教案08-17
不再麻煩好媽媽中班音樂活動教案11-18
幼兒園中班音樂活動教案08-24
幼兒園中班音樂活動教案01-22
中班音樂《袋鼠媽媽》教案08-16
中班音樂好媽媽教案11-17
中班音樂《大樹媽媽》教案03-26
中班音樂教案袋鼠媽媽03-16
中班音樂大樹媽媽教案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