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三年級語文教案肥皂泡優質課
作為一名教職工,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著重要的地位。那么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三年級語文教案肥皂泡優質課,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認識9個生字,讀準1個多音字,會寫13個字。正確讀寫本課的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說清楚吹肥皂泡的過程。
3.能用聯系生活實際等多種方法理解難懂的句子。
4.體會作者由肥皂泡產生的豐富想象,并能發揮想象,說出肥皂泡還有哪些去處。
過程與方法:
1.品味本文語言文字的生動性,積累優美詞句。
2.體會作者是怎樣描寫游戲的過程的,學習作者的寫作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理解作者由玩“吹肥皂泡”的游戲產生的美好想象。
2.體會吹肥皂泡的樂趣和作者的情感。
【教學重點】
1.感受課文生動的語言,積累自己喜歡的語句。
2.理解作者由玩“吹肥皂泡”的游戲產生的美好想象。
【教學難點】
理解課文內容,體會“吹肥皂泡”的樂趣和作者的情感。
【教學準備】
1.多媒體課件。
2.老師、學生準備吹肥皂泡要用到的工具。
【課時安排】
2課時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讀寫本課生字詞。
2.整體感知課文,知道課文圍繞肥皂泡主要講了哪些內容。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了解作者。
1.出示作者冰心的生活照。冰心是詩人、現代作家、翻譯家、兒童文學作家、社會活動家、散文家。筆名冰心取自“一片冰心在玉壺”。她的作品中充滿了對大自然的熱愛,對母愛與童真的歌頌與贊美,以及對生命的贊頌。她非常愛孩子,把孩子看作“最神圣的人”,認為孩子是祖國的花朵,應該好好呵護。她的作品有《歸來以后》《小橘燈》《寄小讀者》《櫻花贊》《繁星》《春水》等。
2.玩吹肥皂泡游戲,感受其中的樂趣。
同學們,剛才我們玩吹肥皂泡的游戲,你們感覺怎么樣?(高興)像你們這么大的時候,著名的兒童文學作家冰心也吹過肥皂泡,她吹的肥皂泡可不一般,那小小的、不起眼兒的肥皂泡,充滿了童年的樂趣,也承載著冰心奶奶小時候的夢想!想知道冰心奶奶小時候是怎么吹肥皂泡的嗎?快來學習課文吧!
3.出示課題,齊讀課題。
設計意圖:
介紹作者,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玩吹肥皂泡的游戲,感受吹肥皂泡的樂趣,把學生帶入課文描寫的情境之中,為學習課文打下基礎。
二、檢查預習,自主識字。
1.指名讀課文,學生評價朗讀情況。
2.在小組內匯報交流預習情況。
3.課件出示“我會讀”。
(1)讀音難點主要有“若”“顫”(翹舌音),“顫”“巔”(前鼻音),“廊”“嬰”(后鼻音)。
(2)學生讀生字,說說記生字的方法。
(3)教師提示多音字的讀法。
4.課件出示“我會寫”。
皂廊剩碗悠若透嬌扯仰串嬰希
(1)學生讀生字,組詞,說句子。
(2)教師示范書寫“廊”“嬰”。
(3)學生寫字。
5.課件出示詞語。
肥皂泡種類其中網球透明分裂形式
圓滿輕悠悠飛越嬰兒目送希望
學生讀詞語,說說詞語的意思,教師針對不易理解的詞語進行點撥。
設計意圖:
學生運用多種方法識字,教師指導學生書寫生字,引導學生理解詞語,為閱讀課文做好鋪墊。
三、初讀課文,感知內容。
1.教師范讀課文,學生注意生字的讀音。
2.聽后學生討論:課文講述了一件什么事?(冰心奶奶小時候玩吹肥皂泡游戲的經過)
3.指名分段朗讀課文,想一想每個自然段的主要內容是什么。
4.小組內討論段落大意。
設計意圖:
通過范讀,指導學生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用問題引導學生整體感知課文,使學生在聽讀中想象,在交流中感悟。
四、品讀課文,理解內容。
1.品讀第1自然段。
(1)齊讀第1自然段。
(2)用自己的話概括這個自然段的主要內容,要求既簡練又全面。(冰心奶奶小時候最愛玩的游戲是吹肥皂泡)
2.品讀第2自然段。
(1)學生輕聲讀第2自然段。
(2)學生匯報交流讀懂了什么。(玩吹肥皂泡游戲的天氣情況及原因)
3.品讀第3自然段。
(1)學生默讀第3自然段。
(2)一邊讀一邊勾畫自己喜歡的語句。
(3)課件出示課文插圖,引導學生描述圖畫的內容。
(4)課件出示:方法是把用剩的碎肥皂放在一只小木碗里,加上點兒水,和弄和弄,使它溶化,然后用一支竹筆套管,蘸上那黏稠的肥皂水,(慢慢地)吹起,吹成一個(輕圓的)網球大小的泡兒,再(輕輕地)一提,那(輕圓的)球兒便從管上落了下來,(軟悠悠地)在空中飄游。若用扇子在下面(輕輕地)扇送,有時能飛得很高很高。
①讀句子,然后去掉括號里的詞語讀一讀,讀后說說自己的體會。(吹肥皂泡的動作特別輕)板書:吹輕輕
②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
③感受制肥皂水的過程。
冰心奶奶多細心呀,把吹肥皂泡的游戲給我們介紹得這么清楚,你能把表示先后順序的詞找出來嗎?課文中只有“然后……再……”你知道先干什么嗎?
學生讀句子,教師提示“和弄和弄”的讀音和意思。
設計意圖:
分段品讀課文,理解內容,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吹肥皂泡給“我們”帶來的樂趣。
五、課堂小結。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本課的生字新詞,了解了課文的主要內容,初步感受了制作肥皂水、吹肥皂泡給“我們”帶來的樂趣。那么,冰心奶奶小時候吹出的肥皂泡是什么樣子的呢?下節課我們繼續學習課文。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理解作者由玩“吹肥皂泡”游戲產生的美好想象。
2.體會吹肥皂泡的樂趣和作者的情感。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出示本課詞語,學生“開火車”認讀。
2.指名讀課文第1~3自然段,回憶冰心奶奶是怎樣吹肥皂泡的,她吹出的肥皂泡是什么樣子的?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
設計意圖:
通過復習上節課的內容,引出新授內容,以舊引新,銜接自然。
二、品讀課文,感受美好。
1.品讀第4自然段。
(1)課件出示肥皂泡圖和課文第4自然段。
(2)學生用自己的話描述看到的畫面。
(3)學生輕聲朗讀這個自然段,畫出自己喜歡的句子,并在小組內交流。
(4)理解句子。
①這肥皂泡,吹起來很美麗,五色的浮光,在那輕清透明的球面上亂轉。(“五色”原指青、黃、赤、白、黑五種顏色,后來泛指多種顏色。“五色的浮光”說明肥皂泡色澤光亮,顏色繁多,非常美麗。“輕清透明”四個字不僅寫出了肥皂泡“輕”的特點,而且寫出了肥皂泡純凈、清亮、透明的特點)
板書:看美麗
②若是扇得好,一個大球會分裂成兩三個玲瓏嬌軟的小球,四散分飛。(“玲瓏嬌軟”指那些肥皂泡小巧精致而柔軟、嬌嫩、美麗。這句話寫出了作者對肥皂泡的喜愛之情)
③有時吹得太大了,扇得太急了,這脆薄的球,會扯成長圓的形式,顫巍巍的,光影零亂。(“顫巍巍”在文中形容肥皂泡在空中震顫著飛舞的樣子。“光影零亂”指由于肥皂泡處于動態中,表面的光澤和顏色變化迅速且多樣,顯得不整齊、沒有規律。這句話寫出了脆薄的肥皂泡很美麗,但也很脆弱,隨時都有破裂的可能)
④這時大家都懸著心,仰著頭,屏住呼吸,——不久,這光麗的薄球就無聲地散裂了,肥皂水落了下來,灑到眼睛里,大家都忽然低了頭,揉出了眼淚。(真緊張呀!這脆弱的球,顫巍巍的、光影零亂,很快就散裂了。這句話寫出了大家緊張、專注、擔心、期待的樣子)
(5)學生朗讀句子,教師評價點撥。
(6)小結:這些千姿百態、色彩斑斕的肥皂泡四散紛飛,就像淘氣的孩子在捉迷藏,多開心,多快樂呀!
2.品讀第5自然段。
(1)課件出示肥皂泡圖和課文的第5自然段。
(2)學生用自己的話描述看到的畫面。
(3)學生默讀這個自然段,提出問題。
(4)討論交流問題。
①“那一個個輕清脆麗的小球,像一串美麗的夢,是我們自己小心地輕輕吹起的,吹了起來,又輕輕地飛起,是那么圓滿,那么自由,那么透明,那么美麗。”這句話連用四個“那么”,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肥皂泡輕清脆麗,光彩奪目,異常美麗,帶著“我們”的夢想自由地飛翔,表達了作者對肥皂泡的喜愛之情。)
板書:想夢幻
②“借著扇子的輕風,把她們一個個送上天去送過海去。”這句話中的“她們”指的是誰?(這句話中的“她們”不僅指肥皂泡,在作者的眼里,這些肥皂泡仿佛就是孩子們的化身,帶著她們的希望和夢想飛起來了)
③作者看到飛舞的肥皂泡產生了怎樣的想象?(學生讀:到天上,輕輕地挨著明月,渡過天河跟著夕陽西去。或者輕悠悠地飄過大海,飛越山巔,又低低地落下,落到一個熟睡中的嬰兒的頭發上……)
④假如你就是肥皂泡,你會帶著希望和夢想飛到哪兒?(引導學生說出自己美好的想象,讓大家來分享快樂)
⑤“目送著她們,我心里充滿了快樂、驕傲與希望。”目送著多姿多彩的肥皂泡,作者的心里為什么會充滿快樂、驕傲與希望?(美麗的肥皂泡越飛越高,她們讓“我們”走進了夢幻的世界,產生了無盡的遐想)
板書:快樂驕傲希望……
(5)學生有感情地朗讀這個自然段。
(6)小結:這夢幻般的肥皂泡,一個一個地飛高,又一個一個地破裂。她們給“我們”帶來了夢想,帶來了歡樂……
設計意圖:
引導學生品詞析句,理解重點詞語的意思,體會句子的含義,感悟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
三、總結深化,拓展延伸。
1.在玩“吹肥皂泡”游戲的過程中,冰心奶奶認真地欣賞了自己吹出的每一個肥皂泡,她滿懷愛心和向往,寫下了這篇優美的文章,讓我們再讀一讀這篇文章吧。
2.童年時的冰心吹肥皂泡,不但吹出了快樂,吹出了樂趣,還吹出了夢想,肥皂泡寄托了“我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讓我們像冰心奶奶那樣,制肥皂水,吹肥皂泡,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記錄下來。
設計意圖:
通過朗讀,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感受課文優美的語言,通過實踐活動和小練筆,使生活體驗與情感體驗互相交融,學習文章的表達方法,提高學生讀寫結合的運用能力。
【板書設計】
20肥皂泡
吹(輕輕)看(美麗)想(夢幻)
快樂驕傲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