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年級語文《觀潮》教案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八年級語文教案《觀潮》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八年級語文教案《觀潮》,歡迎閱讀與收藏。
八年級語文教案《觀潮》篇1
一、導入
農歷八月中旬是錢塘江潮最壯觀的時候,古往今來吸引了不少的文人墨客前來觀賞。有一天迎來了宋朝的文學家周密,我們今天就來看看這周密眼中的錢塘江潮是怎樣的景觀。
二、引入課文,熟悉課文內容
1、請大家自由朗讀課,熟悉課文內容,注意以下問題:
⑴找出文中的的生字新詞,通過查工具書的方法掌握這些字的讀音和意義。
⑵用筆畫出你在查閱了工具書后還不能理解的字、詞和不懂的語句。
2、結合課文中的解釋,協助學生整體理解課文內容。
⑴解決學生自學中的難字、生詞和較難的語句。
⑵強調以下文字的理解:
方:剛剛,開始。既而:一會兒。出:來到。倏爾:一會兒。
皆:都。略無:毫無;略,大概,大致。夸能:夸耀才干。
3、請大家齊聲朗讀課文,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三、研讀課文,掌握課文脈絡
1、請學生示范朗讀文章,其他學生考慮:
⑴寫錢塘江潮的語句有哪些?(集中在第一段)
⑵出具體寫潮水的語句,讀一讀。
⑶說說自身讀后對錢塘江潮的.認識。
2、默讀課文其他段落,引導學生拓寬對“潮”的界定:
⑴課文其他段落是寫什么的?
明確:
①水軍在潮里演習;
②吳中健兒溯迎弄潮;
③江邊喧鬧的看客。
⑵也可用帶“潮”的詞概括形容這三段文字的內容:人潮
四、兩相比較,體味觀潮以外的內容
1、我們分別請同學來讀寫水潮和寫人潮的語句,你來品味這兩潮各自的魅力。找出文中寫這兩種潮特點的詞語,用見簡潔的語言概括兩中潮的特點。
⑴水潮:
(偉)
遠 近
色 聲 形
小 大
⑵人潮:
(奇)
數百、四起、山崩、無跡 宏大
數百、溯迎、鯨波萬仞、百變、略不沾濕 能
溢目、塞途、百物、倍穹、不容閑 榮
2、人因所賞景之美愈多,景因所到人之多而更美。
請大家帶著對文章的理解,再一次來朗讀課文,感受作者帶給我們的錢塘江潮美景。
五、課外延伸
請賞析文中楊誠齋(楊萬里)的詩句:海涌銀為郭,江橫玉系腰。
六、結束語
我們國家的文學寶庫里,還有許許多多描繪祖國美麗可愛、宏偉壯觀的山水風景佳篇,讓我們開啟起閱讀的航船,向著那一座座寶庫進發。
八年級語文教案《觀潮》篇2
教學目標
1、準確認讀文中生詞、把握結構安排及各種修辭手法。
2、學習寫景與敘事相結合的寫作手法。
過程與方法
布置預習,輔導。
問答法、討論法、誦讀法。
情感態度及價值觀
1感受大自然的壯美。
2從民俗風情感受傳統文化美的一面。
教學重點
1、生詞及文言常用詞匯。
2、結構安排、語言組織、白描手法等方面的藝術特點。
教學難點
1、對錢塘潮形成直觀整體的印象。
2、感受自然之美和傳統文化美。
課時
2課時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1、傳看相關資料,要求學生講訴自己心目中的錢塘潮。
討論,描述。
2、要求學生了解時代背景和當時的風俗,導入課文。
二、指導學生朗讀課文并翻譯。
1、指導學生朗讀。
(1)放錄音帶,示讀。
(2)自由朗讀。
(3)抽取一名學生范讀,并加以指正。
(4)學生齊讀。
2、指導翻譯。
(1)學生參照注釋以及工具書自行翻譯。
(2)由學生舉出難以理解的語句,討論,教師小結。
(3)抽取部分學生翻譯重點語句。
(4)抽取部分學生翻譯段落,一學生翻譯全文。
(5)齊讀課文。
三、梳理文章結構。
1、學生思考文章的行文思路及結構安排。
2、討論并抽取幾名學生回答。
3、教師小結。
第二課時
一、回顧上節課學習內容,深入學習。
1、導入課文。
上節課我們學習了觀潮的主要內容,形成了一個初步的印象。這節課我們主要來學習本文所用的一些修辭手法、藝術技巧及有關的.民風民俗。
2、提問的方式檢查學生對上節課的掌握情況。
二、品味修辭。
1、速讀一遍文章,在讀的過程中注意修辭方面的內容。
2、逐段分析講解修辭的運用,及其對文章內容的表達作用。
三、民風民俗的延伸
1、講述一些民風民俗的知識。
2、講述的過程中一起翻譯文中的段落。
四、指導完成課后練習題。
1、學生自主完成。
2、討論交流。
3、教師小結。
八年級語文教案《觀潮》篇3
內容預覽:
《觀潮》
第一課時:
學習課文第3、4自然段,了解錢塘江大潮潮來時的情形,理解、積累并運用課文中描寫潮水的語句。熟讀成誦部分語句。
第二課時:
二、教學目標:
1、小組合作,探究課文3、4自然段,了解錢塘江大潮到來時的情景,體會其雄偉壯觀。
2、理解,積累并運用課文中描寫潮水的語句,熟讀成誦部分語句。
3、體會作者留心觀察,抓住事物特點有順序的描寫方法。
三、教學重點:
理解,積累并運用課文中描寫潮水的句子;學會按序背誦課文。(文字序領與畫面結合法)
四、教學難點:
感悟領略錢塘江大潮的雄偉壯觀。
五、教學方法:
目標教學法感悟發現法引導發現法
六、學習方法:
小組合作(讀書發現——質疑問難——組內合作——組外協作)、感悟發現法
七、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錢塘大潮錄象
八、教學流程:
(一)、激趣導入,引出壯觀
1、談話,板題。
2、理解觀的意思,引出天下奇觀。
3、導入3、4自然段。
4、出示學習目標。(目標教學法)
(二)、觀看錄像,感受壯觀。
看看畫面,聽聽聲音,感受這一天下奇觀。
(三)、小組合作,感悟壯觀
1、談話激發學習興趣。
2、合作學習提示:a、你喜歡文中的'那一句,為什么?你能把你喜歡的這句話讀的讓你們組內的同學也喜歡上它嗎?b、你在學習中有什么問題,你們小組是怎樣幫助你解決的?c、通過小組合作,你都學懂了些什么?
3、組建合作小組
4、組內合作學習(感悟發現法)
5、反饋合作成果,構建全體讀書感悟氛圍。
6、引導小組感悟。a、朗讀文中描述大潮的句子;b、課件展示描述的情景;c、引導發現大潮雄偉壯觀(想象和實踐表演);d、感情朗讀。(引導發現法)
(四)、聽聽讀讀,發現作者觀潮順序
1、范讀課文,聽后練習。剛才大家很有感情地朗讀了這些描寫潮水的語句。不過,把觀潮的順序給打亂了。其實,作者寫得可有順序了。下面,我們就先來做一個聽的練習。
聽老師讀這段話(出示),看誰本事大,能聽清作者是用哪些詞語把這四處的描寫給連接起來的。待會兒,請你把聽到的詞語寫下來。
師讀生聽:
午后一點左右,從遠處傳來隆隆的響聲,好像悶雷滾動過了一會兒,響聲越來越大,只見東邊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現了一條白線。那條白線很快地向我們移來,逐漸拉長、變粗,橫貫江面。(再近些),只見白浪翻滾,形成一道兩大多高的白色城墻。(浪潮越來越近),猶如千萬匹白色戰馬齊頭并進,浩浩蕩蕩地飛奔而來。那聲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顫動起來。
2、感悟發現:作者是按從遠到進順序來描寫潮水的;抓住了大潮的聲音和大潮的變化描述出了大潮的雄偉壯觀。
3、齊讀課文,感受壯觀。
(五)、思路引導,背誦壯觀
1、出示思路提示句子
2、出示音樂、畫面,激發背誦興趣
3、評價:背誦得多有感情啊!我們仿佛站在錢塘江畔,和作者一起感受到潮水越來越近,聲音(越來越響),浪頭(越來越高),氣勢(越來越大)。錢塘江大潮真不愧為(天下奇觀)!我們為之自豪,為之(驕傲)!
(六)、創設情境,運用語句
1、積累詞匯
今天,我們學習的兩個自然段里,詞語非常豐富,你們想不想把它們積累起來?聽老師說詞語的意思,看誰的反應快,老師語音剛落,就能很快地站起來說出哪個詞語表達了這個意思。(人聲鼎沸、山崩地裂)
2、運用詞匯
看得出,同學們在閱讀課文的時候,還挺注意詞語的積累,不過,會不會用了呢?咱們來自我檢驗一下,我這兒有一段話,可是不完整,你們能不能在括號中用上今天學到的詞語,使這段話表達得清楚通順呢?師出示一段話:
今天,我去海寧觀潮。潮來之前,江面上()。可潮來時,卻一浪一浪(),一浪一浪()。湖水聲猶如(),海堤上盡管(),但竟聽不出他們在說些什么。漸漸的,潮過去了,消失在()的地方。
(學生分四人一小組討論,然后選派一代表報告)
3、師生共同評價
(七)、結束語
(八)、板書
觀潮
悶雷滾動出白線
潮頭怒吼貫江面
山崩地裂城墻現
錢塘奇觀天下傳
【八年級語文教案《觀潮》】相關文章:
人教版八年級語文《觀潮》教案02-06
《觀潮》語文教案02-18
小學語文觀潮教案01-03
小學語文《觀潮》教案01-23
小學《觀潮》語文教案01-26
小學語文教案觀潮01-08
小學語文《觀潮》教案15篇01-23
小學語文《觀潮》教案(15篇)01-23
《觀潮》語文教案15篇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