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五年級數學教案《誰打電話的時間長》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進行細致的教案準備工作,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著重要的地位。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五年級數學教案《誰打電話的時間長》,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五年級數學教案《誰打電話的時間長》 篇1
[教學內容]
誰打電話的時間長(第7~9頁)
[教學目標]
1:通過打電話的情景,體會生活中存在著需要用除法是小數的小數除法,去解決問題,進一步體會數字與生活的密切關系。
2:利用已有知識、經歷探索除法是小數的除法計算方法的過程,體會轉化的教學思想。3:培養學生良好的思想道德情操,認識小數除法再現實生活中的應用。
[教學重點]
除數是小數的小數除法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商的小數點的位置的確定。
[教學過程]
一、溫故知新
豎式計算:
0.48÷46.3÷7240÷604800÷400
二、情境激趣,探究新知
1、課件出示教材情境圖,引導學生找出數學信息,并發現數學問題。
引導學生發現笑笑和淘氣打電話,笑笑打國內長途,每分鐘0.3元,共花5.1元;淘氣打國際長途,每分鐘7.2元,共花54元。誰打電話的時間長?
2、先估計誰打電話的時間長。
①小組討論說說你是怎樣估計的;
②分組匯報估算過程;
③評價和鼓勵估算方法的合理性。
學生估算的方法可能會出現以下情況:
①國際長途每分7.2元,大約是國內長途每分0.3元的二十幾倍,如果笑笑和淘氣打電話的時間相同,那淘氣的電話費總價應該是笑笑電話費的二十幾倍,但是54元大約是5.1元的10倍,所以笑笑打電話的時間長;
②5.1大約有十幾個0.3,那么笑笑打電話的時間是十幾分鐘,而54里沒有10個7.2,那么淘氣打電話的時間一定不到10分鐘,所以笑笑打電話的時間長。
3、列出算式,解決問題。
5.1÷0.354÷7.2
4、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學生獨立試算5.1÷0.3
思考:用你認為合理的方法計算;除數是小數是否可以轉化成整數?怎樣轉化?應用了什么規律?
小組討論除數是小數除法的計算方法,圍繞前面提出的要求,展開做好記錄。全班共同理解小數除法的算理,并進行算法最優化,可能會出現的幾種算法:
把0.3元化成3角,5.1元化成51角,變成了51÷3是我們以前學過的除數是整數的除法,51÷3=17(分)
把除數0.3變成整數擴大了10倍,要使商不變,被除數也要擴大10倍變成51,被除數的變化隨除數的變化而變化。51÷3=17(分)
對比幾種方法的異同,找出相同點:都運用了轉化的思想,把除數變成整數,我們已經學會了除數是整數的`除塵,利用已有知識經驗解決問題、學習新知識,是很好的學習方法的培養,為學生形成較強的學習能力打下堅實的基礎;商不變的規律的應用。
5、應用算法,明晰算理。豎式計算57÷7.2=(分)
教師巡視并對發現的計算中的錯誤,全班同學一起進行糾錯。強調豎式的寫法,劃去除數的小數點后,除數擴大了10倍,那么被除數也要擴大10倍,就在整數后面添0。你采用的什么方法來檢查?(運用估算和乘法來驗證計算結果的合理性。)
三、鞏固練習,拓展提升
1、完成教材第8頁練一練第2題。
2、完成教材第8頁試一試。
3、完成教材第9頁練一練第5題。
4、完成教材第9頁練一練第7題。
[課堂總結]
本節課你有什么收獲?你想提示大家注意什么問題?[板書設計]
誰打電話時間長
笑笑打電話的時間:51÷3=17(分)答:
淘氣打電話的時間:57÷7.2=7.5(分)答:
五年級數學教案《誰打電話的時間長》 篇2
教學目標:
1、通過“誰打電話的時間長”的情境,體會到生活中存在著需要用除數是小數的小數除法去解決的問題,進一步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2、利用已有知識,經歷探索除數是小數的除法計算方法的過程,體會轉化的數學思想。
3、正確掌握除數是小數的小數除法的計算方法,并能解決有關的實際問題。
教學重點:
利用已有知識解決未知問題
教學難點:
怎樣轉化成已有知識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1、請同學們觀看情景劇《誰打電話的時間長》。
2、提出數學問題——怎樣才能知道誰打電話的'時間長
3、列算式
8.54÷0.7=45÷7.2=
二、探索發現
1、比較這兩道算式與前面所學內容的不同點,明確本節課學習內容——除數是小數的除法
2、組內討論,合作交流,整理填表
3、匯報方法
(1)把元化成角:85.4÷7450÷72
(2)把除數和被除數同時擴大10倍,變成
85.4745072
(3)重點討論方法二,匯報表格內容
解決目的:使除數的小數變成整數
解決依據:利用商不變的性質
以誰為標準:除數
注意事項:除數被除數必須同時擴大相同的倍數
4、小結。補充書上內容
三、解決問題
1、森林醫生
2、先估一估,再算一算
3、解決實際問題
書p65(4)(5)
四、拓展練習
小競賽
反思:
本節課我按照教材的內容呈現,分為問題情境——建立模型——解釋與應用幾大模塊,引導學生逐步地、循序漸進地得出除數是小數的除法的計算方法。在強調把未知化為已知的同時強調了讓學生經歷自主探究的過程,如自行討論、合作填表、自行總結等。對于學生易發生混淆的情況,如被除數和除數都化成整數,或以被除數為標準等,課堂上都進行了強化訓練,及時發現及時解決。生動的小情景劇,充分調動了學生的求知欲,使學生的注意力馬上集中到本節課要解決的問題上來;豐富的練習題既開闊了學生的視野,又鞏固了所學知識,能把所學內容轉化為運算技能,進行實踐應用。特別是最后的小競賽,把大家的熱情集中了,使本節課在高潮中結束。
本課設計的不足之處是,表格內容過多,學生填起來比較繁瑣,浪費時間。另外學生匯報的方法有些單一,應進一步引導其發散思維,尋求解決問題方法的多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