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小學一年級下冊語文《寄冰》教案范本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那么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小學一年級下冊語文《寄冰》教案范本,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學一年級下冊語文《寄冰》教案范本1
[教學目標]
1、在語言環境中認識“寄、熱、希、望、塊、退、掃”7個生字。認識部首“反文旁”。能在老師的指導下描寫“收、塊、退、掃”4個字。
2、朗讀課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不改字,按標點停頓。能通過朗讀感受獅子和企鵝的心情變化。
3、在閱讀的過程中,初步了解非洲、南極的不同的氣候特點,初步了解水的基本屬性。
[教學過程]
一、出示課題,質疑。
1、今天我們要來學一篇有趣的課文《寄冰》,課題中有一個生字寶寶,誰來做小老師帶我們大家來學習一下。(出示“寄”)
2、齊讀課題,讀了課題后你們覺得奇怪嗎?有問題嗎?
(如:誰給誰寄冰?從哪里寄到哪里?為什么要寄冰?冰怎么可以寄?結果怎樣?收到了嗎?)
二、學習課文,解疑。
1、聽故事錄音。
2、故事有趣嗎?現在你解決了哪些問題呢?
(1)是誰給誰寄冰?(企鵝非非——獅子洪洪)
(2)從哪里寄到哪里?(南極——非洲)
要求學生完整地說一說。(指名說)
3、那么南極在哪兒?非洲又在哪兒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南極和北極的有關圖片。
(1)請大家說說,南極是一個怎樣的地方?
(2)你們知道非洲嗎?正如同學們所說,非洲炎熱干燥,請大家看,它與冰天雪地的南極,氣候截然不同。學習生字“熱”(開小火車讀,說說反義詞:熱對冷)
4、那么住在南極的`企鵝非非為什么要給住在非洲的洪洪寄冰呢?
老師這有道填空題。(出示:因為獅子洪洪住在_________,從來______,不知道_________。所以企鵝非非要給獅子洪洪寄冰。指導讀題)題目讀懂了嗎?現在就請小朋友自己讀讀課文去文章里找找答案。
5、完成填空。
6、原來洪洪從來沒見過冰,所以他想請洪洪寄冰給他。看,這封信也來了,誰能來讀一讀呢?
出示:非非:
我住在火熱的非洲,從來沒有見過冰,很想看看冰
是什么樣子的,希望你能給我寄一塊冰來。
20xx年3月
(1)學習生字“希望”。(小老師帶讀,練習用希望說一句話)
學習生字“塊”(好辦法記一記,鞏固提土旁。田字格范寫,書空)。知道“塊“是量詞。(出示:一塊蛋糕一塊餅干一塊磚一塊石頭)
(2)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洪洪的信,表達一下他的愿望。
7、那寄冰的結果又怎么樣的呢?課文哪一句話告訴我們獅子洪洪沒收到冰,收到水?
(1)出示:過了幾天,洪洪收到來自南極的一個箱子,打開一看,里面是滿滿的一塑料袋水。(學習生字:收。認識反文旁,田字格范寫,書空)
(2)收到水的洪洪非常生氣,它又是怎么做的?
出示句子:洪洪很生氣,把箱子退了回去,并寫信給非非:“我讓你寄塊冰,你為什么寄一袋水來?真讓人掃興!”
學習生字“退”(好辦法記一記)
學習生字“掃”(小老師帶學)
你能把自己當成洪洪,生氣地對企鵝說說這句話。
8、引讀:不久,南極的企鵝非非收到了退回的箱子和信,可非非糊涂,為什么?
指導朗讀:非非糊涂了,明明是塊冰,洪洪怎么說是水呢?
9、是呀,非非明明寄的是冰,洪洪怎么說是水呢?這是為什么?小朋友們,你們能幫企鵝非非解開謎團嗎?
(出示:非非啊,非非,我來告訴你。)
(錄像解釋:非洲是個炎熱的地方,寄到那兒的冰自然就化成了水。在寒冷的南極到處結著厚厚的冰,白茫茫的一片,所以寄回的水有凝結成了冰。)
10、你能幫助非非再寫封信給洪洪來消除他們之間的誤會嗎?
三、復習鞏固。
1、企鵝非非十分感謝大家幫助了它,瞧!它從南極給小朋友寄禮物來了。(讀字、讀詞)
2、剛開始,我們有那么多問題,現在通過讀課文我們都弄明白了,看來讀課文能讓我們變得更聰明,就讓我們一起再把全文朗讀一下。
3、今天我們不但學了一篇有趣的課文,還明白了水在不同溫度下的不同狀態。放學后你也可以把這個有趣的故事帶回家說給你的爸爸媽媽聽。
小學一年級下冊語文《寄冰》教案范本2
學習目標:
1、能在閱讀過程中獨立認識10個生字,認識部首“兩點水”,能在老師的指導下描摹漢字6個,能用音序查字法查3個漢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并能抓住句子中的關鍵詞讀出感嘆句的語氣。
3、能展開合理的想象,并和同學合作用打電話的形式續編故事。
4、初步了解非洲、南極的.不同的氣候特點。能聯系生活經驗,初步了解水的基本屬性。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學習質疑
1、出示“冰”及拼音。(記住字形)
2、學習“兩點水”說說還有哪些帶有兩點水的字?
3、補全課題,齊讀。
4、思考:你了課題,你想知道什么?
二、感知課文,學習生字
1、帶著問題,自學課文,了解內容。
(1)按常規學習生字,讀通課文。
(2)小組內交流反饋
2、集體交流反饋
(1)抽讀生字組成的新詞,注意正音。
(2)出示句子:
南極的企鵝給住在火熱非洲的獅子洪洪寄了塊冰,可是,洪洪卻收到了一袋水。
讀句子,自讀齊讀
用音序查字法查“塊”,和學過的“快”比較一下意思有什么不同?
三、深入學習,感受內容
1、再讀讀課文,想想洪洪和企鵝在收到對方寄來的信后,心情是怎樣的?分別從文中找出一個詞語來說明。
2、出示:生氣糊涂(讀準字音,注意輕聲)
3、洪洪為什么生氣?它又是怎么做的?找到有關的句子,同桌讀一讀。
(1)同桌交流。
(2)出示:洪洪很生氣,把箱子退了回去,并寫信給企鵝:“我讓你寄塊冰,你為什么寄一袋水來?真讓人掃興!”
請孩子們把自己當成洪洪,生氣地對企鵝說說這句話。
自讀互讀齊讀
4、師生配合讀第一—第三節
5、從哪里看出來,企鵝糊涂了?自己讀讀第四節。
出示:企鵝糊涂了,明明是塊冰,洪洪為什么說是水呢?體會企鵝的心境,理解“糊涂”讀好這句句子。
6、讀第四節
四、訓練說話,明白道理
1、正在這時,另一個企鵝解開了這個謎團。于是,他們打了一個電話給獅子洪洪,電話里會說些什么?
2、交流
3、總結:讀了課文后,你有什么發現?
4、齊讀課文
五、課后作業
1、讀詞語
2、寫字:描寫
小學一年級下冊語文《寄冰》教案范本3
一、教材分析
《寄冰》是篇有趣的課文。本文語言淺顯,較容易讀懂,通過學習讓孩子在故事中懂得一個常識:冰遇熱變水,水遇冷變冰。整篇課文的語言雖然生動活潑,符合低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但是生字讀音中涉及到后鼻音、三拼音,因此要在朗讀中不斷鞏固字音,在觀察實踐中訓練寫字能力。
二、教學目標
目標一:能讀準10個生字的字音,特別是“冰”和“封”的后鼻音、“掃”的平舌音。認識部首“兩點水”。能正確描寫“冰、久、過、退”4個漢字。繼續指導學生在讀文的過程中識記漢字,并引導學生觀察漢字的結構特點,教師在田字格中范寫;然后發揮學生的主動性,觀察、歸納其余漢字的特點,進行摹寫。
目標二: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抓住句子中的關鍵詞語讀出問句和感嘆句的語氣。
目標三:通過學文初步了解非洲、南極的不同的氣候特點,知道一個常識:冰遇熱變水,水遇冷變冰。
目標四:通過課后“說”的練習,使學生分角色將在文中積累的語言進行實際運用。
研究了教材,制定了教學目標后,我在教學本課時,主要運用了以下3條教學策略;
一、在語境中學習生字,體驗要領,形成能力
經過一個半學期的訓練和滲透,學生能夠運用拼音熟練拼讀漢字的音節,能夠借助換部首、加部首等方法,分析漢字的結構,識記字形。因此課堂教學中,漢字的學習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教師只對一些易混淆,難理解的字在字音、字形或字義上進行針對性的指導。
本課中的“寄”和“箱”都是形聲字,可以用加部首的方法進行記憶。“封、塊”是以量詞的形式出現,通過用“封”和“塊”進行組詞,可以讓學生了解這2個字的其他用法,其中提土旁的“塊”可以通過換部首的方法進行學習,同時利用形旁表意的特點區分飛快的“快”和一塊的“塊”這兩個同音字。
雖然學生對拼音的掌握程度已經較為熟練,但對拼音中的難點,仍要經常復習。在學習“退”和“久”時,通過請學生拼讀這兩個字,鞏固“i、u在一起,聲調標在后”。
文中的“希望”一詞可以通過說話練習“誰希望怎么樣。”,在實際運用的過程中進行理解。
“掃興”是文中值得關注的詞語。“掃”組成的詞語“掃帚”、“大掃除”、“掃地”對學生來說并不陌生。但“掃興”,大多學生卻不解其意。這時文中的語境就幫了很好的忙,老師的一段過渡語就較好的詮釋了它的意思。“獅子洪洪滿心歡喜地等來了菲菲寄來的冰,本以為可以看看冰是什么樣的,沒想到,看到的卻是一袋水,原本興奮、激動的他,希望落了空,真是??掃興。”
識字還包括正確的書寫漢字。正確書寫包括兩方面:第一漢字的書寫不加筆畫,不漏筆畫;第二能夠在田字格中擺正漢字的位置。隨著學生運用漢字頻率的增高,正確的書寫漢字,形成一定的書寫能力就很重要。
能力的形成是長期訓練的成果,重在方法的傳授。本課摹寫的4個漢字中,“冰”為左右結構,左窄右寬的特征。“過、退”都是半包圍結構,注意先里后外的書寫規則。“久”是獨體字,筆畫雖少,要擺正位置,就要細觀察。在觀察中發現寫好這4個字的關鍵之筆??橫中線豎中線上的筆畫,當胸有成竹之時,最后動筆臨摹,一氣呵成。
長期的訓練,學生才能漸漸把握寫好字的要領??學會觀察分析,最終形成寫字能力。
二、邊讀邊思,巧妙提問,激發思維
常言道“讀書百遍其義自現”,但是閱讀的過程沒有思維活動的參與,那么這樣的讀書只能是“小和尚念經有口無心”,即使讀上百遍千遍,仍是一無所知!
因此在課堂中,我始終讓學生帶著問題閱讀,在閱讀中解決問題。可見,一系列的問題成了學生學習的線索,而問題的設計,也成了完成教學目標,激發學生思維,保持閱讀興趣的關鍵。
首先,問題的設計少而精。在教學中,我設計了4個問題。
在整體感知課文的過程中,解決第1個問題“誰給誰寄冰。”學生讀文后,輕而易舉地說出是企鵝非非給獅子洪洪寄冰。老師請學生用一句簡單的話介紹一下獅子洪洪和企鵝非非。“獅子洪洪住在火熱的非洲。”“企鵝非非住在寒冷的南極。”簡單的介紹是在為后面的了解相關的科學知識做鋪墊。
隨后,我設計了兩個大問題,展開課文的學習。即“企鵝非非為什么要給獅子洪洪寄冰?”、“寄冰的結果怎么樣?”目的是引導學生關注課文的重點段落獲取知識,并在閱讀過程中進行朗讀、語言文字等語文基本能力的訓練。兩個問題都是從課文的整體進入,引導學生全面地了解課文的內容,建構完整的知識。
在解決問題一的'過程中,老師設計了一個說話的練習,幫助孩子將文本中的內容轉化為自己的語言來說;
因為獅子洪洪住在(火熱的非洲),從來(沒見過冰),不知道(冰是什么樣子)。所以企鵝非非要給獅子洪洪寄冰。
我將重點放在解決第二個問題。其實,這是一個相當籠統的問題,孩子的回答可以是多種多樣:如,寄出去的冰變成水了;洪洪沒有收到冰,收到的是水,他把水退回去了;洪洪收到水以后,又生氣又掃興;寄冰的非非被弄糊涂了。也有可能會有學生把3、4小節都讀了個遍。這時,老師就要發揮引導的作用,首先應該肯定學生的回答。
隨后,老師可以通過引讀來理清文章的脈絡。
師引:企鵝非非寄冰給洪洪的結果是?
生讀:過了幾天, (第3節第1句)
師引:當獅子洪洪把收到的水又寄回給非非,結果怎么樣?
生讀:不久, (第4節第1句)
師:其實這2句話都寫了結果,但當獅子洪洪把收到的水又寄回給非非時,我們更規范地應該說是退回。
通過引讀,避免枯燥的一對一的提問,又理清了文章的脈絡,同時使學生知道了“寄”和“退”的不同用法。
第3、4小節中的第2句話都寫出了他們看到結果以后各自的心情,這2句話,是整篇課文中,要重點指導讀好的句子。老師可以先請學生自讀,要求:讀正確。再指讀(請語感較好的學生讀),他們的讀其實就是一種范讀,要啟發其余學生有意識地模仿讀,老師的評價語就至關重要。如:你不但讀得正確,而且讀得很幫,把獅子洪洪生氣、掃興的感覺讀出來了!老師的評價就是積極的指導,它在潛移默化地教會學生如何欣賞別人的讀,如何通過感悟課文來讀。并且,日子久了,老師的語言也會轉化為學生的語言。
解決了這2大問題后,老師提出了第4個問題,也是最后一個。
“獅子洪洪和企鵝非非都不明白這是怎么回事,引起了誤會,小朋友,你們能幫助他們嗎?”在解決問題的同時,老師先請學生讀了兩句介紹非洲和南極的句子;
南極是個冰天雪地的世界,氣候十分寒冷。
在非洲,太陽火辣辣地烤著大地,氣候非常炎熱。
通過讀句,學生進一步了解了南極和非洲。最后,老師設計了一個填空幫助學生解決問題,使學生了解了“冰遇熱變水,水遇冷變冰。”的科學常識。
(填空)
企鵝非非從(寒冷的南極)寄冰給獅子洪洪。獅子洪洪在(火熱的非洲)收到的冰遇(熱)變成了水。
獅子洪洪從(火熱的非洲)把水退回給企鵝非非。企鵝非非在(寒冷的南極)收到的水遇(冷)又變成了冰。
三、小組學習,交流合作,發揚個性
由于每個學生知識經驗的不同,因而對于課文的理解和關注程度也存在著差異。這些差異也許會使課堂學習的步伐不那么整齊劃一,但它顯現的是學生學習課文時最真實的知識起點,而大課堂式的問答,可能就把差異中存在的學生知識的模糊點、缺失點掩蓋了,讓學生仍然帶著問題離開課堂。因此在課堂中,要重視學生間的差異性,利用小組學習的形式,讓每位學生都有交流討論的時間和場合,發表自己的觀點。
本節課最后我是利用小組學習的形式展開的。請學生分角色完成課后“說”的練習。在說的過程中,學生根據已學的知識經驗,對課文進行拓展,無形中拓寬了學生與文本的接觸面。
小組學習的對象是學生與學生,因此學習的氛圍是寬松的,自由的,學生可以充分暢談自己的觀點。在交流過程中,學他人之長,彌補自己知識的空白點,獲得課文以外的知識;同時也能及時糾正自己認識上的偏差,受到某些啟發,使自己的思維多元化。
小學一年級下冊語文《寄冰》教案范本4
教學目標:
1、能在閱讀過程中獨立認識本課8個生字“寄熱希望塊收退掃”;認識部首“反文旁”;理解詞語掃興。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并能抓住句子中的關鍵詞讀出問句和感嘆句的語氣。
3、初步了解非洲、南極的不同氣候特點。能聯系生活經驗,初步了解水的特點。激發學生探索科學,探索自然的興趣。
教學重點、難點:
1、能在閱讀過程中獨立認識本課8個生字“寄熱希望塊收退掃”;認識部首“反文旁”。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并能抓住句子中的關鍵詞讀出問句和感嘆句的語氣。
教學過程:
一、初識非洲、南極,積累相關詞語。
(一)出示圖片:認識南(nán)極(jí)非(fēi)洲(zhōu)。
1、讓我們先從圖上來認識兩個地方:
(1)指名拼讀1人:南極。
誰來拼讀一下?
(2)指名拼讀2人。
第二個地方誰會拼讀?
你注意到了“洲”字是翹舌音,誰能像他一樣讀好?
(3)齊讀南極、非洲。
我們一起來讀好它。
(4)去掉拼音直接讀。
左邊這幅圖是——南極,右邊這幅圖是——非洲。
(二)了解南極。
1、聽老師用一句話介紹南極,仔細聽認真記,待會兒請你照著老師的樣子來說一說?說兩遍。
南極冰天雪地。
2、誰來說說看?
3、南極是個——冰天雪地的世界。
4、所以,我們稱它為——寒冷的南極
(三)簡介非洲。
1、師述:和南極相反,非洲是個很熱的地方,因為非洲離太陽最近,在非洲的很多地方,幾乎一年四季都是夏天。再來仔細聽認真記。
非洲炎熱干旱。
誰來會看?
2、所以,我們稱非洲為——火熱(rè)的非洲
(1)拼讀生字“熱”
(2)“熱”字下面有個“四點底”,就好像火在不停地烤!注意四點底的一點朝左,三點朝右。
3、總結過渡:今天我們要學習的課文就和這兩個地方有關。
二、揭示課題。
1、出示:jìbīng
寄冰
(1)誰來拼讀課題?
(2)后鼻音讀得很準,開火車拼讀。一起來拼讀。
(3)“寄”是生字,你有好方法記住它嗎?寄:結構記字法(寶蓋頭+奇)。
師:這個“奇”字不陌生,它是奇怪的——奇;也是奇妙的——奇。寶蓋頭下加個“奇”就是——(寄;寄冰的寄)板書:寄冰
“寄”是指通過郵局把東西從一個地方送到另一個地方。
這就是我們今天所要學的第12課(補齊課題12)——齊讀課題。(寄的是冰,很特別吧!)
三、初讀課文。
1、現在,讓我們打開語文書,自己讀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想想:誰給誰寄冰?從哪里往哪里寄冰?
板書:誰給誰寄冰?從哪里往哪里寄冰?
2、交流問題:
出示獅子洪洪、企鵝非非
出示:南極非洲
3、企鵝非非住在南極,南極——冰天雪地,(板書:冰天雪地)非常——寒冷。
獅子洪洪住在非洲,非洲——炎熱干旱,(板書:炎熱干旱)。
四、學習課文,解決問題。
(一)學習第1、2節。
1、洪洪為什么要非非給他寄冰?(板書:為什么?)我們來讀讀課文的一、二兩節就能知道了。
出示:獅子洪洪/住在/火熱的非洲,從來沒有/見過冰,他想:“冰是什么樣子呢?”
洪洪/給南極的企鵝非非/寄了一封信,希望非非/給他/寄一塊冰來。
(1)自己讀讀,不加字不漏字、按停頓符號正確朗讀。
(2)這兒有個生字:“塊”:誰會拼讀,三拼音,齊讀。
(3)讀讀詞語:塊作為量詞,我們可以說——一(塊)冰
(4)師:冰可以一塊一塊地數。課文中提到的這3種物品該怎么數?讓我們來拼拼讀讀記記。
出示:一(封(fēng))信一(個)箱(xiāng)子一(袋(dài))水(開火車直接讀)
(5)小結:不同的物品有不同的數法。
2、老師請兩個人分別來讀這兩小節?
學生朗讀,評價:你能按標點停頓,把句子讀通了!
你把洪洪非常希望看到冰是什么樣的感覺讀出來了!拼讀“希望”。
一起讀讀。
3、現在誰知道洪洪為什么要非非給他寄冰?
4、獅子洪洪生活在炎熱的非洲,從沒見過冰,企鵝非非就生活在冰天雪地里,怪不得洪洪要非非給他寄冰”呢!這個問題我們讀懂了!
(二)學習第3、4節。
1、那么,滿懷希望的洪洪等到的是什么結果呢?(板書:結果?)讓我們來學習課文的第3、4節。
(1)這兩段話很長,里面還有幾個生字,要讀懂得先來做個游戲:拼音節讀生字
收(shōu)到退(tuì)了回去掃(sǎo)興
(2)這個生字是:收它的偏旁是(反文旁)
誰來書空?收
看看書上筆畫框里的字,告訴老師它是怎么寫的?
(3)生字會讀了,和同桌一起讀讀這兩節。
(4)請讀(讀得真不錯,老師也給你一個大拇指!)
2、交流問題:你們讀懂了嗎?洪洪等到的結果是什么?出示卡片:滿滿的一塑料袋水
(1)是啊!你們讀懂了:
教師指著媒體引讀:
師:過了幾天,洪洪收到了南極的'一個箱子,以為是從沒見過的冰,這個時候他一定十分(高興)(讀),打開一看,卻發現里面是(滿滿的一塑料袋水),板書:滿滿的一塑料袋水
覺得很“掃興”(讀)。“掃興”的意思就是原先高興的情緒好像被誰用掃帚一掃而光。所以高興、掃興是一對反義詞。
(2)于是,他又寫信給非非,信上這樣說:
我讓你寄冰來,你為什么寄一袋水來?真讓人掃興!
自己讀讀———標點變色(這里有一個問號、一個感嘆號,你能讀出語氣來嗎?)
指名讀。男生讀,女生讀,一起讀。
(3)我聽出來了,洪洪覺得很失望。
(4)洪洪挺生氣的。(他還把箱子退回)
板書:退回
3、而企鵝非非收到洪洪的信后,被弄糊涂了
出示:明明是塊冰,洪洪怎么說是水呢?
(1)讀讀詞語:糊涂
(2)什么叫“糊涂”?換詞語———不明白、奇怪
(3)練習朗讀:把非非心里的想法讀出來。(而且是一塊厚厚的冰)板書:一塊厚厚的冰(自己讀讀—請讀———齊讀。)
4、男生當洪洪,女生當非非。
它倆為什么一個生氣,一個糊涂?
問題出在哪?讓聰明的小朋友來告訴他們吧!
借助板書小結:(你們說的對,企鵝非非從南極寄了一塊冰給洪洪,而非洲的氣候十分炎熱,冰遇熱變成水,所以洪洪打開箱子,看見的是滿滿的一塑料袋水,于是他又把水退了回去;南極的氣候十分寒冷,這袋水遇冷變成冰,所以非非打開箱子里看到的還是冰。)
5、課文中沒寫到非非是怎樣寄冰的,你能從寄冰的結果猜到企鵝非非是怎樣寄的?(沒有保溫措施)
五、說話練習,總結課文。
1、在你們的幫助下,洪洪和企鵝都明白了道理,消除了誤會,他們又成了好朋友。
到底該怎樣寄冰呢?用什么方法才能讓洪洪收到冰呢?
2、其實在我們的身邊就有許多這樣的科學小常識,我們要細心觀察,愛積累的孩子才能解決這些問題。
【小學一年級下冊語文《寄冰》教案】相關文章:
《寄冰》教學反思08-22
小學語文下冊教案01-07
小學一年級語文下冊教案01-15
小學一年級語文下冊教案01-13
語文教案:李寄01-27
小學語文一年級下冊語文園地三的教案08-19
小學一年級下冊語文教案01-02
小學一年級語文下冊《咕咚》教案02-15
小學語文下冊教案[精品]08-02
小學語文一年級下冊語文園地一的優秀教案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