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教案大全>語文教案>四年級語文上冊《夏日絕句》教案

    四年級語文上冊《夏日絕句》教案

    時間:2022-04-18 11:54:40 語文教案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四年級語文上冊《夏日絕句》教案(精選9篇)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那么什么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四年級語文上冊《夏日絕句》教案(精選9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四年級語文上冊《夏日絕句》教案(精選9篇)

      四年級語文上冊《夏日絕句》教案 篇1

      一、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2、通過對古詩修辭手法的賞析,使學生體味詩句表達的精妙。

      3、通過對詩人思想感情的賞析,使學生明確做人的價值取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4、由《夏日絕句》的賞析方法,延伸到其他的賞析方法,使學生能融會貫通。

      二、教學重點

      從修辭手法和思想感情入手進行賞析,培養學生的賞析能力。

      三、教學難點

      通過賞析詩句,培養學生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

      四、課前準備

      1、學生通過閱讀、上網等方式,搜集有關李清照、項羽和南宋的歷史資料。

      2、教師制作多媒體課件。

      五、課時安排

      一課時

      六、教學過程

      一、多媒體導入新課,激發學生興趣

      1、播放“月滿西樓”,學生談感受。

      2、導入:剛才我們欣賞的“月滿西樓”柔美、清幽,這首詞的作者就是堪稱“婉約詞宗”的'李清照。你對她有哪些了解,能介紹給大家嗎?

      指名交流,根據學生回答適時出示資料。

      李清照的詞成就最高,多是離愁別緒,婉約纏綿。今天,我們共同賞析她的一首詩:夏日絕句(板書課題)是否也是這種風格呢?

      二、初讀,感知古詩

      1、出示古詩朗讀,生談與《月滿西樓》的區別。

      2、生自由朗讀古詩,出示要求:正確、流利地朗讀古詩,注意詩句的節奏和停頓。

      3、指名朗讀,糾正錯誤讀音。

      三、再讀,了解詩意。

      要求:結合注釋進行自學,用自己的話說出古詩大意,有問題的可以標出。

      1、小組討論,教師巡視。

      2、全班交流、出示:人活著要做人中豪杰,死了也要做鬼中英雄。到現在人們還在思念項羽,就是因為他不肯回到江東。

      3、學生質疑,可能會問“項羽是誰?他為什么不肯過江東……”(出示項羽的資料)

      四、品讀,悟情入境

      1、師:現在你已經了解了詩的大意,能不能告訴老師你最喜歡哪一句?

      生自由談感受并說明理由。

      2、小結:都說退一步海闊天空,僅一河之遙,卻是生死之界;僅一念之間,卻是存亡之抉。項羽這位叱咤風云的西楚霸王,放棄了生的希望,“不肯”不是“不能”,不是“不行”,這就是“士可殺而不可辱”的英雄氣慨,這就是“死不懼而辱不受”的壯志豪情!所以李清照贊頌他“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生讀)這兩句詩千百年來吸引著我們,激勵著我們,讓我們共同賞析,去感受它獨特的魅力吧!

      3、從修辭入手,體味詩句表達的精妙。

      思考:從字面上看,你有什么發現?

      (1)生:“生”與“死”是一組反義詞。“人杰”和“鬼雄”……

      (2)小結:“生”與“死”、“人杰”與“鬼雄”,就是這樣的對比,構成了對偶句,讓我們感受到詩句工整,富有音樂感。在我們學過的詩句中,有很多這樣的句子,你能舉出一個例子嗎?如: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遠看山有色,近聽水無聲……

      四年級語文上冊《夏日絕句》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了解作者及寫作時代背景。

      2、理解詞的意思,感悟作者所要表達的情感。

      3、有感情地朗讀這首詞,并能背誦下來。

      教學重點:

      理解“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的意思。

      教學難點:

      理解項羽為什么“不肯過江東”。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簡介作者,了解歷史背景。

      二、出示全詩內容,指導朗讀。

      三、分小組討論,理解詩句含義。

      (一)默讀這首詩,看看你能讀懂什么?尤其注意抓住關鍵詞語來理解詩句,想好之后,可以和小組同學說一說。

      (二)匯報。

      1、理解前兩句“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

      學生發言:活著要做人中豪杰;死了,也要成為鬼中英雄。

      師指導朗讀:詩人用哪兩個詞來稱贊項羽?從古至今,還有哪些人可以稱得上是“人杰”“鬼雄”?這兩句應該怎樣讀?

      學生自讀后指名讀。

      2、理解“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學生發言:至今人們還懷念項羽,佩服他寧死不肯逃回江東。

      思考討論:

      (1)“項羽”是什么人?李清照為什么“至今思項羽”(說說項羽的故事。)教師適時用多媒體出示項羽資料。

      (2)讀了這段文字,你理解了項羽為什么“不肯過江東”嗎?

      師小結:是啊!項羽活著是西楚霸王,人中豪杰,就是死,也要做鬼中英雄,而決不屈膝投降。他不是“不能”,不是“不想”,不是“不愿”,而是不肯茍且偷生(板書不肯),這樣的精神和氣節無愧于七尺男兒之身,無愧于江東父老。與項羽比起來,大敵當前,南宋的那些統治者卻在做什么呢?請同學們再看一段資料。(多媒體播放一段有關的歷史資料)

      (3)看完這段介紹,你又有何感想?

      師小結:有一首詩寫道“遺民淚盡胡塵里,南望王師又一年”反映的就是當時中原人民的狀況,而另一首寫在臨安城一家旅館墻壁上的`詩“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暖風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多媒體出示)反映的就是這種狀況,面對這樣的遺民,面對這樣的統治者,李清照再也忍不住了。(師領讀全詩)

      四、在理解全詩的基礎上,對學生進行語言訓練和朗讀指導。

      師過渡:李清照大聲地呼喊“南宋的統治者啊!你們為什么不能像項羽那樣……”生接著說“南宋的統治者啊!你們為什么……”

      師再次領讀,過渡:此時此刻,詩人在贊頌項羽、思念項羽的同時,還表現了她怎樣的情感?(對南宋統治者的憤恨、失去家園的悲痛、為國家擔憂等等。)此時,詩人是怎樣的心情?(氣憤、悲傷……)

      師:把這種心情讀出來!

      五、總結全詩,朗讀升華

      1、師總結:李清照,一個封建時代的弱女子,竟有如此的愛國情懷,竟有如此的胸襟和氣魄,實在令人佩服。

      2、討論:讀了這首詩,你懂得了應當怎樣做人?

      3、師小結:做人要像李清照那樣,做一個熱愛祖國的人,做一個頂天立地的人。同學們只有從小樹立遠大的理想,勤奮學習,將來把我們的祖國建設得更加強大,才不會受敵人的欺辱。讓我們懷著對李清照的敬仰,讓我們抱著“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的信念,再一次大聲有感情地朗讀這首詩吧!

      四年級語文上冊《夏日絕句》教案 篇3

      一、交流資料,引入新課

      1、我們一起來學習一首宋朝詞人李清照的詩(板書:李清照)

      2、課前,老師已經布置你們搜集李清照的有關資料,我們一起來交流。

      (學生交流資料)

      3、同學們的資料很詳細也很全面,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李清照寫的這首(板書課題及古詩,學生隨老師板書念).

      二:整體感知古詩

      1.師范讀古詩.

      2.生讀古詩,要讀通順流利.讀熟后可讀給同桌聽.

      3.指名學生讀,其他同學認真聽,邊聽邊想:這首詩贊頌的是誰?

      三:利用網絡,理解古詩內容

      (一).理解前兩行詩句.

      1.自讀古詩,讀后從古詩中找出兩個贊頌項羽的詞語.

      2.你找的是那兩個詞?你是怎么理解這兩個詞的?

      (學生用自己的話說說”人杰”和”鬼雄”的意思.)

      3.前兩行是什么意思?你能用自己的話說說嗎?

      (找兩三名學生說前兩行詩句的意思.)

      4.這兩行要用什么樣的語氣來讀?(讀出英雄氣概)

      5.現自己試讀,再指名同學讀,其他同學評議.

      (二).查找資料,理解后兩行詩句.

      1.齊讀后兩行詩句.

      2.提問:讀后你有什么疑問,最想知道什么?

      (項羽是誰?他為什么不肯過江東?江東是什么地方?等)

      師:善于提問時很好的學習習慣,在解決問題過程中才會學到更多的指示,這節課老師就把問題交給你們,利用上網查找資料的方式自己解決問題,有信心嗎?

      3.教師指導學生上網查找資料.

      (1).在”百度搜索”中輸入”項羽”兩個字,然后點擊搜索.

      (2).教師推薦選項:1.項羽;2.楚漢之爭和漢朝建立;3.項羽.

      (3).自己選擇一項了解有關內容.

      (學生自讀資料,教師巡視指導.)

      (4)項羽為什么不肯過江東?把你了解到的說給同學聽。

      (學生交流資料)

      觀察資料中的項羽畫像,你有什么感覺,從哪感覺到的?

      (學生說說自己的感覺)

      (5)提問:通過李清照對項羽的.贊頌及剛才咱們了解到的資料,你認為項羽是一個什么樣的人?

      (學生說自己的看法:寧死不屈、不茍且偷生、有英雄氣概等)

      師:是啊,項羽活著是西楚霸王,人中豪杰,就是死,也要做鬼中英雄,而絕不屈膝投降。

      (6)后兩行是什么意思,用自己的話說一說。

      (7)讀詩,讀出項羽寧死不屈的英雄氣節。

      (學生自讀、同桌讀、指明讀,并互相評議)

      四:了解寫作背景體會感情。

      (1)、師:楚漢戰爭以項羽的失敗而告終,“至今思項羽”,宋朝女詞人為什么要去追思一位一千多年前失敗的英雄呢?這和作者當時所處時代背景有直接關系,誰把課前搜集到的作者所處年代及當時的寫作背景給大家念一念?

      (學生交流資料:靖康之變及寫作背景。)

      教師播放一段帶有解說的“靖康之變”的電影資料。

      (2)、師:在那個國破家亡,風雨飄搖的年代,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而南宋統治者卻整日沉迷于享樂,不思恢復中遠。此時,作者在贊頌項羽,思念項羽的同時,還表達了他怎樣的情感?

      (學生說:對南宋統治者的憤恨、失去家園的悲痛、為國家擔憂等)

      (3)、此時作者是怎樣的心情?(氣憤、傷心等)

      (4)、再度,讀出作者當時的心情。

      (自讀、指明讀,互相評議)

      (5)師:處于封建時期的李清照,雖是一名柔弱女子,而她不僅在文學上能流芳百世,同時,能有如此的英雄氣節,實在令人佩服。

      (6)、再讀詩,讀出作者報效祖國的氣節。

      (自讀、指明讀,互相評議)

      (7)真正的英雄是能夠激勵后人的,項羽的寧死不屈與南宋統治者的貪生怕死形成鮮明的對比,《夏日絕句》一詩既是對項羽英雄氣概的贊頌,又是對南宋懦夫的諷刺,更是李清照高尚民族氣節的鏗鏘表白。

      (8)在次讀詩,讀出自己的感受。

      五:可外延伸

      (1)上網搜集李清照其他詩詞,讀一讀,并把自己最喜歡的詩詞讀給同學聽。

      (2)教師推薦另一位紹興女英雄——秋瑾。

      課后上網查找秋瑾資料及他寫的詩句。

      四年級語文上冊《夏日絕句》教案 篇4

      夏日絕句

      李清照

      生當作人杰,

      死亦為鬼雄。

      至今思項羽,

      不肯過江東。

      【注釋】

      1.

      人杰:人中的豪杰。漢高祖曾稱贊開國功臣張良、蕭何、韓信是“人杰”。

      2.

      鬼雄:鬼中的英雄。屈原《國殤》:“身既死兮神以靈,魂魄毅兮為鬼雄。”

      3.

      項羽(公元前232-前202):秦末下相(今江蘇宿遷)人。曾領導起義軍消滅秦軍主力,自立為西楚霸王。后被劉邦打敗,突圍至烏江(在今安徽和縣),自刎而死。

      【今譯】

      活著的當作人中的豪杰,

      死了也應是鬼中的英雄。

      人們到現在還思念項羽,

      只因他不肯偷生回江東。

      【解說】

      這首詩起調高亢,鮮明地提出了人生的價值取向:人活著就要作人中的豪杰,為國家建功立業;死也要為國捐軀,成為鬼中的英雄。愛國激情,溢于言表,在當時確有振聾發聵的作用。但南宋統治者不管百姓死活,只顧自己逃命;拋棄中原河山,但求茍且偷生。因此,詩人想起了項羽。項羽突圍到烏江,烏江亭長勸他急速渡江,回到江東,重整齊鼓。項羽自己覺得無臉見江東父老,便回身苦戰,殺死敵兵數百,然后自刎。詩人鞭撻南宋當權派的.無恥行徑,借古諷今,正氣凜然。全詩僅二十個字,連用了三個典故,但無堆砌之弊,因為這都是詩人的心聲。如此慷慨雄健、擲地有聲的詩篇,出自女性之手,實在是壓倒須眉了。

      四年級語文上冊《夏日絕句》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學習李清照高尚偉大的愛國精神,培養同學熱愛祖國、奮發圖強的精神。

      2、在古詩教學中將復雜的歷史背景運用多媒體加以介紹,使同學入情入境,深入理解詩句的含義。

      3、鼓勵同學查資料,討論,自讀自悟,促進同學綜合素質的全面提高。

      課前準備

      通過閱讀、上網查資料,了解有關南宋的歷史和李清照的生平和項羽的有關資料,將收集的資料與同學交流。

      教學流程

      一、運用多媒體導入新課,激發同學興趣,了解歷史背景。

      1、播放《射雕英雄傳》片段

      (蕩氣回腸的音樂,激烈嚴酷的戰爭局面給同學以強烈的震撼)

      2、師導入:剛才,同學們看到的是電視劇《射雕英雄傳》的片段,雖然是武俠片,可是它反映了中華民族歷史上一段屈辱的歷史。由于金兵大肆入侵中原,北方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多少人妻離子散,家破人亡;多少人飽受戰爭之苦,這其中就有一位著名的女詞人李清照。同學們通過查資料,已經了解了一些南宋的歷史和李清照的生平,誰來向大家介紹介紹。

      3、同學將收集的資料用實物投影儀顯示出來并向大家介紹。

      如同學介紹不完整,可補充:

      李清照:(1084~約1151)

      自號易安居士,濟南章丘人,著名女詞人。她出身于一個具有文化保守的士大夫家庭,父親李格非是一位散文家兼學者,十八歲時與太同學趙明誠結婚,混后婚后居汴京,生活幸福。建炎元年,李清照因靖康之恥南下,建炎三年,趙明誠病逝于金陵,李清照只身逃難,幾年后轉寓臨安,孤苦伶仃地度過寂寞的晚年。

      靖康恥:

      北宋靖康二年,金兵俘虜了徽宗、欽宗兩個皇帝,北宋王朝在統治一百多年后宣告滅亡,歷史上稱這次事變為“靖康之變”百姓覺得這是一件羞恥的事情,所以又稱“靖康恥”。

      之后,宋欽宗的弟弟趙構作了皇帝,定都臨安(今杭州),歷史上稱為南宋。〉

      (由于本課涉和的歷史背景較復雜,事先安排同學收集資料,并利用多媒體加以介紹,對同學理解全詩大有協助,同時也培養了同學的自學能力。)

      二、用多媒體出示全詩內容,指導朗讀。

      1、師導語:在那個國破家亡,風雨飄搖的時代,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而南宋統治者卻整日沉浸于享樂,不思恢復中原,公元1127年,李清照途經當年項羽自刎的烏江渡口,觸發了她痛國傷時的無限感慨,寫下了這首著名的《夏日絕句》。

      2、用多媒體出示全詩。

      (在激昂的琵琶聲中,毛筆楷書的詩句一一出現,師富有感情地大聲朗讀。)

      3、提問:同學們聽出老師帶著怎樣的感情讀這首詩嗎?(悲憤、激昂)

      誰來試著讀一讀?

      4、請三、五名同學大聲朗讀,其他同學評一評,誰讀得好,為什么?

      5、全班同學有感情地大聲朗讀。

      (用多媒體課件,入情入境,一下子將同學帶入詩中描繪的`意境中,因此,同學讀得非常有感情。)

      三、分小組討論,理解詩句含義。

      1、理解第一句“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

      同學討論后發言:活著要做人中豪杰;死了,也要成為鬼中英雄。

      2、理解“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同學討論后發言:至今人們還懷念項羽,佩服他寧死不肯逃回江東。

      3、考慮討論:

      (1)“項羽”是什么人?李清照為什么“至今思項羽”?(說說項羽的故事。)

      秦朝末年,統治者的殘酷激起了人民的不滿,各路豪杰紛紛起義抗秦,項羽率領八千江東子弟渡江轉戰中原,消滅秦軍主力,立下赫赫戰功,秦朝滅亡后,與劉邦爭奪天下,最終,項羽兵敗亥下,退至烏江渡口。當時,烏江亭長勸他急速渡江,回到江東,重振旗鼓,項羽覺得自身無顏再見江東父老,不肯過江逃生,便下馬步戰,殺敵數百,負傷十余處,最后從容自刎,時年31歲。

      (2)讀了這段文字,你理解了項羽為什么“不肯過江東”嗎?

      師小結:是啊!項羽活著是西楚霸王,人中豪杰,就是死,也要做鬼中英雄,而決不屈膝投降。而南宋的那些統治者卻在做什么?請同學們再看一段資料。

      (多媒體放一段有關的歷史資料)

      (3)看完這段介紹,你又有何感想?

      師小結:雖然岳飛被害的事情發生在李清照寫這首詩之后,但假如李清照知道了這件事也一定會痛罵當時的統治者。有一首寫道“遺民淚盡胡塵里,南望王師又一年”反映的就是當時中原人民的狀況,而另一首詩“暖風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反映的就是狀況,面對這樣的遺民,面對這樣的統治者,李清照再也忍不住了。

      四、在理解全詩的基礎上,對同學進行語言訓練和朗讀指導。

      師過渡:李清照大聲地呼喊“南宋的統治者啊!你們為什么不能像項羽那樣……”生接著說“南宋的統治者啊!你們為什么……”

      (詩句內容較簡單,同學通過自學討論就能理解詩意,后面幾道考慮題讓同學進一步理解李清照為什么要寫這首詩。)

      五、總結全詩,朗讀升華

      1、師總結:是啊!一個封建時代的弱女子竟有如此的愛國情懷,竟有如此的胸襟和氣魄,實在令人佩服。

      2、討論:讀了這首詩,你懂得了應當怎樣做人?

      3、師小結:做人要像李清照那樣,做一個熱愛祖國的人,做一個頂天立地的人。同學們只有從小樹立遠大的理想,勤奮學習,將來把我們的祖國建設得更加強大,才不會受敵人的欺辱。讓我們懷著對李清照的敬仰,讓我們抱著“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的信念,再一次大聲有感情地朗讀這首詩吧!

      4、配樂朗讀全詩,讓同學的思想境界得到進一步地升華。

      (在激昂的琵琶曲中,同學們對著大屏幕上的詩句大聲朗讀,讓這首詩的字字句句和李清照的精神永遠留在同學們的心中。)

      六、作業

      1、寫一寫這首詩的讀后感。

      2、讀一讀李清照其他的詩詞。

      (在古詩教學中注重“情境交融”,不只能促進同學理解詩意,更能協助他們體會作者的感情和詩中的意境,激發他們學習古詩文的興趣。)

      四年級語文上冊《夏日絕句》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2、了解古詩中項羽這個人物,體會其性格特點

      3、通過對詩人思想感情的解讀,使學生體會詩人所肯定的價值取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 價值觀。

      教學重點:

      1、了解宋代的詞派(婉約與豪放),把握此詩的婉約風格。

      2、能夠理解全詩的意思,有感情地朗讀古詩,并且背誦

      3、對項羽、李清照有一定的了解

      教學難點:

      結合時代背景,把握詩人復雜情感,提高鑒賞詩歌的能力。

      教學準備:

      1、搜集有關李清照、項羽和南宋的歷史資料。

      2、準備《月光》這首歌

      教學過程:

      一、課程導入

      1、音像導入,激發學生興趣

      師:同學們,你們有聽過《月光》這首歌嗎?(課堂假設,沒有聽過嗎,那讓我們來細細傾聽,聽過了是嗎?那讓我們再回味一下) 播放歌曲 師:正如這首歌詞中所唱得‘這紅塵的戰場,千軍萬馬,有誰能稱王’,秦末漢初這是一個諸侯爭霸,戰火彌漫的年代,這是一個爾虞我詐,兒女情長被無情割裂的年代。

      同學們,喜不喜歡看《秦時明月》?《月光》正是《秦時明月》的片頭曲,這個動漫正是以秦末漢初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為背景的,那么可以說說你們最喜歡的人物嗎?為什么喜歡他呢?

      學生回答

      2、人物介紹,深入感悟

      師:老師喜歡的是其中的項羽,就是歷有名的“西楚霸王”項羽。他是一位具有創奇性色彩的英雄,有哪一位同學了解項羽的傳奇故事。

      學:回答

      師:項羽是一位悲劇性的英雄,他的性格具有復雜矛盾性,他具備亂世梟雄的霸道和任性,往往剛愎自用,不聽人言,同時又帶著末世后主的優柔寡斷,婦人之仁。既有著武林俠客的豪氣干云的偉男子性格,同時也有著細膩溫柔,為情所困的情種性格,正是多種的復雜性,為我們展現了一個有血有肉真實的項羽形象,為后人所詩頌。

      項羽在年少時便能力能扛鼎,擁有超人般的壯志雄心(一次,秦始皇出巡在浙江時,項羽見其車馬儀儀威風凜凜,便對項梁說:“我可以取代他!“確實,他最后做到了,了秦王朝)

      二、成語拓展,導入深入

      師:同學們知道“破釜沉舟”這個成語嗎?有哪位同學可以可以講一下 學生回答

      師:就是項羽率領所有的軍隊度過黃河,去營救趙國以解救巨鹿之圍,楚軍渡過漳河以后,項羽讓所有士兵飽飽地吃一頓飯,每個人吃一頓飯,咳嗽俅三天干糧,然后傳令,破釜沉舟,就是說把渡河的船鑿穿沉入河底,做飯用的鍋砸個粉碎,以此來表明他有進無退,一定要取得勝利的決心,就這樣,沒有退路的楚軍展示以一當十,最終打敗了秦國的軍隊?/p>

      從這里我們可以充分感受到項羽作為一名亂世梟雄的殺伐決斷的英勇。然而從鴻門宴,我們又能看到他的剛愎自用,婦人之仁。正是因為他沒有聽謀士范增的話,從而錯失了借鴻門宴殺劉邦的機會,最終導致了項羽的.悲劇命運。

      項羽與虞姬的愛情故事(備用,俠骨柔情) 總的一句話,項羽是一位頂天立地的傳奇性英雄,就連他的死都是那樣的悲劇,在被敵軍追趕到烏江邊時,其實他本可以渡過烏江來逃生的,可是他不茍且偷生,無臉見江東父老,最終選擇烏江自刎,死也死得如此慘烈。

      我想每個人的心中有對英雄不同的解讀方法,有不一樣的看法。幾百年前,有一位女詩人,寫了一首詩,對項羽的評價也很高。現在讓我們來看一看這位女詩人是怎樣評價項羽的,是否與我們的觀點一致呢?

      1、朗誦全詩,把握古詩的節奏 先由老師朗誦,再請同學來朗誦,隨后老師在黑板上 劃分全詩朗誦的節奏。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全體同學有感情的朗誦。讀出豪放之氣。

      2、疏通字詞,解釋全詩 先有老師解釋重點詞語,再由學生自由討論詩的意思,最后抽學生來嘗試解釋每一句的意思,老師最后說出正確的意思。 生當作人杰。句意:人活著要做人中豪杰。

      人杰:人中豪杰 死亦為鬼雄。

      句意:死了也要成為鬼中英雄

      鬼雄:鬼中英雄。至今思項羽,

      句意:到現在仍然思念項羽

      思:思念 不肯過江東

      句意:思念他不愿意回老家

      不肯:不愿意 江東:江南的東部(項羽的老家)

      3、理解全詩的感情基調 豪邁悲壯

      4、詩人簡介:李清照,號易安居士,宋代女詞人,婉約派代表詩人,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稱,她經歷了北宋末年的戰亂,對戰爭給人們帶來的苦難,頗有感觸,有《易安詞》留世。

      5、知識點拓展 了解“婉約”與“豪放”的區別

      方案一、通過老師的表演來完成,用扇子作為輔助工具,表演江南女子的婉約姿態,與東北漢子的豪放

      方案二、語言闡述。婉約就是話語含蓄柔美的意思,比如當你認為一個人的說法不對時,直接的說:“你的觀點是不對的。”那么委婉含蓄地就說:“我認為你的觀點,我們可以再討論一下。”

      方案三、現在我們再欣賞一首李清照的一首詩 如夢令 常記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歸路。 興盡晚回舟, 誤入藕花深處。

      爭渡,爭渡, 驚起一灘鷗鷺。說說這首詩與本首詩在風格上的不同,本首詩(婉約),這首詩(豪放),李清照是婉約派的詩人,卻寫出了如此豪放的詩,這首詩在李清照的作品中是異類。 選用哪種方案,視實際情況而定

      6、理解作品的時代背景 李清照為什么會寫這首詩呢,聯系李清照當時正處在北宋戰亂的年代 北宋末年,金兵入侵中原,發生戰亂。正值國家危亡的時刻,但是李清照的丈夫趙明誠,身為知府,沒有奮勇抗敵,卻臨陣逃跑。李清照為丈夫的行為感到羞恥,同時腐敗無能的宋統治者也使李清照憤慨,于是李清照在行至烏江時,不禁感慨萬千,寫下了這首詩。

      7、理解全詩的主旨。從全詩中可以看出李清照對項羽有怎樣的評價,結合時代背景全詩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

      這首詩既是對項羽的歌頌,又是對南宋統治者的諷刺,更表達了李清照高尚的民族氣節和鏗鏘的表白。

      8、總結:老師希望在座的同學們都懷有遠大的理想,男生可以做一位像項羽一個頂天立地的男子漢,女生可以像李清照一樣做一位富有才氣、正直的才女。

      板書設計:

      夏日絕句

      李清照

      生 人杰 有骨氣

      死 鬼雄 有氣節

      四年級語文上冊《夏日絕句》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理解古詩中重點字的意思和在詩中的含義。

      2、有感情有節奏地朗讀古詩,并能背誦。

      3、通過熟讀,體會古詩的意境。

      過程與方法

      指導學生運用多種形式反復誦讀詩文,結合具體語境展開想象,從而讓學生在自讀自悟的過程中體會詩的意境。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體會詩人寧死不屈的品質,感悟其強烈的愛國熱情。

      2、培養學生熱愛祖國的情操。

      教學重點和難點:

      體悟詩人的愛國熱情,培養學生熱愛祖國的情操。

      教學準備:

      教師:多媒體課件

      學生:搜集詩人的相關資料及寫作背景,收集愛國的詩歌。

      教學過程:

      一、咀嚼詩句——溫情

      1、(投影出示)《靜夜思》

      學生齊讀

      2、提問:這首詩表達了詩人什么樣的情感?

      學生:對家鄉的思念之情。

      3、引述:這淡淡的鄉愁讓我們為之動容,那你能不能再帶我們欣賞一首詩,借此來抒發思鄉之情呢?

      生答(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等

      4、過渡:“詩中寓情,情中育詩”,我們感受到了古代文人李白和王唯那種淡淡的思鄉之愁,觸摸到了那細膩的情感。那再讓我們來感受一種濃烈的情感。

      5、板書:夏日絕句

      (設計意圖:“綴文者情動而辭發,觀文者披文以入情。”以情感為突破口,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庫,讓他們在感受詩人情思的同時,激起他們學習古詩的興趣,明白古詩中“一切景語皆情語”。)

      二、初讀尋疑——釀情

      1、(出示《夏日絕句》)學生齊讀

      2、學生提出自己不懂的問題。

      歸納并出示

      1、為什么詩命名為《夏日絕句》?

      2、我很想了解一下李清照。

      3、詩人是在什么情況下寫的這首詩?

      4、詩人為什么會懷念項羽?這和她所要表達的感情有什么聯系?

      5、學生匯報交流,教師相機出示詩人和寫作背景。

      (設計意圖:積累在學語文的過程中是比較重要的,新課標中也要求學生掌握基本的語文學習方法,同時也培養了學生自主探究的習慣。)

      三、細讀品味——悟情

      1、學生自由朗讀詩歌。

      2、品讀3、4句

      a.提問:從哪兩句詩看出詩人懷念項羽?

      生答并出示: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學生齊讀

      b.引導:那從哪一個字可以看出詩人對項羽深深的懷念?

      重點理解“思”字后,指名讀。

      c.點撥:詩人為什么如此懷念他?誰能向我們介紹一下項羽這個人物?

      學生回答

      引述:項羽突圍到烏江,烏江亭長勸他急速渡江,回到江東,重整齊鼓。項羽自己覺得無臉見江東父老,便回身苦戰,殺死敵兵數百,然后自刎。這種寧死也不屈的精神怎么不叫詩人深深地懷念呢?孩子們,讓我們把詩人這種深深的懷念之情讀出來吧!(齊讀)情感再濃烈一點(齊讀)。

      d.冥想:(播放音樂,要求學生閉上眼睛,教師進行引述)

      點撥:此時你眼前仿佛出現了怎樣的畫面和情景?你仿佛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

      指導朗讀:孩子們,請用你的聲音表現出對項羽這個英雄人物的懷念之情,請你聲情并茂地傳遞對他的崇敬。

      引讀: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3、引導過渡:站在英雄曾經慷慨就義的地方,看著眼前滾滾流淌著的江水,我們的李清照不禁高喊——

      a.生齊讀出示:生當作人杰,死亦當鬼雄。

      b.提問:“人杰”、“鬼雄”你是怎樣理解的?

      談談你這兩句詩的理解。

      c.指導朗讀:一個內斂、含蓄的女詩人卻有如此寬廣的胸襟,人們怎么不為之動容呢?所有的女生讓我們站起來,把這種氣魄讀出來。(女生讀)你們的決心老師感受到了。來,男生們,拿出你們的男兒氣概。(男生讀)面對浩瀚的江水我們一起來吧!(師生齊讀)

      d.引述:我們的女詩人李清照,一個手無寸鐵的柔弱女子都愿意為國捐軀。而當時南宋統治者卻不顧老百姓的死活,只顧自己逃命;拋棄中原河山,但求茍且偷生。這份愁,這份情,我們怎樣表現出來?

      指名讀,并請學生相互評價。引導“亦”應重讀。

      e.點撥:孩子們,我們的女詩人此時此刻想表達出一種什么情感?

      (生答)

      這份寧死不屈的愛國熱情真是蕩氣回腸呀!讓我們再次感受這份濃烈的情!(齊讀全詩)

      (設計意圖:以誦讀體味為主要的教學形式,注重在誦讀中涵泳、意會、體味。創設情境,使枯燥的文字轉化成豐富的形象,讓豐富的形象又生發出更為多彩的畫面,這樣靜態的閱讀中注入了動態的生成,使隱含的意境逐漸顯現。讓學生憑借意象的`力量,超越時空,感受詩歌永恒的本色。)

      四、拓展延伸——釋情

      1、講述:在歷史長河中,又有多少文人過客如李清照一樣抒發著自己的愛國熱情,讓我們走近他們去感受那份摯熱的情感吧!

      學生交流搜集到的古代愛國詩篇,并請他們說說自己的感受。

      2、提問:那這一首首愛國詩篇,這一顆顆赤誠的心與你有什么關系呢?(生答)

      3、總結:是呀!愛國熱情是不會受空間限制,也不會隨時間而減少的。我們欣賞古人,我們佩服古人,我們會把他們傳承下來的愛國熱情繼續加溫,讓崛起的中國更加強大。

      (設計意圖:教師除了重視語文的熏陶感染作用之外,還應注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生成的獨特感受,引導他們主動學習,主動探究,充分發揮他們的主體性。再通過聯系實際生活,使民族文化的因子逐步融入學生的骨血,為他們的生命著上民族的底色。)

      四年級語文上冊《夏日絕句》教案 篇8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西師版小學語文第四冊167頁28課

      教學目標:

      1、運用學過的識字方法自主認識7個生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感受古詩的精練,喜歡讀古詩

      教學重點:識字、朗讀、背誦古詩

      教學難點:感受項羽寧死不屈的品質和詩人的愛國情懷

      教學過程:

      一、小小古詩朗誦家(背誦古詩,揭示課題)

      1、 背誦自身知道的古詩,爭當小小古詩朗誦家.

      2、 揭示課題,簡介詩人

      二、 合作學習,初讀古詩,學習生字

      1、我會讀

      (1) 同學自由讀

      (2) 同桌讀,你讀我認真聽,注意糾正字音

      (3) 請生讀,其余同學評一評,教師相機指導

      (4) 聽示范朗讀

      2、我會認

      (1) 自瀆古詩、勾畫生字、并讀一讀

      (2) 考考同桌

      (3) 匯報學習情況,游戲:讓美麗的星星出來吧

      3、 我想問

      同學自由質疑,感知古詩

      三、 讀中感悟

      1、同學自瀆古詩邊讀邊想:你讀懂了什么?

      2、匯報交流

      3、前兩句自由讀,抓住人杰、鬼雄體會詩句,舉例項羽,簡單介紹四面楚歌的故事.相機板書

      4、后兩句在反復朗讀中結合項羽的故事以和這首古詩的寫作背景感受項羽寧死不屈的精神和詩人的'愛國情懷

      四、 深情朗讀,深入體會

      1、 聽課件朗讀

      2、 選擇自身喜歡的方式讀這首古詩,看誰讀得最好

      3、 配樂朗讀,感受詩的意境美和語言美。

      4、 多種形式賽讀,讀出感情。

      5、 配樂齊讀

      五、熟讀成誦。

      六、拓展

      1、把這首詩有感情的背誦給家長聽

      2、把這首詩的意思講給同學聽。

      四年級語文上冊《夏日絕句》教案 篇9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

      2.了解李清照和項羽,體會其性格特點。

      3.通過對詩人思想感情的賞析,使學生明確做人的價值取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教學過程:

      一、音樂導入,激發興趣

      1、同學們,喜歡聽歌曲嗎?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一首歌曲《月滿西樓》,可要認真聽哦!

      課件播放歌曲。

      歌曲聽完了,誰來說一說你的感受?指生交流。

      2、這首歌柔美、清幽,你知道它的歌詞是誰寫的嗎?

      這首詞的作者就是堪稱“婉約詞宗”的李清照。課前老師讓大家搜集了李清照的資料,誰來說一說你對她的了解?

      指名交流后,根據學生回答適時出示資料:

      李清照,號易安居士,山東省濟南市人。宋代女詞人,婉約詞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稱,著有《易安居士文集》。

      李清照的詞成就最高,多是離愁別緒,婉約纏綿。她也寫詩,今天,讓我們一起走近宋代才女——李清照,一起走近她的這首千古絕唱:夏日絕句(板書課題)

      二、誦讀古詩,悟情入境

      課件展示:

      夏日絕句

      〔宋〕李清照

      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1、請同學們自由朗讀這首詩,注意讀準字音,讀出詩的節奏和停頓。

      生自由練讀,指生展示讀。

      讀得流暢,字正腔圓,也讀出了節奏和美感。她之所以讀得這樣美,原來他注意了停頓。

      課件展示:

      夏日絕句

      〔宋〕李清照

      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指生展讀。

      2、讀著讀著,在這首詩中有沒有一個人物躍入你的眼簾?

      生交流:項羽

      知道項羽這個人嗎?誰來談一談你的了解?指生交流。

      課件展示:

      項羽:秦朝末年著名的農民起義領袖,曾領導起義軍消滅秦軍主力,自立為“西楚霸王”,后被劉邦打敗,不愿屈服投降、茍且偷生,在烏江邊自刎而死。

      3、在詩中,李清照用了一個字直接表達對項羽情感,我們看誰的眼睛最亮能找出來,到底是哪一個字呢?

      生:思

      李清照為什么“思”項羽?指生交流。

      誰能用詩句來回答?

      生: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

      4、項羽這位亂世英雄,一生有很多傳奇的故事呢?其中《霸王別姬》被拍成了電影,下面我們一起欣賞!

      課件播放:《霸王別姬》片段

      誰來談談自己的感受?指生交流。

      好一個“不肯過江東”!其實他本可以渡過烏江來逃生的,可是他不愿茍且偷生,最終選擇烏江自刎,死也死得如此慘烈。都說退一步海闊天空,僅一河之遙,卻是生死之界;僅一念之間,卻是存亡之抉。項羽這位叱咤風云的西楚霸王,放棄了生的希望,“不肯”不是“不能”,不是“不行”,這就是“士可殺而不可辱”的`英雄氣概,這就是“死不懼而辱不受”的壯志豪情!所以李清照贊頌他。來,咱們一起來贊頌項羽:齊讀古詩。

      5、楚漢戰爭以項羽的失敗而告終,李清照,一個柔弱的女子為什么要去思念一位千年以前失敗的英雄呢?這和她當時所處的時代背景有直接的關系。下面我們回到民不聊生的南宋!

      課件展示:

      靖康二年(1127),金兵入侵中原,擄走徽、欽二帝,正值國家危亡的時刻,但是李清照的丈夫趙明誠,身為知府,沒有奮勇抗敵,卻臨陣逃跑。李清照為丈夫的行為感到羞恥,同時腐敗無能的宋統治者也使李清照憤慨,于是在行至烏江時,有感于項羽的悲壯,寫下了這首詩。

      國破家亡,風雨飄搖,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而南宋統治者卻整日飲酒作樂,歌舞升平,不思恢復中原。面對這樣的統治者,李清照,大聲呼喊:齊誦《夏日絕句》!

      短短的這么一首五言絕句,里面卻藏著三個典故呢?因為時間的關系,我們以后再講。

      三、融會貫通感情升華

      看到北方大好河山淪落敵手,哪位愛國志士不想收復?陸游在生命彌留之際,還心系國家,他這樣寫:示兒(課件展示《示兒》,生齊讀);林升看到南宋統治者醉生夢死,他異常憤慨地寫道:題臨安邸(課件展示《題臨安邸》,生齊讀);抗金名將岳飛,一天之內收到13道金牌未改精忠報國初衷,他寫道:滿江紅(課件展示《滿江紅》,生齊讀)……

      “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是李清照做人的標準,那就是:有正氣、有骨氣、有氣節。讓我們讀出她豪邁的情懷吧!

    【四年級語文上冊《夏日絕句》教案】相關文章:

    《夏日絕句》教學反思03-28

    小學語文絕句教案12-30

    小學語文《絕句》教案04-06

    《夏日絕句》教學反思5篇03-31

    小學語文絕句教案8篇12-30

    語文上冊教案03-05

    語文上冊教案01-17

    語文四年級上冊教案11-17

    語文四年級上冊的教案12-04

    国产福利萌白酱精品tv一区_日韩亚洲中字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欧洲高清无码在线_全黄无码免费一级毛片
    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天堂mv手机在线mv观看午夜版 | 思思久久96热在精品国产 | 日本少妇喷水高清 | 又大又黄又爽视频一区二区 | 亚洲精品五级在线 | 亚洲国产精品看片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