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初中語文《黔之驢》教案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優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初中語文《黔之驢》教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初中語文《黔之驢》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能流利地朗讀文章,結合注釋,能口譯全文。
2.學習細致逼真的心理、動作描寫。
3.理解放事的深刻寓意。
教學步驟:
一、從成語入手,導人新課。
同學們在學習的時候會經常遇到一些成語,它們中有不少來源于我國古代寓言故事。成語“黔驢技窮”就是其中一例,它來源于我國唐代文學家柳宗元的短篇寓言《黔之驢》。而要正確理解這個成語的意思,我們就必須先來一起學習這篇寓言,看它講的究竟是怎樣的一個故事。
二、范讀課文(或聽課文朗讀錄音)后正音。
要求:聽準字音;基本了解故事大意。
三、串譯全文,師生共同解答疑難文言詞語的含義。
要求:能結合課文注釋翻譯全文;合上書本后能準確、生動地講述故事。
強調以下內容:
1.課后練習三所列的詞語要—一落實,讓學生熟悉古今詞義的變化。
2.歸納幾個文言詞語的意義和用法。
①以為
以為且噬己也認為
以為神把(它)當作
②之
黔之驢的,結構助詞。
放之山下
虎見之
蔽林間窺之
稍出近之
它,代詞,代驢。
③然
龐然大物也
愁愁然
都是形容詞詞尾,解釋為“……的樣子”。
3.提醒學生注意兩個句子的翻譯。
①有好事者船載以入。(船,這里是用船的意思。名詞充當狀語。現代漢語中除時間名詞外,名詞一般不能充當狀語。)
②驢不勝怒,蹄之。(蹄,踢。這里作動詞用。)
四、學生朗讀基本成誦后重點討論下邊問題。
方法:先獨立思考,再互相討論。教師可巡回指導。理解每個問題,均應結合課文相關語句。
1.課文寫虎從畏驢到食驢的過程可分為幾個層次?各層次中表現虎的心理的詞語分別有哪些?它們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結合課后練習一)
明確:可分為六個層次。各層次中表現虎的心理的語句分別是“以為神”、“覺無異能者”、“莫相知”、“終不敢搏”、“以為且噬己也”、“技止此耳”等。這些語句生動逼真地描繪了虎對驢的認識的全過程,推動了故事情節的發展,且使其波瀾起伏,引人入勝。
2.課文描寫虎的動作用了哪些詞語?分別刻畫了虎的什么心態?
明確:虎初見驢時,“蔽”“窺”勾畫出虎既好奇,急于摸底,又害怕的心情。“驢一鳴,虎大駭,遠遁”,“駭”“遁”進一步刻畫了虎的恐懼心理。接下來“稍出近之”、“往來視之”、“近出前后”直至“蕩倚沖冒”而激怒驢,寫虎一再試探,處處可見虎的生性大膽和工于心計。最后“跳踉大閉”、“斷其喉”、“盡其肉”、“乃去”等語句,句式短促,節奏鮮明,寫出虎干脆利落,志得意滿的情態。
3.黔驢之技有哪些?
明確:-“鳴”一“蹄”。這兩個詞生動傳神地寫出驢在“龐然”的`形體掩蓋下的平庸技藝。
4.師生共同討論,概括驢、虎兩個寓言形象的特點。
黔驢:龐然大物,善于怪叫,蹄踢,裝腔作勢,借以駭人,是一個虛有其表、實際無能的動物。
老虎:在沒有弄清對方底細之前,存有恐懼心理;它反應迅速,行動靈活,謹慎小心,善于觀察,反復試探,在摸清驢子的底細以后,大膽果斷地攻擊對方要害,立即致敵于死命,是一個機智、勇敢的形象。
5.故事的寓意在哪里?
明確:本文寓意深刻,具有鮮明的針對性、現實性。本文意在諷刺那些無能而又肆意逞能的人;聯系作者的政治遭遇,又可知本文所諷刺的是當時統治集團中官高位顯、仗勢欺人而又無才無德、外強中干的上層人物。但我們也可以不從驢被虎吃掉的角度,而從虎吃掉驢這一相反的角度,來理解本文寓意:貌似強大的東西并不可怕,只要敢于斗爭,善于斗爭,就一定能戰而勝之。
五、齊讀、齊誦課文。
六、布置課外作業。
1.一場驢虎之爭以驢死虎口而宣告結束,真是幾家歡喜、幾家憂,虎家族正在為它們的英雄召開慶功會,驢家族卻在沉痛哀悼他們的不幸同伴,請你代表虎家族寫一份賀詞,代表驢家族寫一份悼詞。
2.柳宗元在這則寓言中塑造了一個不光彩的“蠢驢”形象,其實驢也很無辜,請你改編《黔之驢》,為驢平反,重塑驢的形象。
初中語文《黔之驢》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掌握本文有關文言字詞的用法,能口譯全文。
2、分析驢、虎兩個寓言形象的特點,學習細致逼真的心理、動作描寫。
3、引導學生理解本文的寓意。
教學重難點:
掌握本文有關文言字詞的用法,引導學生通過分析老虎的心理、動作描寫來分析老虎認識驢的過程。
教學過程: 一、 導入
同學們在學習的時候,常會遇到一些成語,他們中有不少就來源于我國古代寓言故事。成語“黔律計窮”就是一例,他來源于我國唐代文學家柳宗元的短篇寓言《黔之驢》,提到寓言,我們應該比較熟悉了,請一位同學介紹一下寓言的特點?(語言是一種文學體材,它往往用一個饒有趣味的故事來闡明深刻的.道理。)
二、 介紹作家作品
三、 整體感知課文
1、點名學生試讀
2、正音
黔(qián) 好事者(hào) 窺(kuī) 慭慭然(yìn) 駭(hài) 遁(dùn) 噬(shì) 搏(bó) 狎(xiá) 跳踉(liáng) 口闞(hǎn)
3、全班齊讀
四、 疏通字詞
1、置疑
2、字詞訓練
五、 朗讀課文并復述大意
六、 課文分析
1、課文對驢進行了那些描寫?
2、是分析驢的形象特點?
3、課文對虎進行了那些描寫?
4、由這些心理描寫、和動作描寫,可看出老虎認識驢經歷了一個怎樣的過程?表現了老虎怎樣的性格?食驢的動作有表現了老虎怎樣的性格?
5、 理解本文的寓意
【初中語文《黔之驢》教案】相關文章:
《黔之驢》讀后感07-27
黔之驢讀后感07-06
黔之驢讀后感9篇05-02
黔之驢讀后感(9篇)05-02
黔之驢讀后感精選9篇05-02
《黔之驢》讀后感6篇07-11
《黔之驢》讀后感4篇09-30
黔之驢讀后感5篇04-22
黔之驢讀后感(集錦9篇)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