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教案大全>班會教案>心理健康>情緒與心理健康案例

    情緒與心理健康案例

    時間:2022-07-31 08:25:01 心理健康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情緒與心理健康案例

      情緒與心理健康

    情緒與心理健康案例

      抑郁就是情緒失衡的現象。抑郁的人往往都是情緒低落,感到難過、無望,覺得人生沒有什么意思。抑郁與睡眠不好、注意力分散、倦怠、沒有食欲、懶散以及社交行為退縮等有關聯。典型的抑郁的人會感到人生無望,且看不起自己,感覺到強烈的壓抑,感情凍結,主動性消失。他們保持對周圍世界的了解,但卻失去了與之交往的愿望。近年來受到抑郁困擾的人越來越多,有人把它叫著“心理感冒”。

      案例1

      小唐來自農村,中小學時,每次都名列榜首,是全校的焦點。他憑著聰明好學考上了大學。進了大學,他突然感到自己什么也不是,沒人再關注他過去曾多少次排名第一,同學們更喜歡關注時事新聞、體育、娛樂、戰爭、時尚等,而這些陌生的信息一下就把小唐從人群中分離出去了。十幾年來學習是他生命中的全部,其它似乎并不存在。可現在,別人感興趣的他插不上嘴,他強烈地感到自己不被接納。加上小唐性格比較內向,不能主動與人交流溝通,其他同學并不知道他內心的感受。雖然他想通過考試取得第一名引起大家的注意,但總有人比他考得更好。他比別人花更多的時間學習,某兩門課也曾考過第一,但慢慢地他體驗不到快樂了,覺得沒有什么事能引起自己的興趣,更加不想與別人接觸,常常自責內疚,覺得自己無價值。漸漸反應開始遲鈍,缺乏專注力。大二時他的學習狀態越來越差,一次考試不及格給他帶來了毀滅性的打擊,他覺得自己的生活再也沒有什么意義了,幾乎喪失了生活的信心。

      案例點評:

      我國小學、中學基本上是以考試成績評價學生的價值。學習成績優異的學生長期得到更多的關注,他們的自信心、自尊心都是建立在外界的鼓勵之上的,而依靠外界構筑的自尊心往往缺乏彈性、死板,外界發生變化后,他們脆弱的翅膀很容易被折斷。

      案例2

      小金的父親是某醫院外科醫生,母親是中學數學老師,父母身體健康,他們都是事業比較成功的人。其父做事嚴謹,十分注重細節,對自己獨生女的行為舉止要求很具體,稍不符合他的要求就會受到不同程度的處罰。母親和父親一樣對她要求極為嚴厲,幾歲時,母親就開始給她灌輸“無論做什么都要超過別人,不能讓別人在你前面”之類的信念。小學時她就和周圍的人比,無論是學習還是其它方面她都要爭第一,爭得第一后母親就會給她各種獎賞。在學校, 班主任老師又對他提出高要求:各門主課在年級爭第一,為班級爭光。她在小學是好學生,考進重點中學又是尖子生,考進大學后還是拿一等獎學金。十多年來,她拼命爭來了許許多多的第一,但第一并沒有給她帶來快樂。兩年前成績優異參加一次競賽成績不佳,于是覺得自己落后于所有人了,整天悶悶不樂,情緒低落,后來發展到幾乎對什么都失去了興趣。看到自己落在別人后面,自信心一掃而光,覺得自己什么都不如別人,并開始懷疑自己的智力有問題,如果人的智力低再努力也超不過別人的,后來就放棄了。

      案例點評:

      在一個競爭的社會里,一個人的成功可能就是另一個人的失敗。無論是學校還是家庭都容易用要么成功、要么失敗的絕對化標準要求學生或者子女。孩子們一旦接受了絕對化標準,自我結構也就很死板,沒有一點點彈性,一遇挫折就沒有回旋的余地,容易走極端。

      美國心理學家A·T貝克在20世紀60年代創立了著名的心理治療法——認知療法。認知療法當時主要是治療抑郁癥。他認為抑郁癥的主要認知模式是信念的絕對化。信念的絕對化是一種非此即彼、黑白分明、兩極化的思維認知模式,這種過分簡單化的認知模式導致對事情的絕對化結論。不十全十美即無價值。對自己、對他人、對環境要求十全十美,不給自己和他人犯錯誤留有余地。如果事情不象他希望那樣完美,他們就會萎縮,等待遭受拒絕、羞辱。如果他們沒有遭受拒絕、羞辱,他們就認為拒絕、羞辱會在以后出現,或者相信由于他們的錯誤別人會輕視他。這樣,他們把所有可能的壞結果都想出來,由此而產生無用感、過分罪責感、對未來無望、自殺思維等。在情感上悲哀、內疚、暴躁等,在行為上退縮,生理上失眠或嗜睡、疲勞、注意力無法集中等。

      認知療法的一個主要任務就是要改變人們認知的絕對化,使人看到兩極化中間的灰色地帶。

      患有抑郁癥可以做心理醫生嗎

      患有抑郁癥的人可以做心理醫生嗎?很多人多持著懷疑的態度。下面我們來分析抑郁癥與心理醫生的特點。

      從事心理咨詢是一份職業,就如同有心臟病的人也可以做心臟手術醫生一樣,并沒有本質區別。區別在于,他是不是能做到在咨詢中職業化,能不能有超脫她自身抑郁帶來的性格脾氣方面的影響,面對于來訪者,客觀正確的對待他這份職業。這對于他來說可能會比普通人困難一些的。當然,有很多健康人,也很難在咨詢中職業化,專業的用好的共感、澄清等技術。

      抑郁就在心理或者精神疾病中就像普通醫學中的感冒,普通人在某一階段可能也會得,也是可以治好的,但是應該遵醫囑用藥物,很多人認為,只通過心理咨詢就能解決,是不現實的。所以,患上抑郁癥不是不可以改善的,說不定可以通過科學的治療,自身的調解得到痊愈。

      很多心理學咨詢大師都曾經有過嚴重的抑郁傾向,也許這樣才會更加敏銳,才會通過自己的心路歷程更加了解人。

      從事心理咨詢這個行業,對人本身的素質要求特別高,如果心理醫生患上抑郁癥,通過調節治療,思維清晰還是可以做心理醫生。

      治療抑郁癥的音樂

      大量的研究表明,通過大腦的反應,音樂的旋律、節奏和音色可以引發情緒的反應,從而對心理狀態的影響。因此,人們可以利用音樂來控制自己的情緒,用音樂來放松自己,那么,治療抑郁癥的音樂有哪些呢?

    【情緒與心理健康案例】相關文章:

    情緒的心理健康教案02-18

    管理情緒心理健康教案12-17

    心理健康教育情緒教案01-06

    心理健康課情緒教案12-03

    調節情緒心理健康教案02-18

    心理健康情緒家長心得07-04

    積極情緒與心理健康心得09-21

    情緒心理健康課教學設計02-06

    調節情緒心理健康教育教案02-21

    心理健康情緒控制范文通用12-13

    国产福利萌白酱精品tv一区_日韩亚洲中字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欧洲高清无码在线_全黄无码免费一级毛片
    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一本色道久久综合亚洲精品 |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久 | 亚洲国产精品午夜伦不卡 | 午夜久久第一场电影 | 中文字幕制服亚洲另类 | 亚洲字幕一区二区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