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教案大全>語文教案>七年級語文教案>七上《論語十二章》教學設計

    七上《論語十二章》教學設計

    時間:2023-10-17 13:20:33 詩琳 七年級語文教案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七上《論語十二章》教學設計(通用11篇)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可能需要進行教學設計編寫工作,教學設計是教育技術的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運用系統方法設計教學過程,使之成為一種具有操作性的程序。我們應該怎么寫教學設計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七上《論語十二章》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七上《論語十二章》教學設計(通用11篇)

      七上《論語十二章》教學設計 1

      教學目標

      1、 了解《論語》和孔子,掌握常用的文言詞語

      2、 理解前五則內容,能流暢地朗讀背誦課文

      3、 感受古人的思想和智慧,感受我國的優秀傳統文化

      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思想內容,能流暢地朗讀、背誦課文

      教學過程

      一、導入激趣

      由《論語》和孔子直接導入新課,激發學習興趣

      二、誦讀感知

      1、 學生范讀,讀畢師生評點,明確文言文的朗誦要求

      2、 教師范讀

      3、 學生齊讀

      三、研讀分析

      1、“學而時習”章

      (1)“學”指的是孔門弟子要學的功課——詩、書、禮、樂等,學這些科目,只懂道理行嗎?

      不行,還要“時習之”,“習”是實踐,是練習,《〈論語〉十則》簡案,初中一年級語文教案《《〈論語〉十則》簡案》。拖得太久也不行,還要經常、按時練習。這里的“學”與“習”有什么區別?

      好比游泳,先學道理,然后下水,等到學會了,會有什么感覺?(說,高興,同“悅”)

      (2)“朋”就是朋友,有朋友從遠方來,為什么會感到快樂呢?(自由作答,適當引導與學習聯系起來)

      孔子有門徒三千,來自全國各地,來的時間也不一樣,有早的有晚的,孔子這句話是對門徒說的,有什么用意?

      (3)“君子”指的.什么人?孔子認為,什么樣的人才配稱作君子?

      (4)這段話都用了“不亦……乎”的句式,翻譯時要譯做“不也……嗎”

      (5)這一則談的是什么問題?

      2、“吾日三省”章

      (1)這段話是誰說的?“曾子”是什么人?

      (2)曾子說,他每天都要多次反省自己,講了三件事,同學們能把三句話翻譯一下嗎?(有不懂的地方可以提出來)

      (3)學生翻譯,教師糾正問題

      (4)講述“曾子殺彘”的典故,問,這個故事大致能照應哪句話?

      七上《論語十二章》教學設計 2

      一、教學目的

      1.了解文言文的常識和方法

      2.學習古人端正學習態度,改進學習方法。

      3.理解課文詞語和句子的含義。

      二、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詞語和句子的含義

      三、教學難點:

      理解課文詞語和句子的含義

      四、預習指導:

      1.讀準下列加點字的讀音:

      慍 罔 殆 謂 哉 焉 誨

      2.看課文注釋或查字典,試翻譯課文。

      3.熟讀。

      五、教學過程:

      A、三分鐘演講

      B、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請同學自由發言,說出一些自己知道的有關學習的格言或諺語來,以此調動學生的情緒。由此導入孔子關于學習的論述。

      C、文言文入門:

      教師講解:

      1、文言文的翻譯方法:直譯和意譯

      2、文言文的古今義和一詞多義

      3、通假字

      4、朗讀與背誦

      5、四種特殊句式:

      D、朗讀指導

      1、教師范讀課文。

      2、學生自由朗讀課文一次,教師糾正學生朗讀過程中語音和停頓方面的錯誤,學生齊讀課文。

      3、抽二個學生朗讀,眾評。

      注意:引導學生注意文言文朗讀的停頓和重音。

      E、指導文言句子翻譯。

      因為是第一次接觸文言文,要與學生講清以下幾點:

      (1)弄懂每個字的含義。

      (2)把古代的單音字換成現代雙音詞。

      (3)弄清虛詞的用法。

      (4)補充適當的'詞語。

      (5)調整句子的語序。

      (6)揣摩句子的語氣。

      (7)注意古今義的不同。

      (8)注意一詞多義的現象。

      (9)四種文言文特殊句式。

      F、指導翻譯第1—5則:

      處理方法:

      1、第一則由老師示范性翻譯:

      由個別的詞義,到句意的直譯和意譯。

      2、每一則由教師講解幾個普遍性難字詞,然后學生自己試譯,不明白的舉手發問,由會的同學或老師答疑。

      3、分別請四位同學展示翻譯的結果。

      4、師生共同評價,糾正。

      G、指導背誦

      H、小結

      由學生談談學習了這五則明白了什么是學習方面的道理。

      七上《論語十二章》教學設計 3

      教學目標:

      知識和能力目標:

      1、學習重點文言詞語,解讀各則語錄,培養學生閱讀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2、了解《論語》的有關知識,明確其在歷史上的價值。

      3、學會朗讀背誦文言文,掌握學習古文的方法。

      過程和方法目標:

      聯系自身學習經歷,體會課文豐富精彩的內蘊,端正學習態度,改進學習方法。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

      通過學習能夠正確認識并及時調整自己的學習方法和態度;激發熱愛民族經典文化的熱情。

      教學重點:

      1.通過學習重點文言詞語,理解各則語錄,培養學生閱讀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2.結合本文的學習認識并調整自己的.學習方法和態度;激發熱愛民族經典文化的熱情。

      教學難點:

      理解課文所蘊含的深刻哲理,并培養學生把所學知識、道理付之于實踐的意識。

      教學方法:

      誦讀法;分類整理歸納法。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用時:

      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步驟:

      一、組織教學

      二、導入新課

      三、講授新課

      (一)、作家、作品簡介

      (二)、檢查預習情況

      (三)、聽錄音范讀,學生在音樂中初讀課文

      (四)、學習前六章內容

      (五)、分類歸納前六章內容

      四、課堂小結

      從通假字、古今異義、一字多義等方面對前六章進行知識點小結

      作業布置:

      1.有哪些成語出自剛才學習的這六章當中?

      2.我們稱二十歲為“及冠”,稱三十歲為“而立”,四十歲為“不惑”,五十歲為“知天命”,六十歲為“耳順”(也稱為“花甲”),那么七十歲、八十歲、九十歲乃至一百歲又分別稱為什么呢?

      3.背誦前六章,熟讀并自行翻譯后六章。

      七上《論語十二章》教學設計 4

      【教學目標】:

      知識和能力:

      1、能流暢、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朗讀中感知大意,體驗人物

      2、積累文言詞語,疏通課文

      3、當堂背誦,積累成語警句

      過程和方法:朗讀法、合作討論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1、通過朗讀揣摩,感受孔子的教育思想和人格魅力

      2、培養正確的學習方法和態度,學會修身做人

      【教學重點】: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朗讀中體驗孔子的教育思想和人格魅力

      2、初步學會運用各種方法,疏通課文,理解大意

      【教學難點】: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朗讀中體驗孔子的教育思想和人格魅力

      2、當堂背誦,并聯系自己的生活體驗,談談自己的理解

      【教學過程】

      一、設疑導入

      今天,我們要攜手一起去拜訪一位大人物,這個人曾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為世界十大名人之一。在1988年,75位諾貝爾獎得主曾在巴黎宣稱:如果人類要在21世紀生存下去,就必須回到2500多年前去吸取他的`智慧。你們知道這個人是誰嗎?

      你們了解他嗎?

      今天這堂課,就讓我們走近孔子,走進《論語》十則。

      二、讀出氣韻

      這是同學們進入初中以來第幾次接觸文言文?你們知道要如何才能學好文言文嗎?

      俗話說:“讀書百遍,其義自見。”在朗讀中,我們可以讀出氣韻,讀懂人物,讀出智慧。下面就請同學們搖頭晃腦地,不受約束地放聲自由朗讀課文。派一個代表吧。(指名朗讀,正音)(要讀出韻味,除了讀準字音,還要我們進一步了解課文蘊涵的深意。)

      全班齊讀。

      三、讀出智慧

      1.下面,請同學們選擇自己最喜歡的幾則,當堂背誦,看誰背得又快又多。

      2.指名背誦,追問:

      你為什么最喜歡這一則?精妙的語言,總能流傳千古,這七則中哪些作為成語被保留了下來?

      (教師在此基礎上,明確這七則分別是講述學習方法、學習態度和為人品行的)

      3.讀著你喜歡的語句,你是否讀出了一份智慧,讀出了一種個性呢?請任選一個角度,談談自己的感受,說說你的啟迪,也可以聯想曾有的經歷。

      四、總結

      今天在這堂課上,我們是與經典同行,與圣賢為友,與2500多年前的孔子作了一番面對面的交流,真是不亦樂乎。這堂課要結束了,老師送給同學們三句話作為臨別的禮物吧:“讀圣賢書,立君子品,做有德人。”

      五、作業:

      1、背誦五則

      2、課外了解孔子其人、其事、其思想。

      七上《論語十二章》教學設計 5

      學習目標:

      1、理解各則語錄,并會運用。

      2、背誦。

      教學設想:

      1、通過分讀、齊讀、默讀等幾個環節達到疏通文意的目標。

      2、通過互助自學解決疑難問題或重點問題達到進一步理解文意的目標。

      3、通過說話活動,重點掌握文中有關學習方法、學習態度的語句。

      4、熟記成誦。

      教學流程:

      讀——(用)說——背。

      創新意圖:

      突出學生實踐活動,學以致用。

      教學過程

      一、導語:(2-3分鐘)

      同學們以前積累了不少的名言警句吧?那好,我現在考考大家掌握得如何。我說出一個意義范圍,請你答出相應的名言警句,如“珍惜時間”、“勤奮”(學生搶答)。看來,同學們積累了不少這方面的名言警句。今天,我選了一篇好文章,里面有好多名言警句。看你能從這篇文章中找到一些什么樣的名言警句。這篇文章就是《論語>十則》

      二、熟讀課文。

      1、大聲朗讀課文,把把握不準的字音標出來。

      2、聽錄音,注意校正讀音,體會語氣語調。

      3、檢查聽讀效果(一人一則,接龍讀),師生共同糾正。

      4、齊讀一遍全文。

      三、析讀課文。

      1、四人一組,自選“則”數(量力而行),結合課下注釋,力求了解大意,把有礙疏通文意或重點的字詞句標注出來,小組內解決不了的做好標記,然后派代表提出,共同解決。(若提不出,投影準備好的重點字詞)

      2、每組派代表疏通文意,匯報學習成果,小組之間交流意見,教師隨機點撥。然后學生默記重要知識點。然后投影提問:(小組間競賽搶答)①做人能保持君子風格的基本條件是

      ②學習強調獨立思考的是

      ③闡述學與思辯證關系的句子是

      ④強調求知態度的是

      ⑤強調做人要有骨氣的是

      ⑥在與人相處虛心求教時應持有的'態度是

      ⑦號召大家樹立“仁”的理想并為之奮斗終生的是

      ⑧儒家待人接物,處事之道的是

      3、理解文意的基礎上,搞一個說話活動,學以致用。(板書)

      請你用“與學習有關”這個句式說話。(小組交流后,學生自由發言)。如:“學而時習之與學習方法有關”;

      “不恥下問與學習態度有關”等。

      總結:學生說出很多,略作總結,學習方法有哪些?學習態度有哪些?我們這一課又積累了許多有關學習方面的名言警句,所以我們要做一個有心人,善于積累。

      4、選擇自己喜歡的語句或成語,說說自己喜歡的理由。(學生準備后,先組內交流,后暢所欲言)

      四、背誦喜歡的語句(越多越好)。

      七上《論語十二章》教學設計 6

      一、教學目標

      (一)掌握常用的文言實詞,能用現代漢語翻譯課文。

      (二)理解課文思想內容,能流暢地朗讀、背誦課文。

      (三)積累成語、格言、警句。

      二、課時安排

      2課時

      三、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課前準備

      ①搜集資料:了解孔子及其儒家學說的概況;了解《論語》的主要內容;搜集最能表現松柏品性的詩句。

      ②借助工具書,通讀全文,把握內容梗概。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請同學自由發言,說出有關做人道德修養的格言諺語來,以此調動學生的情緒。

      (二)根據事前的充分準備,介紹孔子的相關知識

      1、學生在四人小組內交流。

      2、班上交流:每個知識點由一個同學介紹,其他同學作必要的修正、補充。

      3、師生交流:教師用多媒體展示自己搜集整理的資料。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時期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人,是我國歷史上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被尊稱為“大成至圣”。他對我國古代文化的整理、研究和傳播,他的思想和學說,為中國文化乃至世界文明做出了不朽的貢獻,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把他列為世界十大名人之一。

      《論語》是“語言的論纂”,也就是語錄的'意思,是記錄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書,共20篇,是儒家經典著作之一。體例主要是語錄體、對話體、敘事體。內容上以教育為主,包括哲學、歷史、政治、經濟、藝術、宗教等方面。從中可以看出許多當時社會的政治生活情況,看出孔子和他的弟子們的人格修養、治學態度和處世方法。

      (三)朗讀課文,掃除語言障礙

      1、多媒體展示下列詞句,先讓同學讀,其他同學評價,最后教師再打出正確讀音。

      三省(xǐng)吾身 傳(chu2n)不習乎

      終身行(xíng)之不 成人之惡(è)

      貧與賤是人之所惡(wù) 浴乎沂(yí)

      風乎舞雩(yú) 喟(kuì)然 從吾所好(h4o)

      2、學生朗讀課文,教師小結朗讀文言文要注意的問題,并用多媒體展示:

      結合具體語言環境,讀準字音。

      處理好停頓和語速、語調。

      3、學生齊讀課文。

      (四)整體感知

      學生自讀課文,思考《論語》十則主要講的什么道理。(學生交流后,教師概述)

      明確:《論語》十則是儒家的修身之言,講的是做人的道理。

      (五)布置作業

      1、試背全文。

      2、完成文后“思考與練習”題。

      七上《論語十二章》教學設計 7

      教學內容

      《論語》十二章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重點文

      言詞語,理解各則語錄,培養學生閱讀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2、結合本文的學習認識并調整自己的學習方法和態度;激發熱愛民族經典文化的熱情。

      教學重點

      結合本文的`學習認識并調整自己的學習方法和態度;激發熱愛民族經典文化的熱情

      教學難點

      結合本文的學習認識并調整自己的學習方法和態度;激發熱愛民族經典文化的熱情

      教學準備

      背誦課文

      教學過程

      二次備課

      一、背誦導入

      二、合作探究

      1、課文在學習態度上強調什么?

      學習態度強調要謙虛,

      2、學習方法上又強調什么?

      學習方法強調獨立思考與復習。

      3、哪些語句強調謙虛,哪些語句是強調獨立思考與復習,并分別說明理由。

      謙虛: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獨立思考、復習:學而不思則罔;溫故而知新;傳不習乎?

      4、班上討論、交流以下兩個問題:

      (1)在本文論述的教育思想中,你認 為最有價值的是哪一點?為什么?(2)在學習生活中,你在哪一方面做得最不夠,今后有何 打算?

      三、朗讀體會

      四、整理歸類

      1、成語類

      溫故知新 見賢思齊 三人行,必有我師 任重道遠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格言警句類

      (1)談學習態度的

      第7、9章

      (2)談學習方法的

      第1、2、 4、5、12 章

      (3)談修身做人的

      第1、2、6、8、 11、12章

      (4)談珍惜時間的

      第10章

      五、總結文言語法:

      1、通假字:(通誰讀誰,通誰講誰)

      說:通“悅”,讀yuè,意為: 愉快,

      知:通“智”,讀zhì,意為:聰明。

      2 、文言虛詞

      (1)連詞

      而:①順接連詞,表并列或承接 關系,意為“并且”“而且”“就”或不譯。

      例:學而時習之 任重而道遠(并且)

      溫故而知新 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就)

      死而后已 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乎? (不譯)

      ②轉折連詞,表轉折關系,意為“卻”

      例: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人不知而不慍

      ③連接狀語和中心語

      例:提刀而立

      ④修飾語,可譯為“著”“地”

      例:默而識之(地)

      (2)第二人稱代詞,你,你的

      例:余知而無罪也。(你)

      (3)兼詞(一字代兩字的意思)相當于“于之”

      例: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相當于“于之”,意為:在那里)

      則 表承接關系的連詞,意為“就”

      例: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六、布置作業

      默寫全文

      本課時講解

      句的停頓、字音、字義及翻譯。

      多鼓勵學生發言,自我疏通句意。

      在理解句意的基礎上,學生嘗試背誦。

      板書設計

      《論語》十二章

      學習方法

      學習態度

      修身做人

      學習是為了更好的做人

      珍惜時間

      自我報告

      教學反思

      課堂完成背誦。最好能當堂記住字義

      備課組長審核簽字

      七上《論語十二章》教學設計 8

      教學目標:

      1、會認3個生字,會寫1個生字。

      2、能注釋,結合自己的體會初步理解課文內容,背誦課文。

      3、學習古人的學習態度與方法。

      教學重點:

      在初步理解內容的基礎上,誦讀課文。

      教學難點:

      學習古人的學習態度。

      第一課時

      累計74課時月日

      教學目標:

      1、會認3個生字,會寫1個生字

      2、初讀課文,感知課文內容。

      3、能初步理解課文內容。

      教學重點:

      能初步理解課文內容。

      教學難點:

      能初步感學習古文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一年前,我們曾有幸結識孔子,體驗了學而時習、學而思之的學習境界和謀事而忠、交友而信的人格品性。今天,我們將再次捧讀《論語》,繼續聆聽圣賢的.教誨。

      二、充分誦讀。

      1、教師范讀。教師有滋有味地朗讀課文,以感染學生。

      2、教師領讀。教師讀一句,學生復讀一句,強調字音,強調句讀,傳達文言語感。

      3、學生放聲讀。教師要求學生爭取做到旁若無人,放聲讀書,讀己的風格。

      4、學生個別朗讀。一名男同學和一名女同學分別朗讀課文,學生個人展示鍛煉,教師了解具體學情。

      5、師生齊讀。讓教室傳出抑揚頓挫的瑯瑯書聲。

      三、默讀初解。

      1、給學生十分鐘時間,結合工具書和書下注釋默讀課文前四則。要求學生絕對安靜。

      2、提醒學生在筆記本上抄錄最感興趣的一則,記下閱讀過程中產生的疑問。

      四、講解交流。

      1、學生交流自己最感興趣的一則,并帶領全體同學背誦這一則。

      2、學生提出閱讀過程中產生的疑問,教師和其他同學解答。要求學生借助《古漢語常用字字典》清除詞句理解障礙。

      五、背誦感悟。

      1、學生背誦自己最喜歡的一則。

      2、全體同學隨發言同學齊誦這一則。

      六、課后作業。

      1、背誦并默寫課文。

      2、選擇感受最深的一方面寫一不少于500字的讀書筆記,題目自擬。下節課交流。

      教學反思:

      七上《論語十二章》教學設計 9

      教學目標:

      引導學生再出理解的基礎上,背誦課文。

      教學重點:

      背誦課文。

      教學難點:

      進一步理解課文內容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不動筆墨不讀書。相信同學們都已經在讀書筆記中寫下了你的讀書思考,請你選擇自己讀書筆記中自認為最精彩的部分朗讀,可側重于詞句理解方面的收獲,也可側重于感悟方面的'收獲。傾聽同學發言時,大家要注意隨時吸納,及時補充自己的不足。

      二、學生展示。

      1、學生分小組展示。

      2、教師及時點評,鼓勵學生形成個性理解,并提醒其他學生補充。

      三、教師補充。

      四、誦讀感悟。

      1、學生放聲朗讀四則論語

      2、學生分別背誦。

      3、全體背誦。

      五、課后作業。

      1、默寫課文

      2、以小組為單位,堅持研讀《論語》,并搜集最新的有關《論語》的熱評。讀書課上交流。

      板書設計:

      學而時習之……

      學習方法

      學而不思……

      《論語》四則為學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學習態度

      吾日三省吾身

      七上《論語十二章》教學設計 10

      教學目的:

      1、研讀課文,誦讀名句,積累文言知識

      2、通過學習孔孟的言行,了解他們的為人和境界,明確學習的目的、態度和方法

      教學重點:

      疏通字詞,理解課文內容

      教學難點:

      明確學習的目的、態度和方法

      教 法:

      讀析、質疑、討論、合作探究

      教學過程:

      第四課時

      一、復習鞏固,導入課文

      1、導語:

      上節課我們學習了“學而不厭,誨人不倦”,這節課我們來學習下一節內容。

      2、板書課題:學問之道——弟子孰為好學

      二、初讀感知

      1、識記:杇( ) 牖( )命矣夫( ) 騫( )莞( )爾

      2、初步感知:朗讀課文,疏通文義

      三、讀析、討論、質疑

      1、學生自讀,找出自己的疑點,以備討論交流

      2、合作探究,解決疑難

      (1)杇:音wū,抹墻用的抹子。這里指用抹子粉刷墻壁。

      (2)誅:意為責備、批評。

      (3)與:語氣詞。

      (4)不遷怒:不把對此人的怒氣發泄到彼人身上。

      (5)不貳過:“貳”是重復、一再的意思。這是說不犯同樣的錯誤。

      (6)亡:同“無”。

      (7)牖:音yǒu,窗戶。

      (8)說:音yuè,同悅。

      (9)畫:劃定界限,停止前進。

      (10)德行:指能實行孝悌、忠恕等道德。

      (11)言語:指善于辭令,能辦理外交。

      (12)政事:指能從事政治事務。

      (13)文學:指通曉詩書禮樂等古代文獻。

      (14)弦歌:弦,指琴瑟。以琴瑟伴奏歌唱。

      3、學生概括各節主要內容,教師點撥明確。

      (40)孔子的'學生宰予白天睡覺,孔子對他大加非難。這件事并不似表面所說的那么簡單。結合前后篇章有關內容可以看出,宰予對孔子學說存有異端思想,所以受到孔子斥責。此外,孔子在這里還提出判斷一個人的正確方法,即聽其言而觀其行。

      (41)孔子極為稱贊他的得意門生顏回,認為他好學上進,自顏回死后,已經沒有如此好學的人了。在孔子對顏回的評價中,他特別談到不遷怒、不貳過這兩點,也從中可以看出孔子教育學生,重在培養他們的道德情操。

      (43)冉求對于學習孔子所講授的理論產生了畏難情緒,認為自己的能力不夠,在學習過程中感到非常吃力。但孔子認為,冉求并非能力的問題,而是他思想上的畏難情緒做怪,所以對他提出批評。

      (45)孔子的學生顏淵是一個十分勤奮刻苦的人,他在生活方面幾乎沒有什么要求,而是一心用在學問和道德修養方面

      (46)社會在發展,人類在前進,后代一定會超過前人,這種今勝于昔的觀念是正確的,說明孔子的思想并不完全是頑固守舊的。

      (48)孔子說顏回“非助我者”,并不是責備顏回,而是在得意地贊許他。

      (49)“過猶不及”即中庸思想的具體說明。《中庸》說,過猶不及為中。“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過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賢者過之,不肖者不及也。”“執其兩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為舜乎?”這是說,舜于兩端取其中,既非過,也非不及,以中道教化百姓,所以為大圣。這就是對本章孔子“過猶不及”的具體解釋。既然子張做得過份、子夏做得不足,那么兩人都不好,所以孔子對此二人的評價就是:“過猶不及”。

      (50)孔子對待君臣關系以道和禮為準繩的。這里,他既要求臣,也要求君,雙方都應遵循道和禮

      四、練習鞏固

      1、掌握文中重點的字詞句

      2、翻譯第40、46、49段文字

      五、積累與應用

      1、名句誦讀:

      ①、聽其言而觀其行

      ②、不遷怒,不貳過

      ③、后生可畏,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

      ④、君子學道則愛人,小人學道則易使也

      六、教后感悟

      七上《論語十二章》教學設計 11

      教學目標:

      1.熟練背誦并正確翻譯這篇課文。

      2.理解課文思想內容,對照反省自己

      3.積累文言詞匯

      教學重點:

      背誦、翻譯、理解課文內容。

      教學方法:

      朗讀背誦法交流探究發

      教學時間: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情景鏈接:

      中國是一個有著五千年文明史的禮儀之邦,在它源遠流長的歷史長河中,曾出現過不少光耀千古的文化巨人,為我們留下了極寶貴的文化遺產,《論語》就是其中的一部輝煌的巨著,它是中華民族優秀的文化遺產,對我國的幾千年的封建政治、思想和文化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即使在今天,它依舊光芒四射,熠熠生輝。現在就讓我們懷著一種自豪的心情來研讀它的節選部分《〈論語〉十則》。

      二、自學導航:

      1.學生初讀課文,掃除語言障礙

      人不知而不慍(yùn)學而不思則罔(wǎng)思而不學則殆(dài)不亦說(yuè邑)乎三省(xǐng)吾身傳(chuán)不習乎誨女(rǔ)知之乎不知為(wéi)不知是知(zhì)也

      2.學生再次朗讀課文,注意結合具體語言環境,讀準字音,處理好停頓和語速、語調。

      3.學生思考:課文在學習態度上強調什么?學習方法上又強調什么?

      三、師生探究:

      1.朗讀課文

      師:朗讀示范(學生體會語氣、語調、停頓等)。

      生:全班齊讀感知課文內容。

      師:正音、正字,理解重點詞語

      教師導學

      學習文言文,首先要掌握和積累一定量的文言詞匯。文言文中的基本詞匯大多與現代漢語意義相同,這好理解。但有些詞,古今意義發生變化,這就需要聯系上下文,正確理解。

      生:自主、合作、探究

      教師指導學生根據句子理解詞義,

      要求學生,自己理解了的,講給同學。不理解的,四人小組討論討論。實在不懂,請教老師。教師參與學生的討論。學生能講清的,教師再度明確。重點掌握句中加點詞語的`意思(包括全文中的重點詞語)

      2.理解課文內容

      教師導學:

      關于課文翻譯,教師可以根據情況,給學生講解有關信、達、雅及直譯、意譯等常識,但要講得淺顯易懂。

      指導學生逐句翻譯前五段。

      四、即時訓練:

      1.反復朗讀,直到成誦。

      2.抄寫、識記字詞。

      第二課時

      一、知識鏈接:

      1.背誦課文。

      2.考查句子的翻譯及其重點詞語的解釋。

      一、自學導航:

      理解后五段內容

      按第一課時要求,學生自主逐句翻譯剩余各段。

      二、師生探究:

      生:翻譯剩余各段

      師:指導學生將課文有關內容歸納到如下幾點:

      (1)學習方法

      (2)學習態度

      (3)思想修養

      師:歸納成語、格言

      提示:溫故知新任重道遠死而后已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三人行,必有我師見賢思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師:

      (1)學了這篇課文,你認為哪些內容使你收獲最大?談談感想。

      (2)與課文自相對照,談談自己在哪些方面做得好些,在哪些方面還有欠缺?應怎樣改進?

      (3)“溫故而知新”對于指導我們的學習有什么重要意義?

      (4)通過表面文字,理解“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的深刻含義。

      試著模仿這種寫法,也寫幾句。

      師:小結-----《論語》的思想內容博大精深,我國古代有“半部《論語》治天下”之說。我們學的這一部分主要談的是求知和修養問題。大家不僅要懂得它的意思,更重要的是聯系實際,指導自己的言行。今后我們要多接觸一點文言文,了解我們民族的歷史,繼承祖國的文化,陶冶自己的情操。

      三、即時訓練:

      搜集整理《論語》其他篇章中出現的成語、格言、警句2—3個,要求注明出處、含義,并制作資料卡在班上交流展覽

    【七上《論語十二章》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論語十二章教學反思04-21

    《論語十二章》教學反思04-22

    《論語十二章》的教學反思02-08

    論語十二章原文及翻譯08-22

    第十二章免疫 教學設計08-17

    七年級語文《論語》十二章教案07-20

    《論語》十則教學設計02-24

    七年級上冊語文《論語十二章》教案08-24

    七年級語文《論語》十二章教案3篇02-04

    国产福利萌白酱精品tv一区_日韩亚洲中字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欧洲高清无码在线_全黄无码免费一级毛片
    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亚洲日韩日本大陆一区 | 伊在人天堂亚洲香蕉精品区 | 亚洲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在线观看亚洲人成影院 | 亚洲人成网线在线播放va | 亚洲欧美制服丝袜精品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