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數的初步認識教學設計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分數的初步認識》教學設計
《分數的初步認識》教學設計
汪秀芹 河北名師魏曉辰工作室學員
理解教材
《分數的初步認識》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課書三年級上冊90、91頁例1、例2.分數的初步認識是在整數基礎上進行的,是數的概念的一次擴展。無論在意義上,還是在讀、寫方法上以及計算方法上,都與整數有很大差異,分數概念比較抽象,學生接受起來比較困難,認識幾分之一又是認識幾分之幾的第一階段,是單元的"核心",是整個單元的起始課,對以后學習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分析學情
學生對于平均分并不陌生,在二年級學習除法時已經有了這方面的經驗,在生活中有時候也對一個物體進行平均分,你一份、我一份、他一份平均分一個物體;也有的同學通過不同的渠道聽說過甚至知道一些簡單的分數。這些都是學習本課的寶貴的基礎資源。學生學習本課可能會遇到的障礙:在學生原有的知識結構中,數就是數出來的,今天遇到的分數怎樣通過數的方式來認識,對學生來說都是新問題。
我的思考
1.我想我們教師要有"學科"視角,挖掘數學知識內在的"數學內涵"并和學生的學習現實有效地結合起來。可以讓數學學習有更好的"數學味道 ".本課是小學階段第一次認識分數,在數系中,整數、小數、分數都屬于 "數".數學大師華羅庚的話:"數起源于數。"
2.當然,從學生學習的基礎來看,他們此前對數的認識都僅限于自然數 (整數 ),認識邏輯是:有一個 "東西 "(如實物、圖形、一米長度等 ),記為"1",幾個這樣的"1" 記為 "幾 ".相對說來,這種 由"1"到"幾"的遞增思維幾乎進入了自動化的階段,而分數的認識,需要建立的是將 "1"均分到"幾分之一"反向思考。三年級學生需要突破原有的思維框架,完成新的建構。
教學目標
1.初步認識分數,會讀、寫分數,能用分數表示出一個圖形的幾分之一。
2.經歷"舉例—— 解釋—— 建模—— 應用"的學習過程,了解"先分后數"的分數實質,建立整數和分數之間的聯系,感悟數學的學習方式,滲透模型思想。
3.在富有情趣又層層推進的學習中,感受數學的邏輯魅力和思維力量,激發良好的學習熱情。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會讀、寫幾分之一并初步理解幾分之一的意義。
教學難點:理解只有"平均分"才能產生分數,能結合具體圖形理解并描述幾分之一的含義。
教學流程
一、復習、引入
1.數"整數".
從數學家華羅庚的一句話:"數起源于數。"引到數數。
屏幕上依此出現 1個蘋果、2個蘋果、6個蘋果,學生一邊數著,屏幕上就同步出示相應的數。
用數表示線段。
(讓學生感受數是數出來的)
2.從生活中引出"分數".
出示:瞧,這個蘋果,如果把它分給兩個小朋友,你打算怎么分?
生說一說。
生可能會說,從中間切開。追問為什么?明白分得同樣多叫平均分。
如果兩個人平均分一個蘋果,每人分得多少個蘋果?(半個,0.5、1/2 )
學生感悟到,我們已經不能用原來學過的整數來表示了。
師: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研究分數。
意圖:對每一節數學課來說,尋找學習的起點很重要。本課開始倒回到"整數"的計數、讀寫,我想低起點切入,力求通過生動、具體 、形象的數一數來實現,站到數系的高度來引出"分數",可以打開學生的學習視野,拓展其 思維空間,也為本課后半段的整體建構奠定了基礎。
二、探究、新授
1.研究"1/2".
師:剛才你們說的半個蘋果用1/2 來表示,這1/2 是怎么得出來的?我們把它記錄下來。生敘述,抓住關鍵詞:平均分,兩份,其中的一份。(教師在黑板上寫下"二分之一".)
(1)折一折。
拿出一張長方形紙 ,想辦法折出它的二分之一。引導學生思考:這幾種表示 "二分之一 "的方法,看起來并不相同,有共同的地方嗎 ?(平均分,一共 2份,其中的 1份。)
(2)寫一寫。
學生創造寫二分之一,并了解分數的組成、分數由來過程。
(3)拓一拓。
你還有其他折法嗎?
引導學生感悟到:數學一定是要把思維打開,不僅僅局限于自己感知。一定是要引導學生會思考,愛思考。
意圖:雖然是一個分數,表示分的"結果",但每個分數都是"過程"和"結果"的統一。結果的意義就在過程之中。因此,這個環節注重讓學生聯系日常生活經驗,嘗試著用自己的語言來講述的產生過程,從生活的、直觀的、樸素的理解中提取分數的本質內涵。在學生對分數的感覺逐步加強后。再通過創造寫法來凸顯分數的本質,使得分數的形式特征和內在意義實現了有機統一,有因有果,有理有據。
2.聯想‘‘1/4‘’
師:剛才對折了一下,又對折了一下,想想看,如果我把它打開來,你能想到哪個分數?
生可能會說1/4.
生比較1/2、1/4大小。
3.類推"1/8"并比較分數的大小。
學生觀察比較1/4、1/8大小。
生在比較中找規律。
師:照這樣下去,你還能說出一個比1/8還小的分數嗎?
意圖:鄭毓信教授說,真正的數學學習都存在著一個對教師組織下所學內容的理解或消化過程。這里的 "理解"并非只是指弄清楚教師的"本意",而首先是指學習者必須依據自身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去對教師的話語做出"解釋 ".使其對他們自身來說是有意義的;這里的 "消化"則是學生把新的學習內容納入已有的認知框架,使其成為他們整個結構的有機組成部分。對三年級學生而言,圖像 、直觀、生活化的理解是數學學習的重要支撐,正是學習與學材 (一張長方形紙 )相同而連成一體,因思路相同而順理成"章",力求筒約,凝練,豐富。
三、深化、鞏固
1.用分數表示涂色部分。
2.尋找聯系。
師:做到這兒,我想到了華羅庚的那句話:"數起源 于數。"
師:剛才在確定分數時,你數了嗎?數什么了?
引導學生總結出:先數一數共平均分了幾份,再數一數取了其中的幾份。
3.整體建構。
(1)觀看月餅圖,先把一個月餅疊加,1個,3個,4個,得到更多整數。再把1個月餅平均分成 2份,4份,6人份 ,用分數表示其中的一份。
什么是分數?先分再數。
4.說說是幾分之一。
(1)說出下面圖形可以用哪個分數來表示。
(2)發揮想象。
出示不完整的圖,想象是幾分之一。
(3)數形結合。
引導學生思考:看到一幅圖,我們可以用一個分數來表示。那反過來,心中想一個幾分之一,如果用一幅圖來表示,可以怎樣畫。學生體驗數形結合的思想。
四、介紹分數產生歷史
意圖:分數產生歷史的介紹,以簡潔的方式讓學生再次體驗分數創造發明的過程。這個過程與課堂中學生進行符號創造的過程很相近,從而學生體會到學習創造的幸福感與成就感。讓學生感受到數學文化魅力的同時,也激發了學生喜歡數學的情感。
【《分數的初步認識》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分數的初步認識教學設計(精選10篇)03-16
分數的初步認識教學反思02-08
《分數的初步認識》教學反思03-01
《分數的初步認識》數學教學反思03-12
《分數的初步認識》數學教學反思06-26
《分數的初步認識》教學反思15篇03-22
分數的初步認識教學反思15篇03-26
分數的初步認識教學反思(15篇)04-01
分數的初步認識教學反思(通用11篇)11-01
分數的初步認識教案(精選7篇)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