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華羅庚的故事》的教學設計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華羅庚》教學設計
《華羅庚》教學設計
周凌語文工作室
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了解作家作品常識;掌握文中重點字詞。
2.技能目標:了解人物傳記的特點和寫法;學會把握細節,揣摩語言。
3.情感目標:了解華羅庚其人其事,從華羅庚艱難求學的經歷和杰出的成就中汲取精神營養,學習華羅庚拼搏自學的精神和愛國情懷。
教學難點
1.引導學生了解華羅庚的人生經歷,思考其生命價值,從中汲取人生教益。
2.把握本篇傳記在組織材料和語言上的特點,以便在寫作中借鑒和運用。
教學過程
一
作者簡介
顧邁南,當代作家。
二
詞語檢查
1.注音
署(shǔ)名 蘇家駒(jū) 扉(fēi)頁 怠(dài)慢
吳筱(xiǎo)元 一拐一瘸(qué) 憐憫(mǐn) 停滯(zhì)不前
蜚(fēi)聲 金甌(ōu) 鹯(zhān) 褒(bāo)獎
追溯(sù) 商榷(qùe) 置若罔(wǎng)聞 出類拔萃(cuì)
2.詞解:
扉頁:書刊封面之內印著書名、作者等項的一頁。
勤能補拙:勤奮能夠彌補笨拙的不足。
怠慢:冷淡。
蜚聲:揚名。
梁園雖好,非久居之鄉:比喻外地再好,也不是適宜長期居住的地方。
備至:完全,到了極點。
商榷:商討。
如獲至寶:好像得到了最珍貴的寶物。
置若罔聞:放在一邊不管,好象沒聽見一樣。指不予理睬。
出類拔萃:超出同類之上(多指人的品德、才能等)
運籌學: 利用現代數學的成就,特別是統計數學的成就,來研究人力物力的運用和籌劃,使能發揮最大效力的科學。
從實以終: 腳踏實地,埋頭苦干,直到最后。
三
整體感知
完成課后練習第三題填表。
四
研討問題
1.課文在寫作順序上有什么特點?有何好處?
明確:①倒敘(中途)。開頭把最精采的地方先提出來,產生強烈的懸念。
②以下部分按時間順序分三部分寫,使繁雜的內容條理清楚。
2.請劃分第一部分《艱苦自學的青年時代》的層次,并歸納大意。(課堂練習)
明確:①出生:家道貧寒,父母疼愛。②中學時代:名師培養,愛上數學。③輟學工作:刻苦自學,迷戀數學。④病后殘廢:獻身數學,寫出名作。
3.從第一部分中你受到哪些啟發?
4.在第二部分中,華羅庚取得了哪些重要的成就?在書上劃出。作者是按什么順序寫這些成就的?有何好處?
明確:按地點和時間。多而不亂。
5.華羅庚為什么出國又回國?
提示:為了提高自己,科學報國。
6.在第三部分中,作者寫了哪三方面的內容?
明確:①華羅庚為新中國的數學事業作出了重大貢獻。
②華羅庚為新中國的(數學)教育事業作出了重大貢獻。
③1979年華羅庚成功的西歐之行和他光榮地入黨。
7.華羅庚在古稀之年時說:“樹老易空,人老易松,科學之道,誡之以空,誡之以松。我愿一輩子從實以終。”根據課文所提供的材料,談談你對“空”、“松”、“實”的理解。
明確:“空”:缺少堅實的基礎和實踐。
“松”:松動,松懈,放松長期的努力。
“實”:腳踏實地,埋頭苦干。
8.請找出文章中引用的華羅庚的詩句,說說它們對表達華羅庚的生活經歷和人生感受所起的作用。
明確:具體生動的說明和補充作用。
五
小結本課
從華羅庚的人生道路中,你覺得成為一個科學家要有怎樣的條件?
明確:熱愛祖國和人民;立志獻身科學事業;腳踏實地,埋頭苦干;勇于創新;善于交流和合作等。
六
布置作業
1.抄寫生字詞。
2.課外閱讀第七課《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千秋祭》。
完
教學設計由黃奔奔老師提供
【《華羅庚》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華羅庚的故事》的教學設計08-15
《華羅庚的故事》教案設計08-15
華羅庚.08-16
華羅庚名言08-23
《華羅庚的故事》的教案08-15
華羅庚事跡材料01-04
華羅庚的事跡材料10-02
(必備)華羅庚事跡材料11-11
寫華羅庚的作文(通用16篇)08-30
華羅庚事跡材料 4篇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