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教案大全>政治教案>八年級政治教案>《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教學設計及教學反思

    《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教學設計及教學反思

    時間:2023-03-18 03:40:26 八年級政治教案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教學設計及教學反思

      《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教學設計及教學反思

    《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教學設計及教學反思

      楊冬晴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1)了解周恩來提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史實,以及周恩來出席萬隆會議并在萬隆會議上進行外交斗爭的情況。

      (2)記住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具體內容和1971年中國在聯合國合法席位恢復的重大事件,認識“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提出在中國外交史上的重大作用。

      2.過程與方法:

      (1)引導學生在自主探究中獲得基礎知識,在合作探究中提升問題分析的能力。

      (2)利用圖片和視頻資料培養學生的史料分析能力。

      3.情感態度價值觀:

      通過學習了解新中國的重大外交活動,使學生認識外交工作的復雜性和重要性,培養學生自覺關心時政、關心國家大事的意識。

      二、教學重點

      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形成;萬隆會議。

      三、教學難點

      萬隆會議。

      四、教學思路

      本課教學有兩條主線,一條是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一條是周恩來出席萬隆會議,最后這兩條線索合二為一,兩者都為我國外交取得了重大成就,為我國贏得了良好的外部環境,樹立了嶄新的國際形象。

      五、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由于當天是5月3日,第二天就是五四青年節,我便以此為切入點,過渡到五四運動。進而從五四運動的爆發原因入手,教師引導學生回顧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為何會失敗?得出結論——弱國無外交。緊跟著,教師再進行引導。中共成立后,經過28年的艱苦斗爭,終于在1949年成立了新中國。新中國成立后,是如何在世界上盡快樹立自己的新形象呢?從而導入此課。

      這種導入方式,能夠貼合學生的生活實際,且與新舊知識聯系緊密,過渡簡潔自然新穎,學生更容易理解,也更容易引起對新課的興趣。

      (二)新課講授

      一、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1、近代中國的外交,可以用三個詞來概括它的特征:不獨立、不平等、無自主權。教師引導學生用學過的史實來印證這三個詞。

      2、新中國的成立,結束了中國近代以來屈辱外交的歷史。從此,中國以嶄新的外交形象活躍在世界舞臺上。教師引導學生通過分析屏幕中的材料,來得出新中國的外交政策:

      材料二  毛澤東在新中國成立的那一天,就向全世界宣告:“本政府為代表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領土主權等項原則的任何外國政府,本政府愿與之建立外交關系。

      ① 從這兩則材料中可以看出新中國建立后我們采取了什么樣的外交政策?(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② 教師解讀毛澤東提出的“另起爐灶”“打掃干凈屋子迎接客人”,以加深學生對獨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理解。

      3、新中國成立建立初期的外交活動

      教師從有利的和不利的兩個角度,來指導學生看書并找出答案。并指導學生思考“新中國成立的第一年里就有17個國家與我國建交,這對我們的外交建設有何意義?”、“當時美國怎樣在外交上對付中國?”

      過渡:當時蘇聯是社會主義國家的代表,所以對愿意走社會主義道路的新中國采取了堅決支持的政策。而美國卻是主要的資本主義國家,與社會主義處于敵對狀態之下,所以要孤立和封鎖新中國。為了打破這種封鎖,新中國的締造者們進行了卓有成效的外交活動,終于打開了局面。

      二、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1、作為新中國的第一任外交部長周恩來,為我國的外交事業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課文第一段的大標題便重點談到周恩來提出的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原則為我國的外交工作開拓了新局面。

      2、教師指導學生看書,找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提出時間、背景和主要內容。并指導學生大聲朗讀五項原則的內容,同時指出五項原則在措辭上后來有所調整。

      3、教師針對五項原則逐一進行解讀,難以理解的部分用實例輔助解釋。

      4、教師提問學生:“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提出后,(www.baimashangsha.com)哪些國家更容易接受和贊賞呢?是弱小國家還是強大國家呢?”“為什么弱小國家更容易接受五項原則呢?”從而加深對五項原則的掌握。

      5、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提出后,中國又是怎樣將其進一步推廣到處理其他國家與中國的外交關系中的呢?教師指導學生看書77頁第一段,找出實例。

      6、教師引導學生看兩幅圖片《周恩來訪問印度》《周恩來訪問緬甸》

      7、在周總理訪問印度、緬甸后,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在國際上產生了怎樣的深遠影響呢? 學生回答后,教師舉例加以說明。比如,越南民主共和國主席胡志明就表示:“這五項原則完全適應于鞏固和發展越南、老撾和柬埔寨三國之間的友好關系”。柬埔寨西哈努克親王也表示,他的國家決心把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作為國家政策的指針。

      過渡:這樣一來,和平共處五項原則逐漸地,不僅成為社會主義國家,而且也成為世界各種社會制度的國家之間處理國際關系的基本準則。由此,中國的外交打開了全新的局面。那么,使和平共處五項原則被更多的亞非國家廣泛接受的是哪一重要會議的召開呢?

      三、萬隆會議

      1、教師簡單介紹會議召開的背景:20世紀50年代,隨著新中國大規模經濟建設的開始,中國迫切需要一個和平安全的國際環境。當時,亞非國家的反帝國主義反殖民主義運動空前高漲,要求和平、獨立、發展本國經濟、改善同中國關系的愿望越來越強烈,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已逐漸成為占世界人口一半的亞非國家的共識。1955年1月15日,印度尼西亞總理致函周恩來,代表5個發起國邀請中國政府參加4月中旬在萬隆召開的亞非會議。2月10日,周恩來復電同意參加,并表示愿意為促進亞非國家間的合作而努力。

      2、教師指導學生看書78頁,找出萬隆會議的召開時間、地點,會議的性質,會議主要討論的問題。

      3、從會議的性質和討論的問題,能否看出什么人最不希望這次會議成功呢?為什么?

      4、教師補充介紹美帝國主義阻撓會議召開而制造的“克什米爾公主號”事件。進而提問,美國為什么要阻撓中國代表參加會議呢?在教師引導下,得出以下結論:

      1、美國希望在亞洲繼續推行霸權政策,若亞非人民團結反帝,將對美國不利。

      2、美國害怕紅色中國在亞洲擴大影響,還試圖繼續扶蔣反共,借機實現其控制中國的目的。)

      5、“克什米爾公主號”事件后,帝國主義國家依然想方設法破壞會議。教師呈現一組各國代表的發言。面對如此緊張的關鍵時刻,當時周恩來是怎樣應對的呢?教師播放一則視頻,讓學生親臨其境來感受當時的氣氛。

      6、看完視頻后,教師提問“針對那些對中國詆毀性的言論,周恩來提出了什么方針?”“同和異分別是什么意思?”

      7、教師提問,“求同存異”方針的提出給萬隆會議帶來怎樣的變化呢?

      8、教師總結:周恩來的發言,揭穿了美國企圖制造與會國與中國不和的圖謀,深深地打動了與會代表的心弦,而周恩來所展現出的人格魅力,也深深為與會各國代表所折服。這次會議,增進了中國與亞洲國家之間的理解與信任,會議期間亞非國家表現出的團結一致,保衛世界和平,增進各國人民間友誼的精神,后來被稱為什么精神?

      過渡:萬隆會議擴大了中國在國際上的影響,會議上中國提出的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得到進一步的發展,在此基礎上大會又形成了促進世界和平的十項原則。這說明中國的和平外交政策,得到了國際社會的認同。

      (三)、課堂小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們了解到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的外交事業是怎樣發展到今天朋友遍天下的局面的。建國初期,實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如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的提出。萬隆會議后,和平共處五項原則被更多的國家認可和接受,逐漸成為處理國際關系的基本準則。中國的外交政策不僅有利于中國,更有利于全世界的發展。那為什么建國以來我國的外交事業能夠取得一項又一項的外交成就呢?這其中最關鍵的原因是什么?

      六、教學反思

      本課是八年級歷史下冊的第15課。這一課的教學目的是:讓學生感受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新中國外交發生的巨大的變化;讓學生掌握,新中國在外交上的幾次重大突破和所取得的成績;讓學生明白中國的崛起和日益提高的國際地位。上完這節課后,靜下心來思考,感受頗多,總結如下:

      首先,把學生學習歷史的積極性調動起來,結合學生的特點,通過縱向聯系及橫向聯系,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達到教學目的。這點很重要。比如,課堂上針對舊中國外交的特征,學生很難總結出“不獨立”“不平等”“無自主權”這幾個關鍵詞。于是,我想到轉換思維,先拋出這三個詞,讓學生找出相關的史實來證明這幾個特征,這樣一來就容易多了,學生也更能理解。

      其次,緊扣教材,深入挖掘。圍繞教材上的大、小文字資料及圖片通過與學生一起思考、討論,對歷史有了清晰地印象;讓學生基本上掌握了本課相關的歷史知識點。根據教材和學生的時代特點,選擇恰當的教法,以點撥為主,讓學生發揮想象,聯系已學知識,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讓學生與老師共同探討,步步引申,讓學生有更多的空間。

      第三, 通過對新舊中國外交歷史的對比,讓學生深入感受,明白“弱國無外交” 、“大國外交”的道理,激發學生民族自豪感。教與學是交往、互動的,師生雙方相互啟發、相互交流、相互溝通、相互補充,在這個過程中老師與學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經驗和知識,交流情感,體驗觀念,從而達到共識,實現教學相長和共同發展。

      第四, 由于農村學校的教學資源差,設備設施不完善,缺乏相關的多媒體資料,學生的情感激發得不夠,學生對歷史事件的發展過程直觀感受不夠。自己在今后的教學中要多想辦法,盡量利用現代教學手段,讓課堂更生動。

      第五,教學中就歷史而講“歷史”,對國際國內相關的內容補充的不多,學生的理解還不夠深入。比如,為什么美國當時要敵對新中國?關于冷戰的背景知識介紹的還不夠。今后應該多聯系學生的實際情況,多查閱歷史資料,應該多運用多媒體,深化課堂效果。

    【《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教學設計及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和平的衛士》教學設計08-17

    《外交事業的發展》教學反思(通用5篇)09-14

    《兒童和平條約》教學反思08-18

    人教版八年級下冊歷史《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教案11-04

    教學設計的反思03-01

    教學設計與反思02-14

    元朝的經濟和中外交往 教學設計示例一02-27

    元朝的經濟和中外交往 教學設計示例二02-27

    人教版八年級下冊歷史《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教案3篇11-05

    国产福利萌白酱精品tv一区_日韩亚洲中字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欧洲高清无码在线_全黄无码免费一级毛片
    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在线播放亚洲综合 | 亚洲国产va午夜在线电影 | 香蕉人在线香蕉人在线8 | 丝袜足j国产在线视频456 | 日韩国产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 在线欧美日韩亚洲国产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