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的教學設計
貓的教學設計(一)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學習書寫省“糕”字;在老師的引導下品讀第一場景;能夠把自己的體會通過朗讀表達出來。
2、過程與方法:運用“讀一讀、填一填、議一議”的方法自讀自悟第二、三個場景,抓住貓的動作和心理活動的描寫,感悟三條真理的含義。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在朗讀中關注學生由“可笑”到“可憐”再到“同情”的情感變化過程,進而與作者的同情心產生共鳴。
教學重點:抓住文中動作和心理活動的描寫,感悟三條真理的含義。
教學難點:在讀中理解課文內容,并逐漸與作者的同情心產生共鳴。
教學過程:
1、導入:同學們,上課之前讓我們來欣賞一組小貓咪可愛的瞬間吧!(播放課件)就是這可愛的貓,用他親身的經歷告訴我們三條真理。繼續學習第27課《我是貓》(板書課題)
2、檢復:這些詞語你還認識嗎?(課件出示生詞)讓我們開火車讀一讀。通過上節課的學習,你還記得“我”是在什么情況下發現三個真理的?這三個真理有分別是什么(課件)
3、學習書寫年糕的“糕”字。
4、學習第一部分
1、讓我們先來讀讀課文第一部分(1、2段)按照老師的學習提示完成學習任務:
出示學習提示:
(1)找出表現我動作和心理活動的語句讀一讀,嘗試表達你對第一條真理的理解。
(2)哪個句子讓你發笑?說說你為什么發笑?發笑之余你好有什么體會?
現在開始學習課文第一部分,做好勾畫和簡單的批注。
2、匯報:
抓住動作:體會到我的謹慎和猶豫
抓住心理活動:體會到我雖然猶豫,但連個人影都不見,面對這樣的良機,還是吃吧
發笑的句子:只是餓了,想吃東西而已。
3、總結學法:抓住動作、心理活動的描寫,體會真理的含義。從令人發笑的句子中思考更深刻的東西。
5、用學習第一部分的學法自讀自悟二三部分。
匯報:
第二部分:從動作心理活動中體會到我早有不祥之感,認為不該吃這年糕,但沒有經住誘惑而吃了,使自己處于尷尬的境地。
發笑的句子:越咬……當我意識到……妖怪……本來小心翼翼猶豫不決,此時卻身陷尷尬不得擺脫挺可憐的。指導朗讀
第三部分:
匯報動作、心理活動。
在小組里用喜歡的方法讀讀這部分描寫。在你讀這部分是,除了覺得可笑,還有什么體會?(可憐、令人同情、為了擺脫年糕居然都直立起來了、為了甩掉年糕直轉圈,此時她多么焦急害怕啊!要是誰能來幫幫他就好了。
再讀這段話,把你的感受加進去。練讀匯報讀。
5、同學們,如果你是這只貓的主人,看到他可笑可愛又驚慌失措的樣子,你會怎么做?
6、你們都是有同情心的孩子。這只貓的家里人又是怎樣對待他的呢?讓我們下節課再尋找答案。
貓的教學設計(二)
一、激趣導入
師:同學們都見過貓是嗎?貓是一種可愛的小動物,有不少同學還很喜歡貓,今天我們就一起看看老舍先生家的那只貓,是什么樣的,他從那幾個方面來描酥述他們家的貓。
板書課題:
貓
齊讀課題。
二、自瀆課文,初知大意
1、自由讀文:
借助字典或拼音認讀生字,讀準字音。
2、檢查自學情況,鞏固生字新詞。
3、課文是從哪幾個方面來寫貓的?
填空:
這是一只_____的貓。 我是從_______看出來的。
學生默讀課文,小組交流,全班交流,完成填空。
三、整體感知,理清脈絡
1、再讀課文,思考:
⑴ 作者分別寫了什么時候的貓,分別在哪幾個自然段中?
⑵ 每個自然段都寫了貓的什么特點?
2、指名讀第一自然段:
嘗試用“……既……又……, ……既……又……”,的句式來歸納貓的古怪表現。
(既老實又貪玩,既貪玩又盡職。)
3、從第一段的哪些句字里可以看出貓的老實、貪玩、盡職?
理解:
“任憑”“屏息凝視”“非……不可”并口頭造句。
4、個別讀,師問生答式,齊讀,感情朗讀第一自然段。
5、自由讀二、三自然段,想:
自己喜歡哪些句子為什么?
小組交流品味:
大花貓動作的溫柔可親。
理解:
“蹭”“豐富多腔”與“變化多端”。
貓膽小卻很盡職,從哪些句子可以看出來?
(它什么都怕,總想藏起來,可是它又那么勇猛。)
6、指導感情朗讀1~3自然段,你們感受到了貓的古怪嗎?
四、小結
師:這是一只既老實又貪玩,既貪玩又盡職,高興時溫柔可親,不高興時又多么目中無人,膽小時什么都怕,膽大時又勇猛無比的古怪貓。
五、積累運用
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貓的教學設計(三)
一、創設情境,引發興趣。
1、出示多媒體課件:不同形態的貓。
同學們,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認識了很多小動物,它們很可愛,給我們帶來了的快樂。貓就是其中的一個。你們喜歡貓嗎?貓給你留下怎么的印象呢?
2、我國著名作家老舍先生也特別喜歡貓,還寫了一篇文章,今天我們就來一起走近老舍先生家的貓。
【設計意圖】(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最直接的學習動力。此環節,結合學生日常生活實際,創設有效的教學情境,能很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內驅力,為深入理解課文內容做好鋪墊。)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注意要讀準字音,讀懂字詞。圈劃出生字新詞和不理解的地方。然后和小組同學交流。
2、預習匯報。
【設計意圖】(預習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一個重要環節。通過預習學生可對新知識有初步的理解,學生通過自己的獨立思考就可以學會,從而提高自主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再讀課文,邊讀邊想:課文寫了哪些貓?哪幾個自然段是寫大貓的?哪幾個自然段是寫小貓的呢?(小組交流,討論匯報)
4、課文中哪兩個句子最能概括大貓和小貓的特點呢?找一找畫出來。
(課件出示:(1)貓的性格實在有些古怪。(2)滿月的小貓更可愛。)
這兩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呢?(討論:是每段的總起句,課文就是圍繞這兩句話來寫的。)
5、句子比較。(課件出示)
(1)貓的性格有些古怪。
(2)貓的性格實在有些古怪。
讀一讀,看看這兩個句子哪個更好些?為什么呢?“實在”還可以換成哪些詞呢?(一個“實在”就更加突出了大貓性格的古怪,使語氣更加肯定。)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的朗讀,學生在邊讀邊思中,在小組的合作與交流中,在詞語的訓練中,對課文內容有了整體感知,從而提高學生的語感。)
三、讀中感悟,理解大貓的“古怪”
(一)學生自由讀文。思考:大貓的古怪表現在哪些地方?找出相關的句子,邊讀邊作批注。
(二)小組合作交流學生匯報,師生討論交流。
哪些詞能說明貓的古怪呢?(老實 貪玩 盡職 )
1、從文中哪些地方能看出貓的老實呢?
(1)學生讀句子,教師放課件(貓睡覺時的樣子)
(找出重點詞語:乖、睡大覺、無憂無慮、不過問)
(2)誰能把貓的這種無憂無慮用朗讀表達出來呢?
(3)“乖”本來是用來形容小孩子的詞,這里卻用在了貓的身上,從中你看出了什么?這句話我們該怎么讀呢?試一試,讀出你的喜愛來。
2、從哪又能看出貓很貪玩兒呢?
(1)學生讀句子,教師放課件(貓玩耍里的樣子)
(找出重點詞語:一天一夜、任憑……也。)
(2)“任憑”可以換成哪些詞呢?誰能用“任憑說一句話?
(3)想一想,都有誰,會怎么怎么呼喚它呢?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動口動腦,在多媒體課件的輔助下,讓學生在反復品讀中,體會老舍先生用詞的精當,體會作者蘊藏于文字間的對貓的喜愛之情。)
3、按前面的方法,學生小組合作探究。
貓的盡職又表現在哪兒呢?
(1)學生讀句子,教師放課件(貓捉老鼠時的樣子)
(找出重點詞語:屏息凝視、非……不可)
(2)“屏息凝視”是否不呼吸了呢?讓我們屏息凝視10秒鐘,有什么感覺?那貓要這樣“一連幾個鐘頭,非把老鼠等出來不可”你覺得這只貓怎么樣啊?
(3)讀一讀,讀出貓的盡職來。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的情境體驗和對重點詞語的理解,扎扎實實地進行語言文字的訓練,體會貓的盡職。)
4、貓的這些古怪的特點,課文中是用怎樣的句式連起來的呢?
引導學生找出后進行比較。
(1)“說老實吧,它的確( );可是( );說這貪玩吧,的確是呀( )可是( )”
(2)“它很老實,它白確( );可是( );它很貪玩,的確是呀┉┉可是┉┉”
(2)仔細讀一讀,體會有什么不同?從中你感覺到什么?
(3)情境創設:這么貪玩的貓,家里來了客人,老舍先生會怎么說呢?
(4)在這里作者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方法,使筆下的貓仿佛就是一個頑皮的孩子,于字里行間滲透著對貓的喜愛之情。
(5)大聲地讀一讀,看誰能讀出這種感情來。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通過不同語氣句子的比較,再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創設情境,朗讀品味老舍先生的語言,感受老舍先生對貪玩的貓的寬容與喜愛,升華情感。)
5、貓還有什么古怪的地方?
(1)學生讀句子,小組合作,找出相關語句。
(2)從哪能看出老舍先生對貓的喜愛呢?
課件出示:“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兒伸出來讓你給它抓癢。”
①理解“蹭”。怎么是蹭呢?想想看怎么蹭?做個動作看看?會有什么感覺呢?此時的貓在作者的眼里像什么呢?
②怎么才能讀出這種喜愛呢?
(3)課件出示“或是在你寫作的時候,跳上桌來,在稿紙上踩印幾朵小梅花。”
①說說你對“小梅花”的理解?
②作者把貓的臟腳印說成了是清香秀麗的梅花,從中看出什么呢?
③讓我們讀出老舍先生的喜愛吧!
【設計意圖】(通過對“蹭”和“小梅花“的理解,引導學生結合已有的生活經驗,然后心有所悟。體會作者對貓的這份喜愛之情。)
(4)“它還會豐富多腔地叫喚,長短不同,粗細各異,變化多端。在不叫的時候,它還會咕嚕咕嚕地給自己解悶。這可都憑它的高興。”
①貓的叫聲有長短,有粗細,這么多的變化,像是在-----?
②本是平常的叫聲可在作者的耳朵里卻是這樣的豐富多彩,從中你感覺到什么呢?
③帶著這種情感讀這一句吧。
6、貓的性格古怪還可以從哪兒看出來呢?
⑴課件出示:“它什么都怕,總想藏起來。可是它又那么勇猛,不要說見著小蟲和老鼠,就是遇上蛇也敢斗一斗。”
⑵哪些詞語反映了貓的“膽小”和“勇猛”?(找出生點詞語:藏起來、不要說……就是……)
【設計意圖】讓學生邊讀書邊批注邊思考,學生勤動筆墨,逐步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引導學生運用上下文來理解重點詞語,并在讀中體會,讀中感悟貓的古怪性格。)
四、課堂小結,提綱挈領。
1、老舍先生家的貓真是古怪。(引讀:它既-----又學生接讀)。
2、老舍先生用平實的語言,讓我們真切地體會到了大貓性格的古怪和他對貓的喜愛之情。那么,他筆下的小貓又是如何的可愛呢?下節課我們接著學習。
【設計意圖】(體會貓性格古怪的特點是本節課的重點。設計引讀環節旨在讓學生進一步掌握重點,鞏固所學,促進知識的進一步內化。)
【貓的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貓》教學設計及反思04-16
《貓》帶來的生命感悟——《貓》教學設計08-19
語文下冊《貓》教學設計08-16
《我們家的貓》的教學設計08-15
《貓》練習設計之一08-16
《貓》的教學反思03-28
《貓》教學反思05-20
貓教學反思06-23
貓教學反思01-10
貓的教學反思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