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教案大全>語文教案>五年級語文教案>泊船瓜洲教學設計

    泊船瓜洲教學設計

    時間:2022-08-05 23:10:38 五年級語文教案 我要投稿

    泊船瓜洲教學設計

      泊船瓜洲教學設計(一)

    泊船瓜洲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并默寫《泊船瓜洲》《秋思》,激發學生在口語和書面語表達中引用詩詞的興趣。

      3.通過看注釋、查閱資料、邊讀邊想象等方法,感知詩詞的大意,體會作者的思鄉之情。

      3.通過兩首詩詞的對比學習和拓展,體會作者對家鄉思戀、摯愛的思想感情,初步了解思鄉詩詞的一般特點。

      教學重點:品味語言,積累并內化詩句,體會作者懷鄉思親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通過對比體會兩首詩詞在表情達意上的異同,感受思鄉詩詞的一般特點。

      學習方法:借用注釋,查閱資料、工具書,質疑問難,自讀感悟,朗讀涵詠,討論交流,等。

      教學理念:以文定教、順學而導──根據古詩詞的體裁和思鄉詩詞的題材特點學和生學習古詩詞的經驗和規律,確定了以朗讀品味為主的教學方法;依據單元、課文的編排特點,設計了對比教學的教學思路。

      課前預習:

      1.針對課文內容有側重地查閱資王安石、張籍兩位詩人的資料,對他們的基本情況、籍貫故鄉、人生履歷有所了解,并做簡要地記錄。

      2.借助注釋、工具書、聯系語境,正確流利地朗讀三首詩詞,并嘗試讀懂古詩大意。

      教學過程

      一、課前交流:

      1.同學們,我們上了五年小學了,一定學習過很多很多古詩,誰來站起來背誦一首,讓老師欣賞欣賞!

      (指名背誦)

      2.剛才大家背誦的古詩中間,有寫景的,有敘事的,有表明心志的,也有寄托情感的,有豪邁奔放的,也有細膩委婉的,老師今天也帶來了幾首古詩,我們一起來讀一讀。(配樂讀古詩)

      3.讀后提問

      師:這幾首古詩有什么共同特點呢?(都是思念家鄉的)

      師:思鄉是一種平凡而有高尚的情懷,她像血液一樣,流淌在我們民族的歷史中。自古至今,從未間斷。今天再來學習幾首思鄉的詩詞,我們先來學習第一首。

      (板書課題:古詩詞三首詩詞題目“泊船瓜洲”)

      二、檢查朗讀,體會詩意

      1.同學們在下面都已經預習了這首古詩,作者是誰?(王安石。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2.誰來把這首詩讀一下?(指名讀)

      ⑴糾正“間”的讀音。一水間的“間”為什么要讀成“ji?n”呢(因為是間隔的意思)

      ⑵京口瓜洲一水間是什么意思呢(京口和瓜洲被一道長江水隔開)

      ⑶數重山是什么意思呢?我們把前兩句一起讀一讀。

      3.同學們打開《課前預習本》,我們把在課下預習時利用注釋總結出來的大概意思交流一下

      ⑴從京口到瓜洲僅是一江之隔,離南京紫金山也只隔幾座山。春風又吹綠了大江南岸,明月什么時候照我回到家鄉呢?

      4。同學們總結得都很好,不但把詩的大意說了出來,還加入了自己的想法,這樣很好。

      三、品味詩句,感悟詩境

      ㈠學習《泊船瓜洲》

      1.齊讀古詩,思考:

      你覺得是什么勾起了作者的思鄉之情呢?(春風)為什么?(因為作者看到春風吹綠了長江南岸,就想起了家鄉)

      2.“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一句中,有一個字非常有名,請大家把書翻到24頁,我們一起讀一讀資料袋里面的文字。(齊讀資料袋)這個字是什么?(綠)你讀了這段文字最深的體會的什么?(一位這么優秀的詩人能為了一個字修改十多次,我們在平時的習作中也要養成認真修改、仔細推敲的好習慣。)在這里綠是什么意思呢?(吹綠)再讀一下這句詩,當你讀這句詩的時候,腦海中會出現什么樣的畫面?(百花盛開,草木蔥蘢,鳥語花香,欣欣向榮)再讀能用你學過的古詩來描繪一下你腦海中的畫面嗎?

      3.我們閉上眼睛聽一段音樂,(放音樂)

      你聽到了什么?仿佛看到了什么?

      (描寫春天的詩: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好美的詩句,好美的春天,好美的江南!還有好美的學生!能記得這么多古詩,佩服。

      4.春風又綠江南岸一句中,一個綠字寫盡了江南無限的春光。老師想問一下,“又綠”是什么意思呢?(再一次吹綠)春風吹過江南,已經不知道多少回。江南的原野,也不知道綠了多少次。然而“明月何時照我還”,今天的江南,春風在,明月在,詩人卻已經不在;春風年年回,明月日日懸,詩人卻遲遲難歸。

      5.詩人為什么不回來呢,是遠隔千里,路途遙遠嗎?作者現在又身在何處呢,他的家鄉又在哪里呢?

      (作者現在在瓜洲,他的家鄉在鐘山,)你從什么地方看出來的?讀一讀

      6.(板畫京口、瓜洲、鐘山的位置。簡單介紹三個城市:

      a、瓜洲位于江蘇省揚州南面,長江北岸。瓜洲曾經是“江北重鎮、千年古渡”。

      b、“京口”,今江蘇鎮江市,與瓜洲隔江相對。

      c、鐘山:南京的紫金山,在這里指南京,南京是王安石的第二故鄉,16歲全家遷入南京,他兩次辭去丞相之職,也是在南京居住,最后也是在南京病逝)

      7.作者現在距離家鄉是近還是遠?你從什么地方看出來的,讀一讀,(一水間、只隔)

      你能讀出來很近嗎?(個人讀,齊讀,范讀)

      (從南京出發到瓜洲,只有幾層山、一道江的距離,請看大屏幕,我們看地圖。從南京到鎮江是69公里,坐城市高速列車,20多分鐘就到了,從鎮江到瓜洲就更近了。也可以說,作者才離開家,就開始想家了,換句話說,作者想回就回,為什么還要羨慕春風的一年一度?他又是為什么要離開如此依戀自己風景如畫的家鄉呢)

      8、請大家看大屏幕。

      (出示王安石資料)

      1070年,王安石升任宰相,開始大力推行改革,進行變法。掀起了一場以“理財”“整軍”為中心,以“富國強民”為目的,涉及到社會,政治,經濟,軍事,文化各方面各個方面的規模巨大的社會變革運動。

      1074年,因變法觸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在兩宮太后、皇親國戚和保守派的共同反對下,第一次變法失敗,王安石被朝廷罷免丞相之職。

      1075年,王安石在多次拒絕未果后,再次被拜為丞相,但變法得不到支持,無奈之下,于1076年辭去官職,回到南京老家。

      1086年,司馬光升任丞相,廢除新法,王安石憂憤病逝,

      《泊船瓜洲》這首詩就是在1075年作者前往京城赴任途經瓜洲所作。

      9.看了這段文字,你有什么感受?你能體會到作者此時此刻的心情嗎?

      (無奈、悲傷等)

      變法的失敗,兒子的離開,王安石早就對做官失去了信心,無奈皇命難違,在春滿江南的時節,不得不離開他深深依戀的家鄉。前途的迷茫,萬千的愁緒化作兩句千古絕唱:“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瓜洲鐘山,一水之隔,卻不能還,不由感慨——明月何時照我還?

      春風又吹,詩人難歸,滿腹無奈,不由感慨——明月何時照我還?

      9.讓我們一起再來大聲吟誦這首詩吧。(齊讀)

      結束語

      在王安石眼中,鄉愁是那一片吹綠了家鄉的徐徐春風。“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多年以后,當我們離開家鄉,遠離故土時,我們的心中,也會情不自禁地涌起那一股股難解的情感,那就時思鄉情!

      泊船瓜洲教學設計(二)

      又一個月了,生活在緊張忙碌中前進。這個月在學校,工作又細又雜,沒有什么大的事情,25日,上了一節示范課,校長說,給學校的老師提供一點教學思路,于是,我就在六年級講了王安石的《泊船瓜洲》這首詩。上過課,我寫了教學思路,作為校本教研的一個組成部分,現在把它放在這里,也算自己的一個資料吧。

      這次學校讓我在六年級上一節示范課,我決定講一首王安石的詩:《泊船瓜洲》。只有一節課的時間,所以不能講其他的內容了。在講課前,我沒有和學生接觸過,要想很好的完成這節課,就要注意課堂的導入,課堂氣氛的調節,內容的分析要具體,還要讓學生學過之后有所得,所以,在上課前,我精心做了備課工作。

      首先是課堂的導入,我設計了這樣的環節,就是從學生的日常生活感受入手,我提問:“同學們,你有過遠離家鄉的時候嗎?什么時候最想家?想家的時候會做些什么?”學生很自然的就會說起他們想家,這樣可以拉近師生間的距離,減少師生間陌生的感覺,有利于課堂教學內容的展開。緊接著,我又和學生說,大家知道李白想家的時候做了什么嗎?他寫下了千古傳誦的《靜夜思》。(www.baimashangsha.com)那投灑在床前的盈盈月光,無時無刻不在撥弄著游子的心,使他們彈奏出了世上最動人的思鄉之曲。今天,就讓我們一同走近另一位偉大的詩人王安石,走近《泊船瓜洲》。

      為了讓學生能夠了解詩歌的內容,理解詩人在作品中傳達出的思想感情,我要教給學生讀詩的方法。所以,我在講課時給學生展示了學習目標,讓他們明確讀詩需要完成的幾個步驟。這就是通過有感情的朗讀去體會、理解,和詩人交流感情。

      正是基于這些步驟,我引導學生朗誦詩歌。在朗誦前,還要了解作者的情況和寫作的背景,這樣才能做到知人論世,準確理解。所以我用課件讓學生了解作者、理解背景。課件有文字,有配圖,圖文并茂,可以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

      接下來,就是指導朗讀了。讀,就要讀出感情,讀出詩味來,我提出了朗讀的要求:

      1、請打開書本,自由朗讀《泊船瓜洲》這首詩四遍,讀一二遍時,注意詩中的幾個多音字,讀準了,詩的意思你就懂了大半。讀三四遍時,你再體會一下,如何讀出詩的韻味來。

      (生自由讀)(我展示課件:詩歌內容,配有江南春天的美麗景色插圖)

      2、你們讀好了么?(指名一人)請你來讀,注意幾個多音字的讀音,把詩讀得字正腔圓。

      3、全班同學一起讀。注意“字正腔圓”四個字。

      4、(再指名一人)老師對你的要求提高點,行嗎?看能不能讀出一點詩的韻味來。

      5、有那么一點味道了。讀詩啊,重要的是多讀,讀好了,詩就算學會一半了。怎么讀才能讀出詩的味道呢?要注意詩中的節奏,停頓,我們先聽一下名家范讀。

      (我播放課件:范讀,這種范讀可以給學生深深的感染,對學生起到潛移默化的指導作用。)聽好了嗎?對啦,大家再自由讀讀,根據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讀出自己的味道來。(生自由讀,再指名一個人來讀)

      學生讀過詩歌,已經對內容有了一定的了解,所以我繼續通過課件提出問題,引導他們品詩:

      1、看完了?看懂了嗎?詩人此刻在哪里?他的家鄉在哪里?

      理解:瓜洲是渡口,在長江北岸。京口在瓜洲對面,在長江南岸。鐘山,今南京紫金山,是詩人的家鄉。

      2、詩人離家遠嗎?有多近?

      理解:“一水”指的是長江水,下游段,江面寬約千米。“只隔數重山”指的是僅僅隔著幾座山。

      3、從這個“只”字當中,你讀出了詩人的什么想法?

      4、此時,你體會到了詩人的心情嗎?那是一種怎樣的心情?

      在講解內容時,為了讓學生理解的比較容易,我對詩歌內容進行了分析,特別是詩人的思想感情,我分析得比較深入。

      接下來是文字的錘煉。“春風又綠江南岸”中的這個“綠”字,據說詩人作詩過程中曾用到過“過、到、入、滿”等字,(板書這四個字)最后定稿時才選定了“綠”字。詩人為何獨獨鐘情這“綠”字呢?(我讓前后同學討論后再說出他們自己的想法,學生能夠說出換的幾個字,通過朗讀對比,也能體會出詩句感情的區別。)我對文字的錘煉進行了分析指導,然后又告訴學生在他們自己寫作文時要學習這種煉字的功夫,以對他們有所啟發。

      學習詩歌,還要引導學生理解內容相近的詩歌作品。所以在最后一個環節,我引導學生回憶自己學過的思鄉詩,學生能夠說出《靜夜思》、《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等。我又給他們介紹了王維的《雜詩》和張籍的《秋思》,以擴展他們的視野,幫助他們了解今后自己學習詩歌時的方法,那就是分類積累。因為語文是需要廣泛積累、厚積薄發的。

      總體來看,我上的這節課,教學內容比較多,所以有些環節時間顯得有些緊張,沒有很好展開,效果不太明顯。比如最后的擴展,有時間可以讓學生讀過后背一背,對《泊船瓜洲》最后兩句的理解,還可以從社會意義角度再深入展開一些等。這節課是和大家交流,對詩歌的教學也只是一個簡單的路子,在今后還需要進一步探索。所以,有問題還需要大家共同進行探討。

      泊船瓜洲教學設計(三)

      教材說明:

      《泊船瓜洲》寫的是詩人停船在瓜洲之后,望著僅僅一江之隔的京口,想到離京口并不很遠的南京,不禁勾起濃濃的思鄉之情,表達了作者對家鄉深深的思戀和熱愛。通篇立意含蓄悠遠。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大體理解詩意;背誦并默寫古詩。

      2、領悟詩人思念家鄉的思想感情,使學生受到熱愛家鄉的教育。

      3、感受詩句的優美,品味詩人用詞的精妙,進一步培養學生的語感。

      教學重點:理解詩句意思,體會詩人所表達的真摯感情。

      教學難點:體會詩的意境。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談話導入:同學們,古詩是我們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我們學過不少的古詩,這些古詩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誰能背一首思鄉詩。注意要到有感情,讀出古詩的韻味。

      (《靜夜思》,《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和《回鄉偶書》)

      師:同學們真會讀詩!俗話說,胸有詩書氣自華,讀詩能陶冶人的情操。今天,我們將一起再來學習宋代詩人王安石寫的一首思鄉詩——泊船瓜洲。

      板書:泊船瓜洲

      二、知詩人,解詩題。

      (1)師:對于王安石你有哪些了解?

      王安石是北宋時期著名的政治改革家、文學家、思想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公元1070年,王安石被任命為宰相,領導變法。變法對富國強兵起到積極的作用,但觸犯了大地主的利益,遭到守舊派的反對。1074年,王安石無奈辭去宰相職務,任江寧知府。1075年2月,宋神宗再次任用王安石為宰相。官場的復雜,前途的迷茫,使王安石對從政產生了強烈的厭倦感,他兩次請求辭去宰相之職,宋神宗都不批準。這年春天,迫于無奈,王安石只好勉強上任。北上京城途經瓜洲時,他寫下了這首著名的《泊船瓜洲》。

      (2)齊讀題目,糾正“泊”字的讀音。問:誰來說說題目的意思?(把船停靠在瓜洲的岸邊)

      三、抓字眼,明詩意

      (一)、下面讓我們走進王安石的詩作,走近王安石。

      (1)小聲朗讀,注意讀準字音。

      (2)指名讀。(字音讀得很準,讀出了古詩的韻味,語速要稍慢)

      (二)理解詩意。

      同學們讀得非常好,回想一下平時在理解古詩時采用了什么方法?

      (學生有的說結合注釋與插圖,有的說用字典,有的說抓住重點詞理解,把句子補充完整。教師及時肯定。)

      師:同學們,理解古詩在理解重點詞的基礎上融會貫通。

      但更重要的還要展開想象。

      (1)下面請同學們按照自己的方法,試理解詩句的大概意思。可用筆在書上作批注

      (2)與同桌交流一下對詩句理解。

      四、體驗情感

      一、品詞析句。

      1、師板書詩的前兩句。讀一讀,你知道這兩句在寫什么?

      2、指名說。師板畫。

      師:同學們,京口是現在的江蘇鎮江,位置在長江以南,和題目中的瓜洲正好隔江相對,而與京口只隔幾座山的地方是南京的紫金山,也叫鐘山。

      同學們南京是王安石的第二故鄉,他出生在江西,是在南京長大的,因為他爸爸在南京作過地方官。

      3、師:孩子們,你們看詩人站在瓜洲的渡口,極目遠眺,由隔江相對的京口想到離他不遠的家鄉——鐘山。那么你認為此時詩人離家鄉是遠還是近呢?

      預設:A.“一水間”,說明相隔很近;“只隔”說明僅僅隔了幾座山。詩人聯想到家園所在的鐘山也只隔幾層山了,也不遠了。路雖遠,由于作者思念家鄉,心已離家鄉很近;很想回家鄉;)

      師:同學們的兩種看法都有道理,在交通不便的古代,一條長江,幾座大山真可謂山高水長,路途遙遠。這么遠的路可在作者眼里卻是那么近。板書:離家近

      4、師:用一個詞形容作者很想回家鄉的急切心情。(迫不及待,思鄉心切)

      像一個離弦的箭:歸心似箭。

      5、同學們作者人在途中,但是卻心系家鄉,我們從兩句中體會到了作者的情感,如能讀出來就更好了。

      指名讀3人(師:一個小詩人出現了,感情很強烈,語速再慢點就更好了。)

      二、理解后兩句

      1、同學們看似寫景實則抒情的前兩句,讓我們感受到了詩人濃濃的思鄉之情,后兩句是什么意思呢?指名說意思。

      2、你從哪個字或詞中感受到作者思鄉的心情?

      (“又”是什么意思?“綠”點出了春天又一次到來了,描繪了長江南岸的景色之美。“何時”、“還”說明詩人多么想回到家鄉,思鄉之切。“何時”也看出詩人急切地希望回到故鄉的心情。)板書:離家久——思鄉之切

      3、體會用詞的巧妙

      據說,“春風又綠江南岸”中的“綠”字,詩人在作詩過程中曾用過很多字,最后定稿時才用了“綠”字。試想象,作者可能用過哪些字呢?你覺得用哪個字最好?為什么/

      預設:A.其他文字只表達春風的到來,卻沒表現春天到來后千里江岸一片新綠的景物變化。春風一吹,把江南的景色變得春意盎然。

      B.“綠”最能表現春天江南的美麗景色,表現他愛家。

      C.“綠”字寫出了江南岸的一片綠色,寫出了顏色的美,表達詩人對家鄉的熱愛,襯托出詩人思念家鄉的感情。

      4、小結:這是一首寫景抒情小詩,抒發了詩人眺望江南、思念家園的深切感情。

      板書:思念家鄉之情

      五、入詩境,悟詩情。

      1、指名讀后兩句。

      2、按詩的節奏讀。請同學們融入詩人的感情一邊讀一邊想像,有感情地誦讀這首詩。

      六、歸納學法

      我們了解了詩人王安石,理解了詩題的意思;通過抓住關鍵的字,理解了詩歌的內容;最后通過體會作者的情境,領悟了詩人的感情;這就是欣賞詩歌的方法。

    【泊船瓜洲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泊船瓜洲教學反思08-24

    《泊船瓜洲》教學反思11-16

    泊船瓜洲教學反思01-07

    《泊船瓜洲》說課設計_08-14

    《泊船瓜洲》說課設計08-16

    語文 -泊船瓜洲08-16

    《泊船瓜洲》 及點評08-15

    《泊船瓜洲》說課稿07-04

    《泊船瓜洲》語文教學反思04-03

    泊船瓜洲教學反思14篇04-08

    国产福利萌白酱精品tv一区_日韩亚洲中字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欧洲高清无码在线_全黄无码免费一级毛片
    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亚洲中文字幕永久网站 | 日韩精品国产动漫欧美在线 | 中文字幕1级精品视频在线 午夜性色福利网 | 中文字幕久久免费福利片 | 一本大道香蕉在线精品亚洲 | 亚洲精品第一国产综合高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