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用到教學設計,教學設計以計劃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對怎樣才能達到教學目標進行創造性的決策,以解決怎樣教的問題。那么大家知道規范的教學設計是怎么寫的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長城》教學設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長城》教學設計 篇1
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理解長城被稱為世界奇跡的原因,抓住重點的語句進行理解,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出長城的雄偉氣勢。
過程與方法:在閱讀中領悟長城的特點,體會勞動人民的血汗和智慧。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感受作者對祖國的熱愛之情及對勞動人民的贊嘆之情,教育學生從小要增強環境保護意識,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告訴學生要愛護長城,保護長城文化。
教學重難點:在閱讀中理解長城的長、高大堅固,感受長城的雄偉氣勢,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讓學生認識保護長城的重要性。
教 具: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引入新課
1.回憶舊知:
用小標題的形式說說課文每部分分別講了什么?
(以課文內容為線索的小標題:(1)一條“龍”(2)“高大堅固”;(3)結晶;(4)奇跡。以課文結構為線索的小標題:總貌;構造;聯想;地位)
2.引入新課:
長城以它獨特的魅力贏得了中外游客贊譽,今天,讓我們再次走進課文去感受一下它的偉大吧。
二、圖文結合,感受“奇跡”
(一)出示學法:
讀思:自由讀課文,思考課文講了長城什么特點?
讀畫:用——畫出表現長城特點的詞句
讀情:體會長城特點,讀出感受
(二)自主學習
(三)匯報交流
特點一:長城“長”
讀畫:句一:遠看長城,像一條長龍在崇山峻嶺之間蜿蜒盤旋。
讀中品悟:(指名讀句子,讀懂了什么?)
1.品修辭:這是一個比喻句,______比作______,突出了長城______的特點。
(運用打比方的說明方法______寫作方法)
2.品詞語:我們先看這個詞“崇山峻嶺”,讓你想到怎樣的畫面?那“蜿蜒盤旋”又是什么意思?怎樣的形態?
3.師引:看,這就是崇山峻嶺,這就是蜿蜒盤旋,此時此刻,你有怎樣的感受?(課件展示長城圖)
4.齊讀這兩個詞語。
師結:所以作者把這彎彎曲曲盤旋在崇山峻嶺之間的長城比作______一條長龍。
5.帶著自己的感受讀句子,突出對長城的贊美。
指名讀——師范讀——齊讀
句二:從東頭的山海關到西頭的……,就有一萬三千多里。
1.品詞語:一萬三千多里
①聯系地圖品悟:“一萬三千里”在地圖上找一找有哪些省市?
師生共找——確定答案:長城穿越的省市(甘肅、寧夏、陜西、內蒙古、北京、河北等省、直轄市、自治區)
②計算法品悟:一天走多少里,如果日夜不停地走,走完長城需要走多久?
2.談感受:談一談登長城的感受。
3.讀感情:指導朗讀:突出長城的長,讀出贊美的語氣。
指名讀——師范讀——齊讀
特點二:長城的“高大堅固、雄偉”
讀畫:句一:城墻頂上鋪著方磚,十分像……,五六匹馬可以并行。
句二:城墻外有兩米多高的成排的垛子,……
句三:頂上有隔三百多就有一座方形的城臺。
1.讀悟數字詞:五六匹馬同行、兩米多高、三百多米______體會長城的高大堅固。(說明方法:列數字,作比較______寫作方法)
2.圖文對照,標注理解:垛子、了望口、射口、城臺的位置、樣子,說說它們的作用。
師結:了解了這樣的設計,你覺得古代勞動人民在修筑長城設計方面怎樣?(板書設計極為巧妙)所以作者發出了這樣的感嘆:這樣氣魄雄偉的工程師在世界歷史上是一個偉大的奇跡。(指名朗讀,讀出贊美的語氣。)
過渡:此時此刻,當作者站在長城上,踏著腳下的方磚,扶著墻上的條石,他又想到的了許多。這種由一種事物想到另一種事物的方法就叫“聯想手法”。(寫法指導)
請同學們默讀課文第3自然段,用波浪線畫出描寫作者想法的句子。
(四)感受聯想
1.師引:老師發現同學們的課本上都被畫出了美麗的波浪線,誰來讀一讀你畫的句子。
(1)課件展示“多少勞動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結成前不見頭后不見尾的萬里長城”。
(2)凝結什么意思?凝結的又是什么呢?
(3)作者為什么說,前不見頭后不見尾的長城凝結的是勞動人民的血汗和智慧呢?相信同學們讀了這段話就會找到答案。(課件展示沒有火車、汽車、沒有起重機,就靠著無數的'肩膀,無數的手……)
(4)品讀句子,圈出令你體會深刻的詞語。
血汗:沒有……沒有……有的……條件落后
一步一步……陡峭環境險峻
數不清……兩三千斤重工程浩大
智慧:沒有現代化的工具,人們怎樣才能把這巨石抬上這陡峭的山嶺上,勞動人民會想到那些方法呢?
(5)師:沒有火車、汽車,沒有起重機,有的只是無數的減胖無數的手,一塊條石就有兩三斤重,這巨石壓在肩膀和手上,這該是怎樣的肩膀,怎樣的手啊。此時,你的眼前仿佛出現怎樣的畫面?
(6)帶著感受讀這句話。(感受:“多少”“才”其中包含的含義)
2、出示孟姜女哭長城的故事。試想在修筑長城的過程中還會遇到哪些困難?
過渡:歷經風風雨雨,歷經種種磨難,勞動人民用血汗和智慧筑成的萬里長城,這就是我們的人民,這就是我們的長城。這就是我們的民族。它不僅震撼著我們還震撼著全世界。
(1)課件展示:以色列前總理拉賓說:設計者太偉大了,長城不愧為世界奇跡。
美國前總統尼克松說:只有一個偉大的民族,才能造的出這樣一座偉大的長城。
練一練:
我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學著這些名人,你來贊美一下長城。)
三、總結全篇,再贊“奇跡”
1.總結全篇:
課文學到這里,你知道為什么稱“長城是偉大的奇跡了嗎?”
(補充關于長城現狀的資料,喚起保護意識。)
2.再贊奇跡:
師引:是啊,長城是世界歷史上的一個奇跡,是一個偉大的奇跡。是一個民族創造的偉大的奇跡,讓我們一起深情地對古代勞動人民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讓我們一起自豪地對全世界說:___________________。
也讓我們一起驕傲地對全世界說:______________。
(說一說——寫一寫——評一評)
四、布置作業,延伸內容。
長城帶給我們的是驕傲,是自豪。他的故事說也說不完講也講不盡,請同學們課下搜集有關長城的圖片、資料、故事等。
板書 1 7、長城
遠看長龍
近看 高大堅固 奇跡
設計巧妙
聯想血汗智慧
《長城》教學設計 篇2
教學目標:
1、認識8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正確讀寫“盤旋、城磚、城墻、屯兵、堡壘、打仗、呼應、肩膀、智慧、凝結、氣魄雄偉”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通過朗讀表達出長城的雄偉氣勢。
3、了解長城高大堅固、氣勢雄偉等特點,感受作者對祖國的熱愛之情及對古代勞動人民的贊嘆之情。
4、激起民族自豪感,產生了解中國的“世界遺產”的興趣。
教學重點:
在閱讀中理解長城的高大堅固,感受長城的雄偉氣勢,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用具:
課件
課時安排:
2課時
第一課時
一、導入單元主題:我國的世界文化遺產
1、圖片展示遺產風貌,激發學生的興趣。
2、明確單元的學習目標:認真閱讀課文,想象課文描寫的.情境,留心文章的表達方法,搜集與我國的“世界遺產”有關的資料。
二、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揭題:據有幸登上月球的宇航員介紹,在月球上用肉眼看地球,能看見的建筑物只有一座,那就是我國的長城。長城以其雄姿和壯美,深深地吸引著中外游客,它是中華民族的象征,是華夏兒女的驕傲,今天我們就和作者一起去游覽舉世聞名的萬里長城!(多媒體演示,激發閱讀興趣。板書課題《長城》,指導學生自豪與深情地讀課題。)
三、初識長城
1、有些同學曾經登過長城,有些同學在課前查了資料。那么關于長城,你了解多少呢?請同學們介紹一下。
(生可以交流長城的地理位置、長城的自然風光、長城的歷史價值、相關的歷史故事或傳說,還可以是自己親臨長城的切身體驗。)
2、讓我們打開課本,深入地走進長城。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
要求:把生字讀準,把課文讀通順。聲音響亮。
3、交流感受:長城留給你什么印象?(自由談)
4、要想更深入地了解長城,我們先要過字詞關。
學習生字詞
①生字:崇 旋 嘉 磚 隔 屯 堡 壘 仗 扶 智 慧 魄
②新詞:盤旋、城磚、城墻、屯兵、堡壘、打仗、呼應、肩膀、智慧、凝結、氣魄雄偉
5、指名接讀課文,隨機正音。
6、全班齊讀課文,注意把字音讀準。
四、整體把握
1、觀察長城彩圖,了解圖意,學會觀察方法(幻燈片打出與課本一樣的兩幅彩圖)。
(1)師:這兩幅圖都有長城,我們應該先觀察哪一幅?為什么?兩幅圖的觀察點在哪?
(2)看遠景圖時應重點觀察什么?(抓住觀察重點:長城)你覺得長城看上去有什么特點?(長、大、彎)再看近景圖:你能看出長城有什么特點?(高大、堅固)
2、說說剛才兩幅彩圖分別與文中哪些段落相對應。(第一幅與第一自然段,第二幅與第二自然段。)
3、生討論:課文三、四自然段為何沒有圖片與之對應?(不是作者所見之景,無法畫出。)后兩節分別寫了什么?(作者的聯想和長城的地位。)
【《長城》教學設計 】相關文章:
長城教學反思01-06
《長城》教學反思09-12
長城的教學反思04-07
[實用]《長城》教學反思07-07
《長城》教學反思(實用)07-08
《長城贊》教學反思04-02
長城贊教學反思04-13
語文長城教學反思04-18
《長城和運河》教學反思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