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教案大全>語文教案>一年級語文教案>《所見》解讀小設計

    《所見》解讀小設計

    時間:2022-08-20 11:27:39 一年級語文教案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所見》解讀小設計

      《所見》解讀小設計
      
      朱煜
      
      所見
      
      [清]袁枚
      
      牧童騎黃牛,
      
      歌聲振林樾。
      
      意欲捕鳴蟬,
      
      忽然閉口立。
      
      【解讀分析】
      
      “所見”,即詩人偶然看到的一幅生活畫面。人們常說,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只要善于觀察,用心感受,總能發現生活中的真、善、美。這首詩描寫的就是生活中的美好。看,一個畫面正在我們面前展開一
      
      一個牧童斜坐在黃牛背上,黃牛慢慢地在林間漫步,不時停下來,啃食幾口鮮草。牧童手拿竹笛,忽而吹出一首歡快的曲子,忽而干脆放下笛子,引吭高歌。這歌聲時而低沉婉轉,時而高亢明亮,好像把整個樹林都給震動了。突然,牧童停止了歌唱,他慢慢地站起來,眼睛直直地盯著頭頂上方的樹枝。哦,原來樹枝上停著一只知了,它正大聲地叫著。看,牧童慢慢地伸出了手,想要抓住它。
      
      這情景被詩人看在眼里,寫進詩中。詩人先寫動態。牧童騎坐牛背,大聲唱歌,真是悠閑自得極了。然后寫小牧童捕蟬,按理捕蟬依然應該通過動態來表現,可是作者卻別出心裁,通過靜態來寫。牧童屏住呼吸,眼望鳴蟬,那神情真專注啊!這從動到靜的變化,寫得既突然又自然,把小牧童天真爛漫、好奇有趣的形象,表現得活靈活現。后來,小牧童怎樣捕蟬,是否捕到,詩人都沒有寫,留給讀者去想象了。全詩用字簡潔,由動到靜,節奏起伏,很是吸引人。詩人寫了一個牧童,同時也表達了對自然閑適的生活狀態的向往。
      
      讀古詩,需要想象力。反過來,古詩也是發展學生想象力的重要媒介。那么該如何做呢?最常用的方法是將有畫面感、有情節的古詩改寫成小故事。在了解詩意之后,教師分步驟引導學生聯系生活體驗,由簡到繁地進行合理想象。激發學生的創作欲望,讓其沉浸在創作的愉悅之中。這樣,學生的想象力、表達能力都會得到提高。
      
      【片段設計】
      
      一、表演情境
      
      1.剛才我們讀了詩,了解了詩歌大意。這首詩就是一個有趣的小故事,所以我想邀請一些同學上來,把詩里面的意思表演出來。
      
      2.選擇一個學生上臺。準備一把小椅子作為道具。布置要求:臺下的學生讀詩,讀得慢一些。臺上的學生根據詩意來表演。表演的學生可以“自說自話”,以表達自己的想法。
      
      3.學生表演。
      
      (在學生表演過程中,教師要有即時性的指導,對表演精彩的地方要及時點評。盡量多邀請一些學生表演,并通過指導,使表演的質量越來越好,與詩歌大意越來越貼近。)
      
      預設指導性提問:
      
      牧童騎在黃牛背上會做什么?會有什么樣的表情? 牧童是如何發現藏在樹葉間的知了的?會怎么想?
      
      牧童閉口立的時候,會做什么動作?
      
      (這些提示是對下個環節寫段內容討論的鋪墊。)
      
      二、討論寫段
      
      1.寫什么。
      
      看了同學們的表演,如果請大家把這首詩改寫成一個小故事,你會寫哪些內容?重點寫什么?為什么?(將學生交流的內容分成“發現知了前、發現知了時、發現知了后”三個部分分開板書。)
      
      2.怎么寫。
      
      選擇上面提到的三個部分中的第一、二部分,組織討論,梳理出動作、神態細節。板書關鍵詞,供學生參考。
      
      3.選擇片段,輔導學生進行口述。
      
      三、學生練習
      
      1.把自己當作牧童,寫一個小故事。(如果你想把自己當作詩人來寫這個故事,也可以,但難度更高些。)
      
      2.教師巡視指導。(指導之后,為不同層次的學生提供更大的習作空間。)
      
      四、交流講評
      
      評價標準:
      
      1.只能逐句翻譯詩歌。
      
      2.能結合詩意進行一定想象,表達流暢。
      
      3.能結合詩意展開合理想象,細節生動,表達流暢。
      
      (評價標準是對學生完成作業情況的參照,不做評分用。評價應以鼓勵為主,關注不同基礎的學生在原有基礎上的發展。)
      
      【知識鏈接】
      
      袁枚( 1716-1797),清代詩人、詩論家。字子才,號簡齋,錢塘(今浙江杭州)人。晚年自號倉山居士,著有《小倉山房文集》《隨園詩話》及《補遺》《子不語》等。袁枚是清代乾隆、嘉慶時期的代表詩人之一,與趙翼、蔣士銓并稱“乾隆三大家”。他活躍詩壇六十余年,存詩四千余首,基本上體現了他所主張的性靈說,有獨特風格和一定成就。

    【《所見》解讀小設計】相關文章:

    《夏日的一天》解讀及教學設計08-24

    《所見》優秀作文09-01

    路上所見作文09-05

    語文《所見》教案01-08

    所見優秀作文03-05

    《所見》教學反思04-04

    小木偶的故事教學設計04-18

    所見教學反思08-24

    所見小池教學反思08-25

    所見所聞作文03-10

    国产福利萌白酱精品tv一区_日韩亚洲中字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欧洲高清无码在线_全黄无码免费一级毛片
    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日本淑妇性爱视频 | 日本一本区免费中文高清 | 亚洲国产欧美国产第一区在线 | 日韩国产精品久久 | 中文字幕亚洲乱码高清 | 亚洲欧美中文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