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教案大全>班會教案>心理健康>淺談影響初中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及對策

    淺談影響初中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及對策

    時間:2023-02-26 17:00:07 心理健康 我要投稿

    淺談影響初中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及對策

    什么是心理健康?心理健康就是指人的認識、情感、意志、行為等方面健康狀況良好。心理健康可以通過一個人待人接物、處世辦事的過程表現出來。對于青少年來說,心理健康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智力正常,能正確反映事物,有正常人所具有的感知能力、注意力、記憶力、想象力和思維能力;興趣廣泛,有正當的興趣愛好,充滿好奇,有追求的決心和勇氣;情感豐富,情緒穩定、積極,且能恰當地表達,有健康的情感生活;樂于交往,適應環境,有良好的人際關系;意志堅強等。那么,現在中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如何呢?就這一問題,我們對初一年級397名同學作了一次心理素質情況調查,主要從注意、想象、情緒、意志、心境、心態、能力、興趣、態度、觀念等方面設計一些具體的項目進行調查,發現主要存在以下心理問題。

    淺談影響初中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及對策

    1、              焦慮傾向:

    (1)考試成績不好時,心里感到不快或每次希望能順利通過者有351人,占被調查人數的88.4%。

    (2)    受到別人批評時,心里總覺得不安者有191人,占被調查人數的48.1%。

    (3)    學習成績不好時,總是提心吊膽者有242人,占被調查人數的68.9%。

    (4)    當著大家面朗讀課文時,總是怕讀錯者有169人,占被調查人數的

    42.5%。

        (5)當考試后,在沒有知道成績之前,總是放心不下者有243人,占被調查人數的61.2%。

    2、              自卑傾向:

    (1)碰到為難之事,總后悔那時不做就好者有159人,占被調查人數的40%。

    (2)當學習成績不好時,總認為自己不用功的緣故者有144人,占被調查人數的36.2%。

    (3)在乒乓球、羽毛球、拔河、廣播操等體育比賽時,只要一出錯就特別留神者有154人,占被調查人數的38.7%。

    (4)受到批評后,總認為自己是做錯了什么事者有126人,占被調查人數的31.7%。

    3、過敏傾向:

    (1)碰到不順利的事時,心理總覺得很煩躁者有258人,占被調查人數的64.9%。

    (2)心理總擔心會發生什么意外的事者有97人,占被調查人數的24.4%。

    (3)心理總覺得有什么事沒做好者有118人,占被調查人數的29.7%。

    (4)別人向自己借東西,總擔心會把東西弄壞者有99人,占被調查人數的24.9%。

    4、恐怖傾向:

    (1)心理非常害怕黑暗者有97人,占被調查人數的24.4%。

    (2)心理怕到很高的地方去或經常感到后面有人跟著自己或怕一個人在房里睡覺者有97人,占被調查人數的24.4%。

    (3)自己心里覺得膽小者有104人,占被調查人數的26.1%。

    5、沖動傾向:

    (1)自己經常想大聲叫喊者有111人,占被調查人數的27.9%。

    (2)自己想過一個人到遠方去者有142人,占被調查人數的35.7%。

    (3)經常發怒者有126人,占被調查人數的31.7%。

    (4)有時會覺得活著不如死了好者有87人,占被調查人數的21.9%。

    一連串的具體數字,反映了在教育工作中一個長期被忽視的問題------初中生心理健康欠佳。影響初中生心理健康的因素有那些呢?我們認為有來自許多發面的因素,主要有自身、家庭、學校和社會的因素。

    自身因素:青少年時期,尤其是中學生,正是“過渡時期”,國外稱之為“危險年齡”。這時期青少年身高體重迅速增長,性成熟時期開始。由于生理上的迅速“成長”,極大地打破了生理和心理之間的平衡,打破了心理諸因素之間的平衡。這時期青少年思維的獨立性、批判性有了顯著的發展,但又有較多的片面性和主觀性,他們精力旺盛,感情充沛,但帶有沖動性,不善于克制,行為不易預測,也最容易產生心理問題。

    家庭因素:有的父母對孩子過于溺愛呵護,無形中壓抑了孩子的個性發展,并降低了孩子的責任感及抗挫折能力;有的父母對孩子學習期望值過高,忽視孩子品行素質的發展和培養,同時也增加孩子的壓力感、焦慮感、委屈感等不良心理,反之,則易使孩子對自我評價過低,產生自卑感等不良心理;有的父母自身表率作用不力,品行不端,作風不純,舉止不雅,言談過俗等,無法合理管教孩子,孩子不信任父母,易產生煩惱、怨恨、虛偽、自私等不良心理;有的父母教育方式不當,出言不遜,經常打罵孩子,動輒訓斥,這些易使孩子產生易怒、焦慮、急躁、冷漠、敵對、恐懼等心理問題。

    學校因素:由于長期以來受應試教育的影響,使學校的教育工作還存在一定的弊端,片面追求升學率,重智育輕德育、體育;重課內教學輕課外教學;重尖子生輕后進生。學校生活內容、方式單一,許多學生對學習深感枯燥、乏味,心理恐慌、信心不足,把學習當足苦差使。而一些教師忽視學生的心理特點,在教育學生時采用不當的方法,體罰、心罰學生,損傷了學生的自尊心,使不少學生產生孤獨、自卑的心理,有些后進生被老師所嫌棄,失去上進心而自暴自棄。

    社會因素:近年來社會上的一些負面影響對學生沖擊甚大,隨著改革開放、現代化信息交流的深入,難免帶來一些資本主義社會的精神污染,資產階級自由化思潮、個人主義、拜金主義、惟利是圖及西方一些不健康的色情暴力影視內容流入,青少年由于缺少辨別能力,一味模仿,也造成了一些學生的非正常心理。                                                                         

    如何幫助學生解決心理問題呢?我們認為要加強對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他們的心理素質,應做多方面的工作,其中,學校在排除中學生認知、情感、意志等方面的障礙,鍛煉他們的意志品質,優化他們知、情、意、行等方面的素質,使他們形成良好的品格和健康心理中有著義不容辭的責任。

    首先,學校要努力幫助營造有利于初中生心理健康的環境。(一)、家庭環境。家庭的結構、氣氛、文化、經濟背景等因素均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有很大的影響。據調查,目前上初中的學生父母,很大部分受教育程度不高,尤其很少學過心理學、教育學的有關知識。據《中國青年報》2000年5月17日報道,“95%的家長沒看過心理學方面的書,72%的家長沒有看過教育方面的書”,他們不了解如何更科學地教育孩子。因此,學校老師要積極與家長取得聯系,經常反映學生的情況,給予家長指導和幫助。學校可通過家長會、家長座談會等方式,向家長講解青少年心理發展規律及特點,使他們懂得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對孩子情緒、行為的變化,要有充分的心理準備,不能因此不尊重、不理解他們,教育孩子方法要正確,要多關心、關愛孩子,多看孩子的優點、長處,多幫助他們自覺克服缺點和短處。對孩子的期望值不要過高,壓力不要過大,要為孩子營造一種寬松、愉悅的學習環境。(二)、學校環境。學校環境包括物質環境和心理環境兩方面。從物質環境來講,學校的一草一木,每一個角落都應給人以美的享受,使學生從中得到教育和心靈的凈化。所以學校要創造出有利于學生身心健康的物質環境。學校心理環境包括良好的校風、班風以及校園文化建設等。優美的校園環境,高雅的“墻壁文化”,良好的校風、班風催人上進,使人際關系和諧,有利于學生心理健康狀況得到改善和提高,所以,我們必須努力營造適合于學生心理健康發展的學校環境。(三)、社會環境。社會環境是指一定社會的文化背景,社會意識形態和社會政治局面等。社會傳媒、經濟發展狀況、社會風氣、社區環境等都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構成影響,其中圖書與電視、網絡對學生的影響最大。學校可與社區、德育基地聯合,形成合力,抵制社會不良環境的影響,盡可能地凈化社會環境。例如,我校與派出所聯合,整治校園周邊的網吧,就是為學生創設良好的社會環境的,使學生遠離不利于青少年身心健康發展的網絡環境,引導學生文明上網,上文明網。學校還可設立法制教育基地,定期對學生進行法制教育,增強他們的法制觀念和抵制不良環境影響的能力,教育學生要慎重與社會上的人交往等。       

    其次,要建立學校心理健康服務體系。如:可以建立心理素質訓練室、心理閱覽室,開通心理咨詢熱線電話,開設“心靈家園”網站,對心理困惑學生進行個別輔導,可定期為師生舉辦心理健康、心理保健等專題講座,可積極開展心理健康活動,對學生進行行為指導、生活輔導、前途職業指導等。其主要是對一些有心理偏差的學生進行診斷和鑒別,針對他們的認識、情緒、意志、行為、人格、性心理健康進行疏導、調整和矯正,對學生常見的心理疾病進行必要的治療,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自我意識,形成良好的人際關系,提高他們的自我控制能力與環境適應能力。(一)開設心理輔導專題講座。可結合形勢,針對學生普遍性的問題進行輔導。心理輔導應系列化,形成制度,講座要點面結合,以點帶面,即既對全體學生進行心理保健、心理衛生方面的專題教育,又對個別學生進行自我解脫教育,幫助他們消除焦慮、自卑、過敏、恐怖、沖動等心理。從形式上看,既可作綜合性的專題報告,又可作個案專題講座。例如:可有步驟地開展“如何解脫困境?”、“如何從心理上戰勝自卑、焦慮、恐怖?”,“如何努力學習,挑戰未來?”等系列專題輔導。(二)建立學生心理檔案,進行個別輔導。即將學生的心理問題歷史或現狀記錄下來,存入檔案中,以便及時有效地對學生進行個別心理健康教育,同時應將特殊的案例整理出來,以便對全體學生進行個案教育。(三)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可通過主題班會、演講、手抄報、宣傳欄、校內廣播電視等形式,向學生普及心理衛生知識;還可以通過文體活動、郊游、社會實踐等形式,調節學生的緊張情緒,陶冶學生情操,促進學生身心健康。

        綜上所述,只要各方形成合力,采取合理有效的疏導方法,學生的心理問題是完全可以得到調適并朝著健康的方向發展的。

    【淺談影響初中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及對策】相關文章:

    淺談影響初中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和對策08-24

    淺談影響中學生心理健康的因素07-23

    淺談高職數學教學中影響學生學習的因素及應對策略08-26

    影響法院執法環境的若干因素及對策08-05

    淺談影響課堂教學效益的因素08-19

    淺析當前影響警民關系的因素和對策08-12

    淺析影響納稅服務質量的因素及對策08-16

    淺析影響納稅服務質量的因素及對策08-15

    影響老人心理健康的因素07-31

    国产福利萌白酱精品tv一区_日韩亚洲中字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欧洲高清无码在线_全黄无码免费一级毛片
    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一色屋成人精品视频在线 | 亚洲免费一级字幕 | 在线不卡日本v一区ⅴ二区 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欧黑人 | 亚洲成老女aV人在线视 | 一级中文级字幕电影 | 日韩国际精品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