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美術教案-《不同姿態的手》
《不同姿態的手》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
本課是小學美術教材(人美版)第五冊第10課,根據《新課標》要求,結合美術學科的特點,本課主要要求教師在上課時讓學生明確畫手的意義,并通過認知手是表現人的動作、表情及社會屬性的重要方面,古今中外的著名畫家幾乎都非常重視對手的刻畫,讓學生充分感受到手在生活中與人的密切聯系,并能帶著這份特有的情感讓學生比出各種手的姿態,從而進行認真、細致的觀察、揣摩。通過觀察手、欣賞表現手的藝術作品,提高孩子畫手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加深對手的認識、了解。
教學目標:
通過收集資料培養學生的探究性學習能力,提高學生對手的觀察與表現能力,從而體會畫手的方法,增強對手的表現力。
教學重點:
整體觀察與認識手。
教學難點:
手的各種姿勢的表現
教具準備:
課件、圖片
學具準備:
收集圖片、描寫手的文字資料、作業紙、涂色工具、手工材料等。
教學過程(www.baimashangsha.com):
教學環節
教師指導
學生的學習活動
設計意圖及策略
時間安排
一、創設情景
課件1
1、出示謎語
《手》
2、出示課件2
教師導語:
從石器時代的石斧到龍門吊車,從筷子到阿波波羅登月艙,莫不是手的功能的再創造。一雙有形的、無形
1、學生聽謎語,并猜出謎底
通過猜謎語,激發孩子的興趣。使孩子自主地參與學習過程。
2分鐘
4分鐘
的變幻而更強有力的手在推動整個歷史向前發展,使我們生活在一個充滿手的世界。
1、欣賞“魔術手影”表演
2、學生表演(可課前找到會手影表演的學生)。
通過觀賞、表演,讓學生大膽的想象,加深對“手”的聯想。
二、欣賞啟發、互動學習
1、游戲
教師出示事先準備好的詞組(如:拍手、擊掌、比數字、握拳、你真棒、憤怒、歡迎)等。
2、出示課件3
教師導語:有生命的手充滿了生命的活力,猶如一棵茁壯樹干上的枝葉,有深層思維與修養的人是懂得以手傳遞感情的。手是人身上觸覺最敏感、神
學生欣賞
1、《蒙娜麗莎的》—那雙豐韻、恬適而表情微妙的手;油畫《父親》—一雙歷盡世事滄桑的而古老的手;法國雕塑家羅丹的《大教堂》、《沉思者》
通過游戲、欣賞進一步讓學生感受手的無窮魅力,加深對“手”的情感,體會“手”的重要性。
10分鐘
經最豐富的部分。
同時展示學生作品。
2、學生根據教師出示的圖片,有感情的朗讀自己收集到的描寫手的文章片斷、詩、詞、句。(可選擇不同年齡、不同職業、性別)
三、實踐活動
參與學生活動
教師導語:
手作為有情物被應用于很多宣傳領域今天我們將用手來表達一種感情,并進行交流。
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開展實踐活動。
通過實踐活動讓學生把觀察到感受到的東西大膽的充分的表現出來。
22分鐘
出示幻燈4
練習要求:
A、必須通過手的結構、動作組合表現。
B、可選擇繪畫、剪貼的方式表現。
四、相互欣賞、評價、交流
教師寄語:
你們是智慧的、最棒的,用你們自己勤勞、勇敢的雙手去創造一個輝煌燦爛的明天!
相互欣賞作品、交流
充分肯定學生的進步和發展。
2分鐘
三年級《不同姿態的手》一課教學反思
結合課改精神,本課的教學設計主要體現以下幾方面:
第一、教學內容增強趣味性,以孩子的生活為切入點,貼近孩子的生活。
在美術課程的教學中,只有讓情感得到充分體驗、感受和理解,才能讓學生接觸到藝術的本質掌握必要的知識技能。教學中我設置了欣賞魔術手影、孩子們身邊熟悉的事物,從他們最熟悉的東西入手,能引起他們共鳴,激發他們 對學習任務的興趣。
第二、讓學生參與表演游戲,調動學生多種感官積極參與體驗,通過自己的努力獲得成功的喜悅。
第三、通過介紹能引起學生們感興趣的藝術作品和其他同齡人的學生作品,并能通過自己查找資料增強他們學習的主動性。
第四、教學內容以學生發展為中心,處于中、低年級兒童的思維結構屬于直覺思維和具體思維階段,如果先入為主地向學生灌輸知識原理,從概念出發進行教學,勢必不容易被學生接受和理解,反而容易阻礙學生的發展能力。教學中通過個人體驗、感覺去發現美、認識美、創造美。并培養關心他人作品、區別作品的不同和欣賞作品的習慣。
由此可見,要上好一堂美術課,必須要把握好基調、圍繞主旨、合理布局、展開聯想、賦予看似簡單的教學內容以靈動的生命,這樣才能創造出美的空
【美術教案-《不同姿態的手》】相關文章:
大班美術教案:有趣的運動姿態教案01-03
小班美術教案《手》01-13
美術教案-畫畫自己的手08-16
美術教案-手形畫08-16
中班美術教案有趣的手01-04
中班美術神奇的手教案01-05
中班美術教案神奇的手02-11
中班美術有趣的手教案02-24
中班神奇的手美術教案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