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湘版美術第十二冊教案(1-10課)
室內設計又稱室內環(huán)境設計,是為了滿足人們多種多樣的社會活動和生活起居的需要,而進行的一種合理、有效、完美地組織和塑造富有感染力的室內環(huán)境的綜合性藝術。由于時代的發(fā)展,它涉及許多新的學科領域,從環(huán)境設計的角度去研究人的各種感覺器官對一切室內環(huán)境因素的感受作用;考慮不同的人在不同時期或情況下生理和心理上對室內環(huán)境的要求。因此,現(xiàn)代室內設計已不單純是滿足視覺器官的要求,而是綜合運用技術與藝術手段,組織理想的室內環(huán)境。因而它是一門綜合了多項科學技術、藝術和心理學的學科。
1.認識鳥的基本外形和色彩 2.想象.變形 3.搭配色彩 第三課 剪貼水彩畫(1課時) 教學目標:1.認識、了解水彩畫的新形式、新紋理特點。 2.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美、創(chuàng)造美的能力。 3.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求變意識。 教學設計:1. 通過欣賞范圖,指導學生巧妙選材,如利用報紙上的字母、電話號碼、照片作為作品中的特色紋理。 2.報紙材料輕,建議學生在制作時不要剪得太碎。 3.為了體現(xiàn)材料特點,提醒學生調色要淡,保持色彩的透明度。 教材分析:原湖南師大藝術學院張小綱教授的報紙剪貼水彩畫使我們感受到一種既現(xiàn)代又質樸的美。教材設計立足點是培養(yǎng)學生從平常的廢棄物品中發(fā)現(xiàn)美、創(chuàng)造美的意識,體會物品上面特有的紋理美感,進行再創(chuàng)作。教材內容體現(xiàn)在兩方面。第一,欣賞畫家張小綱的《海濱印象》。第二,指導學生掌握制作步驟方法。 教具準備:廢報紙,剪刀,膠棒,水彩畫用具 學具準備:廢報紙,剪刀,膠棒,水彩畫用具 教學過程: 1.用媒體展示畫家作品《海濱印象》。 2.介紹作者:原湖南師范大學藝術學院教授張小綱,現(xiàn)在深圳工作。 3.學生分析作品的表現(xiàn)形式、制作方法、材料美與形式美感。 (1)表現(xiàn)形式:水彩畫。(板書) (2)制作方法:剪、貼、畫。(板書) (3)美感:既現(xiàn)代又質樸,體現(xiàn)了報紙?zhí)赜械挠∷⒓y理美和形式美 4.板書課題:報紙剪貼水彩畫 5.欣賞作品,分析怎樣巧用報紙,怎樣涂色。 (1)學生討論發(fā)言。 (2)教師總結。 A.作品用材特點:為了體現(xiàn)高樓一層層的結構,畫家剪貼時注意了利用文字的橫向排列;海上的山或島嶼則利用了報紙上的照片;深色的題頭邊框像海上遠處的輪船;利用文字排列比較稀疏的報紙剪貼白云。 B.學生的第一幅作業(yè):作底色的報紙文字排列均勻,沒有標題或深色圖標。但房屋的屋頂、墻面利用了報紙上的標志、字母、數(shù)碼字和粗重的黑色邊。第二幅作品則全部利用報紙均勻的文字排列,適合表現(xiàn)藍天、白云、飛鳥。 C.涂色時用較淡的水彩顏色,以保留報紙的紋理美。同時,適當留白能表現(xiàn)畫面的層次美。(示范) 6.作業(yè)要求:制作一幅報紙剪貼水彩畫,題材不限,注意要表現(xiàn)報紙的材料特點。 7.分發(fā)報紙材料,學生開始制作。 8.學生提問,教師解答。 9。小結: (1)作業(yè)展示、講評。 (2)今天我們體驗了一次新形式的水彩畫創(chuàng)作。“繪畫藝術的創(chuàng)新求變是永恒的主題。”從不起眼的廢棄的物質材料上發(fā)現(xiàn)創(chuàng)造的價值,這就是創(chuàng)造美。 板書設計: 第三課 剪貼水彩畫 (1)表現(xiàn)形式:水彩畫。 (2)制作方法:剪、貼、畫。 (3)美感:印刷的紋理美和形式美 第四課 自然色彩圖案設計(1課時) 教學目標:1.掌握利用自然色彩進行圖案設計的方法。 2.提高色彩的運用能力,發(fā)展學生想象思維。 教學設計:本課實際上是兩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一是做色卡,二是移植色彩組合。教師可要求學生選擇教材中三組色卡之一進行移植作業(yè)。學生的圖案設計最好采用裝飾畫的形式,色彩組合比較自由,因為色彩的移植要比較嚴格地按照原顏色的比例搭配,學生作業(yè)時必須突破固有色的框框,不考慮物形根據(jù)顏色分類,只考慮顏色所占比例的大小在物形中調整安排。 教材分析:教材中選了蝴蝶、鸚鵡和魚的圖片為色彩取樣,將它們身上的顏色整理歸納出來,成為一組組的色卡,用作圖案設計的參考。本課正是向學生介紹這種獲取優(yōu)秀色彩范本的方法。 教具準備:范作,水彩畫具。 學具準備:白紙,水彩或水粉畫具。 教學過程: (一)猜謎導人。 今天,先請同學們猜兩個謎語: 1.頭上兩根須,身穿彩花袍,飛舞花叢中,快樂又逍遙。(蝴蝶) 2.綠衣衫,套綠褂,住在房里愛上架,嘴尖舌快會說話,人家說啥它說啥。(鸚鵡) 學生猜出正確答案的同時,出示蝴蝶、鸚鵡掛圖。 (二)新課講授。(板書課題。) 1.色彩分析。 請同學們仔細觀察兩幅掛圖,(和課本照片相同,也可用投影儀放出)想一想,蝴蝶和鸚鵡主要有什么色彩?哪種最多,哪種最少? 學生答。教師以蝴蝶為例進一步誘導:這些色彩所占面積的比例大致是多少? 這些色彩給你什么樣的聯(lián)想? 學生回答,教師迅速在黑板上按比例畫出色彩。 2.教材分析。 請同學們看課本。原來這些色彩給人以濃濃的秋天的感覺。 3.作業(yè)步驟。 (1)設計圖案或裝飾畫。 (2)選擇自己認為合適的一組顏色涂繪。 4.作業(yè)要求。 (1)兩只蝴蝶和鸚鵡的顏色任選一組。 (2)顏色面積配置與自然物圖片的色彩大致相等。 (3)涂色盡量勻整。 5.學生作業(yè),教師巡回指導。 (三)作業(yè)展評,小結。 板書設計: 第四課 自然色彩圖案設計 作業(yè)步驟: (1)設計圖案或裝飾畫。 (2)選擇自己認為合適的 第五課 色塊組合畫 節(jié)日(1課時) 教學目標:1.激發(fā)學生發(fā)現(xiàn)美、創(chuàng)造美的熱情 2.使學生對色彩的屬性、情感產生聯(lián)想,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色彩感覺 教學設計:教材設計在引導學生對色彩的聯(lián)想上作了兩步設置。第一步是引導學生對9種顏色分別作出心理的第一反應,并進行概括性的一般表述。第二步是引導學生對6組色塊組合的聯(lián)想和口頭發(fā)揮。學生可能會在季節(jié)、自然景色、生活環(huán)境、心情等方面進行聯(lián)想。總之,教師在啟發(fā)學生聯(lián)想時,應尊重學生自己的色彩感覺,允許各人有不同的見解。 教材分析:本課內容是學生在了解了十冊、十一冊色彩知識基礎上的命題創(chuàng)作。教材選用了畫家袁運甫的作品《彩旗》。這幅作品構圖簡練,通過以暖色塊為主組合,的確很好地表現(xiàn)了節(jié)日的氣氛。在色塊組合構圖形式上,教材選用了四幅學生作業(yè),便于教師在具象和抽象兩方面引導學生,使學生對具象構圖和抽象構圖有一定的了解。 教具準備:單色卡片和色塊組合卡片若干張,范畫,學生優(yōu)秀作業(yè) 學具準備:彩色筆或水彩畫用具,白紙。 教學過程: 1.欣賞課件,分析9種顏色的屬性、情感。 通過對紅色色塊與紅色的火、紅旗的聯(lián)想,我們可以感覺紅色那熾熱的屬性和情感。學生根據(jù)紅色繼續(xù)列舉紅色系列的物體,用恰當?shù)脑~語形容紅色的屬性、象征的情感。對其他色塊如橙、黃、綠、藍、紫、灰、黑、白的分析同紅色一樣。 2.欣賞課件,分析6組顏色搭配后產生的色彩感覺。 如紅色與黑色的搭配,有一種熱烈而穩(wěn)定的感覺,使人聯(lián)想到大紅橫幅上的黑色字體和喜慶而莊重的會場。(其他5個色組的搭配感覺讓學生各抒己見) 3.欣賞課件中各種色彩傾向的畫面,注意觀察熱烈喜慶的色彩特點。 (1)暖色調畫面《彩旗》。 (2)冷色調畫面《樹林》。 (3)灰色調畫面《月夜》。 (4)冷暖對比強烈的畫面:學生作業(yè)。 4.作業(yè)要求。 (1)作業(yè):以“節(jié)日”為題,選擇自己認為合適的色塊構成畫面。 (2)要求:構圖簡練,適合填色塊,充分體現(xiàn)節(jié)日氣氛。(范畫) 5.學生提問,師生共同解答。 6.小結:作業(yè)展示、講評。
第六課 畫雞的圖案(2課時)
教學目標:1.練習用基本形來組合描繪動物。
2.進一步提高用色能力,用不同的顏色搭配出漂亮的畫面。
教學設計: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應特別注意調動學生的思維積極性,讓學生努力追求自己那種個性化的圖案表現(xiàn)方法。教師在啟發(fā)學生時,開始可將線的裝飾和面的裝飾兩種方法分開講授,但在實際設計時,兩種方法往往是交替運用、靈活處理的。教師對此應適時鼓勵。
教材分析:這一課是啟發(fā)學生抓住雞的外形特征,運用各種表現(xiàn)方法,
創(chuàng)造性地設計出各種美麗而有特色的雞的圖案。教材中選擇一只公雞作為原形,列舉了兩種基本設計方法,即線的表現(xiàn)方法與面的表現(xiàn)
方法。同時,選擇了畫家韓美林的三幅裝飾畫作品、三幅教師的線描作品,舉這么多的實例,無非是要啟發(fā)學生開闊思路,大膽創(chuàng)造,畫出有特色的雞的圖案。
教具準備:教材,資料、范畫等。
學具準備:鉛筆 、橡皮 、彩筆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檢查學生用具準備情況
二、講授新課:
(1)導入:
a. 提問:同學們認識雞嗎?
你們能說出雞長得什么樣子嗎?請同學們翻開課本看一看。
討論后總結:雞有紅紅的冠子,頭、頸、軀干連在一起,左右側各有一個翅膀,后部有尾巴,下邊長著兩條結實有力的腿和鋒利的爪子,課本上圖片中的雞有白色的,有紅色的而孩子們畫的雞卻不拘泥于真實的顏色,可以憑自己的想象任意涂抹,五顏六色,美麗鮮艷。
b. 提問:你們認識哪些是公雞,哪些是母雞嗎?
討論后總結:公雞個子大,腿長,雄偉矯健,大冠子,長尾巴,母雞身子胖胖的,腿短,冠子和尾巴都小。
d. 總結;從中可以看出,雞身上最靈活的部位是頸,隨著頸的朝向不同,身體做出不同的姿式。
(2)演示:
教師用演示法直觀地表現(xiàn)雞的基本形象和各種動態(tài),以頸為中心,頭部做前、后、左、右、上、下伸長縮短的變化,告訴同學們可以用圓形、橢圓形、三角形組合畫雞抓住頸這個中心,就能畫出雞的不同動態(tài)。
三、布置課堂作業(yè)
(2)可以畫一只雞,也可以畫一群雞,可以畫公雞,也可以畫母雞。
(3)用基本形組合畫雞并畫出各種姿態(tài)。
四、學生作畫
本節(jié)課只畫出鉛筆稿。
(1)用鉛筆輕輕定出大致位置。
(2)用圓形,橢圓形組合,畫出雞的軀干,頭頸、翅膀、尾巴及雙腿。
(3)仔細畫出細部。
(4)在雞的背后輕輕畫出背景。
第二課時
一、組織教學
檢查學生的用具準備情況。
二、提出作業(yè)要求,找符合要求的學生作業(yè)擺出來供同學的學習。
三、學生作畫,教師輔導。
要求:(1)修改鉛筆稿。(2)著色。參考課本上的學生作品,發(fā)揮想象力,可以在雞的身上裝飾漂亮的花紋顏色搭配要大膽,不拘泥于雞的真實顏色,并涂出背景的顏色。
2、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作能力,設計能力和審美情趣。 教學設計:1.用投影儀將本課范圖展示,指導學生欣賞后歸納郵票設計的兩個基本內容——文字和圖飾。2.為了使學生掌握如何安排兩大內容的一般法則,教師可制作活動的郵票設計演示,它由底板(放大的郵票外形),圖飾(只有大體的色彩效果,并無具體形象),文字(面值、郵政名稱等)三個部分組成。3.為激發(fā)學生學習積極性,鼓勵學生創(chuàng)新,教師可對教材上中外兒童郵票、學生作品進行簡要的評價。
教材分析:郵票有國家“名片”的美稱,是認識世界的窗口,一枚小小的郵票能反映一個國家的政治、經濟、科技、歷史、地理……郵票通常分為普通郵票、紀念郵票、特種郵票等;外形大都為長方形,偶有正方形、斗方形、三角形等;色彩有的簡潔明快,有的絢麗多彩,有的富麗高雅。無論哪個國家、哪種郵票,題材如何新穎,構思如何巧妙,設計如何精湛,都離不開兩大要素,即文字和圖飾。文字中必不可少的內容是發(fā)行者(郵政名稱)、票面價值(多少錢)。圖飾的題材廣泛,表現(xiàn)手法極為豐富,有寫實的、變形的、象征的、寓意的、抽象的等等,都力求主題鮮明、立意新穎、色彩明快、局部精到。
教具準備:電視機、影碟機、范畫、幻燈、投影片、碟片。 學具準備:紙片,鉛筆,直尺,彩色筆 教學過程:
A、教師行為:師:首先,請同學們觀看一段錄像片,請你們說一說片中的同學在做什么?他這樣做對嗎?為什么? 請你說一說片中的同學應該怎樣做? B、學生行為:(學生觀看錄像片,并思考問題) 生:片中的同學在郵信,他這樣做不對,因為他沒貼郵票。應該在信封上貼郵票,再投入郵筒,郵票是郵資的憑證。(學生欣賞范畫) 師:寫一封信,或抵萬金的家書,或淡如水的閑談,都會買上一枚郵票,貼于信封,投入信箱,從那一瞬間起,信中的文字便被無限地拉長,直溫暖親人,友人的心扉(師出示范畫)。 師:同學們看,多漂亮的郵票啊,郵票是國家的“名片”,是郵資憑證。它是一個國家的政治、經濟、文化、科學、歷史、地理的“小型百科全書”。是認識世界的窗口。小小的郵票像一個廣闊的知識世界。可以在這狹小的天地里敘述很多的事情。同學們喜歡不喜歡集郵?你為什么要集郵? 生:喜歡集郵。(學生欣賞同學的集郵冊) 生:集郵可以豐富知識、開闊視野,提高藝術鑒賞能力。 師:郵票即能用于郵政,又能留于家中玩味,既具備千里飛鴻,一寄思緒的浪漫,又具有收藏價值。我們有誰離開過郵票呢?同學們想不想自己設計郵票,在這狹小的天地里敘述更多的事情?自己設計的郵票更有情趣。今天我們就來學習設計郵票。 (板書:郵票設計) 師:現(xiàn)在我們手中有一些郵票,請同學們觀察自己手中的郵票,看一看郵票上都有什么?郵票的主要特點是什么? 生:有圖案,有面值,發(fā)行時間,發(fā)行地區(qū)等。 師:郵票有哪些種類?你知道郵票上有哪些標記嗎?(教師出示投影片、同時講解)。 生:郵票的外形邊緣有整齊的齒孔,票面必須注明郵資的價格,發(fā)行的時間和地區(qū)。 師:郵票主要有以下幾種,并且每種郵票上都有一些標記。 生:有普通郵票、紀念郵票、特種郵票、航空郵票和欠資郵票。 師:普通郵票 用“P”表示。 紀念郵票 國際上有“C”表示,我國用“J”表示。
特種郵票 國際上用“S”表示,我國用“T” 表示.
航空郵票 用“A”表示
欠資郵票 用“D”表示
小型張和小全張 用“M”表示 (教師出示投影片) 生:學生觀察投影片,并思考。 師:郵票上有一些數(shù)字,如“8-6”,這是什么意思?它表示這套郵票共有8枚,這是其中的第6枚,一套郵票多少枚沒有統(tǒng)一的規(guī)定。多枚可以組成一套,獨立的一枚也可以稱其為一套。 師:了解郵票和知識,設計郵票就方便了, 怎樣設計郵票呢?由以下幾個步驟來完成。 1.構思(板書:構思) 一張小小的郵票,要在狹小的天地里敘述很多事情,應精心構思,票題要好,主題要突出,要別具創(chuàng)意,請看(教師出示投影片)這兩枚郵票票題好,一是“虎虎生威”一是“氣貫長虹”,頗有虎年氣魄,給人以振奮感。郵票的內容包羅萬象,宇宙間的萬物都可以記載在小小的郵票上,如人物,動物、景物、事物、重大歷史事件、故事傳說等,造型方面,郵票多種多樣,有的寫實,有的變形。 生: 1.我要設計一套有關校園生活的郵票。
2.我要設計一套有關跨世紀的郵票。 師:起稿(板書:起稿) 可以運用美術字寫法標明郵票上的各種標記。(覆蓋投影片)郵票上都有什么? 生:郵票上有圖案、面值、 發(fā)行時間、發(fā)行地區(qū)。 師:(1)圖案(板書:圖案)造型生動形象簡練,單純,富于裝飾,請看(設計者抓住布老虎頭部做了重點,出示投影片)這枚郵票圖案好,一只布老虎形象夸張,稚拙生動,設計者抓住了什么做了重點刻畫,使靜態(tài)的布老虎具有動感?)看(教師指投影片),虎頭上那酣暢的線條和浪漫神奇的紋飾,使布老虎洋溢著雄渾厚重的氣質與流動著活潑旺盛的生機。(出示投影片)而這枚郵票的圖案是什么? (教師指投影片)這是出自名家的“虎” 字,一筆而就,極富氣勢,預示一生通達順暢,有避邪祝福之意。 生:這枚郵票的圖案是一個“虎”字。 師: (2)郵資的價值。(板書:面值)
(3)發(fā)行時間。(板書:發(fā)行時間)
(4)發(fā)行地區(qū):中國人民郵政。(板書:發(fā)行地區(qū)) 同學們請看(教師出示投影片),這枚郵票構圖和諧,畫面文字精心設置,面值畫顯得很活潑,富有生氣。 3. 著色,(板書:著色) 學生看掛圖欣賞色彩處理方面可以說是百花齊放,既有鮮艷的色調,又有灰色調,色彩強烈,明快,鮮艷,請看(教師出示投影片),這枚郵票湖藍的底色與主體黃色的面與老虎形成強烈,明快,鮮艷的對比,構成跳躍的視覺效果。 郵票的表現(xiàn)形式也不受任何限制,以繪畫方法表現(xiàn)郵票的內容最為常見。也可用剪紙,拓印等方法來表現(xiàn)。(教師指掛圖) 師:今天老師請同學當一名小小設計師,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運用各種手段設計一套有意義的郵票,老師這里有一些主題,同學們可以根據(jù)這些主題設計郵票內容,也可以自己設計確定設計的內容(出示投影片)。 (學生設計繪制郵票,教師巡回指導)
(教師及時指出學生在設計存在的問題,對設計精巧新穎的學生給予鼓勵)
(學生自己設計郵票) C、練習鞏固 (展評學生作品) 師:看,設計師們設計了這么多的郵票,漂亮不漂亮啊?有…你最喜歡哪張郵票?為什么?這張郵票是誰設計的?請你說一說你的設計想法。 生:漂亮 生:(略)(肯定成績,指出不足) (教師小結) 第九課 標志設計(1課時) 教學目標:根據(jù)教學大綱和教材要求,本著使學生提高對美的感受能力和藝術創(chuàng)造能力,培養(yǎng)學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確定本節(jié)的教學目標為:知識目標:了解標志的分類和功能以及設計的創(chuàng)作特點
能力目標: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想象、創(chuàng)造思維能力
教材分析:本節(jié)課是設計制作課。主要是對構成設計單元內容作一個全面的總結,使學生在鞏固舊知識的分類、標志設計的基本知識作全面的了解。標志是一門實用崐性很強的設計藝術,它要求以簡潔明了的圖形、強烈的視覺刺激效果,給每位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本課以大量的標志為主線、輔以生動的講解,使學生從標志應用與審美雙重功能中,感受美術的社會價值,從而進一步提高進行審美創(chuàng)造的愿望。
教學設計:因為標志的強烈實用性,確定本課的重點是標志的應用分類、形象分類和構成手段分類。它對學生初步觀察分析標志有重要意義,由于學生繪畫水平不同和觀察生活的感受不同,所以把難點定為創(chuàng)意設計。依據(jù)本課的性質及學生,我主要采取“啟發(fā)──引導法”,以實例為線索,充分動用教具,不斷采用欣賞,啟發(fā)、歸納相結合的教學方法。在實例的引導下,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自覺性,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使每個學生都能參加到動腦的積極思維中,真正做到面向全體。運用投影、掛圖現(xiàn)場演示,優(yōu)化課堂教學,激發(fā)學生興趣,提高課堂效率。并提問不同層次的學生,這樣多法并用,即培養(yǎng)了他們分析作品的能力,又啟發(fā)了學生的思維。美術課是讓學生知道為什么這樣畫,而不是其它的。
標志是實用性很強的設計藝術,需要全面的知識技能和創(chuàng)造思維,要想讓學生在短時間內設計出標志是一件很難的事,因此本課利用大量實例和制作過程的演示,使學生沿著形象簡潔、手法概括,表達以象征為主的思路前提下,啟發(fā)學生發(fā)展創(chuàng)造思維。在課堂中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穿插打出學生都熟悉的標志,增加了直觀性。
無論是教法,還是學法,都全方位的滲透到教學程序中去。
教具準備:有關標志的掛圖、圖片、幻燈片,或者有生活情趣的錄像 學具準備:鉛筆,圓規(guī),直尺,彩色筆,白紙 教學過程: (本節(jié)課教學由導入、新授、巡回指導、小結四個環(huán)節(jié)組成。)
1.導入
上課以后,我先向學生出示印有各種標識的產品和印刷品,引起學生興趣,然后讓學生用自己的觀點去分析、歸類,并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再具體分析一種標志,得出標志的概念:象征性的表達事物特性和類別的一種設計形式。從而引出新課《標志設計》。
2.講授新課
<1>讓學生掌握標志的基本分類
結合課本30頁左上角圖例講受標志分類。集團標識:最早的標志,如原始部落的圖騰,現(xiàn)在多是各種組織、機構的徽志;商標:經過登記注冊的商品標記。節(jié)慶徽志:個別傳統(tǒng)節(jié)慶活動和大型文體活動均設置專用徽志,用以宣傳號召人們積極參加。識別符號:在公共場所、道路交通中用以代替文字的簡潔形象,成為民眾公認的標識。
<2>標志的圖形類別(分別打出幻燈)
具象:有寫實的、有寫意的;有直觀的、有指代象征的兩大類別。具體如:白貓洗衣粉、稻米消費宣傳;動物園、加拿大復職代辦處。
抽象:有簡單的幾何形的組合,也有刻意構造的抽象形的組合。前者如:奧林匹克運動,用五個圓環(huán)表示五大洲緊密團結在一起;后者如:加利福尼亞葡萄酒,用三十個圓點表示葡萄,圓點組成的圖形則表示盛滿酒的酒杯。
文字符號:有中文變形組合、有英文變形組合,還有漢語拼音、阿拉伯數(shù)字和其它的圖形組合。‘中國鐵路’是中文工和人的組合,‘美國柯達膠卷’和‘日本制帽公司’是英文變形。
<3>標志的構成手段
因為標志是平面設計的一個種類,幾乎所有的平面構成原則都可以為標志設計所應用。如課本31頁右列所示的對稱、適合、反復、漸變、特異,均是標志設計的常用形式。舉例介紹中國銀行設計思路和三金牌西瓜霜的標志設計整包裝情況,并出示實物。 3、作業(yè)要求
(1)展示課前制作標志---禁止吸煙。以教師親手制作的標志為范例向學生講授介紹制作過程:①確定制作標志的大小
②畫出大體輪廓和比例
③進行細部的加工
④填充顏色 (2)學生作業(yè)
從課本中選擇太陽神、三聯(lián)電子等標志中的一個標志,然后按要求進行臨摹練習。(教師作巡回指導)
4、課堂小結
總結課堂所學的內容,并對學生作業(yè)做簡單評述。
(本課的時間安排:導入3分鐘,講授20分鐘,學生創(chuàng)作20分鐘,小結2分鐘,根據(jù)具體情況進行調整。) 第十課 校園海報設計(2課時) 教學目標:1、認識到在校園活動中海報的藝術宣傳重要性。 2、在實際設計中,掌握它的內容和形式應用與表現(xiàn)。初步了解其設計特點。 3、了解平面設計的方法,認識到材料的特性,能夠運用剪、貼、刻等多種方法制作海報。通過學習使學生形成初步的設計意識。 4、在活動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團結協(xié)作的集體主義精神,使學生在積極的情感體驗中,探究知識,提高審美意識和創(chuàng)造能力。 教學重點:指導學生在圖案、文字、色彩、材料上放開手腳,大膽創(chuàng)意,做出符合功能要求的海報。 教學難點:海報設計風格要個性鮮明。 課前準備:同教材要求。 教學設計: 學習內容 學生活動 教師活動 了解海報的作用。 應用和掌握表現(xiàn)海報的內容和形式。 了解海報的種類,強化主題,烘托氣氛,并體現(xiàn)文化內涵的作用。 4、 初步了解海報的設計特點。了解平面設計的方法,認識到材料的特性,能夠運用剪、貼、刻等多種方法制作海報。通過學習使學生形成初步的設計意識。 (1)由學生介紹與展示收集到的資料和海報,并將海報按內容分成幾大類。講調查到的本校正進行的活動或將要進行的活動的信息。 (2)請學生介紹自己收集的海報知識(形式、材料、特點等),以及這些海報在活動中起的作用。也可向其他同學提出問題,由其他同學回答。 (3) 學生分組討論,藝術節(jié)的海報有哪些種類及特點?本校活動需要哪些種類的海報?設計成什么形式?用哪些材料制作?用哪些方法制作? 教師展示藝術節(jié)海報范例并講解有哪些種類?有什么樣的特點?設計成什么形式?用哪些材料制作?用哪些方法制作?學生分組討論,歸納整理。要強調學生研究性學習,積極調動學生學習熱情,使學生學會主動學習、主動地研究問題。 教師幫助學生把主動地學習研究,使學生對學習的知識記憶深刻。 在活動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團結協(xié)作的集體主義精神,在積極的情感體驗中,探究知識,提高審美意識和創(chuàng)造能力。 教學過程設計: 1.活動方式與教學方法: 研究性學習 本課教學時,為調動學生積極性,可進行研究性學習,其特點是體現(xiàn)學生的參與性。 課前教師布置,要求學生查找各種活動的海報信息,并調查本校正在進行的活動或將要進行的活動信息。 教師準備以藝術節(jié)為例的系列海報范例。 主要教學活動: (1)由學生介紹收集資料的方法和渠道。讓學生談一談,調查到的本校正進行的活動或將要進行的活動的信息。展示自己收集的海報。將海報按內容分成幾大類。 (2)根據(jù)學生準備情況,請學生介紹自己收集的海報知識(形式、材料、造型特點等),以及這些海報在活動中起的作用。也可向其他同學提出問題,由其他同學回答。 (3)教師展示藝術節(jié)海報范例并提出問題:藝術節(jié)的海報有哪些種類?有什么樣的特點?他們之間有什么樣的聯(lián)系?在本校正進行的活動需要哪些種類的海報?這些海報可以設計成什么形式?可以用哪些材料制作?可以用哪些方法制作?學生分組討論,歸納整理。(學生制作略) 強調學生研究性學習,積極調動學生學習熱情,使學生學會主動學習、主動地研究問題。教師幫助學生把主動地學習,主動地研究的知識引向更深的層次,使學生對學習的知識記憶深刻。 合作式學習 以一次校園活動海報的設計制作為例,辦投標會。 教學以競標的形式進行,教師為主辦方,各小組長為項目經理,組員為主管。擬訂三個競標項目,每兩組一個項目。 以舉辦一次大型的海報會的形式進行校園活動宣傳設計:讓學生用口頭和文字的方法描述自己的創(chuàng)作思路。可把單獨評分制度,改為以小組共同完成作業(yè),以小組為單位評分。使學生更感興趣,有助于學生整體素質的提高。 主要教學活動: (1)教師可把學生分成六個小組并按組就坐,指定各組的組長。 (2)結合課本講解海報的作用和內容。 (3)說明的內容:藝術節(jié)海報設計制作。 (4)提出評價標準: ·海報要緊扣活動的主題。 ·設計要活潑、新穎、多樣,色彩要和諧明快。 ·作品要體現(xiàn)他的功能(海報要簡潔明快)。 強調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使學生充分發(fā)揮各自的優(yōu)勢,給繪畫設計基礎差的學生一個參與和學習的機會,除了設計制作訓練,還有口頭表達訓練、分工合作訓練。做到因勢利導、人盡其才。從中模擬實際工作、增長合作經驗,提高了每個學生參與、競爭的意識。最終達到提高學習海報的設計技能和制作興趣的效果。 2.本課需解決的重點與難點的要點: 海報在設計時,要經過集體討論解決辦法之后,分頭設計制作。為避免學生用一些局部的方法,犯一些常見的錯誤:如在很大的紙上畫一些很碎很小的圖案,畫一些與主題無關的美人頭或卡通形象,可以讓學生用貼紙的形式制作,這樣可以克服局部刻畫,使作品更整體、大方、統(tǒng)一。(海報設計:要有獨特的創(chuàng)意,畫面主題突出,圖形設計簡潔,富于形式美。色彩要求響亮、明快、醒目。表現(xiàn)方法多采用色塊平涂方式。制作方法可手繪也可剪貼。) 3、教學評價 評價點: (1)是否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活動? (2)①認識到海報在活動中的重要性。 ②認識到海報的種類。 (3)認識到宣傳品對環(huán)境、氣氛的烘托渲染作用。 (4)①認識到海報的設計規(guī)律、設計方法,運用對比與和諧、對稱與均衡等組合原理。 ②認識到材料的特性,運用不同的制作手段。 ③合理搭配色彩,色彩效果強烈。 ④能夠運用剪、貼、刻等多種方法制作海報。 ⑤有一定動手能力。作業(yè)完整,制作精良。 (5)用口頭和文字的方法描述自己的創(chuàng)作思路。 評價方法: (1)組織學生查找各種活動的海報信息,調查本校正在進行的活動或將要進行的活動的信息。回答教師的提問。 (2)組織學生以組為單位,討論學校活動中海報所起的作用。學校哪些活動需要用海報? 需要哪些種類的海報?自己對海報設計的認識。討論后選一個代表總結發(fā)言。 (3)組織學生觀看優(yōu)秀的海報并進行討論。使學生開闊眼界,明確設計要求。了解海報在校園活動中所起到的烘托氣氛的作用,并受到感染。 (4)組織學生進行設計制作,如運動會需要的海報、紅五月歌詠比賽活動需要的海報等。通過展示學生作品,對學生設計制作進行評價。 (5)組織學生通過評選、競標等方式以小組為單位,選出一名代表起草競標書,一名代表闡述本組的設計思路與制作方法。 (六)根據(jù)下表的內容評價自己的作品。(可用短語評價) 主題突出 形式活潑 體現(xiàn)功能 色彩和諧 創(chuàng)新意識
【湘版美術第十二冊教案1-10課】相關文章:
湘版小學美術教案(第三冊)08-16
湘版美術教案01-21
湘版小學美術第八冊教案(總13課時)08-16
蘇教版第十二冊美術全冊教案08-16
小學美術第十二冊教案08-16
湘版小學美術教案12-02
湘版小學美術教案06-21
湘版美術教案15篇01-21
湘版美術教案(15篇)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