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種子的萌發

    時間:2022-08-17 08:12:29 七年級生物教案 我要投稿

    種子的萌發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通過種子萌發條件的實驗,知道種子萌發的內在條件和外在條件。
      2、知道植物種子萌發的過程,并能指出種子結構與幼苗各結構的對應關系。

    能力目標
      通過觀察實驗和分析實驗現象,分析種子萌發的原因,繼續培養觀察能力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探究能力。

    情感目標
      1、通過分析種子萌發的條件,初步樹立內、外因辯證統一的觀點。
      2、通過了解種子的休眠特性、種子的壽命進行生物科學價值觀的教育。

     

    教學建議

    一、知識結構圖解

     

    二、教材分析
      本課的重點內容為種子萌發所需的條件,至于種子萌發過程中胚根、胚軸、胚芽以及子葉將成為幼苗的哪個器官前邊已講過。這里更重要的是種子能否萌發,在此要強調:(1)一粒種子的萌發需要內因和外因條件,其內因有:胚的完好;胚乳或子葉內的營養貯存充足;種皮的完整以及是否處于休眠和壽命之內。外因有適宜的溫度、水分和空氣等。(2)種子的萌發條件是農業生產上極為重視的問題,科學種田的重要措施之一就是提高種子的萌發率,而這恰恰是受種子萌發條件所控制的,所以,講清楚種子萌發所需的各種條件是本課的重點所在。

      種子萌發的條件和種子萌發的過程都可以通過實驗探究和觀察進行了解,關鍵是弄清種子萌發所需條件的原因,以及種子萌發過程中內部物質的轉化。但初一的學生知識有限,所以在教學中可以通過比較淺顯、直觀的例子加以說明。

      種子的休眠和壽命雖然不是重點,但這部分內容與實際生活聯系密切,尤其是種子的休眠是抵抗外界不良環境而逐漸形成的一種特性,暫時的休眠正是為了日后能夠更好地萌發。這種特性對于保證植物種類的繁衍是有巨大意義的。關于種子休眠的意義,必須向學生講清楚,不然他們會感到這是不可思議的。

    三、教法建議
      1、"探究種子萌發的外界條件"的實驗是不可能在課堂上當堂完成的,所以在上課前,可以發給學生一些種子,布置學生在家里進行有關種子萌發條件的實驗,同時觀察種子萌發的過程。上課時可以先讓學生根據自己設計的實驗進行討論,配合教師事先完成的實驗,完成有關種子萌發的外界條件的探究。

      2、在本節的內容中,要想說清種子萌發的條件不難,難的是讓學生明白種子萌發為什么需要這些條件,如果其中的某些條件達不到種子萌發的要求時會出現什么情況,解決這些問題僅利用課本中的實驗是不夠的,所以可以在課上或課下安排學生進行一些有關種子萌發的實驗,以加深種子萌發條件的理解。

      在種子萌發的三個外界條件中,需要充足的水分和適宜的溫度這兩項的原因,學生還是比較容易理解的。至于種子萌發需要空氣的原因,則比較抽象,要涉及到呼吸作用的概念,由于呼吸作用的概念要通過今后的不斷學習才能逐步理解其中的道理。所以,教師在講解時不易把這個概念講的過于透徹,可以結合種子萌發的實驗,分析一下在室溫下完全浸沒在水中的種子為什么沒有萌發,時間一長,種子還會腐爛。這說明種子在萌發過程中所進行的一系列復雜的生命活動,如有機物的轉變和運輸,胚細胞對有機物的吸收、利用以及長成幼苗等生命活動,都需要有氧,只有種子不斷地進行呼吸,才能保證這些生命活動的正常進行。由于水中缺乏氧,種子就不能進行呼吸,一系列的生命活動就不能進行,種子也就不會萌發,甚至死亡。并且可以利用上課前2~3天,在培養皿里培養一批剛剛萌發的小麥種子,課前把這些種子和干小麥種子沖洗干凈,以便上課時供學生咀嚼并領略萌發種子的甜味,讓學生對種子萌發時有機物的轉變具有感性的認識。

      3、種子萌發的過程可以通過實物觀察了解到,但教師要聯系實際,引導學生分析出萌發條件(外界)促使種子內部有機物(內因)的轉化并被細胞吸收,確保胚根、胚軸、胚芽細胞的分裂、生長和分化,最后使胚發育成幼苗,幫助學生樹立起外因通過內因而起作用的辯證觀點。

      4、關于種子壽命的知識,要盡量聯系實際,如當地農民在貯藏種子時的經驗。如果課時允許,還可以布置學生做測定種子發芽率的實驗。教師可以指導學生按組做發芽率的實驗,并加以比較、分析。從實驗中可以看出,陳舊的種子發芽率低。通過實驗還可以看出種子是有一定壽命的。農業生產上為了保證出苗整齊,必須要做種子發芽率的實驗,根據發芽率可以計算出每公頃應該播種的數量,做到節約播種。

     

    教學設計方案

    重點:種子的萌發條件

    難點:種子萌發需要外界條件的原因,以及種子萌發時內部物質的轉化。

    手段:教師引導學生進行探究實驗,分析得出結論為主

    設計思想:
      采取觀察討論的教學方法。教師可以從生活實際出發,讓學生提前在課下進行實驗,讓學生從實驗的現象入手,提出一系列的問題,讓學生進行討論,分析,適當給以提示,最后由學生觀察由教師完成課本上的有關實驗,歸納出種子萌發所需要的條件。關于種子萌發過程,教師可以讓學生利用課前實驗進行觀察,并通過教師準備的實驗材料及掛圖來描述,最后教師可以提出一個關鍵的問題:一粒飽滿的且胚完好的種子在得到充分的外界條件下是否一定能夠萌發成幼苗?從而將話題引入種子的休眠和壽命的問題中。

    教學過程:
      (課前可提前一至兩周的時間,讓學生思考種子萌發的條件是什么?并隨機的發給學生一些種子,讓其根據自己的經驗,讓種子萌發。觀察其萌發過程中的變化,并對實驗的過程進行記錄。)

     一、導入:
      提出問題:
      1、說明種子的各部分結構及其作用是什么?
      2、種子中含有哪些物質?
      3、如果你是農民,你會選擇什么樣的種子種在田里?
      組織學生回答問題。
      總結,并引入課題:
      種子里具有完整的有生命力的胚以及供胚發育所需的營養物質,這是種子能夠發育成幼苗的內部條件。那么,是否種子具備了這些自身的內部條件就能萌發成幼苗呢?種子的萌發還需要什么條件,種子又是怎樣萌發成幼苗的,這些內容是本節課所要解決的問題。

     二、講授新課:
      (一)實驗:探究種子萌發的外界條件
      1、組織學生匯報課前的實驗設計及結果分析。
      2、分析學生的實驗,指出其中不科學或不準確的內容,如"學生很容易認為陽光也是種子萌發的必要條件之一"。
      3、引導學生分析種子萌發的外界條件有哪些,并設計對比實驗。
      4、組織學生觀察教師提前完成的實驗結果,并對其進行分析,得出結論。
      5、總結:
       根據對實驗的結果分析,得出結論:種子萌發的外界條件是:適宜的溫度、充足的空氣和水分。
       除此之外,有些植物的種子萌發時還受到一些其他的因素的影響,如:光照條件、酸堿性等。

      (二)種子萌發的過程:
      1、組織學生匯報課前實驗時對種子萌發過程的觀察記錄。
      2、出示種子萌發過程的錄像或課件,組織學生觀看。
      3、教師結合種子萌發的實物進行總結:
       菜豆種子的萌發過程:
       (1)種子吸水后,體積脹大,種皮脹破。
       (2)胚根首先伸長,突破種皮,發育成幼根。
       (3)子葉以下的胚軸伸長,帶著兩片子葉伸出土面。
       (4)子葉分開,黃白色的胚芽在光下逐漸變綠,發育成莖和葉。

       玉米種子萌發的過程:
       (1)種子吸水后,胚根先從種子里伸出,發育成幼根。
       (2)胚芽由胚芽鞘保護伸出土面,子葉留在種子里。
       (3)胚芽鞘里的胚芽長出新葉。
      4、提出問題:"以上介紹的種子萌發的過程只描述了種子外部形態的改變,那么在種子萌發的過程中其內部又發生了什么變化呢?
      實驗:請幾位學生分別嘗嘗萌發的小麥種子和干燥的小麥種子,有什么不同感覺。
    請參與實驗的學生介紹自己的感受。
      教師總結:
      萌發的種子有甜味,干燥的種子沒有甜味。
      啟發學生分析討論出現這種實驗現象的原因。
      組織學生發言。
      總結:
      干種子里的淀粉沒有發生轉化,不含糖分;萌發的種子里的淀粉已轉化為糖,所以有甜味。由于淀粉不溶于水,所以必須轉變成能溶于水的糖后,胚才能吸收利用。菜豆種子中子葉里的營養物質經轉化后運送給胚芽、胚根和胚軸;玉米種子中胚乳里的營養物質經轉化后由子葉吸收轉運給胚芽、胚軸和胚根。

      (三)種子的休眠和壽命:
      1、提出問題:"我們家中貯存的種子,并不都能萌發。這是什么原因呢?"
      2、組織學生分析原因(提示:(1)種子是由細胞構成的,有生命的。(2)種子形成多數是在秋季。)
      3、總結:
    種子是具有一定壽命的,所以存放時間過長的種子有可能已經死亡。而剛成熟的種子也不能萌發,是因為它們正處在休眠時期,這是種子在形成后,對寒冷的冬季適應的結果。
      4、出示實物投影,介紹種子發芽率測定的方法。

     三、鞏固:(如時間不夠,可做為課下練習)
      1、我們吃的綠豆芽,主要是由種子的哪部分發育而成?
      2、子葉出土與不出土的種子,在播種時深度上有什么不同?
    板書設計:

    第三節 種子的萌發

    一、種子萌發的條件:
     1、自身的條件:胚是完整的,并且是活的。
     2、外界的條件:適宜的溫度、充足的空氣和水分
     3、影響種子萌發的其他因素:
    二、種子萌發的過程:
     胚根發育成根
     胚芽發育成莖和葉
     子葉或胚乳提供各部分發育所需的營養物質
    三、種子的休眠和壽命:

     

    探究活動

    探究種子萌發的自身條件

    材料用具:
      取飽滿健壯的紅皮小麥種子和白皮小麥種子若干粒,刀片一個,鑷子一個,培養皿4個,衛生紙若干張,清水,標簽,膠水等。

    實驗步驟:
    (1)浸種使小麥種子萌動。
    (2) 將萌動的紅皮小麥200粒和白皮小麥200粒分別放在標有1號和2號標簽的培養皿中,觀察它們的發芽率。
    (3)將萌動的紅皮小麥20粒和白皮小麥20粒,分別切下它們的胚,分別放置胚和胚乳部分。
    (4)將切下的10粒紅皮麥種和10粒白皮麥種的胚,分兩部分放在標有3號標簽的培養皿中,觀察它們的發芽率。
    (5)將切下的10粒紅皮麥種和10粒白皮麥種的胚乳部分,分兩塊放在標有4號標簽的培養皿中,觀察它們的發芽率。
     ①3號培養皿中的兩種小麥胚能不能長成幼苗? 。
     ②4號培養皿中的兩種小麥胚乳能不能長成幼苗? 。
     ③設置1號和2號培養皿的意義是什么? 。
     ④試根據探究性實驗的結果,說明種子的胚和胚乳在種子萌發過程中,各起什么作用?
     ⑤種子萌發的自身條件是什么?
     ⑥有興趣的同學可將紅皮小麥的胚"嫁接"在白皮小麥的胚乳上,或把白皮小麥的胚"嫁接"在紅皮小麥的胚乳上,在適宜的條件下培養,并觀察結果,對結果進行討論。


    【種子的萌發】相關文章:

    七年級生物《種子萌發》教案01-08

    七年級生物教案:種子的萌發01-03

    七年級生物《種子萌發》教案08-24

    七年級生物種子的萌發教案02-05

    七年級生物《種子萌發》教案(3篇)02-15

    七年級生物《種子萌發》教案3篇01-09

    七年級生物教案:種子的萌發3篇01-04

    七年級生物《種子萌發》教案集錦3篇02-16

    種子08-30

    種子的作文02-07

    国产福利萌白酱精品tv一区_日韩亚洲中字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欧洲高清无码在线_全黄无码免费一级毛片
    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日本三级精品视频 | 午夜性爱大全在线视频播放 | 午夜福利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 久久久久久综合岛国免费观看 |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V色 | 亚洲日韩在线中文字幕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