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空氣質量與健康教學設計
空氣質量與健康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描述空氣質量對人健康的主要影響。
過程與方法:通過資料分析了解空氣質量對人健康的影響。
情感、態度、價值觀:了解當地的空氣質量,關注空氣質量。
教學重點:描述空氣質量對人健康的主要影響。
教學難點:通過資料分析了解空氣質量對人健康的影響。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小游戲:憋氣(30 s)
感受怎么樣?──引出:空氣對我們的重要性。
CAI課件展示空氣清新的優美環境圖片(圖片和音樂)和環境污染(空氣污染嚴重)的圖片。
師:你愿意生活在哪種環境中呢?為什么?
生:我們都會希望生活在空氣清新、環境優美的環境中,因為在那里我們可以盡情呼吸清新的空氣。
數字計算:計算一個人一天內呼吸的次數。提高學生對空氣質量的重視度。從而導入課題。
學習新知:
1.空氣質量影響人體健康
師:多媒體展示:資料
讓各小組派代表上臺發布小組在課前所收集到的有關空氣質量影響人體健康情況的資料,其他同學聆聽并對資料內容進行評價。
學生:分析資料
教師:引導學生閱讀教材52頁資料分析,分小組討論。(教師巡視指導)
學生:交流討論
① CAI課件展示課本“資料分析”中的討論題、吸煙的危害、世界無煙日宣傳畫,本組同學發表意見,組內其他同學作補充,并在全班作交流分析。
②CAI課件出示有關煤氣中毒的圖片和資料、師生結合肺內氣體交換的原理,理解煤氣中毒的原因,加強防范意識,提高學生處理問題的能力。
③CAI課件展示有關沙塵暴的資料,讓學生了解沙塵暴對人體的危害,對學生進行環保教育。
④CAI課件展示空氣質量狀況報告,引導學生關注當地空氣質量日報。
2.了解當地的空氣質量
眾多的例子告訴我們,空氣質量影響人體健康。那么,這些空氣污染問題是怎樣產生的呢?
⑴CAI課件展示常見大氣污染源圖片,在學生充分調查的基礎上,師生一起分析當地的空氣被污染的原因,并能簡要說出其危害。
讓學生明確:大氣污染源常見的有以下幾個原因:①工業生產排放的廢氣;②車輛、船舶排出的尾氣;城市煤炭的燃燒和農村焚燒秸桿所排放的煙霧;④地面揚塵等。
⑵思考下列問題:
假如你是我縣環保局局長,針對這些問題你會提出哪些改進措施或建議?(要求學生思考討論后各抒己見)
3、采集和測算空氣中塵埃粒子及探究方法
(1)教師指導學生閱讀課本55頁的探究方案,讓學生明確:每個同學都可以采用課本上介紹的3種方法,探究想要探究的問題。可采用小組合作的形式開展探究,經小組討論后確定要探究的問題。
(2)師生共同討論如何保護我們的呼吸系統。
4.小結和練習。
⑴引導學生小結和歸納,用自己的語言說出通過本節課的學習,自己的知識和能力有了怎樣的提高,討論如何完成課后練習。
⑵課后練習
學生課后分組,小組成員分工采集和測算當地空氣中的塵埃粒子,并將結果進行公布和交流,教師應組織分工,強調活動的注意事項,參與交流,對學生的活動進行評價。
⑶課后活動
方案一:參觀吸煙有害健康方面的展覽,進一步擴展知識,深刻了解吸煙的危害性。
方案二:到有關部門獲取當地空氣質量的資料,了解當地存在的空氣質量問題,并調查呼吸系統疾病的發生的情況,就上面兩方面的問題寫一份倡議書
【空氣質量與健康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生物教案:《空氣質量與健康》02-06
心理健康教學設計01-03
中學心理健康教學設計03-01
心理健康活動教學設計12-14
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學設計12-08
心理健康課教學設計01-05
小學心理健康教學設計02-10
心理健康教育教學設計01-19
中班·健康《保護眼睛》教學設計08-16
心理健康課教學設計范文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