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氣候資源教案
教學目標知識目標:了解光、熱、水、風等氣候資源在人們生產和生活中的作用。
能力目標:舉例說明或分析光、熱、水、風等氣候資源對當地生產和生活的影響。
德育目標:樹立因地制宜利用氣候資源的觀念,以及保護氣候資源實現可持續發展的觀念。
教學重點:氣候資源的特點,氣候資源在農業和建筑中的應用
教學難點:氣候資源在農業和建筑中的科學開發利用
教學方法:引導式、探究式
教學手段:網絡教學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大家都知道氣候是一種資源,這是從對人類有利的一面來談的,如果從對人類不利的一面來談,就是氣候災害了。我們這節課主要學習人類是怎樣利用氣候有利的一面來進行生產、生活的。
〔師問〕同學們都進行了課前預習,哪位同學談談,氣候資源同哪些生產部門的關系比較密切?
〔生答〕農業、建筑、交通運輸、商業、旅游、醫療等部門。
〔師問〕在國民經濟各行業中,自古與氣候關系最密切的是哪個行業?
〔生答〕農業。
〔承轉〕
鑒于時間的關系,我們這節課主要學習:氣候資源對農業和建筑部門的影響,及這兩個部門是怎樣充分合理地利用氣候資源的。至于交通和旅游部門同氣候資源的關系,我們將留在課下完成。
我們這節課首先學習“農業同氣候資源之間的關系”。
〔布置學習要求〕
同學們開始學習之前,先聽老師的要求。
1.相鄰的2~3名同學組成一個學習小組,利用“氣候資源學習網站”進行學習。
2.學習網站中老師為同學們提供了與學習內容有關的資料及具體問題,同學們可以按照問題去尋找資料,通過思考或討論完成問題的解答,并將你們的學習體會,記錄在“網站的公告牌”上,在大家進行交流時以小組為單位展示出來。
3~5分鐘以后各小組交流。
現在,同學們點擊學習內容,進入“農業部分”的學習。
〔學生進入學習網站,進行自主學習及小組討論〕
〔交流討論〕
〔網絡出示〕《中國積溫與熟制圖、表》
〔師問〕東北平原、黃淮海平原、珠江三角洲三地的種植制度是否相同?
〔生指圖、表回答,其他生補充〕(大意)
因為三地的積溫、降水的數量有差異,就使得三地的氣候條件不同,進而影響三地的種植制度不同──—雖然氣候資源是普遍存在的,但各地氣候資源的數量多少和結構有差異,說明一地的氣候資源往往決定著該地的種植制度。
〔師問〕東北平原能不能像珠江三角洲那樣實行一年三熟的種植制度?為什么?
〔生回答,其他生補充〕(大意)
東北平原不能實行一年三熟的種植制度。因為東北平原的積溫、降水的數值比較低,這樣的資源條件不能滿足一年三熟的需要,所以不同的農業生產對日照、溫度、降水都有一定的數值要求,實行一年三熟超出了當地氣候資源的數值范圍了。
〔師問〕在進行農業生產時應遵循什么原則?你能舉例說明嗎?
〔生回答,其他生補充〕(大意)
1.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則,即:要物盡其用,充分合理的安排農業生產,例如:珠江三角洲地區如果要實行一年一熟的種植制度,則浪費了資源。
2.進行農業生產時要在環境的承載能力之內,例如:東北平原就不能實行一年三熟的種植制度,那樣就超出環境的承載能力了,就會像“聰明人的失誤”那樣受到懲罰。
〔網絡出示:“聰明人的失誤”農業生產實例〕
〔師問〕過去家家冬儲大白菜,而今天津市區冬天儲菜的人家越來越少,為什么?
〔生答〕(大意)
〔網絡出示:利用溫室、塑料大棚進行農業生產的原理、實例〕
蔬菜品種增加了。冬天氣溫低,用了大棚改善熱量條件,使熱量達到適宜進行農業生產的溫度數值,即:光、熱、水等氣候資源都有周期性的變化。
〔承轉〕
隨農業科技的發展,人們廣泛采用一些生產措施進行農業生產,挖掘了農業氣候資源的潛力,使人們在一定程度上受自然條件的制約減少了。你能舉出一些先進的農業生產措施嗎?
【氣候資源教案】相關文章:
中班美術教案菠蘿教案02-06
小班美術教案小鴨教案11-15
小班美術教案小魚教案03-06
幼兒詩歌教案大班教案01-06
數學教案貼窗花教案03-27
心理健康教案中班教案11-08
大班音樂教案畫媽媽教案11-01
中班教案父親節教案11-15
小班音樂教案蟲兒飛教案11-15
小班數學教案教案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