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教學設計示例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教學設計示例導入:
回顧中國近代史的幾個階段、以及每階段的政權性質,引導學生分析中國人民要建立一個怎樣的國家,將由中國人民及其代表來商討決定。
講解新課:
一、中國共產黨七屆二中全會
學生概括這次會議的時間、地點、主要內容,教師指出:黨的工作中心從鄉村轉移到城市;黨的總任務是迅速恢復和發展生產,使中國由農業國變為工業國,建設成為強大的社會主義國家。這是新中國建立之后的總目標、總原則,一切工作圍繞這一目標進行。強調這次會議解決了中國由新民主主義革命轉變為社會主義革命的重要問題。
教師提出問題,學生閱讀教材大字和小字,討論回答!靶轮袊闪⒌臈l件成熟了,指的是什么條件?”
1.人民解放戰爭已經在全國范圍內取得基本勝利。
2.國民黨反動政府已被推翻。
3.中國共產黨七屆二中全會決議和毛澤東發表的《論人民民主專政》為新中國成立作了理論準備。
4.全國人民熱烈擁護在共產黨領導下迅速成立的中央人民政府。
二、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的召開
1.新政協籌備會議。
小字內容,教師簡介即可。要注意這次政協會議在籌備期間曾稱為“新政協”,以區別于1946年召開的政治協商會議。
2.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
這次大會召開于1949年9月。地點北平。參加會議的代表除中國共產黨外,還有來自各民主黨派、無黨派民主人士、部隊、團體、各地區、民族和華僑的代表,具有廣泛的代表性,也顯示了中國人民的大團結。會議中心議題是討論新中國的成立問題。包括制定《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組織法》、《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組織法》;選舉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及主席、副主席;確定國旗、國歌、首都等。
“共同綱領”規定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性質,還規定了國家政權機關、軍事制度、經濟政策、文教政策、外交政策的總原則,具有臨時憲法的性質。
教師要正確解釋國旗圖案的含義,對學生進行熱愛和尊敬五星紅旗的教育。用人民英雄紀念碑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和革命傳統教育。引導學生用典型史事進行分析。
講完本目后,教師可適當聯系現在的政協會議進行小結,突出其民主性和歷史作用,明確要點。
三、開國大典
1.中央人民政府第一次會議。
小字內容,學生閱讀即可。要明確會議的時間和內容。
2.開國大典。教師重點介紹開國大典的盛況。
1949年10月1日下午3時,首都北京30萬軍民在天安門廣場隆重舉行開國盛典,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
這部分內容教師可利用書中彩圖或電影剪輯、錄像(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國近代現代史教學錄像帶》下(新中國的誕生部分)、錄音等,加強教學的感染力和直觀性。
由學生朗讀海內外各方面的賀電。
課后由學生收集家長參加開國大典的感受,以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四、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的歷史意義
1.國內意義。中國人民經過一百多年的英勇斗爭,終于推翻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統治,取得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基本勝利,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成為國家的主人。中國的歷史進入了一個新紀元;新中國的成立標志著一百多年來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歷史從此結束,開始了向社會主義過渡的新時期。
由學生歸納、概括后,進行討論:
為什么新中國的成立是中國歷史的偉大轉折點?
得出結論:因為中國110年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質的社會結束了,開始向社會主義過渡。
2.世界意義。在占世界人口近四分之一的大國里,沖破帝國主義的東方戰線,壯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會主義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壓迫民族和被壓迫人民爭取解放的斗爭。
由學生朗讀,不必展開。
3.基本經驗。圍繞課文的問題,組織學生討論。啟發學生聯系已學過的典型史事加以闡明,總結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的基本經驗。強調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地位和作用。
小結本課:
點明中國歷史從此跨入了一個新的時代。聯系今天中國的強大,探討新中國成立的偉大意義。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教學設計示例】相關文章:
銀行的業務和作用 教學設計示例(二)05-01
《陋室銘》短文教學設計示例(精選7篇)07-16
拼音教學隨感示例05-31
債券和商業保險 教案設計示例(二)05-01
識字學詞學句(二)2 教學示例05-01
校服設計教學設計06-07
新郎致詞示例08-24
提案范文示例05-31
吉他作文示例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