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王畢,四海一
中國歷史七年級上冊
第13課 六王畢 四海一 教案
石門中學:賀建豪
教學目標:
1.掌握秦始皇統一中國的時間
2.理解秦統一中國的意義
3.分析秦為了加強統治所采取的措施
4.評價秦始皇的功過
5.討論秦如何采取正確的統治措施
教學重點:
1.掌握秦始皇統一中國的時間
2.分析秦為了加強統治所采取的措施
教學難點:
評價秦始皇的功過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復習提問:
1. 請同學們說出戰國七雄的名稱。(齊楚秦燕趙魏韓)
2. 統一中國的的任務會由其中的哪一個來完成?(秦)
3. 為什么這個國家能夠完成統一大業?(商鞅變法)
附:商鞅變法內容有:A、承認土地私有,準許自由買賣;B、獎勵耕戰;C、建立縣制。
商鞅變法意義是:商鞅變法,促進了農業生產,提高了軍隊戰斗力,使秦國成為戰國后期最富強的諸侯國,為以后兼并六國,統一中國,打下了堅實基礎。
二、自讀:思考:
1、秦吞并六國,完成統一的時間。(前221年)
2、秦統一中國的歷史意義。
A、秦的統一,結束了春秋戰國以來長期的分裂割據,開創了中國歷史上首次大一統的局面。
B、秦朝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權國家。
3、秦統一六國后,為了加強統治,采取了哪些措施?
A、建立了一整套君主專制中央集權的國家制度。秦王嬴政自稱皇帝,在中央設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合稱 “三公”。在地方,推行郡縣制。
B、秦始皇下令在全國范圍內統一文字、貨幣、度量衡,還修筑馳道,統一車軌。
C、焚書坑儒,加強思想控制。
D、派大將蒙恬北擊匈奴,修筑西起臨洮,東到遼東的萬里長城,解除北方匈奴的威脅。
三、討論:秦始皇的功過。
(一)、功:1、統一六國,結束了春秋戰國以來長期的分裂割據,開創了中國歷史上首次大一統的局面。
2、建立了一整套君主專制中央集權的國家制度,對后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3、書同文,車同軌。這些措施促進了各地區經濟、文化的交流,有利于鞏固國家的統一。
4、修萬里長城,對防止匈奴南下有一定作用。
(二)、過:1、“焚書坑儒”給我國古代思想文化造成了巨大損失。
2、修萬里長城浪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加速了秦朝的滅亡。
結論:功大于過。
四、練習:假如你是秦始皇,如何治國?請根據所學知識,寫幾點治國措施。
提示:1.儒家、墨家觀點:仁政、兼愛、非攻,加強精神文明建設,以德治國;2.道家觀點:無為而治,任其自然的消極治國;
3.法家、兵家觀點:加強法制建設,以法治國;加強人民軍隊建設,鞏固國防。
五、板書設計:
六王畢 四海一
時間:公元前221年
意義:大一統、中央集權
嬴政
咸陽
馳道
蒙恬
臨洮措施:1、建立中央集權制度
2、書同文,車同軌
3、焚書坑儒
4、修筑萬里長城
疆域:
【六王畢,四海一】相關文章:
四海公園作文03-02
畢設致謝詞08-20
臨畢感言作文07-02
畢加豬經典語錄08-23
畢棚溝之旅作文04-24
四海為家造句06-18
中職生畢自我鑒定09-23
今日事今日畢作文03-11
初一語文《王幾何》教案09-23
建筑工程畢專業畢業論文提綱范文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