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溫度計教學課堂實錄
《溫度計》教學課堂實錄 湖北省襄樊市第三十五中學 張志忠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了解溫度的概念;
2.了解生活環境中常見的溫度值;
3.會用溫度計測量溫度。
二、過程與方法
1.通過觀察和實驗了解溫度計的結構;
2.通過學習活動,使學生掌握溫度計的使用方法。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教學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對科學的求知欲望,使學生樂于探究自然現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道理。
【教學工具】
自制溫度計,燒杯,水,實物投影儀(數張已準備好的膠片),實驗室用的溫度計,寒暑表,體溫計。
【教學內容】
(用生活中的自然景象──霧凇引入課題,逐漸探討溫度的概念,引入測量溫度的工具──溫度計,從而引出課題)
一、引入
師:請同學們來欣賞屏幕上的幾幅美麗的圖片,你知道這是什么現象嗎?
生:霧凇。
師:霧凇俗稱樹霜,是出現在我國松花江邊的一種自然景觀,你知道它的形成跟什么因素有關呢?
生:溫度。
師:你能感覺溫度的高低嗎?
生:能。
師:我這里有兩杯水,請一位同學上來感覺一下,哪杯水的溫度高?
生:(操作)
師:告訴大家,哪杯水的溫度高?為什么?
生:因為這杯水是熱的,這杯水是冷的。
師:由此,你能總結出溫度跟什么因素有關嗎?
生:物體的冷熱。
師:物理學中,我們用溫度來表示物體的冷熱程度。溫度一樣,物體的冷熱程度相同。
師:這里還有一杯水,下面再請一位同學上來,先將手伸入熱水中,再放到這杯水中,然后告訴大家這杯水的溫度高低情況如何。
生:低。
師:另請一位同學上來,先將手伸入冷水中,再放到這杯水中,然后告訴大家這杯水的溫度高低情況如何?
生:熱。
師:同樣一杯水,出現了不同的溫度,究竟誰的正確呢?我們怎么知道他的正確溫度值呢?
生:都正確;用溫度計。
師:今天這節課,我們一起來學習測量溫度的工具──溫度計。
二、溫度計
用自制的演示溫度計來講解溫度計的使用原理,原理的引出從實驗現象中體現。一方面可以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另一方面可以訓練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通過這個實驗的演示,可見物理知識在生活中的應用。
三、自制的溫度計
(1)把自制溫度計先放入熱水中,讓學生觀察溫度計中的液柱的變化情況。
(2)把自制的溫度計再放入冷水中,(注意,最好使用冰水,這樣使得效果很明顯。)觀察溫度計中的液柱的變化情況。
分析: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情況?(熱脹冷縮的性質)從中,你能找出溫度計的測量原理是什么?
通過自制溫度計的演示,讓學生體會溫度計的測量原理──液體的熱脹冷縮的性質。引出液體溫度計里的液體,有的用水銀(比如,體溫計),有的用酒精,有的用煤油(實驗室用的常用溫度計)。以實驗室常用的溫度計為例(預先將溫度計發放下去),觀察溫度計的基本構造(玻璃外殼,液體,液體泡,刻度和符號)。溫度計這一節的內容學生完全有能力自己看懂,建議讓學生自己閱讀教材46頁的內容,并組織快速搶答,并規定相應的規則。(例:以小組為單位,每組派一為代表,每道題為10分,答對加分)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整個的問答過程,用投影的形式貫穿。使整節課形散而神不散。
搶答題:
(1)溫度計上的字母C或℃表示什么意思?
(2)如果測出人體的溫度是37℃,某天氣溫為-3℃,怎樣讀?
(3)如果給你一只沒有刻度的溫度計,你怎樣標出它的0℃、100℃和1℃的大小?
(4)觀察課本中幾種常用的溫度計,他們所能測量的最高溫度、最低溫度、量程和分度值各是多少?
(5)為什么這樣設計他的量程和分度值?
(6)如果所測的溫度過高或者過低,超出了溫度計所能測量的溫度,會出現什么后果?
(7)使用前為了避免這樣的問題,該怎么辦?
設計的這些問題除了有基本的知識點以外,問題的設計要層層深入,在此過程中訓練物理思維。同時,在這些問題的回答中,穿插有關量程和分度值的概念;量程和分度值是學習過程中的難點,在學生沒有學習過測量的基礎上讓他們來理解分度值有一定的難度,所以,讓學生通過1℃的得到,體會分度值的由來,并逐漸體會分度值體現的是測量精確度。有關0℃、100℃和1℃的定義,是個重點,再通過練習,鞏固這些基本知識。
注意點:℃這個單位學生在上課過程中,往往還是以往的讀法,注意糾正
四、正確使用溫度計
關于溫度計的正確使用,讓學生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體會更為合適。讓學生在使用過程中提出問題,并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學生在實際的使用過程中體會使用溫度計的正確方法。老師可以相應的設計一些問題以補充知識點。
(1)選擇溫度計后,能否直接去測量?測量前應該做什么?這樣做有什么好處?
(2)結合圖4-5,4-6中的幾種使用溫度計的錯誤,談談他們錯在哪里?正確操作時,溫度計的液體泡應該放在哪里呢?
(3)液體泡浸入液體中就讀數,行嗎?為什么?應該在什么時候讀數?
(4)讀數時,眼睛要注意什么?
(5)讀數時,溫度計能否離開被測物體讀數?為什么?
根據實驗,總結使用溫度計的注意事項:
(1)使用溫度計前要先估計被測物體的溫度,選擇適當的溫度計,測量前要看清溫度計的量程和分度值。這樣才能正確讀出所測量的溫度,并且不會損壞溫度計。
(2)測量時,溫度計的液體泡不能與容器器壁、容器底部接觸,液體泡要完全浸沒在被測液體中。
(3)待溫度計的液柱穩定后讀數。
(4)讀數時眼睛要平視。
(5)讀數時,溫度計不能離開被測物體讀數。
五、體溫計
學生對體溫計的使用比較熟悉。為了講清楚溫度計和體溫計的區別,可以設計場景,讓學生分別用體溫計和常用溫度計來測量人的體溫。讓學生自己發現溫度計和體溫
[1] [2] 下一頁
計的不同,并從中分析出體溫計的結構特點。總結體溫計使用時的注意點。
六、常見的溫度值
給學生準備了常見的一些溫度計的資料,拓寬學生的知識面。
【探究學習】
(1)常用溫度計的液體通常有水銀、酒精、煤油;為什么不使用水作為常用溫度計的液體?
(2)嘗試對溫室效應、熱島效應發表自己的見解。
【教學后記】
通過這節探究式的學習,使學生知道單憑感覺去了解某些事物是不確切的。學生對這種方式很感興趣,特別是對溫度計結構,工作原理和體溫計的縮口的探究表現了極大的熱情。但是,對部分學生而言,這種方式使他們心里很不踏實,因為他們還停留在以被動接受知識的陳舊的學習方法之中,這需要長期耐心地去引導糾正。最后設計的兩道探究學習題,使同學們明白了只有在探究中學習才能在學習中創新。
上一頁 [1] [2]
【溫度計教學課堂實錄】相關文章:
物理教案溫度計04-25
溫度計初中物理第三冊教案08-23
《競爭不忘合作》課堂實錄08-25
《小學語文名師作文課堂實錄》讀書心得08-23
教學教學反思03-22
物理教學教學反思08-22
教學教學計劃05-15
教學教學計劃12-05
教學作文的教學反思12-08
朗讀教學教學反思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