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尊重學生人格 關注個體差異
尊重學生人格 關注個體差異
《全日制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實驗稿)》(以下簡稱《標準》)提出數學教育應面向全體學生,以培養人的情感、態度、價值觀和一般能力為首要目標,強調了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數學課程應以學生為本,促進個體的和諧發展。
一、教材內容從貼近學生感興趣的事例入手。
“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是《標準》中提出的基本理念之一,但它并不就指數學內容本身的價值,而應體現在教師如何組織數學教材,如何使學生實現其所學數學內容的價值。義務教育階段數學課程的基本出發點是促進學生全面、持續、和諧的發展。它不僅要考慮數學自身的特點,更應遵循學生學習數學的心理規律,強調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
數學是人們生活、勞動和學習必不可少的工具。在教學中,我們要注重數學知識與現實世界的密切聯系,要注重引導學生聯系自己身邊具體、有趣的事物,要注重借助日常生活中學生感興趣的例子,創設生活情境,把現實生活引入課堂教學,豐富課堂教學中的現實內容,結合學生年齡特點和身心發展規律,使學生從生活經驗和客觀事實出發,在生活中學習數學、理解數學和發展數學。
如教學“歸一應用題”:濱河公園原有20條船,每天收入360元,照這樣計算,現在增加15條船,每天一共收入多少元?教師沒有直接出示這一例題,導入是這樣的:“同學們,你們到公園去都玩過游船嗎?”學生紛紛舉手發言,這一日常生活事例激起了討論的熱潮。于是老師又說:“我知道大家的感受一定很多,不過,今天我們不急著談感受,而是游船的老板遇到麻煩事兒,想請大家出出主意!币宦犝f是幫忙出主意,學生的興致更濃,個個睜大眼睛,集中注意力想聽個究竟。老師告訴說:“王老板在公園承包了20條船,每天收入360元。國慶節就快到了,他也想趁這節日旺季多賺點錢,可一時又拿不定主意。大家有什么好的合適的辦法,給他出一個,行嗎?”學生的積極性可高了,有的建議增加每條船的租金,有的建議增加游船的只數,有的建議縮短每船每次的使用時限,還有的建議大大增加超時的處罰金,也有個別學生認為應增強宣傳力度,并增加一些獎項來吸引游客……。教師夸獎了學生有這許多方法,但并不做任何選擇,而是引導學生結合日常生活情況,從數學角度進行思考、交流、討論,然后得出比較合理的方法,同時也自然而然地引出了例題的學習。
教師這樣的設計,使導入的情境生活化,教材內容貼近學生的日常生活,教師可以從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能把握好學習的主動權,能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來解決一些數學問題。
二、教學過程從增強學生個體體驗的實踐展開。
《標準》指出: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數學教學應該是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背景出發,向他們提供充分的從事數學實踐活動和交流的機會,使他們在自主探索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思想和方法。同時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對教材進行再加工,有創造地設計教學過程。應當給學生創設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積極思考和操作實驗的機會,要正確認識學生的個體差異,因材施教,使學生真正成為數學學習的主人。讓每個學生都能在原有基礎上得到發展,并能充分地在實踐過程中體驗成功的喜悅,拓寬視野,豐富知識,樹立學好數學的自信心。
如教學“克和千克”的認識,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不夠,為了能幫助他們把握好這兩個不同的質量概念,課堂上教師通過讓學生拿幾顆花生或黃豆等掂一掂,感受“1克”有多重。當學生知道“1千克=1000克”這一等量關系時,教師先讓學生猜測“1千克”的雞蛋大約有幾個,再通過指導學生用天平稱來驗證學生的猜想是否正確。學生在積極參與這一生動、直觀的感性活動中品嘗到成功的喜悅,同時增強了學好數學的自信心。教學過程中還結合觀察一堆煤的錄像,拎一拎一袋大米,抬一抬杠鈴,抱一抱班里某位同學,算一算客船的最多載客數等活動,使學生獲得更多的個體體驗,初步地建立了對概念的認知。教師在學生初步實踐感知的基礎上,把課堂活動延伸到課外,讓學生在校園、家庭、社區等生活環境中去發現,去尋找并交流“你所認識的1克或1千克的物體”、“幾克或幾千克的物體”。
這樣,從根本上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既有利于學生的能力培養,又有利于發展學生的個性特長,符合《標準》的基本理念“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
三、數學學習的評價要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
《標準》提倡從“知識與技能、方法與過程、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進行評價。本著“以人為本,促進個體的和諧發展”的基本理念,教師應重視發展性評價、鼓勵性評價、協商性評價以及學生自評為主的評價方式。評價應當與積極引導學生真正改變學習方式以及提高終身學習的能力聯系起來。
評價不是為了證明,而是為了促進學生的發展。在數學學習評價中應強調過程性評價,主要從評價主體互動化、評價方式動態化、評價內容多元化三個方面來體現。對學生數學學習的評價,既要關注學生知識與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關注他們在數學活動中情感與態度的形成和發展;既要關注學生數學學習的結果,更要關注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的變化和發展。
“多幾把尺子,就可能多一批個性發展的學生!保ń逃俊栋l展素質教育提要》)總之,對學生數學學習的評價要關注學生的個性差異,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尊重學生人格 關注個體差異】相關文章:
請尊重生命關注我們的心理健康的范文08-24
注意個體差異 因材施教05-06
尊重的小學生作文07-04
尊重別人尊重自己作文04-12
尊重02-17
學會傾聽 尊重學生論文05-01
關注的作文03-14
關注教學生成提高課堂效率08-16
淺談對學生“負面情緒”的關注與有效疏導08-17
關注學生體驗促進有效閱讀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