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必須面向世界(三)
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必須面向世界 教學設計示例(三)作者:四川師大附中 程志敏
一、教學課題:
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必須面向世界
二、研究主題:
運用現代教育技術與發揮學生主體性的結合
三、教學目標的分類設計
1、知識目標:讓學生理解我國實行對外開放,發展對外經濟關系的基本知識。包括實行對外開放的客觀必然性、內在要求及其作用。
(1)課題知識要點分解表:
內容要點學習水平
識記理解運用
①中國實行對外開放,發展對外經濟關系,是生產社會化特別是經濟國際化的客觀要求 √√
②中國實行對外開放,發展對外經濟關系,是發展市場經濟的內在要求 √√
③中國實行對外開放,發展對外經濟關系,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必要條件 √√
(2)學生學習水平描述表:
內容要點學習水平描述語句行為動詞
①理解運用從世界經濟變化的過程中懂得我國實行對外開放是生產社會化特別是經濟國際化的客觀必然要求 歸納、理解
②理解運用通過對市場經濟內在特性的分析,懂得我國實行對外開放是發展市場經濟的內在必然要求 分析、討論、理解
③理解運用通過對實行對外開放作用的認識,懂得我國實行對外開放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必要條件 認識、歸納、理解
2、能力目標:培養學生分析、評價現象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覺悟目標:使學生在理解我國實行對外開放原因的基礎上,樹立對外開放意識,教育學生認可和支持我國對外開放政策,并從中獲得必要的現代經濟意識。
四、教學重點與難點:
我國實行對外開放,發展對外經濟關系,是發展市場經濟的內在要求
五、媒體的選用與組合:
1、設計思想
本框內容既是第八課的教學重點,因為對外開放是我國的一項長期的基本國策;也是教學難點,因為這部分內容抽象難懂,離學生的現實生活較遠,學生理解難度較大。為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降低學習難度,加強師生之間、生生之間、教材知識與學生之間的交融,根據各知識要點的特點,選擇與之相適應的現代教學媒體(如計算機、錄像、投影等)來輔助教學,以利于學生更好更快地理解掌握本框內容;在這一過程中,重視培養學生分析經濟現象和解決實際經濟問題的能力,把現代教育技術的運用和學生主體性的發揮有機地結合起來,力求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2、媒體選用情況表:
知識點媒體類型媒體來源媒體內容媒體作用
①計算機自制世界經濟變化圖、配音材料提供問題情景
②錄像投影自制廣東科龍集團和上海企業走向國外的情況生動直觀
③計算機自制我國近幾年資金缺口圖、我國外資利用情況及改革開放以來取得的經濟成就圖生動明了
六、教學內容和過程
導入新課:
隨著世界市場的形成和發展,以及世界市場出現的新的變化,請同學們思考這樣一個問題:正在進行現代化建設的我國,能置身于世界市場之外嗎?
(稍作停頓后得出答案,并引出本堂課課題)不能,必須介入,而且還必須是自覺地介入。這就是我們這節課要學習的主題:我國必須實行對外開放,發展對外經濟關系。
板書:四、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必須面向世界
(過渡)為什么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必須面向世界、實行對外開放呢?
首先,從世界經濟發展的歷史和現實的角度來分析我國實行對外開放的外在客觀條件。
(過渡)請同學們通過閱讀教材回顧世界經濟特別是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的歷史。在閱讀教材時,請同學們注意幾個關鍵點:在資本主義社會以前、資本主義社會、新技術革命興起后這幾個不同階段,國與國之間的經濟聯系在發生著怎樣的變化?
(學生看完書后)我們把教材上的這段材料用圖表的形式表示出來:
計算機文本:動態顯示“世界經濟關系變化圖”
(口頭)提問:世界經濟聯系得到不斷發展的根源是什么?
(過渡)正是隨著生產力水平的不斷提高,國與國之間的聯系日益緊密,到目前為止,在信息革命的推動下,世界經濟出現了新的特點:國際化
(在學生看教材時,提出問題)隨著世界經濟的國際化以及越來越多的國家和地區被卷入世界經濟中。對正在搞現代化建設的我國來講,意味著什么呢?
( 帶著上述問題閱讀下列材料并解答問題)
計算機文本:顯示材料和問題:
據聯合國有關資料統計,1970年全球有跨國公司7000家;1995年已達40000家,其國外分支機構達25萬家,遍及160多個國家和地區,全球跨國公司對外直接投資累計總額達2.6萬億美元。控制了世界貿易的50%—60%,美國和英國的80%—90%的出口都由跨國公司完成。
問題
1、跨國公司的迅猛發展的客觀經濟條件是什么? 特點?
世界經濟的日益全球化、一體化。
2、跨國公司的迅猛發展及其重要作用給我國發展對外經濟關系有何啟示?
跨國公司已成為其所在國經濟和世界經濟增長最主要的推動力量。鑒于跨國公司在世界經濟及所在國家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對正在搞現代化建設的我國來講,引導學生從下面幾個方面做分析:
(1)必須順應國際化趨勢,主動參與世界經濟 學生學習過程和學習方式
學生思考問題,明確本堂課
學習的主題
學生快速閱讀教材第107頁
學生觀察、分析此圖,
通過思考,回答問題
學生閱讀教材第107——108頁,找到世界經濟國際化的具體表現
學生思考、討論并回答問題
(2)在對外開放中,利用外部條件(如:國外先進技術、國外市場、外資、先進的管理和設備等)來發展自己
結論:綜上所述,世界經濟國際化已成為不可逆轉的事實和趨勢,并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這就是我國目前面對外在客觀條件。對正在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我國來講,一方面,應該順應國際化趨勢,實行對外開放;另一方面,也應抓住這個難得的機遇,主動參與到世界經濟當中去。而我國實行對外開放正是順應國際化趨勢、抓住機遇的正確選擇。所以說,我國實行對外開放,發展對外經濟關系,是生產社會化特別是經濟國際化的客觀必然要求。
計算機文本顯示結論性板書:1、我國實行對外開放,發展對外經濟關系, 是生產社會化特別是經濟國際化的客觀要求
(過渡)前面講了我國實行對外開放是外在環境的客觀要求,那么,我國實行對外開放有無本身內在要求和自覺愿望呢?
對此我們將通過對兩段錄像的分析來回答
錄象1:(內容略)
計算機文本:根據錄像內容設問
問題:
1、促使科龍集團從國內走向國外的目的是什么?
引導學生分析: 作為在國內市場形成過程中產生的優勢企業,為了進一步將國內優勢發展為國際比較優勢,并充分利用國際資源,發展自己,開拓更廣闊的市場,獲得更好的經濟效益。必然突破國內市場狹小的界限,走向國外。
2、龍集團為什么能成功地走向國外?
引導學生分析:(1)自身具備了條件:已經是國內的優勢企業,(在技術、規模、資金等方面在國內領先,在某些領域已達國際先進水平;(2)具備了外在條件:市場經濟的開放性使國內已基本形成統一的、開放的市場,這是科龍集團能夠成為國內優勢企業的前提;市場經濟的開放性也使各國市場不再封閉,形成了一個統一的、開放的國際大市場。這些都是科龍集團能夠成功地從國內走向國外的前提。
結論:當越來越多的企業和行業象科龍集團那樣成功地走向國外時,兩個市場就得以聯結起來,兩種資源就得以利用。所以說,正是市場經濟本身所具有的開放性特點促使國內優勢企業和行業從國內走向國外。而這個結果就是對外開放。
【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必須面向世界三】相關文章:
愛我國土征文08-17
愛我國土作文05-08
我必須去教學反思08-25
必須靠自己努力的句子02-11
必須跨過這道坎作文05-15
我必須去教學反思04-17
《我必須去》教學反思08-22
必須跨過這道坎作文08-16
我國農村融資困境與對策08-20
我國證券發行的審核制度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