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教案大全>政治教案>九年級政治教案>價值規律的基本內容及表現形式

    價值規律的基本內容及表現形式

    時間:2023-02-27 07:14:28 九年級政治教案 我要投稿

    價值規律的基本內容及表現形式


    1.3.1、價值規律的基本內容及表現形式 重點:
      ⑴價值規律的基本內容;
      ⑵等價交換原則;
    難點:
      ⑴價格圍繞價值上下波動是價值規律發生作用的表現形式;
      ⑵等價交換原則; 素質要求:
    1、知識方面:

     理解:價值規律的基本內容及其表現形式;

    2、能力方面

      通過分析價格圍繞價值上下波動是價值規律的表現形式,培養學生綜合概括能力,透過現象看本質的能力。

    3、思想覺悟方面

      使學生懂得價值規律是商品經濟的客觀規律,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從事經濟活動必須自覺地遵循價值規律,按客觀規律辦事。

    重點的解決辦法
           價值規律是商品經濟的基本規律,也是市場經濟的基本規律,我國正在發展市場經濟,必須遵循價值規律。只有對價值規律有較深刻的理解,才能對我國正在進行的經濟體制改革有正確認識。這部分是本課的重點。
          對價值規律應明確以下幾點:
           (1)價值規律是商品生產和商品交換的客觀規律;
           (2)價值規律的基本內容;
           (3)價值規律的客觀性;

    難點的解決辦法
        等價交換的原則怎樣貫徹?這是本課的一個重點,也是難點。靠直觀教學不能解決問題,必須通過對一些現象的分析,運用抽象思維的方法才能認識清楚。
        要講清這個問題,應教給學生看問題的方法。在現實生活中,真正按等價進行交換的商品很少,不等價交換到處都是。但應該看到經濟學研究的是現象背后的、內在的、本質的聯系。在研究過程中,要抓住本質的東西,舍棄非本質的東西。否則,科學研究就無法進行。在知識上,要依次講清以下幾個問題:等價交換是商品經濟的一個重要原則;等價交換原則在貨幣出現后,應表現為價格和價值相符;價格和供求之間的關系。為了加深學生的印象,可以結合教材中的示意圖進行,也可以針對學生存在的問題進行討論或辯論。

    復習舊課
      提問上節課復習題(1)~(3)題。

    導入新課

      通過商品、貨幣的學習,我們懂得了商品經濟的產生和發展,商品及其屬決策 ,商品的價值量決定,貨幣的產生、本質、職能,紙幣等方面的知識,那么,我們又怎樣認識商品生產和商品交換中的一些經濟現象呢?例如,新上市的西瓜要賣幾元錢一斤,而大量上市后則幾角錢一斤;冬春大棚里種的菜價格昂貴,夏秋大田里種的菜就便宜得多;每到春節前夕,果蔬鮮品價格要比平時高2~3成,甚至一兩倍;為什么80年代中期以來我國一下子冒出的那么多冰箱、彩電廠家,現在有的已銷聲匿跡,90年代以來紛紛上馬的空調、V C D廠家也會重蹈覆轍嗎?如此等等。透過現象看本質,有一只看不見的手在支配著商品經濟的變化和發展,這就是不以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的客觀經濟規律──價值規律。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價值規律的有關知識。

    講授新課
      第三節 價值規律 (注:本節是本課、乃至全書的重點和難點所在,要講清、講透。)
     一、價值規律的基本內容及其表現形式(板書)
      (注:根據已有知識得出價值規律的基本內容不算難,難在價值規律的表現形式,即等價交換原則的剖析上。)
     1.  價值規律的基本內容(板書)
      以舊帶新,推出價值規律的基本內容)
      (提問)古今中外,在商品交換過程中,要想買賣雙方都滿意而歸,必須遵循什么原則?
      (學生回答)買賣公平。
      (教師)講得對。所謂買賣公平,就是商品交換中必須遵循等價交換的原則;否則,一方占便宜,一方吃虧,商品交換或者不可能進行,或者不可能持久。那么,怎樣說明商品生產者之間相互交換的商品是等價的呢?
      (學生回答。略)
      (教師歸納)只要兩種商品都按照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的價值量進行交換,商品生產者之間提商品交換就是等價交換,交換遂成互利的事。用圖表示就是;
          所以,千百年來,隱藏在商品經濟背后的基本規律──價值規律的基本內容就是:
      “商品的價值是由生產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的,商品交換要以價值量為基礎,實行等價交換。(指導劃書第25頁第2段)
      (提問)正確理解價值規律的內容,應把握它的幾層含義?(旨在加深對價值規律基本內容的理解)
      (學生回答。略)
      (教師歸納 )(1)商品的價值量,不是由個別勞動時間決定,而是由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的。(2)等價交換原則。商品交換的比例,要以雙方商品的價值量為基礎,實行等價交換。(指導劃書第25頁第3自然段:“價值規律,是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商品價值量的規律,商品交換的比例要以雙方商品的價值量為基礎,實行等價交換。”)
      (提問)請回答第25頁“想一想”所提問題:“貨幣出現以前的物物交換是否是等價交換?為什么?
      (學生討論。略)
      (教師歸納)貨幣出現以前,在最初的偶然物物交換階段,因其“偶然”雙方考慮的主要是自己的需要,而把自己多余的產品與對方交換,此時不大在乎是否等價。后來的物物交換,則是等價交換。因為生產資料和勞動產品屬于不同所有者,只有它們都按照生產商品所需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的價值進行交換,交換才是公平合理而互利的,否則,一方占便宜,一方吃虧,商品交換就無法長期進行下去。例如,2只羊=1把斧子,說明生產2只羊與1把斧子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相等,二者提交換是等價交換。(教師質疑)貨幣出現以后,等價交換的原則又是怎樣貫徹的呢?亦即價值規律的表現形式是什么樣的呢?(旨在引導過渡到下一問題)

     2. 價值規律的表現形式(板書)
      (教師設疑)在物物交換階段,買賣雙方只要相互認為對方的商品與自己的商品價值量相等,就可以成交,滿意而歸(當然這種可是在長期的交換實踐中形成的),那么貨幣產生以后,商品和商品之間的等價交換又是如何體現的呢?
      (教師講解)貨幣出現以后,貨幣成為商品交換的媒介,即:商品──貨幣──商品。在商品流通中,買、賣在時間和空間上可以分離,不管是賣方還是買方,都是商品與貨幣直接交換。由于價格是價值的貨幣表現,價值是價格的基礎,因而只要買賣雙方的價格與其價值相符,它們之間的交換就是等價交換。所以,貨幣出現以后,等價交換也就是要求商品的價格應該與價值相符。只要價格合理(價格與價值相符),不同的商品生產者之間的商品交換就是等價交換。這是我們首先要明確的一點。
      (1)、等價交換的原則,在貨幣出現以后,應表現為價格與價值相符(價值 = 價格)(板書)
      教師引導過渡)貨幣出現以后,等價交換原則要求價格與價值相符,但在現實生活中,商品在市場上出售的價格,有時比價值高,有時比價值低,如,春節前夕,市場上出售的蔬菜、水果、魚、肉、蛋等商品的價格一下子會比平時高二三成,甚至倍增;春節過后,這些商品的價格又有所回落。夏秋,是果蔬的旺季,此時的蔬菜水果的價格便宜,甚至論堆拋售。服裝市場上,也常常看到服節性削價、甩賣。同是一件羽絨服,入冬時售價會比初冬時高得多。這種價格有時高于價值、有時低于價值,圍繞價值上下波動的現象,就是價值規律的表現形式。
      (2)、價值規律的表現形式(板書)
       1)、是什么:價格圍繞價值上下波是價值規律的表現形式(板書并指導劃書第25頁倒數第2段粗體字)
       2)、為什么說價格圍繞價值上下波動是價值規律的表現形式(板書)
      (提問)從上述所舉實例中,你能說出價格有時高于價值、有時低于價值的原因嗎?
      (學生回答)商品供不應求時,價格就高于價值。如春節前,人們對蔬菜、水果、魚、肉等商品的需求量大,所以價格高于價值;春節后,需求量減少,價格就回落花流水。對于時令服裝,入冬時,買的人多,價格高于價值;初春買的人少,供過于求,賣主怕賣產品積壓,影響資金周轉,于是降價、甩賣,使價格低于價值。
      (教師)同學們的分析正確。價格的漲落是受供求關系的影響的結果
       A.  供求變化會影響價格,使價格上漲或下跌。(板書)
      (教師)供,就是市場上的商品供應量;求,就是消費者需要的商品數量。當市場上某種商品少了,供給不能滿足需求、即供不應求時,買者競相購買,自然會導致商品的價格高于價值,于是,物價上漲;但市場上某種商品多了,供給超過了需求,即供過于求時,賣者競相出賣,自然會出現商品的價格低于價值,于是,物價下跌。“可見,供求變化會影響價格,使價格上下波動,引起商品的價格經常與價值不一致。”(劃書第26頁第1段)
      (教師設疑)市場上價格的這種上漲或下跌會是無止境的嗎?(目的是引導學生正確認識價格的這種上漲或下跌始終是以價值軸心發生的,從長遠和平均的角度看,價值與價格還是相符的,從而說明價格供求關系的影響圍繞價值上下波動不僅不是對價值規律的否定,正是價值規律的表現形式。這里是突破價值規律表現形式這一難點的關鍵所在,也為后邊講價值規律作用打下基礎。)
      (學生討論。略)
      (教師歸納 )價格和供求之是存在著一種相互制約的關系,價格是不會無限制地上漲或下跌的。原因是:
       B.  價格的漲落會影響供求,使供求趨于平衡,從而使商品的價格接近于價值(板書)
      總之,供求變化同價格變動之間的關系可用下圖來表示:
      商品價值的上漲或下跌,直接關系到商品生產者的利益。當供過于求,價格下跌時,商品生產者的獲利就減少,有些生產條件差的生產者會因虧損而破產;有能力的生產者(資金雄厚)則會減少生產或根據市場轉產,什么商品有利可圖就生產什么商品,這樣,這種本來供過于求的商品就會因一些商品生產者破產、減產、轉產而變得供不應求。由于供不應求,會引起價格上漲,商品生產者獲利增加,別的商品生產者看到這種商品有利可圖,就會必行生產這種商品,從而使生產擴大,這樣,就使本來供不應求的商品因生產擴大又變得供過求。這樣,就形成了一條價格圍繞價值上下波動的曲線: 例如,某一時期,假定社會對鋼筆的需求量是50000支,在正常情況下,鋼筆的價格是每支20元。如果市場上生產的鋼筆超過了消費的需求(假定70000支)鋼筆的價格下跌到每支15元。生產者會因無利可圖破產、減產、或轉產。由于一部分生產鋼筆的廠家破產、一部分減產、一部分轉產別的有利可圖的商品,會使供過于求的鋼筆市場變得供不應求(假定30000支)此時,鋼筆價格就會因供不應求而上漲,假定漲到25元。這樣,生產者處于有厚利可圖的地位,別的生產者看到有利可圖就會改行去生產鋼筆。正因為價格和供求這間存在著一種相互制約的關系,商品的供求關系影響價格,使價格上漲或下跌;反過來,價格的上漲或下跌,也會影響供求,使供求趨于平衡。所以,價格不會距離價值太遠,價格不能無限制地上漲,也不能無限制地下跌,它總是圍繞價值上下波動。
      真正反映供求變化與價格與價格變動之間關系的圖示應是:
      (提問)為什么在價格波動的曲線當中有一條直線作為軸心貫穿其中?
      (學生討論。略)
      (教師歸納 )價格波動的曲線當中,有一條直接作為軸心貫穿其中,是因為商品的價格量是由生產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的,價格終究是由價值決定的,供求關系對價格保能起影響作用(價格在一定幅度內上漲或下跌。)這種價格對價格的決定作用,正是價格只能圍繞價值上下波動、而不能距離價值太遠的客觀強制力量。例如,在相同條件下,一只玩具船的價格再漲也不會比一艘輪船的價錢高;一袋富強粉的價格再低也不會比一袋麩子便宜。
       C.  “商品的價值是由生產這種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是價格圍繞價值上下波動的客觀強制力量”(板書)
      (教師設疑)價格受供求關系的影響,有時高于價值,有時低于價值,與價值規律等價交換原則所要求的價格與價值相符矛盾嗎?
      (學生議論。略)
      (教師歸納)我們對等價交換原則所要求的價格與價值相符,應從運動的觀點看問題,而不能用孤立的觀點看問題。從單個交換過程來看,雖然價格時漲、時落,但從一個較長時間來看,商品的價格總來說仍然與價值相符,因為上漲的部分與下跌的部分是可以互相相抵銷的。例如,一支鋼筆的價值是20元。第一交交易它賣25元/支,第二次賣23元/支,第三次15元/支,第四次17元/支,第五次20元/支,平均起來還是20元[(25+23+17+15+20)/5=20元 ]。這支鋼筆的價格總的來說仍然與價值相符。所以,等價交換原則所要求的價格與價值相拊是在運動中實現的,即:
       D.  從一個較長時間看,商品的價格總的來說仍然與價格相符。(板書)
      (綜合分析)“價格圍繞價值上下波動表明,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價值量始終作為一種趨勢,作為一個規律的貫徹著。所以說,價格圍繞價值上下波動不僅不違背價值規律,反而正是價值規律的表現形式,而且是惟一可能的表現形式。”(劃書第26頁第3段)

    小結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支配著商品經濟變化發展的基本經濟規律──價值規律。它的基本內容是:“商品的價值量是由生產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的,商品交換要以價值量為基礎,實行等價交換。”價值規律是商品生產和商品交換的客觀規律,只要存在商品生產和商品交換,價值規律就必然起作用。價值規律的表現形式是:價值受供求關系的影響圍繞價值上下波動。即價值規律所要求價格與價值相符合,是在運動中實現的,我們應從動態中去理解和把握價值規律。正如恩格斯指出的:“只有通過競爭的波動,從而通過商品價值的波動,商品生產的價值規律才能得到的貫徹,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商品價值這一點才能成為現實”。(見書第26頁)

    復習題
      1.  價值規律的基本內容是什么?
      2.  為什么樣說價格受供求關系的影響圍繞價值上下波動,不是對價值規律的否定,而是價值規律的表現形式?
      3.  第27頁“想一想”所問:“有人認為,夏天購買皮衣冬天賣,冬天購買空調夏天買可賺大錢,你認為如何”?
      (此問題可以讓學生掌握以下三點)
      1.  這樣做的人是利用價值規律為自己服務,使自己從中賺到更多的錢。
      2.  夏天買皮衣,是因為夏天人們對皮衣的需求少,供大于求,價格低于價值,這時買進便宜。冬天賣出,是因為冬天人們對皮衣的需求多,供不應求,這時賣出貴。便宜買進,貴時賣出,可以賺到更多的錢。同樣道理,冬天買進空調,夏天賣出空調可以賺大錢。
       從這個例子中,我們應受到的啟示是:
      3.  在商品經濟條件下,認識價值規律就可以利用價值規律為我們服務。如當市場上某種商品供不應求時可適當提價,以緩和供求矛盾;供過于求時,可適當降價,刺激人們的購買欲,以處理積壓物資。為了實惠,買于“物美價廉”的商品,可利用季節性削價之際去購買。懂得了價值規律,也能更好地理解黨和國家的經濟政策。例如,在80年代和90年代初,為了鼓勵農民種糧和生產農副產品的積極性,政府多次提高了糧食、雜糧和農副產品的價格;為了發展能源、交通等瓶頸產業,也曾多次提高汽車、火車、飛機的運費和票價及煤、電的價格。

    本節課板書設計:    



    【價值規律的基本內容及表現形式】相關文章:

    價值規律的基本內容和表現形式08-17

    教案:價值規律的基本內容和表現形式08-17

    第一冊價值規律的基本內容及其表現形式08-17

    價值規律08-17

    價值規律06-04

    價值規律的作用08-17

    教案:價值規律說課稿08-17

    價值規律的主要內容08-19

    簡歷的基本內容08-15

    国产福利萌白酱精品tv一区_日韩亚洲中字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欧洲高清无码在线_全黄无码免费一级毛片
    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亚洲va韩国va欧美va久久 | 久久精品免费视频222 | 日韩αv在线观看 | 亚洲日本中文字幕天堂网 | 亚洲国产欧美日韩另类精品一区二区在线 | 亚洲日韩国产欧美精品v |